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bobo小天才.輕鬆玩教養】針對家長頭痛的學齡前教養問題開闢解決方案,讓家長輕鬆地教導孩子。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4/19 第397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張景森的動物農莊
聯合報社論 聯合/從全球民主化的頓挫反思歷史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川普vs.習近平 生意人鬥博弈者
民意論壇 環評改革 需要社評配套
環評需公民參與 政府有永續意識
去梯言/川普跟習近平聯手了
川習開始共管台海、朝鮮半島
通盤軌道 串起北北基桃920萬人
跨世代 同理心傾聽、同情心對待
台鐵調漲票價 應逐步調整
銅像招誰惹誰?豈有此理!
高雄搭輕軌 黃金時段空空的
薛承泰/年改的「明天過後」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張景森的動物農莊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分配不公,遭批重綠輕藍,雙北經費均掛零。張景森卻譏說,雙北「天龍國」過去花的錢是「地鼠國」的三倍,不知道朱立倫在「靠北」什麼。可嘆張景森的偏見地圖,看起來只有敵我兩色。

張景森用「地鼠」來形容這次拿到軌道建設的基隆、桃園、台中、高雄等都市,可能自以為很聰明;但對照現實,終究很不貼切。也因此,隨即引來嘉義縣長張花冠的「魯蛇論」;她說,「天龍國」都娶了三個老婆,嘉義仍是廿二K的「魯蛇」,連自己都養不起。

張景森企圖以「天龍/地鼠」來凸顯藍綠縣市的發展差距,事實上,在他的「動物農莊」裡,階級問題卻不只顏色,因為同色中還有比地鼠更低下的「魯蛇」。如果再睜大眼睛,「魯蛇」之下,還有根本未獲邀參加立院公聽會的花東、南投等縣市。如果這些縣市有發言權,他們豈不要自嘲是螻蟻、地蟲?

這正是「前瞻」建設的問題所在。美其名為「前瞻」,實際行動卻是「分而治之」,「內外有別」,好康只分給自己人。雙北人口加起來近七百萬人,將近全台人口的三分之一,卻得不到一毛錢,還要飽嘗主事者一頓譏嘲。這樣的官員,不把自己的國民當國民,何等扭曲的肚腸!

動物農莊裡的不同動物,其實未必互相歧視。倒是那些自以為是的老大哥,不僅把動物分級,還唆使他們相鬥,這是什麼治國心態?

   
聯合報社論
聯合/從全球民主化的頓挫反思歷史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全球的民主化發展,近年出現了一波反潮。歐洲國家陸續出現民粹政黨的興起,川普因主張反華府建制而當選美國總統,中東及北非一連串花朵革命均告早凋,土耳其總統厄多安則利用失敗的政變成功修憲擴權。在兩岸之間,威權體制的中國大陸保持高度成長,民主台灣的經濟反而停滯不前。這種種現象,都讓世人對於民主的前景感到懷疑。以《歷史的終結及最後的人》一書聞名於世的法蘭西斯.福山近日訪問台灣,讓我們重新思索歷史要往哪裡去的問題。

在全球的民主變遷中,台灣與南韓、菲律賓等屬於「第三波民主化」國家,似證明了福山的主張:意識形態的鬥爭正走向終結,人類社會文明演進最終將底定於民主制度與市場經濟,成為人類發展的終極形式。但事實顯示,「歷史終結」並未成為歷史的規律。儘管第四波的東歐國家轉型乃至阿拉伯之春,都說明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都想走向民主和市場經濟;然而新興國家隨即遭遇各種挫折,東歐國家或走回老共黨執政或新強人崛起。此外,經歷民主革命的中東國家幾乎都陷於混亂失序,埃及剛擺脫獨裁者穆巴拉克,隨即又落入另一個軍事獨裁者塞西之手。

二○○八年之後,則是西方國家出問題。首先是美國的次貸危機,然後是歐債危機,一連串金融危機讓歐美政治菁英慌了手腳,問題失控。過去西方自豪的「華盛頓共識」──即福山所說的自由民主與市場經濟──無法有效因應危機,由此引發的民粹風暴,導致英國脫歐,美國選出川普。

亞洲新興民主國家也碰到了瓶頸。菲律賓一再重複選出民粹主義領袖,從艾斯特拉達,到現在的杜特蒂,治國能力積弱。韓國則是閨密干政,民眾連續數月在青瓦台抗議,迫使總統朴槿惠提前下台。這些雖展現了「人民的力量」,但無助解決國家失能的問題。

