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9/25 第408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沒有不敬」的統計事實
聯合報社論 聯合/可嘆!蔡英文竟搬修憲來擋赦扁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落實三跨三實 全力拚經濟
民意論壇 赦扁角力…蔡聲望保衛戰
此采非彼采 立委「張飛打岳飛」
聯合筆記/關注川普訪中 拒做美方籌碼
郝柏村:兩岸分歧的解決之道
自斷文脈 連歌仔戲都看不懂
回應升等爭議…「我沒有重教學而輕研究」
翻轉領導 還給第一線教師
葉丙成/體改打假球,教育部何以默然?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沒有不敬」的統計事實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賴揆的「愛滋首因男男同性戀」之說惹爭議,行政院急滅火。賴清德一開始就強調「統計事實」,表示「沒有不敬」。賴清德醫師出身,相信科學事實,不若多數滑頭的政客唯以政治正確表態。但他身為政治領袖,也許該更深刻、更謹慎去理解,很多所謂「事實」背後的社會制度性陷阱。

數字會說話,但統計上相關性高的現象,卻不一定能反映因果關係的「真相」。例如,根據統計,美國非裔男性犯謀殺案且被定讞的比率,遠高於白人,這是事實;但真相是,非裔受害於社會歧視、甚至審判制度偏見,比率更高得多。

也是根據統計,許多國家的貧窮階層,在智商測驗及學業成績的分數低於全國平均,這是事實;但真相是,那些孩童從人生之初就處於資源不利的起跑點,且各項測驗設計本身就存在文化偏差因素。再如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桑默斯,曾說女性在科學及工程領域的頂尖成就比率偏低,原因包括女生在校的科學和數學成績低於男學生,結果引發抨擊。雖有人以統計「事實」相挺桑德斯,但大部分民眾憑常識就能看出後天的社會因素影響,菁英的教育工作者此言確實不妥。

很多刻板印象存在,一開始確實基於「事實」;但社會若要往更平等、更公義前進,就得挖掘「真相」,減少因社會歧視所造成的「不平等事實」。賴清德須站在政治領袖的高度思考,別像個醫師振振有詞「統計事實」。

   
聯合報社論
聯合/可嘆!蔡英文竟搬修憲來擋赦扁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民進黨黨代表連署得氣勢磅礴的「赦扁」提案,給足了蔡英文壓力;誰料,雷聲大、雨點小,最後因現場人數不足而由蔡主席裁示交中執會處理,草草收場。令人意外的是,為了轉移「赦扁」大戲的焦點,蔡英文竟拋出「憲改」的震撼彈,揚言要修憲打造權責相符、分工清楚的憲政體系。藉修憲議題來抵擋赦扁的壓力,可謂「千斤撥四兩」,實在可嘆!

在全代會前,包括陳菊、林佳龍等參與赦扁連署的縣市首長都說,相信蔡英文會有足夠的「智慧」處理此事。如果這樣的處理,就是所謂蔡英文的「智慧」,如此顯不相稱且南轅北轍的手段,只讓人看了背脊發涼。原因是,面對赦扁問題,蔡英文原本有絕佳的機會宣示她的護法治、反貪腐的決心,她卻選擇含糊以對,和稀泥帶過;而在當前國內民意四分五裂、社會毫無共識的情況下,她卻企圖發動更撕裂國家的修憲運動,藉以轉移黨內的壓力,這究竟是何盤算?

