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8/04 第614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政院拚7日送出強化韌性特別預算 立法院審議
記者黃婉婷、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行政院會最快於本周四(7日)拍板強化韌性特別預算,送立法院審議。至於930億元產業支持預算是否加碼仍待部會盤點。

產業支持預算主要分兩大面向,都是產業救命錢。其一是提供企業金融協助,包括貿易融資利息補貼、輸出保險保費優惠等;其二為提升產業競爭力,透過輔導補助企業技術升級、設備汰舊換新等,協助升級轉型。

此外,在關稅稅率最終數據出爐後,政院有意修正特別條例,傳出普發現金仍會執行但將設排富條款。

總統已於1日公布特別條例,昨日生效,其中涵蓋產業支持方案、國土韌性、社會支持及普發現金等項目;上周因美國宣布台灣暫行關稅稅率為20%,據了解,政院周三前將決定產業支持方案加碼額度,屆時特別預算比例、分配狀況才會明朗。

由於此次通過的特別條例有納入普發現金,傳出政院為加速通過預算,除有意加碼產業支持預算,額度上看千億元外,與特別預算同步進行的特別條例修正案,也會將普發現金納入排富條款,但政院昨日並未證實。

 
本周財經焦點
本報訊聯合報

本周財經焦點

 
232條款 牽動台灣八成對美出口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多次發動國安調查,經濟部表示,已完成或進行中的國安調查產品包括鋼鋁、汽車零組件、半導體相關產品及藥品等,台灣這些貨品在2024年共對美出口約868億美元,相當於有近八成對美出口屬於232關稅課徵範圍。

川普多次發動國安調查,使台灣出口美國產品列為232條款範圍占比愈來愈高。川普第一任時已對鋼鋁進行國安調查,並對全球鋼鐵加徵25%、鋁加徵10%關稅,但對部分國家豁免。川普第二任期內、2025年3月宣布對鋼鋁產品一律課25%關稅,此舉,讓台灣鋼鋁業者與其他競爭對手得以公平競爭。

川普同時於2018年針對汽車啟動國安調查,惟遲至第二任期、2025年4月對汽車及零組件出口至美國課徵25%。

此外,美國接著在今年3月宣布啟動調查銅、木材及衍生品、4月再發動對半導體、藥品等進行國安調查。其中半導體調查範圍,涵蓋積體電路、顯示卡、伺服器、電腦零組件、網路交換器、筆電等。

中經院副院長陳信宏表示,從美國與各國談判模式來看,232條款因涉及重要產業領域,稅率多半會高於對等關稅,且美國會依政策目標不同而有差別待遇,也會針對有實力、較富裕特定國家,要求投資項目與232重點領域結合。

陳信宏分析,美國政府了解半導體或AI伺服器產業不可能短時間落地美國,或許美國會在特定領域做出階梯式關稅設計,初期較低,兩、三年後再調高。

針對232條款對台衝擊,經濟部初步評估,積體電路部分,台灣先進製程技術具全球領先地位,影響較小;至於成熟製程則以高附加價值的利基型產品為主,但在市場競爭下,恐影響業者議價能力。

官員分析,伺服器及顯示卡如被課關稅,台灣企業具有轉嫁能力,但產能可能會轉移至其他國家,如美國。至於網通產品如被課關稅,將導致成本升高,影響在美市場競爭力,廠商獲利下滑。

積體電路方面,台灣半導體多是輸往其他國家加工組裝成終端產品再運往美國,直接輸美比重不高,若直接以半導體本身來課稅,對台灣產業影響不大。

 
穩定幣正接軌現實 南韓大馬等國加快腳步規範
記者藍鈞達、編譯黃淑玲/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上月簽署「Genius Act(天才法案)」,將穩定幣(Stablecoin)納入金融監管體系,讓穩定幣成為更合規、透明的新型數位資產;香港也宣布八月一日起實施「穩定幣條例」,容許指定的持牌機構在香港銷售法幣穩定幣。

