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7/15 第594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對普亭失望」 川普援烏愛國者飛彈
川普揚言30%關稅 歐盟代表:持續和美交涉 不排除反制
烏國總理擬換人 澤倫斯基啟動政府人事改革
馬克宏:法國防開支 明後年增2255億
批濫用公帑 川普:鮑爾該請辭
荷蘭爆電力危機 上萬企業苦等接電
美眾院本週料將通過連串法案 為加密幣成主流鋪路
市場冷靜看待川普關稅威脅 歐股收盤互有漲跌
全球主權基金對陸投資 力道加大
巴拉圭宣布:賴清德8月到訪 矢言維護對台邦交

焦點新聞
「對普亭失望」 川普援烏愛國者飛彈
編譯高詣軒/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十三日在華府近郊的安德魯聯合基地說,美國將向烏克蘭運送其亟需的愛國者飛彈,「我還沒同意數量,但他們將收到一些,因為他們的確需要保護」。川普也說,十四日將就俄羅斯問題發表一項「重大聲明」。

法新社十三日報導說,前述愛國者飛彈交付將是一項新協議的一環,其內容將包含由北約(NATO)支付美國提供烏克蘭的部分武器費用。

川普十三日還在該聯合基地說,美方「基本上將向他們運送各種非常精良的軍事裝備,而他們將付我們全額費用」,還說「這對我們來說將是一門生意」。

川普也批評俄國總統普亭真的令很多人驚訝,「他講了冠冕堂皇的話,但到晚上就(到烏克蘭)轟炸所有人」,對普亭很失望,「我曾認為他是心口如一的人」。

川普暗示 援烏武器將賣給北約

北約十三日聲明,秘書長呂特十四至十五日將訪問美國會見川普、國務卿魯比歐、國防部長赫塞斯和國會議員等人。該聲明並未提呂特訪美原因,但紐約時報十三日報導,川普上周暗示,想同意北約官員設計的一項計畫,即未來美國不直接提供武器給烏克蘭,而是由北約全額軍購後再運交烏克蘭。

美媒Axios十三日引述二位知情人士報導,川普將在十四日「川呂會」宣布武裝烏克蘭的新計畫,內容就包括由歐洲國家掏錢購買美製武器再交付給烏克蘭,也可望涵蓋提供攻擊性武器,甚至不排除能打到莫斯科的遠程飛彈。

交付烏攻擊性武器 川普大轉向

該報導說,交付烏克蘭攻擊性武器將是川普的重大政策轉向,因為他直到最近都還刻意強調只會提供防禦性武器,以免俄烏衝突升級。

該報導還說,該計畫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六月廿四至廿五日的北約峰會提出。美烏官員說,川、澤於該峰會期間的會晤是目前最融洽一次。此外,川普七月三日與普亭通話時,普亭表明將升級戰事、拿下俄軍局部控制但未完全占領烏克蘭州分,是促使川普改變立場的關鍵因素之一。

美聯社和路透十四日報導,川普的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十四日已到基輔會晤澤倫斯基,澤倫斯基聲稱兩人討論到強化基輔防空、與歐洲共同製造和採購武器以及對俄制裁。法新社十三日報導,共和黨籍的葛理漢等聯邦參議員在凱洛格訪烏前已在力推一項兩黨議員都支持的法案,以利川普手握「重錘」加大對俄制裁力道。

俄控核電廠遭空襲 稱受損不大

烏克蘭境內現由俄方控制的札波羅熱核電廠管理機構十四日指稱,烏克蘭十三日晚間派三架無人機攻擊該廠一座訓練中心,但該中心未嚴重受損。

葛理漢向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說,他的法案已獲參議院多數支持,將允許川普「打擊普亭經濟,以及所有支持普亭戰爭機器的國家」,授權川普對幫助俄國的國家課百分之五百關稅,這可能包括中國大陸、印度或巴西等購買俄國商品的國家。

   
川普揚言30%關稅 歐盟代表:持續和美交涉 不排除反制
編譯茅毅、高詣軒/綜合報導/聯合報
歐盟國家部長十四日辯論布魯塞爾對美歐貿易談判的做法。歐盟主管貿易事務的執委塞夫柯維奇說,歐盟會繼續和美國交涉,優先要務是在八月一日的新期限前談出解決方案,不會毫無作為就抽身離開。但他說,歐盟必須為各種結果做準備,包括在必要時採取「考慮周詳、恰如其分的反制措施,來恢復平衡」。

