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bobo小天才.輕鬆玩教養】針對家長頭痛的學齡前教養問題開闢解決方案,讓家長輕鬆地教導孩子。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4/18 第397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砍銅像正義了誰?
聯合報社論 聯合/美中合作的新形勢,台灣豈能無視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搶救少子化 官民總動員
民意論壇 撇開世代對立 為低薪青年開藥方
聯合筆記/Uber不是Uber了
川習開始共管台海、朝鮮半島
「斬首」老蔣、八田 何以雙重標準?
普世價值「監察權」 如何完善發揮
花一年研究「大年金」 改革一次到位
統計法45年沒修…工商普查 將錯亂白忙一場
盛治仁/不盲從「多數」 培養你的觀點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砍銅像正義了誰?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在發生多起蔣中正銅像被「斬首」後,烏山頭水庫的日據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銅像,最近也遭鋸斷頭部。很顯然,統獨兩派民眾的示威競賽熱度正在升高,台灣社會的族群裂痕也在擴大。

八田與一被稱為「嘉南大圳之父」,他對台灣的貢獻見仁見智,但他的銅像遭斷頭卻是無妄之災。相對於蔣中正銅像連續被拆除、斬頭,執政黨一路坐視默許,某些政客甚至暗帶鼓勵;而八田與一像被斷頭,則可視為反對者的異議和反駁。

號稱「亞洲最民主」的台灣,不同立場的民眾要用這種向銅像下手的方式來宣洩憤怒,其實是可悲的事。蔡政府切勿以為兩事毫無關係,事實上,當政府不作為或行徑明顯偏袒,民眾只好用自己的方式尋求出口。賴清德拆光台南蔣中正銅像,卻誓言修復八田與一銅像,這沒有雙重標準嗎?

事實上,就算不承認八田與一的貢獻,民眾也不必對他銅像下手。但反過來說,那些為八田與一不平的人,難道不能理解蔣中正銅像遭辱如何刺傷了另一群人的心。這些情緒,未必關係著對銅像人物的敬意,而是對自己曾經歷的時代與機遇的直覺投射。

我們不想比較蔣中正與八田與一的貢獻,也無意談論這類事件屬不屬於「言論自由」的範疇,只想提醒主政者注意:執政黨塑造的政治氣氛,已使民間的憤怒升級為仇恨,而產生這種「你斬我的偶像,我砍你的神像」的報復情緒。蔡總統不應坐視情況惡化。

   
聯合報社論
聯合/美中合作的新形勢,台灣豈能無視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一如預期,北韓在「太陽節」次日試射了一枚導彈;意外的是,飛彈在升空不久後即爆炸墜海。不論這次試射失敗是否「刻意」,這樣的結局至少讓美中日韓等國頓時鬆一口氣;然而,東北亞區域的緊張局勢,其實並沒有隨之解除。

初步看來,外界對北韓的試射失敗是「樂觀其不成」的,至少避免了一場立即的危機。但是,隨著日前美國「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抵達朝鮮海域後,美國另兩艘核子動力航母「雷根號」及「尼米茲號」也將於下周抵達朝鮮半島。東北亞地區聚集了三個航空母艦打擊群,這是前所未見的例子。由此,可以看出川普亟欲解決北韓問題的心態。

然而,北韓的挑釁行為,預料將不會隨著這次試射失敗而中止。原因是,試射飛彈這樣的廉價軍事威嚇,一直是北韓提高談判價碼的主要手段;接下來,在本月廿五日的建軍節前後,北韓仍有可能再次發射導彈。當然,美國方面也不會因為北韓這次的試射失敗,而放鬆對北韓的軍事壓力。美朝雙方目前的對峙,就像「賽局理論」中兩車對撞的「膽小鬼遊戲」,雙方在各自民意的壓力下,誰都不想丟這個臉,誰都不願意當那個先煞車的膽小鬼。

