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長廊,晒著歲月的影子,千古風流人物,就讓【影像走廊】記憶你風中的容顏。 有臉紅心跳、羞於啟齒、卻又想一探究竟的性問題嗎?快來訂閱【青春性言堂】電子報!
  直接訂閱e世代文學報  Email:    
2005/06/27 第470期
 

很多人沒有看懂,主要的癥結在於讀者都要有邏輯上閱讀的成就感,一定要知道故事的前因後果,每一條脈絡都要一清二楚才甘心。讀者希望可以掌控故事大綱,閱讀上較不易衍生挫折感。就算是福克納再重寫第十遍,讀者如果還抱持著要理清的念頭,一定還是看不懂,因為永遠有填不了的縫,時間的點可以無限切割,一個時間點慢慢的填,故事會沒完沒了。

本週精選

徵文活動》傷痕文學

散  文

菸疤#2

詩歌吟唱

當代思潮

小  說
徵稿訊息 E世代文字沙龍 徵求藝文寫手

徵文活動》傷痕文學

聯合電子報


「傷口,往往是成長與蛻變的試煉!」

曾經痛過,在心上,在身上,一切都已逝去無蹤,唯有疤痕醒著,記憶著這段過去。輕撫著微微凸出的糾結筋絡,有.一個故事要說…

徵文內容:傷痕文學(文體以詩或散文為主),文限200-800字內。
徵文時間:2005.06.20-2005.07.15
投稿方式:請附上真實姓名(欲以筆名發表者請註明)、地址、電話、作者簡介,Email 主旨請註明「投稿傷痕文學」,寄至 ep04@udngroup.com
徵文結果:將選出佳作十名,作品刊登於【e世代文學報】,並贈送《傷疤引子》一冊(由寶瓶文化提供)。
主辦單位:寶瓶文化、聯合電子報

菸疤#2
高翊峰
書名:傷疤引子
作者:高翊峰
出版:寶瓶文化

推開店門,迎面是一個吧檯。吧裡頭站著一個肥碩的男人和同等體型的女人。看起來都很老成,但他們兩個都染了一頭金褐色的頭髮。他們用一種在西門町待久了的特有口吻說,歡迎光臨!一樓店面的桌子不到五張,除了一個女服務生之外,就只有壓迫著胸口的暗藍色燈光和一陣一陣鑽進耳蝸的國語流行音樂,沒有客人。

女學生和吧檯裡的老闆親切地撒嬌,「老闆,我又來了呦!」接著,用她帶著亮黃色護腕的手,拉著我直奔二樓。步上樓梯的同時,我突然覺得她有拉扯我整個身體的力氣。

我的頭頂還沒高過二樓地板平面,有黏性的聲浪從樓梯口漫淹下來。

在白色探照燈下,一條一條飄搖的白色輕煙,像水窩裡的準備交尾的蟒蛇群,不分性別地亂身纏結在一起。

一上到二樓,正面沖來的是男女共用的洗手間。門口的腳踏墊被踢歪了頭。溼漉漉的眾多鞋印在周圍的粗糙木質地板上,彼此踐踏,半溼的襯著快乾的,半乾的又給沾溼的弄得深色。這樣的廁所外觀,我猜測,廁所裡的牆壁門板上,應該被畫上不少的性器官圖案和幹屌入肉之類的字串。

我像隻初次走出地洞的幼鼠,打量四周。女學生已經迅速選擇了靠近落地窗角落的兩人桌。

桌上的菸灰缸裡,還殘留著十來根上一位客人擰熄的彎曲菸屁股。桌面下的長毛腳踏墊,像極了不曾被主人沖洗過屎泥的種豬身上的一塊黑皮。牆壁上留有一堆亂如蓬草的塗鴉留言,有的用黑色鉛字筆,有的是用立可白。在大片的立可白塗鴉上,還有因為擦拭而染髒的灰黑線條。在不易發覺的牆桌死角,有兩塊已經結成硬塊的口香糖黑渣滓,讓牆面變成一塊長了肉疣的皮膚。

鄰桌,淨是一些叼著白色菸管的年輕女孩,青澀學生樣,但眉毛下有紫藍的眼影,顴面上都彩了粉嫩嫩的腮紅。

在一堆一堆臀部碰著大腿又再交勾著小腿肚的女孩座陣之間,穿插著幾個穿襯衫結領帶的上班族。他們都擁有乾淨的下巴,疲倦想睡的瞇眼睛,油亮整齊的西裝頭髮型,還有一隻或者兩隻搭在女孩子身後椅背上的坐姿。一個兩個三個,與不同裝扮的年輕女郎,交換視線,抽著菸,偶爾翹起嘴角,說著年不年輕和公司出了幾百萬貨款的話題。

對於這樣的環境,我只有一個念頭:髒……真的很髒!

