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9/12 第617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普發1萬元拚下月發放 預期2,357萬人受惠
記者余弦妙、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會昨(11)日通過普發現金1萬元預算,並送立法院審議。初步規劃包含新生兒在內的六類人可以領,領取方式分五種,最快10月下旬開始發放,七個月內發放完畢,全台約2,357萬人可領到,估可貢獻GDP成長約0.415個百分點。

六類可領取民眾包括:在國內現有戶籍的國民、領取期間出生的新生兒、有永久居留許可的外國人、有居留許可的無戶籍國民、有居留許可的外籍或陸港澳配偶、具中華民國國籍的政府駐外人員及眷屬。

行政院昨日召開院會,並通過「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共5,500億元,當中包含2,360億元的普發現金預算,其餘則是產業支持方案、撥補勞保等。

卓榮泰表示,特別預算案會在第一時間送至立法院,要求各部會積極與立院溝通,爭取讓預算案順利通過。

根據規劃,普發現金1萬元執行方式,原則比照2023年普發6,000元作法,六類民眾都可以領,財政部預估約2,357萬人領得到,每人發放1萬元、加上行政費,合計總預算約2,360億元。

發放方式也比照2023年模式,包括特定對象直接入帳(如領年金、領補助、老人津貼等)、上網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特定偏鄉造冊發放等。

至於發放時程,樂觀的話,最快10月下旬開始發放。財政部長莊翠雲強調,為尊重立法院,會待特別預算通過後,於一個月內執行發放。針對普發現金經濟效益,國發會經發處長陳美菊指出,2023年普發6,000元,主計總處估計貢獻GDP成長約0.3個百分點,此次普發金額合計達2,360億元,推算對GDP成長的貢獻約0.415個百分點。


延伸閱讀

普發現金1萬元 財政部說明5大發放對象與領取方式

 
經部產業支持預算 敲定460億
記者余弦妙、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因應美國關稅衝擊,行政院會昨(11)日通過「韌性特別預算」,其中包含經濟部460億元支持產業方案,包含貸款利息減免、研發補助;勞動部對勞工支持250億元,包含無薪假薪資補貼。

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近期減班休息(無薪假)趨勢增加,機械、金屬製造業尤為明顯,勞動部將提供必要支持,保障勞工權益。

經濟部長龔明鑫就任後,馬不停蹄拜訪中南部傳產業者,在聽取業者反映意見後,決定減少業者財務負擔,以降低營運壓力,因此再加碼補助「中小微企業多元發展貸款」,將最長六個月利息減免1.5%補貼的貸款額度,自250萬元提高至1,000萬元,協助業者度過難關。

經濟部表示,雖韌性特別預算尚未經立院通過,但經濟部已移緩濟急部分預算科目,自8月7日全面開放受理四項美國關稅支持措施,截至上周已申請超過700餘件,將依簡便、快速、從優原則,按程序加速審查,讓業者及早投入升級轉型工作。

經濟部預估,中小微企業貸款加碼可達6萬家,外銷貸款保證加碼1.12萬家,研發轉型補助3,700家,並帶動國產設備採購50億元、爭取海外訂單2,000家,人才培訓3.6萬人次。

洪申翰表示,最新統計共245家企業通報減班休息、受影響勞工4,863人,其中約八成符合薪資補貼範圍。

 
無薪假人數攀高…聘失業勞工 雇主最高可領3.6萬元
記者李柏澔/台北報導聯合報

受美國對等關稅衝擊,休無薪假人數不斷創高,勞動部推動五大支持勞工安定就業措施,其中擬九月底前推出的「先僱後訓」及「僱用獎助」等制度,只要聘僱失業勞工,雇主最高可獲三萬六千元獎勵。

勞動部常務次長陳明仁表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新台幣匯率波動及國際貿易情勢變動,為確保勞工穩定就業,勞動部已依「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於「安定就業」及「照顧民生」項下積極推動五大支持勞工安定就業措施,並挹注勞工保險基金,維護勞工權益與民生安全。

