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7/02 第612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關稅戰攪局…三大退休基金 5月虧千億
記者歐芯萌/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受美國對等關稅、新台幣匯率波動影響,政府三大退休基金持續虧損。統計前五月勞動基金、國民年金保險基金、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合計虧損3,651.5億元。儘管5月股市回升,但匯率波動劇烈,光是5月就虧損1,026.2億元。

勞動基金運用局昨(1)日公布,勞動基金今年截至5月底,運用規模為6兆8,949.4億元,前五月虧損2,919.7億元,收益率為負4.26%。5月單月虧損929.8億元。

勞金局指出,新制勞退基金規模為4兆5,549億元,收益率負4.32%;舊制勞退基金規模為1兆282億元,收益率負4.17%;勞保基金規模為1兆804億元,收益率負4.66%。

受衛福部委託管理的國保基金規模為5,837.1億元,前五月虧損278.6億元,收益率為負5%;另退撫基金規模為9,759.3億元,虧損453.2億元,收益率為負4.52%。

勞金局表示,儘管今年以來短期績效受金融市場波動影響,然以長期來看,整體勞動基金近十年多平均收益率為5.75%,國保基金近十年多平均收益率為6.18%,長期投資績效穩健。

勞金局說明,今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面臨美國關稅政策變數及經濟成長前景不明等挑戰,5月更受多項重大事件交錯影響,月初美中貿易關係傳出緩和訊號,雖有助市場情緒修復,惟談判進展仍待時間觀察。

而5月新台幣兌美元強升,對出口導向企業形成壓力,影響市場信心。儘管5月股票市場回升,惟匯率波動劇烈,導致國外投資部位出現帳面價值損失,影響整體投資報酬率。

 
製造業景氣 中經院:關稅、匯率…下半年關鍵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昨(1)日表示,受到美國對台對等關稅暫緩措施即將到期、新台幣匯率波動劇烈兩大因素影響,製造業保守看待接單與生產,尤其台幣升值對企業營收與獲利產生實質影響,出口業者深受其擾。

中經院昨日公布6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6,較上月回落1.4個百分點,重返緊縮區間;另外台經院昨日也發布5月製造業景氣燈號亮出衰退的藍燈,是15個月以來首見。

王健全表示,對等關稅談判尚未明朗,加上產業面臨交期與航運不確定因素,使廠商在新增出口訂單、生產排程及原物料採購上普遍趨於保守。

面對外部不確定性升高,王健全說明,央行會適度調節匯率變動,主因台灣屬「淺碟型市場」,若缺乏政策穩定機制,企業恐承受過大壓力,不利產業發展與投資信心。

整體來看,王健全認為,關稅談判進展與匯率走勢,將是下半年製造業景氣發展的關鍵變數。

 
明年勞保撥補預算 擬爭取逾1,300億元
記者歐芯萌/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勞保局昨(1)日表示,今年政府撥補勞保基金1,300億元已全數入帳,勞動部正爭取明年勞保撥補預算不低於今年,但最終金額仍須與行政院討論。

勞金局昨日公布,勞保基金今年截至5月底,基金運用規模為1兆804億元,前五月虧損467.3億元。勞保財務受到外界關注。

勞保局長白麗真表示,勞動基金投資著重長期穩健,近期市場波動難免在短期帳務評價上受到影響。

勞保司長陳美女表示,今年政府撥補勞保基金1,300億元,已於1月、2月分別入帳300億元,6月30日則入帳700億元,總計1,300億元全數入帳。為維持勞保基金水位,政府已連六年撥補勞保基金,若加上疫後特別預算,共撥補3,870億元。

白麗真表示,勞動部正向行政院爭取明年撥補不低於今年。勞動部長洪申翰說,勞保基金撥補確切數字,仍在向行政院爭取,勞動部會盡力爭取,以維持基金水位。

另外,有關勞退新制提撥率20年來都維持在6%,勞動部是否調整勞退提撥率?洪申翰回應,現階段優先鼓勵雇主提高提繳率,及鼓勵勞工自提來實質提升勞工退休福祉。至於勞工退休金制度變革,勞動部以審慎態度蒐集意見,持續跟各界溝通,整體性思考未來制度的走向。

 
台幣強升 5月製造業景氣轉衰退藍燈
記者陳素玲、朱漢崙/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灣經濟研究院昨天發布五月製造業景氣燈號,受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等因素影響,製造業外銷訂單、進口及生產者物價等年增率明顯縮小,景氣信號值掉到九點八八分,較四月減少一點九八分,燈號由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掉至代表衰退的藍燈,這也是自去年三月、逾一年多再亮藍燈。

