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1/03 第602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陸上市電子業市值 超越銀行業
陸全運會 夸父機器人傳火炬
最具活力IP 三星堆上榜
陸空中Taxi 2030年有望商業化
京企自動駕駛 加速駛向全球
陸Q3上市房企41家虧損
台商利潤分配重點分析
大陸今年房市金九銀十收官 二手房價格跌勢 還沒停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陸上市電子業市值 超越銀行業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1日發布中國上市公司2025年3季報經營業績報告顯示,上市公司科技含量進一步提高,市場總市值達人民幣107.32兆元,其中電子行業位列第一,市值規模超過銀行業,占比12.42%,較年初提升近3個百分點;通信、計算機(電腦)行業市值較年初增加超過人民幣9,000億元。

報告顯示,前3季上市公司合計營業收入53.46兆元,淨利潤人民幣4.70兆元,年增1.36%、5.50%。全市場共4,183家上市公司實現盈利,盈利面近8成,3,182家公司營收正增長,2,467家公司淨利潤正增長,1,957家公司營收、淨利雙增長。

其中,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分別實現營收人民幣3.2兆元、1兆元、1,450.6億元,淨利潤人民幣2,446.61億元、441.25億元、92.03億元,其中創業板營收、淨利潤增速均超10%。

從產業別觀察,前3季,受到文生視頻模型加速迭代,AI數據存儲需求擴張等影響,存儲晶片產業上市公司營收增長16.08%,淨利潤增長26.44%;全固態電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車續航能力有望躍升,兩產業上市公司營收增速超10%,淨利潤增速超20%;全球資源貿易擾動因素增多,超硬材料、稀土等核心產業營收增長10.48%、7.11%。

在研發上,前3季上市公司合計投入人民幣1.16兆元,同期規模連3年超兆元,年增3.88%,較上半年提升0.23個百分點,其中168家公司研發投入超10億。全市場研發強度2.16%,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研發強度分別為4.54%、11.22%、4.42%。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研發強度5.21%,其中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超10%。

日前在中共四中全會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及要加強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大陸證監會主席吳清發表題為「提高資本市場制度包容性、適應性」文章,表示要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創新。適應科技企業研發投入大、經營不確定性大、盈利周期長等特徵,加力實施更具包容性發行上市、併購重組等制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陸全運會 夸父機器人傳火炬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第15屆全運會火炬傳遞於2日在深圳舉行,其中有一位特殊的「0號」火炬手——人形機器人「夸父」以擬人奔跑姿態完成百公尺傳遞,成為全場焦點。背後是深圳企業在動態運動控制、5G-A(5.5G)技術遠端即時操控、負重穩定性3大技術領域的突破,更是深圳具身智慧產業從實驗室走向複雜場景應用的一次集中展示。

深圳特區報新聞客戶端「讀特」報導,「夸父」機器人此次承擔火炬傳遞任務,並非簡單機械重複動作。研發團隊樂聚機器人對運動控制演算法進行重要升級,重點提升奔跑時的「黏性」與動態性。先前機器人奔跑姿態較為固化,而新一代演算法讓機器人在邁步、擺臂等動作上更接近人類跑步的自然流暢感,使其在火炬傳遞中展現出接近真人的動態平衡與協調性。

「夸父」是全球首款搭載5.5G技術的人形機械人,借助5.5G低延時、高頻寬的特性,研發團隊實現了火炬傳遞現場的即時視訊回傳與遠程控制流無縫交互。操作員在位於深圳樂聚機械人公司的控制室內,就可實時操控在市民中心廣場奔跑的機械人,完成起步、奔跑、揮手、交接火炬等一系列動作。

研發人員指出,該場景是對未來產業應用的一次重要驗證。例如,在電力巡檢、高溫作業等危險或特殊環境中,人形機器人可借助5.5G實現遠程替代作業,為「無人化」作業場景提供技術支持。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大陸國產化率持續提升,供應鏈成本持續下降,量產能力增強,人形機器人走進家庭的正逐漸成為可預期的現實。目前深圳在機器人硬體製造、人工智慧算法等領域的產業鏈優勢,為具身智能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此次「夸父」成功參與大型體育賽事,進一步凸顯深圳在智能終端集成與場景創新方面的領先地位。

 
最具活力IP 三星堆上榜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近日,第18屆CLE中國授權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在同期舉行的2025CLE授權之夜暨活力榜單發布會上,來自四川德陽的三星堆博物館憑藉強大的文化影響力、創新力與市場表現,成功入選「2025最具活力IP榜單TOP3」(文博藝術類),再次印證其在授權領域的品牌價值。

這場盛會被譽為大陸授權界的「奧斯卡」,匯聚全球566家展商、2600餘個熱門IP。展會期間舉行了近100場活動,來自世界各地的IP版權方、被授權方、管道商、製造商和零售商等業界人士共探合作。

