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人氣最旺的手機及流行趨勢嗎?現在訂閱【SOGI 手機快報】馬上滿足您的渴望、隨時掌握最新的手機動態! 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9/01 第4753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文學相對論/蔡珠兒vs.楊索:談食物
當代小說特區/回音壁(上)
人文薈萃 童年的標記/兒時的吃
小詩房/忙與茫

  今日文選

文學相對論/蔡珠兒vs.楊索:談食物
楊索(Sol)、蔡珠兒(Jewel)/聯合報
我們以前當記者,去KTV一起唱〈苦海女神龍〉,這段便當物語,說來又是苦情姊妹花……

▎楊索(Sol)、蔡珠兒(Jewel)

Sol:飲食男女,談飲食就如男女,要肉搏上陣,出手即知有沒有,和你談飲食,我會冒汗。

Jewel:喂,不要說得那麼官能,飲食才不是赤條條,中間層層包裹,夾雜著很多建構,其實一點也不肉搏啦。

Sol:飲食體系龐大,也很私人性。我整個童年都吃高麗菜飯,吃到反胃,至今深惡痛絕。當高麗菜盛產,被農人打成菜土,我心情很複雜,既生血淚,又有復仇快感。

Jewel:可是我好愛啊,不知是風土或品種的關係,外國和香港的高麗菜,都是硬梆梆的,不生脆不清甜,我每次回台灣,都要大吃高麗菜,走的時候還要買一兩顆,塞在行李箱帶走。

Sol:紅蘿蔔是我生命中難堪的烙印。大約是八歲左右,有一晚,似乎是里長來家裡,通知大人小孩去鎮上某地方吃飯。我記得飯前有人致詞,開動後,我夾了黑黑紅紅的一塊東西,這東西和五花肉一起紅燒,我多吃了兩塊。忽然,我發覺流露憐憫表情的一群人在圍觀,當下我幾乎噎住了,並記住了吃下去的是紅蘿蔔,以及永遠不要被人同情。

Jewel:我小時候最厭惡破布子,整塊壓成餅的那種,我媽愛吃,我家每餐幾乎都有一碟,這東西死鹹,氣味帶臭,體色濁黃,惡形惡狀,像極了某種物體,我覺得猥瑣可憎。媽媽卻甘之如飴,沒它不能下飯,我完全不能理解。

說到同情,我也有一個經歷。小學高年級時,有陣子學校的鍋爐壞了,不能蒸便當,大家只好吃冷飯。我有一個要好的同學,就住在學校隔壁,只隔一道矮牆,家人中午給她送飯,從牆頭遞來熱呼呼的便當。有一天早上,她叫我把便當給她,說順便幫我一起蒸。中午,我們跑到牆邊,那頭遞來兩個熱呼呼的便當。

打開便當,我嚇了一跳,以為拿錯了。昨晚裝下的,原本是寡淡無物的素炒飯,飯面只有零星的香菇和豆乾粒,現在卻紅綠油黃,蓋滿了菜,有香腸片,荷蘭豆,炒豬肝,還有一粒滷蛋。

我偷望旁邊的好友,她若無其事吃著便當,飯面也是紅綠油黃,和我一樣。菜,非常非常美味,我裝作沒事嚼著,喉嚨卻哽著很多東西。我覺得慌亂,害怕,有罪惡感,家裡吃素,嚴禁沾葷腥,我卻破戒偷吃肉,是否會有惡報?我很感動,但更覺羞恥,這是好友的主意嗎?她家人給我添菜時,是否覺得我很可憐?這是同情還是鄙視?