不可否認,這次八成五黨代表參加赦扁連署,是對蔡英文一次嚴重的逼宮,逼著她要在此議題上攤牌。民進黨那麼高比率的黨代表認同赦扁,當然是該黨的墮落,但也無非看準了蔡英文聲望驟跌,覺得有機可乘。在正常的情況下,蔡英文身為總統,應該直接表明立場,說明此事可不可行,依法論法還需要滿足什麼前提,例如陳水扁先認罪、悔過、接受未了審訊,並交出未追回的貪汙款項等,同時由民進黨發動修改《赦免法》完畢,才算滿足特赦要件。如此,才是就事論事的作法。

然而,蔡英文遲不表態,僅以「執政黨不是以黨領政」、「每次看到那七個字」作為託詞,拉開自己閃爍迴避的空間。更糟糕的,蔡總統還派出親信人馬,與陳水扁討價還價談「局部特赦」的可能性,讓扁得寸進尺。這種「私下喬」的作法,不僅踐踏法治,也把法制推入政治運作的不透明角落,是迴避輿論監督的障眼法,極不可取。

進一步看,赦扁與否,應有法律面、政治面、人道面、社會和解面等的多方因素必須考慮。其中,「人道面」的問題,馬政府以保外就醫等寬大處理,其實已妥適解決。蔡英文要處理的,就是在符合法制的前提下作政治面考量,讓這個社會的共同心結與腫瘤能夠消解。蔡英文不願向挺扁勢力屈服,這點值得讚賞,至少守住法治和價值堅持;問題是,蔡英文最後使出修憲的絕招來對抗赦扁壓力,想要用最高層次的憲法議題來轉移民進黨和社會對赦扁的關注,這樣的心思未免太過刁鑽,也太過不可思議。試想,連法律面和政治面的問題都不處理,就直接跳到憲法,這不會太「空心」嗎?

蔡英文選擇在全代會拋出修憲議題,首先就踏出了錯誤的第一步。憲改必須爭取全民共識,蔡英文卻在黨內提出,使之變成黨內算計,不免矮化了修憲的意義。其次,搬憲改議題來阻擋赦扁,不僅層次太不相稱,也汙損了修憲工程的嚴肅性。第三,以台灣內部對立的氛圍,談修憲恐怕極難獲致一致的共識,結果反將把社會推向更分裂的深淵。第四,蔡總統上任以來,擅自擴權並踐踏法制的作為層出不窮,例如鴨霸追討及沒入政黨及社團法人財產、總統越權指揮內閣官員、立法院長蘇嘉全濫用「一事不二議」原則使前瞻預算便宜過關等,事件歷歷在目。一個擅權者,適合主導修憲嗎?

蔡英文就任以來最大的問題,就是長於說大話,卻拙於做實事。賴清德入閣能得到這麼多掌聲,即反證了蔡英文和林全的眼高手低。而今,她為阻扁而提出修憲之議,只能讓人冷汗直流。最諷刺的是,蔡英文雖擋住連署赦扁行動,但陳水扁回敬她的那句評論:「修憲是為謀一黨政治之私」,還真是一語中的!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落實三跨三實 全力拚經濟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率領副院長施俊吉、秘書長卓榮泰以及所有政務委員、交通部長賀陳旦等「半個行政院」官員到經濟部聽取產業「五缺」的情形及因應對策。賴院長致詞時表示,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很多,只要「誠實面對」、「務實擬定策略」、「踏實解決問題」,相信每一個問題都可以好好解決。他並訓勉經濟部,要用解決問題的態度,而不是消極解釋問題的方法來解決「五缺」。經濟部長沈榮津則表示將依照核心施政任務來推動各項工作,並點名產業、能資源、經商環境、經貿發展四個面向,列為重點工作。

觀察現階段台灣產業所面臨的問題,除了五缺之外,還包括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遲緩及投資環境有待改善等問題,的確需要政府以做實事的態度來面對與解決。賴揆首次視察部會即選擇經濟部,顯見其對經濟民生發展的關心與重視,產業界也都寄予殷切的期待。不過我們要提醒的是,產業要能健全發展,其所牽涉的部會眾多,如何讓大家齊一步調前進,在在都是考驗。以下是我們的幾點觀察與建議。

