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7/01 第612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上市員工薪資…聯發科連四年奪冠 晶圓一哥位居第七
記者盧宏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臺灣證券交易所昨(30)日公布2024年上市公司非擔任主管職務的全時員工薪資,聯發科(2454)以431萬元連四年奪冠,瑞昱、達發分居第二、三名,台積電以339.1萬元續排第七;非科技公司仍以愛山林、和泰車位居前十大。

統計顯示,以平均薪資來看,排名前十大依序為:聯發科431萬元、瑞昱391.5萬、達發357.1萬元、愛山林354.1萬元、聯詠352.1萬元、瑞鼎341.3萬元、台積電339.1萬元、創意316.0萬元、祥碩308.4萬元、和泰車267.7萬元。

相較2023年,平均薪資超過300萬元由六家明顯增至九家,前十大仍維持科技公司八家,均屬於半導體行業,且除台積電為晶圓代工外,其餘都是腦力密集的IC設計公司;至於傳統公司仍由不動產代銷業者愛山林、汽車銷售業者和泰車進榜。

進一步觀察薪資年增幅,陽明由前一年的128.4萬元攀升至234.2萬元、幅度達82.4%最大,長榮63.9%、年興63.3%居第二、三名,至於光聖、大成鋼、川湖、皇普、東鹼、承啟、聯鈞、和益、萬海、冠德、銘旺科等前段班,亦達40%至54.3%不等。

以薪資中位數來看,排名前三的聯發科、瑞昱、達發均超過300萬元,分別為343.8萬元、324.6萬元、304.9萬元,第四至十名依序為聯詠286.5萬元、台積電264.5萬元、瑞鼎261.2萬元、創意255.9萬元、祥碩248.6萬元、聯陽243.5萬元、長榮241.5萬元,幾乎由半導體行業囊括。

證交所表示,2024年上市公司非擔任主管職務的全時員工薪資彙總資訊,包括員工人數、薪資總額、薪資平均數以及中位數,排除經理人及部分工時人員等,聚焦於一般常僱員工的薪資水準,與先前公布的「113年度財務報告附註揭露(全體員工)薪酬資訊」範圍及定義不同,不宜直接進行比較。

此外,符合任一篩選指標的上市公司亦有申報「公司經營績效與員工薪酬之關聯性與合理性暨具體改善措施說明」,三大篩選指標包括:薪資平均數未達50萬元、公司每股稅後純益(EPS)較同業為佳惟薪資平均數低於同業水準、公司EPS較前一年成長惟薪資平均數較前一年減少。

 
平均所得打敗竹科新貴 北市這里榮登全台最富里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昨(30)日公布112年度綜所稅申報初步統計專冊,台北市松山區中華里以平均綜合所得526.6萬元,打敗竹科新貴匯聚的新竹市關新里,成為「全台最富里」。財政部官員解釋,從統計分析,應是當年有「大咖」遷入,拉高綜合所得平均。

以縣市來看,受竹科新貴生活圈加持,綜合所得總額平均數仍以新竹市152.4萬元、新竹縣135.3萬元,繼續位居全台前二名,台北市以128.7萬元排名第三。

觀察鄉鎮村里,2023年「最富里」由台北市松山區中華里以平均526.6萬元拿下全台冠軍,新竹市東區關新里以461.4萬元被擠到第二位,排名第三為台北市士林區永福里346萬元。

進一步分析,台北市松山區中華里拿下「最富里」,但中位數僅98.4萬元、第三分位數為232.9萬元,顯示有「大咖」在當年遷入而拉高平均;新竹市東區關新里雖被擠下第一,但中位數仍高達347.9萬元。

從各類所得來看,新竹市、新竹縣薪資所得仍然分居前二,平均為119萬、107.4萬元;以股利所得來看,台北市以42萬元拿下全台最多,顯示股海投資好手主要仍集中在台北市。

 
台英簽署ETP三領域協議 推動數位貿易、能源與淨零、投資
記者余弦妙、歐芯萌/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歷時近兩年協商,台灣與英國完成「提升貿易夥伴關係」(ETP)三項領域談判,昨(30)日簽署協議,包括數位貿易、能源與淨零排放、投資,雙方將共同推動具戰略意義的產業成長。

賴清德總統昨日接見英國商業暨貿易部副大臣艾禮遜(Douglas Alexander)時提到,2023年台灣和英國簽署ETP,昨日再簽署三項子協議,有助推升雙邊經貿合作,期盼英國公開支持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共創印太經貿新格局。

