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9/08 第617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政府潛藏負債破20兆創新高 勞保破產壓力愈來愈大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聯合報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截至今年六月底,勞保潛藏負債暴增至逾十三點五兆元,一年之間暴增一點七兆元,連帶推升我各級政府潛藏負債高達廿點五兆元,突破廿兆元關卡,雙雙創下新高。這顯示隨著高齡化及少子化趨勢下,領勞保年金人數愈來愈多,金額愈領愈高,勞保破產壓力愈來愈大。

「潛藏債務」是指政府「未來或有給付責任」,因性質屬於政府未來應負擔的法定給付義務,未來可能藉由保險費率調升、給付調整等方式因應,最後手段就是由政府編列預算撥補。

近年來,涵蓋千萬勞工的勞保,潛藏負債增加最多。主計總處指出,依勞保局以去年十二月底為基準日,投保人數一○二一萬人,折現率及資產報酬率百分之四點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百分之一點八、投保薪資增長率百分之一點九等假設條件下,精算未來五十年應計給付現值約十四兆八三二五億元,扣除截至六月底已提存責任準備一兆二六九三億元,未提存金額為十三兆五六三二億元。和去年六月底相比,暴增一兆七○○四億元。

比較今年和去年勞保精算條件,折現率及資產報酬率由百分之四提高至四點五,投保薪資成長率調高至一點九,CPI年增率增至百分之一點八。前兩者可增加勞保基金收益及勞保每年保費收入,但調高CPI年增率則會使未來老年年金給付暴增。

簡言之,即便是勞保基金操作績效佳,因薪資成長可增加勞保保費收入,但難敵隨著物價調升的老年年金給付快速膨脹,整體來看,未來勞保整體支出成長速度遠大於收入,導致潛藏負債暴增。

截至去年底,領取老年年金給付人數來到一八七萬人,去年領取老年年金金額四一七六億元;若加上一次金,合計金額為五○二八億元,勞保保費收入連付老年給付的錢不夠,因此年年需要政府撥補。

除了勞保潛藏債務,國民年金保險截至六月底未提存金額為六一九五億元、中央和地方政府負擔舊制軍公教人員退休金估算未來卅年合計三兆一八四一億元、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方面,中央和地方未提存金額共二兆九一九四億元。

 
本周財經焦點
本報訊聯合報

 
勞保潛藏負債飆至13.5兆 一年間暴增1.7兆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主計總處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勞保潛藏負債暴增至逾13.5兆元,一年之間暴增1.7兆元,連帶推升各級政府潛藏負債高達20.5兆元,突破20兆元關卡,雙雙寫下新高紀錄。

這代表隨著高齡化及少子化趨勢下,領勞保年金人數愈來愈多,金額愈領愈高,勞保破產財務壓力也愈來愈大。

「潛藏負債」是指政府「未來或有給付責任」,性質因屬政府未來應負擔的法定給付義務。未來可能藉由保險費率調升、給付調整等方式因應,最後手段就是由政府編列預算撥補。

官員表示,潛藏負債與「公共債務法」規範的政府舉債不同,因此不會列入政府債務。不過,潛藏債務增加仍是政府長期負債的警訊,也代表下一代負擔。

政府潛藏債務主要是政府為強化軍、公、教、勞、農漁民及一般國民之老年經濟生活保障,提供各種社會保險及退休金。

主計總處自2009年起公布政府潛藏債務,由13.7兆一路上升,2014年破18兆;之後因軍公教年改回降至17兆水準,但隨人口少子化及老化趨勢,2019年起又回升至18兆,2024年來到逾18.7兆元,截至2025年6月底,潛藏負債更高達20.5兆元,較前一年增加1.7兆元。

近年來,涵蓋千萬勞工的勞保潛藏負債增加最多。主計總處指出,依勞保局以2024年12月底為基準日,投保人數1,021萬人,折現率及資產報酬率4.5%、物價指數年增率1.8%、投保薪資增長率1.9%等假設條件下,精算未來50年應計給付現值約14兆8,325億元,扣除已提存責任準備1兆2,693億元,未提存金額為13兆5,632億元。若和2024年6月底統計相較,竟暴增1兆7,004億元之多。

參加人數918萬人的國民年金保險,以2024年12月底、以月投保薪資1萬9,761元、折現率4%、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1.5%等假設下,精算未來淨保險給付現值約1兆3,905億元,扣除已提存責任準備7,710億元,未提存金額為6,195億元,和前一年相較大致呈持平。

