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數位行銷學習報】提供最新社群行銷、行動行銷等數位趨勢,加入我們一同探索更多數位創意的可能! 【遠流親師悅讀報】介紹繪本、青少年選書與教養議題,讓家長與老師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一起快樂「悅讀」。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5/24 第5359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我們這一代:四年級作家 (十二)時光明信片
丘彥明/佛緣

  今日文選

我們這一代:四年級作家 (十二)時光明信片
歐銀釧/聯合報
有一年秋天,我帶著澎湖有殼的落花生,到汶萊華校教學。有堂課,我教學生以拇指輕捏,讓花生殼裂一點點,再把它當耳環,戴在耳朵上,然後,我說起:寫作就像挖掘心中土壤裡的落花生……

文/歐銀釧

1965年左右,坦克從門前經過。

孩提的我從三合院的古厝抬頭往外看。

一列坦克往前行,履帶輾壞了原就不平的路。

童年的我是野孩子。家裡忙著農漁事,我和鄰居玩伴奔跑在古厝、花生田裡。

在綠油油的花生田間,有士兵駐守的碉堡。用餐時間,幾次遇到士兵正在吃麵,他們端著鋼碗,吃著寬而長的家常麵,蔥蒜的香氣飄散到田埂邊,吸引我們這些隨家人到田裡的孩子。士兵偶爾會拿個小鋼杯,分一些給我們嘗嘗。彼時,我們在家裡大都吃番薯簽,或是番薯和米煮飯,忽然嘗到蒜香滿溢的寬麵,格外新鮮。

村莊附近有幾個防空洞。雨後的防空洞積水,常有青蛙跳躍,我們去抓青蛙。小小年紀的我大多抓不到,只是隨著蹦跳。村莊附近有軍營。軍人的迷彩裝和種滿銀合歡、木麻黃的樹林,有著一股神祕。

孩提的我在古厝穿梭。有一次在外公房間裡看見古書,翻著那線裝書,卻像看圖畫,不知所以。

野孩子終究要上學。後來我念隘門國小,才開始識字。

我們那十多戶人家的村落,唯一的雜貨店是集聚喜悅的地方;節慶時,古榕下有劇團演布袋戲。村裡有廟宇,外公總是把糕餅堆得高高的,誠心祭拜。

我最期待的是冬至,全家在大廳捏「雞母狗」。早在冬至之前,家人推石磨磨米漿,再將米漿以石塊壓出水,之後就成為「米粹」。我們取一點「米粹」搓捏成雞或是豬或是狗等形狀,蒸熟之後,祭拜祈福,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收。我喜歡捏製母雞,而且為她做個窩,裡面再放些雞蛋。

收穫時節,三合院前的廣場常常是忙碌的。我也幫著用力摔打那些收成回來的高粱,讓穀粒掉下來。穀粒有時落在身上,奇癢無比。

為了遮陽避風,母親到田裡工作時總是蒙面。在廂房裡,母親對著鏡子,以一塊花布覆蓋面容。花布環繞了她的頭部,包覆了她的長髮,最後,只見美麗的雙眼對我眨著。

時光緩緩。外公喜歡聽收音機,聽著百聽不膩的傳奇故事。外婆帶我去撿柴,也曾教我做豆子項鍊。最高興的事是坐在牛車上,去海邊「巡滬」抓魚。風聲穿過古厝,尤其是秋日東北季風起,大風好像要把房子吹到海裡去。

村莊裡的生活有著野趣。冬日裡,我曾和鄰居孩子曬水,取了臉盆裝水,放在屋前讓陽光照射。水微溫時用來洗頭。

後來,父母親帶著我們搬到高雄。

那是最難忘的飛行。大箱子裡的公雞、母雞和我對望,牠們眼睛發亮,似乎感受到離鄉的不安。

不可思議,我們就這麼帶著數隻雞搭飛機,飛越大海,從澎湖飛到高雄。

來到岡山。澎湖的母雞下蛋、孵蛋,我們有了一窩小雞。有一回,天氣太冷,母親點燈泡讓牠們取暖。雞群在燈下聚集……。我又想起澎湖冬至時節,我捏的「雞母狗」。

母親記掛澎湖,時不時就煮絲瓜麵線,可是又說台灣絲瓜和澎湖絲瓜不一樣,她偏愛澎湖青脆的十稜絲瓜。我喜歡等郵差,每次接到古厝外公的來信就很高興。

彈珠、紙牌、跳房子……,我是愛玩的女生,和同學、鄰居玩著這些遊戲。雨天時,母親撕下日曆紙,教我們摺紙船。春夏之間,父親帶著我們以舊報紙和細竹篾子做風箏。迎著微風,我慢慢跑,手中感覺風與我之間的拉力。有時還學著撕下一小張報紙,隨線送上去,說是「打電報」。好像是把消息送到空中,讓雲朵,讓風兒知道。

在岡山讀小學時,有一次班上要「遠足」,媽媽給我兩元買零食。那天晚上想到第二天要出去玩,興奮得有點睡不著。最難忘的是,有位老師到台北旅行,帶回玉兔牌鉛筆,送給全班,每個人都有,大家好高興。

母親喜歡為我削鉛筆,陪著我讀書。鉛筆屑的香氣圍繞著我們。

澎湖沒有火車。我上國中時,在岡山火車站第一次看到火車,覺得很驚奇,就站在那裡,看著火車進站,看著火車離去。同學說,那只是火車啊!