塞夫柯維奇在當天開會前說,歐盟方面「感覺」雙方非常接近達成協議,且川普揚言對歐盟徵的百分之卅關稅,形同使歐美貿易斷絕。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十三日則提醒,「在我們西方(世界)共同面對全球挑戰之際,若陷入內部貿易戰,會削弱整體力量」。她在其辦公室發布的聲明也說,歐盟有足夠經濟與財政實力維護自身立場,並達成公平合理的貿易協議,「義大利會一如既往做好自身本分」。

對在野黨質疑梅洛尼政府過於親美,義大利外交部長塔加尼十四日接受義媒「訊使報」訪問時強調,美國是首要盟友,若不跟美國搭建對話橋梁,「難道要像前總理孔蒂時期站到中國那邊,然後退出北約?」

孔蒂二○一九年執政時義大利簽署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梅洛尼上任後退出。塔加尼說,歐盟應冷靜面對美國關稅,抬頭挺胸與美談判,「歐洲需要美國,美國同樣需要歐洲」;歐美互達「零關稅」是理想,務實作法是像英國先就大原則達成共識,再逐步討論各產業關稅額。

另外,彭博資訊十四日報導,墨西哥官員對川普十二日在給墨西哥的關稅稅率通知函中加徵關稅感到震驚。近幾月美國官員對墨西哥在邊境與安全議題上的合作不吝稱讚。美國國務卿魯比歐說,墨西哥的相關回應非常積極;美國財長貝森特形容美墨關係出現正向動能。

然而川普在該通知函中卻批評墨西哥的努力還不夠。知情人士指稱,參與美墨談判的墨西哥代表普遍感到憤怒,他們釋出的善意至少如今看來似乎徒勞無功。

   
烏國總理擬換人 澤倫斯基啟動政府人事改革
基輔14日專電/中央社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宣布,已提名現任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斯維里登科(Yuliia Svyrydenko)出任新任總理,接替自2020年以來擔任總理一職的什米哈爾(Denys Shmyhal),展開新一輪政府機構重組與人事改革。

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社群平台Telegram上表示,此項人事安排是為進一步強化執政效能,包括提升國家經濟潛力、擴大對民眾的支持措施,以及加速本土武器生產。

他說:「我已提議由斯維里登科領導烏克蘭政府,並對政府運作進行重大改革與更新。」,「我期待在近期看到新政府提出的施政計畫。」

現年39歲的斯維里登科,擁有風險管理碩士學位,早年任職私人企業,2015年起轉任公職,歷任經濟發展、貿易與農業部第一副部長等職,2021年11月獲任為第一副總理,並在烏美能源合作領域中扮演關鍵角色。

在俄烏戰爭持續之際,烏克蘭大量財政資源投入軍事與國防開支,社會與民生項目仰賴西方經濟援助支撐。澤倫斯基此番提名斯維里登科,外界解讀意圖為強化財政管理與國內資源分配,以推動更具效率的行政運作。

根據烏克蘭憲法,總理人選需經國會任命。如要完成權力交接,現任總理什米哈爾須先向國會提出辭呈,隨後由議員進行表決新任總理人選。

根據「基輔獨立報」(Kyiv Independent)報導,若國會通過總理辭職動議,內閣將解散,再將有30天時間,由國會選出新總理,再組織新政府。目前國會由總統所屬政黨「人民公僕黨」掌握多數席次,預料提名案將順利過關。

外界早在去年夏季即傳出澤倫斯基有意調整內閣,並可能尋求取代什米哈爾。什米哈爾為自1991年烏克蘭獨立以來,任期最長的總理之一。

此外,近期亦傳出澤倫斯基考慮更換駐美大使。據報導,呼聲最高人選為現任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澤倫斯基日前頻繁與烏梅洛夫會晤,強調烏克蘭需在美烏關係上注入「新風格」與「新動能」,並強化國防領域的對外溝通與行政管理。

