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與母親電子報】提供完整婦幼保健觀念,兼具實用性、權威性、知識性的婦幼專業知識。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9/10 第617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超車陸港…我對美出超 今年上看千億美元
記者邱琮皓、賴昭穎/台北報導聯合報

財政部昨公布最新進出口統計,主要出口地區方面,今年一至八月我對美出口一一七一點七億美元、大增逾五成,提前打破歷年全年紀錄。此外,前八月對美出超八五四億美元,規模幾乎和總出超八六九億元相當,財政部官員說,美國不僅取代陸港成為最大來源,今年「美超中」現象成定局,甚至全年對美出超、總出超都可能上看千億美元規模。

8月單月出口額 首次超越南韓

除了對美出口大幅成長,財政部統計,八月出口五八四點九億美元,不僅創歷年單月新高,也是史上首次單月出口超車南韓。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說,過去四年間,平均每一年的出口都比南韓大概少了約兩千億美元,換算每一個月比南韓少了約一七一億美元,今年以來台韓出口出現一強一弱對比相當明顯,所以雙方差距急速縮小,到八月出現大逆轉,南韓的出口降到五八四億美元,首度落後我國,相差○點九億美元。

儘管對等關稅提前拉貨潮退燒,但AI與高效能運算所引爆的商機,以及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備貨旺季,八月出口表現「大驚奇」,財政部指出,出口金額衝上五八四點九億美元,連續四個月創單月新高,年增百分之卅四點一、「連廿二紅」。

美國對等關稅八月七日生效,台灣適用百分之廿的疊加稅率,但八月出口仍繳出亮麗成績單。展望九月,蔡美娜說,「三軍要動、糧草先走」,從八月進口數據來看,不管是電子零組件或是資通產品都有很好的表現,電子零組件八月規模值是單月新高、年增率也高達百分之五十五,資通視聽產品增幅也來到一點二倍,因此也堅定對九月出口看好的信心,預估年增率為百分之卅到卅六之間,出口值介於五二七億到五五二億美元。

對美出口方面,蔡美娜表示,在AI商機崛起、國際供應鏈重組、美國製造業回流等趨勢加持下,今年對美出口三月起逐月創高,八月更來到一九六點三億美元空前水準,年增百分之六十五點二,出口占比百分之卅三點六,連續四個月超越陸港,位居我最大出口市場,研判年底前美國領先陸港態勢延續。

財政部指出,八月進口金額四一六點六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的第三高,年增率百分之廿九點七,主要還是反應整個科技產業鏈國際分工運作、出口衍生的原物料需求,及半導體設備等資本性的採購動能仍相當強勁。

觀察今年出入超情形,蔡美娜說,近年中美貿易戰掀起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去中化趨勢,加上台韓產業競爭關係也發生轉變,連帶重塑出入超面貌,表現最明顯為對美國、馬來西亞、墨西哥出超,以及對南韓入超大幅成長。

 
投資台智電?港務公司:未拍板
記者胡瑞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灣港務公司昨下午召開董事會討論綠電議題,傳出董事會最終拍板通過投資一點一二五億元入股台智電公司,由於這家公司為涉及綠能弊案的鄭亦麟所主導,港務公司董事會的決策也引發關注。

對此,港務公司表示,有條件支持的方案很多,強調尚未拍板定案;交通部次長林國顯則說,經濟部曾作為媒合、牽線角色邀集會議,但是否入股仍須由港務公司自行評估。

根據媒體報導,港務公司昨下午召開董事會討論綠電議題,最終該投資案「有條件的通過」。不過港務公司總經理王錦榮表示,因應二○五○淨零碳排及購買綠電的需求,會中提出許多方案,入股台智電方案也有被提出,否認已拍板通過將砸一點一二五億元入股台智電。

王錦榮表示,目前還有程序問題,就算是通過仍要先報交通部,編列的預算也須經過立法院審查,若立法院不同意,就無法通過,該方案「八字根本還沒有一撇」,會中並無拍板確定任何方案。

林國顯提到,今年一月八日,經濟部考量許多企業有買綠電需求,以媒合、牽線的角色,邀集交通部航政司及港務公司召開會議,而港務公司為達淨零碳排目標,確實也有用綠電需求,目前港務公司與台電有簽訂企業公司用電限制,超過費用就會被罰款,需找額外多元的電。。

林國顯說,是否入股台智電為公司治理範圍,港務公司要自己找電、評估價格是否合理、是否投資等;若董事會拍板後,投資計畫會報交通部。

 
今年對美出超 上看千億美元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昨(9)日公布8月對美國出口196.3億美元,續創單月新高,年增65.2%。累計前八月對美出超853.6億美元,從目前看來,預估全年對美出超將有機會超過1,000億美元。

