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5/10/25 第904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赴陸須報准納入學校公務員 藍委批製造寒蟬效應
記者劉懿萱、屈彥辰、廖士鋒/台北聯合報

陸委會九月公布修正公務員赴港澳相關規範,陸委會本月初官網更新,指行政院九月廿二日訂定「行政院與所屬中央及地方各機關(構)學校公務人員違法(規)赴陸建議懲處原則」,納入學校公務員,上到公立大學校長,下至小學組長兼任行政職教師者,都需經許可赴陸,返台後須通報詳述赴陸事由及行程,違失情節重大一次記二大過免職,明年七月一日上路。

陸委會表示,這是依法行政,強調監察院已經提出過糾正,陸委會為此邀集各中央及地方各有關機關共同研商,並研提有關精進措施,以遏止公務員違法赴陸的情形持續發生。

監察院五月廿一日公布調查報告,指公務員申請赴陸核准率近百分百,近十年仍有三一八名公務員違法赴陸,包含高階文官五十五人,國立大專校院相關教育人員就占卅五人,其中最嚴重事例首屬國立中央大學前教授陳錕山投共案,已成國家安全問題,但違規高階文官幾乎沒被服務機關懲處,因此糾正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與教育部。

陸委會十月初更新官網,指行政院九月廿二日訂定「行政院與所屬中央及地方各機關(構)學校公務人員違法(規)赴陸建議懲處原則」簡任第十職及警監四階為界,基層公務員違規三次記一大過,高階則違規一次記二次過,違規樣態包括未經許可赴陸、返台後未依限填具「赴陸人員返台通報表」、返台拒絕或未詳實說明赴陸事由及行程。

該原則指出,赴陸人員違失情節重大,符合考績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一次記二大過要件者,得辦理一次記二大過專案考績免職,原則於明年七月一日正式實施。

陸委會說明,公立學校教師兼行政職,且行政職相當簡任十一職等以上者,如公立大學校長、各學院院長、學系主任、研究所所長,需向內政部申請赴陸許可;行政職相當簡任十職等以下者,如教師兼任公立高國中小的主任、組長,需向所屬機關核准赴陸。

至於公立學校教師未兼任行政職務者,陸委會指出,無須依照許可辦法或作業要點申請許可或報准。

陸委會此舉遭質疑為製造寒蟬效應,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說,陸委會作為只是淪為「忠誠查核」。藍委吳宗憲也批,國家愈走愈專制、不自由。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說,賴政府大幅限縮兩岸人民往來,對公務員交流問題也是小題大作,不會有效果且又擾民,甚至有違反法律保留原則之虞。

有地方官員指出,陸委會針對公務員赴陸近一、二年開始緊縮,包含兼行政職老師或校長,甚至連約聘僱也納入,導致多數公務員不太敢去大陸。

 
TOP
嚴管赴大陸 學者批:政府要讓學術界失語
記者許維寧、劉懿萱/台北報導聯合報

行政院擴大納入學校公務員,公立大學校長、院長至公立中小學兼行政教師等職,赴陸需許可、返台後則要詳述行程和事由,違失情節重大可記二大過免職。學界痛批,此舉簡直是擾民,以各種程序阻礙,就是要讓人民覺得煩而打消赴陸交流念頭。

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昆財指出,現在公教人員赴陸都要先申報,返台後也要再行通報有無接受招待、遭受平等對待等,現在又將規定加嚴,評估就是擾民,設立各種程序、懲處,如同處處卡脖子、給人穿小鞋。

吳昆財質疑,年初陸委會調查公教人員是否持有中國大陸證件,「但國家有更安全、有抓到匪諜嗎?」每次緊縮規範都如同大砲打小鳥,用技術性干擾,目的只是想封殺對陸交流。

銘傳大學廣電系主任杜聖聰表示,當赴陸變成懲罰,雙方失去理解彼此能力,未來台灣會變得更安全,還是更孤單?杜聖聰回憶,曾帶學生到大陸參訪、接待陸生來台,雙方年輕人談理想、拍影片、談未來,彼此的差異化為理解的動力。那種交流是知識的,而非政治的。

他說,制度的收緊讓「赴陸」成為高風險決定,寒蟬效應早已在學界蔓延,公立體系全面封閉,私校雖無明文限制,但也同樣緊張。即使有人願意赴陸,也擔心被誤解、被放大、被貼上標籤,這種心理負擔,比制度更可怕,讓人自我審查,讓學術交流變得像一場冒險。當大家都在「觀望」,整個兩岸學術圈就靜了下來,但靜的不是安寧而是失語。

新北市中等教育教師職業工會理事長黃耀南也談到,陸委會過去就針對軍公教清查是否持有中國大陸證件,若有道理就應全民適用。若說執行公務須對國家忠誠,還說得過去,但連教師私人行程都管,質疑為何要被特殊對待。

 
TOP
專題
彰化芬園關聯養豬場4死豬 採檢最快今有結果
記者葉冠妤、劉明岩、陳敬丰、黑中聯合報
台中市梧棲區爆發非洲豬瘟的養豬場,一輛前往運送斃死豬的化製車,也曾進入彰化芬園一家養豬場,即被列為關聯場,昨天被民眾發現養豬場門口置放四隻死豬,引起疑慮。彰化縣動物防疫所接獲通報後,緊急前往採樣化驗,最快今天結果出爐。

農業部長陳駿季說,案例場及相關關聯的四十案場正進行第一輪疫調,由於非洲豬瘟病毒潛伏期為十五天,從廿日檢測出陽性至昨天是第四天,根據文獻紀錄,第四天到十五天為潛伏期,現在進入緊張階段,染疫豬隻會開始在這時間點發病,現在是搶時間做完第一輪,後續會再啟動第二輪檢查,目前覆蓋率近八成,尚未發現特殊異常狀況。

至於是否延長禁運、禁宰令?農業部次長杜文珍昨表示,目前以五天為一個期程,在一二○個小時內釐清是否有其他案例,十五天是非洲豬瘟的潛伏期,萬一有其他狀況,禁運禁宰時間就要延長,依實際狀況調整。

而彰化芬園養豬場出現四隻斃死豬,彰化動防所指出,芬園這家養豬場養了約二千五百頭豬。

據了解,該養豬場在台中梧棲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後,已被列為關聯場,廿二日接獲農業部通知後,即針對該場實施豬隻移動管制,派員前往檢視豬隻健康狀況,並針對最近斃死豬先冷凍辦理採檢。

