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斯可巴部落。
(記者趙惠群/攝影)
|
來到谷關,泡湯之前先活動四肢,探一探泰雅部落的百年山中傳奇。五星級的斯可巴步道,不會太勞累你,還有神木、紅葉伴你行…
傳說很久以前,對山的泰雅部落頭目看到這座山長滿了松樹,覺得是個有靈氣的居住地,於是帶著部落同胞一起越過溪谷,爬到這座山頭。這裡叫斯可巴,原意是「手」,代表這個部落是先民用雙手努力開墾出來的仙境。
斯可巴步道正是當年泰雅原民狩獵、耕作的小徑,海拔1000多公尺高,日前北方冷氣團南下,把這山林染紅了。斯可巴部落「瓦浪農園」的老闆娘羅小姐一直說:「你們一定要上去看看五葉松媽媽,不看會後悔。」又說:「沒那麼難走啦,來回只要兩小時。」
步道遊》楓香林 五星級步道
於是我們踏上起步陡峭的這條路,轉個彎,赫然見到黑色人影,讓我倒抽一口氣,不是沒有人嗎?原來是林務局打算開發這路線,請來工人幫忙架設木棧道和觀景台。
這條被稱五星級步道的「斯可巴」,是谷關數條步道中難度低、最唯美的一條,也是一條人跡罕至的紅葉步道,沿著山徑有許多原生的楓香。路愈來愈好走,五葉松、二葉松夾道,掉 落一地的松針,步道就像鋪了紅地毯,走起來舒服,空氣中還帶著一股松香。
雖然不是純楓林,但也十分美麗,步道走了一公里後,許多原生的楓香和青楓陸續出現。沿著步道往左看,是谷關和八仙山的群峰,向右瞧是數百公尺懸崖和崖下蜿蜒的大甲溪谷,頗有北國味道。
步道遊》五葉松神木 有媽媽味道
走了約1.5小時,林相變得更原始,殼斗科植物的氣根垂掛在步道上方,數不清的毬果散落一地。突然眼前一亮!一棵樹徑超過一公尺的巨型五葉松,正是步道的精華「五葉松媽媽」,也是斯可巴步道的中途點。
「五葉松媽媽」是當地泰雅原住民取的名,以媽媽(yaya)稱之,是因為步道另一端起點有8株松樹,被稱為「八壯士」,於是把這株樹齡超過百年的五葉松,稱作八壯士的媽媽。早年原住民上山打獵,經過五葉松媽媽這裡,都會抱著它摸一摸,據說可祈福求平常。谷關地區,五葉松不難尋獲,但是樹型最美的就屬這株,樹後方還有原木展望台和四周群峰的導覽牌,站在台上,幾乎和對面壯觀的白石等山脈「平起平坐」,溪谷和山峰一覽無遺,天晴時,還能看到更遠處的大雪山。
步道遊》八壯士 8棵樹護水土
步道後半段開始陡降,沿途一樣是松林茂密,終點是斯可巴部落的另一座農園「巴卡」。接近巴卡,有8株貼著懸崖而生的五葉松,名為「八壯士」,老根相連約百餘坪,共同守在崖畔,鞏固這塊台地。
右方岔路可踏上往佳保台、馬崙山的步道,全程來回約7小時,也可由五葉松媽媽處沿原路下山。
這一路走來,收穫豐盈,殼斗科的金剛櫟果實也是掉落一地,像一頂頂小斗笠串生在一截小枝枒上,是最美的旅遊紀念品,撿拾間還可能找到帶刺的台灣板栗果實。林中的鳥類更是多到不行,山雀、畫眉等大型鳥類,有時會被我的足音驚起。
回到瓦浪農園,老闆娘笑著迎接我們,說:「你們真的走完啦,我已經有十多年沒走了。」我們瞪大了眼,心裡直嘀咕「被騙了」,不過真的很值得。
 |
瓦浪泰雅民宿。 |
2小時後走回步道起點,接著要去尋求身心釋放,台電巷的紅柿風情,谷關溫泉區的溫泉、美食交響體驗,讓這趟旅程變得豐盈無比。
在瓦浪的咖啡座,我頭頂上有三隻山鵲在櫟木上「開會」,櫟木變成遮陽傘,少許陽光穿透林葉,打在臉上,身旁是一株尚未開花的山櫻,眼前是一株大青楓。坐在木椅上,品嘗老闆娘端來的手工咖啡,原本打電腦造成的肩頸痛竟然好了一大半。
瓦浪農園主人是對泰雅夫婦,才入園,他們便過來倒茶,讓剛走完步道的我感到無限自在舒暢。這裡的環境真像是個美術館,男主人利用台地原生林建造一個大平台,讓樹木穿過平台向上長,四周種了許多草花,還利用林間枯木建造很有「骨感」的觀景台和民宿小屋。
飢腸轆轆的我們點套餐,一客一百多元,4菜1湯,食材全取自附近山林,同樣是炒高麗菜,女主人加了泰雅人煮飯必備的調味聖品「馬告」(山胡椒),脆甜中透出一股清香,還有取自松鶴部落養鱒池的虹鱒,在女主人細心烘烤下,香酥鮮美。
斯可巴部落中另一家「巴卡」自然風咖啡,也是野趣十足,提供簡餐和咖啡,寬大的木造高腳咖啡廳,被山櫻與青楓樹包圍,氣氛好極了;一旁柿子園裡吊掛著碩大、金黃的甜柿,讓人沈浸在豐收的氣氛裡。
走完斯可巴步道,回到谷關溫泉區,讓溫泉舒緩小腿的緊繃,真是暢快。我投宿的神木谷溫泉會館很有家庭味,最近配合「台灣溫泉美食嘉年華」,推出極優惠價格,讓我重拾寒天泡湯之樂。
超大的浴池可完全伸展手腳,窗外就是五葉松神木和美麗山景,坐臥浴池裡,視覺與身心同時獲得了紓解。浴後的古早味套餐,菜色都取材自此地山林,酸甜清新的五葉松汁更是難得一喝。
此地溫泉會館各有不同特色,走簡約風的高檔會館水舞谷關,看似高貴,其實消費不會比山下貴;此外像是平價而精緻的谷關飯店、走奢華風的四季溫泉會館,還有日據時代老溫泉旅館的明治溫泉,各有不同的泡湯設施,也各自端出拿手的溫泉餐。
聽當地人說,這裡的溫泉可以美白、軟化角質,似乎就是青春之泉。果真如此嗎?雖然照著鏡子,我看不出「白回來」的效果,但是泡湯、吃美食、觀賞紅葉美景,心情真的變年輕了!
 |
台電巷的日本紅柿,長得大又香甜。
|
每年從10月到隔年3月,是上谷關台電巷的紅柿季節,這裡十多家農戶,都以種日本甜柿為主要經濟活動。巴卡的老闆娘摘下巴掌大的金黃柿子請我們品嘗,脆甜無比。
此地紅柿多採有機栽種,摘下來就可大口咬下去。價錢比平地便宜一點,依果實大小,一斤約70∼100元不等,柿園都提供宅配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