不管是哪樣,也不知是她還是我變了,那天之後,我們的友情,漸漸就淡了。

Sol:我小學五年級時,班上有個女生的媽媽,每天送來現做的便當,用厚布包著,一大一小,小的裝飯,大的裝菜。全班同學和導師,都圍著看當天的菜色,她卻很難為情。她媽媽從來沒讓我們失望,光一顆蛋就可以變出十幾種花樣。

我讀國中時,常常餓一整天。只要中午各班值日生開始抬便當,我就像惶惶野狗,不知往哪裡去,我有時躲到操場,咬一根草莖發呆。同學們都說蒸過的便當難吃,我卻很羨慕那種味道。

有一天,母親居然來送便當,我遠遠地看到她踩著一雙矮子樂,身穿鄰居送給她的過大洋裝,慌慌張張見人就問的樣子。我覺得羞恥極了,當下躲進生物教室,午睡過後才回教室,看見座位上有一個我曾經渴想的便當。

我們以前當記者,去KTV一起唱〈苦海女神龍〉,這段便當物語,說來又是苦情姊妹花。

Jewel:哎,這個我認輸喔,你比我苦多了,童年的食物記憶,是最初最深的銘刻烙印,很難磨滅。不過,食物和語言或宗教一樣,都是社會文化的複雜體系,除了吃飽維生,還充滿象徵意義,牽涉到他人與自我。現在我們回顧往事,逐漸看穿機制,已經釋懷和超脫。食物導致痛苦的創傷,是否也帶來報償,讓人得到救贖和領悟?

Sol:是的,食物也給我很深的慰藉。我記得幼時與祖母擔豬食到河邊豬圈,夕落之際,祖母從荒野挑撿雞屎藤、恰查某等野菜,回家後炒蛋、煮湯的情景,那種單純的美好,支撐我度過困頓歲月。

我從小在市場營生,市場各式的人、物、氣味,美麗與可怖之處,令我驚喜與戰慄。午市結束,我跟在父親的菜車後面,走遍永和的巷弄叫賣,沿路一戶戶人家飄出的油煙,讓我浮想聯翩。以後隨父親賣油湯,每天要抓準味道,晚上父親常給我一、二十元,我吃遍路邊攤,舌頭練過,也會做不少小吃,這是我少年苦的報償。

Jewel:對食物,我沒你這麼敏感自覺,更缺乏鮮明強烈的記憶,我想這出於一種心理保護機制,下意識的選擇性淡忘(selective memory),迴避或刪節不快記憶,以保護自我。我八歲的時候,家裡因為宗教原因吃素,全家從不外食,所以人家講起台北有什麼老店,夜市有什麼好吃的,我一概茫然不知。我的童年食物史,貧乏慘淡而空白。

這也有好處啦,食物帶來的屈辱痛苦,也隨著健忘而沖淡,不再咬齧螫人,例如便當事件,雖然說起來心還是酸的,卻沒留下隱痛或陰影,我已經成長超越,可以從一個制高點俯瞰自己了。

現在我也不討厭破布子了,還常用它蒸魚。我想問,你對紅蘿蔔改觀了嗎?

Sol:我和紅蘿蔔和解了。開始卸下心防,是因為喝了我同學媽媽熬的老火湯,湯裡放青、紅蘿蔔,蜜棗、南北杏、陳皮和肉骨。她熬了很久,蘿蔔已非塊狀,我喝第一口,感到有股似曾相識的味道,是紅蘿蔔,它在湯裡釋放出鮮甜。這道湯,顛覆了我對紅蘿蔔的味覺。

此後,我認識的一位義大利老修女曾經做過紅蘿蔔蛋糕,蛋糕中有紅蘿蔔紅絲、香吉士橙皮絲,還有她自家種的核桃仁。我第一次吃到這種奇異香甜,口感綿厚的蛋糕,使我對紅蘿蔔刮目相看。

Jewel:味覺是稟賦,一種強大的本能,像旱地草籽,乾枯時蜷縮,一有點水分,就迅速萌發抽長。我媽媽其實善於烹飪,即使吃素,也能自己做蒟蒻、捲素鰻、疊素鵝、炸素魚、洗麵筋,燒出滿桌可口好菜,但這是給教友吃的,不是給家人。她太投入宗教,無暇他顧,三餐總是草草應付,家裡吃得很差。多年之後,我才發現自己深藏的渴望,因為曾經匱乏,我對食物的感受,更加熾烈。

Sol:你喚醒我思考與食物的關係。我原本以為自己憎恨食物,覺得它飽藏勞苦、焦慮,如今細想,我實在很幸運,因為底層生活的歷練,我一直要倚靠飲食謀生,除了市場、街頭,我去過幾處人家幫傭,他們不同省籍,也有大富人家,我十五、六歲就學會做餃子、獅子頭、醃篤鮮、燉牛肉、咖哩雞、台式粉肝、佛跳牆等。我後來也在日式居酒屋做小妹,認識日本菜色,這一切,都是我人生的流動饗宴。