行政院政務委員楊珍妮昨日表示,未來將有助我國業者拓展全球經貿網絡,雙方並將擬定相關領域的具體合作計畫,以落實各項協議的推動及執行。

行政院經貿辦指出,昨日是由台灣駐英國代表姚金祥與英國駐台代表包瓊郁(Ruth Bradley-Jones)在台北簽署提升ETP三項領域協議,包括「台英ETP數位貿易協議」、「台英ETP能源與淨零排放協議」、「台英ETP投資協議」。

該協議是自2023年11月台英簽署ETP後,雙方同意參照國際經貿領域最新發展趨勢,就三大領域展開談判,雙方終達成共識簽署協議。

楊珍妮表示,英國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也是台灣在歐洲第四大貿易夥伴,而台灣是英國在印太地區的第八大貿易夥伴。這次協議展現雙方願意就貿易政策對話合作,將有助於台灣業者拓展全球經貿網絡,雙方並將擬定相關領域具體合作計畫,以落實協議推動執行。

包瓊郁則說,自2月就任以來,許多人特別提到這項重要的夥伴關係,為英國與台灣深化貿易關係的實際表現。台英共同目標是推動具戰略意義的產業成長,這在英國近期發布的嶄新產業戰略和台灣的五大信賴產業中清晰體現,兩者在規模和雄心上密切連結,透過合作可最大化雙邊優勢。

行政院強調,這是台英首度在協議中納入確保雙方業者投資時的公平競爭環境,並同意參照國際投資協定標準,雙方將推動關鍵產業合作,優化投資審查程序。

 
信驊471萬 上櫃員工薪資第一名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櫃買中心昨(30)日公布2024年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薪資資訊。非主管全時員工平均薪資前十強中,有八檔都是半導體業,股王信驊(5274)不但股價高居第一,員工薪資也以471.5萬元再度輕鬆奪冠,鈊象以356.1萬元居次,力旺以313.3萬元獲得第三名。

第四名至第十名依序為:原相302.9萬元、力領科技272.3萬元、群聯252.5萬元、凌陽創新236.1 萬元、昇佳電子216.6萬元、是方215.0萬元,以及創惟210.5萬元。

其中,二檔非半導體業的是文化創意業的鈊象、通信網路業的是方。力領科技、群聯,以及創惟今年擠進前十名。

除第一名的信驊員工平均薪資水準遙遙領先,在400萬以上,第二到第四名員工平均薪資也有300萬元以上。

不過以總發放金額來看,群聯以95.5億元高居上櫃公司之冠,第二名是世界84.1億元、第三名是頎邦50.3億元,產業也都是半導體業。

去年上櫃公司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平均薪資前十強為:信驊、鈊象、力旺、原相、九齊、M31、凌陽創新、昇佳電子、中菲行,以及是方。其中是方今年名次有進步,不過也有三檔跌出前十名。

 
提升貿易夥伴關係 台英簽3協議
記者張文馨/台北報導聯合報

歷經近兩年的討論協商,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包瓊郁與我駐英國台北代表處代表姚金祥,昨在台北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ETP)三項領域協議,英國商業暨貿易部副大臣艾禮遜(Douglas Alexander)見證簽署,稱每項領域都代表著重要合作契機。

三項領域協議分別為台英ETP數位貿易協議、台英ETP能源與淨零排放協議,以及台英ETP投資協議;其中,數位貿易和能源均是台灣首個對外簽署的相關領域協議。

行政院經貿辦透過新聞稿表示,自前年十一月台英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雙方就數位貿易、能源與淨零排放及投資三領域展開談判,歷經近兩年討論協商,雙方達成共識。

經貿辦指出,數位貿易協議確立共同的數位貿易原則,為企業與消費者提供一個開放且公平的數位貿易環境;在能源協議中,台英將協力邁向二○五○淨零排放,並致力於應對氣候變遷,確保長期能源安全;台英投資協議則規範雙方應致力促進雙向投資及便捷投資程序,強調發展多元投資政策。

艾禮遜指出,雙邊投資的增加,將共同支持如科技及先進製造等具有戰略成長性的產業;此外,台灣已是英國潔淨能源產業相關供應鏈的主要市場,繼續持有顯著的成長潛力。

行政院政務委員楊珍妮說,英國二○二○年脫歐後,積極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展開全球布局,並將我國列為優先對話與合作的對象;透過這項協議,展現雙方願意就貿易政策進行對話與合作,有助我國業者拓展全球經貿網絡,雙方將擬定相關領域的具體合作計畫,以落實各項協議的推動及執行。

賴總統接見英商貿副大臣

此外,賴清德總統昨接見艾禮遜,感謝英國政府長期支持台海和平穩定;肯定台英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三項領域協議進一步開花結果,有助推升雙邊經貿合作,期盼英國能公開支持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共同創造共榮發展的印太經貿新格局。