財政部表示,前八月對美國出超不僅取代陸港成為台灣最大出超國,且研判今年「美超中」現象已成為定局,全年對美國出超、總出超可能上看千億美元規模。

財政部公布8月出口再創新高,歐洲以外四大地區都是同步上揚。受AI商機崛起、全球供應鏈重組、美國製造業回流等趨勢加持下,對美出口「提前報佳音」,8月出口衝上196.3億美元、續攀峰,年增65.2%。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對美出口今年來愈來愈好,連四月超越陸港,研判到年底前,美國領先陸港態勢還會持續。

 
8月出口電子品紅通通 傳產翻黑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8月出口持續呈現科技、傳產兩樣情。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產品表現獨占鰲頭,傳統貨類又翻黑,回到衰退表現、平均減幅4.8%。財政部分析,對等關稅影響將較侷限於傳統貨類。

財政部表示,11個主要貨類當中,五個貨類是成長、六貨類是下降。資通與視聽產品8月出口創歷年單月第二高、年增79.9%,主要反映與AI運用相關的如顯卡、電腦零附件、伺服器出貨維持高速成長;同時也看到資通與視聽產品前八月累計出口1,495億美元,提前刷新歷年全年記錄。

電子零組件貨類因先進製程晶片的需求相當強勁,8月出口首度突破200億美元,來到203.9億美元,創單月新高,年增率高達34.6%,若把電子零組件跟資通與視聽產品合併,年增率為55.5%。

相對之下,傳統貨類8月又呈現衰退,其中運輸工具,因車輛零附件拉貨動能偏弱,再加上去年同期有遊艇等高價位的訂單,所以8月出口減幅為一成三。

 
大驚奇…8月出口超車南韓 年增34%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昨(9)日公布8月出口584.9億美元,首度單月超車南韓出口,連四個月刷單月新高,年增34.1%,遠優於預期,為連22紅,8月出口上演「大驚奇」,主因蘋果新機備貨潮及AI商機爆發。

美國對等關稅自8月7日生效,台灣適用20%疊加稅率,但8月出口仍交出優異成績單。

展望9月,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表示,「三軍要動、糧草先走」,從8月進口數據來看,不管是電子零組件或資通產品皆有很好表現,看好9月出口規模落在527至552億美元,年增30%至36%之間,維持高度成長。

蔡美娜指出,出口自5月來「步步高升」,月月創紀錄,美國對等關稅在8月初大致定案,提前拉貨潮雖然退燒,但8月出口亮眼,首要因素是高效能運算、還有AI應用所引爆的商機熱度,遠優於預期。

其次則是iPhone17「蘋果光」照亮出口,蔡美娜分析,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新品的備貨旺季,挹注出口表現。

值得關注的是,8月出口強勁表現下,台灣首度單月出口超過南韓。

蔡美娜解釋,過去四年間,平均每年出口都比南韓大概少了約2,000億美元,換算每月比南韓少170億美元。

但今年以來,因台韓出口一強一弱,明顯對比,雙方的差距急速縮小,到8月出現大逆轉,南韓8月出口降至584億美元,首度落後台灣,中間相差0.9億美元。

8月進口表現亦亮眼,為416.6億美元,為歷年單月第三高,年增29.7%,反映科技產業鏈國際分工運作,再來是出口衍生的原物料需求,及半導體設備等資本性採購動能仍相當強勁。

另外,出入超部分也出現新變化,蔡美娜分析,過去這幾年,在美中貿易戰後,掀起一波全球供應鏈重組、去中的趨勢,再加上台灣跟南韓間產業競合關係發生轉變,連帶重塑出入超的面貌。

她指出,表現最明顯就是在對美國、對馬來西亞以及對墨西哥的出超、還有對南韓入超的大幅成長,接續之前在1到7月對美國的出超提前刷新歷年紀錄,今年1到8月份的累計,包括總出超是868.9億美元,其中,對美國的出超是853.6億美元。

 
國際財經要聞
美國就業人數下修91.1萬人 白宮再施壓聯準會降息
華盛頓9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政府今天估計,截至3月的1年內,就業成長明顯低於先前報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下週將召開政策會議,就業數據不佳促使白宮再次呼籲降息。

法新社報導,根據美國勞工部發布的初步數據,截至3月的1年內,美國就業成長人數可能會下修91萬1000人。

平均每個月新增就業人數減少約7萬6000人,時間跨越前總統拜登任期的最後幾個月以及總統川普第2個任期初期。這種修正是政府每年的例行作業,最終數據將於明年初公布。

但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援引這些數據,稱前任政府的經濟「一團糟」,並敦促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立即降息。