在岡山的時光最有趣的是趕集。我曾在趕集時迷路,繞來繞去,都在竹椅、竹籃、竹筐、竹畚箕等農家用具之間,就是繞不出去。直到傍晚,著急的父母親終於找到我。後來才知道那是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台灣籃籗會。

母親會在家中刺繡,賺點手工錢,貼補家用。家裡放著一個木架,撐開繪有圖樣的布匹,她以各種絲線一針針的縫。我們在旁玩耍,想像著歌仔戲演員將那布匹穿戴起來……。

電視時代來了。有些家庭買了電視,我和弟妹以及一些玩伴,隔著紗窗看著鄰家的電視。父親每每喊我們回來吃飯,我們看著卡通影片,依依不捨。於是,後來家中也買了電視。

那時只有三個電視台。媽媽愛看歌仔戲,迷著楊麗花,也喜歡《西螺七崁》連續劇,偏愛陳秋燕。考試催著我讀書,偶爾看點電視,腦海裡留下的是零星畫面和古調。暑假期間,我騎著腳踏車送報紙,也曾在一家蚊香工廠做包裝員,站在輸送帶前工作。

國小、國中、高中,時間飛逝。下課後,我愛逛文具行,玉兔牌原子筆、利百代原子筆……,有枝好筆分外開心。有回獲贈鋼筆,以筆沾墨水書寫,覺得很有趣。

郵差來了又去,去了又來。可是,沒我的信。母親說,你在等什麼?我沒說。默默的。直到母親遞給我來自一家雜誌的退稿信。高中時期,有個詩刊用了我的詩,主編從台北來到小鎮探訪,雙親準備了食物請他一起吃飯,眼神滿是驚訝。

那時,我和幾位同學忙著教室裡的壁報。有人上課傳字條,寫著迫不及待的話語。老師轉身寫黑板,字條傳來又傳去。

到台北讀書前,雙親帶我到鎮上百貨行買了一個水藍色的皮箱。於是,我第一次出遠門,一個人搭火車到台北。心中忐忑,怕坐過頭。火車到新竹,我就開始緊張,以為就要到台北了。

來到台北,又是另一個風景。日日望著景美溪,和來自各地的同學生活,有如台灣地圖鋪展開來。我在景美與木柵之間行走。時光呼喚著我自然捲的頭髮。

後來,我到台中繼續念書,大肚山的風吹過相思林,市區綠川西街的蜜豆冰總是讓人想念。外公放在澎湖古厝裡的線裝書,依然常來夢裡,那些如圖畫的文字還是無法辨識。

再到台北時,帶著幾篇在大肚山上寫的散文到出版社應徵,主編看了又看,讓我次日去上班,於是我像一尾魚,開始在忠孝東路游動,先後在雜誌社擔任編輯。1987年,政府宣布解嚴,1988年開放報禁,我又到報社工作,轉來轉去都是文字,有如身處文字魚裡。

學習電腦是三十歲之後的事,背誦大易輸入法,開始鍵盤敲打。

電腦上飛奔的手,是我。帶著電腦四處行走。在理性與感性間游動,在喧囂與寂靜間漂流。

我去了零下幾十度的冰冷雪地,去了開滿花朵的綠野;我旅行到非洲,站在好望角前想念澎湖的海。

有一年秋天,我帶著澎湖有殼的落花生,到汶萊華校教學。有堂課,我教學生以拇指輕捏,讓花生殼裂一點點,再把它當耳環,戴在耳朵上,然後,我說起:寫作就像挖掘心中土壤裡的落花生……

時光虛無縹緲,時光也絢麗變幻。

心中有話語跳動,心中有文字敲門。

常常移動的我從許多地方寄明信片給朋友,寫明信片給學生,也收藏著友人旅行時寄給我的明信片。

明信片上有當地的風景,有即時寫下的話語,有落筆時的心情。

我在等飛機時寫明信片,在搭火車時寫,在咖啡館寫,在異鄉的窗前寫……一直寫。

有一年,我在旅行中寄了百多張明信片給學生。回到課室時,有學生說他收到之後,彷彿在那些文字裡與我同行。

一次次,野孩子如我,不斷的重讀自己,不斷的重返澎湖、高雄、台北、台中……。也去了恆春、花蓮、台東、新竹、桃園……。

看山看海看人看車,我寫著時光之戲。

有人問起我的童年。我只有一張在馬公市照相館的照片。早年,拍照是一件大事,大多數是到照相館留影。多次搬遷,最後留在手中的是一張昏黃的照片。小女孩坐在照相館的藤椅上。

青春時期,在岡山看見蜻蜓飛舞。再遇見蜻蜓竟是五十歲之後,在台北象山附近的公園追著蜻蜓。

時光是一本書,無始無終。

一直想著古厝外公房裡的線裝書,可是,我還是想不起來彼時翻看的那一頁寫著什麼?