三星堆博物館以「啟動古蜀基因,打造破圈品牌」為主題亮相,成為W3館「文博授權專區」的人氣焦點,萌趣十足的「青銅啾」玩偶、創意滿滿的三星堆變臉冰箱貼、神秘莊重的祈福神官擺件等熱銷單品開展不久便被搶購一空,IP聯名展示區同樣亮點紛呈。「堆堆堆」咖啡實體店也搬進了展廳,現場製作的香濃咖啡搭配三星堆主題杯套,成為觀眾打卡、歇腳的「文化驛站」。

 
陸空中Taxi 2030年有望商業化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機構發布低空經濟產業相關報告指出,大陸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年增長率超過30%,在深圳、成都等城市形成初步集聚態勢。2030年有望實現低空載人出行的商業化運行。

綜合新京報、北京日報報導,《低空經濟藍皮書:低空經濟發展報告(2025)》11月1日發布。

報告稱,在數位經濟背景驅動下,低空載人出行與交通產業將呈現3個階段的發展趨勢:

第一階段是主流eVTOL產品的航時、航程較短,飛行速度較慢,適用於在部分景區觀光、空中遊覽等短途載客飛行;第二階段eVTOL所需的電池技術取得一定突破,電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得到提升,飛行器的續航能力顯著增強;第三階段eVTOL全自動飛行技術、緊急避障、降噪等關鍵技術更加成熟,飛行可靠性持續提升,「空中Taxi」時代或將到來,城市交通呈現立體分層格局。

目前大陸各城市也提出規畫布局低空經濟產業,比如深圳推出了《深圳市低空航空器起降設施布局規畫(2026-2035年)》,到2035年將科學布局與有序落地超1,500個起降點。這也是大陸全國首個針對低空航空器起降設施的市級專項規畫。

 
京企自動駕駛 加速駛向全球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賓士在北京街頭的自動駕駛汽車正在加速「駛」向全球更多地方。近日,北京自動駕駛企業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相繼公布最新消息:前者拿下比利時首張自動駕駛牌照,後者與新加坡最大計程車公司合作部署自動駕駛車輛。在經歷了多年布局和測試後,自動駕駛正成為北京科技企業出海的新名片。

比利時魯汶市中心,一輛沒有方向盤的無人駕駛小巴平穩地穿梭在多個交通樞紐之間,而這款小巴與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外接駁市民來往的車是同款。

「從小巴運抵比利時並開展路試籌備工作,到拿下比利時首張聯邦級別L4級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前後耗時僅一周。」文遠知行的無人駕駛小巴車、清掃車、乘用車已經在北京測試多年,超大城市豐富的場景助其不斷成熟。目前,文遠知行成為全球唯一同時擁有7個國家自動駕駛牌照的科技公司,覆蓋中國、比利時、法國、阿聯、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國。

另一家北京自動駕駛企業小馬智行則正式進入新加坡市場,與新加坡最大計程車公司合作在當地部署自動駕駛車輛和相關服務,補充交通運力,改善當地夜間司機短缺導致的供給不足問題。

落地新加坡前,小馬智行自動駕駛乘用車剛駛上卡達街頭。當地夏季氣溫常超過45攝氏度,沙塵暴頻發,日照強烈,這對自動駕駛感測器性能、導航精度和車輛冷卻系統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小馬智行車輛採用多感測器融合方案,整合高性能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等感測器,以360度全向全場景無盲區感知,及自清潔感測器,有效應對惡劣天氣和環境,從而破解了自動駕駛技術出海「水土不服」的問題。

資料顯示,小馬智行在全球自動駕駛測試里程已超過5000萬公里,全球布局版圖已覆蓋美國、新加坡、韓國、阿聯、卡達、盧森堡等。

 
陸Q3上市房企41家虧損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77家A股上市房企2025年第3季財報顯示,共計有41家房企出現虧損,虧損總規模合計為人民幣872億元,分析指出,上市房企業績表現持續虧損,與低利潤項目集中結算有關,也與市場調整其資產減值準備等因素有關。

第一財經報導,WIND數據顯示,從業績表現看,前三季77家房企營業收入總規模為人民幣9,733億元,其中,共計41家房企出現虧損,占比超過五成。

淨虧損規模較大的企業包括萬科、華夏幸福、信達地產等。其中,萬科今年前三季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613.9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虧損為人民幣280.2億元,其中,第3季淨虧損人民幣160.69億元。虧損擴大原因包括開發業務結算規模下滑、毛利率仍處低位。

 
台商利潤分配重點分析
張勇(富拉凱投資銀行資深財務顧問/經濟日報

台商在分配利潤前須注意金流及納稅時間點。

台商在分配設立於大陸的公司利潤時,要注意多長時間內必須將利潤真實分配完畢,和何時須代扣代繳境外股東的預提所得稅。

一、利潤匯出境外的時限規定

利潤匯出的最終時限因企業類型存在差異,上市公司與一般企業(非上市公司)需分別遵循不同的法規。

1、上市公司法定時限為二個月

根據《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及相關證券交易所上市規則,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利潤分配方案後,董事會須在二個月內完成股利派發。2024年7月1日實施的新《公司法》,亦同步明確為二個月時限,與上市公司監管規則有效銜接,強化時限要求的統一性。