在台灣,雖未演成總統提前下台,但一位前總統下獄,另一位前總統官司纏身。十年來幾次大規模示威,幾乎動搖執政的正當性;前如紅衫軍圍城示威,後有太陽花運動,都是人民的聲音。包括目前正在凱道及立法院前埋鍋造飯的兩起長期抗爭,若要說台灣的民主是「正常的」,許多人可能難以苟同。

全球貿易與全球金融危機,造成大量基層人民的生活受到衝擊。民眾希望政府拿出辦法,讓全球化的利益能讓全民分享,但政治菁英對此束手無策,使新的階級差異和世代差異再起,引爆怨怒。

民粹主義興起的另一原因是新科技。網路社群是群眾動員的有效工具,無論是「阿拉伯之春」,或烏克蘭的「橙色革命」,台灣的「太陽花運動」,香港的「雨傘革命」,都是透過社群媒體動員。社群網路對民主的影響相當複雜,美其名為「直接民主」,但連福山也不相信直接民主能成為國家治理的一種形式。他認為,太陽花也許提供了青年一個發聲平台,但直接民主的形式不太可能持續,因為學生不可能管理政府,代議政治才是政治參與的更有效方式。

目前全世界都在反省:民主政治是不是唯一的價值及模式?全球化理念是不是真能澤及全體人類?為何未實行民主、市場未完全開放的中國,經濟卻能維持高速成長?「中國發展模式」是否可以持續、可以移植?

目前,我們仍然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全球化是世界經濟趨勢,高度依賴外貿的台灣必須迎向這個挑戰;中國大陸就在我們旁邊,台灣不可能自外於這個全世界最大的投資地與市場。與其說民主主義是人類歷史的終點,不如說任何現代化國家都需要建立有效能的自由民主制度,長遠而言,這是最能帶來穩定政治與良好經濟秩序的制度。但台灣更要隨時保持警覺:我們是不是在走回頭路?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川普vs.習近平 生意人鬥博弈者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果不出所料,一場新世紀的全球G2大戲,在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一開始就揭開了序幕,背景固然是全球權力格局的演變,關鍵則是兩位主角,一個是大生意人,一個是大博弈者。

第一幕的劇情,就在主角之一的川普娓娓道來中活龍活現。就在北韓及敘利亞出現危機,與俄羅斯關係處於緊張之際,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就中美關係、東北亞危機及國際局勢提出看法。

川普向《華爾街日報》表示,「中國不是匯率操縱國」。幾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川普說過他將在上任第一天就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話。對此,他解釋說,中國幾個月來並未操縱匯率。這固是事實,但真正的關鍵是他在談到北韓問題時所說的理由──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做法,會傷害到中美雙方在應對北韓問題的對話和協商。這就是生意經。

談生意就像談戀愛,必須雙方能談得來。川普稱自己跟習近平有很好的化學作用,惺惺相惜,這應該是兩人談問題的最重要基礎。川普讚賞習近平很精明、靈活,承認沒想過兩人如此投契,一見如故。

川普也透露了在北韓及敘利亞問題上與習近平的交流。川普告訴習近平,「美國不會讓當前貿易逆差問題持續下去,但是如果中國想要達成理想的貿易協定,就需要在北韓問題上幫助我們;否則我們會自己執行。」這當然又是談生意,雙方手中的籌碼分別是貿易與北韓。

但習近平果然精明,在川普要求習近平約束北韓時,習隨即向他授予了一堂歷史課,講述中國及朝鮮半島的歷史。川普說他聽了10分鐘後,就意識到控制北韓並非那麼容易。——這說明,川普要的價很快被習近平砍掉了一大部分。

「川習會」舉行之後四天,兩人又通了電話,重要內容又由川普親口透露了出來,他面對記者詢問關於川習通話,川普說,「習想做正確的事」,又說「我認為他(習近平)想幫助美國,關於北韓。」川普說,他真的認為中國將會努力嘗試,而且已經開始了;「北韓運往中國的煤礦被滿船載回,是重大一步。」這也許可以理解為一方在砍了價之後,對另一方做的意思性補償。