文字如畫。我在文字裡迷走。

從鉛筆、原子筆、再到電腦鍵盤,我在文字田裡耕種。

時光不斷寄來明信片。


丘彥明/佛緣
文/丘彥明/聯合報
一張老照片:披穿橘色袈裟、法衣的清臞和尚盤坐中央,奚淞、黃銘昌分立兩側,容光煥發笑意盈盈,洋溢幸福知足。

奚淞敘述,十六年前拍下這張相片。2000年去泰國清邁,造訪南傳佛教聖地;那時清邁觀光客少,特別沉靜幽美。不懂泰語,執一張字條,比手畫腳詢問當地人,紙上書寫泰文名稱Wat Buppharam的布帕壤古剎怎麼去?

寺廟混合緬甸、蘭納兩種建築風格,建於1497年,正值蘭納王朝佛教全盛時期。其中木造僧院最吸引人,超過三百年歷史,19世紀末曾經修復,屋宇保持原狀,風檐、廊柱裝飾細緻。奚淞、銘昌幾經熱情指點輾轉到達,漫步細賞、敬拜佛像。

布帕壤寺和泰國王室淵源深遠,寺中有口獨一無二的深井,皇家聖水封閉儲存於此,每當國王不適,皇家即派人取聖水為國王洗滌。泰國寺廟主殿通常只供一尊主要佛像,布帕壤寺主殿內卻在三個方向供奉了三尊佛像:正面佛是現任國王親蒞寺廟開光建造;右面佛像由蘭納王朝32任國王建造;左面玉佛為曼谷大皇宮玉佛寺內玉佛的縮小版,雕琢的玉石原為宮中收藏。巧遇來自雲南西雙版納,正在寺裡修行的一位中國年輕和尚,介紹寺廟種種,提及:「你們運氣很好,泰國的國師——清邁佛學界最高主持人正在此處。」引領前往拜見,居中翻譯。

奚淞詢問,為何在斷除煩惱上不見太大進境?

上師Phra Rajbuddinan指點,你應該修內觀(vipassana)。

奚淞歡喜,習佛多年的大困惑,因此得到點撥,有所精進。

臨別,請求合影留念,上師含笑應允。起身,莊重整裝披上袈裟。幫忙拍照的和尚,亦嚴肅端正衣衫,取過相機,恭敬向上師禮拜,再攝下影像。

這幕虔敬有禮的情景,深印奚淞腦海,慨嘆此乃真正舉止合度。

今年一月,奚淞、銘昌飛清邁,古城已成觀光勝地,遊客如織。重踏布帕壤寺,心想上師已九十餘歲,不知能否再相見?示出隨身揣帶的十六年前相片,得知他老邁違安,已斷食兩個月,住在一專門佛教醫院內,不禁憂喜參半。

「可以去探望嗎?」「當然可以。」寺院接待人員給了地址、電話。

搭車去到醫院,剛進大門,一位清雅女子立即前來招呼,溫婉問知來由,引進電梯。出電梯走進病房,兩人愕然,竟是個廣闊的空間,坐臥幾十位住院和尚。再經指引,行至深處聳立佛像的角落,一塊較寬鬆的空間,上師端坐床沿。

奚淞和銘昌獻上問候,遞予老照片;上師含笑點頭,流露久久就等待這一刻到來的神情。分離時,上師又束裝合影,我的兩位朋友,雙手合十笑容自在,顯然與佛更加相親了。

新攝的照片──上師慈眉善目,赤裸的上身斜披橙紅袈裟,雙手自然垂下、兩片掌心朝上連成蓮花狀;穿黃色法褲的雙腿張開、腳跟互抵,彎成心形。我訝異,他瘦骨嶙峋,卻神清氣爽,絲毫不似斷食兩月的垂危老人。

奚淞說:上師的身子及笑容彷彿已化成一道光。


  訊息公告
徹底顛覆你的飲食概念──液體代餐
軟體工程師羅勃.萊恩哈特以群眾募資與創投基金募到的 450 萬美元設立名叫 Rosa Labs 的公司,且開始出貨。他最初的成功帶來了另一筆兩千萬美元的資金,且持續更新粉末配方,集大成的是 2.0 版的液體餐。

超強收納大法 還我一個清爽的家!
工作繁忙的你累了一整天,只想回家好好放鬆休息,一進家門卻看見雜物堆滿屋,心情當然「阿雜」!讓設計師教你如何收得漂亮,將雜物與壞心情一併收走,還你一個清爽乾淨的家!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