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互動英語報】內容生動且生活化,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最好的學習教材,並讓你輕鬆開口說英語! 【臺北畫刊】網羅生活休閒、觀光旅遊等豐富資訊,深刻描繪臺北生活圈的點點滴滴,教你情不自禁愛上臺北!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4/26 第397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若由阿扁任命法官
聯合報社論 聯合/你的滑落民調,我們的上升挫折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稅改應放大格局 全面性思考
民意論壇 公投修法…林義雄的浪漫與現實
法國總統大選 白天鵝現蹤?
前瞻莫忘回顧 專業把關
軌道建設 生不易,養更難
真正的前瞻 讓年輕人願生養
聯合筆記╱到底要怎麼「袋」?
調度司法警察條例 該廢止了
谷阿莫殺片…著作權大戰言論自由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若由阿扁任命法官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司改會議決議大幅精簡最高法院法官,改由總統任命。此舉,簡直是假司改之名行「政治干涉」之實,開門讓政治黑手伸進司法。可以預言,法官「政治任命」的結果,將來人民只能「政治認命」。

司法體制的缺失當然有必要改革。但蔡政府推動司改,原說要追求司法的更大獨立,避免外力干預;而如今的發展卻變成要司法讓位給政治,讓總統有更大的決定權。如此,豈符合改革的初衷?

司法走向「訴訟金字塔」制度,本是法界共識,基本上需要的是技術性調整。不料,司改會議卻用共識的外衣來包裹政治目的,明走「共識」便道,暗渡為總統「擴權」之實。

面對質疑,司法院舉德、法等國為例,聲稱只要經由多元專業委員遴選,再由總統任命,即可增加民主正當性。但司改委員難道不知道橘逾淮為枳,同一體制在台灣實施的結果,在政治正確下就會變成「老大決定」。今天你或許覺得蔡英文沒問題,但若由陳水扁任命法官,結局將如何?

果然,法界的反對意見排山倒海而來。最高院法官憂心這將影響審判獨立,一二審法官則認為這必定造成黑箱作業,懂得迎合的人才能升官。而且,終審法官由同一任總統任命即可做到退休,勢必使司法變成一言堂。

這次會議最終以十六比一的懸殊比數通過,僅委員王文玲一人反對。司法史一定會記下一筆:究竟是哪十六名委員讓「法院是X黨開的」從嘲諷變成事實!

   
聯合報社論
聯合/你的滑落民調,我們的上升挫折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發布的最新民調,有五成九民眾不滿意民進黨的全面執政,有四成六不支持蔡英文總統領導國家的方式。與去年五月就職時相比,蔡英文的聲望下跌了卅一個百分點。對此,總統府大剌剌回應說,過去一年,「國家已經逐漸回復活力」。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態度,顯未認真看待人民的失望。

從去年「一例一休」風波導致蔡總統民調重挫後,民進黨和親綠名嘴便研發出一種「安慰劑」:只要傾力完成年金改革,總統失去的支持立刻就會回籠。這種說法,自可言之成理:改革近三成所謂「既得利益者」,換取另七成民眾的支持,這是很簡單的算數。然而,這種說法也反映了民進黨一個盲點:以為執政成績就是要靠著宰殺以祭旗的人頭數目來積累,卻忘了偉大的執政者應該建立的是一個全民共榮共富的社會。

民進黨靠鬥爭起家,具有強烈的戰鬥意識並不足奇。但威權時代已結束卅年,政黨也已三度輪替,民進黨在政治上仍堅持「戰鬥原則」,動輒以「二分法」對待不同屬性的民眾;在這樣非我即敵的鬥爭邏輯下,國家怎可能有和平繁榮的日子?進一步看,民進黨把「改革」和「正義」掛在嘴邊,結果卻造成分化及撕裂;而它談論的正義,從來只有「政治」目的的著眼,而缺乏「經濟」面向的思維,這是嚴重的盲點。

什麼是「經濟正義」?以一例一休風波為例,民進黨聲稱修法旨在照顧勞工,除無理性地提高加班費,又設置各種嚴峻的加班條件;其結果,大企業容或不成問題,但中小企業和小攤商就倒了大楣。台灣經濟本來具有多元並存的靈活,蔡政府卻硬以「勞資對立」的眼光分化兩者,以「主觀正義」剝奪了小企業的自主與靈活後,受害的就是普羅經濟。這樣的改革造福了誰?

