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傳統重視教育,視孔子為最早的和最有名的教育家,稱他是「大成至聖先師」。迨至近代,各國都以其著名的大學,標誌其教育的成就,如英國的牛津、劍橋,美國的哈佛、耶魯,中國的北大、清華。
以中國來說,北大和清華的畢業生,最多幾萬人到幾十萬人,但中國的人口從傳統上重複了很多年的「四萬萬五千萬」到今天的十四億人,能進入北大、清華甚或一般大學的,比例上是極少數,那麼剩下的大多數人怎麼辦?
當然,一國國民無須,也不能都讀大學,但他們必須受過最基礎的國民教育,能接受基本知識,反饋社會,推動國家發展進步。
但是在疆土廣袤的中國,怎樣把「教育」送到偏遠的、貧困的千家萬戶,這簡直是不能想像的困難。不過,在107年前,有一個青年,從美國的耶魯和普林斯頓大學取得學位後,卻回到中國對工人和農民發起「識字運動」,但因為日本侵華和國共內戰,他「愚公移山」的精神未能貫徹,但是影響了很多人,啟蒙了中國的「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
他是:晏陽初。
我因戰亂自幼流亡,深知失學的痛苦,自大學新聞系畢業進入新聞界,知道晏陽初這個名字和他的事蹟,深受感動,就希望能找到他,向他致敬。後來知道他在美國定居,而我又被報館派到紐約工作,更希望能聯絡到他。1989年我到北京訪問,無意間得到晏陽初的電話,大喜過望,回到紐約就打電話給他,那是他的辦公室,他的祕書,一位女士,很有禮貌的跟我說:「晏先生最近身體不好,等他好些了,我再為您安排見面。」以後又打了兩次電話,都是同樣的答覆。1990年1月17日,晏氏辭世。他生於1890年10月26日,享壽一百歲。我終究沒能見到他。
晏陽初是四川巴中人,父親晏樂全,在當地設立私塾教學,也懂得中醫,母親吳太夫人育四男三女,晏陽初原名「興復」,他勤奮刻苦,有志向上,父親乃賜字「陽初」,意思是「旭日之初」。
1903年晏陽初十三歲,進入傳教士辦的學校讀書,1911年與英國青年傳教士史文軒(James R. Stewart)創辦「輔仁學社」,由於史的建議,他赴香港深造。1916年去美國,入耶魯大學攻讀政治與經濟學,後又入普林斯頓大學研修歷史。此時歐戰正酣,1917年中國向德國宣戰。中國派不出軍隊去打仗,就派二十萬工人在歐洲戰場服務。1918年畢業後的晏陽初乃前往法國,為歐洲戰場的華工同胞提供服務。當時的主要工作是代他們寫家書,在工作過程中,晏陽初萌生了教華工識字的念頭。他從龐雜的中國文字中選出一千個常用字,教華工讀寫,後來創辦了歷史上第一份中文勞工報紙《中華勞工周報》,很受華工歡迎。數月後,一位華工寄給晏陽初一封信,對他表示感謝,並捐出三年來他在法國戰場上積攢的365法郎,給他辦報,這使晏陽初十分感動。那時一個苦力每天工資只有五個法郎,除去吃飯,每天也不過剩下一個法郎。365個法郎可不是小數字,這件事對晏陽初思想震動很大,讓他不僅看到苦力的萬般辛勞,更看到他們的無限潛力。百姓只是缺乏知識,當他們知道世界大事之後,也會懂得「以國家興亡為己任」。他認為,中國蘊藏最豐富的礦藏,就是人民大腦中的智力。於是他決定要開腦礦,而開腦的手段,就是推行「平民教育」。「解除苦力之苦,開發苦力之力」,要使百姓都成為文明和無私的新公民。
晏陽初回到中國,發起全國識字運動,號召「除文盲,做新民」,獲得各方響應。他的平民教育核心是公民教育,培養新公民。他認為:有新人而後有新社會,有新社會而後有新國家。他把平民教育的重點放在社會基層。他於1922年來到長沙,推行「全城平民教育運動計畫」。
他把長沙分為五十二個單位,發動400名小學教師以遊行、散發傳單等方式宣傳平民教育。不久他籌資組建了200所平民學校,先後招生2500餘人。在長沙實驗的全國識字運動,是晏陽初平民教育理論的第一次大規模實驗,發生了重大的影響。
1923年,在長沙獲得成功的晏陽初來到北京,在張伯苓、蔣夢麟、陶行知以及時任北洋政府總理熊希齡的夫人朱其慧等社會名流的支持下,成立「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任總幹事。平教會先後在華北、華中、華東、華西、華南等地開展義務掃盲活動。隨著運動的開展,晏陽初逐漸認識到中國的平民教育重點在農民的教育,平教會設立了鄉村教育部,經歷了兩年的實地調查,選擇河北定縣作為平民教育的實驗試點。1929年,平教會總會遷往定縣,全力以赴地開展鄉村教育實踐。晏陽初認為中國農民問題的核心是「愚貧弱私」四大病,提出以「學校式、社會式、家庭式」三大方式結合並舉,「以文藝教育攻愚,以生計教育治窮,以衛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晏陽初在定縣推行的各項平民教育活動,都從農民的切身需求出發,著眼於小處:為減少通過飲用水傳染的疾病,平教會指導農民修建井蓋與圍圈,適時消毒滅菌;訓練公立師範學生與平民學校學生進行免疫接種;訓練助產士代替舊式產婆,向舊式產婆普及醫學常識;建立各區保健所,培訓合格醫生;從平民學校畢業生中培訓各村診所的護士與公共衛生護士;為村民引入優良棉花和蛋雞品種;組織成立平民學校同學會,建立村民自治組織;改組縣鄉議會,改造縣鄉政府。