十多年前,我曾在家裡辦過一場流水席盛宴,從中午十二點吃到凌晨三點多,成列中西菜色和飲料,朋友一群又一群,來去近兩百人,後來都津津樂道。做菜給朋友吃的感覺極美好,食物激發彼此的熱情與真心。我們家族,也是倚靠一年幾次聚餐,消弭嫌隙裂縫。此刻說食物,猶如灶爐揀出的地瓜焐暖了我。

蔡珠兒,天秤座,埔里出生,台北成長,現在住香港,無工作無子女,有心情有時間,可是每天都很忙,在廚房、書房、街市、菜園,以及機場跑來跑去,燒飯種菜,書寫遊玩。是個文字偏執狂,深重不可救。

楊索的文章不難,但人生實難,她筆下的故事總有測不準的人性。楊索相信契訶夫所言:「作家有權利,甚至有義務,以生活提供給他的事件來豐富作品,如果沒有現實與虛構之間這種永恆的互相滲透、參差對照,文學就會死於貧瘠。」


當代小說特區/回音壁(上)
章緣/聯合報
她長長吐了口氣,明白尋子男人的心情。孩子丟了比死了還可怕。死了,就有個了結,再怎麼悲慟也有個了結,你能在一段長長的停滯後繼續向前。而丟失,你永遠在想孩子在哪裡?你能怎麼找到他?你還該再找下去嗎?

那個男人,四十開外,對著鏡頭說:「聽說他們找到我兒子了,這次,是真的找到了……」

沒有出現在鏡頭裡的男記者問:「你心裡有什麼感想,給大家說說。」

「現在不好說,等見到了,確定是我兒子,我再說。」男人抖著手把菸湊近嘴邊。

她把電視遙控器緊緊攫在手裡,聚精會神。

全中國有太多孩子失蹤了。他們或是在街上被拐走,或是在小公園裡被帶走,照看他們的外婆或阿姨、爸爸或媽媽,在眼睛那麼一轉開、腦子那麼一恍神時,心肝寶貝不見了。最可怕的不是孩子再也找不回來,可怕的是他們幾乎都不得善終。這些拐子要的不是孩子,是掙錢的工具,於是馬路邊天橋上出現一個個折手斷腳身上傷口終年淌膿的乞兒,大太陽和冬日酷寒中,他們躺臥在那裡,如一床發臭的破爛棉絮,而他們曾是含在嘴裡怕化了的心肝寶貝。

上次看到的那個節目太可怕了。奶奶帶著孫子在家附近小公園廣場上玩,陽光很好,一群五、六歲的小娃兒互相追逐,大人們聊著天。等到奶奶要回家燒飯時,孩子找不到了。他們找了很久。那個公園、那個小鎮、那個縣,甚至跨省去找……有人說哪裡好像見到孩子了,他們就趕去,像海裡在撈針。沒有路費了,沒有體力了,沒有眼淚了,然後,消息來了,南邊山區一張報紙上登著一具被丟棄的男童屍體,耳朵被割掉,手腳都折斷,黑溜溜躺在那裡像個長方形的包裹,眼睛半開半閉。那張驚怖的臉竟然有幾分驚怖的熟悉。節目結束前,男孩的爸爸決定出發去確認。經過半年的折騰,他臉上的情緒只餘疲憊。「如果是俺的孩子,俺就把他好好葬了,讓他早日投胎。」

而現在電視上播出的,是一個不知疲憊的父親。孩子已經丟了七年,那年,孩子六歲。他跟老婆小本經營公婆鋪,賣點日常雜貨還有平價菸酒,設了兩個投幣電話,方便外地打工的人打電話回家。附近的人都是他們的顧客,來了都要逗逗他兒子小鵬,都說他方頭大耳十分福相,也有那把幼子留給鄉下公婆進城打工的女人,逗弄小鵬的時間總要更長些,癡癡看著他圓圓亮亮的眼睛,捏捏胖鼓鼓的臉頰,說特別像老家的兒子或女兒。小鵬跟生人處慣了,什麼人逗他都笑呵呵的。