不僅香港,多個亞洲國家的監管機構最近加快腳步規範穩定幣,彭博資訊報導,觀察南韓、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的發展,未來與亞洲貨幣掛鉤的穩定幣可望大增。一時之間,存在於數位世界的穩定幣在國家力量的背書下,開始跟現實世界強力接軌。

像與美元掛鉤的數位現金

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HOYA BIT副總經理林逸騏說,「虛擬幣」的世界有不同類型的幣,穩定幣比較像是手機裡的「數位現金」,例如USDT(泰達幣)、USDC。它跟美元等穩定資產掛鉤,大多是一比一,可以用來買其他幣、做跨境支付等。

比特幣比較像「數位黃金」,供應量只有兩千一百萬枚,且不靠政府發行,所以具有「抗通膨」的價值,很多人拿來當作一種長期儲值。

而亞洲國家監管機關之所以掀起新一波緊張感,是擔心資本外逃,因為當前穩定幣市場,仍由美元主導,目前已有二五六○億美元的穩定幣與美元掛鉤。以南韓為例,韓聯社報導,今年第一季與美元穩定幣有關的交易額已達五十七兆韓元(約四一○億美元)。

跨境小額支付手續費更省

穩定幣對許多人仍陌生,但其實已悄悄出現在生活中某些角落。舉例來說,已有數位錢包如Bitget Wallet搭配MoonPay(加密貨幣支付商),開放用戶將穩定幣兌換為多種法幣,用在出國旅遊、跨境電商購物,甚至自由工作者收款。也有國際電商平台開始試行接受USDC結帳,讓跨境小額支付更加快速且省手續費,像是出國旅遊前,將手機裡的穩定幣換成歐元、日圓,就能到當地提款或刷卡;或是接案工作完成後,直接收到一筆與美元掛鉤的數位酬勞,不用擔心匯款延遲。

這些場景目前仍相對小眾,使用者以較熟悉數位資產操作的族群為主,但林逸騏指出,現在是個起點,「未來只要手機有個App,就能做過去要靠銀行才能做到的事」。而對民眾而言,穩定幣的便利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未來金融服務的底層工具

首先是「跨國轉帳快又便宜」。傳統匯款經常受限銀行作業時間與高昂手續費,而穩定幣能在數分鐘內完成轉帳,全年無休,適用於海外學費、家人匯款等情境。

第二是「數位存美元、自己掌控」。存美元不再需要開外幣帳戶、跑銀行,一個數位錢包就能安全儲存這種與美元一比一掛鉤的資產,帳號就是個人的手機,轉帳、備份、提領只須靠手機。

第三則是「成為未來金融服務的底層工具」。許多新創平台、海外投資工具,未來都可能以穩定幣為基礎來設計操作模式。從小額投資、全球電商到線上金融服務,穩定幣有潛力成為新一代的支付語言。

不過,這些改變不會一夕之間發生,但逐漸形成新的趨勢,當手機的錢包開始支援這些新型資產時,選擇什麼樣的錢來用,將不再只是銀行的問題,而是每個人日常的一部分。

 
觀察站/穩定幣讓全球金融規則重構 台灣要跟上
本報記者藍鈞達聯合報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天才法案」,穩定幣這項源自加密貨幣世界的數位資產快速進入主流金融體系。該法案明訂穩定幣發行機構須取得執照,並須以現金或短期美國國債作為一比一的儲備資產,尤其穩定幣已由虛擬資產躍升為美元延伸影響力的工具,象徵全球金融規則進入新一輪的制度重構。

穩定幣的設計初是提供價格穩定的數位支付手段,當法規明確、儲備透明並與主權貨幣掛鉤後,其角色也悄然轉變。對美國而言,推動穩定幣不僅是為維護市場秩序,更是延伸美元影響力的數位戰略。業界人士形容,這是一艘「數位快艇」,可讓美元在跨境交易與去中心化金融體系中取得更大主動權。

目前,香港、新加坡等地也加速建立穩定幣監理制度與場景應用策略,積極搶占數位金融制高點。反觀台灣,雖金管會已提出「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計畫將穩定幣納入虛擬資產服務業者管理體系,設置牌照申請與儲備揭露義務,但整體進程仍處於觀望階段。至於央行則多次強調將以流動性、安全性與收益性等指標,評估對穩定幣等虛擬資產的看法與政策定位。