從現實面來看,在北韓擁有核武及中長程導彈的情況下,美國想要複製斬首海珊及轟炸敘利亞的方式,似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一旦斬首行動失敗,北韓必將利用它的地理位置之便,對南韓及日本發動瘋狂的軍事報復。正因有此忌憚,川普日前表示暫時不會對北韓採取軍事斬首行動,而將改以「極限壓力」持續對北韓施壓,原因正在於此。

綜觀美國的「極限壓力」政策,與過去最大的不同是,除了採取優勢軍力來嚇阻北韓,也要透過外交對中國大陸施壓,再經由北京間接影響平壤。美國認為,過去西方國家對北韓實施經濟制裁效果不佳,主要原因便是中國政府未能採取積極有效的作為。如今改採對中朝的雙重施壓,由美國對北韓進行軍事嚇阻,由中國對北韓進行經濟攔阻,將成為今後美國對北韓政策的重要主軸。

在中共眼裡,金正恩上台後,不但北京對北韓的控制能力減弱,北韓在核武發展上的重大進展,也讓美國必須在南韓部署薩德系統以加強因應。這些,都讓中國大陸逐漸陷入「朝鮮陷阱」的兩難局面。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維繫北韓政權,畢竟符合中共的重要戰略利益;因此,中國必然會力阻美國對北韓採取軍事行動。在此情況下,配合情勢對北韓實施漸進式的經濟制裁,似乎已成為中共在國際壓力下的唯一選擇。

值得觀察的是,在美國的「極限壓力」下,近期美中兩國對解決北韓問題的共識似乎越顯合拍。川普先前曾大力抨擊中國大陸是「匯率操縱國」,在川習會後,川普改口說若中國大陸願意協助解決北韓問題,美國願以在經貿議題上的退讓來相互交換。其後,美國並未將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台灣卻上了觀察名單。可見,美中在北韓問題上似已達成一定共識。

可以預料,美國進行軍事嚇阻,中共採取經濟圍阻,將成為美中解決北韓問題的新模式。美國若無意對北韓採取軍事行動,今後中共對北韓實施經濟制裁的力道,將成為北韓問題能否順利解決的關鍵。經濟制裁講究細火慢燉,不像軍事行動那樣立竿見影,可以預期,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短期不會落幕。

反過來看,北韓問題意外地讓美中兩國找到合作的基礎,使得兩國關係開低走高,擺脫了川普剛上台時的緊張不安,而成為另一種新型的大國合作關係。可見,大國政治的變幻無常。川習會後,台灣一度頗為慶幸我們並未成為美中談判桌上的籌碼,但是面對中美新關係的形成,政府部門又焉能不繃緊神經?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搶救少子化 官民總動員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衛福部近日宣布成立「少子化辦公室」,力拚要把總生育率(指育齡婦女一生中所生育的子女數),從目前的1.1人,提升到1.6人,減輕台灣的少子化危機。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會在三個月內統合資源提出短中長期計畫,短期政策將擺在提高育兒津貼與托育政策,讓民眾想要生、養得起。

台灣的少子化危機,並非今日才發生,早在2011年馬前總統就嚴肅指出「少子化是國安問題」。這幾年在中央與地方政府拉高催生誘因下,台灣的總生率雖有回升,但還是低於1.3人的超低生育率水準;距離維持穩定人口結構的理想生育率2.1人,更有相當大的距離。

在亞洲,同樣飽受高齡化與低出生率雙重夾擊的國家不少,像是新加坡、韓國、日本等。近年總生育率徘徊在1.4人的日本,早在2003年就在內閣設立「少子化擔當大臣」,現任首相安倍上任後,更是拚命催生,並喊出2025年要把總生育率拉到1.8人的目標。對照日本傾內閣之力化解少子化危機,衛福部願意傾一部之力,推全國之事,雖恐如外界預期力有未逮,但衛福部勇於任事的精神,還是值得嘉許。