對照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從職業背景看,除了勞工和農民兩類支持蔡英文的人高過不支持者外,其他所有職業別包括自營商、企業主、高低階白領、軍公教、家庭主婦、乃至學生,都是不支持者多過支持者。看到這樣的民意趨勢,蔡總統不覺得自己扼殺了什麼嗎?再看教育程度之別,蔡總統除了在「小學及以下教育程度」類群取得多數支持,其他所有「國初中以上」教育程度者不贊同總統領導方式者皆高於贊同者。對此,蔡英文也不以為忤嗎?

再以兩岸關係的倒退為例,蔡總統要強勢維護國家尊嚴,我們給以肯定和尊重。但就台灣的長期發展而言,這是否明智務實,或有否其他更佳的替代選擇,則可待商榷。一年來,陸客大減對觀光業造成嚴重衝擊,不少人生計陷入困頓,包括陸生腰折影響大學招生,乃至台商受到查帳等騷擾,都是政策變化所引發。但是,民進黨能稱之為改革嗎?或有任何正義可言嗎?事實上,受害者只要哀鳴幾聲,即可能遭到「不愛台灣」的譴責;如此,能說「國家逐漸回復活力」嗎?

若再用「正義」的尺標來檢驗財政舉措,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顯難視為合格的決策。財政正義的基本精神,就是不可債留子孫;蔡英文推動年金改革,用的正是這個理由。但是,前瞻計畫不僅要以蔡總統的四年任期編八年預算,而且是要用「舉債」的方式來進行。其中不少「大放送」式的計畫除了重綠輕藍,甚至未經可行性評估,自償性及後續營運計畫亦付闕如。民進黨那廂高呼正義,這廂卻推出違反「財政正義」及「世代正義」的錢坑計畫,教人民如何笑納?

除非民進黨能放下鬥爭思維,它追求的正義才可能具有普遍原則。如果民進黨訴求的正義不涵括財政和經濟領域,不思考民生問題,那只是操弄政治、圖利自己,無法為人民所共享。

(《和民進黨商榷正義》系列之三)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稅改應放大格局 全面性思考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台灣股票市場稅制相當複雜與特殊,之前反反覆覆的證所稅,後來落得廢除的下場;三年前的財政健全方案對股市與薪資所得的影響更大,包括:調高個人綜所稅率最高級距到45%、兩稅合一由全部扣抵改成一半扣抵。稅制影響層面很大,過去干擾實際運作已大,造成本次改革千頭萬緒,我們要提醒財政部不能簡化處理,需要更全面性的思維。

財政部委外研究的股利所得稅改革方案期末報告出爐,該研究團隊首先提及目前台灣股利所得課稅制度有三大爭議點,首先是股利所得稅負較重;第二是內、外資股利及盈餘租稅待遇不同,外資稅率20%,內資個人股東累進稅率5%至45%;第三、兩稅稅率差距過大,個人綜所稅率5%至45%,營利事業所得稅17%。

該報告建議股利所得稅改革的兩個方案,第一個方案為分級分離課稅,這是參考美國與英國的制度,股利所得採分開計稅、合併申報,免稅額為股利所得之15%,但以5萬元為上限,且股利所得的稅率連動綜所稅級距。即綜所稅適用5%、12%稅率者,股利所得適用稅率則適用10%;綜所稅稅率為20%、30%者,股利稅率則是20%;綜所稅稅率40%以上,股利稅率則是30%。此方案預估稅損是256億元。

建議第二個方案為稅額抵減,股利所得併入綜合所得計算合併申報,免稅額為股利所得之10%、無上限,而股利所得稅率維持既有的綜合所得稅級距與稅率結構。此方案預估稅損是200億元。該報告建議透過調高營利事業所得稅率1到2個百分點,以彌補稅收,營所稅率調高1個百分點可增加稅收約200億元。

本次稅改,財政部取消兩稅合一,論點是基於國際潮流傾向朝支持法人實在說,認為公司法人具有獨立人格權、姓名權、財產權及契約權,與自然人同樣享有國家保護的權利,同時應負有納稅義務。惟基於重複課稅之說法,通常對於股利所得之個人綜合所會給予稅負優惠。

