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s uno電子報】提供流行穿搭、單品介紹等內容,讓你輕鬆掌握流行時尚訊息,成為最具魅力的時尚質男! 【跟我學日語—高級報】每週文章介紹日本相關資訊,讓你不僅可認識日本,更可藉由閱讀文章來加深日文程度。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6/25 第89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世界是這樣運作的/世界正在顛覆,而你進入了嗎?
F/花了一生建立起來的謊言表象也毀於一旦
跟著王宏哲,早期教育so easy!/0∼3歲Baby聰明帶的84個技巧
從土地而生/在都市裡擁抱自然,從生命中獲得愛與重生的力量
丹麥女孩/當你深愛的某人渴望改變,你會怎麼做?
閱讀筆記 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讓人專注,也讓人分心

新書鮮讀
世界是這樣運作的/世界正在顛覆,而你進入了嗎?
文、圖節錄自夏日出版
圖/夏日出版提供
150位引領時代思潮的科學家與思想家,以一流的頭腦與心靈,告訴你科學解釋何以美麗、深刻且優雅,而最前沿的理論如何解釋並推動了這個世界。

內容簡介:

布洛克曼從這些回應中挑選出150個篇幅,編輯成冊,裡面探討包括精神科學、心理學哲學、數學、物理學、經濟學、歷史、語言和人類行為等各個面向的問題。然而其共同點是:以最優雅的簡約,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到底按照什麼理論運作。他們的觀點將革新你對世界的認識。

作者介紹:

約翰.布洛克曼

網路最具影響力科學論壇Edge.org發起人,也是Brockman Inc.版權代理公司創辦人,所著作和編輯的書籍多達二十多本。他對於當代科學思潮相當關切也相當熟悉,推動科學家和思想家交流不遺餘力。在他的支持與鼓勵下,世界頂尖知識分子紛紛走出學術象牙塔,進行跨領域對話,激盪智性火花,並沉澱為文化底蘊。有人說,他的努力讓科學免於乾澀無趣,也讓人文科學免於陳腐衰敗。

搶先試閱:

減少冗餘和模式識別

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演化生物學家;牛津大學公眾理解科學名譽教授。著有《什麼才是真的?! 真實世界的神奇魔力》(The Magic of Reality)

深刻、優雅、美麗嗎?一個理論之所以典雅,是因為它可以在很少的假設下解釋很多事情。在這裡,達爾文的天擇說輕易勝出。將其大量的解釋(關於生命的一切:它的複雜性、多樣性以及精心設計的錯覺)除以極少的先決條件(經過地質時間漫長的隨機基因變化所產生的非隨機性生存)得出的數字極為龐大。在人類理解的領域,從不曾在這麼少的假設下解釋了這麼多的事實。

這果然是優雅且深刻。其深度到了 19 世紀都還不為人知。另一方面,也有另一種看法,認為天擇論太具破壞性,太糟蹋也太殘忍,而難用美麗稱之。反正應該會有別人選達爾文,那我就改選他的曾外孫所提出的理論,但文末會回過頭來再談達爾文。

賀拉斯.巴洛(Horace Barlow),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是達爾文最小的孩子賀拉斯.達爾文爵士最小的外孫。巴洛是劍橋大學的傑出神經生物學家,九十幾歲還是非常活躍。我想談談他 1961 年發表的兩篇論文中的想法,關於冗餘減少和模式識別。這想法的衍生結果和意義,啟發了我整個職業生涯。

神經生物學的傳說包括一個神話般的「祖母神經元」1,這種神經元只會在非常特別的影像出現時才會觸發,也就是當傑羅姆.萊特文(Jerry Lettvin)的祖母落在視網膜時(萊特文是美國著名神經生物學家,研究青蛙視網膜)才會觸發。問題是,「萊特文的祖母」只是大腦能識別的無數圖像中的一個。

如果我們可以認知的每樣東西都對應了一個特定的神經元――不僅萊特文的祖母,還有許多其他的面孔、物件、字母、花,倘若每一個又都從不同的角度和距離觀看,組合量將會爆炸。如果感覺認知真的按照祖母原則進行,那麼為了要對應所有可行的神經脈衝組合,識別神經元總數將超過宇宙中原子的總和。另外,美國心理學家弗雷德.艾特尼夫(Fred Attneave)也獨力算出,按這樣的原則運作,我們大腦的體積將得用立方光年來度量。對此,巴洛和艾特尼夫分別提出了減少冗餘(redundancy reduction)作為解答。

克勞德.夏農(Claude Shannon)是資訊理論的發明者,發想出「冗餘度」,用來指稱一種逆向的訊息。在英語中,「q」總是跟著「u」,因此可以省略「u」而原本的訊息並不會喪失。也就是說「u」是冗餘的。不管冗餘度發生在訊息的何處(只要不是隨機的就好),訊息還是可以在不喪失情報下更精簡地被重新編碼,雖然會損失一些糾正錯誤的空間。巴洛指出,在感知歷程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機制調整,以消除大量冗餘。

時間 t 的世界不會與時間 t-1 的世界有顯著不同。因此沒有必要持續為感知系統報告外界的狀態。感知系統只偵測信號的變化,讓大腦去假定這個世界如果沒消息就還是老樣子。「感覺適應」是感知系統眾所周知的特徵,恰巧符合巴洛所描述的情形。例如,神經元傳導的信號是溫度,其觸發速率並非如人們所想的和真實溫度成正比;相反地,只有在溫度有變化時,觸發速率才會增加。接著它就會在低緩的頻率下平息。傳導亮度、音量、壓力等的神經元也都是一樣。藉著去掉外界狀態在時序上的非隨機性,感知適應得到了極高的效益。