「安定就業」方面,已上路的有,實施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擴大適用範圍至九項行業,以及將減班勞工薪資差額補貼比率由五成提高至七成,並放寬可與「再充電計畫」合併申領,擴大保障勞工經濟安全。

減班休息勞工參加勞動部核定訓練課程,可依實際訓練時數申請訓練津貼,最高一萬七二一○元。協助受衝擊企業提升員工職能,提供內部或聯合辦訓最高補助二百萬元,並延長受理期間至九月底,俾銜接明年度訓練期程。

另外,以「先僱後訓」方式鼓勵雇主辦理工作崗位訓練每年最高補助一八○萬元,並提供雇主僱用獎助每人最高三萬六千元;以及「職務再設計」補助每人每年最高十萬元,協助聘雇勞工穩定就業。該部分措施預計本月開始推動。

初次尋職青年的尋職津貼及就業獎勵,合計最高四萬八千元。並提供失業青年訓練獎勵金每月一萬元,最高十二萬元。

 
勝悅「延遲重訊」關廠營收銳減82%!證交所開罰
記者黃彥宏/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針對勝悅新材料有限公司即勝悅-KY(1340)違反重大訊息規定,延遲召開重訊記者會等,處以新臺幣5萬元的違約金。

勝悅-KY重要子公司7月停產關閉廠房一案,經查符合證交所「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第4條第1項第3款及第11條第1項第3款情事,惟勝悅公司延遲召開重大訊息說明記者會及輸入重大訊息,已違反前述處理程序的規定,故證交所處以新臺幣5萬元之違約金。

勝悅-KY在8日重訊公告,為因應市場低迷,自去年起陸續關閉鞋底生產車間,僅存的EVO生產車間也已於今年7月停產,目前已不再生產鞋底及EVO膠粒。

針對員工的部分,均依當地政府的相關規定,辦理遣散與補償,確保同仁的權益獲得合理保障。原結束的生產工廠,配合公司發展策略,改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承租,為公司帶來新的租金收入。

財務長陳圖炎指出,本次關閉廠區為福建晉江的磁灶廠區,停工項目的產量在去年為1,498千雙鞋底、2,936噸EVO膠粒,占比達公司今年第2季合併營收的82%;勝悅-KY上半年營收1.33億元、年減36.6%,稅後淨損1.0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69元。

觀察勝悅-KY股價連跌四日,與台股連漲四日迭創歷史新高呈現鮮明對比,11日股價收在5.49元,技術指標KD處於低檔超賣區。

 
國際財經要聞
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與台灣的「大型」貿易協議要來了
編譯林文彬/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1日預測,美國即將與台灣達成大型貿易協議,與瑞士和印度最終也可望達成協議,並透露南韓尚未正式簽署已敲定的協議。

盧特尼克接受CNBC訪問時說:「我認為一旦印度停止採購俄羅斯石油,印度問題將獲得解決,我們與台灣的大型協議要來了,與瑞士或許也會達成共識。」

目前台灣許多銷往美國的商品面臨20%關稅,即將開徵的其他關稅,則可能衝擊台灣至關重要的半導體產業。瑞士處境比台灣更艱困,美國總統川普對該國產品祭出的關稅達到39%,是先進經濟體中最高的一個。

 
深化美國與印太連結 美副國務卿訪問南韓、馬紹爾群島
記者陳熙文/華盛頓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國務院11日宣布,副國務卿藍道(Christopher Landau)將12日啟程出發訪問印太地區,訪問地點包括南韓首爾,以及與台灣有邦交的馬紹爾群島等地;國務院指出,藍道此行是要強調美國的承諾,強化與印太盟友的夥伴關係。

國務院指出,藍道即將自12日至18日訪問印太地區,為期一周,第一站預計前往首爾,與南韓外交部長趙顯和南韓企業領袖會面;藍道接著擬前往巴布亞新幾內亞首都摩斯比港(Port Moresby)參加獨立50周年的紀念活動,同時與太平洋島國領袖展開「美國-太平洋島國論壇圓桌會議」(the U.S.-Pacific Islands Forum Roundtable);藍道最後計畫訪問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強化雙邊關係。

