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5/16 第5921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舌頭決定我的方向】林昂/為了蓮蓉月餅
【青春名人堂】洪惠風/連續幾晚口吐白沫的病人
 
 
 
心情札記
 
【舌頭決定我的方向】林昂/為了蓮蓉月餅
文/林昂/聯合報
為了蓮蓉月餅。圖/裴小馬

去年中秋前幾日,做了一件自找麻煩卻又自得其樂的事——手作蓮蓉月餅。

節慶將至,想吃點應景食物,本可以選擇蛋黃酥、綠豆椪這類本地常見品項。若膩了包豆沙、包棗泥的,想嘗別種餡料,買現成的大概也很可以。

可是我偏偏不。吃了幾塊買來的和別人送的還不夠,非得跑一趟蓮花園,買幾包鮮蓮子,費神費時費力氣,剝殼脫膜去蓮心,打成蓮蓉焗成餅。

因文字而生的嚮往滋味

舊時代傳承下來的食物,如粽子、潤餅,在各地的形音義或許差不多,卻各帶口音,用料製法實有地域之別。月餅亦然。起心動念做這普遍見於粵港澳的蓮蓉月餅,是因為讀了葛亮的《燕食記》。

《燕食記》是近年讀到滋味最最迷人的小說。迷人之處,在於書中寫及大量傳奇飲食,也在於時古時今的用字遣詞,多短句而有韻律,內容語氣都散發著香氣。看書中這段榮師傅訴說製作蓮蓉餡過程,既描述茶樓裡廚房勞務,亦捕捉了自持的處世精神——

這七十年,同欽樓風裡浪裡,裡頭的,外頭的,多少次要關門的傳聞。我呢,都當它是雨打窗,只管在後廚,打我的老蓮蓉。去了蓮衣,少了苦頭,深鍋滾煮,低糖慢火。這再硬皮的湘蓮子,火候到了,時辰到了,就是要熬它一個稔軟沒脾氣。

像這樣談餡兼談人,以及書中諸多耐讀之處,讓人不禁掩卷細品。沒等讀完全書,便萌生打蓮蓉的念頭。

蓮子與它們的產地

打蓮蓉,首先要取得蓮子。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超市架上的乾貨,也不是食品行的袋裝餡料,而是去蓮花園裡找鮮蓮子。

桃園觀音是北台灣最大的生鮮蓮子產區,家離觀音不遠,近年每到夏季,已養成上蓮園賞蓮習慣。以往純粹為風景而至,這回動身,也為蓮子。在產地直購農產,品質應該都不差吧。

往金華路的「水蓮之鄉農場」去,穿過蓮池,見一地蓮蓬如山。根據農家說法,這些蓮蓬是趁清晨天未全亮時採收的。兩位老太太坐在蓮蓬堆旁,正手持小刀將一粒粒翠綠色蓮子取出。我興奮提了好幾包帶殼蓮子回家,沒料到後面等著我的,是極費耐心的處理工序。

先是剝殼。為方便剝除,農家已在殼上劃一道刀痕;可總有幾顆劃不好的,就像緊閉不開的開心果,讓人不太開心。想丟棄可惜,便使勁對付。再來要脫去蓮子外的一層泥色薄膜,也就是小說中提到的「去蓮衣」。脫不脫膜,關乎蓮蓉成色及口感。市面上有分白蓮蓉、黃蓮蓉,前者即去了蓮衣,口感較細,價格因而有異。去了蓮衣後,還得拿尖頭竹筷,通掉苦口的蓮子心。

一切想得簡單,實際耗力得很,共花了三晚才完工。尤其蓮衣不易褪,需以指腹搓除,處理上百粒蓮子快把指紋給磨平,人的精神彷彿也去一層皮。外行人幹這細活,到底是件不經濟的事。而且成果還醜。

廚房限定的濃郁蓮香

自己手剝的蓮子雖然醜,但擁有不可思議的香氣。

我本來就喜歡蓮子味道。喜歡它的淡淡幽香,像個謙和君子,氣質優雅,低調不狂妄。然而一進滾水中,反差極大,彷彿內向的I人頓時活潑起來,頻頻用自身香氣款待廚房裡的人。人在爐邊顧火,鼻腔盈香,濃郁得更甚吃它時。等火一滅,離開爐面,趨於冷靜,它又恢復本性。想這氣味,是限定給入廚者的,若不是為了蓮蓉,我可能永遠不會發現,原來我喜歡的蓮子有這一面。

接著按食譜炒成蓮蓉餡、搓餅皮,最後組合皮餡,用模具壓花成型送進烤箱。試了幾回,總覺味道不理想。起初是餡不滑順,口感帶沙,如嚼綠豆糕。次一回做,花生油便多放點,然而油的比例多了,害花生味太濃,奪走本就幽微的蓮香。

餅皮也遇上問題。製了數批,餅都不美,與我曾吃過的蓮蓉月餅有明顯差距。氣餒之餘,深知這是件講究技藝的食物,明白市面上一塊好的蓮蓉月餅價格不菲,有它的道理。

榮師傅也稱好的蓮蓉月餅

前陣子看到一則網路新聞,說是蓮蓉月餅竟登上「全球百大最難吃的食物排行榜」。查了榜單,名次甚至比在同榜上的炸狼蛛、鴨仔蛋、炸蠶蛹還要前面。

小說作者筆下的馳名糕餅,如今進了黑名單,替它可惜,卻也稍能理解入榜原因。或許是傳統甜膩滋味已不相容於現代味蕾。再者,一塊好的蓮蓉月餅,需有高段手藝、佳美食材才能成全。要遇上條件兼具的,實在不易。尤其產地之外,平庸的餅多,而像樣的餅少。想起不只一次吃了號稱包蓮蓉餡的餅,實際無一丁點蓮子味,我真想拿著咬了一口的餅跑回店裡問:要確定耶?