首先是跨計畫整合與聚焦的問題。觀諸目前政府所要執行的計畫,整體資源的投入相當可觀,如何讓這些計畫能夠在方向上更聚焦,在資源整合上能夠更集中,從而發揮最大的效益,建議負責的各部會有關單位應重新盤點與檢視所有實施中,及即將實施的相關計畫,是否有資源重複、錯置的問題,或者是在優先順序上有調整的空間;尤其是跨部會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推動計畫,常常因為彼此之間的本位主義及門戶之見,加上績效爭取上的競爭,不僅在資源投入上重複浪費,也讓施政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是跨部會與地方整合協調的問題。行政院應成立跨地方與部會的經濟政策協調機制與平台,定期檢討與追蹤重大產業投資及推動事項。過去每當檢討經濟成長困境時,矛頭全指向經濟部,其他的部會似乎多置身事外。事實上,經濟發展並非經濟部獨有之任務,而是行政院所有部會需要共同承擔的責任,甚至有些非經建部會,其功能或主管職責更直接影響著經濟的發展。

以五缺之缺工、缺人才及缺地為例,人才是教育部主管,勞工政策歸勞動部,有些土地則歸地方政府,而攸關投資環境的稅賦為財政部,匯率則由中央銀行主政。而當想要發展金融科技產業,或者醫療產業時,主管單位如金管會或衛福部的角色多為監管,產業發展的任務與目標不明。如何務實且迅速解決產業發展所碰到的各種難題,絕對需要跨部會的緊密合作。

因此如何運用部會改組的契機,建立跨地方與部會的經濟政策協調機制與平台,落實產業發展綱領與產業創新條例之精神,讓以振興產業為前提的跨部會合作成為可能,並促使各部會落實產業發展及輔導的任務,進而加速新興產業的發展與宿疾沉痾的解決,重拾國人信任。

最後是產業發展方向與執行的問題:建議政府公開發表重大產業經濟建設發展藍圖與期程白皮書,整併及落實既有方案,並淘汰不合時宜政策,可思考由行政院率各部會首長針對5+2產業創新計畫、能源轉型、前瞻基礎建設、改善投資環境及新南向政策等計畫,由政府主動檢視及發布相關進度,在全球及各國時局變遷的前提下,主動與民眾溝通進度與困難,聽取各界建言,重振社會信心。

面對快速變遷的國際經濟情勢及我國產業當前的課題,政府不僅應該誠實面對問題、務實擬定策略,並且踏實解決問題,更應該鞭策各部會在同一方向上,齊一腳步,同心協力,並且能夠與產業同甘共苦,台灣的經濟才有振興的可能。

   
民意論壇
赦扁角力…蔡聲望保衛戰
鄭明德/台北城市科大企管系副教授/聯合報
周日,民進黨召開全代會。在「堅持改革、看好台灣」的標題下,最被外界重視的,仍是特赦前總統陳水扁案。特別的是,在上午的一場研討會中,陳水扁提出《內閣制未必不好》書面聲明,讓前述議題更充滿想像空間。最終,特赦陳水扁提案因人數不足未處理,但背後的中央與地方角力仍會持續,後續仍值得關注。

本次全代會,沒有改選中常委、中執委與中評委,也沒有廢止或凍結台獨黨綱的爭論,特赦陳水扁案突然成為首要的議題。由黨地方勢力主導的特赦陳水扁提案,的確引起黨內的氣氛緊繃。前兩天,是否「以黨領政」的辯論已出現,府院表示「即使黨通過,也不會成為政府的決策」,讓中央與地方的角力正式浮現。昨日,圓山捷運站附近有眾多警察駐守,讓外界更加關注該議題的發展,氣氛也顯得特別。

關於特赦陳水扁提案的意義,必須先觀察近一年多蔡英文總統的執政狀態。依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數字,蔡總統的聲望,去年五月贊同的數字為六十九點九%,今年一月已快速跌落至卅三點八%。八月,這數字更跌成廿九點八%。去年五月不贊同的數字為八點八%,今年一月已快速提升至五十四點四%;八月,這數字來到五十%。黨內人士對相關數字的發展頗為憂心。去年底,稱蔡總統只要擔任一任的聲音,就已浮現。