動防所人員說,以這家養豬場的規模,四隻斃死豬數量來說不算異常死亡,業者昨將四頭斃死豬搬運到養豬場門口,準備接受採檢,卻被民眾發現在網路披露,也受到民代關切。

動防所表示,由於芬園鄉養豬場是台中梧棲發生豬瘟養豬場的關聯廠,加上豬隻病毒有潛伏期,已在昨天上午前往採樣,由專人將檢體送驗,預計今天會有結果。

為防堵非洲豬瘟擴散,陳駿季強調,除邊境查驗更積極外,場域部分,也會優化各豬場的病死豬調查,並調降化製場異常死亡通報指標,現行規範是五百頭豬隻異常死亡百分之二須通報,兩百頭到四九九頭為百分之三、一九九頭以下是百分之五,後兩者將分別調降至百分之二、三。

針對肉品與批發市場,陳駿季說,將加強清消,也會開始做PCR環境監測。

 
TOP
冷眼集/廚餘去化7年空轉 淪防疫破口
本報記者邱瓊玉聯合報
台中爆出疑似非洲豬瘟案例,讓「廚餘養豬」爭議再度成為焦點。諷刺的是,廚餘養豬是七年前就該解決的老問題,歷經四屆行政院長、兩次疫情警報,民進黨政府卻仍無法提出一套兼顧防疫與廚餘去化的長期方案,導致如今廚餘養豬處在禁也難、不禁則危的兩難困境。

回顧二○一八年,金門海漂死豬驗出非洲豬瘟陽性,養豬業者人心惶惶,時任閣揆賴總統,召集地方溝通防疫與廚餘去化問題,要求環保署(環境部前身)、農委會(農業部前身)盡量補助堆肥場設置。

不過根據環境部統計,全台每年約產生七十七點二萬公噸廚餘,其中六成二是飼料化,堆肥僅占三成,換句話說,七年過去,養豬業依舊是廚餘去化的大戶。

此外,當年雲林縣率先禁止廚餘養豬,遭賴清德反對,擔心廚餘去處馬上會出現困難。如今禁止廚餘養豬不過十五天,卻已有縣市政府因處理量能不足急跳腳,顯然這七年,政府未補起廚餘去化的缺口。

再者,按照規定,廚餘須以九十度高溫煮一小時以上,期間不斷攪拌,接著還要放涼,才可以餵豬;但實務上,這過程「太費工」,再加上廚餘烹煮過程會產生惡臭,導致有業者僅用簡易鍋爐「加熱一下」,地方稽查人力也不足、監管難落實,就成了防疫的最大漏洞。

二○二二年時,國內查獲越南走私肉品被驗出非洲豬瘟,且豬肉製品已流入台灣市場,又讓廚餘養豬爭議受到討論。農委會當時宣布要在屏東、台中、苗栗、桃園四地試辦「廚餘共同蒸煮中心」,以「中央廚房」概念統一高溫蒸煮廚餘後,再配送給養豬場。不過口號喊得漂亮,執行卻乏力,迄今全台僅苗栗通霄一家民間牧場通過審查並實際營運。

從二○一八年迄今,本應是廚餘政策轉型的準備期、共同蒸煮場的建設期,卻幾乎原地踏步。一個沒有執行力、得過且過的政府,無論有多少專家諮詢、多少緊急會議,終究無法建立防疫韌性。如今「禁也不是、不禁也不是」,正是七年不作為的代價。

 
TOP
2018為何未禁廚餘養豬 賴清德:多數縣市不贊成
記者劉明岩、簡慧珍、郭韋綺、陳敬聯合報

國內爆發非洲豬瘟疑似案例,賴清德總統昨表示,他擔任行政院長期間,曾召集各縣市召開非洲豬瘟會議,當時廿二縣市開會結果,多數不贊成禁用廚餘,主要是龐大廚餘無法處理,當時結論為禁用縣市要能處理去化,如開放餵豬,應做到科學標準把病毒殺死。

賴總統昨到彰化縣參觀台灣設計展,賴總統說,二○一八年中國爆發非洲豬瘟,台灣嚴陣以待,那時他當行政院長,第一時間成立非洲豬瘟防治中心;很可惜的,非洲豬瘟在幾天前在台中出現新的疫情,盼各縣市配合中央應變措施,只要在潛伏期十五天內做好疫調工作,沒有再有其它地方爆發,即可稍微放心。

賴總統說,當時他曾邀集各縣市召開會議,討論結果多數縣市不贊成禁用廚餘,原因不是為了百分之八的黑毛豬產業,而是各縣市都有龐大廚餘沒辦法處理,貿然禁用廚餘將到處流竄,病毒傳播會更容易;禁用廚餘的縣市必須做好去化工作,如要用廚餘養豬,蒸煮設備要合乎規格,確保病毒死亡。

高雄市長陳其邁昨表示,短期內因應防疫,暫停廚餘餵豬,中長期要強化廚餘管控與去化,已啟動餐飲業廚餘的集中化與高溫滅菌處。他也建議,未來廚餘處理,應該不要再使用廚餘(養豬)了。

台中市長盧秀燕昨表示,全國廿二縣市大部分都沒有禁止廚餘養豬,中央已經在重新審視政策,台中市會等中央的決定,市府也在評估研究中。桃園市府表示,尊重中央的政策,但呼籲防疫也要兼顧產業。

新竹縣府表示,竹縣每月有八二三公噸廚餘,其中八成養豬,目前暫停廚餘養豬,已嚴重超過每月六六○噸處理量,已研擬提高每月處理量至一千一百公噸因應;建議由中央評估是否禁止廚餘養豬,但應考量地方廚餘處理量能,並提出轉型政策。

南投縣府表示,全縣每天產生卅公噸廚餘,其中廿公噸透過養豬、養雞處理,目前已暫停廚餘養豬,但現階段中央若全面禁止,廚餘將無處去化;縣府已規畫設置處理廠,今年底前招商,後年底完工。

 
TOP
廚餘蒸煮場 全台僅1家
記者葉冠妤/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中市爆非洲豬瘟,大家急忙找破口。賴清德總統昨表示當年未全面禁用廚餘,是因他擔任行政院長時「多數縣市反對」,然而,高雄市長陳其邁跳出來呼籲「未來應全面停用廚餘餵豬」。對此,農業部長陳駿季昨表示,尊重各地方政府禁止政策,並強調廚餘養豬不是原罪,現在蒸煮廚餘養豬有嚴謹規畫,未來將滾動檢討。

陳駿季表示,尊重各地方政府禁止廚餘養豬的政策,執照是由地方核發,地方現在就可以自行宣布。

他解釋,賴總統過去擔任行政院長時召開的相關會議,當年時空背景和現在有一部分相同、一部分不同。大家只看到當時大部分縣市反對禁止廚餘養豬,但忽略當時也提及非常多的但書跟前提,如果要從事廚餘養豬,一定要在廚餘進到餵食系統前,確保它的安全性,後續才會有兩百頭以上豬場,需要以九十度高溫蒸煮一小時的設計。