她同時批評勞工部勞工統計局的就業數據及修正,稱這凸顯了「新領導層」的必要性。

在最新估計公布之前,美國政府數據顯示,過去1年雇主共新增近180萬個職位。

初步下修幅度大於去年下修的81萬8000人,當時此數據曾在11月總統大選前引發川普的強烈不滿。川普當時指控拜登政府操縱就業數據,並稱這是「一場重大醜聞」。

 
美印又變好朋友? 川普:兩國擬針對貿易障礙繼續談判
記者陳熙文/華盛頓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9日宣布,美國和印度將繼續針對貿易障礙進行談判,他非常期待在接下來的數周內與他的「好朋友」印度總理莫迪談話。川普說,他很肯定兩國之間成功會達成結論,不會有任何困難。

川普日前才在社群媒體上表示,印度和俄羅斯似乎已倒向「最深沉及最黑暗」的中國,並附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莫迪和俄羅斯總統普亭的合照,藉此表達對莫迪與普亭參加天津上合峰會的不滿。

此外,美國已對印度許多商品開徵50%關稅,藉此懲罰新德里當局採購俄羅斯能源,且華府與新德里當局的貿易協議談判也一度停滯。

 
輝達發布新一代AI晶片Rubin CPX 明年底上市
舊金山9日專電中央社
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今天在AI基礎設施高峰會上宣布,將於2026年底推出一款採用Rubin架構打造的全新AI晶片Rubin CPX,針對處理超長上下文推理任務而設計,適合用於影片製作和軟體開發等複雜應用。

輝達今天正式推出名為Rubin CPX的新一代繪圖處理器(GPU),屬於輝達新一代晶片架構Rubin系列,讓AI模型在面對長序列上下文時,可以更快、更有效率地運算。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上個月閃電來台,一出機場便熱烈聊起新一代晶片架構Rubin,並表示輝達有6款全新晶片與台積電合作,包括新款CPU(中央處理器)、GPU、NVLink交換器晶片、網通晶片、矽光子晶片等。

輝達去年發布Rubin架構,以發現暗物質的女天文學家魯賓(Vera Rubin)命名。

輝達今天指出,現代AI模型必須能夠處理軟體開發、影片生成和深度研究等領域的複雜任務。這些任務對運算、記憶體帶來新挑戰,須重新思考如何擴展和優化AI推理。

在這些挑戰中,針對特定類型的工作,處理大量的上下文變得越來越關鍵。

輝達表示,Rubin CPX是一款專為加速長上下文處理而生的GPU。它與輝達Rubin GPU和Vera CPU協作,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系統,以最佳化處理複雜AI任務。

AI發展迅速,輝達持續加快研發週期,其最新一季資料中心的銷售額達到411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2490億)。Rubin CPX預計將在2026年底上市。

 
金磚11國線上峰會譴責「關稅勒索」 呼籲捍衛貿易體制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金磚國家11個成員國8日舉行線上峰會,會中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等各國領袖強烈譴責「經濟保護主義」與「關稅勒索」。

在巴西總統魯拉倡議下,金磚國家以視訊形式舉行領袖會議。魯拉向其他與會者公開表示:「關稅勒索正逐漸常態化,成為征服市場、干涉內政的工具。」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也說,「個別國家」接連發起貿易戰、關稅戰,嚴重衝擊世界經濟,呼籲金磚國家共同捍衛多邊主義及貿易體制。

兩人雖然未直接點名,但似乎暗指美國。就拉丁美洲最大經濟體巴西而言,美國總統川普對巴西一系列商品徵收史上最高的50%關稅。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則導致彼此加徵關稅,稅率一度高達三位數,但後來雙方休兵,有所下修。

魯拉近和習近平呼籲金磚國家在處理貿易和國際事務方面,採取多邊合作方式。他們重申,開發中國家在聯合國等全球治理組織中有更多代表性。習近平說:「金磚國家人口占全球近一半、經濟總量占30%左右、貿易總額達五分之一,金磚國家合作越緊密,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的底氣就越足,辦法就越多,效果就越好。」

印度總理莫迪未出席這次線上會議,轉而派外交部長蘇杰生出席。印度也是美國貿易戰下的重災區,輸美商品被徵收50%關稅,美方的理由是印度透過購買俄油,助長俄羅斯攻擊烏克蘭。

但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在此次線上峰會上表示,印度「對金磚國家夥伴的貿易逆差最大」,盼能解決他們之間的貿易不平衡。

近年來,中國大陸進口到印度的金額一直穩定成長,導致新德里對北京的貿易逆差,在止於今年3月的一年間,達到創紀錄的992.1億美元。

新德里和莫斯科之間的雙邊貿易額,在2025年度也達到了破紀錄的687億美元,其中印度提高俄國石油的進口量,導致對俄貿易逆差攀抵590億美元。

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也表示,世界需要可持續的貿易,「增加貿易障礙與讓交易複雜化,於事無補」。

