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昨日)二、續談「中華民國史觀」的恢復。「台獨史觀」是以政治異議者及革命者的視角來看中華民國,目標在實現正名制憲的台獨;「中華民國史觀」則不是從異議者及革命者的視角來看台灣,目標不在台獨,而是從大歷史全歷史的視角來維護中華民國的生存與發展。經過數十年來的沿革變化,台獨史觀從《台獨黨綱》一直操弄到「大罷免」,可謂已經使出渾身解數。甚至,台獨已從「正名制憲顛覆中華民國」,搖身一變到要「奪回中華民國的神主牌」,亦即從「中華民國的毀滅者」意圖變身為「中華民國的捍衛者」。這究竟是顯示了台獨的洗心革面?或窮途末路?
相對以觀,在台獨史觀的衝擊下,中華民國史觀似乎一直揹著政治原罪,被視為台灣的政治包袱與負債。
但爾今當凱道的鐵桿台獨居然揚言要「奪回中華民國的神主牌/取代國民黨捍衛中華民國」,這也到了回頭檢視中華民國究竟為何物的時候了。
療傷止痛,期待浴火重生。
台灣的政治生態框架是:「台獨是異議者、革命者的玩物,中華民國是執政者的責任。」民進黨以異議者革命者起家,因此持「台獨史觀」;但斷續執政十七年至今,卻始終未能跳出中華民國的手掌心。
試問:台獨走不下去,除了維護中華民國,台灣豈有其他的路可走?歷史的鐘擺必然回盪,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
先談對台灣內部。若不以台獨的定見非要顛覆中華民國不可,而是要「以中華民國為團結的最大公約數」(賴清德語)。那麼,就不應以台獨史觀的偏執之見來看中華民國,而要以大歷史、全歷史的視角看中華民國。
例如,台獨看中華民國,只看到二二八及白色恐怖。但二二八的主因固然是當年的窳政,唯也是國共內戰(謝雪紅的二七部隊等)及太平洋戰爭(皇民與台籍日本兵的反撲)所構成的複合式事件。
至於白色恐怖,雖有冤案錯案(如雷震案),但絕大多數皆為中共體制間諜及第五縱隊,此亦內戰的延伸,而與民主迫害畢竟不同。如果白色恐怖是民主罪行,卻皆至少經軍法審判,則今日甚至未經任何審判動輒指人為「中共同路人/雜質」,豈非更較白色恐怖變本加厲?
這絕非在為二二八及白色恐怖翻案,只在指出台獨史觀與大歷史全歷史的視角不同。
回到大歷史全歷史的視角,即可看出八田與一的台獨史觀,與辛亥革命、孫中山、三民主義的中華民國史觀大異其趣。今日要為中華民國療傷止痛,就要重建中華民國在大歷史全歷史上應有的自尊、自信與自愛。
畢竟,你不能「既要」回頭依靠中華民國為最大公約數,「又要」汙辱中華民國,例如指中華民國憲法為災難。
莫說如台積電是出自中華民國,其實台灣今日在全方位的各種成就皆可看到中華民國的惠澤。若無蔣經國解嚴,台灣就不可能以寧靜革命民主化;因此,台灣的民主化,固然黨外及民進黨參與推進,但最後最大的動能卻是來自蔣經國。再如兩岸關係,若非蔣經國開放兩岸交流,並使兩岸關係受到台灣民主運作的節制,兩岸即很難出現和平競合的機遇。
回首過去,中華民國光復台灣後,在前三十多年躲過了三面紅旗至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使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在解嚴後,則實現了民主化及兩岸和平競合的大功大業。若說這樣的中華民國是台灣的災難,除了台獨,今天恐怕任何人都說不出口。
事實如此,中華民國當然有自尊、自信、自愛的理由。
再談兩岸關係。賴政府屢稱,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但前提應是,賴清德及民進黨必須首先「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從此揚棄「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台灣地位未定論」,也就是要站定在「中華民國光復台灣」的根本定位上,且這個中華民國是傳承「辛亥革命/孫中山/三民主義」的中華民國,而不是「台灣原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今天姑且稱之為中華民國」。賴清德說,國號不是國家組成要件。
兩岸關係千頭萬緒,但關鍵即在必須相互「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台獨若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始能回過頭來要求中共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唯有如此,才能在「我不台獨/你不武統」的「交換論」下,定錨中華民國,共構和平競合。
若能定錨中華民國,共構合平競合。兩岸關係的下一個期待,或許可置於「回復兩個中線」。兩岸原有「海峽中線」是「軍事中線」,應期待其回復;兩岸原有「九二共識」,是「政治中線」,亦應期待其恢復。
今年,二○二五年,是中華民國光復台灣八十周年,孫中山逝世一百周年及蔣中正逝世五十周年。正在此際,歷史的鐘擺正在回盪。
就民進黨言,賴清德如果要將「分階段的中華民國論述持續下去」,就不能再用「八田與一台獨史觀」看中華民國,而應以大歷史全歷史的「中華民國史觀」來看中華民國,回復中華民國的自尊、自信、自愛。
那麼,比如中正紀念堂轉型或中正路改名之類的事即應「理下留情/手下留情」。
因為,賴清德定位蔣中正是二二八元凶,但蔣中正卻無疑是中華民族的偉人,他坎坷一生,領導抗日勝利、使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光復台灣並使台灣未受赤禍,且最後在其子蔣經國手中實現了中華民國民主化及打開兩岸和平競合之門。只要如實完整還原在大歷史全歷史中功罪並陳的蔣中正,就能如實完整還原中華民國。
再就國民黨而言,凱道鐵桿台獨已揚言要「奪回中華民國的神主牌」,則國民黨應當引領國人來看一看供在國民黨正廳的神主牌長的是什麼樣子,重新展現出中華民國的自尊、自信與自愛。
至於中共,應當正視中華民國光復台灣的事實,亦應當正視中華民國仍然依據中華民國憲法隔海分治的事實。只要定錨中華民國,即能共構和平競合。
本文上下兩篇的標題是「台灣再光復/台灣真光復」。其實應當各加一個問號,再光復?真光復?所表達的是一種期待與憧憬。
今年二○二五年台灣光復八十周年,有待已是窮途末路的台獨史觀大幅回盪到中華民國史觀,台灣就能再光復,也才能真光復。
關鍵的槓桿也許就在等待賴清德今年國慶日至光復節前後的相關談話。
希望他已警覺,歷史的鐘擺正在回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