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8/22 第502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聯合新聞網
今日頭條 張顯耀涉洩密案 調查局掌握中間人
專題 張顯耀:21世紀白色恐怖 馬總統被蒙蔽
陸委會「維護台灣利益 出問題就拔掉」
新聞眼/洩密移送哪? 法律沒硬性規定
觀察站/張恐涉國防以外機密 應交北檢
話題 協助氣爆災民 高市府啟動代位求償
致命箱涵 檢認定驗收有疏失
江菊會登場談石化專區
焦點新聞 林杰樑遺願 禁「巴拉刈」最快年底管制
台東南興沙灘 暌違16年養回來了
政治新聞 731氣爆效應 秋菊決戰石化專區
選戰觀察/大「菊」底定 秋風蕭颯…
104年度總預算支出 社福居冠
社會新聞 看桃色新聞 驚覺主角是老公
翁遭車撞索賠再退錢 「藉此告誡開車注意」
基議員集體涉貪 1交保17請回
兩岸新聞 旅客離境退稅 全大陸將適用
國際新聞 斬首美記者前 IS勒贖40億元

張顯耀涉洩密案 調查局掌握中間人
記者張宏業/台北報導/聯合報

調查局偵辦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涉嫌洩密案,除認定張違反國家機密保護法及洩漏國防以外之秘密罪,也認為他受委任處理外國事務卻向大陸洩密而觸犯外患罪,不過高檢署認為大陸是否算「外國」需謹慎研議,要調查局補強資料。

張顯耀則選在昨天首度召開記者會高調迎戰,記者會上說這是廿一世紀的白色恐怖,指馬英九總統「被蒙蔽、被挾持」。

法界人士指出,除非調查局能補強張顯耀洩漏的機密包含國防機密,並改依觸犯刑法一○九條洩漏交付國防秘密罪究辦,如果沒有這方面資料,中國大陸又不屬於外國政府,就不能指控張顯耀觸犯外患罪,必須改由台北地檢署指揮偵辦所涉刑法洩密及違反國家機密保護法刑責。

很快會約談中間第三人

據了解,張顯耀洩密案中,還有一名中間人尚未曝光,調查局懷疑這名中間人接收張不應該洩漏給對岸的訊息並傳遞;調查局已掌握這名人士身分,報請檢方指揮後,很快會有約談動作。

調查局目前清查發現張顯耀在陸委會任內,至少洩漏五件應保密的資訊,這些外洩資訊經陸委會核定為「密」或「機密」,涉嫌違反國家機密保護法第卅二條「洩漏交付國家機密罪」,而這些資訊是兩岸經貿談判底線、兩岸服貿政策,屬於國防及外交以外機密,張因此另觸犯刑法一百卅二條「洩漏國防以外之秘密罪」。

調查局同時認為,張顯耀身為陸委會副主委,卻將兩岸談判機密透露給大陸官方,觸犯外患罪章的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違背對外事務委任罪」,因此於報請專辦內亂外患的高檢署偵辦。

大陸是否算「外國」需研議

調查局國家安全維護處長陳榮富,昨天傍晚率領國安工作站主任游澄鏵、副主任陳秋香前往高檢署與檢察長王添盛、襄閱主任檢察官郭文東、檢察官曾昭愷及余麗貞開會討論;雙方閉門商議一小時後,高檢署認為大陸是否屬於「外國」,能否適用「違背對外事務委任罪」?需要謹慎研究,所以暫未立案。

刑法「違背對外事務委任罪」規定,受政府之委任,處理對於外國政府之事務,而違背其委任,致生損害於中華民國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徒刑;該法條也是俗稱的通敵罪,罰則很重。

   
張顯耀:21世紀白色恐怖 馬總統被蒙蔽
記者陳君碩/台北報導/聯合報
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右)昨天舉行記者會,拿著數張手寫稿發表聲明。表示自己被扣上「匪諜a」罪名,這是廿一世紀的白色恐怖。

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辭官風暴愈演愈烈,在被調查局指涉可能被吸收為共諜後,張顯耀昨天首度主動召開記者會高調迎戰,認為這是廿一世紀的白色恐怖,指馬英九總統「被蒙蔽、被挾持」,面對未來兩岸關係的衝擊,張顯耀直言兩岸累積的互信已蕩然無存,「後果不堪設想。」

張顯耀辭官風暴在被轉為外患罪偵辦後,昨天下午召開記者會大聲喊冤,帶著一疊手寫稿和文件有備而來,痛斥這是「廿一世紀的白色恐怖」。張顯耀認為,兩岸溝通管道多元,他只是一顆棋子,如果涉及洩密,不該只有他一人被調查。

張顯耀提到,兩岸談判是非常複雜的團隊作業,有一定劇本和流程,不可能「僅憑一個人就可以改變」,現在鋪天蓋地羅織罪名,扣上匪諜帽子,「這不是白色恐怖,這是什麼?」但因案情內容皆涉國家機密,說了洩密,不說莫白,之後將主動向調查局說明,證明自己對國家忠誠。