其他與會者還有俄羅斯總統普亭、南非總統拉瑪佛沙、埃及總統塞西、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印尼總統普拉伯沃等。

拉瑪佛沙在發言時說,開發中國家正面臨「巨大的困難和危險」,南非已經歷貿易動盪帶來的負面經濟影響。

 
油價漲幅收斂 以色列襲卡達未干擾供應 金價漲勢暫歇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國際油價周二(9日)收高,因中東衝突風險加劇,以色列軍方承認在卡達首都杜哈對哈瑪斯領導人發動襲擊,擴大了其在中東地區長達數年的軍事行動;金價周二盤中創歷史新高後稍微回落,但今天盤初上漲。

油價漲幅收斂

布蘭特原油11月期貨收高37美分,漲幅0.6%,結算價報每桶66.39美元;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WTI)10月期貨也漲37美分,漲幅0.6%,結算價報每桶62.63美元。

在以色列襲擊卡達事件發生後,兩大指標一度上漲近2%,但後來回吐了大部分漲幅,美國向卡達保證其領土上不會再次發生此類事件。

Rystad Energy地緣政治分析主管Jorge Leon表示:「美國和卡達都已明確表示,他們不尋求進一步升級,而其他波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國反應平淡,這強化了一種觀點,即爆發更大範圍的地區衝突的風險仍然受控。」「就目前而言,地緣政治風險溢價正在下降,而不是上升。」

瑞銀集團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表示,除了白宮向卡達做出保證外,油價漲幅收斂也是因為襲擊並未造成任何直接的供應干擾。

美國能源資訊局(EIA)表示,由於庫存不斷增加,預期未來幾個月全球原油價格將面臨巨大壓力,抑制了油價漲勢。

金價創歷史新高後稍有回落

現貨金價9日收盤下跌0.26%,報每英兩3,626.63美元,盤中一度觸及紀錄高點3,674.27美元。

12月黃金期貨收漲0.1%,報每英兩3,682.2美元。

道明證券商品策略主管Bart Melek表示:「這波漲勢主要受到市場對聯準會可能在9月開始降息的預期推動。」

投資人目前等待周三公布的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以及周四出爐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進一步判斷聯準會下周會議的政策走向。

Bart Melek說補充說,如果美國經濟表現有所走軟,可能會促使資金流入黃金等非常規資產,對可能的經濟下行風險進行避險。

Sprott資產管理公司執行長John Ciampaglia表示:「即使金價已達3,600美元,我們仍持看漲立場——我們認為市場仍有上漲空間,因為我們認為關稅政策、貿易關係或地緣政治方面都不會出現實質性轉變。」「如果這些方面出現任何改善……金價漲勢可能會暫歇。」

其他貴金屬方面,現貨銀下跌1.2%,報每英兩40.86美元;白金跌1.4%,報每英兩1,363.14美元;鈀金微跌0.3%,報每英兩1,130.61美元。

 
要聞
3DIC聯盟啟動 台積副總:設備在地化關鍵
記者簡永祥、馬瑞璿、李孟珊/台北聯合報
台積電營運/先進封裝技術暨服務副總經理何軍昨出席3DIC全球高峰會時表示,AI晶片從過去兩到三年的產品迭代,縮短為一年一代,製造端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必須加速研發與產能布局。日月光資深副總洪松井則說,成立3DIC聯盟是為了提升先進封裝產業的人力,讓整個生態系合作更加順暢,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終將成為具有世界競爭力的生態系。

SEMI國際半導體展今天正式開展,昨天舉行多場論壇「暖場」。賴清德總統出席晶鏈高峰論壇時指出,半導體分工是非常緊密的產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單獨面對,為了強化未來更緊密合作的網路,並打造具有韌性的全球半導體非紅供應鏈,台灣願意採取具體行動讓半導體產業可以持續發展。

另一場重頭戲是3DIC先進封裝製造聯盟啟動大會,何軍指出,台灣在全球3DIC供應鏈的重要性,正隨著AI革命與產品更新速度加快而顯著提升,為因應產品開發周期縮短,先進封裝的交貨周期已由過去七季縮短為三季,很多封裝設備得邊開發邊修改,所以一定要在地化,這也是成立聯盟的主要關鍵。

