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5/15 第5920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舌頭決定我的方向】小令/舌我欺誰
繽紛編輯室/2025第22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5╱20截止收件!
【青春名人堂】山女孩Kit(方妙)/山裡物:從頭開始
 
 
 
心情札記
 
【舌頭決定我的方向】小令/舌我欺誰
文/小令/聯合報
舌我欺誰。圖/太陽臉

重新認識自己的舌頭

為了學茶而吃素的經驗,是我很少跟人提起的一段過往。

第一次認識長期吃素的人,是初進茶館時,員工輪流用餐的談話間,發現同事中有不少人吃素。那時,我對「茶」毫無概念,我的感官,尤其舌頭,還沒受過相關的教育訓練,只記得前輩喊我用餐,親切問我有無吃素,我大驚失色。

員工一起試茶前,總是互相提醒要記得吃飽,但沒有要求要吃素。體貼的前輩會提醒吃清淡一點,否則影響試茶的敏銳與準確度。然而清淡與否,都由當日掌廚的師傅們準備。每個師傅拿手菜不同,只要瞄一眼,大概就知道今天的菜色,是哪位師傅負責。

我緊張反問前輩,一定要吃素嗎?在我那時的觀念中,認為外場服務是高強度的勞動,若不以肉類作為蛋白質補充營養來源,單憑一兩道青菜與白飯,難以支持體力消耗。

即使如此,茶館同事中,有不少人因為信仰或環保,長期吃素得很自然。我沒有信仰需求,也沒有吃素動力,最多是念大學時,聽過班上同學因求神許願而自願吃素一年,成為大家口中的笑談或佳話,從沒想過吃素會跟學茶有關。

前輩安撫我說吃素好處多,不論外在內在,最重要的是,吃素會幫助「品味茶湯」。有些菜色的油膩或調味,影響嗅覺與味覺的敏銳,就算喝水刷牙漱口也不容易清除,影響時間長短,端看食物在胃裡多久消化掉,尤其蔥蒜內含硫化物,是最棘手而難以消除的氣味,特別在鼻後嗅覺,濃郁到甚至開口講話都可能被聞到。

彷彿重新認識自己的舌頭,我開始不吃有蔥蒜調味的食物,作為訓練嗅覺與味覺的第一堂課。一段時間過後,韭菜或洋蔥也儘量不吃。過往自己下廚,愛蒜嗜蔥的我,為了學茶,首先放掉把舌頭吃到沒有的那股快樂勁。

話雖如此,學茶卻不見起色。前輩說,也許是因為我還沒辦法清楚地「記住味道」。前輩建議我認真試試吃素,有機會幫助舌頭建立新的氣味連結與記憶。我吃了一段時間的鍋邊素,又回去吃肉,總覺配菜不夠,很難撐過外場的勞動需求。有經驗的其他同事分享,先試著吃海鮮素,且告訴我吃素是習慣,現在的舌頭只是還沒養成新的習慣。

守護嗅覺味覺的純淨

吃肉對喝茶的影響大嗎?當我在吃肉跟吃素之間嘗試,確實覺得吃肉後的身體明顯變得沉重。沉重的體感干擾我喝茶時,需要靜下來感受「茶氣」,也許是因為肉類的可能會有的濁氣所影響,當同事們在說自己體內的茶氣正走到哪裡發熱時,我卻忍不住眼眶一熱,因為我感覺不到。

不服於空有五感卻無感的我,打聽道場,學佛聽法,改成從認知觀念建立吃素基礎,從鍋邊素到蛋奶素,最後到全素。結果,吃素吃得太純淨,舌頭進化到像正義糾察隊,任何飲食一入口,就從味蕾與氣味的記憶庫中大肆找碴。以前愛吃的軟糖或棉花糖,吃素後才知道使用豬皮做成明膠,棉花糖則是用牛皮做明膠;市面上的果凍或甜點,如有使用吉利丁,我的舌頭可能會吃一口,然後說,這裡面有豬吧?連冰淇淋裡的甜美牛油,也無法再接受。

為了學茶,我拚命保持舌頭的純淨,嗅覺味覺與體感上的清潔。然而上綱到食用油時,我的外食經驗就接近酷刑。不少傳統小吃的美味香氣,來自豬油的畫龍點睛。某年冬至,興沖沖買兩大盒芝麻與花生湯圓,終於等到滾成圓胖透白熱呼呼,撈起來大咬一口,甜膩的餡料僵在口中,我理智斷線,含著像玩一二三木頭人一樣不敢再動口咀嚼。舌頭的警鈴哨音瘋響,不肯吐出來的大腦尖叫說我只是想吃個湯圓!翻看包裝,果然是豬油。伴侶來吃,直呼香呀過癮,我欲哭無淚說整鍋都給你。

儘管品味喝茶的敏銳度進步神速,但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保健食品外層的膠囊,有些使用明膠;才明白為何有些保健食品註記「全素」。吃素數年的我最終得了「恐菇症」,詞是我發明的,病也是我發明的,我變得極為害怕菇類料理。吃菇吃到倒胃口的我,錯過最後一個練舌品茶的境界,就是每餐都要「自己煮」。