賴總統表示,台灣和英國在科技產業具有高度互補優勢,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等國際經貿局勢,相信台灣和英國是彼此密不可分的關鍵夥伴,期盼英國能夠公開支持台灣加入CPTPP。

 
國際財經要聞
川普下通牒!對等關稅寬限到期不延長 很快會發函各國
記者顏伶如/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在6月29日播出的福斯新聞網(Fox News)「周日早晨談未來」(Sunday Morning Futures)節目專訪時說,對等關稅寬限在7月9日到期之後,對於絕大多數國家將不再延長。川普說,關稅協商到了期限便將結束,接下來美國政府會通知其他國家將進行哪些貿易懲罰措施,除非這些國家與美國已達成協議。

川普在27日預錄的專訪中表示,7月9日期限到來之前,美國很快就會開始發函通知其他國家。他表示,會考慮其他國家如何對待美國,「看看他們對我們夠不夠好」。

他還說:「某些國家我們並不在乎,會直接寄出高稅率通知」。川普舉例說,通知信上寫道「恭喜,我們允許你們在美國消費,你們要交的關稅是25%,或者35%、50%或10%。」

但27日在白宮記者會上,川普對於7月9日期限的重要性淡化處理。他說,要跟所有國家個別達成協議,難度極高。川普政府先前曾說,目標是在90天之內達成90項貿易協議。川普在記者會上也說,美國不一定會遵守7月9日期限,「我們愛怎麼做,就怎麼做」。

談到美國與中國貿易談判的現況,川普對於日前跟北京針對中國稀土出口達成貿易協議給予稱讚,並說若要建立更加公平的貿易關係,就必須要有重大關稅。

川普說:「我覺得,跟中國好好相處是很棒的事。」他指出:「中國將付很多關稅,但我們有嚴重的貿易赤字,這點他們是知道的。」

他說,對於取消伊朗石油輸出中國大陸的制裁持開放態度,如果伊朗可以展現和平,「讓我們看到他們不會再做出更多傷害」。

但川普同時表示,美國並不怕對北京採取報復行動。主播巴爾帝羅默說,中國大陸企圖駭入美國系統、竊取智慧財產權,川普回答:「妳不覺得我們也在對他們做一樣的事嗎?」

 
政院:台美雙方在互惠原則 凝聚共識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對等關稅寬限期倒數,外媒報導,美國已與多個國家達成協議,當中包含台灣。行政院昨(30)日僅表示,台美雙方在互惠原則下逐步凝聚共識,雙方磋商細節,基於台美默契,不便對外界多做說明。

彭博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即將與包括台灣、印尼在內的部分國家達成協議,另有可能與越南和南韓完成協議安排。

由於對等關稅寬限期進入最後倒數,各國與美方談判動態備受關注。台灣方面,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上周已赴華府進行第二次實體磋商,行政院日前發出新聞稿表示,雙方皆認為談判至今取得「建設性進展」,不過並未說明更多細節。

根據政院說法,鄭麗君率領政府團隊於華府就對等關稅議題,與美方進行為期兩天的第二輪實體磋商。期間和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溝通。雙方針對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貿易便捷化、供應鏈韌性等多項經貿議題逐步凝聚共識,致力促進貿易平衡,優化經貿體系,並為台美產業與經濟發展創造更多機會。

行政院更指出,雙方溝通過程中也都表達,在台美產業長期互補基礎上,擴大雙邊投資將能增進彼此共榮發展,尤其台灣企業近年擴大對美投資,美方也樂見美國企業擴大對台投資。

至於溝通過程是否觸及半導體關稅,行政院並未多做說明。

針對雙方磋商細節、或台灣是否已經完成談判,行政院表示,雙方在互惠互利原則下逐步凝聚共識,致力促進貿易平衡,並為台美產業與經濟發展創造更多機會,基於雙方默契,現階段仍不便向外界多做說明,若有相關進展將再適時對外說明。

 
大限剩8天!美英協議生效 台美關稅協議近了
編譯劉忠勇、葉亭均/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對各國緩徵對等關稅以供談判的寬限期只到七月九日,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和台灣、印尼接近達成協議,與越南、南韓協商也有進展,川普還多次釋出和印度達成協議消息。

川普四月二日宣布對各國徵收對等關稅,台灣稅率為百分之卅二,在寬限期則被課百分之十基準關稅。台灣行政院說,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六月廿五日率團在華府與美方進行第二輪對等關稅磋商,取得建設性進展。

川普幕僚表示,預計寬限期截止前最多有十多個主要貿易夥伴能夠完成協議。不過,從川普和中國大陸、英國達成的協議來看,大多僅限於部分議題,難以徹底解決核心爭議,更多細節仍有待後續協商。