何軍說,「在地化的生態系統」是關鍵。由於開發時程壓縮,單靠海外資源已難以因應,台灣必須建立更完整的本地供應鏈,從研發、設備到量產環環相扣。

政府的支持同樣不可或缺,唯有在政策引導與資源協助下,才能讓台灣重複晶圓前段的成功經驗,推進到先進封裝與後段製造,強化全球競爭力。

洪松井則說,根據研調數據,二○三○年半導體產值將會到達一兆美元,晶片與系統間的差距愈來愈大,而封裝就是那座不可或缺的橋梁。

洪松井說,AI和半導體是互惠共生、相輔相成的關係,先進封裝和先進製程藉由提升算力來驅動AI,而AI也驅動更多應用,例如汽車與汽車之間的溝通、機器人與機器人間的互動等,帶動更多半導體需求,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華邦電總經理陳沛銘在記憶體高峰論壇指出,AI時代到來,記憶體的角色比以往更加關鍵,且隨著演算法與硬體的雙重演進,記憶體需求正從傳統電腦、手機,快速擴展至邊緣AI、汽車、機器人等多樣化應用場景。而AI運算功耗快速提升,帶動記憶體消耗急遽成長,這意味著「高效能加上低功耗」的平衡,將是未來的核心課題。

 
海外所得要報繳最低稅負 大陸來源所得列綜所稅申報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提醒,民眾若有海外所得,須特別留意申報義務,依規定,綜所稅同一申報戶若取得非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及香港、澳門來源所得,全年合計超過新台幣100萬元,且個人基本所得額合計超過750萬元,就須依規定報繳最低稅負。

不過如果是中國大陸來源所得,稅法認定上不屬於海外所得,應列入綜合所得稅中申報,併同台灣地區來源所得課徵所得稅,而非申報最低稅負。

中區國稅局強調,海外所得與國內的薪資、股利不同,並不會自動顯示在國稅局提供的「所得與扣除額資料清單」中,因為這部分屬於納稅人自行掌握的資訊,每年結算申報期間,不少民眾下載憑證資料時,因為清單上沒有海外所得,便心存僥倖未申報,甚至有人刻意隱匿,認為查不到就沒事,但一旦遭查獲,不僅要補稅,還會被處罰,付出的代價往往遠高於原本應繳的稅額。

近期國稅局就查獲一起違規案例,民眾大華(化名)在2023年取得海外所得,合計高達95萬美元,依規定匯率換算成約新台幣2,791萬元,但大華在綜所稅結算申報時,僅申報基本所得額614萬元,與實際金額相差甚遠,屬於短報情形。經調查後,大華坦承確實有漏報,最終,國稅局依法核定,補徵綜所稅435萬餘元,並加處罰鍰217萬餘元,合計超過650萬元,代價相當沉重。

國稅局提醒,誠實申報為上策,特別是海外所得,雖然不會自動呈現在系統中,但並不代表稅捐機關查不到,依現行規定,若民眾自行檢視後發現有短報或漏報,在未被檢舉,且未經稅捐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人員進行調查之前,主動補報並補繳稅款及利息,可以適用《稅捐稽徵法》的「自動補報繳免罰」規定。

隨著海外投資、境外工作及資產移轉日益普遍,海外所得申報不再只是高資產族的課題,也逐漸成為一般家庭必須注意的重點。國稅局建議,納稅人應養成良好習慣,逐年檢視是否有海外所得需要納入基本所得額,一旦超過門檻,就應如實申報,以免因僥倖心態而遭補稅處罰。

 
大陸反內卷 台玻:跟進調整售價
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身為台灣最大、也是唯一西進中國大陸成為當地前三大玻璃業者的台玻(1802)表示,在大陸政府反內卷政策啟動下,當地市場會愈來愈好,接下來玻璃市場會重回供需常軌,台玻會依當地政策,跟進調整產品售價。

目前台玻在全球平板玻璃市場為前十大廠商,在大陸平板玻璃市場則位居前三大;台玻指出,由於中國大陸房市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加上當地玻璃市場供過於求,產業陷入殺價競爭的紅海市場,當地平板玻璃價格也沒有很好,而台玻擁有產品技術優勢,面對價格戰上、自身競爭不會太深,不過在當地政府反內捲政策推動下,認為接下來玻璃價格會愈來愈好。台玻指出,因自身在產品有技術優勢,加上中國大陸反內捲政策推行,有利平板玻璃、玻纖布價格趨於正常發展,整體來看,今年台玻集團營運有機會損益兩平。

對於後續大陸市場發展,台玻指出,這波大陸房市表現不佳,但空屋預計兩年就可消化完畢,加上當地政府救市措施不斷釋出,以及政府希望年輕人買得起房、14億人口也持續增加之下,認為明後年大陸房市將優於今年。

台玻認為,2026、2027年當地平板玻璃市場優於今年,台玻明、後年營運確定比今年好。

 
國銀前七月放款大增兆元 周轉金貢獻六成 企業資金需求熱絡
記者廖珮君、黃于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截至7月底統計,國銀總放款餘額43兆6,152億元,單月大增5,288億元,月增量寫史上次高紀錄,累計前七月新增放款量1兆4,076億元寫史上同期第三大,周轉金就貢獻六成總放款量能,反映企業資金需求熱絡。