台灣人為什麼不愛生,也生得少?總歸來說,就是沒有生育的fu。君不見,台灣的低薪困境多年未解,過長的工時名列全球前茅,也讓國人一再延後婚育計畫。即便長年在職場奮戰的男女,好不容易抽出時間結婚生子,但是經濟能力有限的雙薪家庭,如何應付龐大且費力的托育、教育問題,還是讓不少人生了一胎就止步,更遑論那些飽受工作摧殘,想生卻生不出的求子家庭。

直言之,台灣的少子化問題,實際上是架構在層層貧瘠的經濟、教育、社福等困境中。台灣想要脫困、降低人口負成長的壓力,不能只靠衛福部,蔡總統、林院長都應跳出來領軍承擔,才是真正的「了不起,負責」。

日本傾國家之力,花了十多年的工夫鼓勵生育,但當前成效還不足以讓人驚豔。欠缺整體催生戰略的台灣,要在短時間內讓年輕人有生子的fu,難度更大。不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資源有限、時間緊迫下,政府至少要做好下列三件事:

第一,政府財政有限,更應積極「槓桿」地方政府與企業一同來催生。例如,以統籌分配款做誘因,或是仿效幾年前的縣市節能競賽,以高額獎金鼓勵各縣市推出因地制宜且兼顧城鄉不同需求的催生策略。

在企業方面,這幾年已有不少企業主動提供員工優渥的生育福利,像是台灣渣打大方提供20周產假,優於勞基法的56天產假,或是如金仁寶集團鼓勵員工每生一胎,就補助6.6萬元等。政府此刻應大舉鼓勵有能力的企業躋身幸福企業之林,或可考慮將企業是否提供友善的生育或托育措施,做為企業申請政府經費時的評選條件之一。

第二,政府的勞動、性別平等法規,應提供有力的生育支撐。例如,很多婦女擔心生育後,工作與升遷機會就會跟著泡湯,此時,政府就應積極完善遠距工作法規,或是讓有育嬰需求的父母,可以選擇部分工時彈性上班。

第三,針對想生育但是生不起或是生不出的家庭,應提供有效協助。針對生不起的家庭,政府更要重視「實質分擔育兒責任」,例如從環境面提高公托比,或是拉高托育、教育補助,乃至於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等,都是不錯的做法。針對想生卻生不出的家庭,也可仿效日本提供試管嬰兒、不孕症治療半價補助,讓真正有意願生養的家庭,能平價圓夢。

要減輕台灣的少子化壓力,政府必須制訂務實可行且能借力使力的生育政策,同時也把錢花在刀口上,如此才有望恢復年輕人生子的fu。

   
民意論壇
撇開世代對立 為低薪青年開藥方
陳明璋/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聯合報
近日,全聯總裁,有流通教父雅譽的徐重仁鼓勵年輕人勿太計較眼前薪水,而應積極表現,勿做小確幸的過多消費,引起網友反彈,徐總裁立即道歉,期盼平息風波。

廿二K已成年輕人的魔咒,十六年來驅之不去的夢靨,豈能再忍受?但是,大家若對當前的處境認識錯誤,開錯藥方,魔咒仍會延續下去。

其實,一代不如一代的觀念是錯誤的,一代不同一代才是正確的。試想我們不但是人人擁有Walkphone的現代人,且不分老少,每天都過著「滑世代」的生活,環境這麼大的轉變,賺錢方式豈能不予調整?