舊制軍公教人員退休金估算未來30年,中央政府負擔達2兆2,024億元,地方政府達9,817億元,合計3兆1,841億元。主計總處指出,這項法定義務負擔依法由各級政府估算各年請領額,逐年編列預算支應,尚未有積欠情事。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以2024年12月底為基準日,參加人數63萬餘人,折現率4.5%,通膨相關調薪率1.1%等假設條件,精算50年中央政府應負擔支出為1兆5,482億元,地方政府為2兆3,848億元;扣除已提存基金數4,094億元,及地方政府提存6,042億元,未提存金額中央政府有1兆1,388億元,地方政府則有1兆7,806億元,合計2兆9,194億元。

 
信新青安卻套高檔 營造老董:房市下行助長觀望
記者黃寅/台中即時報導聯合報
政府雖拍板新青安房貸鬆綁,將其排除在銀行法72-2的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營造公司負責人張啟章說,新青安開辦後,購買的年輕首購族大概都買在高點,跟著政府的政策走竟是套在高檔,將影響後續首購族跟進,而目前房地產市場走空,議價空間變大,也加深了購屋民眾的觀望心態。

以專蓋別墅聞名的禾固營造董事長張啟章目前正籌備成立「中台灣營建廠商聯誼會」主力以營建小包、建材商等為主,並匯集律師、會計師為顧問,目前已有近百廠商參與。

張啟章坦言,房地產景氣下行,預計至少3、4年內不會好,且各廠商不少都是二代接班,為了妥為因應,避免在這波下行中受傷,因此號召成立,預計9月30日舉辦成立大會。

他表示,政府打房後,中部房地產去年漸漸已有停滯趨勢,川普四月宣布課徵對等關稅,等於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原本還期待房地產繼續好下去的建商這時候算是真實感受到市場環境已經改變,加上政府打房的力度並沒有減緩,房市走空幾乎已經確立。

張啟章說,目前的環境很明顯,就是土地、工人和建材都降價了。建商有土地的不敢推案,工人也變得好請了,建材價錢也沒有以前那麼貴,明顯與前幾年不同。

要說到底降了多少?很難講,因為每個地主和建商財力不同,有的人土地價格跌了1成想賣卻賣不掉,還有的建商則是前面賺到錢,現在還在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議價空間加大了」。

他說,新青安2023年8月推出後,造成年輕首購族一波搶購潮,但事實證明,他們都買在房市的高檔,目前即使「水龍頭開大了一點」但是年輕人看到聽政府的話結果是套在高檔,接下來勢必會更為謹慎。

張啟章說,若是新推案的個案,土地是降價後低價取得,又在工人和建材價格下降後興建,房價才有可低一些。但整體而言,房市已是在下行趨勢中。

 
國際財經要聞
從台灣蘭花到南韓泡麵…關稅正重擊亞洲利基出口 FT:威脅投資與就業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實施的關稅,正在重擊從台灣蘭花種植業者到南韓泡麵製造商等亞洲利基出口,威脅相關產業的投資與就業。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台灣領先全球的晶片產業占六成外銷額,目前多數仍暫免川普關稅衝擊,但在台南後壁,離台積電最新廠房車程僅半小時的蘭花農民,卻擔心生計可能遭川普關稅摧毀。

位於台南後壁的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是台灣蘭花產業的核心,掌控逾六成的美國活體蘭花市場。台灣300多家小型蘭花種植業者,去年共出口6,800萬株蘭花苗,總值1.9億美元,其中33%銷往美國。

鮮明農業經理林豐沛指出,「在4月川普普徵10%關稅到7月期間,我們的出貨量已減少了20%」。美國8月對台灣外銷商品加徵20%的「對等」關稅,更形雪上加霜。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秘書長曾俊弼說,「再加上新台幣升值,我們所有獲利完全蒸發」,「很難讓客戶消化額外的關稅成本」。

鮮明農業還在等待美國客戶下新的訂單,一些買主已取消訂單,其他買主則正在協商購買較小、較便宜的種苗。

日本鯖江的鏡片製造商也擔心美國關稅將拖累銷售,市場被價格更低的中國大陸對手搶走。產品有七成外銷美國的乾鏡片公司(Inui Lens),目前正在生產的明年1月上市產品價格已確定,但預期未來的新產品將面臨由誰負擔15%關稅成本的艱辛談判。該公司營業部部長吉田圭助表示,將試圖和客戶各自分擔一半的額外成本。