正如感知適應在時間領域裡所做的,「側抑制現象」在空間領域也有相同的效果。當外界的景像落在像素化的屏幕上,好比數位相機或眼睛的視網膜上時,大部分像素看起來與鄰近像素一樣,沒有太大差別。唯一例外的是位於邊緣的邊界像素。如果每個視網膜細胞都忠實報知其光值到大腦,大腦將被冗餘訊息炸翻。如果到達大腦的神經訊號大部分來自景像中邊緣的像素細胞,就可省下許多力氣。大腦會假設邊緣和邊緣中間的景象是一致的。

巴洛指出,這就是側抑制的功勞。例如在青蛙視網膜上,每個神經節細胞發出信號傳遞給大腦,報知在視網膜表面個別位置上光的強度。但它同時也發出抑制信號給它的近鄰。這意味著,唯一能發送強烈信號到大腦的,是那些位於邊緣的神經節細胞。(大多數)位在色彩一致區域的神經節細胞和邊緣細胞不同,因為它們被鄰近細胞所抑制,幾乎不會向腦部送出任何訊號。藉此,消除了空間冗餘的信號。

巴洛的分析可以擴展到大多數已知的感知神經生物學,包括胡貝爾和威塞爾(Hubel and Wiesel)2 所研究,著名的貓水平垂直偵測神經元,以及前述的萊特文和同事所一起發現的蛙視網膜上的運動(「蟲子」)偵測神經元。運動,代表青蛙世界一個非冗餘的改變。

但是一直持續在同一方向的運動也被青蛙視為冗餘。萊特文和他的同事在青蛙身上發現一種「陌生感」神經元,只當移動物體做出什麼意料之外的動作,比如加快、減慢或是改變方向時,這個神經元才會啟動。「陌生感」神經元會以極優先順序來過濾出冗餘。巴洛指出,調查特定動物的感知過濾,可讓我們解讀動物世界的冗餘,也可描述動物感知世界的統計屬性。這讓我想起,前面說過我會回頭談達爾文。在《解構彩虹》(Unweaving the Rainbow)這本書中,我主張一個物種的基因庫是「死者的遺傳書」,是某種熬過漫長的地質時間倖存下來的物種基因,其祖先世界的編碼描述。

天擇是一個求平均的電腦,在物種得以倖存(超過所有有性生殖物種成員)的延續世界(數百萬代)中檢測冗餘,也就是重複的模式。我們可以沿用巴洛對感知系統神經元所解讀的,來對天擇基因庫中的基因作相同的分析嗎?這個呢,才會是深刻、優雅且美麗的。

1 譯注:「祖母」一詞來自萊特文最初提出這假說時使用的比喻。

2 譯注:大衛.胡貝爾(David Hunter Hubel,1926 ∼ 2013),加拿大裔美籍神經科學家,生前任哈佛大學神經生物學教授,與合作者托斯坦.威塞爾(Torsten N. Wiesel)由於對視覺系統中視覺信息處理的研究的貢獻,而與另一團隊的科學家羅傑.斯佩里(Roger W. Sperry)共同獲得1981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F/花了一生建立起來的謊言表象也毀於一旦
文、圖節錄自商周出版
圖/商周出版提供
F是欺騙(Fake)、偽造(Fälschung)、命運(Fatum)、虛構(Fiktion),是家庭(Familie),凱曼以他一貫幽默諷刺的方式觀看在金融風暴與數位化世界影響下的普羅價值與人生道理。

內容簡介:

弗里蘭德家有三兄弟,伊凡和艾瑞克是雙胞胎,他們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馬丁。保守內向的哥哥馬丁是天主教神父,傳道解惑、聆聽迷途羔羊懺悔是他的工作,「不信上帝」是他堅貞的信仰。具有犯罪性格、為幻覺所苦的艾瑞克經營看似成功的理財顧問公司,實際上早因金融風暴賠光客戶資金,面臨人生最大危機。有點藝術天分的伊凡專門偽造名畫,被偽造的畫家早已上了西天,作品卻一直能在藝術市場推陳出新。

作者介紹:

丹尼爾.凱曼

一九七五出生於慕尼黑,父親是奧地利知名導演米歇爾.凱曼,母親是演員達格瑪.梅特勒。一九八一年舉家遷至維也納,就讀一間耶穌會學校,其後在維也納大學攻讀哲學與德國文學。一九九七年出版第一本小說《貝爾宏姆的想像》。

擔任美茵茲、威斯巴登、哥廷根大學的詩學講師,多年來獲獎無數:憨第德文學獎(紀念法國哲學大師伏爾泰的文學獎)、艾德諾基金會文學獎、多德勒爾文學獎(表揚傑出現代小說家的獎項)、克萊斯特獎(紀念德國天才作家克萊斯特的文學大獎)、世界報文學獎。二○○八年榮獲呂北克湯瑪斯曼會社頒發的湯瑪斯曼獎。凱曼的評論常見於各大報章雜誌,其中包括《明鏡週刊》、《衛報》、《法蘭克福匯報》、《南德日報》、《文學》雜誌、《全文》雜誌。

搶先試閱:

偉大的林德曼

多年之後,亞瑟.弗里蘭德的兒子早已成年,而且各有各的不幸,他們沒人記得那天下午去看催眠師表演究竟是誰的主意。

那是一九八四年,而亞瑟賦閒在家。他寫的長篇小說沒有出版社願意印行,短篇小說偶爾刊登在雜誌上。除此之外他什麼都沒做,但他太太是眼科醫師,能賺錢養家。

在去程中,他和兩個十三歲的兒子談起尼采和口香糖牌子;他們為了一部正在上映的動畫片爭論,那部動畫講一個機器人,正好也是救世主。他們對尤達為何總說些奇怪的話提出種種假設,也好奇超人是否強過蝙蝠俠。最後他們停在郊區街道旁一排連棟房子前面。亞瑟按了兩下喇叭,幾秒鐘之後,一扇大門驀地開啟。

