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快遞】內容來自最具權威財經新聞報「經濟日報」,詳細報導國內外財經、產業新聞,及專題報導。 細細品味【每日一詩】,悠活一整日∼輕薄短小的如珠詩句,讓你咀嚼再三、餘韻無窮,也歡迎創作投稿!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4/05 第8438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書評•小說】賴鈺婷/永不終止的故事
【生活進行式】衣凡/捨不得
【記憶藏寶圖】劉又華/後台的微笑

  人文薈萃

【書評•小說】賴鈺婷/永不終止的故事
賴鈺婷/聯合報
西西《鬍子有臉》書影。(圖/洪範提供)

推薦書:西西《鬍子有臉》(洪範出版)

閱讀西西,是特別的體驗。她寫下的故事,永遠不是單一樣貌。彷彿要窮究技藝和知識的極致,卻又打破常軌和慣性敘述。睜著孩童懵懂澄澈之眼,看似對世事提出無關緊要的好奇疑問,實則在童言童語的問答間,不經意說出宛如國王新衣的真相。去除一切巧詐、飾□、迎合奉承的包裝後,故事的核心赤裸而殘酷,帶著強烈後座力的寓意,令人不寒而慄:人們習於妝點出的世界,其實是強加個人意志於弱者的殘忍。我們該困惑與害怕的,不是顛顛倒倒的問題,而是盤算答案之前,有沒有勇氣思考。

《鬍子有臉》在1986年出版,近四十年後,2025年春天,重製推出新版。這本小說歷時不衰,是展現西西敘事多樣性的代表作。

西西推崇多角度的觀察、多層次的改寫、多聲調的詮釋。她的小說是畫面的連綴,如代序〈看畫〉的自剖:她喜歡看畫,喜歡色彩、實物、人物、不耐看的畫照樣看;她喜歡講故事的畫,喜歡連環圖、卷軸畫、細節詳盡、走馬燈、聽故事……這些喜歡的總和,形成她的審美趣味,也形塑出她筆下世界紛陳萬端,一層一層鋪墊開展,飽滿卻通透,精細卻輕盈的秩序。

西西的秩序,是勘破秩序。看似矛盾,實則統一,具有哲學思辨的深意。《鬍子有臉》各個篇章中,或隱或顯探討著流變與存在。不管是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主張的「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或是赫拉克利特的學生,克拉底魯提出的「人連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縱使「一切皆流,一切皆變」,西西傳遞出的審美信仰,乃是藝術的永恆,一如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那條河將永遠流不盡」。

作為寓意,西西將流變與存在之間的各種可能,交付給觀點與詮釋。不管是辯證主從、翻轉童話的〈鬍子有臉〉,或交替閱讀好幾本書,自成內在體系的〈永不終止的大故事〉。她闡釋著讀寫之間永恆不滅的可能:「讀者參與了故事的發展,故事裡的人物才能繼續生存。」沉睡了幾百年的童話,「仍會有人把它們喚醒,使它們繼續生長」。書本依附著讀者而生,讀者有破除故事框架,不被常規、理想、邏輯局限的自由。

《鬍子有臉》有大量的童話元素。有孩童視角,也有或改寫或拼貼的童話素材。〈方格子襯衫〉以擬人化的筆法讓衣物與主人對話,〈堊牆〉讓小紅帽的故事變形為性別與成長的陰影,〈肥土鎮的故事〉似真似假,奇幻又警世。當廢土經化學物改造形成肥土,帶來繁盛希望,然而萬物異常滋長,肥土終成災難。猶如當代寓言,妄加於自然規律的一切,終必招致反噬反撲。小說結尾,作者以老祖母之口道出寓意,沒有永遠繁榮或恆久衰落的市鎮,「沒有長久的快樂,也沒有了無盡期的憂傷」。