   
馬克宏:法國防開支 明後年增2255億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法國總統馬克宏十三日在法國國慶日前夕對法軍發表談話時說,「我們正處於關鍵時刻」,法國國防開支應在明年增加三五○億歐元(約台幣一二一四億元)、後年增加卅億歐元(約台幣一○四一億元),即接下來二年共增加六十五億歐元(約台幣二二五五億元)。

馬克宏並譴責「帝國主義政策」、「吞併勢力」及「強權即公理」觀念。他表明,鑒於歐洲的自由正面臨自二戰結束以來空前大的威脅,從俄羅斯、核擴散、恐怖分子至網路攻擊,法國也正遭遇捍衛自由、掌握自身命運的重大挑戰。

馬克宏對在座法軍高階將領直言,「想在這個世界暢行無阻,你得使人畏懼;要使人畏懼,就得有實力」。他指出,原本計畫二○三○年底前讓國防開支翻倍,但現在將提前至後年完成。後年就有六四○億歐元作為國防用途,是二○一七年的兩倍多。這是嶄新、歷史性又合理的投入。

法國二○一七年國防開支三二二億歐元(約台幣一點一兆元),目前已增至五○五億歐元(約台幣一點七五兆元),預計二○三○年增至六七○億歐元(約台幣二點三兆元)。

馬克宏提到,法國政府將在今秋提交新版軍事規畫法案,目標包括增加無人機及彈藥庫存,尤其是俗稱自殺無人機的「滯空彈藥」,以及強化防空能力和發展電戰系統。

馬克宏宣稱,新增的國防開支不會透過舉債方式,將靠「更多經濟活動與生產」籌措,法國總理白胡十五日概述其二○二六年預算計畫時,將報告相關細節。

法國國防部長勤克努十三日也對法媒「周日論壇報」明言,若法國未來不想靠任何人或國家,那就需要新的作為。法軍參謀總長勃克哈德十一日強調,俄國對歐洲構成持久威脅,且今後歐洲國家在全球的地位,將取決於自二○二二年二月起遭俄國全面入侵的烏克蘭。勃克哈德還提醒,美國對歐洲的承諾減弱,以及網路威脅、不實訊息的宣傳散播和恐攻風險,將帶來嚴重後果。

在北約(NATO)國家在六月荷蘭海牙峰會中同意,將國防開支增至國內生產毛額(GDP)占比的百分之五後,有幾個盟國正開始落實。

   
批濫用公帑 川普:鮑爾該請辭
編譯季晶晶、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十三日在華府近郊的安德魯聯合基地說,若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請辭,對美國會是好事。他還形容鮑爾為不停哀哀叫的「嬰兒」。白宮國家經濟會議(NEC)主席哈塞特同日受訪時也說,川普政府正研究是否有權在鮑爾任滿前就予以開除。

川普稱,「鮑爾對國家非常『有害』;我們應擁有全球最低利率,但卻沒有。我們知道他該這樣做(降息)。他卻花廿五億美元翻新聯準會總部大樓;我希望他辭職,他該請辭」。

鮑爾任期至明年五月,對川普是否有權提前要鮑爾下台,哈塞特十三日在美國廣播公司節目「本周」說,「若有理有據,那當然行」。

川普政府近來進一步加大對鮑爾的批評力道,矛頭尤其對準聯準會斥資廿五億美元(約台幣七三九億元)的總部大樓翻修工程。哈塞特指稱,該工程已超支七億美元(約台幣二○七億元)。然而該會的整修經費並非來自美國納稅人,而是該會持有的證券孳息以及向銀行收取的規費來自籌。

白宮管理與預算局(OMB)局長沃特十一日在美媒CNBC指控該工程涉及浮濫,鮑爾有濫用公帑之嫌。沃特的說法似乎反映出,川普政府可能正為開除鮑爾做法律及政治上的準備,在其任期結束前就找出撤職理由。

   
荷蘭爆電力危機 上萬企業苦等接電
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英國金融時報十三日報導,荷蘭電網營運商組織Netbeheer Nederland表示,荷蘭現有逾一萬一九○○家企業正排隊等待接上電網。這還不包括醫院及消防隊等公共建築物和數千戶新建住宅。