國務院表示,副國務欽此行象徵美國持續與印太地區深化關係的努力,並推進地區共同的優先事務;藍道將在行程中聚焦促進合作、加強安全,並深化經濟連結,反映出美國致力於一個自由開放和繁榮的印太地區。

 
台積電ADR跌0.6% 終結連六漲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台積電ADR周四(11日)下跌0.6%,收在258.91美元,終結連六日漲勢,較台北交易溢價26.6%。

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周四同創收盤新高,道瓊工業指數首度突破46,000點,通膨數據符合預期,讓投資人幾乎篤定聯準會(Fed)下周會降息。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617.08點,漲幅1.4%,報46,108.00點。標普500指數上漲55.43點,漲幅0.9%,收在6,587.47點,已連續四天上漲;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漲157.01點,漲幅0.7%,收在22,043.08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0.6%,也再創新高。美光科技大漲7.5%,至150.55美元,花旗將該公司目標價從150美元上修至175美元。輝達(NVIDIA)小跌0.1%。

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周四上漲23.12點收在25,215.71點。台積電漲1.2%收在1,240.00元。

個股 ADR代碼 ADR收盤(換算後) 漲跌幅(%) 台北上市股票收盤價 溢價率(%)

日月光 ASX 168.47 -1.68 166.50 1.18

中華電 CHT 136.41 +1.01 134.50 1.42

台積電 TSM 1,570.39 -0.59 1,240.00 26.64

聯電 UMC 41.06 -1.02 40.90 0.40

*匯率換算依據紐約時間下午6:30的彭博報價

 
SK海力士宣布完成HBM4研發 率全球先進入量產準備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南韓晶片製造商SK海力士周五宣布,已完成HBM4研發,並率全球之先完成量產準備。

SK海力士HBM4研發負責人趙周煥說:「HBM4完成開發,將締造產業新里程碑。」

他說:「藉由適時供應符合客戶在效能、節能和可靠度需求的產品,本公司將能滿足上市時程並維持競爭優勢。」

SK海力士預期,新產品應用後,AI服務效能可望提升高達69%,有助於解決資料瓶頸,並大幅降低資料中心的電力成本。

 
CPI數據無礙Fed降息 美股三大指數齊創新高、道瓊首登4萬6000點
財經組編輯張大仁/即時報導世界日報
交易員預期關鍵消費者通膨指標的最新數據不會阻礙聯準會下周調降基準利率,美股收漲。

道瓊工業指數收漲617.08點或1.36%至4萬6108點;史坦普500指數收漲55.43點或0.85%至6587.47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57.01點或0.72%至2萬2043.07點。三大指數盤中和收盤都創下歷史新高。

數據令人困惑,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幅高於預期,但年增率與預期相符。

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數據顯示,8月CPI月增0.4%,高於接受《道瓊》調查經濟學家預期的0.3%。不過,該指數的年增率2.9%符合預期。此外,不包括波動性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在8月上漲0.3%,較去年同期成長3.1%。兩項數據均符合《道瓊》的預測。

前一天,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也意外顯示,當月環比下降0.1%。

與此同時,勞動市場再次出現放緩跡象,在本周稍早時就業成長數據下修後,每周初請失業金人數意外激增。截至9月6日當周,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較上期增加2.7萬人,經季節性調整後達到26.3萬人,創2021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高於之前預估的23.5萬人。

受數據影響,美國公債殖利率下跌,指標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至4%。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FedWatch工具顯示,隨著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美國經濟成長放緩,市場幾乎可以肯定聯準會將在9月17日會議結束時降息25個基點;降息0.5個百分點的可能性最初也有所上升。

Freedom Capital Markets首席市場策略師伍茲(Jay Woods)表示:「降息0.25個百分點是非言確定,但考慮到目前的失業數據,降息0.5個百分點的可能性仍然沒有改變。」「最重要的是關注10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如果10年期國債殖利率會達到3%,那麼市場可能會在這裡反彈。」