猜想有一種情形是:世上許多人,包括我在內,以及那些給蓮蓉月餅投下難吃一票的投票者,我們所識得的蓮蓉月餅,可能都不是它應有的本來面目。以榮師傅的標準來看那些餅,也許都不到位。

為了蓮蓉月餅,我此刻有了新的盼頭。想有朝一日,自己能在某趟旅程或某場聚會,吃到一塊由專業師傅以理想食材細細打磨出來的蓮蓉月餅。連榮師傅也讚譽的那種。等那時再來評斷好吃與否,也不算晚。

延伸閱讀:舌頭決定我的方向

陳芸英/在家做菜

小令/舌我欺誰

【青春名人堂】洪惠風/連續幾晚口吐白沫的病人
洪惠風/聯合報
看診看到精神有點渙散時,突然驚訝地看見一位領藥時間還沒到,卻提早回診的病人。

「這幾個晚上他都口吐白沫。」病人的太太代述。

我儘量裝出鎮定的樣子,腦中小宇宙卻已經開始亂轉:口吐白沫?一次就很嚴重了,還連續幾天?是癲癇?昏迷?但病人現在看來一切如常,那會是什麼診斷呢?我已經頗為疲累,想快速掌握情況,便打斷病人的講述,開始連珠砲式發問。

「粉紅泡沫嗎?」「白色的。」應該不是肺水腫。

「有抽搐嗎?」「沒有。」開始往癲癇想。

「有一手一腳無力嗎?」「沒有。」再試著排除中風。

「臉歪嘴斜?」「沒有。」這是另一種中風的徵兆。

「無法說話?」「沒有。」還是在中風打轉。

「有感染發燒嗎?」「沒有。」感染或腦炎也不像。

「有服用什麼特殊的藥物或補品嗎?」「沒有。」

看著神色輕鬆、活動如常的病人,我抓抓頭,不得要領,沒有答案,莫非是心臟停止跳動引發腦部缺血?不會吧,我們一切都控制得那麼穩定,而且連續幾天到晚上就發生,不合理啊。我決定按部就班,放慢腳步。

「什麼時候發生的呢?」「晚上睡覺時。」太太代為回答,病人沒有出聲。「我睡到一半聽到旁邊有聲音,睜眼一看,發現他口吐白沫,就趕快把他搖醒。」

「他在睡覺?」「是啊。」

「搖了有立刻醒來嗎?」「是的。」

我轉向先生,「你那時是什麼感覺呢?」「就很正常在睡覺,被搖醒就把面罩拿下來……」

「等一下,你睡眠呼吸中止症戴呼吸器睡覺?」「是啊。」

我想像那個場景,又想到最近幾天特別冷的氣溫。

「面罩拿下來就好了嗎?」「是的。」

我想我已經有了答案,但還需要多一點資訊。

「你的呼吸器有加水嗎?」「有啊,有潮濕瓶。」

我又轉向病人的太太,「妳看到的是水氣?還是白沫?」她猶豫了起來。

應該就是了。

「我想應該是呼吸器的水珠,不是口吐白沫啦。」他們一臉疑惑,我進一步說明,「潮濕瓶有加熱功能,有時冬天遇到冷空氣就會產生水珠,會累積在蛇形管跟面罩裡。」

「是喔?」

我看著病人夫妻半信半疑的神情,只好搬出自己的經驗。「我晚上也用呼吸器睡覺。天冷時,如果機器的溫度設定比較高,有時半夜會有管子積水呼嚕呼嚕的聲音,聲音滿大的,還會被它吵醒,有時甚至鼻子上都是水珠,只有起來把管子裡的水甩掉,才能再用。」病人夫妻微笑聽著,一副同病相憐病友會的味道。

「我太太還幫我在床邊鋪毛巾,讓我可以把水甩在上面。」我做出抓著蛇形管排水的動作,他們津津有味地看著我表演。

「因為沒有任何其他症狀,雖然不能完全排除疾病的可能性,但可以注意一下管路是不是有積水。如果有,而且排水後狀況消失,那麼八九不離十是這個問題,就不需要進一步檢查。」

看著病人夫妻滿意地離開,我想問題不大,應該只是他們用錯了形容詞,但不知怎地,我腦中卻出現了真正口吐白沫的場景,想到了肺水腫,想到了癲癇,還想到了螃蟹……

 
 
 
訊息公告
 
 
 
 
探索馬來西亞美食 華味與在地滋味的混搭百變食尚
這回我們從檳城到吉隆坡的行旅裡,很多時候,飯桌上的每一道菜,都是一個文化交錯的宇宙,一個時空停滯的轉換。在層層疊疊中,繽紛而多變,那華味和在地滋味混搭出的綺麗,有點熟悉又有點陌生的南洋風味,讓人好生迷戀。

半導體關稅壓力測試 準備好接招?
從與美國關稅的角度,台灣、日本這類,基本上是相當明顯的朝美國靠攏,也是美國科技演進與輸出的重要夥伴,重點在於技術含量,擁有美國沒有的才能有足夠談判的底氣,台積電在美國擴大投資合情合理,但是最重要的技術仍需根留台灣,才能長期擁有談判的空間。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