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8/23 第4743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閱讀小說/為女兒寫序
人文薈萃 新北市電影節/假民主政治之名
書評(政治文化)/豁然開朗的解析
書評(散文)/凝視著 流光倒影的瞬間

  今日文選

閱讀小說/為女兒寫序
曾永義/聯合報
【曾湘綾泰雅小說集「黑鑽石」】

以周遭題材為起點,無疑是正確的選擇,因為感受真切,必能自然流露。但作家的視野,更應當與日加深加高加廣加遠……

女兒湘綾喜歡閱讀和寫作,崇拜名作家。後來遇到瓦歷斯,就隨她嫁到台中泰雅族的山村。夫妻倆都以教書和創作過活。在瓦歷斯的薰陶和指點下,湘綾也從寫散文開始寫小說。她小說的題材,都是山村日常的「等閒事」,人物也離不開泰雅族的「眾生相」。就因為她所寫的,全是她耳聞目睹的,經過仔細觀照的,所以給人的感覺歷歷如繪,生動如在眼前;加上她擅長說故事,步步為營,處處懸疑,所以頗能引人入勝,不覺終卷。

說到「說故事」,使我想起湘綾在〈親愛的爸爸〉中的一段回憶:「親愛的爸爸!您一定不知道台大文學院的天井是我記憶最深的地方。小時候,您總喜歡帶我來這裡,數著高大麵包樹上鮮亮翠綠的葉子,坐在這被建築物包圍起來的一方天地中,用一個年輕爸爸說故事的聲音,告訴我無數個神祕的、有趣的傳說。草坪上流動著您的聲音,頃刻間,閃閃發亮的陽光,將狹窄的天井,變得巨闊而廣遠。那時的我,像一隻飛行的小鳥,揮動幻想的翅膀,隨著您的故事,飛向未知的夢的遠方。親愛的爸爸,那真是個充滿喜悅與快樂的童年啊!多年之後,我駐足於此,彷彿又聽見您溫和的聲音,自濃密的葉隙間傳來:『很久很久以前,在……』」

我因為研究戲曲,連類相及,也涉獵俗文學,俗文學中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都成為我使孩子們或睜開大大的眼睛、或導致如醉如癡媒介,現在偶一顧及,還是覺得很溫馨。

在大學教書,學術研究是必備的能力與功課;其間雖然也有許多趣味,但我還以寫作散文和編撰劇本做為遊戲和消遣。劇本要劇團約稿才會動筆,散文則隨時隨地可以抒發所見所思。

一般都說「文如其人」,但文章中確實也會流露性情的另外一面。瓦歷斯、湘綾和我,都偶爾在報紙上披露文章。湘綾遠嫁後,我們每在電話裡分享彼此的「觀後感」,自然也藉此每有「切磋」。

記得1980年七月間,《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高信疆,邀集作家寫出百字〈寫作「座右銘」〉,我寫的是:

涵養學識,廣致深厚;
洞燭大千,先見機微。
通古今以觀變,達中外而立言。
抒懷寫抱,任性真情;
悲天憫人,光風霽月。
自然清妙,無須雕蟲相高;
趣味橫生,必能雅俗同賞。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由這「百字箴言」,可見我的創作觀是:先要具備多方面的創作修為,才會養成堅實的創作真本事;那就是涵養學識、洞燭大千;通古今、達中外。所要表現的內容,只是抒懷寫抱、悲天憫人;所希望達成的格調,也僅自然清妙、趣味橫生。

然而我畢竟不是專業作家,寫作僅止於抒發一時感懷;對於上面那段為自己所立下的「座右銘」,與其說用來實踐,不如說是對自己的期許。期許總不免「好高騖遠」。我知道我這輩子大概無法達成,但我卻要用它來期許我的女兒湘綾,因為她既然以寫作做為終生志業,就應當鍥而不捨,百尺竿頭,與時俱進,逐漸成就大作家的當行本事,呈現大作家的本色面目;像她所嚮往的日本國民作家夏目漱石那樣。

而今很高興看到湘綾將〈後山〉、〈午夜以後〉、〈藍蘋晚鐘〉、〈好事〉、〈黑鑽石〉、〈失蹤〉、〈活話〉、〈很貴的採〉、〈將軍〉等九篇小說,交由焦桐所負責的二魚文化公司出版,而以《黑鑽石》作為書名。因為那是以最疼愛她的公公作為泰雅山村老人的雛形,用來呈現人物,也用來嘲弄人性,而始終環環緊扣著「黑鑽石」的情節,則一波三折地牽動讀者的心弦。而原住民傳統文化的流失、隔代教養所產生的教育缺陷,經濟生活匱乏所引發的家庭分崩離析,以及原住民被漢人法律制度不意中所遭受的迫害,在其它篇章中也都有生動的描繪。也就是說,湘綾在《黑鑽石》裡,已經從她的生活體驗,為泰雅族人充分的發聲。就寫作的歷程而言,以周遭題材為起點,無疑是正確的選擇,因為感受真切,必能自然流露。但作家的視野,更應當與日加深加高加廣加遠,這是湘綾今後要面對要努力的。