至於是否階段性退場?陳駿季說,雖然廚餘養豬的豬場僅占百分之八,但也是豬肉產業的貢獻者,政府過去一直輔導轉型,從過去近兩千多場降到現在只剩四三五場,輔導是漸進式的,未來是否繼續輔導或訂時限,都在討論範圍,農業部將滾動檢討;就廚餘再利用作為飼料,也會啟動資訊收集,若技術成熟能技轉,也會嘗試導入。

至於農業部推動的「廚餘共同蒸煮場所」,自二○二二年七月修訂審查要點至今,僅苗栗一家畜牧場通過審查營運,成效不佳。陳駿季僅說,共同蒸煮中心是與環境部共同推動,主要是供應小型畜牧場,是否要繼續設立,待疫調完成,下一階段再討論是否調整。

環境部環管署副署長林左祥解釋,業者必須先跟農業部提報興辦事業,通過審查,再來跟環境部申請廚餘再利用檢核,共同蒸煮場所設不設得起來,是農業部負責審查。

 
TOP
民團:應推廚餘資源化轉型
記者葉冠妤、趙容萱/連線報導聯合報
每年廚餘總量仍有不少經高溫蒸煮後養豬「飼料化」,如今因非洲豬瘟,讓該不該禁止廚餘養豬,再度被關注。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長吳碧霜強調,傳統廚餘餵豬的模式存在「難以百分之百確保蒸煮完全」的致命漏洞,足以讓台灣的養豬產業遭受毀滅性打擊。政府也應趁此時機推動「安全廚餘資源化」轉型,讓防疫與環保並行。

吳碧霜建議,應建立「環保飼料認證制度」,以制度化方式明定高溫滅菌、防疫安全、汙染防制及碳足跡管理標準;並輔導業者升級設備,從傳統蒸煮轉向高壓滅菌或生物轉化技術(如黑水虻、發酵蛋白等),同時推動資訊公開與追溯平台,確保廚餘來源與去向透明可監管。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建議,現階段可輔導各縣市政府先做簡易堆肥,類似民間團體作法,將所有廚餘埋入已裝滿竹屑或木屑的廚餘堆肥箱,不建議直接送焚化爐廚餘去化,因為養豬廚餘鹽分含量高,會腐蝕爐體。長遠規畫,則是根據各縣市特性設置適當的廚餘處理設施,包括高效掩埋場、厭氧發酵場、黑水虻設施。

環境部環管署副署長林左祥說,這幾年透過輔導轉型,廚餘養豬場逐年減少,以家戶廚餘來看,相對於早期高達六、六成用於養豬,現在只有四成二。

林左祥說,地方縣市要選擇哪一種去化設施,是因地制宜,像是生質能廠適用廚餘量大的縣市,才能達到規模經濟。現在也有三成的去化方式是高效堆肥,只要兩周就能產出肥料。

目前台中市外埔綠能園區設有生質能廠,透過厭氧發酵沼氣發電,沼渣、沼液可當有機肥料,目前每天收一百公噸生廚餘。台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說,今起每天加收五公噸熟廚餘進場,並逐步增加,測試二個月,若去化效果佳,將擴大收熟廚餘。

 
TOP
話題
北市府「紙本+電郵」打詐 快過數發部電子通報
記者楊正海、李承穎、馬瑞璿/台北聯合報

北市府原送達紙本公文要求社群平台廿四小時內下架涉詐廣告,阻斷民眾繼續受害,今年八月卻被數發部指通報速度太慢,改用數發部電子通報系統後,卻發現這套系統效率比紙本更慢,市府怒批「數發部自己戴耳塞、還嫌吹哨者不用大聲公」。

截至今年八月底,詐騙廣告仍以Meta臉書、IG等平台為大宗,光是北市就有二六七○人因此受害,財損廿億九千萬元。

Meta違規 中央輕罰250萬元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年二月跨局處成立「打詐小組」,市府今年六月十八日、七月十四日函報數發部裁罰,Meta平台涉詐廣告共計一七六三則,其中七十七則未依「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卅二條規定於廿四小時內下架,每則違規廣告可罰五十萬到一千萬元,但數發部事後僅輕罰二五○萬元罰鍰。

數發部八月指出,Meta雖已配合將北市府所提供的百分之九十五詐騙廣告下架,但因北市府未以電子檔案通報案件,而是紙本資料,Meta在處理紙本通報速度緩慢,所以仍有百分之五案件未能符合「詐防條例」規定,於廿四小時內下架。

主動打詐卻被指責,基層員警「炸鍋」,直呼難以想像中央偏袒平台業者至此,且每件可開罰至少五十萬,七十七則至少可罰三八五○萬元,卻只罰二五○萬元。

北市府表示,市府主動吹哨、追蹤,才促成中央祭出罰款,數發部卻採信平台業者的說詞,指市府使用「紙本通報」導致程序延宕,但當時數發部尚未開放地方政府使用電子通報系統通報業者,為確保具行政處分效力,只能以紙本送達業者。

市府官員補充,除以紙本送達,同步以電子郵件附上廣告連結,是當時地方政府唯一合法、也最快速的方式。數發部事後卻反指積極主動執法的北市府拖慢速度,實在太諷刺。

官員表示,詐騙廣告的「廿四小時內下架」是打詐黃金法則,多一秒曝光,民眾就多一分風險。

儘管數發部九月一日開放各縣市政府使用「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電子通報功能,但北市官員指出,現行設計仍存在重大時效落差,依數發部與業者協議內容,電子通知發出後,須至「次一日之翌日零時」才視為生效,例如今天上午十時通報,後天零時才開始計算廿四小時下架時間,詐騙廣告上可繼續存在逾六十小時,反而比紙本慢,嚴重錯過黃金打詐期,不知又有多少人會受騙。

數發部:電子通報精準快速

數發部表示,檢視北市府所提供資料,發現手抄紙本導致辨識不明或漏填,顯示電子通報的重要性。建議北市府應可採用電子通報,方可達到精準通報,快速下架目的。

 
TOP
揪詐騙廣告 北市自研AI系統
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北市府今年二月成立跨局處打詐小組,三月便啟動自主研發的AI詐騙廣告偵測系統,是地方政府首創,且廿四小時不間斷偵測,會自動標記、截圖、封存原始碼等確保證據完整,今年已蒐報逾兩萬則涉詐廣告,均要求平台下架。

專責打詐的北市刑警大隊經濟組長林承緯表示,系統結合自然語言分析等技術,能針對「假投資、假求職、假中獎、假交友、騙帳戶」等主要詐欺模式建立多重判斷模組,即時比對文字、影像與連結特徵。

系統一旦辨識到高風險語句或圖片,就會自動標記、截圖、封存原始碼並加蓋時間戳記,確保證據完整、具法律效力。他強調,AI廿四小時不中斷蒐報,效率遠超人工檢舉,「我們找到的每一則涉詐廣告,本該是平台本來應該負起的審核責任」。

警方統計,今年截至九月,北市AI系統蒐報二萬七二○則涉詐廣告,透過AI分析也顯示,詐騙廣告出資樣態高度集中且重複,包括卅日內新創帳號比例達六成,幾乎都是「詐騙專用免洗帳號」;重複出資者比例約五成,下架後重新投放形成「邊下架邊上架」循環。

林承緯說,警方後續也會依「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卅七條規定,向網路廣告平台業者調閱電磁紀錄、註冊資料、連線及交易軌跡,研析金流與帳號關聯,追查實際操控或投放廣告者身分,從源頭治本。

 
TOP
冷眼集/數發部到底要打詐還是助詐?
本報記者李承穎聯合報
數發部成立三周年,本應是檢視「數位國家」成果的時刻,然而其射出的「三支箭」中,以「推動打詐工作」為首的一箭,卻像是射向了空氣。基層指控數發部偏袒平台業者,「打詐國家隊」愈打愈詐,台灣仍難洗刷詐騙王國汙名,數發部到底是要打詐,還是助詐?