「老師,你會不會覺得這邊很髒?」女學生的問題拉回了我。

我笑著回她說:「不會!」

女學生向女服務生叫了兩杯鮮桔茶。她對她的笑容,讓我確定女學生是這裡的熟客。

趕搭夜間巴士的考量,讓我急急問她:「怎麼了?有什麼事要跟老師聊的,是不是感情出問題?跟剛才那個當兵的男生有關係……」

女學生回答說,有一部分是,但不是全部。

在國語流行歌的副歌旋律重複的時候,女學生輕輕拉開手腕上亮黃色的毛料護腕。她小心輕力的模樣,像是在撈撿飄在水面上的薄紙。然後,她推出那一截粉白嫩皮膚色的腕肉給我看。

那個亮黃色護腕不是舞蹈表演的裝飾,而是一層覆蓋,用來隱藏一個還在潰爛發炎的圓形傷口,以及兩個藥丸大小、已經長成肉芽癤瘤的疤痕。那個尚未癒合傷口上的皮膚,像是一塊被撕裂的布,正勉強覆蓋著,並以帶有血絲的膠質液體,貼黏著微微滲出血液的皮下組織。

看著護腕內裡沾著的血漬,我壓抑著混亂的猜臆,問說:「有擦藥嗎?身上有沒有帶OK繃?」

我的問話剛完,女學生便抿起嘴,瞬間溼紅了眼眶。

她指著最靠近手掌、顏色比較不與正常膚色衝突的疤痕說:「這是第一個,是為剛才那個男生燙的……」

「用香菸嗎?」我這麼問她。

女學生沒有回答我,看著自己的手腕,直說這個菸疤已經是半年以前的事了,沒有什麼值得再說的。接著,她指著第二個泛著粉紅色嫩肉芽的菸疤。

「這是和一個女生一起燙的。」

這樣的說詞,讓圍繞在我身邊的白菸突然變得濃稠。黑焦油的氣味也盈滿我的鼻腔。

在女服務生送上飲料、順手結完帳之後,我才理出思緒,乾巴巴問:「妳清楚自己的性向嗎?」

她猛搖頭,拭去臉頰上伴隨溼淚拖曳而下的兩道粉底,接著,又忍住哽咽,擠出另外兩道眼淚。

這時,我才發現,她左邊的眼尾和右邊的眼尾,都有著一模一樣自然垂落的眼影角度。淡藍色的眼影,撒了飛蛾翅膀亮粉般的眼影。她一次又一次用手指擦拭,左邊右邊,就像某次下課後她笑著跟我說:「老師,我高興的時候,眼睛就會這樣子……」

她停下動作後,眼影被抹成左右兩道向耳郭延伸而去的淡藍色線條。

我抽來桌上的面紙,輕輕捧著她的臉,把眼眶以外的淡藍色都抹掉。…未完,詳文請見下一期電子報

菸疤#1

叫我菜英文〈RAP〉
Nacho

Nacho 檔案夾

空間規劃師,喜好文化觀察,文字創作。

 

瘋狂周一〈Maniac Monday〉沒有鳥叫,
 在頭腦還沒清醒的時候───,
 有更新 的話題打開了!
 
 紐時週報 Good Morning,
 很適合在捷運系統來閱讀,
 一站進來想神遊,下一站要出走。
 今天‧昨天‧明天‧
 美麗臉色 轉動,
 媲美最 Young 的 摩天輪。

 有人想到了沒有翅膀的 時差,
 睡著了 仍在努力 的 閱讀,
 ZZZzzzzzzz。
 靈機一動在Good Day!
 連貓頭鷹 也嘖嘖稱奇!!

 隔壁先生靠過來,
 只要報報 不要抱抱。
 天知道這不是你的Mr.Right,
 『Not Again?!』
 Cin‧der‧ella中了迷彩,
 幸運地可以去買 大樂透。

 女生只知向前走。
 幸福不在糖果裏,
 我思,我想,故 我 青春。
 嘻笑 怒罵 哈
 輕鬆過關 不毒舌!

