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ve 商業洞察週報】為行銷人、創意人、品牌經營者提供靈感來源和知識庫,讓每個人都更懂行銷! 【黑麵的攝影之路】集結專業攝影師黑麵部落格精彩文章,給你最獨到的攝影教學,還有無數的美圖分享。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10/05 第359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不飢更要擇食
聯合報社論 聯合/誰的大局:換柱風波必須儘速收拾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總統參選人不能迴避的經濟問題
聯合晚報社論 聯晚/菜市場名的美麗人生
民意論壇 台灣必須成為網路強國
聯合筆記/中國夢療癒?
國三課 官員來上上看
把時間還給老師 把老師還給學生
換柱法律問題 國民黨想好了?
黨內無派,黨外無敵
恆春機場改成賽車場吧
從土改看巢運 政府別蠻幹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不飢更要擇食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國民黨卓蘭鎮長站台支持蔡英文,恐遭黨紀開鍘。對此,蔡英文消遣說,國民黨應反思黨員向心力為何出了問題,是不是需要改革。

話說得一點不錯。看國民黨兵荒馬亂的景象,基層忙著倒戈跳槽,高層忙著磨刀開斬,中層則在觀風望向;光用膝蓋想,也知道向心力有問題。國民黨最愛喊「團結」,動不動就談「改革」,每次檢討都高呼「中心思想」;但到了關鍵時刻,這三件東西卻一樣也找不到。但是,人都要跳船了,誰還在乎黨紀?

蔡英文提醒藍營的一片好意,不管國民黨樂不樂意,也只能敬領受教。但話說回來,民進黨選情正當大好,都說躺著就可以選上,有什麼必要四處拔樁策反,玩這種古早時代的政治把戲?

沒錯,拔樁是傳統地盤政治的攻防手法,而非現代政黨政治的競爭遊戲,這點應加以區分。如果兩軍實力相當,在關鍵時刻出奇不意地策動對手人馬易幟投靠,可以造成敵軍強烈的心理震懾,進而改變對峙態勢;這是拔樁的作用。然而,當民主已進入政黨政治的競爭格局,講究的是理念和路線的契合,乃至戰略的結盟,民進黨還在玩拔樁伎倆,不免自降格調。

宋楚瑜先前才在縱貫線上拔過藍軍一連串樁腳,但整體效果反而是減分;原因無他,老百姓看膩了投機遊戲,對左右逢源的黑白郎君已失去了敬意。他拜訪過後,陳朝容和周典論皆遭司法追訴,由此可見。美國地產大亨川普在共和黨初選一路領先,但共和黨要求他切結,誓言不會以「獨立候選人」身分參選,正因這才是政黨政治的正路。

對於關鍵時刻選擇叛逃的人,尤其要小心其忠貞;否則,來日在民進黨內出事的,可能就是他們。民進黨現在老神在在,但不飢,更要擇食。

   
聯合報社論
聯合/誰的大局:換柱風波必須儘速收拾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選前倒數一百天,國民黨的「換柱」風波仍無休止跡象,已有中常委將提案召開臨全會處理此事。當候選人正在前方作戰,後方的戰友卻不斷拉扯後腿,甚至有人變節易幟,這樣的戰爭要如何打下去?黨中央如果不儘速計議,讓換柱風波及早止血落幕,藍軍總統和立委選情將愈發凶險。

國民黨要如何處理這個棘手問題,必須思考的方向有三:第一,是正當性的問題:洪秀柱是經過黨內一道道規定程序產生的人選,她在其他A咖觀望卻步時挺身而出,勇氣和正當性皆不可任意抹殺。她在七月中旬才經全代會一致通過,現在若再召開一次「臨全會」即要將她否決除名,這樣反覆無常的政黨還值得人民相信嗎?