當今,亞洲經濟已成時勢所趨,中國崛起是此現象的代表之一,中美(Chimerica)雙強一詞說明未能配合此趨勢的企業,不可能賺大錢,困守台灣而不走出去賺世界及兩強市場的錢的年輕人,只有每況愈下。

其次,企業營運模式已由對外貿易走向對外投資,進而走向「國際策略聯盟和合作」,整合各地資源、人才、技術及關係是競爭優勢所在,也是創造附加價值的獲利「密碼」。

再者,民粹主義當道,「川瘋」流行,自由(free)貿易已被要求公平和防恐(fair&fear)交易所取代,企業風險大增,購併與虛實整合流行,連特斯拉的市值都可超過通用汽車老大哥,不賺錢的創新未來企業被股民追捧,可見年輕人找現在是巿場老大,創新卻跟不上潮流的企業,如Nokia、Sharp及Toshiba是沒有前途的,未來如又碰到像復興航空,讓你中年失業危機,職業真的沒有保障。

此外,高科技產業並非賺錢的保證。只有郭台銘所說的:賺錢的才是高科技。因此不斷升級轉型的傳統產業,反而是個好企業,選老板與進入創新不斷及學習機會多的中小企業,是年輕人更要注意的選擇。

際此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對處於世代對立的年輕人有幾點建議:

第一、與其埋怨,不如培養硬功夫和軟實力來成願。現今「學歷」並不重要,隨時和終生學習,增加職場競爭力的「學力」才有用,只有勤於learning,才能增加「能力」,您的薪資報酬自然水漲船高。

第二、不斷增補你的專業來保障工作職業。當你擁有「做什麼像什麼」、「要什麼就給什麼」的專業素養時,你的身價怎可能不水漲船高,成為老闆不可或缺的紅人呢?

第三、確實了解職場上需要的要件,積極裝備它成為你的競爭優勢。專業可提升你的身價,但真正奠定增值基礎的是:工作態度、敬業精神、團隊合作、感恩心、重視倫理、遵守紀律等要件,你愈具備上述要件,愈有價值與籌碼。

第四、要走與眾不同的路,創造你的獨特性。當大家都一樣時,就失去競爭力,在職場創造個性,建立自己獨特的地位,才有廣闊的加薪空間。

最後,世代對立是常態,但薪火相傳才是時代進步的要件,孩子,我要你比我強,台灣才有希望。至盼我們不再世代對立,而是攜手相連,創造年輕人更亮麗的未來。

   
聯合筆記/Uber不是Uber了
許俊偉/聯合報
Uber日前大動作召開重返台灣市場記者會,亞太區總經理Mike Brown親自坐鎮。在宣布新營運模式前,Uber即透過簡訊發送給昔日司機、用戶和媒體,儘管賣弄玄機、吊足胃口,但話題性十足的「無料」宣傳,早已讓回歸消息天下盡知。

Uber行銷手法一百分,但二次進軍,Uber卻已不是Uber。

新Uber選擇與國內十餘家租賃車業者合作,Uber提供App叫車平台,比照租賃車計時收費,而非里程計費,且半小時內的短途載客費用,有可能比計程車便宜;司機則宣稱是擁有職業駕照的代雇駕駛。

但正因Uber只是App叫車平台,費率端視各自租賃車業者,以致同一距離、同一時段,若媒合到不同的租賃車業者,費率都不同,且價差不小,但消費者在確認叫車前,卻無從事先得知媒合到哪家業者,更別說能比價;各家服務品質,可能也有落差。從消費者觀點看新Uber,像是進化後的租賃車業2.0,魅力仍在?

過去Uber司機開車時間彈性,還能駕著自家車賺錢,是不少擁有正職工作者的兼職優選。從Uber昔日司機觀點看新Uber,須取得職業駕照加入租賃車業,誘因會在?

Uber上回被監理單位開罰高額的交通罰鍰,如今捲土重來,高達八億多元的罰款未繳,其中,公路法修法後遭重罰的罰款,更是分文未納;Uber對此輕描淡寫,僅說正進行訴願程序,交通部則說會依程序強制執行。另還包括被國稅局過去追討的營業稅、營所稅和罰鍰。背了「一屁股債」回鍋賺台灣人的錢,從公平正義觀點看新Uber,外界接受?