過去兩小時,他的長子馬丁都坐在窗邊等待,由於焦躁不耐和百無聊賴而暈眩。他呼出的氣息讓窗玻璃蒙上一片水霧,他用手指在窗上畫著不同的臉孔,有的嚴肅,有的在笑,但都裂開了大嘴。他一次又一次把玻璃擦乾淨,再看著自己呼出的氣讓窗玻璃蒙上細細的白霧。壁鐘滴滴答答地走了又走,為什麼這麼久? 一輛又一輛的車駛過,都是別人的車,再來一輛,依然不是他們。

一部車忽然停下,按了兩聲喇叭。

馬丁跑過走廊,經過他母親的房間。她躲在房裡不想看到亞瑟。自從亞瑟輕率且輕易地從她生命中消失,已經十四年了,但是一想到他可以活得好好的完全不需要她,依然痛苦萬分。馬丁跑下樓梯,穿過樓下的走道,衝過馬路--速度快到沒有看見急馳而來的汽車。煞車聲在他身旁響起,而他已經坐進汽車前座,用雙手抱住頭,直到這時候,他的心跳才暫停了一瞬。

「我的天,」亞瑟小聲說。

差點撞上馬丁的車是部紅色的福斯Golf,或許是覺得發生這種事之後不能什麼也不做,駕駛人拚命按了喇叭,然後踩下油門,開走了。

「我的天,」亞瑟又說了一次。

馬丁揉揉額頭。

「怎麼會有人這麼蠢?」坐在後座的雙胞胎之一問道。

馬丁覺得自己彷彿一分為二。他坐在這裡,也同時躺在柏油路面,身形扭曲,動也不動。他覺得自己的命運尚未塵埃落定,兩種可能性都還存在,在那一刻他也有個孿生兄弟--一個在車外逐漸消失的孿生兄弟。

「他差點沒命,」雙胞胎當中的另一個實事求是地說。

亞瑟點點頭。

「可是這樣說對嗎? 如果上帝對他還有計畫,不管是什麼,他就不會出事。」

「可是上帝根本不必有什麼計畫。祂只要知道就夠了。如果上帝知道他會被車撞到,他就會被撞到。如果上帝知道他不會出事,他就不會出事。」

「可是事情不可能是這樣。否則一個人做什麼都無所謂了。爸爸,錯在哪?」

「沒有上帝,」亞瑟說,「錯就錯在這裡。」

大家都沉默下來,亞瑟發動引擎,車子前進了。馬丁感覺心跳平緩下來。再過幾分鐘,他就能確定自己還活著。

「上學的情況怎麼樣?」亞瑟問。

馬丁斜眼看著他父親。亞瑟的體重增加了一些,頭髮尚未灰白,一向蓬亂,彷彿從未梳過。「數學很難,我可能會不及格。法文也還是有問題。幸好英文還可以。」他說得很快,想趁著亞瑟還沒失去興趣盡量多說一些。「我的德文很好,物理課來了個新老師,化學課就跟以前一樣,可是做實驗的時候--」

「伊凡,」亞瑟問,「我們帶了入場券吧?」

「在你口袋裡。」雙胞胎之一回答。現在馬丁至少知道他們兩個哪個是伊凡,哪個是艾瑞克。

他從後視鏡裡打量他們。一如以往,他們的相似總讓他覺得有點虛假,有點誇張,違反自然。事實上,他們要再過幾年才會開始穿一樣的衣服。那種時期要到他們滿十八歲時才會結束;在那短暫的時間裡,他們覺得讓旁人無法分辨很有趣,而且就連他們自己也不確定彼此究竟誰是誰。在那之後,他們屢屢覺得曾經失去自己,從此過著對方的人生;一如馬丁再也擺脫不了那股懷疑,懷疑自己已經在那天下午橫死街頭。

「別那樣呆呆看著。」艾瑞克說。

馬丁轉過身,伸手去抓艾瑞克的耳朵。他差點就抓到了,可是他弟弟閃開了,抓住他的手臂猛地向上扳。他叫出聲來。

艾瑞克鬆了手,愉快地指出:「他馬上就要哭了。」

「豬頭,」馬丁說,聲音顫抖,「大笨豬。」

「沒錯,」伊凡說,「他馬上就要哭了。」

「豬頭。」

「你才是。」

「你是豬頭。」

「不,是你。」

之後他們想不出話來說了。馬丁凝視著窗外,直到他確定自己不會再落淚。車子的倒影掠過路旁的櫥窗:變形了,拉長了,彎成了半圓形。

「你媽媽好嗎?」亞瑟問。

屢覺得曾經失去自己,從此過著對方的人生;一如馬丁再也擺脫不了那股懷疑,懷疑自己已經在那天下午橫死街頭。

「別那樣呆呆看著。」艾瑞克說。

馬丁轉過身,伸手去抓艾瑞克的耳朵。他差點就抓到了,可是他弟弟閃開了,抓住他的手臂猛地向上扳。他叫出聲來。

艾瑞克鬆了手,愉快地指出:「他馬上就要哭了。」

「豬頭,」馬丁說,聲音顫抖,「大笨豬。」

「沒錯,」伊凡說,「他馬上就要哭了。」

「豬頭。」

「你才是。」

「你是豬頭。」

「不,是你。」

之後他們想不出話來說了。馬丁凝視著窗外,直到他確定自己不會再落淚。車子的倒影掠過路旁的櫥窗:變形了,拉長了,彎成了半圓形。

「你媽媽好嗎?」亞瑟問。

馬丁猶豫了。他該怎麼回答?七年前他們第一次見面時,亞瑟就問過這個問題。當時他覺得父親人高馬大,疲倦且心不在焉,宛如被薄霧籠罩。他對這個男子感到畏懼,卻也感到同情,雖然他說不上來是為什麼。