鯖江所在的福井縣每年對美國的約240億日圓(1.63億美元)外銷中,約半數是光學設備。業者希望當地政府的補貼計畫能避免裁員。

川普關稅也正在澆熄原本受惠於「韓流」的南韓泡麵出口熱潮。

南韓去年泡麵出口衝上1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但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的資料顯示,今年7月拉麵出口額年減17.8%至1,420萬美元,遠低於上半年的41%成長率。生產超辣「火雞麵」的三養食品表示,勢將因美國關稅而調漲售價,現在正與主要美國零售商協商漲價幅度。

另外,印度海產出口商協會(SEAI)主席庫馬爾表示,川普的關稅已使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沿海的養蝦業者遭遇「困境」,擔心美方國的50%關稅可能扼殺對美出口,讓關稅僅15%的厄瓜多、以及19%的印尼乘機補位。

 
歐美貿易協議恐告吹?川普擴大50%鋼鋁關稅 歐洲廠商吞重稅怒轟反制
編譯盧思綸/即時報導聯合報
華爾街日報6日報導,美國擴大50%鋼鋁關稅適用範圍,衝擊歐洲設備製造商,引發反彈,要求修改歐美貿易協議,不滿情緒發酵蔓延到歐洲議會,可能修訂對美國部分商品的零關稅待遇,歐盟與美國談定不到兩個月的協議危在旦夕。

川普政府8月擴大50%鋼鋁關稅至數百種含有鋼鋁的產品,最初僅適用鋼鋁產品本身及部分鋼鋁製零件,如螺絲;現在增加納入使用鋼鋁組件產品,如馬達、泵浦、機床及建設工程設備。

如今,歐洲出口商實際面臨的關稅依產品金屬含量而異,導致大量廠商被課高於歐美談妥的15%關稅,不滿情緒逐漸升高,廠商也開始暫停對美出口。

歐洲機械工程產業協會(VDAM)主席卡夫拉特(Bertram Kawlath)8月底致信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表示,目前約3成輸美機械商品被徵50%關稅,正要求歐洲議會為機械業爭取比照15%關稅的上限。

以一台價值100萬美元機器為例,如果含有20%鋼鐵,即20萬美元的部分須交50%關稅,另外80萬美元須交15%關稅。合計下來,每台機器須支付22萬美元關稅,相當於22%稅率。美國已表示,將每4個月檢討一次金屬關稅清單,進一步增加不確定性。

德國籍的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朗吉(Bernd Lange)認為,歐美協議毫無保障與可預測性,他指出,預期議員將要求修改歐美協議草案,以取消或降低7月協議中涵蓋的一系列美國進口商品關稅。

朗吉質疑:「既然歐洲生產商現在不僅要繳15%關稅,還得承擔鋼鋁關稅,那歐盟為何還要對美國機車給予零關稅?」

 
美將公布8月CPI 牽動降息2碼期待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聯合報
美國本周將公布牽動聯準會九月降息前景的最後一份重大經濟報告:八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這項數據預料撼動不了聯準會下周降息的預期,但彭博經濟學家認為,基於核心通膨預料將維持僵固,可能會對降息兩碼的市場期待澆冷水。

美國將於十日發布八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預料年升率維持在百分之三點三,核心PPI年升幅將下滑○點二個百分點到百分之三點五。至於十一日公布的八月CPI,預料將比去年同期攀升百分之二點九,年升幅比七月提高○點二個百分點,核心CPI年升率估維持百分之三點一。

經濟學家將細加分析美國關稅成本升高對消費者物價的推升幅度,彭博經濟學家認為,雖然市場已充分預期聯準會將在九月降息一碼,但本周公布的八月CPI與PPI數據都難以強化降息兩碼的論據。

 
本周開盤前 五件國際事不可不知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股市上周五收跌,美債大漲,因美國最新就業數據顯示經濟前景轉差,但也為聯準會(Fed)在下周降息鋪路。本周市場將聚焦周四公布的通膨數據。另外,晶片巨擘博通上周五大漲9.4%,帶動台積電ADR也大漲3.5%。以下是本周開盤前,最值得留意的五件國際要聞:

日本首相石破茂請辭 日圓周一走貶、日債有壓

在黨內逼宮壓力日增下,日本首相石破茂7日正式宣布請辭自民黨黨魁與首相職務,為執政聯盟7月參院敗選負責,11個月來的任期畫下句點。朝日新聞已報導,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可能在10月初舉行。由於目前經濟前景不穩,自民黨黨魁爭奪戰鳴槍,讓日本進入長期的政策不確定時期,可能對日本匯市與債市造成壓力。