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表示,7月放款月增額寫史上次高有三大主因,一、民營企業增貸周轉金以因應發放股息需求,抵銷了政府機關在6月稅收季後的還款量,二、7月股市熱絡,民眾有資金借貸需求,三、部分企業因應股權投資的動撥款,7月企業投資放款月大增438億元寫史上次高。

以「對象別」來觀察,前七月國銀對民營企業放款大增6,824億元,占48%最多,再以「用途別」而論則以前七月國銀周轉金放款大增8,752億元,貢獻總放款量能62%居首,顯示這波資金需求熱潮,全來自民營企業動用周轉金催動。

7月在各國關稅逐步出爐後,上半年支撐出口的提前拉貨潮恐告一段落。法人預期,AI相關電子業資金需求可望延續,惟非AI電子與傳產業者在庫存偏高及關稅衝擊壓力大,多空因素夾雜替第4季放款動能帶來變數。

金管會昨(9)日公布2025年7月和前七月國銀存放款、獲利狀況。7月底本國銀行總放款餘額43兆6,152億元,因去年同期高基期,使年增又降到6.7%的17個月低點。

7月底總存款餘額61兆523億元,月增8,585億元是史上新高,年增略增到5.67%的三個月高點。侯立洋說,7月存款暴增也是因股市熱,企業與民眾資金存入帳戶做投資、及7月綜所稅退稅款存入。

也因7月放款月增1.23%,月增幅度低於存款月增1.43%,使7月底國銀存放比降到71.44%,月減0.14個百分點,連三個月下降。存放比下滑,將影響銀行收益。

放款雖在第2季表現不佳,但受首季強勁動能支撐、7月放款也回穩,續推升銀行利息淨收益,累計前七月國銀稅前盈餘3,532億元、年增7.5%,續寫史上同期新高。

三大獲利來源中,前七月以利息淨收益年增12%至3,963.5億元最穩健,手續費收入也年增10.7%達1,792.4億元,惟投資及其他淨收益年減12.5%,為唯一衰退來源。

其中7月單月盈餘564億元,月減3%,主要因7月債券殖利率攀升,使7月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債券評價損失增加,海外分行也因呆帳費用增加拖累整體獲利水準。

 
台積先進封裝 極速擴張…強調「客戶追著非常緊」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積電(2330)先進封裝接單火熱,台積電營運/先進封裝技術暨服務副總經理何軍昨(9)日表示,和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一樣,「我們共同客戶都追趕著非常緊」。

他提到,隨客戶產品上市時間愈來愈快,現在台積電部署先進封裝產能已無法像過去一樣按部就班,有時甚至要把時程縮短至一年,甚至變成三個季度內就要把產能拉到顛峰,等於技術開發還沒到位就要先拉機台。

台灣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 2025)將於今日起開展,「3DIC先進封裝製造聯盟」(3DICAMA)昨天先成軍,台積電、日月光投控為聯盟首屆共同主席,何軍代表台積電出席聯盟啟動大會,釋出以上訊息。

業界分析,何軍「客戶追著非常緊」、「現在台積電部署先進封裝產能已無法像過去一樣按部就班」等談話,凸顯AI晶片需求強勁,推動配套的先進封裝同步火熱。台積電早在2008年投入先進封裝,也因為先進封裝讓台積電拿下更多晶圓代工大單,提供客戶完整服務。

何軍直言,過去幾代AI的演進,讓客戶產品上市時間愈來愈快,因此,先進封裝產能量產速度也需要加快。

他提到,過去研發、建置產能按部就班,但「目前已沒時間按部就班」,而是要同時縮短時程並將產能拉到顛峰,有賴在地聯盟夥伴一起達成,和日月光投控共同客戶一樣,「我們共同客戶都追趕著非常緊」。

由於「目前已沒時間按部就班」,甚至是要同時做,何軍提到,期盼借重聯盟與政府力量,把在地產業鏈建立起來。

台積電積極布局先進封裝,據官方資料,已將先進封裝整合為3DFabric平台納入前段和後段技術,包括TSMC-SoIC 、CoWoS和InFO家族(如InFO PoP 和 InFO-3D),並計畫5.5倍光罩尺寸的CoWoS-L技術,預計2026年推出,以及系統級晶圓(TSMC-SoW)家族的SoW-X於2027年量產,該技術運算能力比現有的CoWoS解決方案高40倍,與整座伺服器機架相當。

 
台幣躍最強亞幣 漲1.42角收30.38元…連四升
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台幣兌美元匯價持續走強,昨(9)日終場強升1.42角收30.38元,連續四個交易日升值,9月以來勁揚2.25角,近四個交易日共升值3.48角,升幅達1.15%。匯市與股市同步吸引外資回流,帶動新台幣躍升為昨日最強亞洲貨幣。