然而,財政部基於稅損太大,以及個人綜所稅率、營利事業所得稅率差距大的考量,仍然保留對企業未分配盈餘加徵10%稅負,這是有待商榷的作法。既然是公司、個人皆需繳稅,公司的獲利有分配多少股利、多少保留在公司,這是公司的股利政策,政府不能以稅制來干擾。

其次,取消兩稅合一後,過去公司的股東可扣抵稅額如何處理?目前財政部的想法是直接取消,亦即股東可扣抵稅額全部歸零。然而這些股東可扣抵稅額是依稅法規定股東可於未來扣抵稅額,約700餘億元,屬於人民的財產,政府直接刪除,合理嗎?看來似有違憲之慮。

再者,報載財政部在向立院財政委員會溝通時,似乎較傾向二擇一案,而非該報告所建議的二個方案。二擇一案是參考德國制度,股利所得免稅額5萬元下依既有的綜合所得稅級距與稅率課稅,或股利所得按單一稅率25%分離課稅。此方案預估稅損20億元。

然而二擇一案被評為有劫貧濟富之嫌。該案的優點是針對高所得者(稅率超過30%者)降稅效果明顯、稅損較小外;缺點是可能增加中低所得者之股利所得的稅負,例如股利超過5萬元而原先稅率不高於20%者。

另外,還有一種聲音是股利所得在個人綜合所得稅給予減稅的優惠,為何薪資所得最高要繳到45%?況且,此一最高稅率在亞洲各國算是高的,還是財政健全方案所加上去的。既然政府已經連續二年稅收超徵千億元,為何不將個人綜合所得最高稅率至少回到40%?

如果財政部太過於強調不要有稅損,那結果一定是挖東牆補西牆,其實是很難發生改革效果。既然財政健全方案已讓政府連續稅收超徵,財政部的改革就應該有更大空間,希望財政部能更有智慧一點。

   
民意論壇
公投修法…林義雄的浪漫與現實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聯合報
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倡議揭櫫國民主權、直接民主精神的公民投票,對於彌補代議政治、政黨政治及政府治理不足有所增益。幾次運動發揮摧枯拉朽力量,迫使執政黨政策急轉彎。這次林前主席再度倡議禁食活動,施壓蔡英文政府通過公投法。但這對台灣追求民主、公義、公平社會真有所助益嗎?恐怕是仁智互見。

對照二○○四年林前主席以禁食抗議方式,促使陳水扁政府推動修憲案,改為單一選區及立委減半。單一選區制,選區小選舉經費較節省、選民與民代互動密切、候選人政見趨中、避免同黨相殘,及改善地方派系分贓。但也造成賄選較易施展、黑金政治更加猖獗、對小黨極端不利,有違多元民主的原則。

甚至選出代表多屬地方型政治人物,關心地方事務而對重大公共事務及立法鮮少關注;尤其是政黨所占席次與獲取選票不成比例,例如二○○八、一六年選舉,國、民兩黨皆以不成比例方式獲勝掌握立院。這造成一旦那一黨取得執政或掌握立法院,皆運用多數暴力主導議題,形成粗糙草率立法過程;同時立委名額減少,易為財團、利益團體及政府機構俘獲及政策綁票。

其次,二○一四年號召「核四公投,千里苦行」行動,成功促使馬政府做成「核四封存、停工」;然而,台灣經濟永續經營及產業轉型,所須電力資源並無其他建設性配套措施,是以公民運動反核,其解構性高、但建設性卻不足。

比照各國核電發展,是否邁向完全廢核不無困難。二○一四年日本民眾以選票支持安倍政府重啟核電。瑞典通過法案後實質上做不到,以一個機組換一機組方式持續使用。比利時雖宣布不再延長核能發電,但保留彈性處於隨時可延長的狀態。瑞士規劃在二○三四年前廢核,但相關法律仍保有彈性空間。

這次林前主席發動十六天禁食行動,促使立法院在總統五二○就職滿一周年前通過公投法修正案。二○一六年底立法院初審通過公投法修正草案,大幅下修全國性公投的提案、連署及通過等三階段門檻,並將投票年齡下修至十八歲,試圖改變「鳥籠公投法」限制;針對「領土變更案複決公投」則是朝野沒有共識,留待院會協商。