禮尚往來。「川習會」中最戲劇性的一段應該就是那段轟炸敘利亞的插曲了。川普首次披露習近平是第一位國際領袖獲知美軍會轟炸敘利亞,當時他們正享用餐後甜品,川普在獲得軍方將領報告後,隨即當場告知了習近平,川普形容,習先停頓了10秒,之後叫傳譯員再說了一次,然後表示,「如果有人這麼殘忍地對付幼童,這(轟炸施襲者)是可以的……」川普稱「他覺得這件事OK,他OK的」。川普顯然很滿意習的回禮。特別是後來聯合國安理會在討論相關案件時,儘管俄羅斯對美國的舉動投了否決票,中國卻投下棄權票。川普說,「太好了」,極少人預期中國會投棄權票,但他對此不感驚訝。

由此看來,川習二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除了靠化學作用外,主要還是靠「談生意」談出來的。川普是大生意人,舉世皆知,習近平呢,從川普透露出來的片片斷斷精彩細節,可以看出,川習兩人真是棋逢對手,旗鼓相當。但仔細進一步看,川習兩位做為政治人物或談判專家,還是有著微妙但又關鍵的差異,直白了說,一個是大生意人,一個則是大博弈者。

生意與博弈的微妙區別,是前者更多地看局部,後者更多地看全局;前者更多地關注當下與短期,後者更多地關注日後與長期;前者更關注的是物質與貨幣概念,後者則關注大經濟、大政治、大戰略。

與川普之期待於習近平者不同,習近平期待於川普的可能是如何讓川普有興趣於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及亞投行,如何讓川普明白及接受中國倡議的「新型大國關係」,如何誘導川普將全球權力格局從「三國演義」走向「G2」框架。但不管如何,大生意人跟大博弈者肯定是有很多交集的。

   
民意論壇
環評改革 需要社評配套
林木興/台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聯合報
環保署去年啟動環評修法,將增訂社會影響評估,希望廣徵民意、減少社會爭議。然而日前聯合報刊載,行政院將於五二○前公布環評法修正草案,並拋出回歸美國法原型、都更案免環評之風向球。

環評修法應有更完整的配套措施,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逐步熟悉環評作業、達成與環評相同目的之審查。

首先,目的主管機關早該落實政策環評。環保署目前之技術規範,適用於開發行為居多,然而觀察國際趨勢,社會影響評估的適用對象,已逐漸由開發行為擴及政府政策。我國環評僅注重開發行為環評,而忽視政策環評。若賦予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更多環評責任,或環評目的回歸到美國法精神,應該落實政策環評並處罰不依法實施的政策研提機關。

依修法走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如經濟部,將來勢必得負起更多環評責任,然而如何減少眾多開發行為環評案的業務量,應強化政策環評,並將政策與開發行為連動,以減少整體環評作業時間,並符合現行政策環評審查結論不具行政處分效力、僅供主管機關參考的立法原意。

進一步言,不僅開發行為需要社評,更應該提前於政策規畫前社評,以儘早吸取社區居民與利害關係人之意見,納入決策考量因素。例如前瞻基礎建設亟需環境與社會面向的影響評估,以作為決策依據,而非僅是政治操作或經濟考量。

其次,從知情、溝通到協力的社會影響評估。除原住民傳統領域或保留地等土地使用爭議,都市計畫案也涉及土地徵收或迫遷議題,社評技術規範得涵蓋社區居民知情權之規定,在政府政策或開發行為規畫之際,完備資訊公開與公眾參與程序,充分讓利害關係人知情。

社評不僅讓利害關係人知情,也可作為社會溝通的工具。例如加拿大法為原住民族量身訂作環境規畫制度,卑詩省並成立環境評估辦公室,讓原住民知情有法律執行。環評在加拿大不只是審查程序,也視為持續與社會溝通的過程。利害關係人得評估開發行為影響,也能申請國家補助,因為社區居民或在地團體掌握在地知識,得以提供有力且正當的影響調查資料,以供審查當局後續預測、分析。加拿大的環評就是公私協力的最佳示範。

若要都更免環評,目的主管機關應在其主管法規或規範中納入與環評相同審查目的之部分,尤其是社評的規定,以避免作業曠日廢時,達到環評審查目的,也厚植社會互信互助之基礎。

   
環評需公民參與 政府有永續意識
張譽尹/律師、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聯合報
十七日聯合報報導蔡政府啟動檢討環境法制,引人注目。本協會長期關注環境影響評估法及其相關法制之實務運作及缺失,欣見蔡政府有計畫地修正現行環評法制缺失。但環評法制規劃在十到十五年後回到美國原型,則需審慎為之。

