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商標作為企業品牌的重要標識,承載商譽和市場價值。然而,許多企業在創立初期往往忽視商標註冊的重要性,導致後續出現法律糾紛,甚至失去對自身品牌的控制權。近期,知名YouTube頻道「眾量級CROWD」的經營權糾紛,再次提醒我們: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商標註冊,以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
「眾量級CROWD」由Andy老師與家寧於2016年共同創立,頻道訂閱數一度突破227萬,成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YouTube頻道之一。然而,隨著雙方關係生變,頻道經營權和商標歸屬問題浮出水面。
有鑒於商標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具有識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功能,能夠有效區分競爭對手,防止市場混淆。未經註冊的商標,缺乏法律保護,容易被他人搶先註冊或仿冒,給企業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因此,企業在品牌規劃初期,應儘早提出商標註冊申請,避免被動受制於人。 □ □
企業若忽視商標註冊,可能面臨以下風險:
1.品牌被搶註:他人可能搶先註冊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導致企業被迫更名或支付高額費用回購商標權。
2.法律糾紛:未註冊商標的使用者,無法有效對抗侵權行為,可能陷入漫長且昂貴的法律訴訟。
3.市場混淆:缺乏商標保護,容易導致消費者混淆,削弱品牌價值,影響市場占有率。
至於何時是進行商標註冊的最佳時機點呢?博盛智權的資深智權管理顧問詹豐隆指出,千萬別等到品牌有知名度時再提出申請。他建議在品牌定義完成時,就盡快提出申請,因為商標註冊是採取先申請主義,所以關鍵在於誰先提出註冊申請。
詹豐隆提醒大家:「倘若商標先使用但被搶註,之後可循行政救濟或訴訟的過程要回商標,但品牌方需要額外承擔更高的費用、時間與價值成本,而這些伴隨而來的其他風險成本,通常會超出品牌方可預估的範圍。」
舉例來說,宏□集團(Acer)在創立初期,使用「multitech」作為商標。然而,後來美國某家生產電腦設備的公司也使用相同名稱,並在美國對宏□提出訴訟。為避免法律糾紛,宏□最終決定更名為「Acer」,並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品牌重塑。此一案例凸顯了商標註冊和品牌保護的重要性。 □
為避免類似風險,建議企業可採取以下的策略:
1.及早申請註冊:在品牌規劃初期,就應提出商標註冊申請,確保品牌受到法律保護。
2.全方位保護:考慮商標在不同商品或服務類別的使用,進行全方位的註冊,防止他人搶注。
3.定期檢視:隨著企業發展,定期檢視商標使用情況,確保商標權的持續有效性。
4.法律諮詢:在商標申請、授權與維護等環節,尋求專業法律諮詢,避免法律風險。
商標是企業品牌的守護者,直接關係到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長遠發展。企業應高度重視商標註冊與保護,將其納入品牌戰略規劃中,避免因疏忽而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透過及時、有效的商標註冊,企業方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