11日漲幅大於最近幾個交易日,摩根大通等銀行和沃爾瑪等消費品公司因預期利率調降而上漲。

Opendoor Technologies飆升79.52%,創單日最大百分比漲幅,成為該股有史以來表現最佳單日,超過其2025年7月16日飆升43.3%的表現。

在該公司任命Shopify高管奈加軒(Kaz Nejatian)為執行長,並任命聯合創始人拉博伊斯(Keith Rabois)為董事長後,該股上漲。

美國勞動市場動盪加劇或許目前尚未影響到大多數勞動者,但這應該會促使聯準會在下周降息,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執行長布朗(Joshua Brown)表示,「我認為,就人力成本而言,我們實際上並沒有看到勞動市場走弱,而只是聯準會被打敗了。」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本周的數據,美國8月新增就業人數僅2.2萬個,顯示勞動市場持續放緩。最新數據顯示,非農業就業數據近期修正值顯示,過去16個月就業人數減少了120萬個。

加密貨幣公司Figure Technology Solutions的股票在那斯達克上市首日開盤價為36美元。

這比其25美元的IPO發行價高出44%,估值達到76.2億美元。股價一度飆升至38.05美元。

Figure成立於2018年,經營一個區塊鏈網絡,業務在幫助創建房屋淨值信貸額度和其他金融服務。

《華爾街日報》報導,派拉蒙Skydance正準備以多數現金收購媒體公司華納兄弟探索,後者股價應聲飆升28.95%。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話指出,派拉蒙Skydance將競購整個公司。加上11日的漲幅,華納兄弟探索公司今年來已上漲51.69%。

巴克萊銀行調升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的股票評級,這家醫療器材公司的評級從「持股待增」調升至「加碼」。此外,巴克萊銀行還在報告中將目標價從490美元調高至550美元。相當於較10日收盤價上漲15.4%。

 
要聞
聖安外泌體新藥授權國際大廠 ESCO 授權金達2億元、外加5%銷售分潤
記者謝柏宏/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聖安生醫(6926)11日宣布,與新加坡生技醫藥大廠ESCO Aster(EA)簽訂「外泌體小分子藥裝載專利技術」授權合約,透過此項授權聖安將可獲得新台幣2億元授權金,以及5%產品銷售衍生利益金。聖安生醫並估計,除了授權金外,未來10-15年此項授權可創造新台幣數十億元的長期收益。

聖安生醫表示,期望結合聖安創新領先的外泌體治療藥物開發技術,與新加坡ESCO Aster 外泌體製劑cGMP設施設備及該公司特有3D Adherent Tide Motion生物反應器專利的優勢,加速推展外泌體裝載小分子藥物於授權地區(東南亞(ASEAN)及紐澳)開發應用。

聖安生醫列名於全球外泌體新藥全球十大研發公司,目前HLA-G標靶外泌體藥物遞送載體(SOB100)已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臨床一期IND審查,為國際生技醫藥公司發展HLA-G癌細胞精準外泌體新藥的首例,SOB100即將於今(2025)年10月開始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ESCO 為外泌體及幹細胞相關產品的國際著名生產商,符合cGMP外泌體製造工廠與設備的國際CDMO,藉由本項專利技術授權合作,聖安可展現外泌體新藥開發的技術優勢,結合ESCO Aster的生產及國際銷售能量,強強合作加速聖安外泌體技術與產品在授權地區及未來全球的擴展應用。

聖安生醫總經理江宏哲表示,放眼全世界,為避免藥物治療毒性副作用或在體內容易被代謝分解,目前主要用微脂體(Liposome)或病毒當載體做體內輸送,但是,這兩種方法各自有體內免疫排斥副作用與基因突變的風險。聖安開發癌細胞專一靶向性的外泌體作為藥物載體,外泌體來自人體自然產生身體耐受性極高,外泌體載體又具有靶向性可被癌細胞快速有效吸收,提高藥物治療效果並大大降低藥物本身對正常細胞的傷害。

聖安生醫已經在動物實驗證明,裝載核酸藥物可有效治療難治且具抗藥性的腦癌。裝載俗稱小紅莓的化療藥物,可提升藥物療效並降低噁心、掉髮、心臟毒性等化療副作用,未來外泌體裝載可裝載化療藥、核酸藥、蛋白藥,醫療應用商機龐大。