為顧及市場秩序,國內交通法規原就限制租賃車以「時」計費,相對於市區計程車來說,像是提供較長途的城間運輸,很多人出國使用的接送服務,幾乎都是租賃車業在經營。但透過Uber媒合租賃車短途運輸,行車不到半小時內者,恐逾越現有租賃車業服務範疇。從法規觀點看新Uber,仍遊走在租賃車費率的灰色地帶。

其他還包括消費者若出現乘車糾紛,甚至交通事故、人身安危,統統是租賃車業的責任?Uber App叫車平台全能事不關己?

新Uber初步看似符合政府「納管、納稅、納保險」三原則,卻不代表政府贏得戰役。任何事業本就應符合相關法規,這回Uber在舊有法規下「就範」,但下一個新創事業或共享經濟呢?並不是要讓非法就地合法,也不是為非法量身訂做法令,而是舊時法規仍須適度與時俱進。

   
川習開始共管台海、朝鮮半島
謝明輝/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執行長/聯合報
去年底美國總統大選被喻一場為「真小人對偽君子」的對決,結果由川普勝出,令各界憂心忡忡。川普在選前不斷指控中國大陸操縱貨幣傷害美國貿易,並威脅將課以重稅,使得中美兩大強權似乎將走向貿易大戰。川普當選後一通「川蔡來電」掀起「一中」政策的波瀾,使得混沌不明的中美關係更是雪上加霜。

然而突如其來的轉變卻發生在川普之女伊凡卡悄然現身在大陸駐美大使館的春節晚宴上。伊凡卡雖無公職,但外界一般公認她對川普極具影響力。就在川普上任後的廿二天,川、習通上電話,隨後四月六日美中兩大領導人更在美國佛州的海湖莊園進行了首次會面。這背後的重要推手正是川普的女婿庫許納,一位前國務卿季辛吉對中路線的支持者。季辛吉是一九七○年代協助尼克森總統打開大陸大門、推動美中關係正常化的主要功臣。「川習會」的成功代表了季辛吉路線勝出,為建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鋪路。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構在三個層次上。首先,各自鞏固在國內的領導權。其次,確立共管西太平洋,包括台灣海峽、朝鮮半島等。最後,在沒有危及大陸核心利益的衝突領域,大陸以不介入內政前提下,協助美國共管分歧。

近來,此一新型大國關係在共管朝鮮半島方面的動作頻頻。中方同意實現半島無核化,積極採取和平方式解決問題。美國在「川習會」上作球給大陸,以五十九顆戰斧飛彈空襲敘利亞。此舉一方面,讓大陸扮演美俄間的和事佬,不讓態勢擴大;另一方面,敲山震虎,警告北韓。為了讓大陸有更大的影響力和籌碼去處理南北韓問題,美軍卡爾文森航母戰鬥群改航往至朝鮮半島附近水域,給北韓製造更大的壓力。美軍接著又在阿富汗投擲有「炸彈之母」之稱的大型空爆炸彈肅清「伊斯蘭國」的據點,殺雞儆猴的意味濃厚。

亞洲太平洋的東西兩強,一個是想「讓美國再度偉大」,另一個是想要實現「中國夢」。兩強都是明白人,深知「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的道理。誠如中方所言,「太平洋夠大,容得下兩個大國」。就在「川習會」落幕短短不到一周(四月十二日),習、川再度通電,確立了「川習會」上達成的友好合作方向。樂見「川習會」後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正往良性發展的方向前進,避免新一波的衝突與對立。

   
「斬首」老蔣、八田 何以雙重標準?
胡文琦/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聯合報
八田與一銅像驚傳遭人「斷頭」一案,台南警方根據監視器畫面循線追查後,發現「斬首者」疑似是中華統一促進黨的成員李承龍與女子邱晉芛,其中李員還是前台北市議員。

憑良心說,李員行為當然不對,也需要依法偵辦懲處,多數台灣人民當然也都不會認同這種脫序違反治安的行為。但筆者要強調的是,「何以致此」呢?難道不是之前同樣是「斬首」孫中山、蔣中正的行為被刻意低調處理嗎?還記得洪素珠的族群仇恨言論?洪員有過真誠反省的檢討嗎?答案當然是沒有、沒有、沒有,因為很重要,所以要連說三次。

