在退休的航程上,海象和船隻狀況要注意、自己的心要理,難度已經不小,這時,還要面對多元且也讓人無所適從的各種理財門派和說法:大家都在搖旗吶喊告訴你:「這艘船才是不必擔心風浪,且月月補給佳餚美酒的選擇!」 語氣雖然斬釘截鐵,但要做出漫長投資旅程中不後悔的決定,還是要留意。想想這些話語之所以簡單迷人,會不會其實是沒預告你海上會遇到哪些風險等細節。
所以,希望本書能幫助到想安然退休的你:
● 用有根據的方式、取代直覺式的安心:這本書分享的事,有研究根據的理財方式「三桶金法」、「資產配置」、「4% 法則」,而不是分享我個人「感覺這樣做比較安心」,或是「我發明了一個好用的理財方 式」。
雖然很少人能百分百對公式執行到位,但是退休的航程上,你必須要知道座標、方位在哪裡,即使偏離一點,也不至於完全被錯誤的觀念拉走而迷失方向。
● 剖析心理偏誤,避開自己可能的錯誤和易於被詐騙誤用的陷阱:了解並承認我們會有「損失趨避」、「未來折扣」和「認知失調」,讓我們可以更了解自己在各種情境下會出現的焦慮,不過是說明了自己是人,因此難逃人性。透過多次的剖析練習後,希望下次再出現焦慮、憑直覺做理財選擇時,可以按一下暫停鍵,讓更理性的答案有機會浮現。
影響退休甚鉅,但在說到退休理財時卻少人提的,還有一項:詐騙。詐騙,每天騙走台灣人幾億白花花的錢,這些人在海面放上誘人標示:「免費送書」、「老師手把手教」、「今天不投就太晚」,但,當發現那是吸走資金的暗流已經來不及。
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說到破產時的那句話:「太過信任錯的人」,雖然讓我很警惕,但更常見的是,我們被心理偏誤拉走,才會相信了錯的事。
● 建立退休後的健康消費心態和分享具體規劃方式:退休前是財務的累積,退休後要開始花這筆累積出來的錢,這是一種需要調整的心理轉換。我自己在剛退休時,失去固定的薪資收入,也出現了兩三年的金錢焦慮:不敢去旅行,剪髮也靠著尋找一次 250 元的平價髮廊來讓自己安心。
隨著時間經過,考量的金額還變大了,出現了該不該支援成年孩子的拿捏難題,更別說,偶爾會收到讀者分享長輩臥床 10 年,退休金用罄,手足爭執、家庭分崩離析一再重複上演的劇碼。
該不該花這筆錢?什麼時候才花這筆錢?許多人不喜歡規劃,認為隨遇而安當然是種豁達。認為規劃也無法確保所有情境都能獲得解決。但就像出門旅行帶著地圖,還是會比靠直覺前進多一份安心感。
● 開始想那不敢想的最後一條航線—傳承:這是我自己也很沒把握的一題,所以我想借本書和大家一起沙盤推演,老後認知衰退時該如何處理。另外,如何和家人、子女談錢?雖然心理學上說「課題分離」,你的問題是你的,我的是我的,這是正確的態度,但關於錢,沒有安排好,即便有態度,沒有做法,也會前功盡棄,無意中破功。
錢少,需要提早讓孩子知道,到時照護的資金從哪裡來,而父母就算養好了一桶足夠的金,卻也可能因為沒有事先溝通和安排,沒有辦法順利取用,成了成年子女在接手照護階段的難題。也看過不少案例,一世功名,最後敗在親子失和,手足不再聯繫。
這是我個人寫這本書時特別有感的一個段落。我寫下對這個議題的探討和計畫,和大家共同勉勵。
● 不只停在焦慮,或是「船到前頭自然直」,而是可以開始具體行動:我在書的附錄中提供表格(檔案同步上傳雲端空間提供下載),讀者 可以跟著書,一步步試著為自己試算和規劃。
在美國,這是獨立理財顧問提供的收費個人化服務,以書籍來說,沒有辦法達到這樣的目的;不過,站在經由演練來確保自己已了解書中觀點的角度,希望讀者們 可以真的去試算看看,不只停在焦慮、也不停在「船到前頭自然直」, 而是能夠為自己、為家人更美好的未來,具體採取行動。
(本文出自《有錢到老後》作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