台經院指出,國內因零售業營業額年增率已連續兩個月負成長,加上房市仍受限中央銀行管控政策,交易量持續萎縮,價格亦有鬆動,將衝擊內需導向的製造業表現。對外情勢方面,雖然以色列、伊朗達成停火協議,區域局勢仍高度不穩,一旦戰火重燃,國際油價可能再次飆升,對全球通膨、產業供應鏈將形成新一波壓力。

此外,台經院認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不確定已削弱市場信心,影響美元資產吸引力,導致美元走勢轉弱,亞洲各國貨幣相對升值,將進一步壓抑我國製造業出口競爭力。國內製造業未來可能要同時面對美元走弱,台幣升值與對等關稅豁免期將屆等多重壓力,接單與出口表現可能進一步受限,影響整體製造業營運表現。預估廠商下半年面對景氣風險與挑戰將高於上半年,製造業發展仍須密切觀察與因應。

針對美元走勢,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昨出席富邦財經趨勢論壇年中場指出,川普第一任當選前,美元快速走強,但他入主白宮後美元開始下滑,和目前走勢相近。美元以外的資產現在有更好報酬,帶動美元下滑,預計明年第一季前美元還會走弱,外界要有心理準備。不過,明年隨著美國經濟好轉,出現其他美股、美債投資機會後,美元也還會走揚。

羅瑋說,第三季是全球政經情勢與金融市場轉折關鍵期,須留意以伊戰事後續發展,觀察美國捲入程度、對原油價格影響;美國與各國貿易談判進度;美國國會審議中的「又大又美法案」將提高舉債上限,若通過要留意美國財部如何調整發債計畫,以及如何影響債券殖利率變化;九月的全球央行年會與各國央行利率決策等。

台經院說,台幣大升導致以台幣計算的各項指標年增率較四月明顯收斂,且與美元計價的年增幅差距擴大,導致製造業外銷訂單、生產、銷售、進口及生產者物價等年增率,均較四月數值明顯縮小,進而拖累需求面、原物料投入面及售價面指標表現。

 
勞退新制20年 勞團:月領少得可憐
記者葉冠妤/台北報導聯合報
昨天是勞退新制上路屆滿廿周年。台灣工人鬥陣總工會集結眾多產業工會到行政院前陳情,指新制勞退平均僅月領六三三二元,對勞工的老年照顧可說是「少得可憐」,呼籲行政院研議將雇主提撥率從現行百分之六,提高至百分之九,並逐年提高至百分之十五。

對此,勞動部長洪申翰回應,將優先鼓勵雇主提高提繳率、勞工多參與自提。

工鬥表示,根據勞保局統計,勞保老年年金去年十二月總共有一八七萬九百人請領,平均每人月領一萬九三六七元。勞退金部分,選擇一次領的勞工平均領取廿五萬六九七九元,選擇月領的勞工,平均每人領取僅六三三二元。

若以平均提繳工資四萬五千元計算、工作年資卅年(不含投資報酬率、工資成長率),新舊勞退領的退休金差異相當大。以新制勞退為例,僅可領到九十七萬兩千元,舊制卻可領到二○二萬五千元。

工鬥總工會指出,勞退新制最大問題就是提撥不足,勞團當年不斷呼籲政府正視問題,時任勞委會主委陳菊告訴勞工「先求有,再求好」,但整整廿年過去,勞退新制雇主提撥率卻連百分之一都沒提高。

工鬥批評,目前在台移工已超過八十萬人,其中納入勞基法保障到產業累移工六十二萬人,卻不適用勞退新制,產業類移工看似適用舊制,但因在台有十二年工作年限,且續約取決於雇主,導致根本領不到舊制退休金。

工鬥要求行政院研議立刻提高勞退提撥至百分之九,並逐年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同時研議將移工納入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洪申翰回應,勞動部會用審慎態度面對,將持續搜集意見、跟各界溝通。

台大國發所兼職副教授辛炳隆說,不反對提高提繳率,但也擔心若提高,雇主會把成本轉嫁到勞工身上,壓低新進勞工起薪、減少員工的調薪幅度。再者,勞團訴求新制跟舊制能領得到的錢落差大,但問題是有多少舊制勞工領得到退休金?