1930年代初,晏陽初在定縣的鄉村教育實踐得到國民政府民政部的肯定,並決定向全國推廣,設立了「鄉村建設育才院」,在中國各省劃出一個縣為鄉村教育試點,先後成立了「定縣實驗縣」、「衡山實驗縣」、「新都實驗縣」和「華西試驗區」等實驗區。1940年,鄉村教育育才院改名為「鄉村建設學院」,晏陽初任院長。
1936年,日本對華北的侵略步步逼近,晏陽初和平教總會在戰爭威脅下離開定縣,向南撤退。1937年,晏陽初接到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鍵的邀請,希望他協助動員三千萬普通民眾參與抗日,在任上晏陽初撤銷了將近三分之二的縣級官員,招募了近五千名學者和科學家參與政府工作。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基層政治改造試驗。
晏陽初不僅在鄉村建設的成就值得後人關注,他的思想更值得注意,他曾經系統地接受過儒家文化的教育,同時也接受過基督教文化教育,他的思想就是這兩種文化完美的融合。這一點,在當時具有特殊的社會意義。
1933年,美國記者斯諾在參觀定縣後寫道:
「我發現了很具戲劇性,並且證明是最重要的生活改造工作。定縣人民,從外表上看,和中國其他各地村民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形成他們許多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的心靈及其對生活前途的看法。……黃土之中,一個年輕的農民用鋤頭寫出:在中國掃除文盲;而旁邊一位姑娘則寫道:為國家塑造新公民。」
在晏陽初從耶魯畢業十周年的時候,他受邀出席耶魯的畢業典禮,並領受榮譽文學碩士學位。讚頌辭是這樣寫的:晏君自1918年在耶魯膺獲學士學位,今已屆十周年,極少的畢業生在十年間的成就,可與這位具進取心、富有才能,而且又不自私的人相提並論;他是中國平民教育計畫的主要負責人,他對東方的貢獻可能比戰後任何一人都偉大。
晏陽初偉大之處不僅在於他的鄉村建設和平民教育理論,更重要的是在於他的實踐。這條路布滿了荊棘,沒有內心深處的強大力量,無人可以長期持續。在艱苦的農村地區,把知識和生命獻給社會底層的貧民。晏陽初是基督教和儒家文化理想主義的實踐者。他是以宗教家的精神致力平教運動。
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內戰中取得勝利,重慶軍管會將平教會解散,由中共控制的媒體將晏陽初稱為「美帝國主義者的走狗」,將平教會稱為「反動組織」。晏陽初離開大陸後,輾轉到了台灣。不久即離台赴美,在美國協助南美、非洲和東南亞開發中國家推進平民教育運動。
在晏陽初的晚年,經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谷城的邀請,他回到大陸,於1985年獲准訪問河北定縣,會見了一些親戚、同仁和校友。1987年,他再次回國訪問。1990年1月17日,病逝於美國。
1993年,晏陽初的長女晏群英遵照父親遺囑,將他的一部分骨灰送回巴中安葬。1997年,晏陽初的陵墓在巴中東郊的塔子山建成。
晏陽初自1920年代開始致力於平民教育七十餘年,1920年代至1930年代在河北定縣的平民教育實踐,為定縣乃至河北留下了大量有形和無形的財產。據1980年代的統計,定縣是河北省唯一沒有文盲的縣;當年晏陽初引入的良種棉花、蘋果、白楊等作物和培育的良種雞等,仍然廣受當地農民的歡迎;另外1970年代大陸農村普遍推行的「赤腳醫生」以及相關的計畫,皆承襲自晏陽初在定縣的實驗內容。1990年代後期中國大陸部分農村推行的「村官直選」等政治體制改革,也無不是在重複當年定縣的經驗。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在農村建設方面大量借鑑晏陽初的定縣經驗,農村的進步成為日後台灣經濟騰飛的重要基礎。
(本文參考《新華每日電訊》和「小民之心」的文章。)
「晏陽初條款」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晏陽初曾試圖勸說蔣介石為鄉村教育投入更多資源,但由於國共內戰的因素而未被接受。晏陽初轉而尋求美國的支持,他遊說杜魯門總統和美國國會議員為中國鄉村教育運動提供資助,最終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名為「晏陽初條款」的法案,規定「四億二千萬對華經援總額中須撥付不少於百分之五、不多於百分之十的額度,用於中國農村的建設與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