2、一般企業法定時限為六個月

之前大陸法律未對企業利潤分配的最晚支付期限作出規定;但新《公司法》實施後,明確要求非上市公司在股東會或董事會作出利潤分配決議後的六個月內完成款項支付。

若董事會逾期未分配,股東可起訴要求履行分配義務,並主張逾期利息損失(需證明實際損失)。若因不可抗力導致遲延,需在10日內公告並申請延期,最長不超過一個月。□因此,未上市的大陸台資企業在決定利潤分配前,就需先做好資金規劃。

二、繳稅時點的政策演變與現行規則

大陸台資企業向境外分配利潤,隨著稅收政策改變,境外股東納稅義務發生時點也有所不同。

第一階段:以「實際支付時扣繳」為原則,存在執行爭議

根據《非居民企業所得稅源泉扣繳管理暫行辦法》(國稅發〔2009〕3號),企業向非居民企業股東支付或到期應支付相關所得時,需依法扣繳預提所得稅。此階段爭議焦點為「到期應支付」是否為利潤分配決議日,「到期應支付」通常指向計入成本或費用的應付款項,而利潤分配不屬於成本或費用範疇,所以台資企業利潤分配在實務中都是遵循「實際支付時扣繳」原則。

第二階段:以「利潤分配決議之日」為繳稅時點

根據《關於非居民企業所得稅管理若干問題的公告》(稅務總局2011年第24號),台資企業應自作出利潤分配決議之日起,履行企業所得稅代扣代繳義務;若實際支付時間早於利潤分配決議日,則需在實際支付時完成稅款扣繳。

通常情況下,企業不會在未形成利潤分配決議前支付股息,因此該階段納稅時點以利潤分配決議日為準,企業需在決議作出後7日內完成代扣代繳預提所得稅。此前部分台資企業因未及時關注政策調整、未按決議日履行扣繳義務,最終產生滯納金。

第三階段:明確「實際支付時扣繳」為現行納稅時點

根據《關於非居民企業所得稅源泉扣繳有關問題的公告》(稅務總局2017年第37號),非居民企業取得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時,相關稅款的扣繳義務發生時間被明確界定為實際支付之日。該公告針對股息、紅利的納稅時點作出清晰界定,正式確立「以實際支付日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原則,解決了此前階段的執行爭議,為企業提供了明確的操作依據。

結論是,台商在進行利潤分配時,需準確把握「實際支付日為納稅時點」的現行規則,既要結合利潤匯出的法定時限,預先做好資金調度,也要確保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款項匯出,並按稅務時點要求履行扣繳義務,避免因時限或繳稅問題引發稅務風險。

□(本文發自上海,網址www.mychinabusiness.com)

 
大陸今年房市金九銀十收官 二手房價格跌勢 還沒停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今年房市「金九銀十」正式收官,從價格來看,大陸全國市場延續新房微漲、二手房持續調整的「冰火二重天」態勢。中指研究院報告指出,在高掛牌量及預期偏弱影響下,大陸二手房價格下行壓力仍較大,「以價換量」態勢延續。

中指研究院報告顯示,百城二手房10月均價為每平方公尺人民幣13,268元(每坪約新台幣19萬元),按月及按年跌幅均較前月擴大,分別跌0.84%和7.6%;新房部分,10月百城新房均價每平方公尺16,973元(每坪約新台幣24.3萬元),多家房企借助十一假期推出優質改善項目,帶動新房價格月增率保持結構性上漲,按月及按年分別漲0.28%和2.67%。

城市分化狀態仍持續,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10月,上海、成都、南京等核心城市推盤積極性有所提升,一二線城市價格按年、按月均上漲,三四線城市更多以消化現有庫存為主,按年、按月均下跌。百城二手房價格在高掛牌量及預期偏弱影響下,價格下行壓力仍較大。

中指研究院認為,從市場趨勢看,年末房企將進入業績衝刺階段,核心城市新增供應增加有望對新房銷售形成一定支撐,二手房成交量預計延續溫和修復狀態。

 
爆倉190億美元的一夜!加密貨幣迎來史上最大清算
10月10日至11日,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史上規模最大的槓桿清算。根據數據追蹤機構CoinGlass統計,當天短短24小時內,全市場有超過190億美元的槓桿部位被強制平倉。市場震盪的導火線,是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中國增稅100%,美股聞訊重挫,避險情緒迅速蔓延至加密貨幣市場。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早期難察覺 醫:忽略可能釀致命風險
在心臟疾病當中,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是最常見且危險的一種。它的可怕之處在於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但一旦血管被斑塊或血栓瞬間堵住,就可能演變成急性心肌梗塞,甚至造成猝死。臨床上就曾出現過一名28歲的年輕患者,身形纖瘦,卻因為家族遺傳的高膽固醇問題,突發心肌梗塞,最後在緊急接受心導管手術成功救回一命。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