講白了,同樣是錯誤示範的斬首,賴清德市長辦案的決心與效率怎麼可以「雙重標準」呢?難道這能讓言論自由下的不同意見者心服口服?筆者要善意提醒蔡政府的是,所有行為都是「相對的」,如果可以有台灣民政府,當然就會有中華武裝民政府的出現與「再制衡」,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非法脫序的「潘朵拉盒子」不應如此廉價的被容忍。

尤其同樣應被公正、公開、公平檢驗的還有,究竟八田與一與蔣中正的功過應該如何評價?八田或許對台灣農田水利有貢獻,唯究其本質仍是替殖民母國日本服務,這是無庸置疑的「歷史事實」。最後,筆者也要提醒奇美的許文龍董事長,在他主動協助修復八田銅像之際,更應先對自己曾說慰安婦是自願的說法誠懇道歉。

   
普世價值「監察權」 如何完善發揮
包宗和/監察委員、台大名譽教授(/聯合報
近年來國內對監察制度有不少討論,事實上,經過二戰後數十餘年的發展,監察權已逐漸成為普世價值。以國際監察組織為例,它擁有一九二個會員監察組織,分屬一一三個會員國,例如我國監察院,即為澳紐太區的成員。

各國執行監察任務者多稱監察使,也有稱國家調解使、護民官或人權檢察官者,大多為國家層級,如歐洲、亞洲,但也有屬於地方層級者,如美加。

各國設置監察使有多重目的,歸納起來包括權力制衡,監督行政權,防止利益衝突及不當使用政府經費,防止用人不公,促進善治,補代議制之不足及司法救濟費時耗日之窮,實踐人權保障,打擊貪汙,接受民眾陳情,環境保護,落實審計權,維護憲法及敦促政治改革等。

為了確保監察使的專業素質,並能獨立行使職權,各國對其資格條件多有嚴格限制。監察使通常具有律師、法學專家、會計師或退休高階官員的經歷背景,他們不得同時具有國會議員或政府官員身分,不可兼任其他職務或從事任何營利工作,有些國家甚至規定不得與總統、閣揆、大法官及國會議員有四等血親及二等姻親的關係。監察使必須超越黨派,公正公平地行使職權。

由於監察權的一項重要功能為監督政府行政部門,故往往不為執政者所喜,也造成監察權行使的阻礙。國際監察組織對此嚴肅看待,將其視為監察組織遭受的威脅,包括監察制度在部分國家缺乏憲法保障,易遭撤除;不具彈劾權,無法有效嚇阻官員違失;資訊短缺;經費不足,預算遭刪減;廢監察使的呼聲始終存在;監察權遭限縮,功能不彰;來自其他機構的競爭以及憲政制度的不穩等。我國監察權包含彈劾權,在世界各國中獨樹一幟,也獲得國際監察組織及許多成員國的肯定。

但各國監察制度仍有諸多尚待改進之處。首先,監察制度應受憲法保障。監察使的調查建議應落實於政府決策中,至少應引為行政程序改進的重要參考。許多國家監察使的權力遭到限制,宜適度擴大職權,以有效監督政府。監察機構應和媒體建立良好關係,透過媒體強化與民眾間的互動,奧地利即為成功範例。

監察組織應以各種方式向民眾宣傳陳情管道與監察便民服務措施,建置公開透明的陳情標準作業程序。此外,強化個資保護與資訊安全保障,提升問題處理反應的速度,強化與非政府組織的合作,使監察權行使能更貼近民意,並持續強化調查官的教育訓練與養成等,均為重要課題。

監察制度普受世界各民主國家的重視,未來如何精進,以發揮善治和保障人權的功能,仍有賴各國監察組織與主政者的共同努力。

   
花一年研究「大年金」 改革一次到位
賴正義/二○一七永續年金推動者聯/聯合報
歷經近一年的努力,多個公務人員退休年金改革版本已陸續出爐。遺憾的是,這些版本看來均屬插管式的無效改革方案,數年後仍會步上破產之路。

