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1/03 第601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美國防部長:美中同意重啟軍事熱線 稱兩國關係「前所未有良好」
北京 終止對美國半導體供應鏈調查
美前國安顧問波頓:川習會未談台灣 沉默不是金
彭博:川普亞洲行對盟國釋善意 中國外交斬獲多
英國火車2男隨機砍傷11人 初步排除恐攻
刀械犯罪猖獗 英相施凱爾稱「國家危機」
中韓商務部長會談 穩稀土供應鏈
APEC期間會晤…習近平贈小米手機 李在明笑問資安

焦點新聞
美國防部長:美中同意重啟軍事熱線 稱兩國關係「前所未有良好」
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十一月一日在X發文表示,美中關係「前所未有良好」,但強調必須加強雙方溝通機制,以防誤判或誤解引發印太地區衝突,赫塞斯並證實與中國大陸國防部長董軍一致同意推動建立軍方對軍方溝通管道。

赫塞斯發文表示,十月卅一日與董軍在「東協防長擴大會議」場邊會談,之後與美國總統川普通話匯報時,「我們一致認為美中關係前所未有良好」,並稱十月卅日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歷史性峰會「已為兩國永久和平與共同成功奠定基礎」。

赫塞斯說,他與董軍面對面會晤後兩人還再度通話,雙方一致認為,和平、穩定與良好關係才是美中最佳道路,「戰爭部(即國防部)將秉持相同原則,以實力、相互尊重、正向關係來維護和平。」

他寫道:「董軍和我都同意,美中應建立軍方對軍方直接溝通管道,以便出現問題時能及時化解衝突並降低局勢升溫。」他並預期,未來與董軍將舉行後續會談,敲定相關合作的細節。

根據中國國防部十月卅一日聲明,董軍表示,兩國防務部門要以實際行動落實好兩國元首共識,構建平等尊重、和平共處、穩定正向的兩軍關係。

赫塞斯X上的言論和一日稍早在東協防長會議的警告形成強烈對比,他當時批評中國在南海破壞穩定,威脅東協國家主權,並表示「我們必須確保中國不會試圖主宰你們或任何其他國家」。

赫塞斯在東協會議警告中國,隨後在網路上發表和解言論,這種截然相反的訊息凸顯美國努力在威懾和外交之間取得平衡。

不過,POLITICO報導,外界對美中快速重啟軍事熱線並不樂觀。美國長期以來難與中國建立穩定且可靠的軍事溝通管道,二○二二年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北京全面中斷中美軍事對話,直到二○二四年底才恢復部分軍事高層對話。

除此之外,這些對話也被認為進展有限。中方參與程度常受內部限制甚至臨時取消,且二○二四年恢復對話至今,美中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高層或作戰層級尚未建立可在危機時刻即時溝通的可靠熱線。目前尚不清楚拜登時期的相關努力在川普政府下延續多少。

   
北京 終止對美國半導體供應鏈調查
編譯盧思綸、記者賴錦宏、黃雅慧//聯合報
彭博報導,白宮一日發布美中經貿協議細節清單,美方十日起暫停擴大先進晶片管制對象、暫停徵收陸船港口停泊費等措施一年,中方也將鬆綁稀土出口管制,確保荷蘭安世半導體大陸廠恢復出貨晶片。

白宮發布「川普總統與中國達成經貿協議事實清單」文告,詳列先前美中貿易談判及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敲定協議的細節。

根據白宮事實清單,中方將暫停實施十月九日宣布的擴大稀土管制措施,中方將核發通用許可證,准許稀土、鎵、鍺、銻與石墨出口,「以惠及美國最終使用者及其全球供應商」,形同移除中方在二○二二年十月與今年四月實施的管制措施。

白宮表示,北京將允許荷蘭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大陸廠恢復出貨,並終止針對美國半導體供應鏈企業的各種調查,包括反托辣斯、反壟斷及反傾銷調查。

中方的這些行動,緩解全球晶片業者對稀土管制的憂慮,以及汽車晶片供應焦慮。

白宮表示,中方本季將購買至少一千二百萬公噸黃豆,二○二六至二○二八年每年購買至少二千五百萬公噸黃豆,並恢復採購美國高粱和硬木原木。分析師說,中方黃豆採購承諾只是回到先前水準。