然而,穩定幣的核心價值,不只在於是否應允發行,而是能否透過制度設計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數位金融體系。市場觀察,若台灣未來開放穩定幣發行,實務上多半仍需依賴金融業者主導,因其具備資產管理、法遵與風控經驗,相對能因應穩定幣的儲備責任與合規要求。

此外,穩定幣雖多以美元與美債作為支撐,提供高度穩定性,但金融學者殷乃平提醒,當前全球正面臨貨幣信任架構重整,若未來美元的地位動搖,穩定幣是否仍具穩定性,也值得政府審慎評估。

更重要的是,穩定幣的發展不應僅是「是否發幣」的技術問題,而是台灣是否具備制度主體性與策略視野。當主要經濟體已紛紛啟動監管框架、開展沙盒試驗,台灣若僅止於被動觀察,恐將錯失政策節奏與創新窗口。

台灣具備金融人才、科技研發與產業應用潛力,唯獨政策層面仍顯遲疑。未來無論是否與央行發行的CBDC(央行數位貨幣)互補,或由民間金融機構先行試水溫,均須政府儘早定錨方向、釐清角色,避免在全球數位金融秩序重塑之際,淪為缺席者。

 
國際財經要聞
8月科技股全年表現次差的月份 美股漲勢提防反轉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股7月走勢似乎反映夏季的炎熱,標普500指數全月共十次締造收盤新高紀錄,為2021年8月來最多,但8月初的走勢似乎顛簸,8月又是科技股全年表現次差的月份,暗示行情可能反轉,關注焦點將包括美國貿易與地緣政治政策、經濟數據與聯準會(Fed)決策展望以及輝達(Nvidia)財報。

美國總統川普8月1日公布針對各國課徵的關稅稅率,在同日出爐的7月非農就業報告又遠不如市場預期,他宣布計劃開除編纂該數據的勞工統計局局長,還下令調整兩艘核子潛艦的部署以因應俄羅斯威脅,拖累標普500指數1日大跌1.6%,為4月21日來最大跌幅;道瓊工業指數收跌1.2%,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也大跌2.2%,踉蹌開啟8月走勢。

回顧過往歷史,美股8月向來表現平淡,標普500指數從1928年來8月平均只漲0.7%,表現平庸,那指8月平均也只漲0.3%,為表現次差的月份,再加上今年還有通膨擔憂和Fed獨立性威脅等利空,市場結構可能更脆弱。

Substack技術分析師卡帕列里說:「現在華爾街的公開祕密是,股市正進入季節性的疲軟階段。儘管標普500指數今年來大幅振盪,但迄今基本上都走在季節性趨勢的軌道上。」

他認為,標普500指數在連續三個月上漲、這段期間的累計漲幅達到約30%後,市場走向必然會在某個時點反轉。

展望本周,市場對超微(AMD)與美超微(Super Micro)的財測寄予厚望,因為在美國解除對中國大陸的人工智慧(AI)晶片出口管制後,超微有望上調財測,美超微有可能因為輝達的Blackwell平台增產,調整全年展望。

科技業最重要的財報當屬預定28日出爐的輝達業績。在當前走勢難測的美股,科技業獲利成為亮點,Meta、微軟、亞馬遜及Alphabet等科技巨頭都確認會繼續砸錢開發AI,今年共將支出超過3,440億美元,成為輝達的大利多。但分析師也提醒,目前科技股價位偏高,可能遭遇回檔壓力。

 
台灣20%板上釘釘?美貿易代表:70國稅率「大致底定」 川普有權用關稅懲罰他國
編譯盧思綸/即時報導聯合報
紐約時報3日報導,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8月1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面對全國」專訪於3日播出,他強調美國總統川普有外交權力可對外課徵懲罰關稅,作為推進美國地緣政治利益的工具,也形容關稅本質上就是制裁,「只是程度較輕」。另外,他透露,對約70國的新關稅大致底定,與中國大陸的貿易談判積極正向。