第二,摒除私念,設想大局:過去十個月國民黨內的紛紛擾擾,來自派系、山頭私心爭奪者多,以大局為念者少;也因此,洪秀柱的選情不見起色,和黨中央的輔選消極,及地方派系的杯葛抵制,已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在這種情況下,若把選情低迷完全歸咎「候選人太弱」,以為「換柱」即可逆轉形勢,而不去檢討黨政領導的失敗和基層的離心離德,其實並未觸及問題核心。要搶救眼前的局面,應以避免藍軍的分崩離析為著眼,提出完整而有效的止血藥單,務必及早消除黨內的雜音,以便集中全力對付選戰。所謂「大局為重」,就是撇開個人私念,團結一致,避免藍軍在此役崩盤,進而引發台灣民主政治的土石流,而不能僅狹隘地談誰上誰下,而更須談到如何合作應戰。而立委的選情、黨的團結和未來、支持者的維繫,就是我們所謂的「大局」。

第三,勿令親痛仇快:今天的形勢和時間,都對國民黨不利;在這麼嚴峻的時刻,如果還莽撞作出缺乏慎思的舉動,只會雪上加霜,更增添選舉的難度。蔡英文已經幾度公開宣稱,明年一月十六日她就是總統;這麼傲慢的態度,不只反襯了國民黨的荏弱和悲哀,更顯示了台灣民主的頓挫。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還在躑躅瞻顧,猶豫不決,令人不可思議。尤其必須考慮的是藍軍支持者的心情,許多人已經失望至極,如果國民黨還無法振作反擊,可能連目前好不容易凝聚的薄弱支持都將告流失。也因此,處理此事務必謹慎。

如今看,要說國民黨能提出什麼完美的換柱劇本,顯然並不容易。原因是,從王金平和朱立倫五月相繼宣布棄選後,國民黨一次又一次地錯失時機;如今,時間和情勢均已不站在國民黨這邊,而所有造成黨內亂局的因素,仍均未消除。在這種情況下,若奢想按下一個「重置」鈕,重新再走一次推舉作業,以為形勢就會豁然開朗,實在讓人存疑。

換一個角度看,從搶救立委選情、使國民黨免於提前潰散的觀點看,洪秀柱迄今與黨中央磨合不順,對立委選情缺乏助益,乃至若干政見主張有時超越黨政政策底線;這些問題,也不能不設法處理。簡言之,洪陣營在地方的經營經驗較弱,政策論述能力有時偏離,社會動員及募款的能量、熱度、滲透力仍嫌不足;這些,在在需要黨內或民間力量的挹注。因此,洪秀柱及其團隊必須認清自己的局限,以更謙虛、開放的態度接納黨內外的意見,力求精進。

在另一方面,國民黨的輔選策略和態度也有調整的必要。黨中央目前給人的印象,就是輔選態度消極:外則坐視民進黨和親民黨挖其牆腳,內則任由地方派系內亂倒戈;而對於傳說已久的「換柱」傳聞,黨中央甚至從不曾斬釘截鐵地駁斥,只是任由傳聞一再發酵,令其傷害自己黨的候選人。洪秀柱腹背受敵,立委選情低迷,黨中央皆難辭其咎。追溯原因,朱立倫五月間悍然棄選,導致黨內士氣一敗塗地,要負最大責任。如今若想挽回情勢,朱立倫必須一肩扛起,果斷收拾局面,重新召喚散失的士氣和群眾;若能真誠付出,就算此役敗戰,四年後仍有再起的機會。

西方政論家談到如何化解政治危機時,有一句名言:舉燈照亮你的問題。意即,不要迴避自己的弱點,應該主動向民眾作出說明與解答,這要比坐待別人來戳穿你的虛弱,是更聰明的策略。洪秀柱的選情欠佳是事實,國民黨的搖搖欲墜也已經掩蓋不住,他們不應該再裝作看不見自己的問題,也不要奢想會有奇蹟從天而降。朱立倫和洪秀柱必須坐下來談,雙方都應拋開私心,看看自己能為大局貢獻什麼?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總統參選人不能迴避的經濟問題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距離2016總統大選只有102天,儘管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選情看好,但大家仍然期待能看到她和國親兩黨參選人洪秀柱、宋楚瑜能在政見上一分高下,尤其當前台灣經濟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下一任總統要如何因應當前經濟難題,帶領台灣脫困,蔡、洪、宋皆應負責任地向選民提出他們的對策及解決方案。

主計長石素梅日前指出,因為第3季經濟表現比預期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保1」有困難;換個說法,就是台灣已陷入經濟衰退邊緣。媒體詢問蔡英文看法,她表示台灣當前經濟困境,主要是在經濟治理的問題上,必須要從基本面、結構性去處理,不是短期經濟措施可以因應。但話說回來,如果經濟成長率年年只能拚「保1」、「保2」、甚至負成長,不要幾年,台灣就會被很多開發中國家趕上,有誰還相信結構性改革能夠救得了台灣呢?所以,無論誰當選下一任總統,同步穩住經濟及推動結構性改革,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則,總統大位尚未坐熱,恐怕就已搖搖欲墜。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最近卯足勁救經濟,新台幣不斷貶值又降息,但效果恐怕有限,彭總裁疾呼財政政策要加油,但政府財政困難已是長期問題,推動財政改革無法迴避,矛盾的是,立法院現在已有洪秀柱所提證所稅及證交稅改革案,經濟部也正醞釀恢復產創條例投資抵減,究竟在擴大支出、減稅救景氣和改革政府財政,兩者間如何取捨,總統參選人必須給個答案。