斥資一千三百萬的「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已是少數稱得上「有用」的工具,今年九月好不容易開放給地方政府,卻有三大盲點,第一,只負責通報,不追蹤下架,即便已通報業者下架詐騙廣告,數發部仍不會主動追蹤,根本打假球。

第二,數發部理應有強大資訊科技,但地方警局上傳通報詐騙廣告案件,上萬筆詐騙資料得逐筆按下審核,才會通報業者下架,明明修改程式碼就可讓通報更便利,卻不願修改。

第三,數發部過度偏袒業者,除了輕罰,也跟業者協議「次一日之翌日零時生效」的下架制度,讓詐騙廣告持續橫行逾兩天。種種盲點讓基層棄用,「科技防詐」只剩口號。

另外,「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明文規定業者應將詐騙廣告內含的通訊軟體帳號提供警方,以利溯源追查並防止民眾點入被害,但業者置之不理。數發部卻認定點擊連結後才轉跳通訊軟體,不算是通訊軟體帳號問題,要地方警局自行過濾,主動幫業者開脫。這種自我閹割式的解釋,不僅讓基層疲於奔命,更讓詐團笑到最後。

相較下,地方政府反倒展現出真正的務實精神。台北市自主研發AI系統,全天候自動蒐報詐騙廣告,強迫業者即時下架,成效顯著。反觀數發部,喊著「智慧打詐、科技防詐」的口號,編列數十億預算,卻落後地方政府一大截。

防詐要貼近基層、對症下藥,若數發部繼續自滿於會議簡報與標語宣示,「智慧國家」只會成為詐騙天堂的遮羞布。

 
TOP
打詐不溯源 警嘆車手抓不完
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詐騙橫行,北市一年抓七千名車手,監所快被詐騙犯塞滿,仍無法遏止,各界盼加重刑期,基層員警坦言,站在打詐第一線,幾乎每天都為打詐疲於奔命,國家打詐不能像打地鼠一樣,「東邊打,西邊冒」,須溯源治本。

北市議員侯漢廷指出,去年上半年,北市查獲詐團車手二九八九人,今年上半年也查獲三九二四人,等於一年抓近七千人。他質疑難道每年都有新的車手出道,研判應該累犯居多,希望市警局向中央建議修法,加重刑期遏阻詐騙案。

北市警局長李西河說,詐團車手或水房或其他分工人員,抓到後會繼續溯源,因詐欺案大多是跨境, 機房在緬甸、柬埔寨、寮國,台灣是轉帳點,因此詐騙車手愈來愈多。

北市刑大表示,北市每年平均逮捕詐團車手七千人左右,這幾年已招募困難,從事車手的人以經濟弱勢者較多,且因民眾法制教育和防詐宣導,詐團難招人,已朝向外籍人士和在台工作的外籍移工找人。

基層員警直言,警方長期處理詐騙後端,如若前端沒控制好,後端只能無止盡的亡羊補牢,每天追車手、安撫被害人,但量刑多僅一年,根本無法嚇阻;境外門號在台無記名漫遊,線索到最後也常斷線。

員警說,ATM提款缺乏雙重驗證,車手人手一張卡就能提領,面部遮蔽警示系統慢半拍;第三方支付與虛擬帳戶更缺乏與實體帳戶的聯防警示規範,錢一旦轉出很難即時凍結。結果平台廣告繼續投放,金融、電信、網路等環節漏洞依舊存在,基層疲於奔命收拾殘局。

 
TOP
焦點新聞
加熱菸吸食器展售惹議 衛福部擬修法
記者林琮恩/台北報導聯合報
衛福部九月才明令禁止加熱菸吸食器具展售,卻在日本菸商產品上市前,行文地方政府宣布「不抓了」,引發民間團體強烈不滿。衛福部長石崇良昨表示,開放展售是避免「魚目混珠」,助民眾了解哪些吸食器具合法。對此,台灣拒菸聯盟批評,衛福部以「消費者保護」為由辯解,並以一般法逾越特別法,根本本末倒置。

加熱菸爭議不斷,第二款加熱菸甫上市,立刻被發現吸食器公開展售,主責的國健署署長沈靜芬第一時間避談,僅以新聞稿回應。

石崇良昨出面說明緣由,會允許通路業者以「最小程度、圖文呈現」方式,展示經核准的四款吸食器具,目的在於資訊公開、方便管理,避免民眾誤購未經核准產品。

他強調,凡非列入核准清單的吸食器具均屬違法,應予取締,且圖文販售符合「菸害防制法」子法規要求。

石崇良說,「菸害防制法」目前並未要求加熱菸吸食器具標示警示圖文,衛福部將研擬修法,明訂加熱菸吸食器是否比照一般菸品於外包裝印製警示圖文,包括規範圖文面積與大小,同時將輔導業者展售時「不可過於醒目」,以減少宣傳效果。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指出,「菸害防制法」明定菸品可採圖文方式展售,指的是加熱菸的菸草柱,而非吸食器具。若衛福部堅稱吸食器具屬菸品,至少應比照菸草柱,在外盒上印製警示圖文,否則「硬凹」的解釋,只會削弱法規效力。另外,「消費者保護法」為一般法,「菸害防制法」為特別法,以一般法逾越特別法,已是本末倒置。

林清麗批評,國健署九月仍要求不得展示吸食器具,卻在日商產品上架前,突以行政命令行文地方政府,稱超商若以圖文呈現吸食器外觀,不必視為違法,還搬出「消費者保護法」作擋箭牌。這是在美商違規未標尼古丁含量後,政府再度退讓,「簡直是替日本菸商開大門、走大路。」

台灣拒菸聯盟呼籲,若衛福部認為吸食器具可比照加熱菸展示,應依法修法補漏,而非以行政命令曲解法意。政府應亡羊補牢,撤回違反「菸害防制法」的命令,全面禁止加熱菸載具展示。

