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固態電池產業正呈現加速發展態勢,技術突破與商業化進程同步推進,半固態電池(液態電解質含量5%-10%)已實現規模化裝車應用。分析指出,在政策與市場雙重驅動下,大陸固態電池市場預計在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機)、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將迎來需求爆發。
上汽MG日前宣布,全新MG4將搭載全球首個批量上車的半固態電池,將在9月推出。除動作頻頻的車企外,動力電池廠商、鋰電池材料等企業也紛紛打響固態電池搶灘戰。
在上汽MG之外,其他大陸車企也競相打響下一代動力電池「卡位戰」,例如東風奕派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已經在武漢建立了一條小批量生產線,計劃明年試產。而BMW、賓士等國際車企,也對外發布最新進展,其中豐田將於2026年正式啟動固態電池的生產,賓士計劃在2030年前推出首款搭載固態電池的量產電動車。
研究機構EVTank近日聯合伊維經濟研究院共同發布「中國固態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5年)」顯示,2024年全球固態電池出貨量達到5.3GWh,年增4.3倍,全部為半固態電池,主要為中國大陸企業生產。
EVTank預計全固態電池將在2027年實現小規模量產,到2030年將實現較大規模的出貨。白皮書預計到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出貨量將達到614.1GWh,其中全固態的比率將接近30%。根據EVTank預測,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市場規模超過人民幣2,500億元。
今年7月,就有超過十家中國大陸上市車企、電池企業、設備供應商披露固態電池的開發進展或量產時間。
作為下一代儲能技術,固態電池以其安全性優勢備受關注,它採用固態電解質,沒有隔膜、沒有液體,因此可排除液體高溫下燃燒、爆炸以及隔膜被刺穿短路的風險。如果其大規模量產,並能將成本降低到液態電池附近,將產生替代效應。
中國大陸在固態電池領域的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加大。2024年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將固態電池列為重點發展物件,2025年投入的人民幣60億元專項研發資金進一步推動技術攻克難關。政策支援下,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企業聯合研發項目已進入關鍵驗證階段,預計2027年將實現小批量裝車。
比亞迪方面表示,將在2027年左右啟動全固態電池批量示範裝車應用,2030年後實現大規模上車;寧德時代凝聚態電池(採用半固態凝膠電解質,能量密度高達500Wh/kg)已量產,硫化物全固態進入樣品試製階段,2027年實現小規模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