張顯耀痛陳「少數人」作法草率,「為了迫害忠良,趕盡殺絕,令人不寒而慄」,不相信「少數人」可以隻手遮天,操縱調查局,罔顧國家利益;媒體追問「少數人」是否指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張顯耀頓了數秒,話到嘴邊,始終不願表明。

兩岸談判代表被扣上共諜帽子,張顯耀認為這將讓兩岸累積的互信蕩然無存、參與兩岸事務的人「惶惶不可終日」、兩岸關係急速冷凍,「後果不堪設想」,至於會不會具體影響貨貿商談,張顯耀說「我不能講,我講了又洩密了。」

面對自己的不利處境,張顯耀直言在國家機器下「多麼不堪」,媒體詢問是否擔心人身安全,張顯耀坦言「本來沒有,看到報紙有感覺到了」;過去認為政治並不可怕的張顯耀,感慨「現在看起來非常可怕。」張顯耀相信,現在陸委會海基會內部同仁,已經人心惶惶,風聲鶴唳,也提醒馬總統「被蒙蔽也好,被挾持也罷,我還是請總統要多保重。」有消息指張顯耀因太早洩漏底線,導致「馬習會」破局,對此張不認為馬習會破局由他造成,但是否真因此惹怒高層,張表示「不知道,或許吧。」

   
陸委會「維護台灣利益 出問題就拔掉」
記者林庭瑤/台北報導/聯合報
調查局懷疑,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疑涉共諜案,舉國譁然。張顯耀昨天舉行記者會痛批「少數人隻手遮天掌控調查局、馬總統被挾持了!」總統府對此低調以對,靜候司法調查。

總統府發言人馬瑋國表示,此案已由陸委會移送調查局,進入司法程序,將靜候司法調查。

【記者李仲維/台北報導】陸委會高層官員昨表示,處理張顯耀案證明政府團隊有反省能力,「出問題就拔掉」,這也是在真正維護台灣利益,畢竟中共對台工作還是處心積慮,我們只好「發現一個、處理一個」。

對於張顯耀遭調查局列為「外患」罪嫌疑人,官員表示,政府收到檢舉資料判斷張顯耀有洩密之嫌時,已經非常震驚,對於所謂的共諜案,誰會想得到?今天案件調查至此,並不是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要整張顯耀或兩人不和。

官員說,張顯耀個性比較高調一點,王郁琦和張的個性不同,與張的去職完全沒關,因為今天陸委會處理的是公事,不是私事,接下來就讓證據說話,等著看司法調查的結果論斷。

對於張顯耀認為兩岸互信及協商機制將因本案遭受重大衝擊,這位官員表示,兩岸協商機制不會有衝擊,因為過去一年來,兩岸制度化協商已有進展,官方溝通平台都已經建立,繼續協商下去不會有問題。

官員強調,原訂八月底的兩岸貨貿協議第九輪磋商雖然要展延一點時間,但不會不協商,因為現在協商談判都已由各部會主導,海基會與海協會只具有搭建平台的功能,真正談的是主管機關,兩岸都希望促進良性互動發展,不會因為「個案」而不互動。

但官員也坦承,兩岸關係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的尷尬期,希望這個「個案」就讓它過去,至於台灣民眾對政府協商團隊的信任問題,也多少會有衝擊,但多數民眾還是希望兩岸有良性互動,他不認為民眾會因為張案而不希望兩岸關係持續發展。

官員說,民眾恐會懷疑政府當中還有沒有其他的「張顯耀」,但就是因今天處理張案,證明政府團隊有反省能力,「出問題就拔掉」。

【記者陳君碩/台北報導】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被扣上疑似「共諜」帽子,外界質疑張過去曾參與簽署的協議,還算不算數?陸委會指出,張顯耀雖參與部分協商工作,但不負最後決策權限,已具體執行的協議不受影響。

張顯耀前年進入陸委會,今年三月接任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身居兩岸事務要職長達兩年六個月,負責兩岸溝通、協商工作,參與許多兩岸重要談判,在身陷拔官風波後,這些協商還有沒有效,引發質疑。

   
新聞眼/洩密移送哪? 法律沒硬性規定
本報記者劉峻谷/聯合報
官員涉及違紀、貪瀆、洩密等犯罪,官員所屬的機關有告發義務;但向檢、警、調、廉政署哪個機關告發,法律沒有硬性規定。通常移送機關會視違法案情選擇告發機關。不論向哪個機關告發,只要是刑事犯罪,最後都會由檢察官視證據決定如何處分。

刑事訴訟法規定,公務員因執行職務知有犯罪嫌疑者,應為告發。官員若有違紀行為,所屬機關必須先進行調查,如果僅屬行政不法,可依相關懲處規定處理,或由政風單位移送廉政署調查。

如果違紀涉及刑事案,依刑事訴訟法規定,須向具有偵查權的檢察官或司法警察官告發;司法警察官包括警察、調查官、廉政官。一般來說,移送機關會依偵查機關的專長,選擇向哪個單位告發;各偵查機關收案後,會依告發文件和證據進行調查,若達犯罪門檻,則移送檢察官偵辦,只有涉及內亂、外患罪的間諜案,才會直接移由高等檢察署。