川普和英國五月達成第一個貿易協議於六月卅日生效,英國銷美汽車關稅配額從百分之廿七點五降至百分之十,每年限額十萬輛;飛機發動機與零件等當前百分之十關稅則撤銷,但大多數英國商品仍將面臨美國百分之十基準關稅,鋼鋁關稅問題也沒有解決。

加國讓步撤數位稅 與美復談

另外,美中官員五月於瑞士會談後,雙方大幅降低關稅,美國把大陸商品關稅自百分之一四五降至百分之卅,大陸也將美國商品關稅從百分之一二五降至百分之十,但雙方仍因稀土出口、高科技產品管制、芬太尼等問題,貿易緊張未解。

加拿大原定六月卅日開始徵收數位服務稅,將使大型科技公司付出數十億美元代價。但川普廿七日抨擊這項針對美國科技公司徵收的稅,宣布終止美加所有貿易談判。加拿大被迫讓步撤銷數位稅,加拿大總理卡尼和川普已同意兩國恢復談判,現在目標在七月廿一日前達成協議。

日爭豁免 美指汽車貿易不公

日本被美國課徵百分之廿四對等關稅,日本想爭取豁免,但難度很高。川普廿九日表示,美國和日本之間的汽車貿易不公平,數百萬輛日本車銷往美國,日本卻不買美國車,「我們對日本存在巨大貿易逆差,現在我們有石油,他們可以買很多石油,也可以買很多其他東西」。川普表示,美國可以片面設定與日本的貿易條款,「我可以發信給日本,『親愛的日本先生,情況是這樣,你們的汽車得付百分之廿五關稅。』」

川普在廿九日播出的福斯新聞專訪說,對等關稅寬限到期後,絕大多數國家將不再延長,美國會通知各國將被課徵關稅稅率以及懲罰措施,除非這些國家與美已達成協議。

美印有共識 估8日公布協議

「今日印度」報導,印度與美國的貿易協議可望七月八日公布,所有條款雙方已有共識,印度希望不要被課百分之廿六重稅,但要讓美國讓步,印度必須減免過去從未列入貿易協議的乳製品關稅,美國還希望某些工業產品、汽車、酒類、石化產品、蘋果、堅果、基因改造作物等農產品關稅減免。

南韓新政府上周與美國舉行首次高層貿易會談,並舉行工作階層技術會談,這是四月底以來第三輪工作階層會談,一位高階貿易官員六月卅日表示,將尋求延長美韓談判。越南被美國課徵百分之四十六對等關稅,越南已承諾購買波音飛機、液化天然氣等美國商品,並取消非關稅壁壘。但美方關切大陸商品透過越南中轉問題,美越雙方正在討論透過海關合作來解決。

 
美元…52年來最弱
編譯陳律安、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追蹤美元兌一籃子六種主要貨幣表現的DXY美元指數,今年上半年累計跌逾10%,是1973年來最糟表現。經濟學者並警告,川普驚人的財政擴張政策並攻擊聯準會(Fed)的獨立性,正威脅美國做為外國投資人最終避險天堂的地位。

美國總統川普的經貿政策,顯然正在損害投資人對持有美元的意願。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2025年初迄今,DXY美元指數累積重挫逾10%,寫下1973年布列敦森林體系終結後、美元金本位制結束以來,最慘淡的上半年開局。ING外匯策略師佩索爾說,在川普2.0反覆無常的政策下,美元成了代罪羔羊。

他說,總統川普反反覆覆的關稅政策、美國龐大的舉債需求,以及對Fed獨立性的擔憂,都削弱了美元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

根據FT委由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Kent A. Clark全球市場中心進行的調查,超過90%接受調查的經濟學者對於美元計價資產在未來五至十年的避險角色,感到「有點擔憂」或「非常擔憂」。

 
多數山寨幣 不漲反跌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2025年表面上看似加密幣風光的一年:比特幣創新高、美國總統川普帶頭投入該產業,以及關鍵法案預期將在國會過關。

但若撇開這些大好消息和比特幣漲勢,將會看到截然不同的風景,多數山寨幣(altcoin)不漲反跌,今年來市值已蒸發逾3,000億美元。

彭博資訊報導,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比特幣在加密資產總市值的占比,今年來已攀升9個百分點至64%,達2021年1月來最高;當時加密貨幣仍多屬於非法地帶,加密貸款盛行,但缺乏防護措施,非同質化代幣(NFT)也才剛起飛。

相對地,除了比特幣和穩定幣外的所有山寨幣卻在萎縮。根據MarketVector一個追蹤百大數位資產中後50名的指數,這些貨幣去年因為川普勝選效應翻漲超過一倍,但今年已撤回這些漲幅,還倒跌約50%。就連第二大加密幣乙太幣,目前市值也約只剩歷來高點的一半。