男人記得那個瘸了一條腿的人。面生,操北方口音。他中午時來,買了一包菸,進店前跟孩子玩了一會兒。傍晚時他正看電視,那男人又來了,帶著一個行李袋,說事情辦完要回家去了,買了兩條餅乾和一瓶水在路上吃。那人走出店去,看看天,一輪金日在西邊墜了一半,然後看小鵬一眼,抬步走了。他邊看電視邊做生意,忙完手邊的事,天都黑了,想著叫孩子進來洗澡,可是孩子不在店前那個小矮凳上。

起初他沒在意,附近都是熟人,看孩子可愛帶去玩的也有,但是附近幾條路上問過沒找著。老婆晚飯也不燒了,兩夫婦喊著孩子的名字,把附近又掃了一遍。天更黑了,這條路就那麼一盞微弱的路燈,黝暗的路上最亮的地方就是他的店,他的店是附近的路標,但是孩子卻沒能找路回家。一直到公安把設在附近的監控錄像拿來看,看到那個瘸腿的男人先是拿了餅乾逗小鵬,把他一步步引到幾步路外,然後迅雷不及掩耳把孩子攔腰一抄,挾著往前去了。孩子踢著腳,手擺動著,鏡頭裡的他們消失了。他的兒子從他的眼皮底下被帶走了,孩子在呼救,他卻沒能去救他!他渾身顫抖,老婆早就哭倒在地。

之後七年,他都在找孩子。小店生意讓老婆照顧,他到處打聽消息,後來有了網路,他與同病相憐的父母們聯合起來,幫著找彼此的孩子。有些幸運的父母的確找到孩子了,無論多遠,他都去祝賀。他也有幾次聽到消息,說哪個省哪個城哪個地方,滿懷希望趕去,一次又一次失望。早就過了尋回孩子的黃金時期,朋友和親人都接受了小鵬已經不在的事實,但他不同意老婆再懷胎,小鵬會找到的,他在等爸爸去救他。他一遍遍跟老婆說,跟自己說。

夢裡,他幾次重新抱著小鵬,七年了,小鵬沒有長大,還是那個胖嘟嘟手短腳短眼睛圓亮的小童。他,還在長大嗎?一次次見到血肉模糊的什麼,拚命追趕著什麼,怎麼也追不上。噩夢醒來一身冷汗,立刻又出門去找。

終於等到這一天。微博上轉來一條消息,一個人的遠親有個兒子來路不明,今年十三歲,長得方面大耳。他的爸爸半年前死了,是個瘸子。他立刻通過尋孩組織聯繫警方,傳來的消息初步證實,那是個路邊撿來的孩子,小名叫朋朋……

警察讓他到長途汽車站前等,警方要護送孩子回來。他蹲坐在馬路旁吸著菸,不願跟記者多談。這記者其實是熟人,幫他發過幾次尋孩的新聞。鏡頭拉近,男人拿菸的手微微顫抖著,噴出一口長煙,望著車子應該來的方向。

「孩子的媽沒來?」

「她在家等消息。」

失望的打擊有時會讓結痂的舊傷剎那間撕裂。出門前,丈母娘從老家趕來了,陪著老婆在家,她們沒有特別準備什麼菜歡迎孩子,就怕不是。鏡頭裡兩個女人臉上都帶著愁容。三十出頭的女人臉上滿布細紋,小聲說著:「就怕他受不了啊,萬一……」

節目到此為止,下集再續。

她長長吐了口氣,明白尋子男人的心情。孩子丟了比死了還可怕。死了,就有個了結,再怎麼悲慟也有個了結,你能在一段長長的停滯後繼續向前。而丟失,你永遠在想孩子在哪裡?你能怎麼找到他?你還該再找下去嗎?

找回的孩子,被拐子當成兒子養了七年的孩子,還是自己的兒子嗎?