他認同在勞保老年給付保障不足下,政府應強化勞退新制,建議加入勞資政三方共同承擔,將勞退總提撥率提高,由勞工自提百分之一,雇主、政府也各提繳百分之一。

 
國際財經要聞
亞洲製造業景氣 普遍低迷 台灣、南韓6月PMI均低於榮枯線
編譯劉忠勇、林文彬、記者謝守真/經濟日報

由於美國關稅不確定性導致需求低迷,亞洲許多國家6月製造業景氣持續萎縮,對該區經濟成長展望而言是一大警訊,也凸顯各國與華府達成貿易協議的迫切性。

標普全球1日公布的調查顯示,台灣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5月的48.6降至47.2,南韓上升至48.7,雙雙低於代表景氣榮枯線的50。日本6月製造業PMI終值從5月的49.4升至50.1,是製造業活動13個月以來首度擴張,但整體需求持續疲弱,新訂單呈現萎縮。

印度6月製造業PMI從前一個月的57.6升至58.4,站上14個月高點,成為一大亮點,原因是國際銷售大幅成長,這也帶動印度寫下史上規模最大人力招聘紀錄。中國大陸6月財新製造業PMI從5月的48.3升至50.4,高於官方的49.7;印尼製造業PMI從47.4降至46.9,表現比鄰近國家都來得糟,越南製造業PMI也跌入更深萎縮區間,馬來西亞製造業PMI則微幅上升至49.3。

亞洲經濟體製造業景氣普遍低迷,凸顯決策官員面臨的挑戰。分析師認為,與美國的貿易協商陷入停滯、全球需求可能持續轉弱及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黯淡無光,可能持續壓抑亞洲製造業活動。

彭博經濟研究經濟學家曲天石說:「中國大陸6月財新製造業PMI跳升反映美中關稅休兵帶來的效益,但就業和原料庫存指標相對疲弱,這意味生產商仍對停火期8月中旬結束後的不確定性感到憂心。」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市場經濟學家坦登表示,基於亞洲製造業表現普遍疲弱,決策官員可能把注意力放在提振經濟成長。坦登說:「隨著經濟成長憂慮蓋過通膨憂慮,我們認為亞洲央行大多會繼續寬鬆貨幣政策,而且力道會比大多數分析師預期來得大。」

相較之下,歐洲製造業活動持續浮現回穩跡象,歐元區6月製造業PMI微幅上升至49.5,是2022年8月以來最高水準。

從國家來看,愛爾蘭6月製造業PMI登上37個月高點,希臘、西班牙及荷蘭PMI高於50,德國PMI也創下2022年8月以來最高,但仍低於50。

 
美課稅10% 歐盟傳妥協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知情人士透露,歐盟願意接受與美國達成的一項貿易安排,包括美國對歐盟的許多出口產品徵收10%普及式關稅,但希望美國承諾降低對製藥、酒類、半導體和商用飛機等關鍵產業的關稅。

歐盟還爭取美國給予配額和豁免,以實質降低美國對汽車和汽車零組件徵收的25%關稅,以及對鋼鋁徵收的50%關稅。

這些要求匿名的人士表示,負責歐盟貿易事務的歐盟執委會認為,雖然這種安排略微偏向美國,但仍在可接受範圍內。歐盟須在9日前與川普政府談成協議,否則幾乎所有歐盟對美出口商品的關稅都將飆升至50%。

彭博資訊報導,歐盟和美國愈來愈有信心能在9日前達成臨時協議,以便後續進行談判。

歐盟正尋求主要透過簡化議程,解決非關稅壁壘問題,並已提議探索在液化天然氣(LNG)和人工智慧(AI)技術等幾個領域進行戰略採購。歐盟還願意與美國合作應對共同的經濟安全挑戰。

歐盟官員傳出為下周最後期限前推演可能出現的四種情況:達成可接受的不對稱協議;美方提出歐盟無法接受的不平衡提議;延長最後期限以允許繼續磋商;或川普退出談判並提高關稅。如果是第四種情況,歐盟很可能動用反制選項,採取一切可能的報復措施。

 
發函鮑爾 要求大幅降息 川普:台灣利率都比美國低
特派記者陳熙文/華盛頓1日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多次要求聯準會(Fed)降息,但聯準會已連續數月選擇按兵不動,川普6月30日稱他發函給聯準會主席鮑爾,要求大幅降息,指美國應該支付1%或者更低利率;白宮也表示,許多國家利率都低於美國,包括台灣。

聯準會日前召開利率決策會議,再度決定維持現行利率不降息;川普近來再三發文批評鮑爾是「慢郎中」,指美國利率應該至少砍2到3個百分點,若未來情況惡化再調高利率就好,「我們未來將會為他的無能付出代價」。

川普6月30日再度在社群媒體發文,指他發函給鮑爾,列出有34個國家利率都比美國低。川普說,鮑爾和聯準會應該感到羞恥,連最簡單的工作都做不好,還持續這麼做。川普表示,如果聯準會做好他們的工作,美國將節省上兆美元利息支出,但聯準會仍選擇繼續觀望不降息。鮑爾日前出席國會聽證會表示,很多零售業現在販售的商品都是2月就購入的庫存,關稅衝擊尚未顯現,不過聯準會預期關稅會導致通膨升高,這是選擇觀望的原因。