根據白宮,美國十日起暫停對中國大陸船舶徵收港口停泊費一年,中方也解除相應報復措施。

美方也將從十日起,暫停擴大實體名單適用範圍到清單上企業持股百分之五十以上子公司規定,為期一年。

   
美前國安顧問波頓:川習會未談台灣 沉默不是金
編譯高詣軒/綜合報導/聯合報

川普第一任期的美國前國安顧問波頓二日在「澳洲金融評論報」刊文,題為「川習就台灣的沉默不是金」,指出儘管美國總統川普並未就台灣問題讓步,不能因此對中國大陸侵台威脅掉以輕心。

該文說,川普回任後首次「川習會」未對台灣未來透露新線索。川習十月卅日會面前,曾有報導稱習近平可能會尋求川普在台灣地位上讓步,最終未有任何這類讓步訊息公布。

這次川習會限於貿易議題且意外短暫,美中都說沒有提及台灣問題,雙方幕僚可能在會前初步討論已同意不談。川習都希望會晤成功,不在爭議領域節外生枝。

波頓說,對台灣來說,沉默未必是金;台灣在川習會前顯然擔憂川普的言論,且這種擔憂不無道理。

波頓提到,川普政府最近曾暫緩約四億美元對台軍售,避免在川習會前冒犯中國。台北當局還有更多事要擔憂,有報導稱俄軍正在訓練共軍準備可能的對台攻勢。

儘管川普在兩岸爭端沒做出讓步,但也沒就美國對台承諾發表明確支持。川普十月廿日在白宮會晤澳洲總理艾班尼斯時說,認為美中關係會沒問題,「中國不想做那件事」,似乎否認台灣將有衝突。川普還說,這不代表習不重視台灣,習大概很重視,「但我沒看到發生什麼事」。波頓稱,這種說法更像二手車推銷員,不是總統風範。

這些都不意味台灣已脫險,也不代表川普對於他的政府如何處理未來中國對台挑釁已有更明確想法。波頓最後說,不應對中國侵台風險掉以輕心,北京更可能以政治「危機」為由封鎖台灣。該威脅真實存在,川普反覆無常的公開發言,不應使人懷疑這點。

   
彭博:川普亞洲行對盟國釋善意 中國外交斬獲多
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彭博二日報導,美國的亞洲盟友歷經數月關稅威脅與軍費施壓,對美國總統川普多有戒備,不過川普最終利用第二任內首度亞洲行釋出善意,明確傳達「美國仍是你們的後盾」,包括在川習會中避免淡化對台灣支持。雖然如此,亞太各國仍需面對川普二點○的現實:進入美國市場成本更高,川普在國際關係上難以預測,持續牽動局勢;與此同時,中國大陸繼續在區域內斬獲外交成果。

川普這次亞洲行先與柬埔寨及馬來西亞簽署貿易協議,後與泰國及越南建立未來協議框架。初次會見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便開出「空白支票」,直言高市「有任何需要都可以向他求助」;在南韓則形容美韓「緊密連結」,不僅回應首爾對三千五百億美元投資的關切,更點頭同意南韓採購核動力潛艦。

至於外界盛傳川習會將討論華府轉變對台立場,川普會後透露「完全未提及台灣」,避免淡化對台灣的支持。

美國防長赫塞斯則分頭在區域內行動,與印度簽署為期十年防務協定,並宣布恢復與柬埔寨中斷八年的聯合軍演;同時對北京在台灣周邊海域的軍事活動表達關切。

然而,即使有這些善意保證,亞太各國仍必須面對川普二點○的現實。關稅導致現在進入美國市場成本更高,而且川普在國際關係上的不可預測性仍持續。

與此同時,中國持續在區域內斬獲外交里程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睽違十一年首度到訪南韓,並與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及新日相高市會晤;總理李強則擴大與東南亞貿易協定,鞏固中國在區內經濟影響力。

   
英國火車2男隨機砍傷11人 初步排除恐攻
編譯盧思綸、高詣軒/綜合報導/聯合報

英國一日晚間發生列車上持刀隨機砍人事件,武裝警員到場後登上列車用電擊槍制伏凶嫌。此事造成十一人受傷就醫,一度九人傷勢危急,截至當地二日上午仍有兩人有生命危險,警方初步排除事發原因為恐怖攻擊。