 
要聞
7個千萬大戶「節稅有方」 去年免繳稅
記者邱琮皓、賴昭穎/台北報導聯合報
一一三年度綜所稅申報昨天截止,財政部昨公布一一二年綜所稅統計資料,有十五戶年所得超過五百萬元的申報戶「節稅有方」,一毛稅都不用繳,其中甚至有兩戶的年所得超過兩千萬元。

資深會計師表示,一一二年度的課稅級距金額,所得淨額四七二萬元以上適用百分之四十的稅率,依照往例,這些免繳稅的高所得者絕大多數是採列舉扣除申報,其中又以列報扣除無限額的醫療費用支出為主,此外,列報捐贈扣除的金額也不低。賦稅署官員則說,會進一步分析這些免繳稅的高所得者樣態。

財政部昨公告「一一二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初步核定統計專冊」,在當年度約六八八萬綜所稅申報戶中,有近三○一點八萬戶免繳稅、比率為百分之四十三點八五,其中多數為一般薪資所得者或中低收入申報戶。細部分析,二四七點二萬戶適用稅率百分之五、占比百分之十一點三二,七十七點九萬戶稅率為百分之十二、占比百分之十一點三二,代表九成免繳稅的申報戶都在稅率百分之十二以下。

此外,適用稅率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免繳稅大戶,也有七萬二七七三戶,占比約為百分之一點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免繳稅的三○一點八萬戶中,綜合所得總額超過兩百萬元的有三五六戶,五百萬以上的有十五戶,包括五百萬至七百萬元有六戶、七百萬至一千萬元兩戶、一千萬至兩千萬元五戶、兩千萬元以上兩戶。

若以綜所稅總所得廿分位申報統計來看「貧富差距」,第一分位(最低的百分之五),不含股利及盈餘分開計稅之股利所得的總所得平均數為四點三萬元,第廿分位(最高百分之五),總所得平均數則為五四○點八萬元,也就是金字塔的兩端相差近一二六倍。

 
央行柳樹理論變成盪鞦韆 出口業者為何叫苦連天
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台幣匯率劇烈波動,出口商抱怨原本央行一年內波動不超過2元的「柳樹理論」,如今形同「盪鞦韆」,不僅單日波動常常動輒逼近1元,半年累計波動更逾3元,重創出口產業接單報價穩定性,也讓壽險公司因匯兌損失面臨資本適足率壓力。

匯率波動從「柳樹理論」變成「盪鞦韆」,引發各界對央行匯率政策高度關注。

業界指出,新台幣匯率自2019年底約30.106元,歷經2020年疫情後台灣IT業蓬勃發展而大升,2020年底升至28.508元,當時日圓約在115;反觀今年,6月30日新台幣收盤29.902元,日圓匯價在144。

換算同一期間,新台幣貶值4.6%,但日圓貶值達20%。業者表示,為何不能抵擋美國關稅談判,反而讓新台幣今年如「盪鞦韆」般走升。

業者指出,新台幣每升值1%,侵蝕出口業者毛利率約0.1個百分點,對毛利率僅10%左右的產業影響極大。加上材料採購多以美元計價,升值雖有部分對沖,但整體仍不利,企業現在每天收進美元後就立即換匯成新台幣,若之後新台幣匯價回貶,將無法彌補差價損失,使財務操作面臨極大挑戰。

出口業者指出,央行應明確以「穩定匯率」為政策主軸,而非僅因應美國壓力容忍劇烈波動。今年匯率已波動逾10%,遠超出可接受的安全區間。

當前央行對出口商每日結匯額度設限,業界呼籲,如果新台幣匯價波動持續像「盪鞦韆」,央行應恢復本地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外匯市場,提供避險工具,協助業者管理匯率風險。

 
泰福新紀元 生物藥打進美國 授權當地藥廠2025年下半年銷售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保瑞集團旗下泰福-KY(6541)昨(30)日宣布,該公司開發的生物相似藥NYPOZI,授權給美國藥廠Invagen在美銷售。業內指出,此舉象徵泰福正式邁入產品在國際上市的新紀元,將有營收、權利金、里程碑款、分潤等入帳。

泰福表示,NYPOZI不僅是泰福生技首項在美上市的生物製劑,也是首個由台廠自行取證、生產的生物相似藥,將於下半年開賣,寫下兩個首例。

泰福昨表示,美國子公司Tanvex BioPharma USA, Inc.與全球藥品大廠Cipla美國全資子公司Invagen Pharmaceuticals, Inc.簽訂授權、銷售暨製造協議,攜手推動泰福生技首項生物相似藥NYPOZI(原廠參考藥物為白血球增生劑Neupogen)在美國市場之商業量產與上市銷售。