「你媽媽好嗎?」那個陌生人說,而馬丁自問這人是否真是他常在夢中見到的那個人,對方總是穿著同一件黑色風衣,始終看不見臉孔。直到這一天,當馬丁在冰淇淋店裡戳著淋了巧克力醬的水果聖代,他明白自己多麼享受沒有父親。沒有榜樣,沒有先人,沒有負擔,只有對有朝一日或許會出現的某人的模糊想像。而這就是那個人嗎?他的牙齒不太整齊,頭髮蓬亂,衣領上有個汙漬,雙手看起來飽經風霜。他本來也可能是另一個人,就像馬路上、電車裡、任何地方那許多人當中的一個。

 
跟著王宏哲,早期教育so easy!/0∼3歲Baby聰明帶的84個技巧
文、圖節錄自天下雜誌出版
圖/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從寶寶出生開始,就讓早期教育進駐日常生活,幫助0 ~ 3歲寶寶建立生活常規;從「食、衣、住、行、育、樂」六大生活層面,幫助寶寶建立「規律、專注、正向、適應、獨立」五大特質。

內容簡介:

本書將帶著新手父母了解:0歲教育怎麼做,1歲學步兒的大腦心智成熟進程,2歲難纏兒的親子溝通術,3歲寶寶的社會學習發展樣貌。每一個發展的里程碑中,都有它獨特的角色及意義,要及早調整好正確的教養方式,掌握建立發展的黃金關鍵期,也是為孩子未來的好品格奠基。

作者介紹:

王宏哲

兒童發展醫學專家。育有兩子,畢業於長庚大學醫學院、陽明大學醫學院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班在職修業。現任天才領袖親子教育集團執行長,與團隊首創設計早期教育、專注力、EQ訓練課程。創辦天才領袖親子網,率領醫學專家群,提供專業線上育兒諮詢。其部落格:「天才領袖教育中心」,已解答數萬爸媽的育兒疑難雜症,獲選親子天下嚴選部落格。每天重要的臨床工作,是以透過遊戲的方式,分析孩子氣質與發展。樂於與孩子玩在一起,深信透過陪伴及教育,打造孩子臉上的笑容,就能啟發孩子的天賦。

天才領袖親子網:www.leaderkid.com.tw

搶先試閱:

嬰幼兒便祕與營養

排除有特殊疾病的寶寶,如巨大結腸症、肌肉張力異常等,一般寶寶便祕問題往往和飲食、運動息息相關,也因此想要改善方式就要從飲食和運動兩方面來下手,當這些都確實無效時,才需考慮用藥,軟便劑通常只是用急性期,用久了就沒有效果了。

提供以下幾個方法讓寶寶遠離便祕,腸胃健康的好方法:

1. 如果可以餵母奶就請儘量餵,孩子比較不易便祕。

2. 配方奶寶寶,請依照奶粉標準沖泡比例來沖泡,不要為了想給寶寶多點營養而把奶粉沖泡得太濃。多喝水、多吃水果、多讓孩子自己動手吃,幫助孩子培養愉悅成功的飲食經驗。

3. 4 ∼ 6 個月的寶寶就可開始餵食副食品,特別是配方奶寶寶。若媽媽擔心寶寶會過敏,在食物種類上選擇避免即可。

4. 遇上容易便祕的寶寶,可幫寶寶提供每日腹部按摩,以順時鐘方向按壓,一方面可改善便祕也同時改善脹氣;另外若小寶寶有三天沒有排便,且寶寶有便意卻不敢排便時,可以用棉花棒抹凡士林輕輕刺激在肛門口也有幫助。

5. 7 個月以上已經吃ㄧ陣子副食品的寶寶,請逐漸將副食品的次數增加到每日2 餐,慢慢將喝奶次數減少(特別是配方奶寶寶)。高蛋白、高鐵的食物較容易造成糞便較硬(如牛奶和肉類),而高纖、醣類與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促進腸胃蠕動,使糞便較軟。

● 副食品裡一定要有蔬菜泥(至少20 克)和水果泥才可避免便祕,且種類應該多元,很多長輩的觀念認為孩子不要吃中醫上屬於較寒性的蔬果,因此都一直給予孩子較燥熱的蔬果,例如葡萄、櫻桃等,這反而會讓孩子容易便祕,另外蘋果泥、生香蕉、芭樂對也容易讓孩子便祕。

● 纖維質高的水果包括柳丁、木瓜、水梨、葡萄、李子、桃子等等,另外奇異果、火龍果、百香果等的籽都算是非水溶性纖維,對排便也相當有幫助。

● 用糙米熬煮副食品,除了提供纖維素,糙米中有許多益生質,這可是比吃再多的益生菌都有效。

● 媽媽們也不用過於害怕肉類(肉泥)會造成便祕,還是要適時給予,因為肉類的脂肪亦可幫助腸胃蠕動,所以高湯油脂不要濾得太乾淨,也可以額外補充油脂,例如麻油、橄欖油、亞麻仁籽油等。

6. 吃副食品後,記得要給孩子額外補充水分,除了避免便祕,同時可開始養成喝水習慣。(一天至少60 ∼ 120 毫升)。

7. 從嬰兒時期就可以幫助孩子培養不偏食的習慣,特別是蔬菜。在副食品料理中,可以把蔬菜剁碎煮成粥或高湯,讓孩子無形中接受蔬菜的口感和嗅、味覺。至於更大的孩子,則可以變化烹調的方式,讓孩子喜歡上各式各樣的蔬菜。

8. 1 歲以上的孩子,副食品的濃稠程度需視孩子的咀嚼能力來調整。

● 太乾或食物顆粒過大的副食品,當孩子咀嚼能力不佳時,也容易造成消化便祕問題。

● 打得太爛也會使纖維被破壞太多!