以張顯耀案為例,陸委會選擇移交調查局偵辦,可能考量調查局有偵辦國安案件的能力和經驗,調查局接手後若認定張涉及一般洩密,則報請台北地檢署偵辦;若涉國家安全的外患罪,則報請台灣高等檢察署偵辦。

   
觀察站/張恐涉國防以外機密 應交北檢
本報記者蘇位榮/聯合報

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捲入洩密疑雲,調查局擬以涉犯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違背對外事務委任罪報請高檢署指揮偵辦,但該罪構成要件必須是「處理對外國政府的事務」;當前兩岸關係並非國與國關係,司法實務上也未將大陸視為「外國」,高檢署才要求調查局補正證據資料。

屬於外患罪章的刑法第一一四條規定,「受政府之委任,處理對外國政府的事務,而違背其委任,致生損害於中華民國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該罪構成要件必須是處理對外國政府的事務,但我國憲法規定的「固有疆域」包含中國大陸,馬政府兩岸政策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我方未將中國大陸視為「外國」,兩岸關係並非「國與國」關係,大陸對我方而言,當然不屬於外國政府。司法實務上,涉及兩岸的刑事犯罪案件,皆未將大陸視為外國。

目前看來,張顯耀比較可能涉及的是洩漏國防以外機密罪及違反國家機密保護法,這兩項罪名皆屬一審管轄,應由台北地檢署偵辦。張顯耀去職引發政治風暴,對今後兩岸談判的互信產生重大後座力,檢調偵辦這件洩密案必須格外謹慎。

   
協助氣爆災民 高市府啟動代位求償
記者楊濡嘉/高雄報導/聯合報
高雄市昨宣布啟動「債權讓與、代位求償」機制,由市府動用捐助款先賠償受災戶,再由市府向氣爆責任者求償,概估全部賠償金額十二到十五億元,半年內完成審議撥付賠償金。

副市長李永得表示,這一作法為讓受災戶更快取得賠償,避免長時間訴訟等待;未來市府向氣爆責任者求償時,原則會以「和解」為優先考量,和解不成再訴訟

副市長李永得昨天率研考會主委許立明、法制局長曾慶崇舉行記者會表示,這次氣爆造成卅人罹難、三百多人輕重傷,市府初估每位罹難者約可獲得一千二百萬元,重傷者八百萬元,但這是概估,市府會依據法院的計算方式再細算。

至於受災戶財物損失,包括房屋、車輛、營業損失等,許立明說這部分較複雜,要進一步認定,不過全部賠償事宜希望在半年內完成。

曾慶崇表示,受災者表達意願委由市府訴訟並提出證據後,由民間代表和市府組成審核會審核,如果審核通過,將會告知受災者估算金額,並詢問債權讓與意願,同意的話,受災戶可先領取估算賠償金,並簽署債權讓與書,由市府進行訴訟。

李永得表示,市府先向氣爆捐款專戶墊借賠償額,日後求償金額如果比墊借的多,多出來的部分歸還受災戶,如不足墊借數,由市府吸收。這項代位求償案,市府下星期三將提市政會議討論,經同意後即開始作業,受災者可自由選擇。

曾慶崇指出,同意由市府代位求償的受災戶、罹難者家屬、受傷者,要先自付裁判費和執行費,律師費由市府負責。

至於求償對象,李永得說,目前看來直接肇禍的是李長榮化工,但最後有多少廠商、單位有責任,要等法院判決,如果高市府也有責任,市府不會迴避。

   
致命箱涵 檢認定驗收有疏失
記者歐陽良盈/高雄報導/聯合報
雄檢昨會同土木技師勘驗引發氣爆的「致命箱涵」,確認是先有管線後有箱涵,且箱涵施工時,留有移管用的預留孔,但包商疑偷工並未移管,認定當初驗收和監工有疏失。

檢方表示,昨天勘驗的結果,證實是先有管線後有箱涵,幾乎已可排除當初負責埋管的中油責任,偵查目標鎖定包商和市府,下周將陸續傳喚相關人員,追查包商未移管箱涵工程卻驗收通過的責任。

檢方昨勘驗引發氣爆的致命箱涵,和十多公尺外的另一個「幽靈」箱涵,確認兩個箱涵都是以模板灌鑄。肇事的致命箱涵留有預留孔,但被用保麗龍塞住。

共同會勘的土木技師等專家認為,預留孔用保麗龍包覆,主要是為免灌漿時損害管線,同供未來移管使用,從預留孔的施工法,足以推斷是先有管線後有箱涵。

檢方指出,從預留孔的施工,間接可推斷包商施作箱涵時,就知道「以後要移管」,後來為何沒移管?讓管線成了包覆在箱涵內的「穿心」管線,不排除是為省事偷工。

至於位在致命箱涵附近的幽靈箱涵,檢方昨測量發現,幽靈箱涵長七點二公尺,箱涵頂部上方有三條管線經過,且用混凝土包覆,與設計圖相符,但箱涵一側出口,被包商用鋼板封死。檢方表示,現場為何會有兩個箱涵?原因仍待了解。

檢方表示,氣爆案責任追究,「追溯期不在考慮範圍內」,目前偵辦重點在查明真相,就算追訴期已過,「至少要給災民一個交代」,若確認是公務員疏失,未來受災戶聲請國賠才有所依據。