白宮說,川普發函鮑爾列出包括日本、丹麥、泰國、台灣、瑞士、南韓、加拿大、中國、紐西蘭、澳洲、英國等,指這些國家支付的利率都比美國低。

 
Wolfspeed 聲請破產保護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沃孚半導體(Wolfspeed)聲請破產保護,凸顯這家晶片製造商背負巨債、遭遇電動車和工業市場需求減緩,以及川普政府推翻拜登時代的科技補貼措施,而陷入困境。

總部在北卡羅來納的沃孚6月30日晚間發布聲明說,已依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聲請重整,預計第3季末前完成債務重整,使整體債負減輕約70%或46億美元。沃孚股價1日早盤飆逾一倍。

彭博彙整的資料顯示,這是今年來規模最大的企業破產聲請案之一,僅次於巴西航空公司Azule和衛星公司Ligado Networks。

沃孚聲明:「重整過程中會持續照常營運,包括碳化矽材料和裝置出貨給客戶,並按常態支付銷售商。」

上月沃孚已預告醞釀聲請破產,正式提出前數日,重整計畫獲持有優先擔保債券、可轉換債券的大多數債主同意,大客戶日本瑞薩電子也點頭。

截至30日收盤為止,今年來沃孚股價崩跌94%,反映財務狀況堪虞,股票淪為眾人放空標的。過去數月來,沃孚頻頻宣布改組高階人事,並表示已聘請顧問協助處理債務問題。

去年沃孚獲拜登政府依照「晶片法」准予7.5億美元貸款和補助。但申報文件顯示,沃孚只取得其中一部分。「晶片法」資助展望在今年1月川普2.0上台後已生變。

 
鮑爾:不排除7月底降息 是否調降利率 「一切看數據」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1日表示,關稅對通膨的影響將在夏季顯現。他並不排除在7月底降息的可能性;Fed仍然是「一會一決議,一切看數據」。

鮑爾在歐洲央行(ECB)年會上發表演說表示,他預料關稅對美國通膨數據的影響將在未來幾個月顯現,並承認不確定性仍然存在。他表示,「我們正在觀察。我們預料在夏季(6-8月)將看到數據上升」。

截至目前,美國通膨數據尚未顯現出關稅的衝擊。但鮑爾表示,Fed決策官員準備檢視這項衝擊將「比我們的預料更高或較低,以及較晚或較快」。

他指出,「我們始終表示通膨的時機、程度及持久性,將是高度不確定」。

鮑爾也一再表示,如果沒有川普擴大關稅之舉,Fed今年可能已經進一步降息。他說,「事實上當我們看到關稅的規模時便按兵不動,且幾乎所有對美國通膨的預測都認為,關稅的後果是通膨大幅上升」。

他說,「我們認為要審慎為之的事,就是等待,並學到更多,以及觀察這些影響可能多大」。

Fed下次會議的時間是7月29-30日。被問到7月降息是否太早時,鮑爾並未排除此一可能性。他說,「我們是一會一決議。我不會在任何一次會議上(把降息的議題)撤走,或直接端上台面。一切都要看數據如何演變」。

高盛6月30日的最新預測顯示,聯準會今年將降息3碼,理由是關稅影響減弱,且勞動力市場疲軟。高盛預測聯準會將在9、10 月和12月連三次每次降1碼,而之前的預測是在12月降息一次。

鮑爾還說,2025年顯然是重要的一年,「我非常專注於自己該做的事」。他並期許自己移交給下一任主席的美國經濟,形勢健全良好。

 
要聞
甲骨文奪雲端大單 邁達特、伊雲谷有糖吃
記者林薏茹/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甲骨文手握300億美元雲端大單,台廠軟體代理商也有糖吃,邁達特(6112)、伊雲谷為甲骨文重要代理夥伴,甲骨文雲端勢力擴大,營運也將受惠。

邁達特與甲骨文在台灣有20多年的代理合作關係,從早期的甲骨文資料庫,協助台灣企業打造資料庫架構、健檢等服務,到近年來與甲骨文共同合作雲端架構OCI(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市場,為企業提供更完整的解決方案,協助企業進行數位轉型。