● 可提供蔬菜湯等湯品或者新鮮果汁、甚至蜂蜜水,一起加入飲食,增加水分補充減少便祕。

● 全麥麵包、糙米飯、高纖餅乾都富含益生質,可以多吃。

● 願意吃水果的孩子就多吃,儘量別都打成汁,這樣纖維含量就會變少。

9. 全家一起與孩子養成運動習慣,幫助腸胃蠕動更健康,1、2 歲的孩子每天至少都應該有大肢體的活動(例如追逐跑跳)1 到2 小時,千萬別老是和孩子宅在家裡!

10. 養成排便習慣相當重要,記得讓較大的孩子定時如廁,例如吃飯後,除此之外,早上一起床喝一杯溫水對排便也相當助益呢!

便祕的定義

成人便祕在醫學上以一週次數少於3 次來定義。但對於寶寶較無明確定義,一般認為寶寶便祕除了排便次數之外,主要會觀察排便性質,太硬或太稀都不好。像是只喝母奶的寶寶偶爾會有很多天才排便,但大便時不哭不鬧且是軟便則不算是便祕。有些孩子不論幾天排便一次,但常常大便時哭鬧,需很費力擠也不一定上的出來,且大便很乾硬,甚至帶血絲,就屬便祕。

 
從土地而生/在都市裡擁抱自然,從生命中獲得愛與重生的力量
文、圖節錄自遠流文化
圖/遠流文化提供
從土地裡,我們得到的不只是飲食,更是心靈的成長

內容簡介:

本書有著作者動人的生命故事,還有她累積的珍貴知識,透過本書能知道有機農耕與有機飲食對健康與環保的重要性,和學習自耕蔬食的實用方法,也能重新思考我們與食物之間的關係。

作者介紹:

瑾恩•諾藍

從事有機農耕逾二十年,以相關教育與諮詢工作而聞名,為「有機農藝家有限公司」創辦人,也廣泛與學校、餐廳、非營利組織等機構合作,並於「綠都會市集」的資助之下,負責設計、創建、維護芝加哥林肯公園動物園內佔地五千平方呎的「蔬食農園」,目前與丈夫及兩個女兒居於伊利諾斯州葛蘭可鄉。

搶先試閱:

一個微風徐徐的春日,我開車前往正西方的諾斯菲爾德(Northfield),有一位名叫凱特的女士想做農園。她的房子並不像典型郊區住宅,街道兩旁有濃密的樹木,各家房子上方都有綠樹形成的帷幕,彼此隔著寬敞間距,依據她指引的路,我找到的是一棟開闊的白色殖民時期風格建築,色澤如祖母綠的遼闊草坪少說三英畝,周遭圍繞著橡樹與楓樹。

如同與丹尼絲見面時一樣,我穿著舒服自在的牛仔褲與罩衫,接近屋子的時候卻有些疑慮,見到應門的女士時,更加深了不安。我的第一印象是「無懈可擊」,凱特約莫三十五歲,清瘦、美麗、姿態完美無瑕、清澈的藍眼珠、栗色直長髮,與我握手的時候唇邊閃過一抹微笑。她的神情與舉止有些疏冷,在許多方面正代表北岸文化,也就是我當初一心要背棄的一切。

凱特帶我進門,同時交代三個孩子的老大(一頭淡色金髮)看好兩個小的,好讓她跟我談事情。我們穿過寬敞的客廳與廚房,進入木牆書房,面對面坐在深色皮椅上。在這之後數月,我才意識到當時並非她面試我,而是我面試她。我的第一個問題是:「是什麼原因讓妳想要農園? 妳想看到什麼成果?」

我並不預期會聽到什麼答案,但她說的讓我完全啞然。「我有家族癌症史。」她似乎思考著接下來該說什麼,我意識到方才第一眼感受到的疏冷,其實是凝重與羞澀。「我母親因為乳癌而過世,姊姊五年前被診斷出子宮癌,所以我開始研究如何預防癌症,不只為自己,更是為了孩子,我想知道怎麼讓他們更健康。我研究得越多,就越質疑我們的生活方式、身體吸收的東西、呼吸的空氣……所有問題的根源似乎都是食物。」

我問她認為哪些書幫助最大,她提到安德魯.威爾(Andrew Weil)等作者。詹迪克農場的簡易圖書室裡有一些食物與營養的相關書籍與文章,所以我也讀過一般農作含有的化學物質,以及有機食物的健康功效。

二次大戰以來,美國製造商釋放了極大量的化學合成物質進入我們的環境,這些超過八萬種的人造化學物質只有百分之二接受過致癌物檢驗。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報告指出,美國人體內可檢出的化學物質,平均有兩百三十七種,包含經常用於製造農藥的物質。

凱特對食物與致癌風險的憂慮其來有自。根據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近期的一份報告,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共核准約一千四百種農藥,其中所含的某些化學物質可能導致腦癌(中樞神經系統癌)、乳癌、結腸癌、肺癌、子宮癌、胰臟癌、腎臟癌、睪丸癌、胃癌,以及何杰金氏淋巴瘤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以及軟組織肉瘤。所以,大約四十種已知致癌物就存在於環保局核准的農藥,實是驚人的事實。

除此之外,每年平均有十八種新製農藥送到環保局接受審核,但令人擔憂的是,核准原則是一種「利弊」分析,只要帶給作物與產能的「利益」大過於人類健康與環境可能付出的「代價」,便能通過審核。更糟的是,製造商常表示無法公布產品成分,因為那是智慧財產,所以,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的報告也指出,科學家與環境學家幾乎完全無從挑戰新製化學藥物。

使用合成農藥對健康的危害遠不只癌症一項,胎兒或幼兒尤其會受到農藥對激素與神經系統發展的傷害。環保工作小組在一九九八年的研究報告指出,六個月到五歲的美國兒童有百分之九十暴露在至少十三種殺蟲劑的威脅之下,他們每天攝取的食物中,就含磷酸酯這種神經毒性化學物質。環保局隨後提高了有害物質的管制標準。然而,近期由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以及西奈山坎伊醫學院所做的研究依然顯示,磷酸酯的使用仍屬普遍,且持續傷害民眾健康。他們以產前曾接觸磷酸酯的兒童為對象,研究智商減損的現象,三份報告都指出兩者之間有直接關聯。《兒科學》(Pediatrics)醫藥期刊發表的另一份研究也顯示,受測兒童尿液中每增加百分之十的化學物質,可能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比率就提高百分之五十五到七十二。