   
江菊會登場談石化專區
記者黃詩凱/台北報導/聯合報
「江菊會」今天登場。高雄市長陳菊今天下午三點半將到行政院拜會院長江宜樺,討論高雄石化業安全及發展。政院表示,經濟部已提出另設石化專區的構想,須視高市府態度和立場,再作研議。

行政院規劃開放會前合影及江揆和陳菊致詞,之後進行約一個半小時閉門會議。政院官員表示,經濟部已提出另設石化專區構想,但未正式獲江揆拍板定案,今天「江菊會」將正式討論可行性。

政院官員說,高雄氣爆案引發的連串爭議,牽涉到石化管線的管理及產業未來發展兩個層次的問題,相關部會連續兩周向江揆面報。針對石化管線的管理,政務委員許俊逸已彙整相關法規,建議先以行政命令要求石化業者定期申報危險氣體管線維護情形,平日並由地方政府負責檢查與監理,長期則推動修正工廠管理輔導法,由經濟部建立平台,聯合工安、廠安和勞安相關部會聯合稽查,但不另訂石化管理專法。

至於石化產業的發展,因牽涉範圍較廣,依照經濟部規劃,南星計畫區、遷村後的大林蒲以及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第二期剩餘土地在內等港區基地,皆是未來石化專區可能選項,以便容納仁武、大社等現行石化業者。

官員指出,這次陳菊主動致電,政院全力安排促成這場會面,江揆雖已聽取相關部會規劃簡報,但因事涉地方政府,基於尊重高雄立場,尚未正式拍板。至於「江菊會」具體議題,官員認為「須視高市府態度而定」。

今天「江菊會」除經濟部長杜紫軍將親自與會,由於設置石化專區涉及高雄港區相關規劃,交通部也將參與。據了解,在現行石化管線相關法規的修正方向,行政院和高市府立場接近,但在專區設置部分,由於牽涉範圍較廣,恐怕難在今天拍板。

   
林杰樑遺願 禁「巴拉刈」最快年底管制
記者鄭涵文/台北報導/聯合報

已故醫師林杰樑的傳記《永遠的俠醫—台灣良心林杰樑》昨天發表,林杰樑遺孀譚敦慈說,林杰樑生前有許多掛念的事,尤其是禁用巴拉刈及含鉛油漆,希望透過傳記出版,喚起國人和政府重視。

巴拉刈是便宜且效果良好的除草劑,廣為農民使用,但也常被誤食,甚至被用於自殺。衛福部心理與口腔健康司簡任技正鄭淑心說,台灣每年喝農藥自殺死亡者約四百名,其中半數服下巴拉刈,管制巴拉刈是防治自殺重要的一步。

衛福部與農委會已取得禁用巴拉刈的共識,將漸進推動。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馮海東表示,農委會最快年底實施新的農藥管制措施,將限制僅有「代噴業者」可以購買巴拉刈,並於一年後評估成效。若自殺率顯著下降,可持續實施並找尋替代藥劑;若自殺率仍高,則考慮直接禁用。

林杰樑生前致力巴拉刈脈衝式療法,降低中毒患者死亡率,被國際當作標準治療準則。林口長庚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說,長庚平均每周收治一至二位巴拉刈中毒患者,九成都是自殺個案,運用林杰樑發明的解毒方式,能救回半數患者性命。顏宗海也希望繼承老師遺志,建議主管機關嚴格管制。

林杰樑曾說,就算只喝下一小口巴拉刈,也可能讓人因肺部纖維化而缺氧死亡,或多重器官衰竭,死亡過程承受極大痛苦,且至斷氣前一刻意識仍舊清楚。譚敦慈說,林杰樑生前一直希望能夠禁用巴拉刈,並主張農民購買時,應登記或有配套措施。

《永遠的俠醫—台灣良心林杰樑》內容除了林杰樑遺志,也包括他的生平與行醫經歷,對食安的努力與醫學貢獻。譚敦慈表示,將追隨林杰樑的腳步,繼續關心台灣食品及環境安全。她也說,林杰樑過世一年多來,她天天跟林杰樑的牌位說話,彷彿他不曾離開。

【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農委會防檢局昨說,已和農藥業者討論,預計最快今年底可列出要管制的、毒性較高的農藥,包括巴拉刈在內,可能禁用或限制僅農藥代噴業者可購買。防檢局副局長馮東海說,預計管制六到八種農藥,其中以殺蟲劑居多,也有除草劑。

防檢局計畫禁用某些毒性較高的農藥,並找尋替代品,像巴拉刈可用毒性較低的除草劑賽嘉磷取代,或限制未來只有專業代噴農藥的業者可以購買這些農藥,並要求在藥劑中加入顏色、特殊氣味或苦味劑,防止民眾食用。

馮東海表示,過去就規定,凡買劇毒農藥的人都要跟店家登記姓名、追蹤用藥是否合法,但在防制自殺上看起來不是很管用;進一步了解才發現,買農藥自殺者不少是農民,因是買藥的常客,即使登記,也無法有效管制。