川普上周簽發行政命令,提高約70個國家的關稅,台灣正是上述約70個國家之一,關稅20%。

對於未來幾天是否有望透過協商調降部分國家稅率,葛里爾表示否定,他指出這些稅率多數是根據既有協議設定,有些協議已對外公布,有些則未公開,另有些取決於美國與特定國家的貿易赤字或順差程度,因此目前這些關稅水準大致已定。

葛里爾透露,近來接到大量電話,希望與美方進一步洽談合作,從目前公布的稅率來看,「外界已可清楚看到總統關稅政策的輪廓與走向」。

問及川普似乎將各種議題與貿易關稅混為一談,比如對加拿大支持巴勒斯坦建國一事發難,對此葛里爾表示總統擁有「外交事務權力」,可以為了推進美國的地緣政治利益對其他國家施加懲罰關稅。

紐時報導描述,葛里爾認為,這類出於政治動機的關稅本質上就是制裁,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比制裁輕一階」。

至於川普因巴西政府起訴期前總統波索洛納而課以重稅,葛里爾認為,這完全是總統的職權範圍,不在他的負責範圍內,並強調自己「只是負責貿易的人」。

另一方面,問及美國對中國關稅寬限期將在8月12日截止是否會延期時,葛里爾回應目前正在研議中,強調美中對話正面,在官員與領袖層級都進行溝通,正努力朝延後期限的方向前進。

對於斯德哥爾摩會談是否從中方獲得具體承諾,葛里爾表示機密會談不會細談內容,「但我們的重點主要放在稀土磁鐵與礦物上,美方目前關注的重點,是確保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磁鐵,以及相關供應鏈」。他評估,目前而言,「大概已經達到一半的目標」。

 
別指望7日關稅生效前還有機會調降 美貿易代表:基本上已經定案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周日在CBS節目《面對全國》(Face the Nation)受訪時表示,美國最近對多國祭出的關稅應該會繼續執行,不會因為正在進行的談判而有所調整。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五簽署行政命令,對多國加徵高額關稅,其中加拿大商品課徵35%,巴西商品為50%(部分例外),印度為25%,台灣為20%,瑞士則為39%。

儘管美國過去在部分談判中展現彈性,像最近和歐盟達成協議時便調降關稅,葛里爾強調,這一輪的稅率「基本上已經定案」。他說:「許多關稅其實是談判成果,有些已經對外公布,有些尚未公開,也有些稅率是根據每個國家的貿易逆差或順差程度決定。」

葛里爾明確表示,未來幾天不太可能重談。不過白宮經濟顧問哈賽特說,對尚未和美方達成協議的國家,對話仍會繼續。

葛里爾也談到和中國大陸的談判進展,稱「目前情況相當正面」,雙方聚焦在磁鐵和稀土礦物等戰略物資的供應鏈議題。他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確保這些關鍵原料的供應不中斷。就進度來說,我認為我們大約完成一半了。」

按葛里爾的說法,多數新關稅將自8月7日起正式適用,讓海關有時間調整徵收系統。

這波關稅已定,但美方仍保留未來與部分貿易夥伴談判的空間。但在此之前,相關國家經濟勢必得因應8月上路的新條件。

 
銅箔基板廠台光電注資加州子公司 擴大投資美國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銅箔基板(CCL)廠台光電(2383)昨(3)日宣布,加碼投資美國加州全資子公司Arlon EMD 4,900萬美元(約新台幣14.5億元)。這是又一家重量級台灣企業擴大投資美國,該擴建計畫預計2026年底在加州營運。

台光電是台灣證券史上,第一檔股價站上千元的PCB相關個股,上周五(1日)收盤價為1,120元、漲15元。法人看好,隨著CCL需求續強,台光電擴大美國投資,搶搭美國製造商機,將助攻營運。

台光電表示,此次投資是在先前已投入的新作業系統、壓合設備及其他硬體升級的基礎上,再安裝兩台新的上膠機、自動化硬體、化學混合設備及其他設施。Arlon EMD是美國專業材料製造商,加州製造基地45年來為北美、歐洲、亞洲市場提供服務。