提醒您:吸菸有礙健康

 
TOP
監測花蓮堰塞湖 燕子口昨降挖導流
記者王燕華/花蓮報導聯合報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陸續解除警戒,林業保育署仍持續監測,馬太鞍溪堰塞湖水穩定流出,下方後來新生成的小堰塞湖已消失;燕子口堰塞湖的壩底穩定滲流,廠商昨進場施工,為壩體降挖及導流。

林業署花蓮分署昨天監測,馬太鞍溪堰塞湖已解除紅色警戒,恢復常態警戒;下游800公尺處於21日崩塌形成小堰塞湖,昨觀測發現湖體已經消失,河道流路恢復正常。

燕子口堰塞湖持續穩定滲流,已解除警報,但台8線靳珩隧道西出口淹水路段及東出口至魯丹橋溢流水路段仍封閉。

 
TOP
橘世代/【秋日旅行避險須知】高齡旅行 2大法則避險
記者張□文/桃園報導聯合報

告別了酷暑、揮別了學生暑假的旅行旺季,秋日涼爽舒適、視野清晰、景觀豐富,是退休族最愛的出遊季節。

急診科醫師、高山醫學專家王士豪熱愛高山,曾經協助八十五歲的譚老爹一圓登上台灣的最高峰——玉山主峰的心願。王士豪認為,「事前評估」和「疾病管理」,是年長者確保旅行安全的不二法則。

王士豪指出,年長者爬山,高山症比率反而比較低,因為腦組織隨著年齡增長而有萎縮,腦內有較多空間可以應付腦血管擴張,使他們在高地環境適應良好,高山症出現比率只有一到兩成(一般成人超過三成)。

慢性病與跌倒 長者最大隱憂

因此,高齡者旅行的最大風險不是高山症的預防,而是慢性病及其他疾病的管理,還有活動力下降、跌倒、失智迷路等狀況。

因此事前系統性醫療評估與準備很重要。王士豪建議,除了去旅遊醫學門診針對行程作用藥評估、慢性病回診拿藥之外,也要到原分科門診回診,例如有肺氣腫者需看胸腔內科;若有換過人工髖關節,則需看骨科。

除了醫療準備,行前也要進行體能適應。當初譚老爹爬玉山前,就乖乖遵照醫囑做健走、登階、郊山做體能訓練等等。

如果是長時間高海拔的旅行,出發前不妨在台灣先做高海拔適應,例如合歡山是很好的高地適應地點,不僅容易到達,若有狀況也容易撤退。王士豪說明,高山適應訓練可以刺激人體製造更多紅血球,來攜帶更多氧氣,增加身體在高山環境的適應,但是紅血球壽命是九十到一百二十天,高山適應要在登高山前三個月以內才有效果。

郊山也有風險 帶齊基本裝備

最後王士豪提醒,台灣是個多山國家,疫情之後爬山風氣更盛,但千萬不要輕忽爬郊山的風險管理。高山因為救援困難,所以大家上山前比較慎重,郊山反而容易輕忽。但事實是,郊山樹林茂密,發生山難不一定好找。

王士豪說,除海拔高低、沒有高山症外,高山會有的風險,郊山都會有,像中暑、失溫、寒流,因此爬郊山,基本裝備都要有。

 
TOP
政治新聞
鄭麗文第二波人事 藍副主席張榮恭、蕭旭岑
記者屈彥辰/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民黨主席當選人鄭麗文十一月一日就任,繼公布副主席兼任秘書長李乾龍、副主席季麟連後,昨再公布第二波人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前主任張榮恭、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任副主席,南投縣工策總幹事李哲華任副秘書長兼組發會主委,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任文傳會主委。

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分析,「連系」張榮恭、「馬系」蕭旭岑出任國民黨副主席,再加上吳敦義愛將李哲華掌組發會主委,明顯看到鄭麗文集體領導時代到來。

陳學聖表示,相信這是鄭麗文必然的抉擇,因為她竄的太快,不像歷任黨主席資歷完整,從政夠久,早有自己兵馬。鄭的崛起,來自不同的勢力,選後必須有所安排。陳學聖說,張榮恭、蕭旭岑出任副主席,兩岸路線將上溯到廿多年前連戰破冰之旅、馬習會,再加上鄭麗文選舉的主張,一脈相傳,路線清晰。但國民黨論述的理想能否呼應到民眾心中的繫念,此時此際是艱難的挑戰。

鄭麗文的人事布局被質疑「世代不交替」,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昨表示,李乾龍是他推薦的,應讓李好好發揮優點,「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有兩老,更有多寶」。鄭麗文一定會重用很多年輕人、新世代來協助發展黨務。

王金平說,日前鄭麗文到立法院拜會國民黨團,以黨籍立委熱烈歡迎程度,鄭應不是弱勢黨主席。大家都以黨的生存發展、國家生存發展為念,會更加團結合作。

 
TOP
觀察站/鄭麗文延攬各系 意在集體領導
本報記者屈彥辰聯合報
國民黨新任主席鄭麗文迄今公布的兩波黨務人事,涵蓋黨內多位大老人馬;由於鄭麗文在黨內政治能量有限,這樣的人事布局,一方面是平衡各方勢力的權衡之計,另一方面黨內認為,鄭有意讓國民黨走向集體領導與決策的模式,至於這樣的分析是否正確,還有待觀察與驗證。

鄭麗文任命與王金平關係密切的李乾龍擔任副主席兼秘書長、軍系季麟連、連戰人馬張榮恭、馬英九人馬蕭旭岑任副主席;將任組發會主委的李哲華是吳敦義愛將,侯友宜一路拉拔的吳宗憲則將任文傳會主委。

此外,在黨主席選舉期間,頻頻現身鄭麗文身邊的馬政府時期國安會副秘書長楊永明,以及國民黨前立委李德維,目前雖未列入人事名單,但黨內認為,憑藉他們的資歷與影響力,未來在鄭麗文的決策圈中,勢必扮演重要角色。

而儘管鄭麗文的人事布局展現了包容與平衡的企圖,但現任主席朱立倫及其競選對手郝龍斌的子弟兵,尚未出現在人事名單。朱立倫任內帶領國民黨在上次地方選舉奪回台北、桃園,擁四個直轄市執政權,去年立委選舉取得國會多數,大罷免也帶領藍委以卅二比零的戰績全數保住席次。若朱系人馬最終未獲任用,鄭麗文恐難免被質疑「對現任主席不夠厚道」,進而影響到黨內團結。

鄭麗文的黨務人事布局涵蓋黨內重要山頭人馬,看似面面俱到,但實際上也是平衡各方勢力,厚植未來擔任黨主席的政治能量。而如果鄭麗文可以透過這樣的布局,展現集體領導與決策,也是替國民黨帶來新機遇,透過廣納各方意見,讓國民黨的政策更具包容性。