筆者推斷,今年如果完成修法,二年內應不致再進行改革,否則近一年的努力不就完全白費了。但若延至五年後才再進行改革,此對於年輕世代將更為不公不義,因為這段期間他們繳的更多,卻仍須再度面臨另一次畫餅充飢、穩輸不贏的改革。

面對多變的社經情境,各項年金確實已出現入不敷出的問題,再不儘速修改,長期虧損黑洞勢必會吞噬國家可觀的預算。因此諸次民調都顯示近七、八成的民眾支持年金改革。但支持改革不等於支持無條件的改革,在欠缺財務精算及衝擊影響評估等報告下,究竟有多少人會贊同目前市場喊價式的各年金改革版本,令人持疑。

報載執政的府院黨已有共識,將於六、七月前通過年金改革法案。不過,年金改革茲事體大,除影響國人在職與退休後的財務規劃,也會衍生出社經相關問題,必須慎重其事,不應進行全民皆輸、只有政府是贏家的改革。面對仍為隱患重重的年金改革,實不宜因設定時間而冒然躁進。

日前立院國民黨團指出,此次修法告一段落後,規畫提出年金制度基本法,建立大年金制度的基礎架構,設計基礎年金、職業年金等多層年金體系。既然如此,那此次修法又有何意義。建議國民黨不妨遊說其他政黨一起擱置所提改革版本,以一年時間直接探討前述大年金制度,讓改革一步到位,以免多次改革造成社會對立不安,讓人民對國家法律、制度失去信心。

   
統計法45年沒修…工商普查 將錯亂白忙一場
林騰鷂/律師、經濟法學者(台中市/聯合報
五年一次的工業與服務業普查,自四月十五日至六月十五日,動員一萬一千餘名普查人員,實地訪查一三○萬餘家公司行號。主計長朱澤民呼籲全國受查單位支持配合,提供詳實資料,使政府獲得正確資訊;朱澤民保證,這些普查資料純粹作為統計分析,「絕對不會作為課稅的資料」,也不會作為其他用途。不過,因為作為普查法律依據的統計法,過於老舊殘缺,將使朱主計長的呼籲及對企業界的保證,全盤落空!

統計法在民國六十一年修正後至今已四十五年,工商情勢變化極大,統計方法日新月異,但過時、簡陋的統計法,居然未全面修正補充,且未有罰則規定。企業界虛報、瞞報、拒報、遲報經濟統計資料,以及統計調查者怠忽職守、洩露受查者資料、對統計數據弄虛作假的老舊毛病勢將無法防止!

又統計法施行細則第四十四條雖規定,依法舉辦之統計調查,被調查者均有據實詳盡報告之義務,違反者得依行政執行法予以處罰。但此一規定,連法律授權都沒有,屬於違憲無效!因大法官釋字第三九四號指出:「對於人民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科處裁罰性之行政處分,涉及人民權利之限制,其處罰之構成要件及法律效果,應由法律定之。」

而相對於美、日、大陸統計法均有經濟統計違法類型與五年以下刑事處罰或其他行政處罰的詳細規定,我國只以行政命令位階的統計法施行細則規範違法罰則之違憲缺失,將無法避免企業界虛報、瞞報、拒報、遲報經濟統計資料等情事。那此次普查必將不能取得全面真實資料,而錯亂白忙一場!

對照大陸將於二○一七年進一步健全新產業、新業態模式的統計調查制度,完善統計法律法規,健全統計數據質量責任制,加大統計執法力度,確保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獨立職權不受侵犯,及確保統計資料真實準確、完整及時之強烈企圖心。我們的主計長卻仍找來「號角翔起」的阿翔擔任普查大使,向企業界喊話保證,期求商人提供詳實資料給政府,實為緣木求魚的弱智作法!

