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陸續公布四波、24國對等關稅稅率名單,震撼國內法人圈,許多大型機構法人趁假日加班重新評估台灣稅率的可能性。彙總多家法人機構的評估結果,台灣最有可能適用的稅率,由原先的10%至20%上調為20%至25%,若此情境出現,預期短線可能引發失望性賣盤,拖累指數下探22,000點關卡。
台股在台灣關稅稅率遲遲未出、市場惴惴不安下,近來高檔震盪。由於包括日、韓、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稅率多在25%至50%間,加拿大稅率高達35%、歐盟達30%,使得台灣稅率成為全市場投資人高度關注的焦點。
彙總多家法人機構的最新資料,台灣對等關稅稅率三大情境全面上調:首先,樂觀情境由原本的稅率10%,往上提高到20%或以下,將有助台股不僅重返23,000點,更有機會挑戰23,500點大關。其中,散熱、組裝、伺服器等AI供應鏈,將是盤面主流。
其次,基礎情境為稅率20%至25%附近,是出現機率最高的狀況。若此情境出現,預期短線可能引發失望性賣盤殺出,拖累指數下探22,000點關卡,但由於與日、韓等主要競爭對手的稅率相當,對電子、非電產業的衝擊可控,預期後續指數仍有機會回溫至23,000點大關。
第三,倘若關稅稅率超過25%、甚至30%時(原為20%或以上),台股可能受到相當的衝擊,指數不僅回測22,000點大關,甚至將下探季線21,500點或以下。其中,中大型AI等業績成長股、越南概念股,將是盤面主流。
法人圈分析,基本上,只要加徵關稅,儘管下游客戶願意部分吸收,對上市櫃公司的獲利仍有影響,但實際的衝擊,還需視與主要競爭對手國家的稅率而定。若是相當,所受的影響將降至最低。
不過,有大型金控認為,若台灣關稅稅率落在25%附近,反而可能是最佳的狀況,因為,經走訪供應鏈發現,若稅率愈低,意味在食品、汽車等內需產業上的讓步更多,未來將進一步拖累國內失業率、無薪假等經濟數據表現,將是台股中長線一大隱憂。
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台新投顧總經理江浩農等市場名師則表示,雖然外資目前在台指期淨空單仍在5.7萬口歷史高檔附近,以其成本約在22,200點附近來看,在周三結算日順勢轉倉或結算的機率較高,除非出現突發性利空,才有刻意壓低結算的可能。因此外資目前所持有的淨空單,似有為關稅稅率的不確定性「買保險」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