黨內人士,特別是地方人士,面對明年的選舉,開始有自己的思考。她/他怕被蔡總統拖累,因此特赦陳水扁的提案自然形成。特赦陳水扁議題,有助於凝聚基本盤;對於穩定自身選票及地盤,相當有助益。很快的,特赦陳水扁案凝聚地方勢力;對於蔡總統的中央勢力,形成極強大的壓力。

對於中央勢力而言,特赦陳水扁是個致命議題。除了複雜法律爭議與民眾觀瞻,同意特赦陳水扁,就等於默認地方看衰中央執政的現實。若順從地方勢力的要求,不僅聲望將下跌,執政提早跛腳;對於二○二○年的連任,更是致命。因為地方勢力早已「看空」蔡總統,怎會讓她二○二○年尋求連任?對此,府立即澄清沒有「以黨領政」,也表示特赦不是政府決策,絕對有其必要性,因為這是維繫蔡總統執政聲望的危機處理。

至於陳水扁的《內閣制未必不好》聲明,時機也頗為巧妙。就單單他倡議「二○二四年開始實施內閣制」,就有為蔡總統解套的意思。他與前述地方勢力不同,想的則是自己。他不挑戰蔡總統的八年任期,但也同時希望蔡總統能特赦他。

蔡總統在全代會的致詞提到:「全國人民想看到的,不是我們內部的爭議。…我們內部一直有很多爭論,不過,不要忘了,我們爭論的應該是價值,應該是路線,而不是個人的利益。」蔡總統的確有看到特赦案背後的中央與地方角力。但這事情很複雜,只要中央執政態勢沒有起色,地方勢力仍會藉相關議題挑戰中央。因為明年的選舉,對她/他們而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此采非彼采 立委「張飛打岳飛」
丘智賢/軍事研究者(台北市)/聯合報
立委林昶佐指稱,采玉大勳章以故總統蔣中正母親王采玉女士命名,因為王女士與台灣無關,所以應該改名等等。但根據采玉大勳章的立法過程,此「采玉」與王采玉女士根本無關,林昶佐實在是張飛打岳飛,弄得滿天飛。

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首先於民國十八年制定陸海空軍勳章條例,最初只有青天白日章與寶鼎勳章兩種,在代表國家的正式外交場合,國家元首該配戴何種勳章,或者致贈友邦元首與國民何種勳章,尚付之闕如,因此於民國廿二年再制定頒給勳章條例,通過頒授采玉大勳章及采玉勳章給本國國民、友邦元首及國民。

采玉勳章之名,到底意指為何?根據提案單位釋義,指出玉為我國珍貴物品,且用為國家朝聘之禮,因此將其作為代表國器的象徵,至於「采」字,又特別解釋「采者采色也」,采、彩兩個字是通用字,采玉大勳章,以及一到九等的采玉章,採用不同顏色設計,以作為區別。因此,此「采玉」與王采玉女士名諱,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

頒給勳章條例因關係外交與內政等事宜,當立法院修正審查通過行政院草案後,又由外交部、內政部、銓敘部、文官處等單位召開專門會議研究圖樣,當時國民政府主席為林森、行政院院長為汪兆銘、立法院院長為孫科,若硬說他們聯合起來溜鬚拍馬,實在昧於事實。更何況該條例通過當時,蔣中正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身分,正忙於弭平閩變,哪有時間過問這一非屬權責之事。

林昶佐指責反對他意見的國民黨立委「實在很鬧」,其實不知立法沿革,只顧造勢失去理性的,卻恰巧是他自己。由此觀之,國會論政功能淪於罵街之流;號稱百年大黨的國民黨,被人胡批一通,卻也駁斥無方,令人為國史深感悲哀。