然而,這份三低門檻的公投法草案一旦通過,其政治衝擊猶如洪水猛獸般,危機將至。第一,若試圖推動公投制憲及入聯等正常國家運動,恐被質疑為破壞區域穩定的麻煩製造者。第二,授予大陸當局動用反分裂國家法的合法藉口,導致雪崩式斷交、經濟制裁長、軍事威嚇等等。第三,不利政黨和解、國族認同,反強化台灣社會對立。潘朵拉盒子打開,可能刺激許多敏感政策或涉及台獨意涵政策不斷試圖闖關,這對原本分裂的台灣社會無疑是雪上加霜。

   
法國總統大選 白天鵝現蹤?
梁崇民/輔大全人教育中心與新傳系/聯合報
法國總統選舉採絕對多數制,候選人想要贏得總統寶座,必須贏得二分之一+一票的絕對多數。如果第一輪無人過半數,則由得票最高的前二名進入第二輪決選。進入決選者,必須忘記第一輪的意識形態和對立廝殺,發揮整合能力,吸收第一輪敗選者的選票。

廿三日的法國總統選舉共有十一人參選,由於前四名打得難分難解,被視為「史上最難預測的總統大選」。事後法國內政部公布的資料和原本的出口民調相當接近。

原先各種民調皆預測瑪蘅.雷朋會進入第二輪決選,但不確定雷朋會不會得到最高票,以及她的對手是誰?等到第一輪選舉結果揭曉,前二名是中間派馬克宏與極右派雷朋,而馬克宏遙遙領先,才讓民調機構和政治分析家鬆了一口氣。

最近英國公投和美國總統選舉,都出現了民調失準的黑天鵝現象。唯獨此次法國選舉總算出現「似曾相識」的政治景觀,暌違已久的白天鵝現象很可能重現法國政壇。

二○○二年四月,法國舉行第一輪總統選舉,結果由席哈克和尚.馬力.雷朋(瑪琳.雷朋的父親)進入決選。主張極端主義、保護主義和反移民、反猶太的老雷朋取得決選資格,法國人大為恐慌,擔心老雷朋會領導法國成為新納粹主義國家。左派或右派都選擇忘記意識形態對立,在第二輪投票時團結將票投給席哈克,徹底封殺了老雷朋。當時席哈克獲得的選票超過八十二%,不僅創下法國總統選舉的壓倒性勝利紀錄,也見證了法蘭西根深柢固的民主價值和共和國精神。

無怪乎此次第一輪選舉結果公布之後,有許多分析家將五月七日的決選視為二○○二年的再版,認為瑪蘅.雷朋會重蹈覆轍/父轍,於第二輪決選時慘遭各方圍剿。

這次儘管左右派政黨皆紛紛表態,呼籲選民在第二輪決選時投票支持馬克宏,但馬克宏仍須步步為營,謹慎以對。在未來幾天,任何醜聞或意外事件的出現都可能影響選情。尤其是二○○二年的局勢(無嚴重的經濟失業危機、無英國脫歐危機)和今年的局勢已大不相同。

更何況雷朋在當選「民族陣線」黨主席後採取的修正路線(不再強烈反猶太)和(較老雷朋)更溫和理性的訴求,使得她過去幾次選舉愈選愈好。尤其雷朋取得決選門票後不到廿四小時已宣布辭去「民族陣線」黨主席,展現出背水一戰,想當全法國人總統的決心。馬克宏更必須如履薄冰,沉著應戰,以免大意失荊州。

   
前瞻莫忘回顧 專業把關
李允傑/空中大學公行系主任(新北/聯合報
立法院正在審查前瞻基礎建設條例草案,對地方政府而言,前瞻預算宛如天下掉下的大紅包,各縣市無不卯足全力搶食大餅,處處可見政治角力,也遭質疑是執政黨為選舉綁樁。

筆者曾出席前瞻計畫第三場(數位建設)與第六場(總體)公聽會,綜合考量政府財政與經濟效益,建議參考OECD良善治理的四項指標推動計畫:透明、課責、參與、效率。

從財務面看,未來八年舉債八千九百億,如果GDP的乘數效果不佳,必然逼近舉債上限。因此前瞻計畫的成敗關鍵在經濟效益能否充分發揮。

重大基礎建設預算的編列,必須先確定兩項原則:第一,盤點檢視,該花才花。行政院應回顧盤點既有相關資源的建置,避免重複浪費。舉例來說,過去廿年,曾經投入了大量資源整治水患,如今要再投入二千五百億治水,是否代表過去治水成效不彰?我們應該檢討評估,找出問題癥結,避免預算資源重複投入無效的計畫,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