日圓周一(8日)盤初貶值0.54%,報148.23日圓兌1美元。

OPEC+同意10月起再溫和增產 油價周一持穩

石油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7日同意,10月起再度增產,每日產量再增加約13.7萬桶,凸顯OPEC+改變產油策略,進一步追求市占率,而非捍衛油價。OPEC+此舉預料將進一步加重國際油價下壓。

OPEC+發表聲明表示,加速結束之前的減產措施,之前縮減的每日165萬桶產量將部分或全數恢復,但未提供恢復的時間點,而是取決於市況。

由於增產消息已反映再上周的油價走勢中,國際油價周一(8日)盤初小幅上漲。布蘭特原油11月期貨漲0.15%,報每桶65.60美元;西德州中級原油(WTI)10月期貨漲0.1%,報每桶61.93美元。

數百名韓國工人在美被拘留後 南韓已派出包機要將他們接回國

美國聯邦移民局上周四在喬治亞州突襲韓國現代和LG能源合資營運的電動汽車電池工廠營建工地,逮捕了475 名工人,其中大多數是韓國公民。南韓統府一名高級官員周日在電視演講中表示,韓國官員已與美方就釋放工人一事完成會談,南韓政府已派出飛機將他們接回國。

川普官宣三人進入Fed主席決賽圈 市場則估年底前降息三次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視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Fed現任理事沃勒以及前理事華許為取代Fed現任主席鮑爾、執掌央行的最終人選。川普當天稍早曾暗示,雖然他已差不多想好要選誰,但還是會走面試的流程。

另外,在美國8月就業數據弱於預期後,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鋒裕匯理(Amundi)及巴克萊銀行(Barclays)等金融機構都預期,Fed今年底前將降息三次。

中國央行連續第10個月增持黃金 金價周一盤初維持在高檔

中國央行於8月連續第10個月增持黃金,以繼續推動其美元為主的儲備資產多元化配置。

根據周日公布的數據,上個月中國央行黃金持有量增加了6萬金衡英兩,至7402萬金衡英兩。中國自去年11月開始新一輪黃金增持,累計購買了122萬金衡英兩。

國際現貨金價周一盤初報每英兩3,589美元,漲幅不到0.1%,維持在歷史新高價位附近。

 
要聞
ASML要助攻歐洲拚AI 將成為法國Mistral AI最大股東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消息人士透露,荷蘭半導體製造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即將成為法國AI新創公司Mistral AI的最大股東,目標強化歐洲的科技主權。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的說法報導,ASML將投入13億歐元(約 15 億美元)參與Mistral的17億歐元(約20億美元)的籌資案,預料將在Mistral董事會中取得一個席次。由於協商為私下進行,消息人士要求匿名。

消息人士表示,這輪籌資將使Mistral成為歐洲最具價值的AI公司,在最新的C輪融資中估值達100億歐元(約117億美元)。

ASML不願置評。Mistral也未回覆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Mistral常被視為法國及歐洲的AI領導業者,其競爭目標包括美國的OpenAI與Alphabet旗下的Google。

消息人士說,ASML入股Mistral將把兩家歐洲科技領導企業結合起來,而ASML提供的資金能幫助Mistral減少歐洲對美國及中國AI模型的依賴。

ASML生產的微影設備是生產先進晶片不可或缺的設備,該公司也利用AI來提升工具效能。透過導入Mistral的數據分析與AI技術,ASML可能強化工具效能,並開發更多新產品。

ASML是全球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的獨家供應商,客戶包括台積電與英特爾。每台EUV機器售價約1.8 億美元,是製造最先進晶片的重要設備。

Mistral在去年B輪融資後,估值已超過60億美元,並獲得輝達(Nvidia)資助。英國金融時報本月稍早報導,Mistral正與MGX及其他投資人商談,計劃以100億美元估值募資10億美元。彭博新聞上周則報導,Mistral的融資輪可能將公司估值推升至140億美元。

Mistral創立於2023年,由前DeepMind研究員Arthur Mensch與前Meta研究員Timoth□e Lacroix、Guillaume Lample共同創辦。

 
通膨效應 加劇勞保潛藏負債困境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主計總處統計,勞保潛藏負債較前一年暴增1.7兆元,除了老年年金給付人數及金額逐年快速增加外,自今年起調整精算條件,其中物價指數年增率由原0.9%調升至1.8%,這代表著勞保老年年金給付將隨通膨而大幅增加。

比較今年和去年勞保精算條件,折現率及資產報酬率由4%提高至4.5%,投保薪資成長率由1.5%調高至1.9%,CPI年增率由0.9%倍增至1.8%。前兩者可增加勞保基金收益及勞保每年保費收入,但調高CPI年增率則會使未來老年年金給付暴增。