根據授權協議,Cipla將負責NYPOZI在美國市場的行銷與銷售,Tanvex USA做為藥證登記之製造廠商、將負責此一產品之量產製造及生產供應,並透過產品供貨之銷貨收入、權利金及里程碑收入及上市後的銷售分潤等,實現商業回報。

這也是泰福生技旗下已通過美國FDA審查通過的聖地牙哥廠,於美國市場第一個商業化量產的產品。本次的策略合作不僅實現了泰福生技多年來投資生物相似藥領域開發成果的市場價值、讓泰福生技可專注資源發展以Bora Biologics品牌營運的CDMO業務,更使得Bora Biologics在美國市場的拓展布局上建立起第一個商業量產實績。

泰福生技執行長Stephen Lam表示,此次與Cipla合作,將NYPOZI帶入美國市場,不僅證明泰福的研發實力受到國際肯定,也象徵台灣自製的生物相似藥品成功踏上美國市場,成為台灣生技產業的一項創舉。未來泰福將更加專注資源於擴大全球CDMO服務版圖,滿足全球對高品質生物製劑的迫切需求。

 
央行出手干預 台幣貶7.22角…寫24年最大跌幅
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台幣在6月最後一個交易日遭遇明顯貶值壓力,昨(30)日盤中震盪8.54角,由升轉貶,收盤貶7.22角,以29.902元作收,探逾兩周低價;單日重貶2.41%,為2001年以來最大跌幅,成交量達24.845億美元。

市場傳出,出口商、壽險公司將手上美元部位拋售,央行則再度出手買匯干預升值,造成30日的成交放量。市場估央行買匯調節約12億美元。

6月新台幣全月升值金額收斂至2.7分或0.09%,不過第2季因台美關稅談判,新台幣啟動強勢升值行情,單季則是狂升3.28元或10.96%,創史上最大單季升幅。

根據央行資料,今年來美元指數則是下跌10.43%,新台幣升值9.63%,雖然落後歐元升值12.62%,但在亞幣中最強,超越韓元升值8.85%,日圓升值8.39%,星元升值6.65%,人民幣升值1.86%。

匯銀指稱,央行昨天全場緊迫盯人,不但大量承接壽險、出口商拋出的美元,下午3時30分過後,更是一舉將台幣踹貶逾7角。

出口商表示,雖然可感受到央行協助出口商緩解財報匯損壓力的美意,但建議接下來央行應該在每天一開盤就先進場調節,而不是到收盤前半小時才動作,對廠商而言,報價看得到、吃不到,讓財務人員很揪心。

出口商指出,不少投銀機構透過媒體放話,預期新台幣短線將升破27和28元,造成恐慌,手上有美元部位的業者一直賣,從31、30、29元一路賣下來,主要考量因素包括美元定存雖然還有4%以上,但賣了之後換成台幣,等於定存利率不到2%,且未來如果新台幣再回貶到33怎麼辦?財務人員今年的壓力真的很大。

新台幣昨日尾盤突然大幅走貶,彭博引用匯銀的話:「一隻『看不見的手』正向市發出強烈訊號,表明他們對台幣升值容忍度可能已近極限。」

 
平台廣告管理系統缺失遭罰 Meta:持續改善問題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Meta旗下Facebook(臉書)在台灣因為廣告資訊揭露系統缺失,昨(30)日被數位發展部重罰1,500萬元。Meta發言系統表示,將持續針對出現的問題努力改善,密切與政府合作,確保平台環境安全性。

Meta表示,自2024年起,Meta已陸續更新廣告主驗證流程。為提升廣告資訊透明度,所有在臉書與Instagram上向台灣用戶投放廣告的廣告主,皆被要求完成驗證流程,並揭露廣告受益者與出資者。

Meta指出,持續針對出現的問題努力改善,會繼續與數位發展部與刑事警察局密切合作,確保平台環境安全性,並讓用戶清楚識別臉書與Instagram上廣告的受益者與出資者。

Meta提供背景資料表示,在台灣持續強力打擊詐騙下,2024年共下架超過14.6萬個廣告帳號、160萬則詐騙廣告內容。Meta近期推出五大關鍵行動,包含臉部辨識技術、金融服務業廣告主驗證、廣告全面實名制並提升廣告透明度、與台灣政府積極合作打詐,及大眾防詐教育。

數發部日前接到內政部移交的23案廣告資訊揭露不完全案件後,在5月底邀集法務部、調查局、警政署、打詐指揮中心等單位開會,並邀Meta說明,發函請Meta陳述意見,數發部收到業者意見後,再邀集相關單位討論並作出裁定,昨日公布對Meta重罰1,500萬元,累計已開罰1,600萬元。