邁達特總經理施建成表示,關稅不確定性影響企業IT決策,短期內有預算的企業會加快腳步執行專案,但中長期多數客戶持觀望態度,希望今年營運能較去年成長。

伊雲谷於2020年成為甲骨文加值經銷商(VAR),推廣甲骨文全系列產品及雲端服務,為企業客戶及經銷商提供多元的協助及選項,也是伊雲谷正式邁入多雲布局代表。

伊雲谷目前為甲骨文在台灣、香港、新加坡的加值經銷商,具備全產品的完整銷售資格與原廠認證Oracle及MySQL資料庫認證。

 
甲骨文奪雲端大單 帶旺台鏈…激勵鴻海、神達成交爆量
編譯劉忠勇、記者吳凱中、蕭君暉/經濟日報

星際之門計畫合作夥伴甲骨文(Oracle)周一股價飆上歷史新高,公告宣布拿下價值300億美元的雲端運算大單,金額接近資料中心事業營收的三倍。Oracle的新合約將自2028年起開始貢獻營收,主力的伺服器供應商鴻海與神達受惠最大。

Oracle周一股價大漲4%,收在218.63美元,創歷史新高,盤中一度大漲8.6%。今年以來股價已上漲近三成,周二早盤續揚。

Oracle執行長卡茲(Safra Catz)表示,6月起算的2026會計年度才開始,已簽下多筆大型雲端服務合約,先前也宣布和大陸電商平台Temu的合作案。新簽訂的300億美元合約更是重大里程碑,金額將近2025會計年度資料中心業務營收(103億美元)的三倍。

鴻海(2317)是Oracle AI伺服器主力供應商,受到Oracle獲得大單的激勵,鴻海昨(1)日股價大漲4.5元,收165.5元,成交量爆出10萬餘張。

鴻海也手握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訂單,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之前表示,AI伺服器滿手訂單,AI伺服器業績今年將一季比一季好,可望突破兆元。法人表示,鴻海客戶要求擴產,預期今年將交付所有GB200產品,GB300因為學習曲線縮短,第3季可望出貨,鴻海是首發供應商,業績將明顯增長。

在ASIC伺服器方面,劉揚偉之前說,已經囊括CSP客戶,並將做到L10(伺服器)。業內人士指出,鴻海已經拿下三家CSP的ASIC伺服器訂單。

神達是Oracle主要伺服器供應商之一,昨日同樣股價開盤大漲,三大法人全數買超,外資擴大買超逾2萬張,終場收在68.7元,上漲2.2元,爆出15萬張以上大量。

神達在大客戶Oracle,以及亞馬遜AWS訂單加持,加上其他北美雲端客戶需求同步增長,美國廠伺服器產能供不應求。神達先前擴產美國加州廠外,上個月相繼租用兩座新廠房。市場推估,神達位於加州兩座租借的新廠房,預計下半年啟動。

 
陸晶圓代工產能2030超台 外媒:話語權正在轉移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研究機構Yole Group發布「半導體晶圓代工行業現狀」報告,直指中國大陸將在2030年超越台灣,成為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聚落,整體產能規模將占全球高達30%(以產能片數計算)。目前台灣的產能片數最高、占比全球23%,大陸以21%緊追在後。

根據Yole Group統計,2025至2030年全球新增晶圓廠數量中,大陸將增建21座晶圓廠、美國11座、歐洲七座、韓國六座、台灣四座、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及印度加總共四座,日本三座。

大陸晶片業受到美國強力制裁,積極發展自主技術,在境內大規模投資,儘管無法順利推進先進技術發展,但成熟製程對市場影響力不斷擴大。

外媒Tom's Hardware報導,大陸本土產能的快速擴張,凸顯在分散且充滿戰略博弈的晶片製造格局中,行業話語權正在發生轉移。

2024年大陸以21%的全球代工產能片數位居第二,僅次於台灣的23%。南韓以19%排名第三,日本、美國、歐洲,分別為13%、10%、和8%。

在供需方面,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晶圓消費國,占全球需求的57%,但產能僅約10%。台灣擁有全球23%的晶圓代工產能,只占4%的晶圓需求。

歐洲與日本在半導體代工領域保持著穩定的供需平衡,產能很大一部分用於滿足內部市場需求。在東南亞,尤其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該地區占全球6%的晶圓代工產能,但完全由外資代工廠主導,該地區缺乏本土半導體代工企業。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數據顯示,2024年大陸晶片製造商產能增長15%,達每月885萬片約當12吋晶圓。預計今年會到1,010萬片約當12吋晶圓的規模,這一增長得益於18座新建半導體晶圓廠投產,推動全球同年產能擴張6%。

大陸晶片產能預計2025年將繼續保持14%的增幅,月度產能達1,010萬片約當12吋晶圓。全球產能也維持成長,2025年半導體製造行業預計增長7%,實現月度3,370萬片約當12吋晶圓的歷史最高產能。

包括台積電與三星在內的晶圓代工廠已確定在美國設廠,台積電甚至預估,當亞利桑那州的建廠計畫完成後,2奈米以下產能,美國廠會吃下30%左右,屆時美國的晶圓產能也會有所提升。

