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7/11 第594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陸汽車產銷量 上半年雙成長逾10%
制種防串粉 河北甜瓜產業升級
總產量14973萬噸 大陸夏糧穩產豐收
三企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重慶發布700億人民幣機會清單
陸全國用電增5%至6% 今年電力供需平衡
陸政策加持 新車上市掀熱潮
陸服裝銷美總額 探22年低點
阿里ADR目標價 大摩下修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陸汽車產銷量 上半年雙成長逾10%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10日公布,今年1至6月,中國大陸汽車產銷量首次雙雙超過1,500萬輛,且均實現10%以上的較高增長。

中汽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展望下半年,「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將繼續有序實施,加上企業新品供給持續豐富等,將有助於拉動汽車消費持續增長。接下來需進一步規範市場競爭秩序,加強行業自律,強化政策引領與監督,助力行業健康平穩運行。

新華社報導,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562.1萬輛和1,565.3萬輛。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別達到12.5%和11.4%。6月大陸汽車產銷完成279.4萬輛和290.4萬輛,月比分別增長5.5%和8.1%,年比分別增長11.4%和13.8%。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96.8萬輛和693.7萬輛,年比分別增長41.4%和40.3%,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4.3%。

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帶動內需市場明顯改善,對汽車整體增長起到重要支撐作用。1至6月,大陸汽車國內銷量達到1,257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11.7%。

值得一提的是,6月單月,大陸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銷量占乘用車國內銷量比例超過二分之一,新能源商用車國內銷量佔商用車國內銷量比例達到四分之一。

中國大陸汽車出口也繼續保持增長。1至6月,汽車出口308.3萬輛,年比增長10.4%,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迅速,達到106萬輛,增幅更高達75.2%。

中國汽車產業在上半年產銷表現亮眼的同時,卻潛藏著一大危機—內捲日益嚴重。上海第一財經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工信部、商務部等接連發聲,反對汽車市場內捲式競爭,呼籲引導行業向技術競爭轉向,鼓勵車企在智能化、全球化等方向戰略布局。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上半年大陸自主品牌在技術創新、海外市場拓展、國產高端化突破等領域表現優異。下半年,在「反內捲」基調下,市場價格預計相對穩定,加之「兩新」政策釋放內需活力,可望促進汽車市場穩健增長。

 
制種防串粉 河北甜瓜產業升級
樊嘉琳/河北廊坊報導/聯合報
近年,中國大陸果蔬種植產業以「標準化、品質化」為導向,其中,藉由「科技育種」、「人工授粉」等新型種植方式,使產業持續發展。位於河北廊坊的甜瓜基地透過全產業鏈模式,將產量最大化、創造自主產權品種,並依據品種特性銷往各地,市場反應良好。同時,帶動周邊形成萬畝規模化的種植集群創造百個就業機會,帶動當地鄉村經濟發展。

「甜瓜制種最忌諱的是蜜蜂等飛蟲串粉,從而影響品種純度。」廊坊盛農甜瓜基地負責人李靜海表示,基地占地約500餘畝,其中設立了35個種植大棚;在制種時,母本棚與父本棚嚴格分開,人工授粉後每朵花繫上不同顏色標籤繩標記時間。每株僅保留1到2顆制種瓜,成熟後僅取用瓜中間部位的優質種子,經專業加工處理後包裝上市。制種密度高達每畝2200到2400株,以最大化種子產量。

此外,大陸南北方氣候迥異,適合推廣不同品系的甜瓜,基地便以因地制宜的育種方式,成功登記10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甜瓜品種。其主力推廣品種,如網紋類的「沙甜蜜瓜」及自育品種「玉姑」,在市場上反響熱烈,使得河北廊坊成為大陸重要厚皮甜瓜產區的重要產區。

據了解,基地通過行業協會積極對接政策資源與大型銷售平台,建立穩定的「瓜果回收機制」,有效解決了農戶「銷售難」問題,切實提升其種植收益,為分散的農戶提供了產業支撐。李靜海表示,「基地除了自育品種,還在自有育苗基地培育優質種苗,銷售給大型種植基地或合作社」。

□「甜瓜產業整體處於上升的趨勢。」李靜海表示,從品種源頭和果實品質上實施雙重嚴格把控,才能擁有更廣闊的市場和更多忠實的消費客群。從傳統經驗種植到現代科技引領,從單一生產環節到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河北甜瓜產業運用科技力量,為鄉村振興提供發展動力。