 
聚達創投深耕十年 成績亮眼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聚達創投成立滿十年,由於創辦人之一是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次子林宇輝,連繫了台灣科技業、家族辦公室等投資圈,他與另一位創辦人、矽谷資深投資者喬國筌共同在2015年成立聚達創投,在創投圈深耕十年,著重資訊硬體的利基。

他們投資的24個案子中,已有八個企業陸續在國內外上市,包括2021年在那斯達克上市的納維半導體(Navitas Semiconductors)、2021年被輝達收購的高解析度地圖新創DeepMap,將以SPAC上市的自動駕駛卡車公司Plus、6月中旬在台灣掛牌的意騰科技等,寫下亮眼成績。

林宇輝分享過去十年經驗,聚達創投初期,2015年資金正追逐App、電商等服務,他們堅持做美國尖端硬體新創的投資,建立在新創與硬體的網路與人脈。

 
蘋果傳打造智慧戒 台積、鴻海、台亞、中探針等將受惠
記者李孟珊、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據外電消息指出,蘋果正在考慮開發新的穿戴式裝置,專案內容推測與智慧戒指有關,但尚未有具體上市時程與硬體規格;市場認為,以蘋果的品牌影響力,有助於智慧戒指市場滲透率擴大,並帶旺台積電(2330)、鴻海、台亞、中探針等穿戴式裝置概念股。

針對蘋果市場布局,彭博社近期發表分析文指出,蘋果目前在穿戴式裝置的營收已開始下滑,未來很可能會持續下降,勢必要推出新品來挹注該業務成長,而智慧戒指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此外,智慧戒指能為蘋果的穿戴式產品線注入更多全新活力。業界人士指出,若蘋果在應用方面,能讓智慧戒指能與智慧手表互相呼應,就能增加新的賣點,同時也可吸引對智慧手表已感到乏味的用戶。

更重要的是,隨著用戶愈來愈注重生活品質,並期盼減少螢幕使用時間,智慧戒指有機會扮演關鍵角色,提供用戶必要資訊的同時,還能讓用戶降低對智慧手機的依賴程度。

事實上,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業者推出智慧戒指,包括Oura、三星、Ultrahuman等品牌業者都已有布局此一市場;其中,三星因市場定位與蘋果較為類似,因此發展狀況備受市場關注。

據悉,三星智慧戒指今年初已在台灣上市,建議售價為12,999元,共有鈦岩黑、鈦曜銀、鈦馥金等三色與11種尺寸可供選擇,但實際銷售量並未對外公布。

業界人士認為,雖然智慧戒指沒有螢幕與應用操作能力,但其在配戴舒適度、續航力與隱私性上具備明顯優勢,且戒指更容易融入用戶日常各種服裝搭配,若以強化品牌影響力的角度來看,該產品仍有一定的吸引力,只是銷售量仍無法與智慧手表或智慧手機相提並論。

至於供應鏈方面,由於智慧戒指仍必須搭載晶片與感測器,加上必須經過組裝,因此台積電、鴻海、台亞、中探針等穿戴式裝置概念股,均有機會打入蘋果智慧戒指供應鏈,挹注未來業績成長。

 
攬才專法租稅優惠無共識 送朝野協商
記者林海、江睿智/台北報導聯合報
立法院經濟委會昨審查「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攬才專法)」修正草案,針對外國特定專業人士留才租稅誘因,在朝野立委聯手下,將政院版本超過年薪三百萬元部分可折半課稅的優惠,調降至兩百萬元,財政部賦稅署官員以須考量公平性與衡平性表達疑慮,最後修法草案雖完成初審,但全案送交院會協商。

經委會初審通過攬才專法修正草案,與行政院版本相較有三大修正,除了降低租稅優惠門檻,還包括外國專業人才來台工作免兩年工作經驗,放寬至世界大學排名前一千五百大、外國專業人才在台就學的居留期間折抵,放寬為博士折抵三年、碩士折抵兩年。

其中針對調降外國特定專業人才租稅優惠門檻,賦稅署副署長倪麗心指出,國際人才是各個企業競相爭取,薪資本就比較高,此租稅條文是「超國民待遇」,本國人才不能適用,下修必須考慮到國內人才衡平性,應審慎考量,尤其目前適用此租稅優惠的高階人才平均年薪都在七百萬元以上,三百萬元門檻已經夠用。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則說,為提高留才競爭力,贊成將租稅優惠門檻下修至兩百萬元,實際上要人進來才課得到稅。

民進黨召委蔡易餘表示,為增加搶人才競爭力,應比照新加坡或香港,進一步提高租稅優惠,立委林岱樺、陳超明也主張,誘因不足就搶不到人,且兩百萬與三百萬元的落差不大,最終就依民進黨立委提案的兩百萬元版本初審通過。