又如數位建設中的子計畫「國家文化記憶庫」,與一九九八年至二○一二年歷經三位總統、耗資百億的「數位典藏計畫」,本質上有重疊之處,應該先盤點既有資源建置,提出補強創新計畫即可,沒必要另起爐灶。

第二,要花得有效率。避免無效的投資支出,需釐清計畫的迫切性與必要性,以決定預算分配的優先順序。行政院要做到「地方建設、不分顏色」,首應建立明確的遊戲規則,以專業、透明、客觀的評選機制與KPI指標嚴格把關。

地方政府爭取建設天經地義,因攸關政績與連任;但中央必須有總體宏觀的戰略思維。因此在軌道、水環境、城鄉應納入國土規畫考量。國土計畫預定在今年三月完成草案,五月提內政部審議,一○七年五月公告實施,在時程上正好可作為前瞻計畫的戰略框架,以鼓勵區域聯合治理提案,提升規模經濟與綜合治理效益。

其次,當前各縣市政府陷入搶錢熱與軌道迷思,中央必須嚴格把關,包括運量需求分析、成本效益分析、自償率、替代選擇方案、計畫效益課責機制等,納入公開的評選指標,讓地方政府認知風險控管的重要性,從搶錢大戰的氛圍中,冷靜下來。

前瞻計畫遭到各方的質疑與批評,在地方拚命搶錢大戰中,也是行政院的頭痛時刻。唯有從政治回歸專業理性,把政治考量極小化、經濟效益極大化,前瞻計畫莫忘回顧檢視與專業把關,才能振興經濟,造福全民!

   
軌道建設 生不易,養更難
劉金福/台汽公司課長退休(新北市/聯合報
記得張博雅任嘉義市長時,就提出「嘉義火車站高架化、公路車站遷移及嘉義火車站至嘉義太保高鐵站輕軌化案」,邀請相關單位列席研討。

筆者為台汽客運代表,表示公路車站應在火車站附近,以利旅客轉乘,不宜遷移;幸獲張博雅市長採納,保住公路車站,旅客得以便利轉乘。

至於輕軌案,列席輕軌捷運專家表示:輕軌建設不難,但世界各國輕軌經營大多虧損,因運量不足,養不起,還不如用公車接駁,既省經費又實用,也沒有平交道妨礙交通。張博雅市長也從善如流採納,不設輕軌改以公車接駁。因此,嘉義市財政一向很健全,舉債率是全省各縣市最低。

賀陳旦部長說軌道建設要生也要養,值得各縣市參考,更要以張博雅市長之智為鑑,以免債留子孫。

   
真正的前瞻 讓年輕人願生養
楊志良/大學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台灣不婚、不育世界第一,問題的核心是年輕朋友的經濟問題,因此有人倡議前瞻計劃下,應提供經費,凡六歲以下孩童由負擔國家養育的責任。這一點都不稀奇,北歐多個國家早就是孩子到二十歲的養育由大家交的稅賦負擔,這些國家不但沒有因此衰敗,經濟成長及人民幸福還名列前茅。

讓年輕人願意養育下一代,才是真正的前瞻。下一代沒有了,年金及全民健保都不可能永續,不過看起來,政府是鐵了心,不會花大錢鼓勵生育、照顧家庭。台灣今年老年人口己超過年輕人口(六十五歲以上多於十五歲以下),再過二、三年,台灣人口將開始逐漸減少。

軌道工程少說也要個十年八載,等到輕軌也好、捷運也有,建好之後,真不知有誰來搭。

政府不願花錢照顧年輕家庭以鼓勵生育,那只好另想辦法,例如將避孕藥列為一級毒品禁售;保險套歸為醫師處方用品,除證明為性病患者否則得購買。更狠的,未婚不得報考高、普考,未有子女的公務員不得升等;醫師執行人工流產為犯殺人罪。又為避免晚上觀看政論節目、憂慮台灣前途而性趣缺缺,因此規定晚上九點後只能撥放愛情鉅片。至於是否有更搞笑方案,就有請各界共襄盛舉。

   
聯合筆記╱到底要怎麼「袋」?
鄭朝陽/聯合報
幾個畫面都告訴我們,台灣人有多麼愛用塑膠袋!