 
總產量14973萬噸 大陸夏糧穩產豐收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大陸全國夏糧播種面積基本穩定,單產持平,夏糧總產量14,973.8萬噸,其中小麥產量13,816.0萬噸,全國夏糧實現穩產豐收。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大陸全國夏糧總產量較上年減少3.1億斤(1.55億公斤,大陸1斤為500公克),下降0.1%;全國夏糧播種面積3.99億畝,比上年減少52.0萬畝,下降0.1%,保持基本穩定;全國夏糧單產375.6公斤/畝,比上年增加0.1公斤/畝,基本持平。

分地區看,主產區中山東、河北、四川分別增產4.1億斤、3.6億斤和2.2億斤,河南、陜西受旱情影響分別減產7.1億斤和2.9億斤,新疆受種植結構調整影響減產4.0億斤。大陸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副司長魏鋒華說,今年全國夏糧雖略有減產,但減產幅度很小。魏鋒華說,今年河南、陜西等主產區發生較重旱情,受旱地區積極引水調水,全力抗旱澆麥,大部農田實現了有效灌溉。

 
三企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重慶發布700億人民幣機會清單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據中新社報導,「三企聯動」渝見陸海——國企、外企、民企共建陸海新通道項目洽談活動10日在重慶舉行,來自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及中國香港、澳門等10個國家地區企業、機構、商協會負責人參會。

會上重慶市發布36個國企對外合作項目機會清單,總投資額逾人民幣700億元(約合新台幣2,940億元),擬引資額400億元,聚焦通道、物流、經貿與產業融合發展,推動「三企」共享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機遇。

其中,股權合作類項目3個,總投資額人民幣124億元,擬引資額33億元,涵蓋高端房地產開發、康養等領域;招商引資類項目7個,總投資額525億元,擬引資額362億元,涵蓋文化旅遊、倉儲物流、綜合服務產業、交旅融合、商業辦公等領域;業務合作類項目5個,總投資額3億元,擬引資額1億元,涵蓋商業運營管理、交旅融合、物流倉儲領域;資產盤活類項目21個,總投資額66億元,涵蓋商業地產、標準廠房、土地資產、數字醫療、科技服務等領域。

「我很關注物流與供應鏈創新領域,希望依託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與馬來西亞巴生港,加密聯運航線,共享倉儲資源,降低跨境轉運成本。」馬來西亞中國文化貿易促進會會長李翰霖受訪稱,針對馬來西亞農產品、重慶汽摩配件等高需求品類,期待共建專業化冷鏈通道與海外倉,提升配送時效。

30家企業簽約,包括4家外企,簽約總金額122億人民幣,涵蓋金融服務、對外貿易、物流服務等領域。

重慶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楊誼表示,重慶國資國企將構建完善內暢外聯多式聯運體系,推動汽車、機電、軌道、設計、物流等國企優勢產品和服務開拓國際市場。

 
陸全國用電增5%至6% 今年電力供需平衡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10日在北京發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25」指出,考慮用電增長、電源電網投產情況及氣溫等不確定性因素,預計2025年大陸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呈現總體平衡態勢。2025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預計同比增長5%至6%。

報告顯示,2024年大陸全國全社會用電量98,540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6.8%。截至2024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33.5億千瓦,增長14.6%。2024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4.3億千瓦,增長17.2%。新增水電1,379萬千瓦,增長46.2%;新增核電393萬千瓦,增長183.4%;新增併網太陽能發電2.8億千瓦,佔全國總新增裝機的比重為63.9%,增長27.7%。非化石能源發電新增裝機3.8億千瓦,占總新增裝機的87.3%。   

2024年全國發電量100,869億千瓦時,增長6.7%。其中,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均保持快速增長,合計發電量增加3,661億千瓦時,佔全年總發電量增量的58.1%。

 
陸政策加持 新車上市掀熱潮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進入2025年下半年,騰訊汽車統計,大陸車市將迎一波新車上市潮,光7月就有多款新能源車型亮相。專家認為,在「以舊換新」補貼延續與新能源車下鄉活動等政策推動下,市場熱度有望續升,車企競爭也將轉向技術與服務。