筆者認為至少需兩個條件:一、各部會在客觀上對公民參與審議程序之熟稔與接納;二、各部會主觀上應具備對環境基本法「永續發展、環境保護優先」深刻意識。主客觀條件都滿足,制度才能順利過渡。

我國土地開發至上,長年不重視環保及當地居民意見,近年則在公民團體與環保團體衝撞下,開啟公民參與的大門,環保署已成為行政院中對於公民參與審議最熟悉的部會,但其他部會對於公民參與則多在逐步摸索,甚至敬而遠之。

環評法制若需順利過渡(環保署僅提供環境影響評估,做為主管部會決策開發許可時的考量因素),修法必須有相當的配套及漸進措施,讓各部會對於公民參與,從不熟悉到不排斥,以至臻於熟練,讓每個政策與具體開發案的許可與否,均有成熟的民主機制可資依循。否則,難保爭議不再起。

至於各部會環保意識部分,固然環評法讓環保署享有「否決權」,為全球獨步之法制,但當年立法時空背景,就是不信任政府部門會重視環境。這個脈絡,如今仍然適用。

因為不論藍綠政黨,只要上了台,就是以政府支出開發土地做為刺激經濟的主要手段,一份又一份大型計畫,披著好聽的名稱,實際上不脫舊有思惟。最上位計畫的決策,欠缺政策環評及公民參與,而歷任政府又一再證明這些大計畫描述的開發目的,都只是空中樓閣,炒作土地才是真。淡海新市鎮第一期說要引進三十萬人口,而今安在?中科四期開發說是兩兆雙星,而今如何?亞太營運中心又在哪裡?蔡政府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又有何翻轉產業結構的前瞻作為?

各部會沒有審慎看待開發的綜效,又欠缺永續發展與環境優先的深刻意識,讓各部會做為開發的最終決策者,恐怕會是更大的災難。

現行環評法有諸多缺失,但在學者、法院、環團、律師多年努力下,已具備一可預測的見解及架構,如今將大幅翻修,自應面對過往實務個案上發現的問題,透過修法,逐一解決,並為制度的過渡與轉型,做好逐步配套措施。期待環評法修正,能夠真誠面對問題,接著地氣,摸著石頭過河。待主客觀條件都成熟後,再次修正到位。畢竟外國的月亮再圓,也得適合我國實際的情況。

   
去梯言/川普跟習近平聯手了
公孫策/聯合報
朝鮮半島戰雲密布,川普高調宣示「派出無敵艦隊」,金正恩則回嗆「核子戰爭一觸即發」。但那是表面,後面則是美、中(乃至俄)間的大國博弈。台灣可以「站高山看馬相踢」,但我們也一樣是夾在美中兩強之間,所以在看完這場「馬戲」之後,應該以之做為借鏡。

北韓三代領導人的立國原則一貫,好有一比,如《西遊記》中的花果山:猴族獨立自主,「不伏麒麟轄,不受鳳凰管」。孫悟空大鬧天庭反下凡間之後,也以為可以就此「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了。可是「上朝天國」不容許化外之民不受管轄,於是天兵天將前來收服妖猴,而當天兵天將奈何不了孫悟空,玉帝跟佛祖(道教跟佛教領袖)居然聯手對付孫悟空!這有點超乎一般人的理解,但其實不奇怪,因為他們都看不得妖猴撒野。

朝鮮半島的事務,可以讓朝鮮民族自己解決嗎?不行,老大的面子往哪擺?川普的無敵艦隊像煞了天兵天將,如果鎮壓不了金正恩,川普說了「中國真的很努力(幫忙處理北韓問題)」,還稱讚「習近平是位了不起的人」,他倆又像煞「玉帝與佛祖聯手」。

台灣過去基本上是接受美國的保護,容我直言,我們的代表在華府的地位未必高於「弼馬溫」,至少肯定不許參加「蟠桃會」。過去幾年,跟北京的關係大為緩和,似乎可以跟美、中等距外交了,但去年五二○以後,兩岸關係又急速冷凍。那我們是不是應該重新「投入美國懷抱」呢?問題在於,美國的國力已經不如以往,卻仍想撐足場面,以此次朝鮮風雲為例,川普必須得到習近平的幫忙,才能維持老大哥的面子。

美中聯手處理朝鮮問題,我們假設一種結局:美國「無敵艦隊」耀武揚威後奏樂凱歸,北韓只有口頭上嚷嚷,武力示威也僅止於那枚不成功(有一說是「自爆」)的飛彈。那樣的話,世界各國都鬆了口氣,因為美國保住了面子,所以沒有戰爭。然而,東亞霸權卻已經形勢丕變。

這個形勢變化,對我們尤其嚴峻:川普跟習近平在朝鮮問題上可以聯手,那東海問題呢?台海問題呢?