先前,勞保局精算潛藏負債由近十年CPI平均年增率0.9%,因近年全球通膨高漲,致勞保年金給付必須跟著CPI指數調高。因此改以近三年CPI年增率為1.8%來精算。

簡言之,即便是勞保基金操作績效佳,因薪資成長可增加勞保保費收入,但難敵隨著物價調升的老年年金給付快速膨脹,整體來看,未來勞保整體支出成長速度遠大於收入,因此潛藏負債才會暴增。

截至2024年底,領取老年年金給付人數來到187萬人,去年領取老年年金金額達4,176億元;若再加上一次金,合計金額高達5,028億元,勞保保費收入連付老年給付的錢不夠,致勞保年年入不敷出,因此年年需要政府撥補。

勞動部2024年發布精算報告指出,因政府近年大力撥補,加上勞保基金投資效益提升,勞保基金破產年限從上一次精算的2028年延至2031年,破產危機再延後三年。

 
稅局提醒企業訂單減少時 資產閒置折舊不可中斷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部分企業受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而縮減生產規模,甚至實施無薪假。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企業購置的機器設備即便因景氣下行而閒置,仍應照常提列折舊,不可中斷,不能因為訂單減少自行減少提列或自行遞延補提。

南區國稅局提醒,除非折舊方法是以工作時間、生產數量來算,否則仍應依照原折舊方法繼續提列。

根據營所稅查核準則規定,固定資產折舊應逐年提列不得間斷。而針對固定資產的折舊提列方法,主要包含平均法、定率遞減法、年數合計法、生產數量法、工作時間法等。較多公司採用平均法。

國稅局表示,近來部分企業受對等關稅影響,訂單減少,造成部分資產閒置,但別因為資產閒置而忽略折舊提列規定。

若公司是採取工作時間法、生產數量法,也就是根據運轉時數、或實際產量來提列折舊,使用這種折舊方式,若無訂單,在設備實際未運轉、實際沒有產能下,閒置期間的折舊費用自然為0。但若公司採用平均法、定率遞減法等其他方式,就應依原本採用的提列方式繼續提列折舊,不能在設備閒置期間中斷,否則國稅局將會在應提列年度調整補列。

舉例來說,甲公司在疫情期間接獲急單,2020年1月購置一台機器設備,成本300萬元,預估殘值50萬元,耐用年限五年,採平均法提列折舊,每年應提列50萬元。

但甲公司2023年下半年受經濟景氣影響,產量巨幅下滑,導致這台機器設備閒置未使用,甲公司就該設備僅提列2023年上半年折舊25萬元,並且調整產線排程,預估在2024年下半年景氣回升機器設備恢復使用時,續提2024年下半年折舊費用25萬元。但依規定甲公司仍應在2023年照常提列50萬元折舊。

 
新聞中的法律/勞工試用期 也要保勞保
吳品霏經濟日報
依照《勞工保險條例》第6條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第6、7條規定,受僱公司行號等事業單位的勞工以雇主為投保單位,無一定雇主勞工、自營作業者以所屬職業工會為投保單位,由投保單位在勞工到職、入會當日填具加保表,離職、退會當日填具退保表,向勞保局申報加保、退保。

受僱公司、行號等事業單位的勞工,無論工作時間長短或是否約定試用期,雇主都必須依規定於勞工到職當日為其投保勞工保險、就業保險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因此即使是試用期,雇主仍應留意規定,為勞工投保相關保險。

截至2025年6月止,勞保全體被保險人數1,043萬餘人。事實上,勞保採申報制,由投保單位於勞工到職、入會當日申報加保,勞保局均依規定受理。先前網路上流傳,針對300萬名加保於職業工會的勞工,勞保局發函工會全面清查,但這並非事實。首先,透過職業工會加保有184萬餘人,其次,本於保障制度穩健公平的保險人職責,勞保局對各類投保情形設有查核機制,遇有異常個案或檢舉案件,本就會依法查處,均屬日常例行作業,並未針對特定對象,也無所謂大規模清查。

其中,無一定雇主勞工、自營作業者是透過職業工會加保,應注意依工作情形選擇「工作所在縣市」之相關行業職業工會辦理申請,職業工會名單可於各縣市政府勞工行政主管機關網站查詢。於申請入會加保時,可準備身分證明文件、工作證明資料,提供職業工會審查後申報加保,符合投保規定者勞保局均會受理納保。