化學農法栽培最受歡迎的蔬果:芹菜、蘋果、彩椒、波菜、草莓、馬鈴薯,也含有最高的農藥殘留量。可喜的是,只要改吃有機蔬果,人體殘留的農藥量就會逐漸降低。艾默理大學二○○八年的研究報告指出,原本食用一般農產品的兒童改吃有機蔬果之後,尿液中的有機磷農藥指數即降低到零。

有機食物還有許多額外益處。數項研究指出,相較於一般生鮮食物,有機食物的營養密度較高,包含可預防癌症的植物營養素。有機協會與佛羅里達大學園藝系共同發表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有機農作物平均含有十一種重要營養素,含量較一般作物高出百分之二十五。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著重於研究特定作物的特定營養素,結果更是顯著。例如永續農業栽種的玉米,有益健康的抗氧化物含量比化學農法栽種的玉米高出百分之五十八.五。

我問凱特姊姊的狀況,她提及姊姊的辛苦,眼眶便盈滿淚水,我也跟著落淚,不只是同情她的遭遇與恐懼,同時也因為自己能幫上忙而心懷感恩。我們開始規劃農園,首先是選擇地點,農地每日必須有六到八小時的日照,但凱特後院最開闊的空間是孩子運動與玩耍的場地,邊緣地區又因為環繞的樹木而遮蔽了日光。凱特想栽種營養成分高又容易照料的蔬菜,我便幫她列舉出對使用者最「友善」的選項:萵苣很容易栽種;蒂兒最愛的甜豆則是好玩的作物,孩子們可以直接在菜園從藤上摘著吃,通常也容易栽種;還有辣椒與彩椒、小黃瓜、冬南瓜、豆類植物都是相對容易的作物(我建議了三色四季豆,孩子們都喜歡黃、綠、紫的色彩搭配);而夏日庭園的景象裡絕對少不了番茄,只要土壤成分健康,番茄就非常易於照顧。

我們初步規劃的菜園大約需要十呎乘十五呎見方的空間,我也說明作物位置安排的原則,某些作物若太接近,可能發生纏繞窒息或遮蔽日照的狀況。攀藤豆類作物可能纏繞甘藍菜之類的拔高綠葉作物,使之窒息;瓜類作物蔓生速度快,需要較大的伸展空間。此外我也準備栽種花卉(孩子們特別喜歡向日葵),可以發揮吸引益蟲的功用。

我在北岸核心地區面對一個全心為家庭付出的母親,講授我在窮鄉僻壤習得的知識,感覺似有些突兀。更意外的是,我發現自己其實學到更多。曾被我視為失敗的一段人生經歷,原來竟能一輩子受用。農藝工作也幫助我以更宏觀的角度看待美國社會,不再以非黑即白的眼光批判北岸文化。

凱特與我的人生道路完全不同,但我不再執著於我與他人的隔閡,而是能領略彼此的共通點。她滿心熱情,努力為自己與孩子創造更健康、更融入大自然、均衡、真實的人生,她的驅動力可不是正與我一樣認真又急切嗎?

 
丹麥女孩/當你深愛的某人渴望改變,你會怎麼做?
文、圖節錄自麥田出版
圖/麥田出版提供
當他的心裡出現了一個女人「莉莉」,

對於他倆而言,「莉莉」的到來是重生的開始或是背叛的起點?

內容簡介:

來自美國的葛蕾塔為了自由,放棄加州的豪門生活,在丹麥展開藝術家生涯。她擅長人物畫,同為畫家的丈夫則以丹麥北方老家的主題而聞名。

有天,一名歌劇女伶臨時無法前來讓葛蕾塔作畫,她只得央求埃恩納當模特兒,他說:「沒問題,做什麼都行。」

穿上女伶的芥茉黃淑女鞋、繫上吊帶襪、套上白色洋裝,好讓妻子完成最後的工作。望著自己柔滑如絲緞的小腿,頭一次當模特兒的埃恩納不禁頭暈發熱……

作者介紹:

大衛•埃博雪夫

大衛•埃博雪夫(David Ebershoff )生於加州帕薩迪那,現居紐約。著有多部作品,《第十九個妻子》(The 19th Wife)改編為電視劇、本書《丹麥女孩》改編電影。曾於紐約大學、普林斯頓教授寫作課程,現於哥倫比亞大學任教,並任藍燈書屋副執行總編輯。獲美國文學與藝術學院頒發獎項、美國浪達同志文學獎,並兩度獲OUT雜誌名列年度百大影響力人物。

搶先試閱:

就在那時,葛蕾塔知道埃恩納不只是她想要的舞伴,陪她參加十八歲生日宴會,也是她想嫁的男人。「你真是個好看的男人。」她說。

「我可以走了嗎?」埃恩納掙脫她的懷抱。

「你是說走去參加宴會?」

「呃,我不是……」

「當然你可以參加宴會,我就是來問你這個。」

然後,出乎兩人的意料之外,埃恩納側過臉挨近葛蕾塔,示意她再親一下。

然而還沒來得及辦葛蕾塔的十八歲生日宴會,她父親認為歐洲不宜久留。德、法烽煙剛起,她父親便送全家人離開丹麥。「如果威廉二世會向比利時借道攻打法國,總有一天德國的戰車也會開到這裡,誰能擋得住?」他在淡棕色木頭餐桌上問大家,葛蕾塔的母親說:「有道理。」拿了幾綑黃紙板在餐室裡走動。葛蕾塔覺得自己像倉皇逃走的難民。她登上了「德格瑪公主號」,身上什麼也沒帶,只有一張埃恩納的紙條,上面只有兩句話:「請忘了我。或許這樣最好。」