主導調查的英國交通警察二日召開記者會說,暫無跡象顯示本案為恐怖攻擊,目前猜測事件起因並不恰當。警官勒夫利斯說,警方接獲報案八分鐘內,就登上事發列車並逮捕兩名男性嫌犯,兩人涉嫌殺人未遂;其中一名是卅二歲非裔,另一名卅五歲、有加勒比海血統,均在英國出生。

警方未立即公布嫌犯及傷者身分。英國內政大臣馬穆德二日說,目前得知這起攻擊未當作恐怖主義處理,並向車上工作人員和乘客的英勇致敬。

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衛報報導,事發列車在當地一日晚間六時廿五分(台灣時間二日凌晨二時廿五分)從英格蘭北部頓卡斯特出發,開往倫敦國王十字車站,行經亨丁頓附近時發生砍人,過程約十到十五分鐘。警方晚間七時四十二分接獲乘客通報,立即趕赴現場,登上緊急停在亨丁頓的列車。

英相稱駭人 英王震驚錯愕

警方隨後將事件列為重大事故,反恐人員曾確認將協助調查。英國首相施凱爾說,該事件駭人聽聞,呼籲民眾遵循當局指示行動。國防大臣希利說,這是獨立攻擊事件,但警告英國、世界處於「威脅的新時代」。英王查理三世說,對該事件震驚錯愕,他的心與受害者及緊急應變人員同在。

目擊者向英媒天空新聞網透露,其中一名揮大刀的嫌犯遭警方以電擊槍制伏,還聽說有人在驚慌中互相踩踏,有人躲到廁所。BBC引述目擊者說,列車當時陷入恐慌混亂,乘客在車廂間奔跑,有人受傷流血,也有人擠到列車前端。

目擊者錢伯斯說,看到一名手臂染血的男子衝過車廂,大喊「他們有刀,快跑!」察覺情況不對後他立刻與朋友往車頭方向去,途中看到一名男子倒在地上。

目擊者:以為萬聖節惡作劇

另一名目擊者佛斯特說,聽到有人喊「快跑,有個人正到處捅人」,起初還以為是萬聖節惡作劇。佛斯特還看到一名年長者因阻止嫌犯刺傷一名年輕女性,導致其頭、頸部受傷。

倫敦地鐵工作人員麥法蘭說,在亨丁頓看到有許多人邊流血邊跑下月台,一名男子身上的白襯衫「整件是血」。

   
刀械犯罪猖獗 英相施凱爾稱「國家危機」
編譯高詣軒/綜合報導/聯合報

英國一列火車發生歹徒持刀隨機砍人案,官方數據顯示,英格蘭及威爾斯地區自二○一一年以來,刀械犯罪數量整體而言上升。英國實施全球數一數二嚴格的槍枝管制措施,但刀械犯罪問題嚴重,英國首相施凱爾將猖獗的刀械犯罪稱為「國家危機」。

英國政府資料顯示,儘管英格蘭、威爾斯(不含蘇格蘭與北愛爾蘭)過去一年記錄到的刀械犯罪案件數減少百分之一點四,來到四萬九千六百件,但過去十五年整體仍是上升。

英國國民保健署資料指出,二○二四/二五年度英格蘭的醫院記錄到因尖銳物襲擊導致的案件有三千五百件,較前一年度減少一成○四。

英國內政部日前表示,英格蘭及威爾斯查獲或主動繳交的刀具數量已直逼六萬把,這項行動是政府十年內將刀械犯罪減半的作為一環。在英國,公共場所攜帶刀械最高可判四年徒刑,英國政府並指,去年持刀謀殺案件較前年減少一成八。

十月初,英格蘭北部一座猶太會堂也發生持刀攻擊,登上國際新聞。當時,卅五歲敘利亞裔英國公民夏邁駕車衝撞行人,並持刀攻擊克朗普索區希頓公園希伯來公會猶太會堂內的民眾,自稱替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行事,遭武裝警員當場擊斃。

   
中韓商務部長會談 穩稀土供應鏈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聯合報

在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南韓總統李在明會晤同時,南韓產業通商部長金正官與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日前舉行雙邊會談,商定穩定稀土等關鍵礦產供應鏈。