勞工透過職業工會加保後,其個人自行負擔保費,應注意依限向所屬職業工會繳納(例如7月份的保險費,被保險人應於8月底前繳納至工會),並妥善保存繳費收據,也要時常關注所屬職業工會會務、財務運作情形,以確保自身權益。勞保局每個月都會公布「職業工會」積欠保費名單,勞工可多加留意。

若勞工同時從事多份工作,應分別依規定辦理加保。職業工會被保險人另受僱固定事業單位工作加保時,如仍從事原有無一定雇主、自營作業工作,可於職業工會、受僱單位雙重加保,保險費分別計收。若已無從事職業工會相關工作,應即洽職業工會辦理退保,以免保險費重複計收。

勞工可透過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即時查詢投保年資及完整投保明細,該系統提供手機版網頁便利瀏覽,並可選擇「行動電話認證」方式快速登入,也可透過勞保局全球資訊網等管道,獲取勞保相關最新動態資訊。

除由雇主、職業工會依規定辦理加保外,臨時或短暫受僱於自然人雇主之勞工、實際從事工作之自然人雇主及實際從事勞動而獲致報酬之人員,可透過「特別加保」方式參加勞工職業災害保險。「特別加保」可以統一超商之ibon機台、勞保局官網網頁自行申報加保,或透過指定之職業工會申報加保,保險效力於繳費後即生效,保障自身工作安全。(本文由勞動部勞保局保費組長吳品霏口述,記者歐芯萌整理)

 
台企銀氣候財務揭露 績優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企銀(2834)氣候治理有成,再度榮獲「2025國立政治大學第二屆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報告書評鑑」績優銀行殊榮,從38家本國銀行中脫穎而出,名列前25%績優銀行;且台灣企銀在今年8月底揭曉的「2025年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之「SDG13氣候行動」,分別以「中小企業淨零生態圈」及「ECO Finance數位金融生態圈」囊括兩項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獎,顯示台灣企銀在氣候變遷治理與推動永續金融上皆有卓越表現。

台灣企銀今年將氣候變遷、淨零減碳與自然相關議題結合,發布《台灣企銀2024氣候暨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高度連結國際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相關自然議題,充分展現永續韌性及實踐永續發展的決心與行動力;不僅如此,台灣企銀更連續四年獲英國標準協會(BSI)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模型成熟度「Level-5+:Excellence」最高等級認證。

近年來,台灣企銀積極與投融資對象展開淨零減碳溝通與議合,並推出多項綠色及支持低碳轉型的金融商品及服務,包括「綠色轉型、台企給力貸款」、「低碳化智慧化轉型發展貸款」、「綠色融資永續發展貸款」及「綠能永續專案貸款」等綠色及永續轉型專案貸款,有效發揮金融業的資金引導力,2024年辦理綠色融資及綠色產業放款餘額達新台幣1,855.34億元。

台灣企銀也提供融資、協助個人客戶改善及提升設備、購置綠建築之相關綠色專案貸款,2024年累積撥貸金額合計新台幣90億元。台灣企銀將持續落實中小企業專業銀行的社會責任,與全民一同邁向永續轉型新生活。

 
獲利了結 銀行、券商掀賣債潮
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據櫃買中心公布最新統計,8月台債交易顯示,大型券商、銀行開始獲利了結落袋為安,今年以來台債多頭,年初買進公債者,都有不錯的資本利得。

8月台債賣超冠軍為富邦證的395.6億元,其次是中信銀賣超203.7億元,第三名為凱基證的180.9億元,元大證以賣超125.6億元拿下第四,元富證賣超66.7億元排名第五。累計前五大賣超金額近千億元,達972.5億元,攀今年以來單月賣超新高。

上述在8月賣超的五大金融機構,有四家是金控旗下的銀行或券商,也一直都是台債交易的積極參與商,值得留意,中信銀在7月買超台債排名第一為89.3億元,但8月就反手賣超了203.7億元,財務操作快、狠、準。而根據中信金公布最新的8月獲利情況,旗下中信銀在8月獲利再創新高,中信銀8月單月稅後純益49.9億元。累計前八月稅後獲利371.7億元,年增17%。券商主管表示,今年來國內債市迎來大多頭行情,10年期主流公債殖利率一路下挫,年初殖利率還高掛在1.68%,8月降至1.37%,跌幅達30個基本點,台債資本利得豐厚。但市場陸續反應我國將增加舉債之利空因素,使大型券商和銀行先行,獲利了結出場觀望。

至於8月買債排名,第一名為元大銀的107.1億元,其次為兆豐票48.5億元,排名第三為玉山銀的48.3億元,華南銀以45.7億元排名第四,「台債貔貅」中華郵政買超40.1億元。