兩岸經貿問題更是無法迴避。這幾年紅色供應鏈崛起已嚴重威脅大陸台商及台灣主力出口產業,從資通訊(ICT)等高科技產業到石化、鋼鐵、機械等傳統產業,無一不受波及;北京又高調扶持半導體產業,目標直指台積電、聯發科等台灣科技業龍頭,有專家形容紅色供應鏈殺戮戰場才開始。很多業者不得不和陸企合作,以確保在大陸市場占一席之地;經濟部也放行台積電赴大陸設置12吋晶圓廠,就近供應市場。兩岸經濟「互補大於競爭」快速變成「競爭大於互補」,未來政府政策路線如何選擇?洪秀柱認為大陸市場龐大,馬上就要從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變成第一大,所以堅信台灣的前途和未來在大陸,但如何因應紅色供應鏈問題,仍待解答;蔡、宋兩位參選人持何種立場,更備受關注。

台灣經濟的結構性難題亦待提出解決對策,台灣社會面對少子化、高齡化衝擊,2018年人口開始減少,在3年及10年後將次第進入老年人口逾14%及20%的「高齡社會」和「超高齡社會」,其涉及到經濟、社會、文化、教育各層面巨大的調適工程,包括:需求減少、人力不足、老人照顧、年金改革等等問題,一環扣一環,但迄今為止,長照法雖已立法,馬政府提出配套的「長期照護保險法」,但民進黨卻不願買單,另提規模明顯較小的長照十年2.0版,兩者南轅北轍,究竟何者才符合人民需要?各項退休年金潛藏負債18兆元,到2030年之前將陸續破產,但參選人對年金改革多避重就輕,甚至不提,民眾如何能給予期待呢?

還有,台灣所得分配惡化、區域失衡、世代正義等問題,都需要有長遠解決方案。至於住宅問題,每到選舉,參選人都大開支票,蔡英文提出8年20萬戶的「社會住宅」計畫,洪秀柱訴求工作五年可以買到自用「公民住宅」,但曾任台北市副市長的學者張金鶚卻批評,住宅問題核心並非供給不足,而是投資需求過多,政府應優先解決住宅「市場失靈」問題,不是耗費鉅額資金再蓋住宅。

其實,選舉就像社會照妖鏡,照映出總統參選人對解決問題的心態和能力,希望蔡、洪、宋三位皆能面對各種經濟問題,為人民釋疑解答。

   
聯合晚報社論
聯晚/菜市場名的美麗人生
午後熱評/聯合晚報
麗華,一個常見又普通的菜市場名,不少人可能用「改名」來解決困擾,但有一群可愛的麗華們,透過社群網路連結,賦予「麗華」這個名字新的力量;她們互相扶持、經常聚會,為原本平淡的生活增添新的樂趣,還發揮群體力量,助小農、作公益,形成台灣人另一幅美麗的風景。

一個麗華也許力量很小,但全台灣三萬多個麗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經歷和挫折,這些原本不相識的女性,因為名字結緣,在發達的網路、社群助力下,串聯在一起,793個麗華的集合體,成就了現在的「麗華聚樂部」。

在這個因名字聚集的社團裡,每個人都是一座基地台,自己的故事、經歷,成為一條條的網路線,凝聚出「麗華」的專屬網絡,在人際關係日益疏離冷漠的社會裡,這個麗華集合體卻是一部溫暖強大的發電機。

當有人生病、挫折、失意時,經由網路零時差、零距離的特性,全台麗華們迅速動員,遠處的送上文字關懷,住在附近的馬上就近探訪,關懷和支持也是零時差、零距離。

數百個「麗華們」,有的住在附近,有的遠在香港、溫哥華,透過網路社群,她們除了聚會、助農,還訪貧、勸募,沒有女子私心、沒有勾心鬥角,不論妳是董事長、企業家,還是護士、家庭主婦,不分年齡大小,在這個團體裡,人人都只是「麗華」;透過善的循環,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麗華這個名字擦得發光發亮。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些年,台灣的天災不曾少,政治和社會的紛攘不曾斷,許多人怨天尤人,動輒抗爭,但「 麗華們」告大家另一種不同的價值和思維,只要你願意擁抱善念,從自己的一步善行出發,就能為台灣編織出不一樣的風貌。