據統計,昨日台北外匯與元太外匯兩大市場合計成交量達19.94億美元,推估外資匯入金額約9億美元。

外匯交易員指出,除外資匯入外,美元指數在8月非農就業數據公布後持續走跌,市場預期美國就業市場將面臨修正壓力,美元走弱,使得新台幣延續升勢。

昨日新台幣兌美元早盤便升破30.4元關卡,下午盤再勁揚2角至30.322元;惟尾盤央行加大調節力道,尤其在下午3點半後進場壓抑升幅,最終收在30.38元,升幅縮至1.42角,失守30.4元。

從亞幣表現來看,昨主要貨幣兌美元,韓元微幅貶值0.03%,其餘貨幣則普遍升值。新台幣單日升幅0.47%居冠,其後依序為日圓升值0.22%、歐元升0.16%、人民幣升0.09%、越南盾升0.08%、星幣升0.03%。

另外,市場聚焦美國即將公布的數據,包含生產者物價指數與消費者物價指數,投資人也緊盯美國短期及長期國債拍賣的市場反應。雖然美股上周自盤中歷史新高回落,主要受非農就業數據遠低於預期影響,但企業財報亮眼支撐市場信心。第2季美企獲利年增11%,大幅超越原先預期的4%,且有六成以上企業財報優於預期,在AI浪潮推動下,美股有望走出「慢牛」格局。

 
3DIC先進封裝聯盟成軍 台積、日月光帶頭…強化在地供應鏈韌性
記者尹慧中、朱子呈/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積電(2330)、日月光投控兩大半導體廠領頭下,「台灣3DIC先進封裝製造聯盟」昨(9)日成軍,宣示先進封裝已成AI競賽的決勝點。台積電營運/先進封裝技術暨服務副總經理何軍高喊:「3D封裝商機無限,但是這不是給心臟弱的人,要有大心臟、也要敢投錢」。

台灣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 2025)將於今(10)日起開展,「3DIC先進封裝製造聯盟」(3DICAMA)成軍,為本屆大展開展前引爆高潮。該聯盟首波共有約34家會員加入,橫跨設備、量測/檢測、自動化、材料到封裝,主軸是以標準化+協作破解量產瓶頸、強化在地供應鏈韌性。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指出,聯盟四大目的是:串聯產業合作、強化供應鏈韌性、協助導入現有標準、加速技術升級與商轉。

針對生態協作路徑,會員們也有共識,即以SEMI為平台、結合政府資源與產學研力量,把資料打通、流程對齊、回饋變即時,用聯盟機制把風險往前移、把產能穩住。

業界分析,台積電、日月光領頭成立「台灣3DIC先進封裝製造聯盟」,為先進封裝設下共同底盤,即以標準化做筋骨、數據回流做神經、自動化與AI做肌肉。在AI需求長坡厚雪下,這一步,意在把盤做大、把風險做小。

何軍則說,先進封裝從3D走向3.5D、整合更深,任何小瑕疵都會被放大,在「還沒完全定案就得量產、還要做到99%」的壓力下,自動化搬運、第一時間偵測與跨公司即時支援必須成為基本盤。

何軍強調,「凡在台研發或製造的國際夥伴」都在這個生態裡。聯盟的角色是把機台能力、量測流程與數據格式拉齊,形成「可重複但不遺漏」的合作網路。

日月光投控資深副總洪松井分析,從量產端觀察,生產過程不能等做完才檢查,要把製程中檢測(in-situ)+AI前移到產線,抓微小變異、即時回饋到製程,並透過「24小時全球協作」加速閉環,亦即白天蒐集、夜間處理、隔日導入。

洪松井強調,高規格導入伴隨成本上洋,導致中小廠採納意願有限,這時往往需要龍頭(台積電、日月光)明確要求,供應鏈才會全面升級、韌性才站得起來。

在資料回流上,致茂電子事業部總經理曾一士指出,「好產品是設計與製造出來,不是測試出來」,重點在把量測資料高效率、即時回饋到製程與設計,從一開始就把品質機制與合約鏈結起來。

標準化是設備商的痛點與期待。弘塑科技執行長石本立說,封裝長年「高度客製、缺標準」,同一家客戶同名機種隔年內含都可能不同,整合成本與風險極高;因此對聯盟推動介面與資料傳輸標準化「非常歡迎與贊成」,有助把零散能量變成可複製方案。

 
玻纖布新一波漲價 動了…台廠報價可能跟著走揚
記者陳美玲、黃雅慧、尹慧中/綜合經濟日報

大陸反內卷擴大,玻纖布喊漲牽動台鏈。AI伺服器需求持續擴大,加上大陸反內卷擴大到玻纖族群,大陸玻纖布五大龍頭企業近日聯合發表「反內卷」聲明,後續並喊漲玻纖布相關產品,業內預期,恐牽動台鏈產品報價。

