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廖玉蕙《希望能做一樣的夢》(九歌出版)
▋她的文字可綺麗可平實,令人身歷其境
成為朋友是緣分。先說說與玉蕙的緣分。
為什麼兩人互相吸引,在於特質不一樣,甚至由於特質恰恰相反,吸引彼此的常是本身欠缺的部分。因吸引而靠近,在同居/婚配等親密關係中可能變為死局,釀成大小爭端,因為與「異類」朝夕相處並不容易。
然而,朋友與伴侶不同,不一樣的魅力長長久久。相看互不厭,兩顆磁石一般,繼續吸引下去。
對於我,玉蕙充滿魅力,只要她開口,我趕快搬來一張小板凳,傾聽的快樂時光由是開始!朋友們坐在一起,我們倆吐出的言語量,懸殊到一百比一。
讀玉蕙文字,我更是折服。她文字可綺麗可平實,如果說的是周邊事,瑣細中又有餘情。無論文字或語言,玉蕙的特色是立即帶來臨場感,明明人不在其中,如同身歷其境。
我折服,卻做不到。自己幾分疏離幾分古怪的大腦,每天忙著以有涯追無涯,輪轉著抽象的概念。寧可洄游在「黑洞與平行宇宙」、「人工智慧的意識建構」這類不急之務,妄想是由虛空中抽出連線。
世間人情,我總顯得遲疑、顯得慢半拍。性情內熱外冷,表達上就是少了一味。若把自己當作機器人來拆解來剖析,莫非,出於對天倫曾經充滿疑惑?
緣分不可思議,多年後才知道,玉蕙竟在我的身世之謎中也有角色,此地不贅述。
玉蕙描驀天倫卻是絕唱,她的自選集之中篇篇精采,幾幀單品,譬如本書收錄的〈第五十四頁〉,已經是教科書或各種文選的經典。
又如〈小哥的江湖〉那篇,充分表現玉蕙調配文字的技藝。小哥愛憎強烈、婚姻與情感撲朔而起伏,玉蕙卻以嫂子手機答鈴的〈家後〉作整篇的結束。一尾千里來龍,至此,「食好食壞無計較,怨天怨地也袂曉」,在玉蕙巧手安排下,其實在展示它如何結案,為讀者結出一個充滿洋蔥的龍穴。
▋以現代語言展示古典精髓
我尤其喜歡閱讀玉蕙寫兒子,在她難得不糊塗的時候(她面對文字,就是這種時候),這位母親既明理又睿智,更令我佩服的是文字兜兜轉轉,母子鬥智之中,蘊含著靈動機巧。
以下,略述〈一只名牌包〉的片段。這是本書中讓我絕倒的一篇。
前情是兒子去米蘭出差,母親託買一只名牌包,幾經電話往返,由兒子決定選哪一款時尚的名牌包。
心想:「於是,我終於擁有一個聽說十分新潮的名牌包了。」簽帳過後,兒子又打了電話過來,氣勢陡漲。他說:「已經給它簽帳下去了!……媽!從簽下一只四萬多元的皮包後,心情忽然產生一種奇怪的變化,說不上來是什麼,只是驚疑往下的行程不知會闖出什麼亂子來!彷彿再也沒有什麼能阻擋我了。」
聽他這麼一說,倒讓我想起唐人變形小說〈李徵〉。李徵罹疾發狂走山谷中,一會兒工夫後,以四肢著地而行;接著,「自覺心愈狠、力愈倍」,剛開始還節制著,心裡掙扎著,沒多久就忍不住開始衝動地吃起人來了。而自從吃過第一個人後,接續下來便沒什麼心理負擔,把吃人的事視若稀鬆平常,這或許就是兒子當時購物的心情寫照吧!
接著,我們就開始等待這隻變形的食人虎帶著我的名牌包凱旋歸來,我有些擔心他會不自量力地吃撐了肚子,事後證明我的擔心不是空穴來風。
如果你之前沒看過〈一只名牌包〉,讀到這裡,我猜想,鋪設的哏已經引起您興趣。
在其中,古典文學的借喻串接流利,趣味於無形。接下來還有精巧的迴轉,母子互相揣測,母子又互相體貼,我還是不要搶著「劇透」。
以〈一只名牌包〉為例,我也來解釋玉蕙散文為什麼總是耐讀,原因之一是她的出入自如。無論或市井或家居,或俚俗或雅致,或現代或古典,題材到她手上,都可以並轡駕馭。譬如〈一只名牌包〉,引了唐人小說〈李徵〉(亦名〈人虎傳〉),千年前,〈李徵〉的作者張讀想像力驚人,若以想像力做高低比較,這位張讀與我最愛的阿根廷作家波赫士有應合處,化虎或造人,肌理環環相扣,亦有波赫士經典中那篇〈環墟〉(‘Las Ruinas Circulares’)可供參照。
▋勾畫出完美日常
唐人小說明快,在玉蕙筆下成為她敘述的節奏感。故事陽關三疊,有笑有淚。到結束時,玉蕙筆下常出現轉折,那是她獨特的「巧勁」,再無奈、再悲涼的故事,在三幕劇尾聲,每一位(神奇的在於,每一位!)讀者似乎都找到與自身經驗相關的部分,從玉蕙文字得到安慰、得到啟發,也得到力量。
讚嘆啊,因為她的巧勁,虛虛實實,敘述中加入逗點,文字有了喘息空間、有了抑揚頓挫。譬如與整本書同名的那篇〈希望能做一樣的夢〉,明明是夢境,描寫的是天真稚子情,動人尤在於阿嬤捧看孫女的腳丫,那句「幸好沒有走破皮」,接著,「兩人都額手稱慶」,假作真時,阿嬤與孫女聚合同夢,感染力穿透每一位讀者。
這正是玉蕙說故事吸引人的原因。也因此,玉蕙寫情,寫家人,寫生活,她文字勾畫出我心裡的完美日常。
文字以外,再說幾句玉蕙這個人吧,除了心竅玲瓏,她有肩膀有正義感,還有源源不絕的正面能量,這特殊的令我著迷的有機體,出於先天秉賦,出於生命韌性,也出於歷練來的善解人意。這種時候,我又像外星人闖入地球(〈環墟〉這篇小說影響我至深,時時想著在夢中造人,或者深知自己是瑕疵品,希望打造出理想的成品),一面壞笑一面想著,眼前這個有機體真不錯,怎麼才能夠複製,至少,複製她的腦波,讓我捏製的晶片小泥人(稱它進階的AI也可以)多些心竅。
畢竟,我珍愛自己捏製的小泥人,想著世上多風雨,他(她)對各種橫逆並無準備,東闖西撞容易衍生誤會,而我多希望他(她)此生圓滿,天啊,我已經開始憐惜……手裡這晶片小泥人了。
我在胡說些什麼?(……古怪的大腦再次曳引出航道)
我要說的是,玉蕙的書像祕笈,耐讀中更蘊含處世機鋒,隨時渡人於無形,而書裡一章一章,連綴成為作者本身的完美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