   
聯合筆記/關注川普訪中 拒做美方籌碼
郭崇倫/聯合報
川普已經宣布,將在十一月出訪中國大陸、日本與韓國,並出席十二日的亞太經合會領袖會議,之前大陸公告將在十月十八日召開為期一周的十九大,這符合之前的判斷,即:十九大、川普訪北京,以及APEC高峰會,將在一個月內依序舉行。

這三件事看似獨立,卻都相互牽動影響,台灣不能只是旁觀,尤其必須同時考量,否則將顧此失彼。

面臨的首要考驗是:十九大之後,習近平的聲望與權力將到達最高峰,會有怎樣的對台政策?有人期待,由於權力鬥爭的變數消失,兩岸關係應該會相對穩定,習近平能夠展現對台政策的彈性;但是也有可能開始促統,有新一波對台施壓。尤其台灣明年進入選舉熱季後,政治上妥協餘地縮減,兩岸和解之窗越關越小,要及時把握機會。

其次,美中正為川普訪問,密集磋商共識文件;這個國務卿提勒森口中「未來五十年新架構」的文件,並不是重視具體問題的美方想要的,而是中方期待能把戰略共識文字化。外界猜測可能有兩個部分,其一是落實「新型大國關係」。川普不同於歐巴馬,他並不迴避劃分勢力範圍的聯想,反而希望藉此鼓勵大陸要負起應負的責任。

其二則是台灣最關切的一個中國再詮釋。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向來不同於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由於川普曾質疑一個中國,川蔡通話,更是他用來釣北京的餌,促成海湖峰會,大陸因此對此用力也最深,要川普明確表態,外傳甚至可能是第四公報的形式,但即使只是聯合聲明,對台灣的傷害也會很大。

此刻美國任何示好台灣的舉動,我們都要警覺,無論是美國國會通過的旅行法案或艦船停靠附帶決議,是否意在平衡對台灣的不利,或者白宮為了向大陸求取更多利益,又把台灣當成釣餌籌碼。

川普訪中時,如真對我方有害,台灣不應該毫無作為,在接著的APEC領袖會議期間,需把握第一時間,責成我方領袖代表,當面向川普詢問,或利用過去例行與國務卿的雙邊會晤,要求美方澄清,不能等火燒屁股才開始準備。

不過反應時,仍應該從大局著眼,弄清楚我方利益何在。目前國安決策的思維,往往陷於重美輕中,只注意因應台美關係的衝擊,而忽略了更長遠的兩岸關係,甚至有自暴自棄的想法:「反正兩岸已經這麼糟了,差不到哪裡去」。原本在十九大之後,我方應該對習近平提出期許,重啟善意互信,這些該做的還是應該做,不要被情緒沖昏了頭。

我們在意的是美台關係與兩岸關係,至於三邊關係的美中,我方需抱持著「事不關己、樂見其成」的態度,切忌成為美方的籌碼與棋子,而沾沾自喜。

   
郝柏村:兩岸分歧的解決之道
郝柏村/行政院前院長(台北市)/聯合報
國共內戰自一九二七年以來,所爭者,其本質就在制度,中經第一次合作,奠定北伐成功的基礎;一九三七年的第二次合作,奠定八年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但由於國共制度的分歧,雖經兩次合作,但隨著抗戰勝利爆發更大的內戰,所爭者仍為制度問題。

一九四九年,國民黨圖以武力完成國父建國理想的政策失敗,退守台灣,然保台的終極目標,仍在完成國父的建國理想,形成六十餘年來的兩岸分治現象,其分歧本質仍在制度,而非統獨。

中國的統一與富強,國共兩黨從無分歧。二戰後,由於國際情勢的紛擾,民主陣營與共產陣營的對決,國共內戰深陷國際權力鬥爭的漩渦,尤其一九七九年兩岸的停火,兩岸關係實為內戰的餘波,所鬥爭仍為制度,而非統獨。故獨派以台灣獨立解決國共兩黨制度的分歧,實是顛倒因果的愚蠢政策,必然失敗,且將陷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於萬劫不復。