如果咱們的政府不曉得如何調整,至少可以看看日本怎麼調整。這次朝鮮風雲,最緊張的是日本,因為她是唯一遭受過原子彈荼毒的國家。日本如果一改挺美反中,那我們可不能反應遲鈍喔!

   
川習開始共管台海、朝鮮半島
謝明輝/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執行長/聯合報
去年底美國總統大選被喻一場為「真小人對偽君子」的對決,結果由川普勝出,令各界憂心忡忡。川普在選前不斷指控中國大陸操縱貨幣傷害美國貿易,並威脅將課以重稅,使得中美兩大強權似乎將走向貿易大戰。川普當選後一通「川蔡來電」掀起「一中」政策的波瀾,使得混沌不明的中美關係更是雪上加霜。

然而突如其來的轉變卻發生在川普之女伊凡卡悄然現身在大陸駐美大使館的春節晚宴上。伊凡卡雖無公職,但外界一般公認她對川普極具影響力。就在川普上任後的廿二天,川、習通上電話,隨後四月六日美中兩大領導人更在美國佛州的海湖莊園進行了首次會面。這背後的重要推手正是川普的女婿庫許納,一位前國務卿季辛吉對中路線的支持者。季辛吉是一九七○年代協助尼克森總統打開大陸大門、推動美中關係正常化的主要功臣。「川習會」的成功代表了季辛吉路線勝出,為建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鋪路。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構在三個層次上。首先,各自鞏固在國內的領導權。其次,確立共管西太平洋,包括台灣海峽、朝鮮半島等。最後,在沒有危及大陸核心利益的衝突領域,大陸以不介入內政前提下,協助美國共管分歧。

近來,此一新型大國關係在共管朝鮮半島方面的動作頻頻。中方同意實現半島無核化,積極採取和平方式解決問題。美國在「川習會」上作球給大陸,以五十九顆戰斧飛彈空襲敘利亞。此舉一方面,讓大陸扮演美俄間的和事佬,不讓態勢擴大;另一方面,敲山震虎,警告北韓。為了讓大陸有更大的影響力和籌碼去處理南北韓問題,美軍卡爾文森航母戰鬥群改航往至朝鮮半島附近水域,給北韓製造更大的壓力。美軍接著又在阿富汗投擲有「炸彈之母」之稱的大型空爆炸彈肅清「伊斯蘭國」的據點,殺雞儆猴的意味濃厚。

亞洲太平洋的東西兩強,一個是想「讓美國再度偉大」,另一個是想要實現「中國夢」。兩強都是明白人,深知「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的道理。誠如中方所言,「太平洋夠大,容得下兩個大國」。就在「川習會」落幕短短不到一周(四月十二日),習、川再度通電,確立了「川習會」上達成的友好合作方向。樂見「川習會」後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正往良性發展的方向前進,避免新一波的衝突與對立。

   
通盤軌道 串起北北基桃920萬人
孫振義/政治大學地政系副教授(台/聯合報
政府為了振興經濟而大張旗鼓公布「前瞻計畫」,除部分內容具爭議外,更被各界提醒應該同時考慮環境影響評估、土地使用計畫與財務計畫等細節。尤其高達八十多億元的「基隆—南港輕軌建設」,雖惹得柯文哲市長稍有微詞,但追根究柢,其應不只是讓基隆市民一圓捷運建設之夢的選舉紅利,若拼接上剛完工通車之桃園機場捷運,則堪稱是串起「北北基桃大台北都會區」通盤軌道運輸動脈之重要一里路。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二○一七年三月止,新北市三九八萬餘人、台北市二六九萬餘人、桃園市二一五萬餘人,以及基隆市卅七萬餘人,總計九二○萬的戶籍人口共同生活在「大台北都會區」。就城市規畫而言,以完整的捷運路網系統作為都會區民眾主要之交通工具,在財務上與實務上之風險顯然會遠低於台灣之其他縣市。