台光電董事長董定宇表示,這項投資將強化公司在北美生產的產品組合,能更快速回應市場需求,亦能降低風險並應對產能需求的激增。

台光電超前部署全球產能,2025年將完成中國大陸黃石、中山,以及馬來西亞檳城廠區擴充,總產能提升33%。2026年接續在桃園、昆山、中山投資新廠房及產能。馬來西亞檳城也將在2026年啟動產能擴充,完成後總產能將再增近30%。

 
要聞
歐盟AI監管法案生效 最高罰12億
編譯林聰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隨著歐盟人工智慧法案(AI Act)的新條款於八月二日生效,AI供應商在歐洲將受到國家的監管,違規者面臨最高三千五百萬歐元(約台幣十二億元)罰款,而通用人工智慧(GPAI)也被納入監管。

在國家監管方面,八月二日起成員國須通知歐盟執委會,將指派哪些市場監管機關來監督企業是否遵守這項AI法案。但Euronews引述民主與科技中心公平與數據計畫主任卡布雷拉報導,許多成員國無法在生效日前指派監管機構。

歐洲政策研究中心 (CEPS) 副研究員波古茨基說,所需作業相當複雜,包括各國需建立市場監管機關、制定制裁制度,並找到具備AI、網路安全等專業知識的人員。此外,歐盟和國家層級也需妥善協調,他說,AI法案如何與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數位服務法和數位市場法等現有法規互動,這非常複雜且具挑戰性。

同時生效的還有處罰條款,違反AI法案的公司可能被處以最高三千五百萬歐元罰款,或最高相當於其全球年營業額百分之七的罰款,以較高者為準。卡布雷拉指出,成員國選擇罰款的作法可能會有很大差異。

此外,GPAI系統也納入監管,這些系統包括社群平台X的Grok、Google的Gemini和OpenAI的ChatGPT等大型語言模型。歐盟委員會七月發布了GPAI實踐準則,規範透明度、版權及安全保障等問題,目的在協助GPAI模型供應商遵守AI法案。

歐盟執委會說,未簽署該準則的公司將面臨更嚴格審查,簽署的公司則被視為遵守AI法案。美國科技巨頭Meta上周表示不會簽署,但Google和OpenAI等公司則表示將會簽署。

 
金融3業 上半年獲利大減37.5%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聯合報
金管會最新公布金融三業(銀行、證券和保險業)獲利,關稅衝擊、台幣匯損、股債震盪等因素夾殺,今年上半年金融三業獲利三七八一點一六億元,比去年同期的六○五○點七六億元減少二二六九點六億元,大減百分之卅七點五。金融圈人士認為,川普關稅衝擊的效應,在下半年會繼續擴散,並進而從產業蔓延至員工相關的消金業務,如房貸、信貸等資產品質,股市震盪也考驗券商自營部操作績效,下半年會否衰退更多有待觀察。

今年上半年包括儲匯在內的全體銀行業獲利為三○一八點八億元,去年同期為二九九二點八億元。保險局統計則顯示,由於台幣升值造成嚴重匯損,相較去年上半年壽險獲利二一四五億元,今年上半年僅卅五億元,加上產險業獲利一五九億元,保險業獲利僅一九四億元,為近五年來同期最慘。

 
美國關稅政策引爆漲價潮 PC跟進調漲遲早的事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關稅政策引爆科技產品漲價潮,任天堂即日起調高美國市場Switch售價,開漲價第一槍後,蘋果也可能調升iPhone 17系列新機價格,業界研判,PC業也可能「撐不住」,接棒在之後漲價。

研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示警,受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影響,2025下半年起PC出貨量相對於去年同期增速可能放緩,加上美國市場產品可能漲價,恐不利品牌雙A宏□(2353)、華碩(2357)等PC供應商下半年營運。

即便美國232調查尚未出爐,目前PC、智慧手機、伺服器等仍屬於對等關稅豁免範圍。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全球PC製造業高度集中在中國大陸,持續為產業帶來重大挑戰,尤其是關稅相關風險。