台北的麵包店裡,顧客挑了七、八個麵包,每個都被店員用小塑膠袋包起來,再放入店家免費提供的塑膠提袋裡。

必須把垃圾運到外縣市燒的台東縣,為了節省垃圾處理成本,最近忙著活化垃圾掩埋場,希望篩出砂土及資源回收物,增加在地處理垃圾的容量。不過,從掩埋場取出的垃圾九成是塑膠袋。

四二二「世界地球日」前夕,縣市政府結合環保志工忙著淨灘,撿拾的海洋垃圾中,塑膠袋總是名列冠亞軍,成了海洋生態殺手,誤食塑膠袋死亡的鯨豚、海龜等事件層出不窮。

統計顯示,台灣每年大約用掉一百八十億個塑膠袋,是歐洲國家的四倍。努力了這麼多年,塑膠袋減量不如預期;政府、企業、民間團體辦活動,也不時贈送「環保袋」,盼望改變消費提塑膠袋習慣。可惜,這些環保袋常不被帶出門。

英國環境局最近公布一項研究結果指出,一個棉製環保袋必須被使用一百卅一次,才能和塑膠袋一樣「環保」;不織布袋為十一次,紙袋三次。

你沒看錯,英國環境局也沒搞錯。研究是依消費者在超市取得的七種袋子,分析各自對環境的影響,且評估每種袋子「從搖籃到墳墓」的過程中,對溫室效應的「貢獻度」,包括材料、製造過程的資源消耗,到最後被回收、焚化或堆肥的完整生命周期。

從這項研究看來,只用一次的傳統塑膠袋似乎比棉質環保袋還要環保,原因出在棉袋的主原料棉花種植過程耗費大量肥料、用水,抽絲過程也耗能,如果棉袋不經常使用,就配不上「環保袋」這個名稱,完全符合環保「三R」中的Reuse觀念。

不論使用哪種袋子,都應該盡可能地重複使用,就能夠替換那些原本可能要購買或免費得到的全新袋子,進而達到減量(Reduce)的效果。

為了減塑,雙北市各自推出「萬用袋」、「二次袋」,結合購物袋、專用垃圾袋「兩袋合一」的相關政策,新北環保局甚至在三年前推出了「reBAG袋袋相傳」專案,鼓勵民眾將家中閒置的環保袋和紙袋交給新北環保局,環保局再將這些購物袋轉交給合作店家,給有需要的人使用,藉此促成塑膠袋減量,也讓環保袋盡量被重複利用。

這些讓塑膠袋減量的行動都該被肯定,只是減塑效果都還不到位,仍是過渡作為。因為民眾自備環保袋的習慣還未養成,reBAG有供給量不足、用後未歸還、有衛生疑慮等問題,而萬用袋、二次袋仍是塑膠袋,塑膠袋減量的終極作法,地方要有精進作為,中央也不該袖手旁觀。

下次買東西,想辦法少用一個塑膠袋吧!

   
調度司法警察條例 該廢止了
鄭善印/開南大學法律系主任(新北/聯合報
由總統府主導的司法改革會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除了原本存在的議題外,又增加了不少新的議題,例如媒體對於未確定案件應如何報導等。但在諸多議題中,唯獨不見警察應如何維持治安,也不見司法審判基礎的警察應如何偵查犯罪,更看不到警察應如何支持及保護被害人等議題。

這跟執政黨在意的轉型正義、一例一休、勞工抗爭等理念不合,因目前的司改議題僅圍繞在上層建築的法官、檢察官與律師間的互動上,完全沒顧慮到司法行政基層,也就是警察的改革心聲。

但警察有何迫切的改革需求呢?我認為無非是廢止調度司法警察條例。

現行的調度司法警察條例,規定了警察與檢察官及法官間的關係。但刑事訴訟法已將檢警關係規定得清清楚楚,鉅細靡遺,有何必要另外存在一個調度司法警察條例?

再者,有關警察與法官間的關係,由於各級法院職司審判,具有高度中立性,自不應就一般刑事案件,再以上級機關立場,指揮、調度司法警察。審判中的法院如有委請警察人員協助之必要,刑事妥速審判法第十一條已有「相關機關應優先儘速配合」之規定,是故法官辦理刑事案件亦無依附該條例之必要。

該條例更讓警察不服的是,各級檢察首長及法院院長可對警察逕行獎懲,其程度甚至可達記大功及記大過,可謂「法務管內政、司法打行政」,這哪裡是設官分職、各有所司?