大陸玻纖行業持續推進反內卷,包括山東玻纖在內等龍頭業者近期開啟新一輪漲價。分析認為相關舉措有望帶動行業獲利改善。有業者指出,大陸是玻纖布生產重鎮,漲價也可能牽動台廠報價,而高階產品仍看實際AI用板需求。

受到大陸玻纖布產品喊漲的訊息牽動,昨(9)日台廠玻纖、銅箔(基板)相關族群均有一波漲勢,其中,指標玻纖布生產廠包括富喬(1815)、德宏收在漲停價,大廠台玻盤中漲停打開,單日爆出逾26萬張大量,收盤漲幅仍逾9%。此外,銅箔生產廠金居也收在255.5元的漲停價位。

9月5日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與巨石集團、泰山玻纖、國際複材、山東玻纖、長海股份等五大玻纖企業聯合發布《關於玻纖及製品行業反對「內卷式」競爭,共同維護公平有序競爭環境的倡議書》,提出堅決抵制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開展惡性競爭、科學論證新建及改擴建玻璃纖維紗生產項目,根據市場供需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投產進度。

此前,山東玻纖5日發布「復價告知函」,宣布即日起對直接紗、採光板專用紗、短切氈專用紗等相關產品每噸價格上調5%∼10%不等。由於玻纖布為銅箔基板的主要材料之一,在中國大陸玻璃、玻纖產業反內卷,並對直接紗、採光板專用紗等產品上調5%∼10%價格下,玻纖產品價格喊漲,是否會進一步推升原就供不應求的高階玻纖布價格再走高,值得持續觀察。

AI浪潮襲來,台灣最大玻璃業者台玻靠著低介電玻纖布(Low DK)、特殊規格的低膨脹係數(Low CTE)玻纖布等三款產品,在通過CCL客戶認證後,成為打入輝達供應鏈的台廠。

惟目前高階玻纖布供不應求,市場缺貨潮擴大,最快2026年台玻、日東紡新產能投產,這波高階玻纖布需求才有望緩解;台玻評估,2025年集團在高階玻纖布市占率有望突破三成,目標2026、2027年市占率能挑戰40%~45%。

大陸低階玻纖布不再殺價,引發聯想,不過也有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台廠高階材料皆早已漲過,不會再有所謂高階要跟進大陸低階漲價的問題。業界表示,高階產品仍看實際AI用板需求。

 
美國子公司被詐…奈米醫材損失4,600萬元 上半年獲利恐吐光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上櫃生技公司奈米醫材(6612)旗下重要子公司AST VISIONCARE INC.(ASTVC-US)遭遇詐騙事件,因遭冒名發送虛假電子郵件,導致應收的現金股利匯入假帳號,金額高達142.5萬美元(約新台幣4,600萬元)。

對於此次罕見的台灣企業在美子公司遭詐騙事件,奈米醫材昨(9)日表示,已通報銀行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目前正持續追查資金流向,最終損失金額仍待調查釐清。

據了解,若該受詐帳款最終無法追回,奈米醫材恐需在下半年認列詐騙損失。以奈米醫材上半年稅後純益3,030.7萬元計算,若損失確定,相當於上半年獲利將全數被吞蝕。

奈米醫材說明,事件源於另一重要子公司MILLENNIUM BIOMEDICAL, INC.(MBI)於8月20日董事會決議發放現金股利150萬美元,其中,奈米醫材獲配7.5萬美元,ASTVC-US則應收142.5萬美元。不過,MBI在匯款確認過程中,因收到遭冒名偽造的電子郵件,依照該郵件指示將142.5萬美元匯入假帳號,事後經確認才發現遭遇詐騙。

奈米醫材指出,MBI已於8月24日發出匯款確認信件,但ASTVC-US並未收到該封郵件,隔日MBI收到的回覆則為遭冒名之虛假帳號資訊。目前相關款項已遭提領,銀行端正追查資金流向,美國FBI亦已受理調查。公司坦言,若無法追回,預估最大損失將達142.5萬美元,且無保險理賠可覆蓋。

ASTVC與MBI皆為奈米醫材百分之百持股子公司,其中,ASTVC位於美國東岸麻州,MBI則位於美國西岸加州。據悉,兩家公司過往直接往來不多,才會在匯款確認過程中留下漏洞。

此案也在市場引發高度熱議,懷疑是否涉及「內鬼」。對此,奈米醫材強調,櫃買中心已深入公司查核,公司亦提出相關佐證資料,研判是駭客攔截信件所致,而非內部人員因素。

奈米醫材強調,將全力配合調查,並檢討內部控管程序,強化防範詐騙郵件的教育訓練及應變措施,以降低類似事件再度發生風險。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