 
投保法修正案最快月底上路…董監涉不法 可跨公司解任
記者廖珮君、歐芯萌/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立法院會昨(1)日三讀通過《證券與期貨投資人保護法》(投保法)部分修正草案,預計最快7月底、8月初上路。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說,修正重點是增加財報不實、非常規交易、侵占或背信等不法行為獨立事由,投保中心可「跨公司」解任董事。

例如甲董事在A公司財報不實卻卸任,跑去B公司當董事,過去不能做解任訴訟,新制則認定甲董事已不適格,賦予投保中心可跨公司做解任訴訟。

據金管會掌握,過去證券詐欺中,光財報不實就占了四成。過去法官審理案件時,投保中心需舉證因財報不實,導致損害投資人權益的因果關係,舉證困難、訴訟效率也低。

高晶萍說,新法讓財報不實等不法行為變成「獨立事由」,只要投保中心提起解任董監事訴訟,不需舉證因果關係,法院就可做審判,提高審理與訴訟效率。

 
Switch 2 10日在台開賣 通路商備戰
記者彭慧明、吳凱中、籃珮禎/台北經濟日報
任天堂新款遊戲機Switch 2將於7月10日在台灣市場開賣,值全球新機大缺貨,全台線上與線下通路商正繃緊神經,全力投入一場史無前例的「備貨大作戰」。

任天堂社長古川俊太郎高喊Switch 2供不應求,連母國市場日本抽籤都未必能領到新機,台灣通路商也擔心到貨量不足,無法第一時間滿足消費者需求。

市場預估,Switch 2上市後,可望為台灣遊戲產業帶來巨大商機,並刺激相關周邊商品買氣。

Switch 2在台灣人氣有多熱,從電商雙雄富邦媒、網家預購狀況可見一斑。富邦媒(8454)旗下momo購物網與網家旗下PChome 24h購物統計,其Switch 2預購量均突破1萬台。

momo並透露,Switch 2主機及遊戲組合在6月預購銷量年增十倍,預期新機開賣日將掀起換機潮。PChome 24h購物首周新機預購量甚至超越前一代Switch總量。電商雙雄均強調,將採分批出貨確保穩定供貨,讓玩家盡早體驗。

宏□集團旗下展□國際面對全球Switch 2缺貨挑戰,霸氣指出備貨狀況「Ready」。展□董事長陳俊聖樂觀看待新機銷售,並強調公司深耕任天堂業務逾15年,加上開設旗艦店,對Switch 2銷售充滿信心。

 
2025報稅/減稅效應 綜所稅退稅額增13%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昨(1)日公布所得稅受理申報案件初步統計結果,綜合所得稅與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申報件數較前一年度分別增加了1.82%、2.91%,綜所稅稅收淨額年減1.16%、營所稅則成長了1.1%,兩者合計稅收淨額8,973.94億元,較前一年度成長近1%。

觀察綜所稅表現,今年申報去年度綜所稅,除稅收淨額減1.16%外,退稅金額672.04億元,則年增13.93%。總稅額減、退稅增加,反映出綜所稅調整課稅級距、調高免稅額、扣除額與每人基本生活費等減稅利多。

今年申報去年度所得稅,已於6月30日完成。綜所稅部分,總申報件數697萬6,278件,較前一年度增加12萬4,833件,成長1.82%;總自繳稅額3,380.41億元(含最低稅負申報稅額286.83億元),年增1.52%。退稅金額672.04億元,增加82.17億元、年增13.93%;總自繳稅額減除退稅金額後的稅收淨額2,708.37億元,較上年度稅收淨額2,740.02億元,減少31.65億元,減少1.16%。

財政部初步分析,結算申報件數略為增加,而總自繳稅額增加主要是因最低稅負申報稅額較前一年度增加90.29億元,退稅金額增加、稅收淨額減少,則與減稅利多有關。

營所稅部分,總申報件數112萬4,490件,較前一年度增加31,776件,成長2.91%;總自繳稅額6,265.57億元,增加67.99億元,年增加1.1%。

境外電商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件數則為167件,申報應納稅額為24.34億元。初步分析,申報件數略為增加,成長率與去年相當;申報自繳稅額增加,主要是因為部分公司去年度的獲利成長。

另外,報稅季雖然結束,財政部提醒,若是民眾忘記繳稅,只要在未經檢舉或經稽徵機關調查前自動補報繳 並加計利息,可免予處罰。

財政部表示,綜所稅補報只需三步驟,包括主動向戶籍所在地國稅局辦理人工申報,如不便前往,本人可就近任一國稅局查調所得及填寫申報書,繳稅案件可持「綜所稅自動補報稅額繳款書 」至代收稅款金融機構(郵局不代收)現金繳納;最後將申報書、繳款書及相關證明文件送至戶籍所在地國稅局。