儘管美國暫時豁免筆電關稅,短時間緩解業界壓力,但政策不確定性始終存在,而半導體232調查出爐後,可能會新增額外關稅,加遽PC業界擔憂。

業界動態方面,華碩因輝達RTX50平台新機上市,加上提前拉貨至北美市場,第2季PC出貨量呈現明顯提升。針對下半年市況,華碩共同執行長許先越先前坦言,現在還很難講,主要是匯率及關稅問題都不確定。

 
鋼筋本周行情向上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經濟日報
中鋼(2002)調漲9月鋼價的機會愈來愈高,鋼筋市場不遑多讓,預期今(4)日豐興(2015)新價同樣趨漲,有望出現連兩周向上,主因在於原料支撐、廢鋼與小鋼胚價格持續高檔。

上市鋼廠主管指出,近期鋼筋市場出現明顯上行趨勢,顯示成本與供給雙重因素正對價格形成強勁支撐。商情顯示,上周豐興鋼筋每公噸漲300元,各主要電爐廠與單軋廠普遍限量接單,部分鋼廠甚至惜售不接單,反映售價尚未完全漲足的現況。

造成鋼筋價格上漲的關鍵,在於廢鋼與小鋼胚價格持續高檔,加上新台幣近期貶值,進口原料成本節節上揚。

鋼廠測算,以目前進口美國貨廢鋼每公噸CFR 300美元、成交價約298美元計算,電爐廠生產每公噸鋼筋的成本至少要達到1.63萬元,但目前國內鋼筋售價低於這個價錢。

此外,鋼筋原料小鋼胚供應持續緊俏,俄羅斯、大陸鋼胚每公噸CFR 465美元上下,以匯率換算成本約為每公噸1.6萬元,就算直接採購小鋼胚軋延鋼筋還是沒賺頭。

鋼廠指出,鋼筋已連續兩周上漲,下游雖有壓力,但若原料價格未見鬆動,鋼廠難以承擔虧損生產,後續調價勢在必行。

 
大陸整頓鋼鐵產業、本月接單成長 中鋼:9月鋼價有望調高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經濟日報

鋼市回暖訊號強烈,中鋼(2002)帶頭喊漲。大陸對鋼鐵產業展開整頓、縮減產能,其鋼材出口報價每公噸上漲20至30美元,加上國內燁輝、裕鐵、盛餘等大戶鋼廠8月對中鋼訂單量較7月增長,各種跡象彰顯鋼市基本面回穩趨堅。

中鋼董事長黃建智透露,「9月鋼價有機會調高」。法人表示,中鋼如願提高9月盤價,將是近五個月來首見漲盤,接下來銜接第4季傳統鋼鐵產業旺季,鋼鐵產業後市值得期待。

上市鋼廠主管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在外界認為鋼市內外銷普遍仍陷低潮的情況下,主力外銷單軋廠燁輝二天前開出的8月盤價,主力品項鍍鋅、烤漆鋼捲每公噸提漲500元,為鋼價上漲開出第一槍,令市場為之振奮。

黃建智指出,這波鋼市回暖並非自嗨喊漲,而是有憑有據。首先,大陸政策整頓鋼鐵產業,直接產出鋼廠限產的明確成果;根據最新商情,大陸鋼鐵出口報價每公噸已經調高20美元至30美元,市場是透明的「大家都看得到」。

另一方面,中鋼下游用戶8月的訂單數量,確實比7月增長;加上新台幣匯率近期回貶到30美元,對以外銷為主的國內用鋼產業來看,海外接單將更有底氣,各種情勢都明顯轉為有利,對鋼價當然有助攻效果。

中鋼預定8月中旬開出9月盤價,黃建智說,「只要有漲價的機會,中鋼一定會把握」。 上市鋼廠主管表示,距離年底結帳只剩四個多月,對中鋼用戶來說,並不排斥漲價,沒有上游喊漲帶動,市場將成一灘死水,買賣雙方都沒有信心。

尤其重要的是,鋼價長期處於低潮,存貨跌價損失將在年底結帳時形成龐大壓力,影響全年度的營運表現,所有經營者都不希望看到虧損的報表,「中鋼在關鍵時點調漲鋼價有其必要性,並可帶來良性循環」。