寶愛的東西像骨董花瓶,宿命的結局就是有一天摔得粉碎。之前,你再怎麼小心翼翼,也難免手滑。幾次差一點就摔了,那是上天的警示,在給你心理作鋪墊,總有一天。我們真能抗拒這宿命,讓花瓶永遠不摔嗎?

七年前,兒子吉米也是六歲,旭東被公司派到北京,那時,他們已經從台灣到美國住了十幾年,半個美國人了。公司外派津貼優渥得難以拒絕,懷抱著對新中國的無限好奇,以及那種美國住久後的天真,一家三口遷到北京,住在外企海歸新貴聚居的朝陽區。東富西貴南窮北賤,北京城歷史書上如此說。

那時,她還沒有看過任何失蹤小孩的報導,不知道同為黑髮黃膚的吉米,混入了人群,在那相對混亂的市容和動線裡,就像一粒米掉進了米缸。不像在匹茲堡,拐帶一個華裔小童無異自找麻煩。又,在那個白人世界,誰要一個華裔小童?

她帶著孩子在路上走。吉米這段時期是不願大人牽的,要自己走。而且特別喜歡跟在她身後走,像母鴨帶小鴨。媽媽,你走到哪裡我跟到哪。他們就這樣走。她注意到一路有人打量她,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因為她洋氣的服飾?因為她特別輕鬆的步伐?因為她東張西望?還是因為……她走下一個長長的地下道,過一個特別寬的馬路。北京有很多這種多線大道。地下道裡兩邊貼著廣告,一些陌生的明星臉孔代言著她從未聽過的品牌。還有標語,貫徹實施抓緊什麼什麼的中心思想和誰誰誰的談話。

旭東比她先來三個月,房子都打點好了才接他們過來。一來就跟她說,美國那些信用卡不好用,身上帶點錢,領錢倒是方便的,就是要當心。哦,不用給小費。她很快就發現,身上最好常備零錢,如果掏出一百大鈔,小販手指搓摩,對光照半天,還是半信半疑,找錢的速度慢很多。但是一切都很新鮮。對三十八歲的她,小別勝新婚的先生、聰明伶俐的兒子、新晉的富豪階級、同文同種卻比美國更異國風情的北京,都讓生活充滿流動的喜悅。沒什麼可以打擾這份喜悅。

一個不比吉米大多少的小乞兒扯她裙襬。「阿姨,我肚子餓。」

她轉身想跟兒子說話,兒子不見了。

吉米?吉米!

「吉米你在哪裡裡裡裡裡……」

「媽媽。」

吉米叫她,睜著圓圓的大眼。他蹲在一個小攤前,玩一個手搖鼓。她衝上前把兒子緊緊抱住。

晚上,旭東有應酬,半夜才進門,一進門就吐得一地,長褲、皮鞋、公事包,全是灰黃色的稀泥,還有幾管沒消化的麵條。沒聽說外企也要應酬成這樣?一到北京,她就沒搞清楚過旭東的工作情形,不像在匹茲堡,從沒有晚上的應酬,上下班都是跟同事拼車,除非路上有交通事故,進門總在六點半到七點之間。他的上司和夥伴,晚飯時他一個個說給她聽,聖誕節的公司派對上,她見到他們就像老朋友。然後有了下屬,部門裡的人愈來愈多,除了跟旭東關係特別好或特別壞的,她已經不甚了了,吉米一出生,更顧不上了。她到北京時,旭東已經高速運轉起來。他人聰明,適應環境特別快,不像她,像隻小船在大洋上陡起陡落,又暈又吐。等到好了,都半年後了。

幫旭東收拾好,衣服從裡到外全換過,兩人併躺下來關了燈,她才說:「吉米今天差點丟了。」

「吉米……什麼?」旭東含含糊糊地問。

其實也不算丟,吉米就在她三步之外,蹲在小攤前。但是一整天她想過無數可能。如果,那個乞兒沒來攔她,她繼續往前走,吉米沒跟上……

「是我不好。」她哽咽了。

旭東沒再追問,翻過身,一會兒鼾聲如雷。

她記起吉米更小的時候,三歲,在海灘。那個夏天第一次去海邊,沙灘上到處豎著大陽傘,男女老少或作日光浴、或追逐笑鬧。大海就在幾步之外,捲送著白色碎浪,送來帶鹹味的涼風。吉米拿著紅色的小勺,往桶子裡舀沙,滿了倒掉再舀,怎麼樣也不肯靠近海。