 
金管會救援…允許責任準備金轉列 壽險業財報有解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昨(30)日發布函令,即日起允許壽險業可釋出過往特定保單多提存責任準備金的40%,自由選擇列入外匯準備金或稅前盈餘,政策紅利上路,搭配央行穩匯、台股回升創造資本利得空間,壽險業半年報壓力大減。

例如A壽險業估算可釋出100億元準備金,最多40億元可列入外匯準備金或稅前盈餘。這40%是業者建議區間(20%至40%)的高標,凸顯金管會穩半年報決心,市場估6月整體壽險業有望損益兩平,不會再現單月鉅額虧損。

多數業者傾向將釋出責準金轉入稅前盈餘,因應更多市場風險。

市場推估,整體壽險業準備金總釋出規模上看千億元,以大咖壽險業受惠最大。

依規定,業者需自行估算可釋出金額,經精算人員簽署、會計師出具意見,並提出「強化經營韌性調整」方案,報金管會備查後才准動用。

該方案需在準備金釋出後兩個月內提出,內容有三大重點:一、資產負債幣別與存續期錯配調整;二、商品結構調整;三、匯率、利率與流動性風險管理計畫。金管會要求業者每年2月底函報執行狀況,未達原目標須說明原因。

昨函令是6月12日金管會公布「暫行措施」的細則,包括RBC匯率採半年均價、責任準備金鬆綁等。暫行措施到今年底止。

其中,釋出責準備金限40%可自選全部,或部分轉列為外匯準備金或稅前盈餘。不論選擇哪一項目,年底若有獲利,全年稅前盈餘的30%仍需入外匯準備金,並拉高固定提存外匯準備金的比率。

金管會官員提醒,若釋出準備金列入稅前盈餘者,需繳20%營所稅。適用對象也有限制,排除責任準備金利率逾4%、分紅保單、投資型保單與年金險。

不過,此函令未就股利分配進行限制。

官員指出,考量下半年仍然有關稅與全球諸多變數,且壽險業股利發放須經金管會核准,未來將採個案審查。

 
OpenAI超狂 要送用戶機器人…所羅門、和大等利多
記者李珣瑛、李孟珊、蕭君暉、宋健經濟日報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預告,未來註冊最高級別ChatGPT訂閱者,可免費獲得機器人。OpenAI會員眾多,業界看好其開先例「送用戶機器人」,將引爆新一波機器人出貨熱潮。台廠中,所羅門(2359)具備奧特曼想要打造擁有視覺、語言、推理能力機器人的所有技術能量,成為大贏家,和大、盟立、宇隆、羅昇等也受惠。

奧特曼在美國舊金山AI新創學校與知名創業加速器 Y Combinator執行長陳嘉興(Garry Tan)對談時,釋出以上訊息。

陳嘉興對奧特曼提到:「在現實世界裡擁有做實際工作的機器人,這是多麼瘋狂的未來!」奧特曼回應:「我覺得我們離目標已經不遠了。雖然機器人的機械工程非常複雜,AI的認知能力也同樣具有挑戰性,但整體來看,我們正逐步掌握這些關鍵問題。」

奧特曼強調,OpenAI正在優先解決推理生成資料等問題,然後確保我們可以將其連接到機器人上,打造擁有視覺、語言和推理能力的機器人。

台灣機器人相關業者當中,所羅門集結機器人視覺、深度學習等技術,並且是輝達長年機器人合作夥伴,其自主研發的AI視覺軟體,融合3D視覺、深度學習與VLM視覺語言模型,實現智慧感知與生成式AI的多元應用,皆可依照語音指令快速執行夾取、辨識、分類與檢測等複雜任務,最符合奧特曼描述的機器人特質需求,可望成為大贏家。

所羅門AI業務已獲得全球各大洲客戶訂單,應用觸角從製造業拓展至零售、礦業、物流與醫療領域,公司看好今年AI業績有望較去年倍增,毛利率也看俏。

和大與盟立也積極耕耘機器人,雙方合資成立盟英,專注於諧波減速機及機器人關節套件,已有出貨實績。和大董事長沈國榮強調,該公司除了成立機器人事業部門外,未來可與集團轉投資事業資源整合、聯合行銷,組成一個機器人大平台;盟立則規劃,集團自製的人形機器人預計今年底推出上市。

奧特曼認為,機器人的時代很快就要到來了,幾年後機器人就能做一些非常有用的事情。他並提到:「我想,如果你註冊最高級別的ChatGPT訂閱時,我們會向你免費贈送一個機器人。」

奧特曼甚至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當第一批機器人被製造出來後,它們能否投入礦場、工廠、港口,打造一個「自我複製」的全自動化供應鏈,從而以前所未見的速度,滿足全球對勞動力的巨大需求?這項結合AI與機器人實體的技術,將根本性地重塑製造業與全球經濟。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