據騰訊汽車旗下欄目「遠光燈」統計,7月小鵬G7上市後,奇瑞風雲A9L、海獅06EV、極氪9X、零跑B01、2026款零跑C11、理想i8、吉利銀河A7、嵐圖FREE+等多款新車亦將亮相。騰訊汽車認為,這顯示車企積極搶攻下半年市場,加速完成銷售目標,競爭將更激烈。

此前,大陸國家發改委稱,7月將下達第三批「以舊換新」資金,並按「時序性」與「均衡性」原則,制定每月、每周的補貼資金使用計畫。

大陸工信部等部門推動的新能源車下鄉活動也展開,共124款車型納入,包括比亞迪、吉利、長安、特斯拉等品牌,部分高端車型首度參與。

報導指,主流品牌7月購車政策與6月大致相同,比亞迪、吉利、長安等延續既有優惠,但部分需「爭取」獲得,定價則趨保守。多省置換補貼自7月起暫停,短期內恐使部分購車成本上升。特斯拉則宣布調漲Model 3長續航全輪驅動版售價至人民幣28.55萬元,漲幅一萬元。

大陸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稱,預估2025年大陸乘用車全年零售有望達2,405萬輛,年增5%;新能源車批發量有望突破1,573萬輛,年增近三成。

業界則認為,政策紅利、產品升級與促銷將持續推升市場熱度,8月有望延續增長,競爭焦點轉向技術與服務層面。

 
陸服裝銷美總額 探22年低點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受高關稅影響,美國5月自中國大陸進口服裝額跌至22年新低,零售商轉向東南亞採購。專家指,這波下滑非自然波動,美國對大陸以外地區的關稅優惠將到期,供應鏈恐於旺季再受壓。

路透報導指,中國大陸多年來一直是美國最大的服裝供應國,但隨著中美貿易關係持續緊張,中國大陸在美國服裝市場的占比逐步下滑。此前,美國總統川普在今年4月將對中國大陸的關稅大幅提升至最高145%,促使越來越多美國零售商減少從中國大陸採購,轉而選擇越南、孟加拉、印度等地,以尋求替代的供應鏈。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數據顯示,今年5月,美國自中國大陸進口服裝總額為5.56億美元,較4月的7.96億美元大幅下滑,且已連續四個月走低。這一數字也創下自2003年5月來的單月最低紀錄。

據悉,今年稍早,由於預期美國將加徵關稅,美國零售商提前備貨,1月自中國進口服裝總額達16.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4.7億美元增加15%。儘管中美此前在倫敦達成貿易協議,然而專家指出,多數美國主流服裝品牌仍計劃進一步降低對中國大陸市場的依賴,甚至考慮全面撤出中國大陸。

第三方審核機構QIMA指,根據其測算數據顯示,2025年第2季美國自中國大陸的採購量年比減少近四分之一。同期,來自東南亞地區的採購需求則年增29%。QIMA亦指,未來幾個月,美國對中國大陸以外國家的關稅優惠即將結束,剛好碰上假期採購旺季,供應鏈恐將再度面臨壓力。

 
阿里ADR目標價 大摩下修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受到大陸近期外賣大戰影響,摩根士丹利(大摩)發布最新報告認為,阿里在截至6月的第1財季在外賣和閃購方面投入約人民幣100億元,該舉措導致其短期盈利承壓,因而調降其美國存託憑證(ADR)目標價,由原先180美元降至150美元。意味近期外賣大戰將對阿里業績帶來不小壓力。

大摩分析師Gary Yu等人在報告中指出,預計阿里第2財季外賣和閃購投入或翻倍至人民幣200億元,拖累淘天與本地生活EBI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年跌超40%。然而,大摩強調,這或將成為投入高峰,因公司已宣布人民幣500億元補貼計劃。

 
「台幣升值」用英文怎麼說?跟你想的不一樣!
在一場國際視訊會議裡,Eason正在向總部彙報台灣市場的變化。他想說最近新台幣升值,對出口產業影響很大。於是他說出:"The Taiwan dollar is getting expensive." 螢幕那頭一片靜默,有位美國財務長還微微皺了一下眉頭。這句話錯在哪?

LASS音源分離技術,讓我聽見我要的聲音
開放域音源分離(Open-Domain Source Separation)技術的突破,使音訊處理不再受限於既定的音源類別(如人聲、樂器、環境音),更能適應未知或未分類的聲音,大幅提升應用的廣泛性與靈活度,為多元音訊處理需求提供更強大且彈性的解決方案。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