或許柯文哲市長所言不錯,捷運建設恐令人迷失!所以在捷運建設規畫之初,必定要妥善評估。然而,一座城市的捷運建設一旦開始,就是一條不歸路,唯有讓「路線更便捷、路網更緊密」,否則若無法徹底改變民眾交通習慣,儘快提升民眾改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的意願,則非但會導致捷運虧損期加長,亦無法有效改善現有交通問題。

十數年來,台北市大部分民眾已養成搭乘捷運習慣,並逐漸棄用個人運具,此現象是台北擺脫交通黑暗期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對居住於捷運尚未可及的新北市、基隆市與桃園市民眾而言,汽車、機車儼然是最便捷的交通選項,也是台北市中心交通擁擠之病灶所在。因此,大台北都會區捷運路網一日未臻完善,台北市中心交通問題便一日難解,這也是新北市捷運環狀線、樹林線、三鶯線、淡水輕軌、安坑輕軌與基隆輕軌等銜接建設必須存在之主因。

不諱言地說,在大台北都會區外圍捷運路線建設完成之初期,必定面臨財務虧損期窘境,但對整體而言,其所降低的交通擁擠、減少的廢氣汙染、節省的旅運時間、提升的安全效率等效益,無一不是讓台北邁向一座「具國際競爭力城市」的重要基石。主政者萬不可僅以眼前見得到的成本、所想得到的效益評估之,必須試著用「北北基桃大台北都會區」通盤治理思維衡量,方能觀其全貌。

近年來,汽、機車日常排放的細懸浮粒子PM2.5,令多少人聞之色變?上下班時間進出台北市的壅塞交通,又堵掉了多少人的時間成本與國家競爭力?

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在一九九六年始營運之時,就已為市民擘劃下交通藍圖,無疑會如自一九二七年十二月通車的東京地鐵般不斷地延伸、加密,直到如蜘蛛網狀的密布,並且成為民眾Car free的基石。這一條條軌道運輸路線,必將一吋吋串起北北基桃交通動脈,請讓我們拭目以待。

   
跨世代 同理心傾聽、同情心對待
黃丙喜/台灣科技大學管研所教授(/聯合報
全聯總裁徐重仁批評年輕世代的插曲餘波盪漾,許多茶餘飯後或社群瘋傳依舊帶著怨氣或怒氣。其實,如果跨世代能夠用同理心的傾聽和同情心的對待,它對國家社會的健全發展是件好事。

此一插曲呈現的核心議題是批評是公民社會進步的動力。但是,批評如果只留於怒氣或怨氣的發洩,而非建議性的責備、認知心理和行為經濟證實,它最好的結果只是被罵的人無動於衷,罵人的人也依舊自以為是。那麼,它有那些值得我們不同世代分別及共同思考和改進的呢?

批評年輕世代是老壯世代的責任,但不等於不掛同理心和不帶同情心的責罵。帶著改進方法的建議是善意責備的必要元素。責備和責罵的不同是老壯世代和年輕世代溝通時必要的認知。

青年世代部分,公民社會健全發展的要素是責任。責任的基本是勇於為自己的言行負責。社群網路隱名埋姓、呼群引伴的瘋傳言論,讓許多青年世代不自知地墜入羊群效應的虛幻空間中,逐漸喪失了公眾批判應有的責任。對話才是進步的溝通的真義,青年世代要早有體悟。

跨世代共同部份,國家和社會是大家的,我們都不是生存在其中的真空中,也不是其中的虛幻體,是活生生的、理性和感性兼備的人。求同存異和真心相待是人類和睦共處的智慧。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說,他願用一個下午去追求財富,用一生去追求智慧。同異是競合,相待非零合,我們一起來擺脫紛擾的雜言,靜心追求共同的幸福和進步吧!