 
陸OLED面板全球市占攀升 京東方、維信諾、華星光電等合計攻下38%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報告指出,隨大陸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供應鏈成熟和成本優勢顯現下,大陸國產OLED面板正加速滲透全球市場。其中,京東方、維信諾、華星光電三家合計已占據全球38%的OLED市場。

OLED作為新一代顯示技術,憑藉其自發光、高對比、柔性顯示等優勢,正逐步取代傳統LCD技術,成為全球顯示產業重要發展方向。

Counterpoint指出,2025年第2季全球OLED面板出貨量季增5%、年減2%。從應用領域來看,受益於高端IT產品需求增長及OEM代工廠採用率強勁提升,顯示器與筆記型電腦(採用率)均實現雙位數增長,成為本季亮點。智慧手機與電視需求趨於穩定,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疲軟。

至於第2季廠商表現,三星顯示(SDC)以37%市占率穩居第一,較前季36%季增1個百分點。陸廠京東方(BOE)市占率15%,排名第二;維信諾(Visionox)市占率從12%升至14%,季增2個百分點,排第三;LG Display(LGD)市占率9%,較第1季11%減2個百分點,居第四;華星光電(CSOT)市占率同樣為9%,較第1季增1個百分點,位列第五。

Counterpoint認為,2025年第2季OLED面板雖按年比較小幅下滑,但凸顯需求重心轉移。智慧手機和電視需求穩定,IT面板(顯示器和筆記型電腦)實現突破性增長,主要得益於高端產品採用及供應商多元化參與。同時,供應商格局也在變化,三星顯示進一步鞏固領先地位,京東方和維信諾正在加速追趕。

報告提到,2025年第2季進一步確認IT應用正成為OLED面板的新增長引擎。供應能力提升、更廣泛OEM採用及消費者對高端顯示螢幕需求趨於一致,同時關稅因素也為向OLED產品組合轉變提供額外動力。

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此前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OLED顯示器的出貨量將激增至266萬台,年增86%,在整體顯示器市場中的滲透率也將提升至約2%,預期2028年滲透率有望上升至5%。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市場在這一增長趨勢中的貢獻尤為突出,預計其增長率將超過20%。

TrendForce的研究顯示,電競產業的蓬勃發展已成為OLED顯示器需求增長的關鍵驅動力。OLED技術憑藉其高對比、迅速回應時間以及廣闊色域等優勢,相較於LCD顯示器更受市場青睞。

 
OpenAI、Google攻ASIC伺服器 將掀AI基建潮…鴻海大贏家
記者蕭君暉、編譯任君翔/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OpenAI在博通下訂百億美元新AI自研晶片大單,加上Google自家張量處理器(TPU)急起直追,已弭平落後輝達的差距,兩大巨頭衝刺ASIC伺服器攻AI基建,鴻海左右逢源,不僅在輝達GPU AI伺服器代工奪得最大份額,OpenAI、Google自研晶片量能大開,鴻海同步大咬ASIC伺服器代工大單。

鴻海(2317)內部已訂下今年AI伺服器相關營收突破兆元的目標,預期每一次AI伺服器機櫃迭代,不論GPU或ASIC伺服器,都提供鴻海機會。法人看好,隨著愈來愈多ASIC伺服器訂單落袋,將助益鴻海今年AI伺服器營收突破兆元輕鬆達陣。

綜合外媒報導,OpenAI準備明年首度生產自家AI晶片,以降低對輝達的依賴。這款晶片是與博通共同設計,預計明年出貨。博通執行長陳福陽也宣布,贏得某家新客戶價值百億美元的客製化AI晶片訂單,是其第四家AI客製化ASIC大戶。消息人士確認,OpenAI就是陳福陽口中的新客戶。

業界分析,OpenAI攜手博通強化自研晶片能量,就是為了加大後續AI伺服器建置力道。為此,OpenAI也大幅拉高資本支出計畫,全面衝刺AI大商機。

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導,OpenAI已向投資人表示,預測今年支出額將超過80億美元,比先前預測高出約15億美元,明年將增加超過一倍至超過170億美元,到2029年時的支出額將比先前預期多出約800億美元,達到1,150億美元。

Google也加速部署自家TPU,找更多新客戶。外電報導,Google已與總部位於倫敦的Fluidstack達成協議,同意在其紐約資料中心安裝Google的TPU,並獲得最多32億美元的資金支持,以協助完成新設施的融資建設。

法人指出,鴻海是輝達GPU伺服器最大代工協力廠,並已拿下美國三大CSP的ASIC伺服器訂單,隨著OpenAI也將加入ASIC晶片戰局,鴻海在ASIC伺服器的版圖可望持續擴大。