   
盛治仁/不盲從「多數」 培養你的觀點
盛治仁/聯合報
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是不是充斥了前所未有的暴力現象?在媒體的報導中,從戰爭、種族殺戮、恐怖攻擊、駭人聽聞的凶殺案、到每天各種監視器、行車記錄器和手機拍到的各式衝突讓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但事實上,認知科學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在一場TED演講中從歷史的角度分析,解構了這個印象。

從人類歷史發展的軌跡來看,其實暴力的問題在當代是相對減輕的。不管從個案角度去看過去暴力行為的殘酷內容,還是從數據角度去分析不同時期死於暴力的人員數量,都為平克的論述提供了有力的佐證。他認為造成這些錯誤印象的一個可能,就是媒體傾向報導暴力和戲劇化事件,而忽略了這些事情在母體中的代表性,造成了認知和真實之間的落差。在我們的生活中,到底有多少事情因為各種因素讓我們產生錯誤印象呢?

看演講的同時,我突然想起十多年前一段時間有機構常發布一些很聳動的「民調」結果,例如多少比例的國中生有吸食過毒品,多少比例的高中生嘗試過性行為等等。這些調查數據都高得令人咋舌,也成功地吸引了媒體的大篇幅報導,增加了發布機構的知名度。

但是要做特定年齡或身分民調的抽樣是非常困難且昂貴的,比起全體成年人口的調查要複雜得多。這些民調並非完全依循科學化的抽樣原則進行,得到的數據偏差範圍很大,但是對於某些年輕閱聽人來說,有可能造成一種鼓勵性暗示這些行為已經是大多數人的經驗,自己如果嘗試也只是可接受的。沒有系統性研究,我並不知道這些影響有多大,但就算只有少數人因為這個因素而去嘗試毒品,也是不應該的。

另外在政治競爭上,不管是選舉或是政治人物滿意度,有些是中立機構長期做的調查,當然也有些是特定勢力為了帶風向所發布的數字,目的也是在於讓民眾形成印象,進而影響其態度和支持度。近幾年社群網路同溫層現象的產生,讓這個情況更形放大。社群網路的計算機制讓使用者更容易看到自己偏好的內容,也讓想法類似的人更容易聚集,放大自我意見普及性的認知。

對於各項社會關注的議題,其實聲量大的一開始不一定是實質多數,但是一旦被認為是多數時,就更加大聲得理直氣壯,既吸引了原來沒意見的人支持,又噤聲了原來的反對意見。這種沉默螺旋的巧妙運用,不管在政治、商業或是媒體議題上,都有極大的影響力。

舉例來說,徐重仁總裁日前「不要太計較、努力會被看見和低薪現象」的說法,被定調成世代差距,我很好奇如果有科學性調查結果,不同的世代對於此事的看法,究竟差異有多大?

不可能每件事,都有客觀調查告訴我們該如何想,才是符合社會多數意見的看法,也不需要這樣做。每個人都應該培養出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不需要盲目從眾或刻意特立獨行。重要的是,自己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經過自己的價值觀深思熟慮後的結果,並且能夠以開放心胸欣賞別人的不同觀點,讓自己有思考進步空間,避免受錯誤印象持續影響。(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最狂總統川普的派對結束?
3月22日,知名全球線上外匯經紀商City Index集團資深分析師布魯克斯發表「川普交易2.0」報告,內容直指「川普交易」已經告終,接下來,川普對市場所造成的影響,將是「弱勢的美元」以及「脆弱的美股」。

不是櫻花?!芝櫻、富士山譜出景色也很夢幻
位於山梨縣富士山周圍的「富士芝桜まつり」,以可同時欣賞芝櫻與富士山所交織夢幻的絕美景色而聞名。當80萬株以上芝櫻爭妍鬥艷綻放於富士山山麓時,宛如大自然的調色盤,描繪出漸層又動人的浪漫景緻。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