   
台東南興沙灘 暌違16年養回來了
記者尤聰光/台東縣報導/聯合報

「等了十六年,沙灘回來了!」台東縣南興海岸沙灘流失,每逢颱風豪雨,南迴公路路基常被淘空、交通中斷,東縣府與公路總局合作,以人工填沙、建離岸堤雙管齊下,成功找回暌違十六年的沙灘。當地村民興奮地說:「沙灘,好久不見了!」

台東縣府漁業科長許家豪表示,十六年前因尚武漁港興建北凸堤,攔住南下的漂沙,雖減緩漁港的淤沙,卻導致整個南興海岸沙灘迅速流失,加上海浪拍打侵蝕,原有六十公尺寬的沙灘大幅縮減至不到十公尺,近四年颱風季,大浪猛倒在南迴公路上,交通受阻九次,當地居民苦不堪言。

一開始縣府不斷為南興海岸補充流失的沙源,但只能撐七天到數周,來一次颱風或東北季風一增強,新填的沙灘就消失不見,民眾曾戲稱為「七天的沙灘」。

他說,好在公路總局要進行南迴公路拓寬工程,為了維護沿岸公路安全,編列三億元在尚武漁港南邊興建四處離岸堤,結合人工填沙,救回沙灘。

許家豪表示,去年底開始,台東縣府和公路總局合作,一邊疏濬漁港淤沙,倒在南北兩座離岸堤間的海岸「填沙養灘」,同時趕建離岸堤,六月四處離岸堤啟用,約兩個月就出現養灘效果,一處離岸堤附近出現一大片沙灘,且往南岸綿延近一公里,規模約一個足球場。

「終於見到成效了!」長期推動恢復南興海岸沙灘的在地居民王景昌表示,十六年前擴建尚武漁港後,凸堤效應阻絕漂沙,導致南興海岸沙灘消失殆盡,包括林投樹、椰子樹及木麻黃等海邊植物也跟著消失,兒時記憶的美麗海岸風景被消波塊取代,而這一等就是十六年。

「哇!真的是沙灘呢,好久不見了。」居民洪秀華看到久違的沙灘感動地說,小時候沙灘就是他們的「兒童樂園」,高中畢業後沙灘消失,孩子們去海邊都沒得玩,看到沙灘回來實在是太棒了。

經濟部水利署第八河川局長陳重隆表示,四處離岸堤擋住颱風巨浪,沙灘和公路路基不易被淘空流失,還能「接收」夏季南風漂來的沙源,展現預期成果,是好的開始,但養灘效果能好到什麼程度,還要長時間觀察。

   
731氣爆效應 秋菊決戰石化專區
記者林政忠/巡迴採訪報導/聯合報

七三一大氣爆,高雄心碎、全國震撼,卅條人命的代價,高雄人要求「經濟正義」,行政院規畫「石化專區」,下情不能上達,高雄市長陳菊今天北上會晤行政院長江宜樺;石化專區恐成選舉戰區,一場政治氣爆前,狼煙已四起。

經濟部、高雄市政府著手清查地下管線,但林園石化廠的大煙囪兀自排放濃濃白煙,槽車呼嘯而過,不只捲起滿天塵埃,不安也籠罩整座城市。

攤開城市競爭力,高雄的交通力最弱,捷運路網、公車接駁不足,高雄人寧願機車趴趴走,民間消費力和市府財政也都是六都末段班,但是,因為氣爆效應,掩蓋其他問題。

此刻,產業轉型已成高雄最大考驗,行政院傾向在高雄第三港區,闢設石化專區,讓散落大社、仁武等石化廠區集中遷入,新增六十五條油管,連接大林煉油廠。

採訪團隊前進石化專區預定地,附近的小港區大林蒲、鳳鼻頭共六里,上萬居民和三百間大小工廠比鄰而居;崩裂的路面、汙濁的空氣,這就是他們的家。

里長們面帶憂鬱,「那ㄟ看報紙才知?」「重建都還沒結束,就在畫靶,有這款代誌?」龍鳳里長黃文裕說,當地居民有八成死於癌症,希望官員先溝通,否則除了死守家園,「我們無處可去」。

「江菊會」今天登場,陳菊率領高雄市政府環保、勞工、經發、都發、交通等局處首長北上行政院,力求居住正義、經濟正義。

「呷飯要顧!」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楊秋興說,不可能把石化業趕出高雄,他當選會將前鎮等石油氣槽移去石化專區,鄰近居民將遷村。