另一方面,不少父母至今還迷信,生產時要選時辰、名字要算筆畫;麗華們的故事告訴大家,即使是菜市場名,也能在付出、關懷和合作下,創造新的價值、成功逆轉人生。

   
民意論壇
台灣必須成為網路強國
林之晨/App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聯合報
世界正在極速變化,我們熟悉的工業革命早已進入尾聲,取而代之的是網路帶來的全面商業模式、乃至於社會的重組。今日的GDP衰退、企業大幅裁員,已是強烈的早期警訊。

往前走,台灣如不痛定思痛,改變產業策略,立志成為東南亞、乃至於世界的網路強國,二十年後,面對的將是徹底邊緣化的悲劇。

當年中國沒趕上工業革命的殷鑑不遠,台灣不應重蹈覆轍。

網路發展至此,已經確立有三個超強勢商業模式:媒體廣告(Google、Facebook)、電子商務(Amazon、Uber),與數位內容(Netflix、App Store)。挾著這三股絕對優勢,網路正一個個顛覆傳統行業。

手機就是最明顯例子,智慧連網化後短短七年,整個商業模式就被徹底網路化,硬體幾乎無利可圖,但其上的廣告、電商、遊戲內容則非常賺錢。

手機之後,網路正接著在往電視、汽車、金融、製造等領域陸續進行類似顛覆。

所謂物聯網,其實只是各行各業的網路化。台灣如果只做「物」的製造,卻沒有在優勢網路商業模式比這場國際競逐中,建立具區域性,乃至於世界性規模的企業,並無法改變現今所處的窘境。

要讓台灣擁有區域性、世界性規模的媒體、電商、數位內容等網路企業,首先,我們必須把網路視為最重要的國家級戰略性行業。多數法規制度必須改革,從現在的「不特別偏袒網路」,甚至「阻礙網路」,改變成「偏袒網路」。

緊接著,我們必須改善教育制度,大幅提昇高等教育的軟體設計開發、社群、行銷、大數據等「i人才」科系比重,接著效法美國,把軟體教育下放到中學、小學。

這也會解決即將嚴重打擊台灣的結構性失業問題。各行各業網路化的結果,將造成「i人才」需求持續大增,「非i人才」需求將不斷減少。按照現行教育體系,我們預期五年內,「i人力缺口」勢必突破卅萬,而失業率恐將大幅攀升至六到八%。

   
聯合筆記/中國夢療癒?
謝邦振/聯合報
幾十年來,大陸百姓掙人生,天不怕地不怕,成功創造個人財富、奇蹟,比比皆是,應了馬克斯的一句話:做為無產者,失去的僅僅是枷鎖,得到的是全世界。

可就一個崛起大國而言,想得到全世界,沒那麼容易。習近平訪美,是如履薄冰上的順利,是憂心忡忡下的風光。

訪美前的大戲、抗日勝利七十周年九三大閱兵,擔憂的不是武器兵員或外賓出狀況,怕的居然是九三當天有沒有「閱兵藍」。大北京周圍工廠停歇,以免空汙蔽天,祈禱塵暴不要來、老天別下雨,果然,九三整日湛藍藍。

九三過後,又恢復了「全日灰」。北京展現大國的風光,僅此一日足矣,但也只能是一年撐一天,而不是天天撐一年。

九三大閱兵後,請教國防部一位將軍,習近平在閱兵時為什麼板著一張臉,全無笑容?將軍推測,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宣布解放軍裁減三十萬,必須嚴肅以對。

等習訪美時,不憚其煩的重複,中國不稱霸、不擴張,不搞勢力範圍,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讓他惴恐不安的是修昔底德陷阱。

訪美期間,習近平的語言中,最常出現的是「發展」、「改革」、「人民」。

這使我想起了余華五年前出版、寫下中國疼痛的「十個詞彙裡的中國」,幾個令人讀後不忍的篇章,包括:人民、革命、差距、草根。

這四個詞彙代表的意義,涵蓋文革到現在各個階段的人生際遇與命運:

草根不要命的蠻幹,由窮而翻身;革命與反革命只在一線間,下場不同;人民從「毛主席是人民,人民是毛主席」,到當家作主一日也未實現。此刻則分流出股民、網民、基(金)民、粉絲、屌絲、下崗工、農民工…,民無所不在,也無所在,就看怎麼填這個殼。

差距是最具傳承的一個詞,從文革起,幾十年來喋喋不休;但現在不再談空洞的「思想差距」,而是實實在在的社會差距: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區域差距、發展差距、分配差距。

這是大陸目前最嚴重的問題,光是貧困人口就逾億,醫療保障欠缺、教育投資不足…,問題多呢。

習近平處理差距,著眼全世界,因為全世界都被各種差距所困,何只中國大陸。

發展,是習近平的基調,也是一切問題的解藥。他這麼說:解決各種全球性挑戰,包括難民危機,根本在謀求和平實現發展。面對重重挑戰和道道難關,必須攥緊發展這把鑰匙。唯有發展,才能消除衝突的根源;唯有發展,才能保障人民的根本權利;唯有發展,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嚮往。

至於革命,余華早就提醒,中國經濟奇蹟的背後有一雙強勁的手在推動,這雙手的名字就叫革命;說穿了,服從革命,政治決定了一切,方便一切,從拆房圈地到建路開工廠,可以不顧一切拔地而起,正是政治上的不夠透明造就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問題也因此而起。

習近平不提革命了,他宣示:中國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依法治國,從嚴治黨,以建立小康社會,中國改革不會停滯,開放不會止步。他是以改革剷除革命帶來的後遺症,包括嚴重的貪腐。然而,政治不透明,貪腐就無所不在。

習近平以改革、發展帶領人民;而統攝一切,凡人民、革命、差距、草根衍生的痛苦災難,在他一句「中國夢」中冀得解決。

中國夢是什麼?他說中國夢就是「人民夢」。中國夢等於人民夢,精神療癒於一時。但人民夢不應只是有肉吃、有互聯網用;中國夢的實踐,在於發展與改革,交卷時間只有七年。

   
國三課 官員來上上看
曾慧珊/教師(桃園市)/聯合報
乍見聯合報報導「落實免試,教部擬提前國中會考、降低比重」,心裡的怨氣又升起,不解為何政府官員們總是不食人間煙火,和民意有如此大的距離?

單就會考來談,一個是「時程」問題,會考五月中舉行,學生考完後大解放,老師要進行課程難上加難,儘管學校三申五令要照表操課,請老師規劃加深加廣課程,以利學生銜接高中學習,無奈學生根本不想聽不想學,最好每一節都上電腦課、體育課;許多老師只得放影片安撫學生,學校亂哄哄,校園管理相當困難。這種「加深加廣」的課程,可以請唱高調的官員們來上上看嗎?

再者,會考的「屬性」問題,如果是學力檢測,那麼它的時程安排,大家都不會有太大意見。然而,這項檢測卻和升學掛在一起,當然學校、家長擔憂時間提前。十二年國教希望培育學生成為全面的國民,因而官員們想出了那一套多元入學積分比序,可惜啊,那些積分比序都是虛的:班級幹部輪流做,體適能人人過關,志工時數一定達到;提高畢業門檻,只好段考出題簡單,加以補考制度,總之讓他能畢業,得到那分數。所以最後大多數的孩子還是要比會考成績,而會考比以前的基測還難,分級又如此粗糙,要家長怎不擔憂?

想請大官們思考,要減輕升學壓力,靠的是「免試」嗎?要我們的孩子在無壓力的環境下成長,真的是好事嗎?我們到底要教育出怎樣的國民,教育官員們清楚嗎?

   
把時間還給老師 把老師還給學生
方新舟/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聯合報
這兩周大家都在談「把時間還給老師,把老師還給學生」。原先批評都針對教育部。一日全教總說,「…這些現在跳出來批評教育部統合視導的地方教育局處長,卻不乏在地方自推『校務評鑑』者,要說到干擾教師教學,這些地方評鑑業務並不會少於教育部。」