 
TOP
時代雜誌:美須警惕賴清德魯莽行徑!我外交部回應了
編譯周辰陽、記者李人岳/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時代雜誌廿三日刊登華府智庫「國防重點」主任高德斯坦專文。他示警說,台灣是當今全球最危險的衝突引爆點,美國必須警惕台灣領袖賴清德的「魯莽行徑」。

高德斯坦批評,賴總統高調宣示台灣主權,北京視之為挑釁;華府應審慎處理台灣問題,必要時對他提出警告,並將戰略重心回到美國在太平洋真正的條約盟友,即日本、南韓、澳洲和菲律賓。高德斯坦強調,台灣並非美國核心的國安利益,不值得為此冒著與中國爆發災難性戰爭的風險。

北京一旦採取武統,恐引發螺旋式升級,使美中爆發衝突,動用核武的可能性令人不安。美國過去屢因亞洲民族主義而陷入困境,如今更應審慎行事。高德斯坦認為,賴總統與行事更謹慎的前總統蔡英文不同;她傾向淡化任何關於台獨地位措辭,賴總統則透過一連串演說,明顯傾向追求正式獨立。

高德斯坦說,台灣今年舉行的漢光演習採多項創新措施,以因應中國日增的軍事威脅,但也暴露出國防策略的偏差。軍事專家主張,鑑於台灣港口與空軍基地勢必成為共軍對台首波攻擊目標,台灣若將資源投入水雷與其他非對稱武器,重心轉向價廉且可分散部署的地面作戰系統,更符合實際需求。

北京顯然正試圖揣摩華府的政策走向。美國總統川普在台灣問題上的態度較審慎,但包括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的部分,川普政府高官則採明顯鷹派立場,而與北京交往數十年的美國科技富豪馬斯克已淡出白宮決策核心。

高德斯坦提到,台灣對中國是核心利益,而軍事力量的對比日益傾向中國。美國領袖不應猶豫,也許用私下警告方式,遏制明顯魯莽的賴總統。

我外交部強調,賴總統多次強調「和平是唯一的選項」,維持台海現狀也是國際社會共同共識。我國政府一向以負責任的態度,並以穩健、理性及務實的方式推動兩岸政策。台灣維持現狀的承諾從未改變,也無意挑起任何緊張情勢。

 
TOP
社會新聞
越南籍移工慘死台中大雅街頭!清晨倒臥路中央滿地血 警逮同鄉凶嫌
記者黑中亮/台中即時報導聯合報
台中市大雅區清泉崗機場附近的寧靜社區,今清晨4時驚傳外籍移工命案。據調查,21歲越南籍黎姓男子遭32歲同鄉范姓男子持水果刀刺傷胸腹部,救護人員雖到場急救並送醫,黎男傷重不治身亡。大雅警方循線追查後,今日下午在台中市大里區逮捕范嫌,全案移送檢方朝傷害致死罪嫌偵辦。

大雅警分局表示,案發約在今日凌晨4時許,地點位於清泉崗機場附近小巷內的移工宿舍。據報案民眾表示,凌晨4時左右準備去運動,卻聽到聲響而起床,發現1名年輕男子倒臥在路中央,起先以為是酒醉跌倒,仔細一看地上有大片血泊,才驚覺不對勁,立即撥打119報案。

救護人員到場施救後緊急送醫,但黎男仍因傷勢過重不治。警方指出,案發後立即成立專案小組,封鎖現場採證並循線追緝。

據調查,黎男、范男皆為越南籍移工,初步判斷雙方為同鄉關係,疑似在宿舍發生口角衝突後大打出手,釀成悲劇。但據悉兩人並非室友,范男為何對黎男痛下殺手?行動動機尚待檢警調查釐清。

警方專案小組昨先在太平區找到同車的5名失聯移工,今日下午1時又在大里區尋獲范男,並逮捕到案。台中地檢署已介入指揮部偵辦,因死者死亡原因尚待解剖釐清,全案正以傷害致死犯罪嫌疑人進一步調查。

 
TOP
新莊槍擊案釀1死 法院今裁定2涉案嫌犯羈押禁見
記者王長鼎/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新北市新莊區前晚發生街頭槍擊案釀1死,林、張2嫌因涉嫌重大,檢方今天凌晨訊後向新北地院聲請羈押,法院今晚裁定羈押禁見,同案王男則由檢方諭知10萬元交保候傳。

新莊警方本月22日晚上8時許接獲報案,新莊區中環路3段發生槍擊案。警員趕抵現場時雙方均已離去,地上只留下3顆彈殼。而中彈的41歲李男由其林姓女友及莊姓、賴姓友人送醫急救,但到院時已無呼吸心跳,急救後仍宣告不治。醫院發現李男頸部咽喉下中1彈,子彈卡在左側肋骨下方,相驗發現死因為大量出血,確切死因仍待解剖釐清。

死者李男友人賴男(42歲)向警方供稱,他之前開設一間汽車美容店,林男得知後欲入股遭賴男拒絕。但賴男後來因案入獄,汽車美容店被林男侵占。賴男出獄後曾向林男理論欲索回汽車美容店經營權,不料林男竟掏槍恐嚇還夥同友人毆打賴男,雙方因此結下仇怨。

賴男表示,前晚8時許他與莊男、死者李男及其女友林女,自五股區成泰路分乘兩輛車欲至新莊吃晚餐,兩車行經新莊區中環路3段時,坐在賴男車上的林女發現後方有車輛尾隨,立即致電通知搭另一輛車的男友李男,不料對方竟超車將李男車輛攔下,李男下車理論時遭對方開了3槍,其中1槍擊中頸部,因傷重送醫不治。

新莊警調閱監視器追查,發現涉案車輛犯案後一路逃到基隆棄車逃逸,接著由友人開車接應來到三重區一間汽車旅館藏匿。新莊警方昨會同刑大、霹靂小組、三重警共30名警力前往攻堅,衝入房間後使用震撼彈控制現場,逮捕38歲林男、36歲張男及40歲王男等3人,起獲仿製土耳其衝鋒手槍的改造手槍1把、子彈3發。

警詢時林男等3人供稱是因汽車美容店經營權糾紛才會開車尾隨,但因攔錯車才會攔下李男的車。但對於槍枝為誰所有及何人開槍卻避重就輕,張男及王男指稱槍是開車林男所有的且否認開槍,但林男否認擁槍也否認開槍,後來張男又改口是1人開1槍。警方對3人說法存疑,警詢後依殺人、槍砲罪嫌移送新北地檢署偵辦。