新加坡ESCO Aster未來利用這項授權技術,裝載自有的專利化學治療藥物,將可針對不同癌症治療適應症衍生多種外泌體化療產品,在授權地區創造市場優勢,聖安生醫也依合約收取每個產品5%銷售利益金。

聖安生醫表示,目前市售類似產品主要是利用脂質體裝載小分子化療藥的產品Liposomal Doxorubicin,綜合Grand View Resaearch 等市場分析,該藥2023年市場1.2-1.3億美元,2030-2034年可望突破2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為 5-7%,外泌體作為藥物載體目前仍屬早期但高速成長階段,2024-2025年約為數百萬到數億美元,預測未來5-15年CAGR呈現30%成長,2030年代可望達到數十億美元。以此估計在授權期間聖安透過本項授權除授權金外,聖安此項授權未來10-15年可創造數十億元台幣的長期收益。

董事長黃秋錦表示此次技術授權合約簽訂,開啟了台灣外泌體技術與國際大廠合作的新頁,聖安持續積極推展外泌體創新性與區隔性新藥產品開發大步向前邁進,未來將為全球癌症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新選擇。

 
iPhone 17、Air 電信三雄資費出爐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聯合報
蘋果iPhone 17全系列新機與iPhone Air即將開賣,電信三雄中華電信、台灣大、遠傳均端出「零元購機」方案,今年大手筆砸下手機補貼,要刺激用戶升級5G、高資費以及綁四十八個月的長約期,補貼最多高達四萬九六○○元。

中華電信、遠傳搭配月繳一七九九元,綁約四十八個月,iPhone 17(256GB)零元購機;台灣大為月繳一八九九元,iPhone 17(256GB)零元購機,部分機種補貼比其他兩雄多出三千元至四千元。

 
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勁揚 前八月年增25.8%
記者戴玉翔、黃于庭、任珮云/台北經濟日報

美元利變商品最高宣告利率已拉上4.35%,加上分紅、投資型商品持續熱賣,帶動新契約保費(FYP)的成長,根據各公司統計,六大壽險8月新契約保費(FYP)為402.7億元,月減逾一成;今年前八月,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合計為3,880.7億元,年成長25.8%,推估整體壽險業界,今年前八月新契約保費有望突破6,500億元。

根據各公司統計,國泰人壽8月新契約保費收入達109.7億元,年減4%,累計前八月新契約保費共1,213.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8.1%。國壽表示,前八月因新台幣升值與投資市場波動類全委標的接受度佳,帶動美元利變壽險及投資型商品等新契約保費成長顯著,前八月利變型和投資型新契約分別成長高達115%及50%,整體而言,新契約保費收入表現良好,預期今年業績有望較去年成長。

富邦人壽8月新契約保費收入81.6億元,年減23.5%,累計前八月新契約保費收入達799.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2%,在六大壽險裡居次。富邦人壽銷售分期繳及保障型商品成果亮眼,其中在分紅保單方面,8月新契約保費收入逾46億元,前八月累計超過456億元,占整體新契約保費近六成。

南山人壽8月份新契約保費收入維持與上月相當水準,幾乎是以銷售傳統型保單占大宗,近七成左右,且傳統型保單的新契約保費收入也成長較多,累計今年前八月新契約保費收入約57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9%。南山人壽指出,今年底前仍以高保障型商品、投資型年金險和美元理財型保單為銷售主力,加上持續推出符合國人醫療照護需求的商品,整體醫療險商品動能穩健。

凱基人壽8月新契約保費收入53.5億元,累計前八月新契約保費收入達470億元,年成長25.6%,以險種類別來看,凱基壽前八月利變型商品年成長16.1%,投資型商品年成長103.2%。

新光人壽8月新契約保費收入35.9億元,年增40.2%,累計前八月新契約保費收入達426.4億元,年成長25.1%。新壽表示,預估2025年新契約保費收入仍會延續去年的業務動能突破600億元。今年策略重點放在CSM提升,並以回應市場與客戶需求為核心。