湘綾回到台大長興街宿舍已半年,大部分時間都在自己房裡寫作,把生活寄託在閱讀、寫作,也以「寫作」「聊暇日以銷憂」,《聯副》偶然出現的「最短篇」便是她近日的成績。


  人文薈萃

新北市電影節/假民主政治之名
李維菁/聯合報

【「我的甜蜜辣椒國」的黑色諷刺】

庫德人面對的是艱辛而悲劇性的命運,他們是中東第四大民族,僅次於阿拉伯、突厥與波斯民族,分布於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四國境內的庫德斯坦山區,然而這個擁有四千萬人口的民族卻從來不曾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庫德獨立建國的奮鬥與聲音始終強烈,中東地區民族血腥戰爭不斷,然而庫德建國長期受到既有國家政權的壓制,曾經一度建國在望又被強權聯合出賣取消。

目前伊拉克境內正面臨一分為三的分裂局面:中西部的伊斯蘭遜尼派分子宣布獨立,北部的庫德族則剛宣布獨立公投,往建國之路邁進,而原伊拉克中央政府則掌握中南部地區。庫德族並選擇向美國輸出石油,以此利益誘惑作為換取主權獨立的亮牌。

導演Shiner Saleem是伊拉克的庫德人,十七歲時離開伊拉克前往義大利求學,之後移居巴黎創作生活至今。他的電影一直討論伊拉克境內庫德族人的生存問題,其中較為人熟悉的應該是2003年的《檸檬伏特加》。這次在新北市電影節播映的《我的甜蜜辣椒國》是他2013年的作品,延續了一貫對伊拉克庫德人生存的探討。

這是部有趣的小品,導演討論的雖然是庫德人面臨的問題,背景也具備相當的地方性,他在手法上卻採用西方類型電影的特色,包括美國西部英雄片的風格以及部分黑色喜劇元素。故事的背景是2003年海珊政權下台後,庫德人擁有大幅躍進的自治空間,被視為追求庫德獨立自由解放的大勝利。

男主角巴倫原是投入庫德建國運動的鬥士,在階段性勝利後被派往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邊境的一個偏遠小鎮擔任地方治安官,他的理想是在這裡實現自由法治。不過,這個邊緣的小地方是個三不管蠻荒地帶,在土耳其抗爭的庫德人跑來這裡避難,在伊朗抗爭的庫德人在這裡買武器。雖說巴倫是法理上的首長,權力與民生資源卻長期被地方惡霸控制,過去各任首長若對惡霸有所不從,便遭到謀殺或離奇消失。女主角則是個從外地來的教師,她對教育與文化懷抱熱情,但小鎮對超過適婚年齡卻單身的女性歧視,也反對她想帶給小孩的教育。

兩個外來者,兩個懷有改革理念的人(一是法治一是文明),在這裡卻遭遇極大困難,他們互相支持也陷入愛河。

長年投入獨立運動的鬥士巴倫不禁反思,就算建國在望,民主與法治卻不是光靠建國就能帶來的,雖然大家都是庫德人,但無論時代潮流轉變,管你獨立不獨立、自由不自由,地方勢力結構與人們積習難以動搖。葛凡這角色則點出了庫德女人的處境,就算讀了書,有所抱負,但單身女子卻因渴望獨立自主遭遇父權壓迫,他的兄長們聽聞她與巴倫發生感情的消息後,千里迢迢來到小鎮要強帶她回家,她的哥哥甚至因此打她。她對哥哥們怒吼:「你們和壓迫庫德人的海珊又有什麼不同?」

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電影開頭帶有黑色喜劇意味的片段。試圖學習建立法治的庫德首長們,粗糙地模仿了審判、判刑及行刑的形式過程,決定將一個犯人吊死,卻連執行死刑也不熟練。他們將犯人吊在籃球架上行刑,第一次吊不死,繩子鬆脫掉了下來,犯人還活生生站了起來,後來那些首長們幾經設法終於弄死了他。

正如片子一開頭,那些剛學著做官的人自圓其說的:「沒有安全就沒有民主;沒有懲戒就沒有安全。」這句話多麼諷刺與弔詭,這反映的不只是庫德人的問題,而是當今所有假民主政治之名行壓迫圖利之實的強權的荒謬與可笑。


書評(政治文化)/豁然開朗的解析
李明峻(台灣國際法學會祕書長)/聯合報
19世紀英國首相巴麥尊(Lord E. Palmerston)曾說:「英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此語凸顯英國對外戰略的思維。本書闡明1949-1958年間英國的台灣政策正是此一思維的產物。