韓聯社報導,南韓產業通商部二日稱,金正官一日同王文濤在慶州舉行雙邊會談。雙方商定,在以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心的多邊貿易體系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框架下繼續合作,通過雙方已建立的多層次合作管道溝通,努力妥善解決相關問題,並利用這些管道合作,爭取穩定包括稀土在內的關鍵礦產供應鏈。

報導稱,雙方還將在南韓新萬金、中國山東煙台等韓中產業合作園區擴大投資。

金正官說,希望兩國通過合作、對話解決懸而未決的問題,推動韓中關係面向未來發展。而王文濤邀請金正官近期訪問中國,就兩國經貿合作深入交換意見,金正官表示將積極考慮。

據大陸商務部昨發布,王文濤一日在南韓慶州會見金正官。雙方就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強區域及多雙邊合作等交換意見。王表示,中韓是重要近鄰和合作夥伴,中方願與韓方共同落實好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推動中韓經貿關係取得新發展。雙方應通過中韓產供鏈合作熱線、出口管制對話、貿易救濟合作機制等加強溝通協調,保障中韓產供鏈穩定暢通;加強在世界貿易組織、RCEP等框架下合作,推動盡快恢復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

金正官表示,韓方願與中方一道,加快韓中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進程,推進地方經貿合作,持續深化雙邊貿易投資及區域、多邊合作。

南韓貿易協會(KITA)二○二三年統計,南韓約百分之七十四稀土進口來自中國,其中一些礦產對中依賴度甚至超過百分之九十,例如用於永久磁鐵的釹、用於雷射及通訊設備的釔等,儘管大陸官方未正式對南韓實施出口禁令,但南韓持續關注稀土禁令對韓企影響。

   
APEC期間會晤…習近平贈小米手機 李在明笑問資安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南韓總統李在明日前在南韓慶州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期間會晤,並互贈具有象徵意義的禮物。習近平贈送小米手機時笑問「看看有沒有後門」,引起李在明大笑,兩人在相對嚴肅的國際場合展現罕見的輕鬆一面。

據南韓媒體KBS等外電報導,習近平贈送文房四寶與兩部小米旗艦曲面手機給李在明夫婦。習近平表示,手機的螢幕是南韓製造,李在明即笑著詢問,「手機的通訊是否安全?」接著習近平笑著指著手機,說道「你看看有沒有後門」,引得在場人士大笑,李在明還笑著拍手。

據了解,小米的柔性面板供應商主要為三星與LG,但自二○二○年開始,雷軍稱,小米十的AMOLED開始有大陸國產顯示螢幕製造商TCL華星光電入列。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電子執行會長李在鎔三月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期間與雷軍會面,外界推測可能跟爭取小米汽車、手機螢幕訂單有關。

李在明也回贈習近平兩件富有深意的禮物:一張高級榧木圍棋盤和一件南韓傳統螺鈿漆器圓形托盤。

報導稱,韓方透露,兩名領導人均酷愛圍棋。考慮到習近平十一年前訪韓時,韓方曾贈送圍棋棋子,此次特意準備由珍貴榧木製成的高級圍棋盤。另一件禮物是螺鈿漆器圓形托盤,採用傳承千年的傳統手工技藝製作而成,盤面鑲嵌珍珠母,工藝細膩、設計典雅。韓方指此禮承載著希望兩國長久維持友好關係的誠意。

   
爆倉190億美元的一夜!加密貨幣迎來史上最大清算
10月10日至11日,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史上規模最大的槓桿清算。根據數據追蹤機構CoinGlass統計,當天短短24小時內,全市場有超過190億美元的槓桿部位被強制平倉。市場震盪的導火線,是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中國增稅100%,美股聞訊重挫,避險情緒迅速蔓延至加密貨幣市場。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早期難察覺 醫:忽略可能釀致命風險
在心臟疾病當中,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是最常見且危險的一種。它的可怕之處在於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但一旦血管被斑塊或血栓瞬間堵住,就可能演變成急性心肌梗塞,甚至造成猝死。臨床上就曾出現過一名28歲的年輕患者,身形纖瘦,卻因為家族遺傳的高膽固醇問題,突發心肌梗塞,最後在緊急接受心導管手術成功救回一命。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