荷蘭政府雖持續擴建電纜與變電所,但因電網容量嚴重不足,部分地區最快也要至二○三○年代中期才能接上電網,企業排隊接上電網正造成經濟投資進程受阻。

荷蘭當局與產業界擔憂,電網瓶頸已開始對經濟活動帶來衝擊。荷蘭地方政府指出,投資案因此流失,企業則被迫延後擴張,甚至考慮另尋基地。

比利時能源非政府組織RAP提到,荷蘭相關問題尤其嚴重,其他歐盟國家也應視為警訊。RAP的電力小組主管主管巴托說,其他歐洲國家也出現排隊接上電網的情況,但沒像荷蘭那麼嚴重,這是警訊。

荷蘭的電網壅塞與其能源轉型速度密切相關。自前年以來,荷蘭關閉全國最大陸上天然氣田格羅寧根,並推動太陽能,全荷已有二六○多萬戶住宅屋頂有太陽能板。然而電網的升級跟不上其能源轉型速度。

根據歐洲環境與能源智庫Ember資料數據,七月荷蘭電價已在歐洲鄰國中高居第一,每兆瓦時(MWh)比法國貴約卅歐元(約台幣一○四一元)。電網營運商Tennet表示,預計至二○三四年,荷蘭電費每年實際上將以平均百分之四點三至百分之四點七的幅度上漲,以支付必要投資。

Tennet並與荷蘭地方上的電網營運商推出彈性電價合約,鼓勵住戶於離峰時段用電,像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三時,大型工業用戶則可選擇部分尖峰時段不用電來換取優惠。荷蘭政府也透過媒體宣導民眾,少在下午四時至晚間九時電網壓力最大的時段,給電動車及電動自行車充電。

但荷蘭目前仍欠缺約二點八萬名技術人員。Tennet表示,比利時和英國同樣有電網壅塞問題。歐盟正研擬加速電網升級的立法,但分析家擔憂,電網建設需時五至六年,恐緩不濟急。

   
美眾院本週料將通過連串法案 為加密幣成主流鋪路
華盛頓1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聯邦眾議院本週可望通過一系列有利於加密幣產業的法案,為數位資產與傳統金融進一步融合鋪路,也將讓加密幣距離成為主流更近一步。

路透社報導,居眾院多數的共和黨人已將本週稱為「加密幣週」,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替穩定幣建立監管架構的GENIUS法案,很可能本週就能送交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

另個料將過關的CLARITY法案則將定義加密幣何時屬於大宗商品。這兩項法案對加密幣業界來說是一大勝利,業者多年來不斷推動美國訂定相關聯邦法律,去年大選也砸大錢支持挺加密幣的候選人。

由於市場人士預期這些立法可望解放資本進入加密幣圈,加上川普關稅相關消息激勵投資人重返風險較高資產,規模最大加密貨幣比特幣的價格近幾天已一再刷新歷史高點。

GENIUS法案將為穩定幣設立一系列聯邦規範。這種加密貨幣是以維持穩定價值為目的,通常以1比1與美元掛鉤。加密幣交易商常用穩定幣來在不同加密代幣之間做資金調動,近幾年穩定幣使用率迅速成長,支持者稱好處在於能立即履行付款。

GENIUS法案將要求穩定幣須有速動資產作為支撐,例如美元或美國國庫券(短期公債);且發行商必須按月揭露其儲備資產結構。

支持者表示,這些規定可令穩定幣獲得正當性,讓銀行、零售商和消費者更放心使用穩定幣來調動資金。法案已獲美國聯邦參議院通過,川普也已表明他將簽署立法。

CLARITY法案則將定義加密幣何時屬於證券、何時屬於商品,釐清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對加密幣產業的監管權限,同時擴大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監管權,符合業界呼聲。

加密幣業者主張大多數加密幣應歸類為大宗商品而非證券,好讓他們能更容易提供這類產品給客戶。在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任內,加密幣歸SEC監管,因此當時有幾個交易所因違反證券規定而遭提告。

CLARITY法案還未經過參院審查。因此若在眾院過關,還得等到參院通過才能交到川普桌上等待最後批准。

   
市場冷靜看待川普關稅威脅 歐股收盤互有漲跌
倫敦1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2日宣布要對歐盟和墨西哥的輸美商品開徵30%關稅,預計8月1日生效,但投資人冷靜看待此事,歐洲股市主要指數今天收盤漲跌互見。