英國在1943年因南亞戰事的壓力,希望中國派兵入緬協助作戰,因而找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甚至以台灣澎湖作為伴手禮,但在一個星期後的德黑蘭會議中,英國拉攏蘇聯後立即將國府拋諸腦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後,英國是第一個想與其建交的西方國家,於1950年1月6日率先承認中共,但一面卻否認《開羅宣言》的效力,邱吉爾表示:「《開羅宣言》只表示一般目標,蔣介石統治台灣只是暫時性而已」,英國副外相梅休於1949年在英國下議院指出:「台灣法律地位的變更,只有等待《對日和平條約》正式簽訂才能決定。」,1955年英國外相艾登更在下議院強調:「台灣在本世紀內從未是中國的一部分」,主張台灣的法律地位尚未決定。這些看似矛盾的做法,本書都仔細爬梳前後的理路脈絡,讓讀者胸中塊壘豁然開朗。

作者雖然是出生於上海的北大法律系校友,可說是中國制式教育下純粹培養的菁英,但卻能冷靜客觀地分析英國在1949-1958十年間的對台政策,完全沒有意識形態或教條主義的影響。作者對於英國對台政策三派不同的主張,即將台灣交給中共、讓台灣中立化(獨立或聯合國託管)和支持蔣介石,以充分的資料完整呈現各方的立場,同時對於英國政府最後做成的政策決定,就其前因後果非常邏輯地加以闡明,對於想要瞭解國際關係或國際法運作的讀者,本書都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作品。

最令人驚豔的是,對於英國在1958年前後最後確立其對台政策的原因,作者特別提到蘇伊士運河危機以及中蘇論爭的影響,將台灣問題的格局拉大到國際層面。也就是說,英國體認到自己完全沒有能力影響華府、北京或台北,再加上遠東區域勢力均衡以及國際環境已經發生巨大變化,美英團結是其最優先的外交政策議題,因此對台政策不同主張的三派已無辯論的必要,英國對台立場只有追隨美國的腳步一途。

綜言之,英國對台政策最後的決定關鍵在於英國體認到自己已經淪為中等國家,不再能決定性地影響世界事務,美國不會為接納英國的利益和立場而調整其對台政策,更何況來自淡水領事館的報告指出蔣介石在台灣地位已經穩固,台灣問題已經不屬於涉及英國立即、實質利益的區域爭端,因此對台政策的辯論已無須結論而逐漸趨於沉寂。此一看法令人拍案稱絕。

本書詳盡整理分析1949-1958年間英國對台政策的變化,解明冷戰初期英國外交策略的內外因素,讓讀者對過去感到費解的許多問題找到答案,可以說是國際關係史近年罕見的優異著作。


書評(散文)/凝視著 流光倒影的瞬間
卓清芬/聯合報
如果《綠櫻桃》是醃漬著酸甜滋味的少年心事,那麼《詩人不在,去抽菸了》便是茶煙裊繞、欲說還休的中年獨白。

彷彿佇立在歲月之河的一端,遙望著煙水朦朧的彼岸,試圖打撈著青春的殘骸。而那些漂浮在槳聲波光之間的杏花疏影和幽渺笛音,終究無聲無息的隨水流逝──再也回不去了。於是,在凝視著流光倒影的瞬間,似曾相識的景物撥動了心底幽微的琴弦,流洩出錚錚鏦鏦的樂音,那是屬於前塵舊夢的古老旋律,如詩。

對於能詩擅文的徐國能來說,古典詩既是研究之歸趨,也是性靈之所寄。而現代詩則是年少時揚起的風帆,一逕駛入中年的津渡。《詩人不在,去抽菸了》的每一篇篇目之後,都有幾行與內文相應的詩句,有詩有詞,有現代詩,也有流行歌曲的歌詞。在眾聲喧譁、繁華競逐的城市生活裡,徐國能以蒼涼的雙眼與冷凝的文明對望,猶如張愛玲所說的:「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卒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涼』,那是因為思想背景裡有這惘惘的威脅。」徐國能摭拾著溫暖的記憶來對抗不時浮現的荒涼感,而讓今昔交會的橋梁就是詩。如〈雨天美術館〉:「遠遠望去美術館白色的方型建築物像一個個凝視的鏡頭,窺看著高架道路上匆忙來去的人車,春山秋水總無言語的悠悠。『十載生涯歸寂寞,百年歲月去崢嶸』,每每到此,逐漸浮在心底的便是淡到近乎透明的寂寞之感。」又如〈尋常〉寫外祖父曾經擁有的貿易公司,而後變賣一空,僅存一幅字畫:「人世就是如此地交接與流轉下去,並不為誰的嘆息而停留。『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繁華事散,我想起了『尋常』還有很『輕易』的意思,對流光而言,要抹去如何隆重的人事,都是無比輕易的吧!」徐國能不僅以詩箋釋了生活,更以生活箋釋了詩。而詩的豐厚底蘊,遂使煩膩氣苦的心情獲得了沁涼如水的撫慰,也使瑣屑庸碌的尋常煥發出溫潤如玉的華彩。

無論是人日教女兒剪綵為勝,或是寂寥的冬日黃昏,時光的流轉,總帶來輕輕的喟嘆:流光容易把人拋。時光將人拋擲在後的力量多麼強大,即使有夸父追日的速度也追趕不上。所以,詩人努力捕捉每一個稍縱即逝的瞬間,卻在旋生旋滅的當下,早已預見文字之徒勞,但求不負初心,如是而已。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