曾任高雄市副市長的民進黨高雄市黨部主委陳啟昱指出,如果中央願意處理、遷村問題,「我個人贊成」。

不過,國民黨前鎮區立委林國正激動大罵,「石化產業值得高雄人用命來換嗎?我誓死反對!」

重回災區現場,一心路、凱旋路、三多路炸出大壕溝,形成諷刺的「高雄新灣區」。一心一路和光華二路交叉口,爆開路面就像災難電影畫面,地下的水管、電線、箱涵「全都露」。

鄰近大樓的牆面掛著兩塊競選看板,成為災區縮影。左邊一塊「台灣加油」,陳菊凝重和災民握手;另一塊「當仁不讓,帶頭拚過半」,陳菊握拳催票。

氣爆後,陳菊暫停競選活動,公開行程只剩勘災,但她每次現身就是全國焦點,市府團隊容有犯錯,陳菊幾乎以一己之力擋下批評;行政院宣布「三不」原則後,更是情勢大逆轉。

最新民調,陳菊仍大幅領先楊秋興。四年前,陳菊拿下八十二萬票、得票率五成二;民進黨高雄市黨部已經喊出,「市長百萬選票,議會過半,拿下議長」,讓陳菊好做事。

   
選戰觀察/大「菊」底定 秋風蕭颯…
本報記者林政忠/聯合報
高雄市長選戰,大「菊」底定。高雄市長陳菊選情幾乎不受氣爆影響,加上馬王政爭裂解國民黨高雄農會系統,由綠轉藍的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楊秋興雪上加霜,楊秋興考慮請辭公職,力挽狂瀾。

看似打遍天下無敵手,陳菊真正的對手是自己。最後一任高雄市長任期,陳菊力求歷史地位,高雄市要成為美麗港都,石化產業要轉型,才能擺脫「悲情城市」宿命。

民進黨高雄市黨部喊出「百萬選票、議會過半、拿下議長」,不是空口白話。高雄氣爆,陳菊選情「傷皮,不傷肉」,陳菊的民間聲望仍遠高於市府團隊或民進黨,加上多年經營的「大高雄派」,陳菊已成貨真價實的「南霸天」。

馬王政爭後,立法院長王金平回路竹老家,陳菊率領民進黨立委送溫暖,她在媒體前公開說,「王院長委屈了,高雄人不能讓王院長孤單。」陳菊一番肺腑之言,簡直把國民黨原高雄縣基層連根拔起,讓「老縣長」楊秋興失去原有優勢。

高雄市農會總幹事蕭漢俊豪爽說,王金平這一票仍會投給楊秋興,但「我欽佩陳菊的氣魄,呷人一斤、還人四兩,我必須還她這個人情」。蕭漢俊甚至在卅八區農會代表前,公開表態支持陳菊。

反倒是楊秋興改披藍袍後綁手綁腳,王金平也婉拒出任競總主委;陳菊團隊一路冷處理,徹底邊緣化楊秋興。基層建議楊秋興請辭政務委員、行政院南辦主任等公職,展現決心。楊秋興表示,他正在思考,可能和屏東縣長參選人簡太郎同步辭掉政委等公職。

陳菊雖步履沉重,選情不退反進;楊秋興想破釜沉舟,重尋昔日丰采。秋菊二次大戰,選情逐步加溫。

   
104年度總預算支出 社福居冠
記者黃詩凱/台北報導/聯合報

行政院會昨通過一○四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歲出較今年增加百分之二點三、金額一點九六兆元,明年預算編列以社福居冠,其次是教育科學文化、國防預算,三項支出總計占總預算五成八比率。

行政院會通過總預算案包括歲入一點七九兆、歲出一點九五兆元,透過公共建設與科技發展成長的雙引擎帶動,希望打造「拚經濟」主軸。

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因經濟成長及落實財政健全方案,明年度總預算具五大特色:課稅收入增加、財政缺口減少、年度舉債減少、負債比例降低、擴張性預算;其中,最重要的是擴張性預算和強化公共建設部分,共編列一九○七億元,比去年增加一百廿八億元,約增百分之七點二,將帶動經濟成長。

歲入以稅課收入為最大宗,約一點三二兆,比今年增加四八一億元、增幅百分之三點八,主因營業稅、關稅和證交稅增加;規費收入七四四億元,也較今年增加逾百分之廿五,主因四G寬頻釋照收入約一百五十億元。

至於歲入、歲出相抵,差短一六○四億元,連同債務還本六六○億元,合計尚須融資調度二二六四億元。主計總處表示,將全數以發行公債及賒借收入彌平,總預算連同特別預算的累積債務未償餘額為五兆五千四百五十八億元,占前三年國內生產毛額平均數百分之卅八,較今年降低百分之零點一。

張盛和指出,台灣去年租稅負擔率僅百分之十二點六,「差不多是世界最低」;預估財政健全方案落實後,租稅負擔率將成長至百分之十三,稅改方案推動後,租稅負擔率也將慢慢成長。

行政院長江宜樺裁示,一○四年度總預算案將於月底前送立法院審議,對於立法院各黨團及立委所提出的問題,各部會務必加強溝通。

   
看桃色新聞 驚覺主角是老公
記者袁志豪/新北報導/聯合報
呂姓家庭主婦在家帶小孩,空閒時瀏覽媒體網路新聞,發現一則男女感情糾紛的新聞主角似乎是她老公;等馬姓丈夫返家,她持新聞質問,馬無法辯解,承認確實發生婚外情,憤而提告,新北地檢署依妨害婚姻罪嫌,起訴馬與馬的外遇對象吳姓女子。

卅九歲馬姓男子每月收入十多萬元,他與呂姓妻子育有兒女,呂婦在家照顧小孩,讓馬打拚事業;但馬從前年開始與吳姓女同業發生婚外情,還在新北市土城區租屋當作兩人「辦事」愛巢,一直到去年初,吳女要求分手。