 
海纜斷線引發國安疑慮…線纜三雄 躍軍工概念股
記者朱曼寧/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海纜成國安議題,線纜三雄躍軍工概念股。美、日近期均將海纜列為國安關鍵,除了排除中、俄供應鏈外,更傾國家之力支持;台灣方面,近期因海纜斷線事件頻傳,引發國安疑慮,台灣自主發展海纜產業、籌組國家隊的呼聲高漲。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近日宣布,睽違20多年首度修訂海底電纜(簡稱海纜)規範,排除中國、俄羅斯等企業;日本則將海底電纜列為國家安全優先項目,增設登陸站並提供財政支持。

另外,根據官方統計資料,台灣目前有十條國內海纜、14條國際海纜,國際部分有三條海纜障礙事故待修復,而引起國安疑慮。

海纜晉升為國安戰略防線,業內指出,線纜三雄華新(1605)、華榮(1608)、大亞(1609)等在海纜開發與建置都擁有相關經驗,若搭配政策方向,可望被納入第一波海纜國家隊成員。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日前即表示,海纜艦購案產值動輒千億元起跳,未來海纜將是華新電力線纜事業很重要的部分。

據了解,台灣目前發展相關海纜事業的業者包括華新麗華、華榮等,另外大亞也有相關開發經驗。華新、大亞及華榮等線纜業者本就是電力強韌計畫、電力國家隊的成員之一,在AI新時代下,技術難度極高的海纜出現國安與戰略的重要性,巨大商機也隨之浮現。

華新方面,該公司投資的海纜廠最快今年可望開始試運轉,若順利的話明年整備完成、後年投產。

華新表示,集團與丹麥NKT集團旗下NKT HV Cables AB合資打造的全台首座海底電纜廠,目前建構的進度順利,預期今年底會建廠完成,明年進行認證,預計2027年可量產,初期將以供應離岸風電一期、二期、三期為主。

華榮方面,具備海纜統包工程實績與技術,將成為這一波海纜產業議題的重要推手,扮演核心供應鏈角色。根據華榮內部訊息指出,華榮自1983年踏入海纜工程領域以來,除了受限於陸地運輸最大荷重之海纜案外,華榮團隊幾乎包辦了所有台灣建設之海纜工程案,內容遍及通信、光纖及電力海纜,當然也是海底電纜推案時遴選廠商的第一選擇。

至於大亞,近年積極投入開發新能源創新事業,陸續取得成果。業內指出,大亞是電纜業界的重量級績優生,過去在海纜也曾著墨,具有開發相關經驗,後來雖因成本考量而暫停,但是否會在國安議題的推進下,重返海纜國家隊則受到各界的關注。

 
貨物稅修正案上路 車商:百萬元以下車款最有感
記者邱馨儀、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貨物稅修正案昨(7)日上路,國內車商表示,車價在100萬元以下的車款最有感,這是國內主力銷售市場,如果以100萬元的車款,買新車可享5萬元貨物稅減徵,若汰換十年以上老車還可再獲5萬元,等於降價達10%。

貨物稅條例已於9月7日開始實施,各家車廠對於今年的銷售都鬆了一口氣,包括進口車LEXUS、VW、VOLVO都有搶市銷售策略;國民車為主的TOYOTA、NISSAN、現代汽車、中華車及MG等摩拳擦掌瞄準商機,都各自推出不同的加碼促銷方案,催動買氣在農曆7月民俗月結束後,再迎一波買氣。

各家車商全面動員,展開促銷專案,福斯汽車(VW)釋出最多降價41萬元的促銷案。不只是車商祭出優惠方案,各家車商的業務代表怕客戶跑走,立即全面通知客戶,貨物稅減徵法案,有意購車或是原本即已訂車的顧客可以馬上提車等。

豪華車品牌LEXUS也分析,貨物稅減徵方案通過後,業務員在邀約客人來賞車變得比較容易,受訂率也跟著提高;客戶在商談中都會提及減徵方式,顯然新政策對於消費者購車具體誘因,消費者購車恢復理性,預計未來會下單量會持續增溫。

台灣VOLVO總裁林裕凱宣布,改款XC90 配備加值超過40萬元卻不加價,另外還有舊車款的促銷專案。汽車專家推估,舊車款去化庫存價差勢必加大,一般認為議價空間有機會達到40萬至50萬元。

林裕凱認為,大陸車市長期的價格競爭,將壓縮到車廠的獲利,也會間接波及到研發成本投入。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