檢察官今昨天訊後,認為林、張2嫌說詞避重就輕,涉案嫌疑重大,今天凌晨向新北地院聲請羈押,法院今晚裁定羈押禁見,同案王男則由檢方諭知10萬元交保候傳。

 
TOP
經濟新聞
併購三商美邦人壽 傳玉山金控每股出價8.2元勝出
記者朱漢崙、藍鈞達/台北報導聯合報

金融圈併購風再起,本周最受市場關注的,莫過於三商美邦人壽招親吸引玉山金、中信金「雙龍搶珠」,就在雙方都出價後,知情人士指出,玉山金控每股出價約八點二元,領先中信金每股七點六元的出價,取得優先議約權。據了解,中信金無意追價,玉山金可望成為三商壽的新東家。三商壽對於傳言低調以對,發言管道昨日「全數關機」,內部高層也三緘其口,不願透露細節。

據了解,接到玉山金、中信金兩家的「聘書」後,三商壽高層昨晚密集研商。業內人士表示,此價格出乎意料,三商壽沒理由不接受,最關鍵的是,玉山金沒有壽險團隊,因此三商壽員工可望全數留任。

首階段須付現金百億

知情人士指出,中信金每股出價約七點六元,接近三商壽能接受的底價。此次玉山金併購三商壽,由玉山金董事長黃男州親手操盤,若以三商壽周四收盤價六點七二元來觀察,玉山金對三商壽的出價,溢價已高達百分之廿二,展現勢在必得的決心。

業界人士透露,三商壽最早接觸、洽談併購的對象也是玉山金,雙方早有合作往來,只是三商壽後來希望併購價格更好,才找大摩以「招親」的方式,希望抬高賣價。

玉山金併三商壽,也將依照該併購價格,先以公開收購方式買下三商投控,取得具控制性主導權,若大股東陳家、翁家股權要賣、也會全收,之後就會用百分之百換股方式來合併三商壽成為玉山金旗下公司。

不過,金管會的公開收購規定已很明確:「前百分之廿五必須要用現金」。因此,玉山金第一階段收購必須以現金支付取得約三成持股,大約得出一百億元,其他股份才能用股票方式公開收購。而在接軌ICS(保險資本標準)新制之前,與此案相關的財顧估算,三商壽補足資金缺口的增資將近四百億元,玉山金也將為此備妥銀彈來增資。

國泰金明年重啟併購

三商壽招親案大致底定,對於玉山金併購三商美邦人壽案,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表示:「祝福。」

李長庚表示,過去兩年,國泰金在併購議題上相對低調,「很多法人也在問我。」主要是因應會計與資本新制的轉換期,必須先確保國壽的穩健。國泰金整體資產有三分之二集中於壽險業務,這兩年已利用多種方式為國壽增資上千億元,以強化資本結構。

隨著明年一月IFRS 17與ICS制度正式接軌,李長庚表示,國泰金也將重新啟動併購,並已著手評估潛在標的。他指出,資產管理將是未來併購的重心之一,且不僅限於台灣市場,也會積極尋找亞洲其他國家的併購與合作機會。

 
TOP
蘋果美製AI伺服器 已從休士頓提前出貨
國際中心、記者蕭君暉/綜合報導聯合報

蘋果公司廿三日表示,已開始從位於休士頓的工廠出貨人工智慧(AI)伺服器,比預定時間提前。蘋果執行長庫克表示,美國製造的先進伺服器從德州出貨到蘋果資料中心,伺服器將會用來增強蘋果人工智慧(Apple Intelligence)與私有雲運算服務,是先前宣布未來數年在美國投資六千億美元的一環,響應美國政府希望企業在美國製造產品政策。

隨著蘋果將Apple Intelligence各項AI功能陸續導入iPhone新機,且功能預估將隨iOS版本更新日趨複雜及多元化,未來iPhone的AI功能只會有增無減,需要更多AI伺服器支援。

蘋果硬體代工廠中,鴻海為主力。對於蘋果在美國生產AI伺服器是否由鴻海代工,鴻海昨日並未回應。

蘋果營運長薩比汗在聲明中表示:「伺服器將安裝在資料中心,並在驅動Apple Intelligence和私有雲運算上,扮演要角」、「我們的團隊加快速度,讓新的休士頓工廠提前投入運作,表現令人驚豔。計畫明年持續擴廠,進一步提升產能。」

該工廠占地廿五萬平方英尺,預計將於二○二六年開始大規模生產。這些伺服器之前是在美國以外生產的,來自休士頓的伺服器將在驅動Apple Intelligence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並且是私有雲計算的基礎。

執行長庫克於社群平台X上表示:「蘋果在美國製造的先進伺服器,現已自休士頓出貨,並運往我們的資料中心!」

蘋果二月宣布,計畫未來四年在美國投資,休士頓新廠是蘋果在美國製造計畫中的重要里程碑,當時預定這座設施將在二○二六年啟用,屬於公司承諾在美國投入六千億美元進行高階製造、供應鏈與在地研發的長期投資項目。

 
TOP
兩岸新聞
陸委會:台灣光復日和中共毫無關係
記者廖士鋒、周佑政/台北報導聯合報

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訂「台灣光復紀念日」,陸委會昨晚回應指,「台灣光復日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毫無關係,也和對日作戰沒有正面貢獻的中共毫無關係」。

陸委會表示,台灣光復節是為紀念一九四五年十月廿五日中華民國代表同盟國接受在台日軍投降的紀念日,其時中國共產黨根本尚未建政,「台灣光復日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毫無關係,也和對日作戰沒有正面貢獻的中共毫無關係」。

陸委會提到,一九四九年十月廿五日,也是我軍民團結一致,成功抵抗來犯共軍的日子,全體台灣人民在這一天共同守住台澎金馬,也守住了中華民國的主權。今年是台灣光復八十周年,也是古寧頭戰役勝利七十六周年,我們認為銘記歷史,堅決反抗強權侵略、併吞台灣,才是紀念十月廿五日這個日子的真正意義。

陸委會批評,中共設立所謂「台灣光復紀念日」,企圖加大宣傳「兩岸一中」、「國際一中」虛偽歷史敘事與片面政治框架,達到矮化我國及捏造台灣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目的,「台灣人民絕不會接受」。

我國安會諮委黃重諺昨表示,共產黨很愛對台灣人說教,要台灣人感恩,非得記得「抗戰」、「光復」,不然就貼個「戀殖」、「皇民」;但沒真正自由民主就沒有真正解放,人民真正當家作主,才是真正的光復,「台灣人沒虧欠中國人」。

 
TOP
新聞眼/中共搶光復話語權 新法律戰企圖國家繼承
本報記者陳政錄聯合報

在中共紀念台灣光復八十周年大會前夕,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議昨通過設立十月廿五日為「台灣光復紀念日」的決定,以依據大陸憲法、全國人大的位階設立為國家紀念日,這是最新的對台法律戰,是以國家繼承的模式試圖取代中華民國對台灣光復的話語權。

大陸今年主導所謂「三個八十周年」,均是因應當前兩岸與國際需要,對一個中國定義的加強與再認識。若說九三閱兵是彰顯軍事實力,對美台「武嚇」;近段時間陸方透過聯合國大會、國際研討會等外交場域反駁「台灣地位未定論」,可謂「文攻」。