原來老師抗議的不只教育部,也包含各縣市教育局處。這一波教育運動似乎呼應肯.羅賓森的說法:「這是一場注定由下而上、遍地開花的草根革命」。

這場草根革命會成功嗎?羅賓森也給了答案。他說「(教育)系統本身才是造成問題的主因,所以只要系統不變,不管其他方面怎麼努力,產生的效果都很有限。」

那麼,今天教育系統的問題是什麼,應該變成什麼,要如何改變?很多老師、校長提出很多建議,但大部分是針對行政量過多,對於問題本質較少討論。

羅賓森沒有給答案,因為他不是系統工程師、不是管理專家。吳部長雖然是管理專家,可惜他的任期太短,無法解決這冰凍三尺的多年問題。也許我們可以參考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的看法。

一九九二年柯林頓競選美國總統時,他說他想成為「教育總統」。他的副總統,高爾就任後,開始推動「政府再造」,志在改變政府效能不彰的問題。他們做了好多年,但是成效有限。

一九九五年杜拉克針對高爾的政府再造,寫了一篇長文,一針見血指出,高爾推動的再造其實是貼膏藥,只能止痛不能治病。他說民間企業為了生存,一直在做兩件事:持續改善及標竿學習。如果政府不能主動、堅持地做這兩件事,任何措施都只有短期效果,都沒用。

杜拉克建議政府每位領導(總統到課長)應常自問三個問題:我們的使命是什麼?這個使命還正確嗎?如果我們現在沒有在做這件事,我們會進來做嗎?

我們如果把這三個問題應用在行政減量,國教署的長官或縣市教育局長應該要問:十二年國教三大使命「提升中小學教育品質」、「成就每一個孩子」、「厚植國家競爭力」,這三個使命還正確嗎?如果正確,老師、校長、官員要做什麼「對的事」才可以達成這個使命?他們的時間、精力有用在這些對的事情嗎?如果他們花很多時間在行政上,這些行政工作對於達成使命有幫助嗎?如果沒有,我們是否應該歸零,只做絕對需要做的行政,其他都可以廢掉呢?

我相信如果國教署幫吳部長擬的辦法是先歸零,然後只做絕對必要的行政,老師們一定幫教育部按讚。可惜今天台灣的文官不會這麼做,因為他們的任用及薪資制度不鼓勵創新、不允許犯錯,在這樣體制下,沒有人會找自己麻煩。

也許有人會說,如果首長有魄力,就可以改變文官風氣。這個說法有兩個問題。第一,行政效率不彰是制度問題。第二,一個有魄力的首長也許可以暫時推動某些改革,但是如果不能落實為制度,改革只是曇花一現。

在民主政治裡,要改變制度除了選票外,更重要的是要和文官既合作又競爭。當我們有共同使命、共同策略時,我們當要合作。但是當文官的決策脫離使命時,我們應該要競爭,爭取社會的支持,做對的事。

當我們把行政歸零,讓每位老師把學生學習和成長擺在第一順位,盡心盡力成就每個孩子,台灣未來才有希望。

   
換柱法律問題 國民黨想好了?
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台北市)/聯合報
距離明年一月十六日總統大選投票,只剩三個多月的時間,由於選情持續低迷,國民黨還在猶豫要不要「換柱」。有國民黨中常委準備提案召開臨時全國黨代表大會,不排除「翻案」另覓選將,取代經過國民黨初選程序產生的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

政治情勢如何是一回事,但除非洪秀柱本人主動宣布退選,在法律上,國民黨是否有換柱的權利?實不無疑問。

首先,依《國民黨黨員參加公職人員選舉提名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國民黨只有在以下情形可撤銷推薦(提名):一是有賄選、暴力或其他不法行為;二是涉及刑事案件,經依黨員違反黨紀處分規程處以停止黨權以上處分者。

洪秀柱顯然均無上述情事。依該辦法,並無因「民調低迷、選情不佳」即可撤銷提名的規定,除非修改該提名辦法,否則國民黨並無內部法源依據撤銷洪秀柱的提名。

其次,依據國民黨最高規章,也就是國民黨黨章,其第十九條規定全國代表大會的第九項職權為「通過本黨提名之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因此,就算要「換柱」,也必須通過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但特別的是,該條雖規定了「通過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的職權,卻未明定「撤銷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的職權。可否直接由「通過」擴張解釋為一併擁有「撤銷」之職權,也非無疑問。

第三,就算擴張解釋「通過」包括「撤銷」,從程序上言也應先「撤銷」舊人選,才能「通過」新人選,才符合程序正當。這意謂國民黨要開二次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嗎?十一月廿七日即為總統登記截止日,只剩一個半月時間,國民黨在程序上也來不及開二次臨全會。