 密密芝麻 門不開,
 旅行中 先來尋找 自己的一段旅程 最英雄。

 別人會從你的異鄉背包 打一聲招呼。
 世界雖小大 可愛地球村,
 政治偶像 瘋癲忙辦桌,
 英文字母 總是戀母又情結?!

 英文就在放大鏡裏,
 是要 讀起來 有點拉開距離感才漂亮,
 文化是如此──,
 把『生活』『活生生』的撥開來,
 車廂笑話一樁頭條是:
 沒有怪 『怪叔叔』的風衣 留在 座位上。

 這種習慣很Monkey!
 把語言和文字攪和在一起。

 解讀別人的文化 不用 吃盡奶力,
 但是要 善用 自己的想像力!
 大蘋果
 可以是名詞或 是 動態詞。

 縱使你不相信,
 只要加一點我的人性
 我向世界又靠近 了 一大步!

喧嘩與騷動
LaZo(程朗)

LaZo(程朗) 檔案夾

濫情的天秤座,喜歡寫寫程式,煮煮咖啡,做做菜。最喜歡的程式語言是Python(大蟒蛇),由於深受Python的影響,思考方式在二○○一年出現了結構性的轉變,喜歡把閱讀「物件化」,例如把小說、漫畫的結構拆成各種不同的零件,再重新組合,賦以新的意義。最喜歡的咖啡是曼特寧,煮咖啡堅持使用特定品牌的奶精與咖啡糖,這樣奶味和咖啡味才能「涇渭分明」。最喜歡做的菜是「起司脆皮豆腐」,可以把豆腐炸得像黃金一樣的漾眼。

個人網站:程朗的留聲機

 

東海大學今年發生了「新二二八事件」。
一名網友在全台最大的BBS站「台大批踢踢實業坊」哭訴他女朋友在在他生日前兩天背叛他,
當他特地南下去探視女朋友時,
竟然發現女朋友與研究所的學長燕好,
讓他痛不欲生。此篇一出,
二二八當晚,當事人的課表和照片被一一找出來,
短短數小時,文章數破五千篇。
甚至有人打電話到中天電視台,問《全民大悶鍋》的主持人,
要怎麼辦?這則新聞隔幾日也成了某一家重量級報紙的頭版。
當夜十一點,網路上的人氣直逼萬人,
逼得版主不得不隱版。


「新二二八事件」讓我想起了諾貝爾獎得主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的巨作《喧嘩與騷動》。
書名是福克納取自莎士比亞名劇《馬克白》第五幕的一句台詞:

「人生如痴人說夢,充滿了喧嘩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

一般人對於《喧嘩與騷動》的觀後感是:看不懂?
真的看不懂。有人曾經問福克納,
看了三篇還是看不懂怎麼辦?福克納要他去看第四篇。
福克納後來解釋了創作的動機:
一開始是透過一個白癡孩子的觀點來說這個故事,
因為由一個智力大概只有三歲的大孩子來說這個故事,
應該會有不同的效果。
後來發覺沒有把故事說出來,
同樣的故事就又由另一個兄弟的觀點來說,
還是不成。第三次又透過其它兄弟來說,還是不成,
最後,福克納試著把各部分排在一起,由他自己來說。
四段故事發生的時間發生順序為「C→A→B→D」,
讀者要自己拼湊整個故事。

《喧嘩與騷動》是意識流作品的超級經典,
福克納在寫作此書時,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
這一部他一生最重要的小說也沒有使他一夕成名。
很多人在重看第四篇還是沒有看懂,
主要的癥結在於讀者都要有邏輯上閱讀的成就感,
一定要知道故事的前因後果,每一條脈絡都要一清二楚才甘心。
讀者希望可以掌控故事大綱,閱讀上較不易衍生挫折感。
就算是福克納再重寫第十遍,讀者如果還抱持著要理清的念頭,
一定還是看不懂,因為永遠有填不了的縫,
時間的點可以無限切割,一個時間點慢慢的填,
故事會沒完沒了。

仔細想一想,「新二二八事件」除了喧嘩和騷動外,
好像也沒有意義。當整個故事被貼上BBS站後,
網友七嘴八舌的為故事加油添醋,
彷彿是福克納藉由不同的人講故事一樣,
永遠會沒完沒了。就算是當事人自己出來講,
也會沒完沒了,那一句是真,那一句是假,
根本就無從佐證,網友想追求事件的真相,
無異於鏡花水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
當事人都是受害者,有的被憤怒所害,
有的被流言所害。