十年多過去了。現在是一九二五年潮濕的春天,葛蕾塔覺得像是發現了丈夫的祕密。安娜服飾事件發生後那幾個禮拜,兩人絕口不提此事,繼續忙著作畫,盡量不干擾對方。安娜的畫像已經完成,葛蕾塔在尋找下一個客戶。有那麼一、兩次,兩人正在吃晚餐,或深夜時看書,葛蕾塔會忽然想到那件洋裝,差點脫口叫出「莉莉」二字,幸好及時收回。只有一次,埃恩納問她一件事,她回答:「莉莉,什麼意思?」但隨即向他道歉。兩人都笑了,她親吻他的額頭。她不再想這件事,莉莉彷彿不過是兩人在大眾戲院看過的戲中角色。

一天傍晚,葛蕾塔在讀《政治報》上有關社會自由黨的報導,檯燈在她坐的椅子上投下一小圈光亮。埃恩納走向她,在她腳邊坐下,頭枕在她膝蓋上。她就這樣看著報紙,感受大腿上溫暖的重量。她撫摸他頭髮,隔一、兩分鐘翻過一頁報紙。看完後她把報紙摺起來,開始做字謎遊戲,從罩衫上面的口袋拿出一支鉛筆。

「我一直在想她。」埃恩納說。

「想誰?」

「小莉莉。」

「我們何不再見她一面呢?」葛蕾塔說,繼續玩著遊戲頭也不抬,沾到油墨的手指摸了摸痘疤。

葛蕾塔說話經常脫口而出,愛反駁、愛走極端的本能在她體內蠢蠢欲動。兩人的婚姻生活中,她提議過不少誇張的事:「我們何不搬回帕薩迪那,種柳橙維生?」「我們何不在公寓開一間診所,替紅燈區的妓女看病?」「我們何不搬到沒太多牽扯的地方,像是美國內華達州,這樣就沒人認識我們了。」兩人的婚姻如同巨大洞穴,她說出的話在其間迴盪,值得感謝的是,大多數只是盤旋,並未成真,就像小黑蝙蝠倒掛在岩壁上睡著了──至少葛蕾塔這麼認為。至於埃恩納是怎麼想的,她不得而知。

有回她動筆畫睡著的蝙蝠,老鼠一般的身體上披覆著兩層黑膜,但沒畫成。蝙蝠的長手指、小爪一般的大拇指、灰色翅膀張開時變成半透明,在在需要技巧。她也沒學過如何畫動物的下半身。這些年來看埃恩納作畫,他有時會在風景畫裡加上一隻母豬、麻雀,或愛德華四世;他也答應教她畫,但每當兩人坐下準備上課時,總有事情發生:加州拍來一通電報;洗衣女工敲響小金鈸在街上叫賣;埃恩納的主顧打電話找他,他們多半是滿頭白髮、具有頭銜的人物,家裡的小百葉窗密密拉上,還用鐵鈎鈎住。

幾天後,葛蕾塔出門去見一個畫廊老闆談展覽的事(後來沒談成),回到「寡婦之家」。這名畫商面貌英俊,喉頭上有一顆如同巧克力印漬的斑點,沒有當面回絕葛蕾塔,只是不斷用手指輕敲著下巴,她看得出他不大感興趣。「全部是人物畫像?」他問。他知道──整個哥本哈根都知道──她是埃恩納.維金納的太太。葛蕾塔有種感覺,畫商以為她會像埃恩納一樣,專畫充滿奇趣的風景畫。「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畫可能有點……」他努力想找出恰當的字,「太過熱情?」葛蕾塔忍不住動怒,身上穿的大翻領洋裝如同沸水煮滾了,冒出騰騰熱氣。太過熱情?世上有什麼事會嫌太過熱情?她從畫商手中一把搶過作品集,轉身便走。等她爬上樓梯,回到「寡婦之家」頂樓,依然覺得熱,臉上汗津津的。

葛蕾塔打開家門,看到一個女孩坐在繩椅上,一時間想不起她是誰。她面向窗戶,雙手捧著書,愛德華四世攀在大腿上,一襲藍色洋裝配上可拆式白色衣領,頸項掛著一串葛蕾塔的金鏈子。女孩身上有薄荷及牛奶味道。葛蕾塔認識她嗎?

樓下的水手大吼大叫。每次透過樓板傳來他罵老婆「妓女」的聲音,女孩的脖子就紅了,然後消退。「妓女!」男人一次又一次地罵,女孩喉嚨的潮紅升起又消逝。

「莉莉?」葛蕾塔總算叫出名字。

「這本書很棒。」莉莉舉起談加利福尼亞州歷史的書,是葛蕾塔父親船運寄過來的,放在板條箱裡,裡面還有糖漬檸檬罐頭、帕薩迪那萃取精油、一整麻袋的尤加利果(她用來蒸臉)。

「希望沒有吵到你。」葛蕾塔說。

莉莉輕聲說了句什麼,愛德華四世慵懶地咕噥一聲,豎起耳朵。公寓大門沒關,葛蕾塔還沒脫下大衣。莉莉繼續看書,葛蕾塔凝視莉莉蒼白的脖頸,從花瓣一般的衣領冉冉升起。丈夫希望自己下一步怎麼做?葛蕾塔猜不著。她告訴自己,這件事對埃恩納很重要,她應當依他,但這樣做違背她的天性。她站在門口,一隻手放在身後的門把上,莉莉則是靜靜坐在窗邊,一小方陽光照進來。她不理會葛蕾塔,儘管葛蕾塔希望她能站起來,伸手與她緊握。但是沒有。最後葛蕾塔明白,她不該再打擾莉莉,於是轉身走出去,關上公寓大門,再度走下黑漆漆的樓梯間,回到大街上,迎面碰到那個廣東籍洗衣婦,打發她走。