就算國民黨不顧程序周延性,把「撤銷」與「通過」包在同一次臨全會表決。依國民黨黨章第十八條第三項,「全國代表大會開會日期及重要議題,須於兩個月前通告全體黨員。」現在離總統登記截止日,只有一個半月,等國民黨開完符合通告程序規定的臨全會,總統登記已經結束,也不用選總統了。除非國民黨執意要開一個違反黨章通告程序、在一個半月內開成的臨全會。但這個違反通告程序的臨全會的決議,法律上的效力也將被嚴重挑戰。

因為有以上法律爭議,一旦國民黨強勢撤銷洪秀柱提名,使洪秀柱權利受到侵害,就有空間對國民黨提出訴訟,並如王金平撤銷黨籍案一般聲請假處分。屆時國民黨不一定過得了法院這一關。

而以上,尚未論及撤銷洪秀柱的提名後,新的人選勢必只能以徵召方式產生,但洪是經過國民黨初選程序,透過民調產生的總統候選人,在政治上與程序上的正當性都強過徵召,這一點,法院也可能加以衡酌。

綜上,以目前國民黨內沸沸揚揚「討論換柱」的情況來看,法律面的思考,國民黨可能還需再注意。

   
黨內無派,黨外無敵
施明德/民進黨前主席(新北市)/聯合報
民進黨不是在一九八六年九月廿八日,突然從石頭縫裡繃出來的政黨,民進黨是從一九四五年台灣再度主權移轉後,有識之士終於覺醒,必須結束被殖民命運時,開始用苦難生命孕育的台灣本土勢力體。其後歷經二二八,白色恐怖,一脈相承,到了美麗島時代,這股政治勢力組織化,並首度呈現了它的靈魂,以人權為標誌,文字精確的指出這個台灣本土政黨的核心價值是追求:「政治人權,經濟人權,社會人權」,並在文件裡載明它就是古典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現代意涵。

民進黨的順利成立是在多少先烈先賢,以生命血淚和自由庇蔭下誕生,絕不是一群人在圓山飯店聚集,就產生了一個本土政黨。

民進黨在二○○○年取得執政權之前,它是個黨內民主的政黨,絕不是一個一言堂的政黨,即使在陳水扁贏得總統大位,身兼黨主席,也在一段間後,才出現「扁皇、扁后」的臣服墮落事實,因此釀造了紅衫軍壯闊的反貪腐運動。

去年此時,社會都在痛罵藍綠兩顆爛蘋果,為什麼如今綠蘋果突然變成金蘋果?民進黨本質未變,但戰略上成功。它懂得在去年九合一大選中,放棄沒有勝選希望的台北市長,讓柯文哲去選,在連郝兩位老將犯忌,挑起「皇民與貴族之戰」下,掀起全國性大海嘯,擊垮了國民黨,聲勢大振。

今年總統大選,又以八字箴言「助柱破磚,誘宋下海」,即在民調上暗助洪秀柱在黨內防磚條款下,以四十六%突破,成為國民黨弱勢總統參選人;然後,又以抬高宋楚瑜民調,讓宋再度扮演撕裂藍營的歷史性角色,下海參選,使蔡英文成無敵的「勝利者」,西瓜現象在投票前五個月就已形成。

在「黨外無敵」的現狀下,民進黨竟為了勝選,重返執政,比阿扁時代更提早臣服於「女王」御座前,全黨噤聲,各天王沉默,期盼女王「恩賜」!史無前例地以十幾分鐘,全黨一致完成黨代表大會,全黨已找不到一根脊椎骨,也看不到一粒白血球。而「女王」也適時以君臨天下之姿,公然說出「我們都是英派」,扁皇全盛時期都不敢說的豪語「我們都是扁派」,「女王」說了,她已學會路易十四的口氣了。

檢驗一個黨是否變質,要檢視其核心信仰是否被高舉,要測試其成員是否純正,要察驗其行為舉止是否在落實其信仰,當一個黨只剩下對權力和權位的渴望,它是什麼?世代必然會交替,但黨魂必須被傳承。

兵凶戰危,驕必敗,滿招損。選戰揭曉還有百日,戰況一夕劇變,不是不可能,勿忘「二○○四年兩顆子彈」的歷史性動作,讓選情一夕丕變。

忠言,也許都逆藍綠之耳。

   
恆春機場改成賽車場吧
鄭佑璋/自由業(桃園市)/聯合報
報載屏東恆春機場近年每年虧損六千多萬元,去年九月至今沒飛一班,民航局將在明年下半年決定存廢,但地方民意則要求政府再投資擴建跑道,甚至升級為兩岸直航機場。