西西的小說,主題意識強烈,敘事手法多元,考證細節詳盡透徹,出入於歷史、地理、博物之間,知識含金量高,宛如博物誌。《鬍子有臉》中的〈圖特碑記〉特別能看出她的功力。碑記,實為悲記。以古埃及書記圖特困守於丘壁間,孜孜刻石為史的設定,編年記事,從聖甲元年到三十二年間,寫下一個領導政權如何崛起、極盛、腐壞的故事。西西化身為圖特之史筆,向敢於直書曲直,無畏強權迫害的史觀致敬。勇於以筆為刃,揮向操弄權勢的王,〈圖特碑記〉指涉並亟欲喚醒的,又豈止是古埃及政權淪落的悲歌?

從《鬍子有臉》進入西西建構出的文學世界。她提示讀者,不要過度執著於盛衰、憂樂、善惡,每個人都處在永不終止的故事裡。閱讀讓故事得以存在,精神是一瞬與永恆的主宰。


【生活進行式】衣凡/捨不得
文/衣凡/聯合報
媽媽來回撫摸椅子,十分疼惜:「這把手還這麼堅固,油漆得這麼漂亮,丟掉太可惜!」「不行啦,椅面已經塌陷了,坐上去太危險。」「應該還可以啦,這些髒髒的用清潔劑洗一洗就好了。」「這不是髒,是舊,這是褪色。」我深怕她再撿回去。

直到其他家人也認為不妥,她才輕輕嘆息,把眼光移開。

接著,又看上我要丟掉的那一條大地毯。那條地毯又重又難洗,而且已經二十年了。「可是還很乾淨、漂亮,又厚實呢。」「不要啦,很重,我根本洗不動。」「在院子鋪開,兩三人一起洗,一定可以。」每個疑問都被她迅速破解,我的焦慮漸漸升高。

我想要斷捨離的東西,媽媽總能拖回來復活。娘家設計好好的小客廳,經常無緣無故飛來一個不相稱的椅子或電風扇。這次經過討價還價,媽媽最後「救」回一塊比較新的小地毯,馬上清洗晾乾,八十八歲的老人家開心極了,失而復得,愈看愈歡喜。

公公家中的沙發也是一坐就陷下去,每當有人提議換新,他總是很快地搖頭,不發一語,這異常的堅定,讓眾人不敢再說一句。

還能用,為什麼要換?是啊,為什麼要換?因為不好看,因為坐起來不舒服,因為買得起。

這是我們的理由,不是他們的理由。

小學時,清晨隨媽媽摸黑到隔壁工廠外的空地,撿拾工人鏟出來的煤炭。睡得愈少,起得愈早,就能撿到比較大塊沒有燃燒完全的煤炭,那樣的煤炭最好用。當時不以睡眠被剝奪為苦,想到可以撿寶,立刻就會起床。在那個沒有肉吃的年代,親戚曾經挖出被日本人掩埋的死豬回家烹煮,大家邊吃邊開玩笑,假裝輕鬆地大口大口吃下去,至今仍記得那略帶臭氣的怪味。

就是這麼貧窮,椅子不好看有什麼關係,能用就很好了;坐著不舒服,忍一忍就好了,那時代的人很會忍。

如今媽媽衣食豐饒,要什麼有什麼,但她翻看舊物時,臉上疼惜慈愛的模樣,像在欣賞著一個小嬰兒,我的心也漸漸安靜下來。她捨不得的東西,還是讓她拖回去好了。


【記憶藏寶圖】劉又華/後台的微笑
文/劉又華/聯合報
後台的微笑。圖/袋安Diane

在後來的歲月裡,尼克常會站在背景一角

第一次看到他,是在舞會上。那時的大學男女生,多在郊遊或舞會認識交往,大家都害羞,男生坐一邊,女生另一邊嘰嘰喳喳。場子的一角,有個人在暗處忙著換唱片、放音樂,模糊中只看到一雙閃亮的眼睛,偶爾望著談笑的人群。