兩岸的制度分歧解決之道,終由軍事衝突轉為和平方式,其基礎乃在中華民國的民主憲政體制,和台灣人民的福祉,愛台灣和愛中華民國是不可分的,這就是黃年先生的杯子理論。

九二共識是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分歧的唯一法寶,對台灣人民當家做主,不受共產制度統治,享受自由民主均富有利,是和平統一前的過渡方式,台灣人民必須珍惜。

所謂和平統一,就是以民主的方式做為統一的過程,也是統一的最後目標;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和平共存、和平發展,達成和平統一。

所以,我贊成和平統一,但反對一國兩制,並主張兩岸目前應以棄獨、不武、緩統,作為兩岸長期和平發展的基本路線,只有九二共識,才可以提供維持現狀,別無他法。

   
自斷文脈 連歌仔戲都看不懂
陳復/宜蘭大學博雅學部副教授(宜/聯合報
教育部開課審大會續審高中國文新課綱草案,通過文言文降為卅五%到四十五%。筆者對於課審會的結果深感不解,文言文與白話文比率問題如果不是訴諸於專業意見討論,反而變成政治問題,意見未符政治正確就再翻案表決;將專業的研修小組提案與課審大會的委員臨時提案放在同一個位階來表決,讓高中國文新課綱的討論變成立法院數人頭的表決大賽。如果按照這種邏輯來審視其他各科課綱的難易度與應用性,未來十二年國教還有絲毫教育專業可言嗎?

筆者在幫就讀國一的孩子講解社會課本內容時,孩子問:「為什麼我們小六已經講過台灣歷史,國一同樣內容還要更細再講一次,好像拿個放大鏡來搜查每個角落,難道我們不能有更多機會認識其他不同時空環境的歷史嗎?」對此筆者不禁語塞。

前晚帶孩子到冬山鄉間觀賞蘭陽戲劇團「碧海青天」歌仔戲表演,邊關忠臣韓文龍握有權臣王強通敵證據,欲到京師舉發,途中被王強陷害,遇埋伏而落崖,生死未卜,全家陷於絕境;韓老夫人再命胞弟韓文俊赴岳父洪進財尚書投親借銀,被洪尚書羞辱逐出門外。過程裡有關天倫、伸冤與公道的拉鋸情節,內容全都使用七字調的文言文演唱。

望著現場爆滿鄉親,不只有白髮蒼蒼的老人家,更有好些家長帶著稚齡幼童,個個津津有味觀賞這齣閩南語戲劇。筆者當下心想:為什麼當知識分子基於台灣主體意識想左右國文課綱怎麼編,扶老攜幼來看戲的鄉親卻不覺得文言文脫離自己生活,反而使得傳統文化在民間底層更容易被接受與傳播呢?

將文言文視作國民黨的「黨國幽靈」在作祟,這是攔腰斬斷從文言文到白話文的語脈關聯性。當我們持續降低學生有機會接觸優美且深刻的文言文,從中領略「含蓄不露」或「意在言外」的多層次思考空間,轉而只學習淺易直白的文章,這是孩子成長過程裡的巨大損失,將來年紀漸長,不要說如果想重新翻閱傳統經典裡各種學派文字,將會覺得如同天書般莫測高深,在廟會裡看歌仔戲都會看不懂裡面的愛恨情仇與悲歡離合。

台灣本來是中華文化最深厚的環境,現在各種倫理價值破毀,孰令致之?對自己生活裡最常浸潤的文化,都採取減法來對待,這不僅對於台灣置身於國際大環境不利,更對於學術長期發展不利。

舉例而言,根據研究門(ResearchGate)統計,黃光國教授已躋身全球學術評價最高前廿%內的學者,其論文被引用度已高達三五九五次,這並不是他純粹研究心理學所致,主因來自他提倡結合中華文化發展華人自主社會科學,受到國際學術界的重視,國外學者都想參考其文章。如果台灣還要跟國際接軌,就請不要挾持著民粹聲音來影響人文社會領域的教學,這樣最終只會自斷文脈。