筆者反對注資擴建,因為恆春機場先天不良後天失調,以致虧損連年,根本浪費納稅人血汗。

除非恆春機場能克服興建伊始即知落山風的先天因素,讓民航公司願意承受半年時間因天候因素無法營運的虧損,筆者不認為應擴建增加兩岸直航營運。飛安與營運雙重成本,在在影響民航公司的營運意願。

當初斥資五億元興建,每年需要六千多萬維持,這個錯誤的政策不應延續下去。若為交通考量,不存在擴建恆春機場的必要;倒可改建為賽車場等設施,連接大鵬灣賽車場,讓屏東成為賽車觀光園區,觀光效益更高。

   
從土改看巢運 政府別蠻幹
花敬群/玄奘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聯合報
住宅運動是值得追求進步的國家才會發生的事,台灣就是。因為很多人認同,所以有巢運。

改革是追求社會的公平、經濟的均衡,然而,改變社會是巨大且艱困的工程,涉及大規模與深厚的資源再分配,面臨複雜的既有利益結構與認知結構的挑戰。

我想起民國四○年代的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那是以政治霸權推動社會經濟資源與權力的重組運動,是綜合著政治暴力與改善弱勢條件,兩種極端價值的大時代。許多對土地改革的歷史評價,對再分配大多給予較正面的觀點,對使用政治霸權也多予譴責。

如果把六十年前的土地改革架構套用在當前的住宅改革,會是怎樣的情境?

在三七五減租的概念下,就是政府強迫房東降低租金,讓房客可以租得起,這其實就是許多國家做的租金管制。在公地放領的概念下,就是政府釋出或蓋很多便宜房子賣給無自有住宅的民眾,這似乎就是我們政府熱中的合宜住宅或青年住宅政策。在耕者有其田的概念下,則是政府以低價徵購房子過多者的住宅,便宜賣給無屋者;這是最恐怖也最有趣的概念,似乎也是最具「調控」效果的作法。

這三種作法我都不支持,因為都有「蠻幹」的嫌疑。其實有更科學合理的調整方式,可以讓改革過程更平順。

巢運與土地改革最大的差異,不是政府能不能用霸權,而是巢運強調「居住權」,非「所有權」。當前改革本就不易且不宜採取「直接的再分配」模式,而是要透過「機制再分配」逐步實現公平。前者動能是政治權力,後者動能則是策略方案。

如何將當年土改的概念轉化為巢運的概念,是件重要且有趣的思辯課題。

將三七五減租與公地放領的概念結合,就是巢運積極推動的社會住宅。政府拿出公有土地興建較低租金的社會住宅,滿足無屋者安定的居住權。

若將三七五減租與耕者有其田概念結合,就是健全租屋市場。透過租屋專法確保承租雙方權利義務,再經由租屋服務產業發展與強化,以專業體系協助租賃雙方,釋出民間多餘空屋,再經由租金補貼與產業扶植,讓民眾輕鬆負擔。

在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田概念結合下,可演繹為透過都市更新或容積獎勵方式,創造出多元的社會住宅興辦方式。

單就耕者有其田概念的現代住宅版意義,則是透過房屋稅與地價稅合理化,讓不動產所有權人擔負起本應承擔的租稅責任。房地價格因稅負增加而降低,讓無屋民眾較能負擔;縣市增加稅收後,更有協助無屋者居住的能量。如只將耕者有其田直接改為住者有其屋或有土斯有財這種上世紀觀點,那就枉然了。

土地改革正面意義,在塑造台灣經濟奇蹟與均富公平社會的基礎。當我們將其正面價值置入現今住宅政策構想中,也具有重塑公平與均富社會的能量。巢運不是仇富反商,不是民粹,是治國。

   
地方福利大競賽,正在淘空我們的未來
在政府海派請客、人民吃相難看的循環下,2014年各級政府社福總支出燒掉5172多億元,比經濟發展支出還多,我們正在淘空下一代的未來!

《控制遊戲》善惡綜合的女性復仇電影
電影從表面上看來圍繞著有關於女主角的一切都是蠻好的,雖然她可能有一點兒小小的潔癖、自律、完美,在遭受強暴、房子又賣不出去之後,壓力讓內心一點一點兒的暴露出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