福克納在一九四九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得獎致詞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美的聲音之一。
福克納指出,人類最大的悲劇在於對於痛苦已經麻木不仁,
心中其實是存在著永恆的真理,
這些真理是愛、榮譽、憐憫、尊嚴、同情和犧牲。
文學作品如果悖離了這些情操,作品將如蜉蝣與朝露,瞬息即逝!
福克納進一步的指出,詩人和作家之職責,
是藉著提昇人的心靈;
鼓舞人的勇氣、榮譽、希望、尊嚴、同情、憐憫和犧牲這些人類一度擁有之榮光,
進而幫助人類永垂不朽!
因此,詩人聲音絕不止於做為人之紀錄,
而應當能成為協助人類永垂不朽之倚仗和基石!
當網友在BBS大殺四方,肆無忌憚的大放厥詞時,
我卻想起了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
也想起了存在了福克納心中的永恆真理:
愛、榮譽、憐憫、尊嚴、同情和犧牲。
套一句福克納的話:
網路最大的悲劇在於對於痛苦的麻木不仁。
私領域的事拿來公領域批判,是網路最大的悲劇。

九分五十九秒的ICQ戀人#1
蛇牙愛地球

蛇牙愛地球 檔案夾

任職於某電腦公司的設計工作,目前正攻讀博士學位
...............
個人作品:
多義、衝突、測不準

 

「景氣出乎意料地墜落,公司帳目上一一出現恐怖的紅字。包著玻璃帷幕、花崗石基座的四十層內湖企業總部壟罩在巨大的覃狀烏雲裡,像一艘即將沉沒的郵輪,所有管理階層都忙成一團。

三十九歲的他無視這一切,日復一日地埋首工作,想著這十年來這些起起起伏伏都捱過了。直到12月中旬,他突然驚醒:發覺自己剩下一堆休假,過四十歲後就變成廢物。一年前早就報廢一大堆休假,當時他發誓不讓這些浪費發生,但是轉眼間一年就過了。更麻煩的是,他想不出來這些休假怎麼用?

於是他登入了剛剛學會的ICQ,即刻便感到後悔。

『用email比較正式吧?為什麼要用這種剛學來的小孩子玩意?』他自言自語,慢慢地用單指輸入法跟朋友求救。

巴黎德州:
      救
         命

自從看了一九八四年的溫德斯的公路電影,他就改用『巴黎德州』這個有點老氣的網路暱稱。他喜歡巴黎德州這個詞的雙意性,也喜歡電影中裡永無止境的追尋。不過一直以來,這種深層的悲哀、模糊的意義似乎跟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完全搭不上任何關係。

多事的老朋友一一傳來各式各樣的建議:從一個人單獨出國散心,到瘋狂的小外遇。他搖搖頭,除了外遇,今年全都做過了,那這多餘的假到底可以做什麼?

他試著請假,雖然提起勁把家裡都打掃一遍,可是還是悶的發慌。直到妻回家,忙著煮晚餐給小孩子忙著把他們送去鋼琴班英語班然後上超級市場買了雜貨回家後跟他微笑了一下。他抱了妻,談了一下今天發生的事,然後妻忙著招呼小孩子刷牙洗臉睡覺。

他呆坐在旁邊看著電視,發覺這一切,似乎是不同的世界在運作。他失神地想著:這幾年來雖然景氣起起落落,自己卻已結婚、生小孩、昇官、萬點賣掉手中所有的持股、買了一台進口房車,羨煞了身邊的人,轉眼間,他今年就要四十歲了。

十年來,他一直就是這樣生活著:週日努力地帶小孩老婆出去玩、規律地每年出國一次、有計劃地讓自己的生活看起來是那麼和諧,他是同事眼中的有成就的好主管、朋友中眼中的幸福一對、然後,什麼事也沒發生,除了幸福。

當晚,他凝視著可愛的小孩的睡著的臉龐,感覺是那麼的知足。他也再次確認,妻也深愛著自己,這種必須要確認的幸福感,到底還少了什麼?~未完,詳文請見下一期電子報~

E世代文字沙龍 徵求藝文寫手
歡迎各類文學創作。e世代的語言、生活、思考、關注焦點……(詩與散文特別歡迎)。
投稿請附上個人簡介,可提供個人作品連結網址。
來稿請寄至ep04@udngroup.com,來稿時請註明:「投稿e世代文學報」,並附上您的真實姓名、個人簡介、聯絡方式(地址、電話),謝謝。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有料充電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money | stars | job | data |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