該條例制訂於行憲前,雖在民國六十九年修正過一次,但解嚴時成為漏網之魚,其對檢警及法警之關係,如同在喉之鯁,若不去之,基層是無法快意的。

   
谷阿莫殺片…著作權大戰言論自由
李雅靖/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聯合報
谷阿莫被告,我真是跟眾網友同仇敵愾—這怎麼可以呢?真是擔心以後就沒有了看谷阿莫的樂趣。平心而論,依法,谷阿莫可能侵犯了著作權所有人的重製權(影片來源是非法下載)、公開播送權。但他的內容到底屬不屬於合理使用呢?

依著作權法第六十五條規定,有幾個狀況不需經過著作權所有人同意就可以將著作物拿來使用,這就是「合理使用」。

第一個叫作利用的目的跟性質:按實務來說,非商業目的的使用符合合理使用。谷阿莫的頻道有廣告商業的目的,很難符合合理使用。第二個是著作的性質。第三個是質跟量占整個著作權的比例:如果占整體比例很大,也不符合合理使用。谷阿莫的影片在質的方面常切中影片的精髓,恐怕不符合合理使用。第四個是利用的結果對著作潛在市場跟現在價值的影響。片商指控他害影片票房悽慘,但證明困難。

另外,著作權常跟言論自由相衝突。以往有些法官就判定諷刺/戲謔言論的自由是屬於合理使用範圍。我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二條也說了,為報導、評論、教學研究或其他正當目的的必要可以引用已經公開發表的著作。

這個案子跟數年前陳凱歌怒告胡戈改編他的電影「無極」類似。胡戈擷取「無極」畫面,與其他影片重組跟配音,用戲謔方式產出《一隻饅頭引發的血案》類記錄片,中間還穿插滑稽廣告,來諷刺「無極」的故事內容跟拍攝手法。饅頭血案引發了合理使用是否涵蓋戲謔模仿。谷阿莫的電影介紹專注在解說電影或電視影片,加入一些看片者心理的對話,帶給網友很多的歡笑與對片子的認識,胡戈的戲謔諷刺成分大,谷阿莫的介紹較多。

一九九四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康柏爾翻唱改編後的「漂亮女人」這首歌,認可戲謔模仿是合理使用的行為。這種戲謔的模仿或嘲諷,在先進國家會視為賦予新的表達跟內容,跟原來著作的市場功能並不一樣。如果谷阿莫這些影片介紹是一種有創意的表達,是基於原來影片的基礎上再進行創作,這就是合理使用。

這種再創作的手法非常多見,比如說,藝術家改作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換成長毛猩猩擺出同樣的姿勢笨笨地傻笑,也被列為是一種創作藝術。

二○一一年美國聯邦上訴法院也判決根據「亂世佳人」來批評之書《風已消逝》是合理使用的範疇。在這個案中,法院衡量著作權和言論自由的天秤是擺在言論自由的一端。我認為這符合著作權的立法目的。著作權立法並不是以著作權所有人的利益為著眼點,而是為了文化發展、公共利益為優先。

谷阿莫的創作影片中的確是有一些創意跟批評,它會受歡迎也是因為這裡面有許多情感與評論思想的表達,是很多觀眾的心聲。我認為就合理使用的判斷上,這是屬於評論,是言論自由。如果撇開影片來源是非法下載,評論內容被判決有罪,那麼以後諷刺、幽默的作品恐怕會產生寒蟬效應。難道這是我們要的世界嗎?

   
不讓員工加班,業績卻更好的公司到底做了什麼?
老闆常說業績好了就不用加班的話。實際上,順序應該顛倒過來,致力於減少加班文化的企業,業績反而會蒸蒸日上。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岐阜縣的電設資材製造商未來工業,禁止數千名員工加班,執行加班罰錢的制度,實現零加班。

超激勵人心!受刑人用自製的紙板鍵盤學鋼琴
《紐約客》雜誌最近刊登了一篇激勵人心的文章,是關於一名監獄中受刑人在牢房中用紙板自製的鍵盤學鋼琴的故事。故事主角在沒有聲音的鍵盤上彈音階、和聲,之後更開始練習他最喜愛的歌曲。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