倫敦FTSE 100指數上漲56.94點或0.64%,收8998.06點。

法蘭克福DAX指數下挫94.67點或0.39%,收24160.64點。

巴黎CAC 40指數小跌21.12點或0.27%,收7808.17點。

   
全球主權基金對陸投資 力道加大
編譯吳孟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最新調查顯示,全球主權財富基金正轉向主動式管理策略,並加大對中國大陸的投資力度。此外,各國央行也正多元化準備資產,以因應動盪的全球環境。

資產管理公司景順(Invesco)今年第1季調查83家主權財富基金和58國央行,報告顯示,這些管理資產總額逾27兆美元的主權資產管理機構,正在重新評估被動式指數策略,尤其是聚焦於美股的投資,而各國央行為因應市場波動,也持續擴大並多元化外匯存底。另外,受訪機構也日益看好中國科技產業前景。

景順官方機構主管林格羅(Rod Ringrow)表示,「管理資產逾1,000億美元的超大型機構,是目前最有意轉向主動式管理的投資者」,以往在可預測的市場環境下,基金偏好被動式操作,如今市場變得難以預測,「是推動機構轉向主動式管理的原因」。

調查顯示,主權財富基金去年平均報酬率達9.4%,打平歷來次高紀錄。然而,市場波動性和去全球化的疑慮加劇,未來十年,市場的主要擔憂來自氣候變遷和主權債務攀升。

受訪的58家央行中,逾七成認為美國債務攀升正對美元長期前景造成負面影響。儘管如此,78%的央行認為,美元作為外匯準備的主導地位,恐需20年以上才可能被取代,比率遠高於去年的58%。

這項調查是在今年1至3月間進行,在美國總統川普公布關稅措施的「解放日」之前,也是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 AI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之時。

報告顯示,主權財富基金對中國資產的興趣大幅回溫,59%受訪機構計劃在未來五年,提高對中國市場配置,尤其是科技產業。不過,這不代表過去全面性的「搶進中國」情緒重現,而是「反映一種更審慎且聚焦特定產業的策略」。

這也意味著主權機構投資人,正將策略導向中國的半導體、運端計算、人工智慧、電動車(EV)和再生能源基建等特定科技生態系,而非對該市場廣泛的總經曝險。

   
巴拉圭宣布:賴清德8月到訪 矢言維護對台邦交
編譯盧思綸/即時報導/聯合報
法新社報導,台灣南美洲友邦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a)15日表示,將維護與台灣的邦交,「堅定站在台灣一方」,並且宣布台灣總統賴清德預計8月訪問巴拉圭。

貝尼亞在巴國首都亞松森(Asunci□n)15日接待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以及約30名商界代表時表示,巴拉圭將「準備以全力與洪亮的聲音捍衛這段建立在民主原則與價值上的68年邦誼」。

貝尼亞補充指出,台灣在對巴拉圭的投資上「極為慷慨」。他強調:「我們並非忽視中國的存在,但我們承認台灣人民的自決權。」他還表示,巴拉圭期望與台灣「進一步提升合作層級」。

根據法新社,貝尼亞在一場投資論壇上宣布,賴清德將在30天內出訪巴拉圭。

香港南華早報15日的報導也提到賴清德即將出訪,文中描述,巴拉圭是南美洲唯一仍與台灣保持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這項雙邊關係在巴國政壇仍屬敏感議題。儘管企業界與反對黨議員持續施壓,要求轉向中國,曾在台灣留學的貝尼亞至今仍堅定支持台北。

   
吉伊卡哇樂園開幕時間與地點+必買限定周邊一次看!
日本超人氣療癒角色「吉伊卡哇(Chiikawa)」打造首座主題樂園,終於在今年夏天夢幻登場!從開幕時間、地點、門票到園內設施與限定商品,《女子漾》幫妳整理好全攻略,無論妳是Chiikawa老粉還是被朋友拖著去,也都能玩得盡興又拍好拍滿!

《越越獄試》放棄自由是我的自由?擺爛躺平
《越越獄試》是一部蠻諷刺的電影,我個人覺得還蠻有意思,但是否喜歡可能取決於對諷刺本身的感受度,光是故事本身就荒謬兩個字。所以,考慮一下這片適不適合你,覺得能吃這一種口味的話,《越越獄試》真的挺好玩的。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