黃建智指出,全球地緣政治影響地緣經濟發展,現在鋼鐵產業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呼籲產上下游一定要起步,做供應鏈轉型,因為「不是這波景氣低潮過後就會否極泰來」,後面的考驗還很多,鋼鐵的未來不能只靠低價。

黃建智說,以前鋼廠如果A地賣不好就轉往B地銷售,跟游牧民族一樣逐水草而居,但現在全球都面臨關稅問題,舊的思維模式恐怕無法因應,除非直接或間接產品不銷往美國,但這現實上又不太可能。

上市建商主管認為,國內鋼鐵供應鏈轉型雖然陳義過高,也是屬於長期的功課,但理性觀察的結果,確實愈早起步愈好,很多公司治理優良的鋼廠已經從內部革新做起,尤其中鋼有很多資源可以銜接運用。


延伸閱讀

鋼筋本周行情向上

 
房東租金獲綜所稅的房屋租賃所得租稅優惠 三個樣態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維護租稅公平,財政部近年持續加強查核個人房屋租賃所得申報情形,財政部高雄國稅局提醒房東應誠實申報租金收入,房東若符合三種特定條件,可分別適用不同租稅優惠。

高雄國稅局表示,一般而言,個人出租房屋收取租金,應以全年租賃收入減除必要損耗及費用後餘額為所得額,併入當年度綜合所得總額辦理結算申報;若無法提出確實證據來核實減除,則按租賃收入的43%計算必要損耗及費用。

如果房東將房屋出租給接受政府租金補貼者、提供社會住宅使用、委託代管業或出租給包租業轉租時,還可享有綜所稅的房屋租賃所得租稅優惠。

國稅局指出,若房東出租給接受政府各項租金補貼者,可依住宅法第15條規定,每屋每月享有1.5萬元免稅額;若出租做為社宅使用,每屋每月享有1.5萬元免稅額,同時必要損耗及費用可以租賃收入60%計算。

若房東依照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將住宅委託「代管業」管理或出租給「包租業」轉租,且契約約定供居住使用一年以上者,每屋每月免稅額度為6,000元,在計算必要損耗及費用時,超過6,000至2萬元部分,適用53%、超過2萬元部分適用43%。

舉例來說,王先生2024年1月至12月間分別將A屋、B屋、C屋及D屋以每月租金2.3萬元出租給符合法定條件的不同對象,但沒有檢附相關費用憑證據實減除。

王先生2025年申報2024年綜所稅時,應申報租賃所得,適用接受政府各項租金補貼者,扣除免稅額後、應申報租賃所得為54,720元;提供作為社宅使用者,應申報租賃所得為38,400元;交由包租代管業者轉租者,應申報99,480元。若不符所有優惠條件者,則應申報租賃所得157,320元。國稅局提醒,納稅人應自行檢視以往年度是否出租房屋未依規申報租金,如有短漏報所得,在未經檢舉、未經稽徵機關指定人員調查前補報補繳稅款並加計利息,即可免罰。

 
廣達、晟銘電 奪Meta新一代客製化AI伺服器大單
記者陳昱翔/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Meta全力衝刺AI算力布建,並擴大資本支出,近期對台廠釋出新一代客製化晶片ASIC AI伺服器專案大單,由代工大廠廣達(2382)與機殼廠晟銘電(3013)聯手拿下,總出貨櫃數上看6,000櫃,挹注廣達與晟銘電營運高飛。

針對訂單狀況,國內供應鏈均不對單一客戶評論。據悉,Meta這筆新一代客製化ASIC AI伺服器訂單所需的ASIC晶片由美商博通獨家供貨,晟銘電提供機櫃、部分水冷零組件與sidecar等,訂單最多,是此案台廠最大贏家,廣達則操刀最終組裝。

法人指出,ASIC AI晶片比起輝達、超微供應的通用AI晶片,具備功耗更低、效率更高等優勢,吸引亞馬遜AWS、Meta等大積極搶進,藉此打造AI基礎設施,以更高效地訓練複雜模型,而非僅依賴通用晶片。