音樂很好聽,但沒幾個人認真下場跳舞,直到那男生宣布這是最後的兩支曲子,放上唱片,直接向我走過來邀舞,男男女女陸續滑入舞池。穿著磚紅衫和不太調配的深黃卡其褲,這是我對尼克的第一印象。兩條晚安曲後,他對我說:「等等。」跑回去換唱片,添了兩條樂曲,〈Let it be me〉和〈Carnival is over〉。

在後來的歲月裡,尼克常會站在背景一角,沉默寡言,觀看思索,講起話容易臉紅;不過,他看似靦腆,實則是因為沒談到有興趣或在意的話題。尼克發言不多,但直切而入,認識不深的人覺得他唐突,卻也總會因此引導向更深的思路。

我們婚後,尼克赴美進修,當時靠他微薄的獎學金,生活很清苦,我必須打幾個雜工貼補,同時也在尼克的環工系預修兩門碩士班的必修課。因家有良師,成績很好,幸運拿到那年唯一給外國學生的獎學金。這其間尼克在博士班讀了一年多,得到一個很有潛力的工作,果決地把博士論文改成縮小版的碩士論文,取得第二個碩士學位,就到外州任職。

我大學讀農,改行環工念得辛苦,三年半才取得碩士學位,其中近兩年做實驗,論文則有尼克幕後幫忙修改,教授將之投到學術刊物,我還受邀在年會上發表。

與會前夕,家教尼克陪我反覆演練講詞。當我站在台上望著這麼多資深教授、優秀本行,心裡既謙卑又倍感幸運。坐在台下的尼克似乎正面帶微笑,欣賞自己輔育的成果。

享受燈光下的光鮮,也明白執行的困難

因為轉行,需累積年資,比別人晚幾年拿到執照,專業生涯不順利。多年後,我決定自己開業,從一人公司起家,掙扎了四年,為了爭取一個較大的工程案,說服尼克離開安穩的大機構,參加我這衝力十足的小公司。自此我更有勇氣競爭大案,許多複雜的營運系統也在尼克的監管下成型。

那年代在美國,女工程師不多,我這瘦小的亞洲女老闆特別被人注意。只要我們贏標大工程,地方報紙周刊就會採訪。照片上報、領獎、致詞,享受燈光下的光鮮,心中自也明白,掙得合約後,執行的困難挑戰,都要靠那位在後台坐鎮的人接招。

我們退休前十幾年,尼克逐漸放手讓新輩經理成為公司支柱。常見他在會議桌的遠端安靜聆聽幹部的報告或爭論,偶爾微笑點頭,偶爾插手提點,最後決斷做結論。

地區經理葛菲,原是直衝挑剔又負面的人,可尼克欣賞他的技術優勢和有擔當的個性。面對困難,兩人經常在激烈辯論中,尋到克服的途徑。數年後葛菲被提升為營運長。

貝爾原先是會計,聰明有組織力,但只要和技術人員有爭辯就眼紅欲哭。在尼克多年的鼓勵調教下,一路升遷,終成了堅定幹練的資深副總。他們兩位都在退休晚宴上哽咽說:「感激尼克的信任和給予的機會。」

麥特原是提案專員,後升為經理,與尼克討論提案取捨,或謀算得標策略,常面紅耳赤,但也一起贏過多筆長期巨額的美國聯邦合約。麥特多次在資深經理的年會上重複尼克的名言:「決斷力和前瞻是一個領導人必備的條件。」

尼克樂於提攜幹才。一位持有律師執照的工程師彼得,從外州來總部開會,特地到尼克辦公室說:「在您退休前,我要感激您,給我的是一個成功的事業,而不只是一個工作。」

從我第一天認識尼克,他從來都以隱身後台,導演前面的戲碼為樂。演員們精采的演出,都是他的驕傲。我和他在人生戲台走這一遭,想來也是他的得意作品?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