   
回應升等爭議…「我沒有重教學而輕研究」
李明璁/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聯合報
廿四日民意論壇「大學教師不做研究,有型就好?」一文,有嚴重瑕疵,且經司法界友人提醒,此文諸多不符事實且可能造成本人名譽損害之處,亦已超過評論自由之範圍、恐有觸犯誹謗之疑慮。

本人於九月十七日和廿二日個人臉書,早已公開貼出研究發表著作,並鄭重指出:

「我必須說:自己沒有不認真發表論文。我不是『只重視教學而輕忽研究』。以一位助理教授只是要升等副教授該有的出版質量來說,這些年我努力仕事,問心無愧。」(https://www.facebook.com/lee.mingtsung.1/posts/469398193430120)

「為什麼不用查證也不經比對,就可以隨口說不認真研究發表就滾蛋。無言以對,只能再轉貼一次自己最近八年的著作表。想看任何一篇論文我都樂意提供,之後也會逐篇公開上傳,讓所有人都可以分享和檢驗我的研究成果。鄭重再說一次:我根本沒有重教學而輕研究。這個二元對立完全是假問題。」(https://www.facebook.com/lee.mingtsung.1/posts/471444843225455)

本人升等之爭議,現正進入準司法性的行政救濟程序,其中牽涉的評分不公、程序非法等問題,早已不是單純所謂「不發表,就滾蛋」的粗暴質疑。行政救濟制度之所以存在,不就是為了公正處理仲裁此類問題。該文卻忽略這些已被明確報導的事實,扭曲並捏造放大本人「沒有認真做研究」的錯誤形象。

   
翻轉領導 還給第一線教師
王延煌/高中校長(南投市)/聯合報
一○八高中國文課綱審議,文白比率在紛擾幾個月後,終於確定為卅五至四十五%。由於不諳議事規則,又因課審會權力凌駕研修小組的專業建議,教育部遭譏不專業、自我矮化。其實,當下的這種發展早在去年修正高級中等教育法,讓課審會以政黨比例推薦委員來組成時就已經決定,不必意外。如今之計,唯有讓教師專業取代教育「不」專業,也期待大考中心要以測驗專業,引導正常化教學。

如果經典文言文是國語文教育的重要基礎,那麼擁有教育良知與教學專業的國文教師,自會在課室中延續這種精神。反之,不配做為選文的文章,縱然被編入,早晚會被淘汰。教師的專業,將會是這場課綱審議大戰最後的仲裁者。

另外,大考中心公開說明「不是選文就必考」,重申不會被選文限制,而是依照語文的測驗原則,測驗學生多面向學習,強調理解、運用、探究等素養,希望學生在情境脈絡中廣泛閱讀、深度理解。如果未來真正能做到素養導向的試題測驗,課綱文白比率及選文,就不再那麼重要了,取而代之的將是閱讀素養的課程與教學。讓國文教學回歸語文教育的真諦,而非賦予承載思想傳承的重責大任。

近年來,「翻轉教育」成為教育主流,「翻轉領導」接著也被提出。這次課審會的翻轉(或稱髮夾彎),或許也想反映這種趨勢。四一○教改運動後所宣揚的教育鬆綁,始終無法完全落實,何不利用這個契機,讓教育專業自主權,真正的翻轉還給第一線教師,而不是停留在教育行政機關或所謂的專家、學者、委員。

老子說:「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意思是說最好的政府,人民覺察不到它的存在;其次的政府,人民親近他、讚美他;再次,人民畏懼他;最差的政府,人民輕侮他。大政府應該被揚棄,也不應繼續被期待,如果第一線的教師專業,能夠讓文白選文之爭顯得渺小,「小而美的政府」將不再是夢了!