當時馬不甘分手,又認為吳女欠錢不還,多次傳簡訊恐嚇手中有性愛影片,內容包括「已將絕對精彩的故事燒成光碟,免費送人」、「妳是女主角,我看妳以後怎麼做人」、「弄下去妳一定想死」、「一起看我珍藏的A片」、「女主角露的兩點好清楚」。

吳女提出刑民事告訴,馬先被依恐嚇罪判處拘役卅天、民事部分今年四月再被判賠十萬元;判決經媒體網路即時新聞報導,馬的呂姓妻子瀏覽後想起丈夫近日有許多法院官司文件,丈夫均稱是同業間惡鬥糾紛,不禁越想越起疑。

呂婦在丈夫返家後持新聞追問,馬只好承認裡面的主角就是他;檢方偵訊時,因已有吳姓小三之前提告的法院判決佐證,馬與吳女均承認犯行,吳女也承認知道對方有妻子仍發生婚外情。

   
翁遭車撞索賠再退錢 「藉此告誡開車注意」
記者陳沛佑/屏東縣報導/聯合報
屏東潮州鎮黃姓老翁騎機車被鍾女撞傷,鍾女同意賠償三萬六千元,黃拿錢後當場還給鍾女,表示要錢只想藉此告誡鍾女開車注意,還安慰鍾女「以後生活有困難來找我」。

七十二歲的黃姓老翁,上月騎機車回家路上,被巷中竄出的鍾女開車撞傷,黃腦震盪送醫,右手也受傷,無法拿筷子、湯匙,機車也報銷,在市場賣菜、青草茶的生意也全部停擺。

事後兩人上調解委員會,黃開口要六萬元,鍾女稱自己單獨撫養兩個小孩,實在付不出那麼多,只能包五千元的紅包,黃不同意,委員居中協調一個小時多,最後以三萬六千元達成和解。

調解委員謝玉榮表示,鍾女一時沒那麼多錢,要求分期付款,但委員們認為往例分期到最後都不知所終,堅持現金當場支付,鍾女只好向朋友借錢。沒想到黃立即將錢歸還,鍾女驚訝的心情全寫在臉上。

「我從來不拿不是自己賺來的錢!」黃姓老翁說,鍾女生活辛苦,只是因為開車不注意撞到他,不是有意,但他考慮還是要讓鍾女有所警惕,「萬一以後她又撞到別人怎麼辦?」所以才會要求調解。他笑說,一開始開價六萬元,是想讓鍾女印象深刻,後來減到三萬六千元,「是因為四萬或五萬不吉利啦,三萬六比較好聽。」

參與調解的黃妻說,調解過程中,她就多次向鍾女強調,「我們不會拿妳的錢」,但對方始終不相信,「好像不相信真的有人有錢不拿」,希望自己和老伴的舉動,可讓鍾女相信真的有人不計較金錢。

黃姓老翁夫婦在菜市場賣自己種的蔬菜水果、青草茶,一個月大概賺一萬多元,黃妻說,「人老了,一定會死,有錢也不會不死」,所以問心無愧的生活就好,不要拿別人的辛苦錢。

黃表示,年輕時自己和老婆很窮,只能租屋,兩人一起做水泥工養兒育女,現在孩子長大了,對自己十分孝順,去市場賣菜只是因為打發時間,生活很滿足,所以遇到這類事,也不想為難對方。

潮州鎮調解委員謝玉榮表示,自己在調解委員會廿多年,「從來沒看到拿到錢又退回去的人」,黃因為車禍無法工作,也不計較,只盼鍾女能夠「下次多注意」,實在讓人感動。

   
基議員集體涉貪 1交保17請回
記者邱瑞杰、牟玉珮、林孟潔/基隆/聯合報

基隆月眉路拓寬傳有弊端,檢調傳喚十八名議員,議員鄭怡信因有指證收錢並行賄,檢方訊後聲押,法官裁定五十萬交保,檢方未提抗告,其餘議員均請回。

基隆地檢署獲報「月眉都市計畫道路改善拓寬工程(第二標)」有弊端,多數議員原本反對,後來集體「轉向」贊成通過二億多元預算,且道路「閃」過路旁「擁恆文創園區」墓園,啟人疑竇。

檢方前天大規模搜索,扣得五百多萬現金,將十八名市議員、市議會秘書黃連茂和開發擁恆墓園的國統集團總裁陳振豐列為被告傳喚。

多數議員在偵訊時否認收賄或圖利業者,但有議員供稱家中被搜出的廿萬元,是鄭怡信兩年前送來的,他收下後,覺得是非法的錢,所以一直擺著。國統集團昨天則代陳振豐發表聲明,否認行賄議員。