葛蕾塔稍晚回到「寡婦之家」時,埃恩納正在作畫,身上穿著那件格子毛呢長褲,上半身罩上背心,襯衫袖管捲到手肘。襯衫衣領和上面的領結襯得他頭顱甚小,圓鼓鼓的雙頰粉嫩如嬰兒,嘟著小嘴咬嚙榛木畫筆的筆端。「差不多了,」他愉快地說,「我要畫石南荒原上的雪,總算調好顏色了。要不要看看?」

埃恩納畫的風景都很小幅,可以把畫布捧在手上看。這一幅色澤深黑,畫的是冬天傍晚時的沼澤,灰而髒的一抹雪分開了潮濕的沼土和天空。葛蕾塔問:「這是布魯圖斯的沼澤?」她最近開始對埃恩納的風景畫感到厭煩,不明白他為什麼總是畫不膩。他今晚畫完這幅石南荒地,明早就會開始畫另一幅類似的風景畫。

桌上有一條黑麥麵包,是埃恩納買的,這不像他。還有一桶冰鎮的蝦、一盤碎牛肉、一碗醃漬珍珠洋蔥,後者讓葛蕾塔不禁想起她跟卡萊爾小時候串的珠子,卡萊爾腳還是跛的,無法出門玩耍。「莉莉來了嗎?」她覺得有必要提起,因為埃恩納絕不會主動講。

「來了不到一個小時吧。你沒聞到她的香水味?」他拿著畫筆在小缸裡漂洗,水變成淺白色,讓她想起戰後剛回到丹麥時只能買到的淡牛奶。

葛蕾塔不知該說什麼;應該說她不知道丈夫希望她說什麼。「她會再回來嗎?」

「要你願意才行。」埃恩納說,背對著她。

他的肩膀像個男孩,這麼纖細的男人,葛蕾塔有時候簡直覺得她伸出手臂可以抱住兩個他。她看到他清洗畫筆的右側肩膀不斷抖動,體內似乎有個聲音告訴她,快去站在他後面,抓住他胳膊,附耳告訴他別再亂動。她只想滿足他所有欲望,但與此同時,她有股遏抑不住的衝動,想把他納入懷中,對他說該如何處置莉莉。兩人在「寡婦之家」的閣樓,看著暮光逐漸充塞每一扇窗戶,葛蕾塔忍不住緊緊擁住埃恩納,但他雙手垂在身體兩側。最後她說:「交給莉莉決定吧。她想怎麼做都可以。」

 
閱讀筆記
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讓人專注,也讓人分心
聯合報/凌性傑
《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書影。 圖/寶瓶提供
晴朗而溫暖的日子,我讀著羅毓嘉《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在詩的間隙裡一再想到其他的事。在詩裡,羅毓嘉減少敘事情節,只提供種種可供想像的情境意象,把情感能量傳遞給讀詩的人。或許正因如此,那些藏著諸多暗示的語句,讓我捨不得一下子把整本詩集讀完。某些漂亮機警的句子,幾乎成為當下生活的倒影。這幾年來,羅毓嘉的詩作質量皆頗驚人,可以想像得到他是多麼專注,才能在現實生活的壓力下持續不輟地寫詩。《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中,詩人誠懇地面對個人情愛、社會結構,同時也持續關注遠方的不平與苦難。在藝術技巧的包覆下,這些題材舊而彌新,在在引人深思。

每次讀羅毓嘉的詩,總是著迷於那些當下的直覺。不管面對怎樣的題材,詩人首先必須是有感的,不能矯揉賣弄、為文造情。羅毓嘉的詩,毫不避諱訴諸感覺結構,那發自靈魂內裡的呻吟顯得特別動人。無論是太陽花運動、香港雨傘革命、戰爭與暴力,羅毓嘉的訴說腔調始終細緻優雅,以抒情手段實踐深刻的論述。當他討論人世的安居,不免還是帶著哀愁。〈合宜住宅〉:「有人偏愛樹海。有人適宜/海濱隨時吹來淋漓的風/有人介意格局多些/割開心房/讓人住進來」〈浮木〉:「生活像蠟油滴進眼睛/是肚臍眼窺深如井/一個人他總在那裡等候/有個世界不允許我們相愛吧/只是想要個家/哪這麼難」我認為這些詩句裡的感受,既是個人的也是政治的,並且重新確認家的形式及意義。〈大馬士革〉、〈加薩〉這些充滿政治符號的詩,既是群體的也是私密的,而那份私密正來自於創作者內心的幽微體悟。

正言若反,當他寫〈以愛之名〉,布置的卻是一行又一行以恨開頭的詩句,用反話形成意義的背逆:「恨雨落在城市病愛的背脊/恨青春何時闖越了青黃的燈號/恨死亡恣意成河」電影《女朋友。男朋友》的青春愛情敘事中,巧妙置入羅毓嘉的〈繼續合唱〉:「如果我們是花,長在同一棵樹上/只是在不同季節盛開」此詩的結論是:讓我們繼續下去。繼續讀羅毓嘉的詩,其中有一股特別的魅力,讓人專注,也讓人分心。

 
三餐黑白吃?哈佛大學端出健康餐盤新吃法
上班族中約有七成人口為外食族,長期累積下容易造成代謝不良、導致疾病或肥胖。醫師建議運用哈佛大學歷時15年研究「健康飲食餐盤」的基本概念,讓三餐吃得均衡,也吃進正確營養。

就是這個冰!讓你夏天涼阿涼∼
「哇啊∼」這季節限定的「超級草莓冰」一上桌,讓人忍不住的大喊出聲! 心花怒放的草莓果花朵盛開在粉紅球草莓冰淇淋上,底下的黑糖冰品上佈滿藍莓果和紅草莓,真是超繽紛又超歡樂的草莓冰品!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