隨著北美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資本支出持續增加,研調機構預期,2026年ASIC AI晶片產量增幅將達23%至46%,成為AI領域中的亮點。廣達、晟銘電此次奪下Meta ASIC AI伺服器專案大單,更是洞燭機先。

Meta積極搶攻AI市場,日前宣布上調2025年資本支出,從原預估640億美元擴大至720億美元,並預告2026年資本支出續揚,市場按讚,推升Meta股價過去五個交易日股價勁揚5%,廣達、晟銘電也可望跟著沾光。

Meta並宣布成立「超智慧實驗室」,全力開發下一代AI模型,預計明年啟用,將成為全球第一個千兆瓦級叢集的超級AI智慧實驗室,藉此打造具備深度了解用戶、理解用戶的「超級AI」。

因應超智慧實驗室與後續AI資料中心能更符合自身需求,Meta明年起大量導入ASIC專案AI伺服器,內部暫定新一代ASIC專案AI伺服器名為「Santa Barbara」,用以取代現有的ASIC專案AI伺服器「Minerva」,目標建置6,000個機櫃,最快今年底至明年陸續完成。

消息人士透露,Santa Barbara將大幅度升級,TDP將達到180kW以上,預期需要高度客製化的機櫃、sidecar與水冷零組件才能組合而成,不僅組裝門檻高,且零組件的規格也高,因而需要台廠協力完成。

供應鏈人士指出,Meta已經敲定二至三個新一代ASIC AI伺服器專案,本季拍板最終設計方向,並於第4季啟動試產,廣達與晟銘電已攜手拿下Meta新一代ASIC AI伺服器專案。

法人表示,隨著美系四大CSP紛紛上調AI資本支出,估計未來幾年都會呈現競爭劇烈的軍備競賽,市場對AI零組件的需求勢必將有增無減,這將是台廠搶攻商機的契機,而廣達與晟銘電過往就與Meta存在長久的合作關係,有望受惠最大。

 
美中AI競賽 仁川DDM會議短兵相接
編譯林聰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和中國大陸甫發布各自的人工智慧(AI)競賽計畫,希望能贏得這場競爭,而這兩大超強本周將首次面臨考驗,將於今天在南韓揭幕的亞太經合會(APEC)數位及人工智慧部長會議(DMM)會議,向正在選邊站的亞洲國家推銷其AI產品。

美國官員擔心,如果美國企業缺席,華為等陸企將在其他國家攻城掠地,過去廿年來全球許多國家的電信基礎設施都使用華為產品。美方擔心的主要風險是,若與其他國家共用美國晶片和軟體,最終將會落入對手手中。

這場會議將在仁川舉行三天,有廿一個國家參加。美國官員說,川普政府將在會中宣揚其出口美國AI戰略。華府的目標是解釋為何美國晶片和軟體最適合在醫療保健等產業部署AI,並能在這場競爭中技壓中國大陸。

大陸官員也將利用此次會議展示其AI產品,他們表示,在政府雄厚資金以及建立全球開放模型社群願景的支持下,他們的產品將日新月異。

美國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克拉茨修奧斯說:「我們的訊息很簡單:美國AI對商業開放。」他並表示,目標是告訴其他國家,美國希望盡可能簡化AI交易。

克拉茨修奧斯協助主持美國AI策略的發展以及執行川普總統最近所簽署的行政命令,其中一項行政命令的重點是將美國技術出口國外,並透過美國進出口銀行和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等融資機構協助完成交易。

這項新計畫可能有利於被選中出口的美國公司,預計主要競爭者包括晶片設計公司輝達、ChatGPT製造商OpenAI等公司。

今年初,大陸新創公司DeepSeek發布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模型,藉由提升效率來降低成本。如今許多國家都在使用DeepSeek的產品,以及阿里巴巴集團等其他陸企的模型。

此外,大陸優先發展世界其他國家都可使用的開放原始碼模型,這項策略可能會削弱美國的競爭力,因為美國最好模型都是私有的。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