   
台鐵調漲票價 應逐步調整
吳俊言/鐵道文化協會理事(桃園市/聯合報
交通部打算讓台鐵局調整多年不動的票價,筆者樂觀其成,但有幾個想法。

票價調整會影響交通政策執行,所以要進行台鐵票價調整時,就不該只考慮台鐵局的虧損,而是應該通盤考量所有的交通運具。運輸是環環相扣、息息相關的,使用者會依自己心中的性價比(CP值)來決定選擇的運具。台鐵調整票價,有其他運具選擇的人,自然會調整心中那個天秤砝碼的位置。當費率調整幅度越大,對平衡的破壞也越多,在乘客減少與票價增加的消長間,台鐵票箱收入不見得增加。若票價調整只就其中一個環節討論,很容易產生上述結果。

因此,票價調整,應該同時考慮大眾運輸所有運具,如城際間運具(高鐵、台鐵、國道客運)以及都市內運具(北捷、高捷、桃捷、公車),釐清交通政策中對這些運具的定位,配合這些定位以及考慮各種運具的合理成本來訂價。

票價調整應該只訂定費率上限,讓營運單位能有彈性依供需不同適當調整票價,達到資源運用分配合理化,不需要尖峰離峰同一票價。多年來,台鐵一直在測試以折扣票分散乘車時間,但是最大問題是宣傳;因為多是臨時加班車,知道的人並不多,自然無法有效分散使用時段。

若訂定一個費率上限,在上限之下,票價依運輸需求供給來決定,在公布營運班表時(時刻表),就同時公告費率,就如同現行的車種一樣。同時也可以根據購票時間給予適當的優惠,相信對尖峰時間的擁擠會有些改善。

台鐵長時間沒有調整費率,現行費率已與合理費率相距甚遠,但若一次漲足,正如第一點所述,可能會影響到台鐵票箱收入,是否應以三到五年逐步調整,由政府補貼三到五年不足票款,降低對台鐵使用乘客的衝擊?收入合理化是維繫交通事業正常經營的最重要因素,希望能藉由此次費率調整,讓台鐵能有改革的契機。

   
銅像招誰惹誰?豈有此理!
黃映溓/自由作家(屏東市)/聯合報
被譽為「嘉南大圳之父」的八田與一銅像慘遭「斷頭」,銅像何辜?近年來,全台蔣公銅像常慘遭潑漆、斷頭,二○一六年政黨再度輪替,「去蔣化」變本加厲,政客推波助瀾,「轉型正義」無限上綱,儼然是製造社會仇恨對立的始作俑者!

前年底,成龍捐贈故宮南院的獸首,也曾被潑紅漆噴寫「文化統戰」,單純的藝術淪為政治惡鬥的犧牲品。

台灣儼然就是一個政治高度敏感的瘋狂國度,歷史人物的紀念雕像難逃被整肅汙衊的噩運,就連故宮獸首也都淪為政治祭品,銅像或獸首如若有知,肯定悲鳴啜泣。

台灣籠罩「轉型正義」氛圍,「去蔣」vs.「去八田與一」,有心人士操弄炒作,挑撥激情對立,豈能無限上綱?

民進黨高舉「轉型正義」的大纛,一方面致力「去蔣」、「去中國化」,另一方面,卻又諂媚阿諛美、日。台中市長林佳龍最近就提到「台中孔廟不是古蹟,只是取代以前的日本『神社』」,因為是國民黨粗暴硬蓋的,林佳龍打算重建日本「神社」。

林佳龍的一席話,引發論戰,網友直指,貶抑孔廟、尊奉日本神社,台灣有些政客擺明還是「皇民」心態。

政治的恩怨情仇,歷史的是非功過,豈能讓有心人士藉由民粹主義的挑撥,混為一談?刻意製造激情對立,徒增社會動盪不安。唯有讓歷史的是非功過還原真相,政治上的仇恨怨懟方能有和解的一天!

「青銅本無罪,雕像亦何辜,本來無一事!何處惹塵埃?」銅像究竟招誰惹誰?真是豈有此理!

   
高雄搭輕軌 黃金時段空空的
高明裕/公(台中市)/聯合報
高雄輕軌試營運後,被喻為「城巿移動的地標」,吸引許多觀光客前往朝聖。近來政府推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軌道建設為重點之一,想來與高雄輕軌一致叫好不無關係。

趁著清明連假到高雄旅行,當然得體驗一下最夯的城市旅行方式。星期天上午九點,我們一家從前鎮之星站上車,幾節車廂不過三四組乘客,夢時代站之後,列車變成我們一家四口的專車。為了拍攝輕軌停車與啟動的照片,我在高雄展覽館站等待列車回程,竟然沒有人上車。