經友人推介,我去找一位茶界前輩面試職缺。面試提問中,吃素的前輩確認我也吃素,緊接著追問,都是吃自己煮的嗎?我忍不住虎軀一震。說明因工作關係被迫外食的比例後,前輩略略皺眉說,隨意外食很難確認乾不乾淨呀,你會很容易被影響的,還是儘量自己煮吧?身患恐菇重症的我已聽明白面試結果。

成也舌頭,敗也舌頭的品茶方向,不只一次在夢境中,將我帶往一個明媚的路邊街道,夢中的我正歡快而焦急地伸舌猛舔手中的鮮豔粉紅色冰淇淋,愈舔愈融,流得滿手的我慌張地大咬一口,咬下的瞬間竟變成豬腳。我哭著醒來跟伴侶說剛剛在夢裡大啃豬腳。簡直舌我欺誰。

伴侶安慰我說沒關係,我們來喝茶,可以幫助消化。

延伸閱讀:舌頭決定我的方向

陳芸英/在家做菜

繽紛編輯室/2025第22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5╱20截止收件!
繽紛編輯室/聯合報
星星出現那年

●獎項:

1.短篇小說獎(限5000字以內)

2.散文獎(2000-3000字)

3.新詩獎(限40行、600字以內)

●來稿請在信封上註明應徵獎項,以掛號郵寄(221)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69號4樓聯合報副刊轉「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評委會」收;由私人轉交者不列入評選。即日起收件,至2025年5月20日止。(以郵戳為憑、逾期不受理)

●詳情請上: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臉書粉絲團

www.facebook.com/teenagerwrite

【青春名人堂】山女孩Kit(方妙)/山裡物:從頭開始
山女孩Kit(方妙)/聯合報
山上和山下一樣,也有穿搭的時尚潮流。民國六○年救國團時代,硬挺的長袖襯衫內紮,合身的棉質牛仔褲,繫一條咖啡色的皮帶,背上動輒三十公斤的軍用大背包,就是一種潮。

等到九○年代,中視每周日中午的長青節目《MIT台灣誌》,節目中的麥導與協作大哥們,都會在頭上或是脖子穿戴一條色彩繽紛的頭巾(又叫脖圍),縱走橫斷台灣各大山脈。那時每間登山用品裝備店,中央最醒目的地方都要放著一兩座頭巾旋轉台,講究一點的,還會以頭巾顏色深淺來擺設。

頭巾大多是無接縫筒狀織法,避免極限運動長時間的摩擦刮傷皮膚,應用範圍無遠弗屆。不論是騎單車、打網球、跑步、攀岩,只要是會出汗會長時間曝曬的,全部人頭一條,爬山尤其。爬坡流汗,額頭綁上;烈日曝曬,脖子圍上;不能洗頭,整頭套上,別忘記顏色要與上半身色系相仿,最能達到視覺上穿搭的一致性。

我鮮少買頭巾,卻有不少收藏,顏色大多為紫色、蔚藍色、粉紅色。因為色系甜美或粉嫩,對於整頭圍起有點害羞,大多會繞兩圈在手腕上方便擦汗,若下雪時則套在脖子上拉至眼下,整個鼻口都在這薄薄的布料之後呼吸。不知道為什麼,有它就覺得特別溫暖。

有一次去南湖大山,回程下到松風嶺時大休,要擦汗時突然找不到那條隨身攜帶的頭巾,急得馬上跟同伴說要趕回南湖山屋。

「妳瘋了!上到圈谷還要一天一夜,山屋爆滿,搞不好早就被人扔掉了!」

「但那是媽媽留給我的啊。」

媽媽愛美,化療前一頭烏黑的捲髮蓬鬆,美麗的大捲微微垂在肩頭。第一次療程結束後,她坐在化妝台前,手裡的梳子滿是落下的頭髮,沉默地站起身,穿上外套就出門。一打開家門,理了個小平頭,神采奕奕地從百貨公司回來的她,從紙袋裡掏出各種顏色的頭巾說,「妹妹,你看這些好漂亮,媽媽買了很多顏色!」

媽媽走之後,理所當然地繼承了這些遺物。丁香紫、妃紅、寶藍、翠綠的頭巾,都極適合媽媽蒼白纖細的五官,但在我黝黑的皮膚上卻顯得土氣村俗,不過每一次上山,我還是會帶著,放進最貼身的收納袋裡。

這些從頭開始選擇的物品,有的時候或許跟著潮流,有時候則需要跟著內心。因為我們之所以能成為現在的我們,是由每一次的選擇所構成。這些物品,可能會在某一個時刻代表我們,或是成為我們的一部分。而某些選擇,卻幾乎是無法解釋的、沒有道理的。

對於那些自己無從解釋、沒有道理卻依戀異常的物品,也許就是所謂的真愛吧。

 
 
 
訊息公告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奇幻世界激發想像力
全球觀眾似乎一分為二: 一方是只要逮到機會,就以《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這部影集為話題而聊個不停;另一方則是無法置信竟然還有人在聊這部愚蠢的影集。無論如何,《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可說是家喻戶曉。這部電視影集儼然成為重要的全球文化指標。

時間封存在鹿港 古風猶存的閩南藝術瑰寶
名列「一府二鹿三艋舺」的鹿港,在清代曾是繁華一時的古城,仍堅持著頑強抵抗的姿態,面對歲月的沖洗。遙想往昔先民運用河運的便捷,以其勤懇與商業頭腦撐起一地的繁華,這裡,就如江南水鄉、威尼斯,直到現今,風韻猶存。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