她想游泳。側躺在大毛巾上,撫著被太陽烘得發燙的大腿,人中、頸脖上、乳溝裡都汗津津的。旭東看著她,眼光裡什麼一閃一閃。生過小孩,她的身材更豐腴了,這件舊的蘋果綠一件式泳衣有點裹不住她。談戀愛時,他們一起讀過梭羅的《湖濱散記》,作著在山裡小木屋安家的夢。婚後來美國,真的去了瓦爾登湖。那時她也是這樣,被綠色的湖水引得坐不住,先是手裡的《湖濱散記》掉進水裡,接著脫了上衣短褲下水去。旭東立刻跟上,兩人在水裡嬉戲擁吻。躺在沙灘上,她知道旭東也想到這一節,所以眼光那麼熱。

附近幾個陽傘下的男男女女,笑著說著吃著,莎莎舞曲大聲播放,海風吹拂下,沙灘上的人們就像個大家庭。兩人突然很有默契地站起來,牽著手往大海走去。腳踩到濕沙時,她回頭看吉米一眼,他在那裡專心地玩沙,對爸媽的驟然離去,一點也不在意。這距離也不是太遠……她跟旭東一頭扎進冰冷的大海。

也不過幾分鐘,就像撲進大海那樣迫不及待,他們突然從水裡起身,拔腿往回跑。沙地此時像流沙,拚命抓住他們的腳,讓他們跑得跌跌撞撞。有那麼一秒鐘,她以為吉米不見了,到處都看不到吉米,然後發覺看錯方向了,她親愛的小吉米,還在那裡舀著沙。她跟旭東濕漉漉坐回傘下,好一會兒說不出一句話。

在海潮聲、人聲和音樂聲中,一個被擄走小孩微弱的哭聲,如何被聽到?她不懂,為何她跟旭東會同時犯糊塗?他的精明和她的母性,都沒能阻止他們丟下孩子奔向那海。

不會了,不會再發生了,她絕對會把孩子看得牢牢的,絕對會好好照顧他長大。(上)


  人文薈萃

童年的標記/兒時的吃
吳妮民/聯合報
童幼之人,吃零食最無憂。

都還記得民享街上有一攤,大油鍋,架濾網,網上幾顆熱燙燙正瀝油的芝麻球。金黃色麵球,表面沾滿白芝麻、內裡充滿空氣,澄透模樣,看來像個小燈籠。一粒五元,母親總是買兩粒給我,回家路上,我就捧著紙袋把它們吃光了。

也喜歡雜貨店。被貨架遮蔽得陰暗的店裡,最外面那排恆常放著乖乖。我愛五香乖乖,每隔幾天,就拉著母親去買。除了好吃,還因為每包乖乖裡都有個贈品,小水槍、小汽車,有時是連載漫畫。為集滿一套七冊的漫畫,我不惜耗費父母血本,三天兩頭吃乖乖。螢光幕上,兩個布偶在對話,「明天要遠足了!」「對啊,我有帶……乖乖!」

好在,乖乖五元;養樂多,五元。五塊錢,畢竟是個容易打發孩子的基本單位哪。


小詩房/忙與茫
落蒂/聯合報
「最近忙些什麼?」
星星問

「不忙,只是茫然四處飄蕩。」
雲茫然回答

星星正要伸手留雲聊聊
雲卻飄得很遠很遠了


  訊息公告
一次搞懂柯P「白目」戰法
柯文哲不僅言詞麻辣,且不時饒富哲理,道出台灣百姓對現有政治人物的嫌惡心聲,透過臉書的無料(免費)傳播,商業媒體的推波助瀾,成為柯文哲的「0元成名法」。

世界級賞蛙天堂在台灣
晚間七點過後,市區裡的音響,被象山山腳的蛙鳴取代。走近一聽,這邊「呱、呱、呱∼」,那邊「嘓、嘓、嘓∼」,交織出青蛙的混聲合唱。夜晚的台灣,變身成難得一見的賞蛙天堂。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