檢察官前晚漏夜複訊,有十四名議員在昨天凌晨兩點多被請回,另四名議員陳江山、蔡旺璉、楊石城、鄭怡信,以及陳振豐和黃連茂在昨天凌晨四點多完成複訊。

檢察官以鄭怡信涉犯本刑五年以上的收賄重罪,且有串證之虞,向基隆地院聲請羈押,其他五人訊後請回。

基隆地院昨下午兩點開羈押庭,檢方提出鄭收賄的事證和推論,但鄭怡信否認收賄,要求和指證者對質,最後法官認定收賄罪證不足。

至於檢方指控鄭怡信涉嫌行賄提出的事證,法官認為鄭雖嫌疑重大,但行賄罪本刑三年以下,不符羈押要件,裁定鄭交保。

鄭妻繳交保釋金後,鄭怡信牽著她步出地院,面對媒體記者採訪,不發一語。

外傳指控鄭怡信行賄對象是市議員楊石城,但楊否認。楊石城表示,檢調在他的服務處搜到幾萬元,服務處放幾萬元很正常,未涉不法,因此檢調說要查扣,他就讓對方查扣。

至於其他十七名議員及市議會秘書黃連茂和開發擁恆墓園的國統集團總裁陳振豐等人,先後被檢方請回。

   
旅客離境退稅 全大陸將適用
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共國務院昨天發布「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是重點之一,將實施範圍擴大至全中國大陸符合條件的地區,並於十二月底前公布具體措施,境外包括台港澳民眾在特定商店購買八百元人民幣(約四千元台幣)以上商品,可退部分稅款。

這項政策希望擴大旅遊購物消費,切實落實在入出境遊客行李物品監管的情況下,研究新增進境口岸免稅店的可行性。

中新社報導,離境退稅是指連續在大陸境內居住不超過一百八十三天的外國人和台港澳民眾同一天在同一退稅定點商店,購買退稅物品金額達到八百元人民幣,並在購買後九十天內出境時退還購買物品部分稅款的政策。二○一一年起,大陸在海南開始試點離境退稅政策。

昨天發布的促進旅遊發展意見提出發展目標,到二○二○年,大陸境內旅遊總消費額達到五點五兆元人民幣,城鄉居民年人均出遊四點五次,旅遊業產值占大陸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超過百分之五。

意見內容將完善旅遊發展政策,加強透過財政金融,支援符合條件的旅遊業上市,通過企業債、公司債、中小企業私募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支援旅遊業。

意見針對當前旅遊存在的困難提出改善措施。例如各地方政府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作為勞動監察和職工權益保障的重要內容。在教學時間總量不變情況下,學校可結合實際調整放假安排。

   
斬首美記者前 IS勒贖40億元
編譯莊蕙嘉/報導/聯合報

美國攝影記者佛里遭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斬首,血腥影片廿日上傳網路向美國嗆聲。紐約時報報導,佛里家族友人表示,IS曾向家屬要求一億美元(約台幣卅億元)天價贖金,佛利的雇主波士頓全球郵報發言人布萊恩則說IS勒贖一億歐元(約台幣四十億元),美國政府拒絕付錢。

佛里於二○一二年十一月在敘利亞被綁,他的好友、華裔美籍攝影記者童 瑩透露事發經過。當時她和佛利約好在土耳其靠近敘國邊界的一家旅館會合。過了約定時間佛里卻未出現,她便知大事不妙,立刻通知其家屬和雇主波士頓全球郵報。

當時童 瑩狂打電話,好不容易聯絡上佛利的翻譯。對方說,佛里去網咖上傳照片後,被一群武裝民兵攔下座車帶走。

除了佛里,IS手上還握有多名西方人質。綁架西方人勒贖,是IS仍隸屬凱達旗下時學到的「商業模式」。過去五年來,凱達和分支組織靠著綁架勒贖,至少進帳一點二五億美元(約卅七點七億元台幣)。

美國和英國拒絕向這些恐怖組織妥協,堅決不付贖金,其他國家則照辦,今年就有四個法國人和三個西班牙人獲釋。

這種情況下,被綁架的美國人只有幾條路可走。運氣好一點的,政府成功將人救出;或是天時地利人和,順利逃脫,但皆少之又少。二○○九年六月,被神學士綁架、囚禁在巴基斯坦近阿富汗邊境的紐約時報記者羅德,在數月縝密計畫後成功逃出。

運氣不好的可能被無限期監禁,甚至殺害。二○○二年,華爾街日報記者卜爾被凱達綁架近月後割頸殺害。

IS綁架西方人,很少留下活口。IS在伊拉克剛成立時,承襲凱達伊拉克地區頭子札卡威的教條,凡抓到外國人一律殺無赦,札卡威因此有「屠夫酋長」的外號,二○○六年遭美軍炸死。

為了向美國示威及為領袖報仇,IS喝令肉票穿上的橘色囚服,和美國監禁恐怖分子的關達那摩灣囚服是同一款。殺害佛里的影片末尾,IS揪著時代雜誌特約記者薩特洛夫,揚言他是下一個,還說至少要再殺三人。在美國堅不付贖的政策下,這些肉票恐怕凶多吉少。

   
氣候變遷與人類的歷史
如果氣候學家說的是真的,未來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的現象持續惡化,人類會不會活不下去,在地球上完全滅絕?讓我們從過去的氣候紀錄,來看人類是怎樣面對氣候變遷的。

增加孩子耐性的好策略
爸媽常會遇到這樣的狀況,孩子一沒有耐性,想到什麼就要什麼,完全不考慮要求是否合理,或別人是否可以馬上做到。本次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增加孩子的「耐性」、學會有「耐心」。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