叫好未必叫座!輕軌初體驗讓我們受寵若驚,是驚艷、也是驚訝。驚艷的是沿途黃金路線有大型購物商場、有最美的圖書館,讓人飽覽城市最美風光;驚訝的是,試營運期間不收費的輕軌,竟然在黃金時段的連假,還能有「專車」服務!反思打造台灣未來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不免讓人憂心忡忡。

   
薛承泰/年改的「明天過後」
薛承泰/聯合報
目前進入立法院決戰的年改版本雖多,執政黨夾其優勢以逸待勞,態勢已很明顯。而內容不外乎是對公教十八趴下重手,至於所得替代率的調降則是一場沒有原則的討價還價,公教勞平均薪資計算期的拉長也只不過舊調重提,而只有地板保障原則勉強算是一個改革項目。

即使日後立法院三讀通過,將來歷史只會看到,只有「砍殺」而沒有「創建」,只有歸因過去制度設計不良而沒有當前政府應負的責任。重點是,「明天過後」,政府財務負擔減輕了,退休人員生活仍有保障,年輕人不用煩惱未來的退休,會是真的嗎?鑒往知來,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歷史吧!

傳統由個人儲蓄或家人扶養來度過晚年,政府根本管不著。由於科技進步改變了工作方式與職業結構,人們壽命也不斷拉長,於是退休制度成為戰後的一門顯學。進步的政府聲稱為了保障國民老年生活,不僅推出各種保險,甚至還有因時代因族群而設立的撫卹制度。這半個多世紀以來,這些措施確實提升了人們生活保障,也帶來了社會安定,同時政府因收取了大量的保費投入戰後復甦,加速國家經濟發展,可謂一舉數得!

何以到了一九九○年代工業化國家紛紛改弦更張呢?原因不外乎經濟與人口,一方面國際經濟情勢欠佳,保險基金的投資報酬率下降;另一方面少子高齡化,使得繳費人口趨少退休人口增多。我國並非例外,所以在一九九五年即停止了恩給制與十八趴;試想,當時是台灣錢淹腳目時代,在民間年終獎金拿得比軍公教十八趴還多的環境中將十八趴落日,時間不能算晚,也應該是有魄力了!

雖然軍公教退撫制度廿二年前大幅變革,很可惜,效果卻被不斷擴張的政府體系抵消掉了,例如馬政府進行組織再造縮編了中央,六都的出現卻擴增了地方官員。更令人不解的,目前政府變本加厲頻增機構,這不僅會吞噬目前的作為,也將帶給後面世代更大的問題,如何令人相信這是改革者的作為?

簡單地說,軍公教退撫財務除了長壽效應會增加負擔,政府本身更是財務惡化的推手。可是在另一方面,儘管勞保財務危機最為巨大,政府卻仍在原本規範的軌道上打轉!不是怪過去制度設計有問題嗎?是的,那不就是二○○八年通過的勞保年金化嗎?不過是九年前的事,是誰先把精算報告給付率應為一.一%提升到一.三%,開了兩黨競價之門?如果當年曾參與,而今天又來改革,豈不是太阿倒持?

一百多年前當德國俾斯麥政權建立以社會互助為基礎的保險制度,當時主要在保障工作傷害,由於平均壽命約四十歲,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拿到老人給付。今天台灣的勞保給付項目不是只有養老,還有生育、傷病、失能、死亡、失蹤、職災等,隨著高齡化趨勢,這些項目和老年給付相較乃九牛之一毛;面對越來越多屆齡退休者,過去一次領政府吃不消,改為年金制後更是如此!政府若要改革且超越過去的政府,就應拿出辦法來。這才是年改的重中之重!看不到這個版本,就看不到改革!

每個時代的人都會認為自己在當下是正義的,其實這才是真正的盲點!尤其是政府,千萬勿陷入今是而昨非的思維,別忘了,今日就是明日的昨日啊!(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想提高生產力,先坐對位子
為提高員工績效,雇主通常會投資在獎勵、誘因、教育訓練上。不過,我們發現一項可提高生產力,但簡單到讓人驚訝的方法,不僅成本低,又能立即產生效果,那就是以較好的方式,來安排辦公室座位。

我要稱霸整座山,誰都別攔我!
擅長創作抒情、唯美旋律的作曲家葛利格,被譽為「北歐的蕭邦」,這首《皮爾金組曲》的美堪稱一絕。現在聆賞這首曲子時,主角皮爾金那波瀾壯闊、坎坷的人生,鮮明地在我腦中擴散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