 
好食好事加速器 助企業升級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好食好事加速器主辦、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指導,味全食品工業(1201)及大拙匠人食品支持的「國際成長策略實戰營」昨(1)日在台北文創大樓登場,邀請國際知名行銷學者文森﹒奧涅瑪(Vincent Onyemah)來台授課,吸引超過50家新創及企業高階主管參與。

奧涅瑪是美國百森商學院(Babson College)銷售與行銷學門主任、國際創業教育專家。面對全球市場競爭與成長挑戰,台灣新創產業如何強化國際化策略?此次「國際成長策略實戰營」活動邀請奧涅瑪來台授課,傳授獨家的「營收樹(Revenue Tree)」商業模組,協助企業檢視營收結構、布局國際成長策略。

頂新和德基金捐助人代表魏應充為培育青年人才,2017年捐助成立好食好事基金會;其中「加速器計畫」帶領台灣新創與中小企業提升產業競爭力。

根據Startup Genome《2024 全球新創生態系報告》指出,台北生態系估值已達190億美元,近五年早期投資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50%;農業部調查亦顯示,台灣食農科技新創去年募資突破1.2億美元、年增38%。在資金動能與市場擴張並進的背景下,「營收韌性」已成為台灣企業邁向全球的關鍵課題。

奧涅瑪授課的內容相當活潑,且參與的人員普遍工作都與食品產業鏈相關業者為主,好食好事加速器邀約國外專家分享如何打造韌性營業模式,現場讓大家實作透過各種模型、工具檢視各自產業目前營運模式還有沒有更好的突破點,好食好事加速器扮演協助新創業者創業,讓他們少走一些冤枉路。

奧涅瑪於六小時活動中,以生動的互動問答方式,帶領企業進行「銷售文化自評」與「銷售引擎自評」,從五大面向拆解16個關鍵要素,找出營收瓶頸。他說:「真正的銷售文化必須從CEO到基層都具備銷售思維,才能打造成長飛輪,提升企業競爭力。」

除了課程教學,好食好事亦安排會後教授與企業團隊進行一對一諮詢,為參與者量身設計營收優化路徑,協助在一個月內啟動改善專案,並於下一季檢視成效。參與企業橫跨食品、科技、金融等產業,中小企業與新創公司占七成,顯示國際化需求殷切。

好食好事基金會自2017年成立,透過加速器計畫推動食農科技創新,已輔導超過80家新創公司,領域涵蓋AI農業、替代蛋白、食品物流、循環經濟等。未來也將持續串聯國內外資源,打造亞洲最具成長潛力的食農創新生態系。

好食好事基金會執行長林薇真表示,台灣企業技術力強,但在國際市場的策略和資源整合上仍有痛點。透過引進百森商學院的系統化方法論,希望能為企業提供可複製、可量化的成長工具,協助更多台灣團隊順利邁向全球市場。

 
台塑新智能電池回收線 邁步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塑新智能昨(1)日宣布,已建置完成全台第一座鋰鐵電池完整回收示範線,這座示範線能整合前段物理破碎與後段化學萃取,成功提煉出電池級碳酸鋰,直接用於鋰電池再製,透過串聯生產、回收再利用,將能強化新能源供應鏈韌性,呼應國家推動自主回收循環鏈政策,在新能源循環經濟體系邁出關鍵一步。

稀貴金屬已成全球核心戰略資源,環境部近期規劃資源循環推動法以強化資源安全,並因應鋰電池應用範圍與使用量雙雙增長,政府自2025年7月1日起實施二次鋰電池回收清除優惠費率,鼓勵產業投入回收再利用,建構在地循環體系,確保高價值金屬資源留存國內,強化台灣在全球能源經濟的競爭優勢。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指出,鋰電池應用從3C電子產品迅速擴展至電動車與儲能領域,台灣使用量節節攀升,鋰電池後端回收處理是當務之急。她表示,示範線更具備驗證及放大能力,已規劃後續量產作業,包括建置廠房與產能布局。

 
抵禦匯率波動…許嘉棟:分散出口 吳孟道:企業找利基
記者陳儷方/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幣從急升到緩升,對總體經濟及不同產業已造成程度不一的衝擊,例如壽險業即承受巨大匯率損失,較欠缺應變能力的中小企業也哀鴻遍野。面對競爭國的匯率升貶,台灣該如何因應?中央銀行前副總裁、台大經濟系兼任教授許嘉棟表示,台灣可分散出口到比台幣升得多的國家。