   
葉丙成/體改打假球,教育部何以默然?
葉丙成/聯合報
八月卅一日,政府舉辦世大運選手遊行與慶功活動,總統、院長、教育部長、體育署長在媒體前都現身支持。同日立法院也通過了國民體育法修正案的三讀,新的國體法要求協會開放給更多人參與、財務等運作要透明化。當天,大家看到了希望,也期待著後續的子法、細則、示範章程,能讓體改真正落實。

但是,短短兩周後,教育部體育署所推出來的協會示範章程,讓大家傻眼。裡面的種種規定,完全與之前開放、透明的原則背道而馳。教育部體育署在協會示範章程片面地要求:「只有十一月底前加入的會員才有投票權」、「個人加入協會要經由現有理事審查通過才行」、「協會理事席次規定三十五席中有十七席一定要是各地運動團體」(這些團體一般都與原協會有密切關係)。

這個示範章程一出來,網路上一片罵聲,認為政府之前宣示的體改根本是打假球,完全在為現有協會護航。一時間許多網路文章痛批這些規定的不合理處、及其如何傷害國體法修正案開放、透明的精神。但教育部體育署似乎老神在在,連立法委員的批評也都不放在眼裡。體育署長在臉書上針對民眾質疑的回應,更是一絕:

「我來當體育署署長,是中央政府要我來的,不是我去求來的。你聽得懂嗎?」

「年輕人,對我這種六十二歲的人,請你不要那麼兇好不好,我真的好害怕喔。」

「唉,像你這種中年大叔不認真,又不學習,老是跟著別人瞎起鬨。」

「很會酸的網民們,早一點去睡覺吧,難道你們明天都不用上班嗎,林德褔署長明天還有很多事要處理,沒事瞎起鬨不要來煩我,拜託囉。」

面對納稅人對政策的質疑,我們的官員竟是這樣的態度,如此地倨傲?如此地戲謔?

對體育署的這些發言跟作為,教育部完全未對外做任何回應。體育署長對外界態度如此強硬,而教育部如此靜默,這只有兩種可能:

一、教育部,全力挺體育署長的作為。

二、教育部,管不動體育署長的作為。

納稅人想知道,教育部究竟是力挺?還是教育部根本拿體育署沒辦法?是不想管?還是不能管?

體育改革,是這幾年來台灣社會難得一致認同該做的事,也是年輕族群有極高共識、全力支持的。殊不見立院臨時會期間,網路輿論、媒體、年輕族群是如何地團結要求通過國體法修正案的?國體法修正案三讀通過後,正是施政快速得到民眾、年輕族群認同的好機會,但何以一盤好棋被下成這樣?

知名網路評論家「人渣文本」近日已開始「每日一幹體育署」系列文,天天發文批判,每每數千讚、分享。數十萬人訂閱的知名網路直播家「館長」也在網路開始猛批教育部體育署在體改上的不作為。連「館長」都開始幹譙,真叫人為政府捏冷汗。網絡輿論、年輕族群已有越來越多人對教育部體育署的作為充滿怒氣,直接重傷低迷的施政民調。教育部,真的還要這樣一直失血嗎?

針對體改打假球,教育部,挺乎?放任乎?(作者為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

   
飆股聚落 再賺50年
群聚在台中的小小光學聚落,每年出產2億顆鏡頭,從蘋果手機到索尼遊戲機、從特斯拉電動車到谷歌無人車,都不能沒有它。未來,受惠於人工智慧應用遍地開花,這個光學聚落將可望再迎接下個輝煌50年。

鐵道旅行 不能錯過的絕美車站
宜蘭線冬山站,於2009年底重新整建完工,外觀以拱形交叉鋼構造,展現出後現代感十足的建築風格。由站內觀賞車站,上方棚架設計微微透入陽光,產生光影交錯的美感;加上車站周邊施以景觀綠美化工程,可以說是宜蘭最美麗的火車站。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