文攻武嚇後,就要「展開行動」,「紀念台灣光復八十周年大會」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登場,預計循七十周年,或二○一九年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親自主持的「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紀念會模式召開,至少會由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陸全國政協主席以上層級官員發表對台演說。

我政府稱台灣光復與中共無關,是中華民國代表盟軍接受日本投降,但適逢八十年卻「靜默以待」,徐國勇甚至說「沒什麼台灣光復節」,對比大陸高調紀念,今後「台灣光復」的話語權勢將轉移至中國大陸:當年中國(中華民國政府)收回台灣,現在仍是同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繼承)紀念台灣光復這段歷史。

國台辦把「台灣光復紀念日」稱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常設機關」的莊嚴決定,至少與一九五一年起大陸將九三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並列,要人民「銘記歷史、牢記使命」,號召全民展開愛國行動,落實「十五五」規畫建議裡提到的「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TOP
國際新聞
白宮宣布川習會30日登場 陸未證實中美峰會
特派記者陳政錄、陳熙文/北京─華聯合報

美國白宮廿三日宣布川習會確定舉行,美國總統川普擬在三十日上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川普說,他第一個與習近平討論的議題會是芬太尼,會將此放到討論清單上的第一位。

大陸外交部昨天也宣布,習近平將於本月三十日至十一月一日,赴韓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韓國進行國是訪問。但陸方未證實中美、中日元首是否會晤,僅稱中美雙方就兩國元首會晤保持密切溝通。

亞洲行訪日 將會晤高市早苗

針對川普第二任總統任期的首次亞洲行,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指出,川普計畫先前往馬來西亞,預計當地時間二十六日上午抵達,並與馬來西亞總理安華會面,並參加東協領袖工作晚餐。

李維特表示,川普預計二十七日出發前往日本東京,於二十八日上午與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展開雙邊會談。

川普接著計畫在二十九日上午前往南韓釜山,並與南韓總統李在明會面,且計畫在APEC企業領袖峰會午餐會發表演講,再參加美國與APEC領袖工作晚餐;川普預計在三十日啟程返回美國前,於上午與習近平會面。

川普喊話 不希望課中高關稅

川普廿三日表示,中國因為讓芬太尼流入美國,必須支付百分之廿懲罰性關稅,並可能在十一月起面對百分之一五七的關稅。

川普說,美國不希望中國被課徵百分之一百五十七的關稅,指中國無法承受如此高的關稅,美國也不希望中國經歷那樣的關稅。

川普表示,包括農產品等議題在內,他與習近平有很多議題要討論,但他第一個要問習近平的問題會是芬太尼;川普認為,中國可能因為芬太尼賺到上億美元,卻因為懲罰性關稅而損失數千億美元,認為這樣得不償失。

大陸外交部昨宣布,應韓國總統李在明邀請,習近平將於本月三十日至十一月一日,赴韓國出席APEC峰會。

至於中美領導人會面,以及是否有與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會見的安排,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說,中美雙方就兩國元首會晤保持著密切溝通,有進一步消息將即時發布。

中美經貿會談 牽動川普訪陸

在中共廿屆四中全會閉幕後,習近平和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等中共高層都相繼展開出訪行程,鞏固與區域合作夥伴關係、解決中美經貿糾紛。

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將在今天馬來西亞舉行,作為中方代表的大陸副總理何立峰昨天已抵達吉隆坡,將與美國財長貝森特等人舉行經貿磋商。貝森特早前表示,希望雙方能在周末解決經貿問題,讓兩國領導人在更正面的氣氛下會談。

白宮國安會前官員韋德寧分析,川習會不但有很多貿易議題要討論,還可能討論到烏克蘭和台灣議題,但APEC川習會是場很短暫的會面,雙方達成共識也還不夠讓川普訪問北京;未來川普是否會訪問北京,端看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之間的談判進度。

 
TOP
美制裁俄羅斯油企 普亭:不會向施壓屈服
記者陳熙文、編譯茅毅/連線報導聯合報

美國廿二日宣布制裁俄羅斯兩大石油公司,但俄國總統普亭廿三日態度強硬表示,絕不屈服於美國或任何其他外國的施壓。他揚言,將對任何深入俄國境內的軍事打擊加以「壓倒性」回應;中斷俄油出口將導致油價大漲,包括美國加油站的汽油,這反而可能為華府帶來政治不穩定。

川普宣布對俄國兩大油企,即「俄羅斯石油」及路克石油和卅多家相關企業實施制裁,這是他自一月回任以來,為了施壓普亭結束俄烏戰爭而祭出的首波重大金融懲罰措施。

廿三日國際油價則應聲大漲約百分之五,創兩周來新高。路透廿四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石油集團」等四家中國大陸國營石油巨擘因擔憂制裁,至少短期內將暫停購買俄國的海運石油。

普亭廿三日對媒體表明,前述的對俄新制裁明顯屬不友好舉措,無益強化甫開始恢復的美俄關係,「將招致一定後果」,若兩國能對包含經濟層面的長遠未來展開認真探討,將在多個層面有合作空間。俄國外交部發言人沙卡洛娃當天也在例行記者會中聲稱,此一旨在施壓俄國的新制裁「不會」對俄國經濟造成重大影響。

俄羅斯新聞社(RIA)廿四日則引述一位匿名消息人士報導,普亭投資特使、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負責人德米特里耶夫正在美國,廿五日將在邁阿密和美國中東特使威科夫會談。

白宮發言人李維特廿三日在記者會中說,川普一直明言將在適當、必要時機制裁俄國,「正是廿二日那天」。她還說,川普長久以來表達對普亭甚至俄烏雙方的不解,川普近來看不到俄國採取足夠行動推動和平,他想看到行動、而非只是講講,他也對俄烏和談進度緩慢感到困惑。

李維特並改口稱,並未完全排除匈牙利布達佩斯「雙普會」的可能性,但必須確保這場峰會真的有善加運用川普的時間,會產生具體正面的成果,「總統不想浪費時間」。

另外,歐盟峰會廿三日以附件方式發表「廿六個政府領袖堅定支持」的挺烏共識,像過去一樣,共廿七個會員國中,僅匈牙利並未參與其中。匈牙利總理奧班當天也在該國國會大廈前的廣場向群眾重申,烏克蘭可成為歐盟戰略夥伴,但布達佩斯不希望基輔加入歐盟,「他們除了不能成為我們軍事同盟的一分子,也不能成為我們經濟聯盟的一分子」。

歐盟領袖廿三日雖同意滿足烏克蘭未來兩年的「迫切財政」需求,但由於未能消除比利時的擔憂,故並未批准利用在比利時金融機構「歐洲清算銀行」被凍結的俄國資產,向基輔提供達一四○○億歐元貸款(約台幣五點一兆元)的計畫。

 
TO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