台經院六所所長吳孟道則表示,政府能做的是老生常談,例如叫廠商避險,但避險需要成本,所以中小企業多半希望政府能幫忙補貼;其次,市場多元拓展,例如南向發展。他建議,企業還是要升級,並找到自身利基,才能抵禦匯率波動。

許嘉棟表示,一般民眾或許只感受到匯率對旅遊與購物成本的影響,例如購買進口汽車、化妝品等價格變動,但更深層的衝擊來自於家庭與企業持有的外幣資產。

許嘉棟指出,匯率影響層面廣泛,不只與企業有關,和一般民眾也相關,出國旅遊前結匯、購買進口汽車、化妝品時,都能感受台幣匯價的強弱,尤其手握外幣資產時,更能感受匯率的影響,折算回台幣價值時,影響重大。

近期壽險業飽受折騰,也是因為外幣資產太多,台幣匯率一旦暴升,導致海外投資匯損嚴重。許嘉棟說,連央行本身也很關心此一問題,因為只要台幣升值百分之三,央行持有的五千多億美元外匯存底折算成新台幣後的匯兌損失,會讓央行很難受。

另外,台灣出口產業競爭對手國的匯率升貶,業界更是關心,舉例來說,台灣與日本有出口競爭關係的產品,若台幣對美元升值強度勝於日圓對美元匯率,日商產品的競爭力可能會高過台商的產品。

許嘉棟說,「名目有效匯率(NEER)」是綜合加權多國貨幣變動所計算的指數,可以更全面地衡量台幣的實質競爭力,若台幣相對於其他競爭對手貨幣升得更多,將會削弱我國出口競爭力。

反之,若有部分國家貨幣升值更快,則代表台灣有機會藉此進行貿易市場分散,減少對特定市場的依賴。台幣面對競爭國的匯率升貶,台灣可分散出口到比台幣升得多的國家。

對於貨幣升值造成產業衝擊,吳孟道表示,經濟部有在關心這件事,但他們做的都是一些老生常談,也會向企業宣導避險、市場多元擴展,並有協同金管會,實施出口融資的補貼。而中小企業也要有避險觀念,別老是認為政府會控制好。

吳孟道表示,企業還是要找到自身的利基。以台積電為例,二○一三年時,當時張忠謀仍任台積電董事長,即曾抨擊台幣相對韓元升值三成,損及台灣產業競爭力,但二○一八年台幣升到廿八元時,台積電卻未再發聲,就是因台積電找到其利基、提高其附加價值。中小企業即使不像台積電那麼有規模,看待匯率波動,還是要當回事,不能完全靠政府。

 
前一天大貶化為烏有…台幣雲霄飛車 強彈7.17角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外資昨(1)日大舉買超台股482.5億元,資金匯入加上出口商再度大舉拋匯,推升新台幣兌美元匯價昨日收29.185元,升值7.17角,升值幅度約2.46%,成交量達20.69億美元,幾乎將前一天貶值打回原形。

匯銀人士分析,央行6月30日尾盤作價沒有持續,市場對新台幣持續強升的預期心理仍強烈,顯示新台幣升值壓力仍大。

根據央行資料,美元指數昨日跌0.53%,新台幣漲2.46%,為最強亞幣,日圓升值0.74%,新加坡幣漲0.26%,人民幣升0.04%,韓元則貶值0.07%。

6月30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在央行出重手干預下,單日重貶7.22角、收29.902元,單日重貶2.41%,為24年來最大貶幅,但僅止於一日行情,昨日新台幣走勢幾乎將30日貶幅全部抹去。

市場對於央行尾盤作價未能於昨日重演,再度激化對新台幣升值的強烈預期心理。

昨日包含台北外匯經紀公司與元太外匯合計成交金額達20.69億美元,與6月30日交易金額相去不遠。

匯銀人士指出,經過6月30日央行用力進場干預,昨日新台幣對美元早盤交投熱絡,出口商大力拋匯,「碰到價位高、有29元以上價位就趕快拋」,顯示對新台幣升值預期仍強,因此昨日上午台北外匯經紀公司與元太外匯合計就有17.58億美元交易量,下午量能明顯萎縮,終場新台幣兌美元升值7.17角作收。

外資昨天大買台股482.5億元,匯銀人士認為,昨日外資應有大舉匯入的動作,加上出口商拋匯與央行持續進場干預,使得昨天匯市交易量達到20億美元以上,推估央行資金約占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間,可能與外資資金匯入力道相當。

匯銀人士分析,央行6月30日大力進場干預下,新台幣單日重貶,昨日新台幣相對其他主要亞幣更為強勢升值,市場高度觀望央行持續尾盤作價與否,但目前看來央行雖仍有進場,但未能延續6月30日的氣勢,因此市場對新台幣持續升值預期心理仍相當強烈,續升壓力大。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