台灣人壽8月新契約保費收入63億元,年成長達84.7%,單月成長率居六大壽險之冠,累計前八月達397億元,年成長23.7%。

產險業今年前八月交出好成績,四家金控旗下產險包括富邦產、國泰產、華南產和兆豐產累計前八月稅後純益合計為84.55億元,其中富邦產今年前八月獲利已經超車2024年全年數字,另外,富邦產8月獲利、國泰產前八月獲利,皆創新高。

富邦產險8月稅後純益7.7億元,累計前八月稅後純益42.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2%,也高於去年全年的30.2億元。

富邦產表示,由於各項業務穩健發展,帶動獲利持續提升。8月整體簽單保費49.9億元,其中商業火險表現最為突出,單月簽單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17%;水險及新種險業務亦展現穩健動能,成長幅度皆超越市場整體水準。

富邦產累計前八月簽單保費收入478.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簽單市占率24%,持續位居市場領先地位。富邦產險8月獲利創歷史新高、累計前八月獲利為歷年同期次高。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4.88元。

 
交易量能緊縮 房市三稅全數衰退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昨(11)日公布8月稅收,持續受房貸緊縮影響,加上時逢暑假為出遊旺季與月初豪大雨干擾,衝擊房市交易量能,8月房地合一稅、土增稅、契稅等三大稅目續憔悴,年減幅都超過三成,尤以土增稅減42.7%最慘。

隨著政府透過新青安房貸不計入不動產放款天條,希望打開房貸水龍頭後,未來房市稅收變化值得關注。

財政部統計,土增稅8月實徵46億元,是2016年3月以來新低,年減幅達42.7%,已連六月呈雙位數負成長,同時月減31.1%。從縣市別觀察,六都皆為明顯下滑,其中以新北市、台中市、台北市減少較多,主因仍是交易量下滑,大額案件也呈減少。

契稅8月實徵11億元,年減幅達36.6%,也是連六黑,與上月相比亦呈月減、減幅為23.6%。

個人房地合一稅8月實徵50億元、年減30.5%,則是連五月雙位數負成長,以高雄市、桃園市、台中市減少較多。

 
8月證交稅翻紅 進帳277億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昨(11)日公布前八月稅收2.4兆元,年減2.6%。其中因台股回神、上市櫃日均成交值年月雙增,8月證交稅入帳277億元,是歷年同期新高,擺脫連續五個月負成長,轉為年增8.1%。

不過總稅收仍是負成長,前八月累計稅收占累計分配預算數93%,代表稅收入帳仍不如預期,目前大宗稅收只剩9月營所稅暫繳、11月地價稅等,全年稅收是否會短徵仍待觀察。

財政部統計,稅收寫下歷年最強8月的稅目包含遺產稅、證交稅及娛樂稅;前八月累計稅收創同期新高稅目包含綜所稅、遺產稅、房屋稅、牌照稅、印花稅以及娛樂稅等六項稅目。

8月總稅收1,537億元,年減10%;前八月實徵淨額2兆4,558億元,年減2.6%。從達成率來看,前八月實徵淨額占累計分配預算數93%,占全年預算數64.6%。

8月證交稅由黑翻紅,且擺脫連五月雙位數負成長,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解釋,8月股市仍持續與美國關稅議題聯動,隨聯準會降息機率大增、台積電可望豁免半導體關稅、美國入股台積電疑慮消除後,激勵AI股漲勢,帶動台股揚升,挹注證交稅。

8月證交稅277億元,是近14個月新高,月增16.1%,年增8.1%是今年4月以來首度轉正;前八月累計實徵淨額1,672億元,是歷年同期第三高,但受基期影響,年減16.5%。

此外美國對等關稅也牽動車市表現,因為台美最終稅率尚未敲定,外界期待汽車租稅減讓利多,民眾購車態度觀望,影響貨物稅、關稅表現。

車輛類貨物稅8月減少9億元,減幅為12.9%,其中以國產車減幅較高、為27.6%,進口車減7%。累計前八月車輛類貨物稅減幅為22.6%,國產車減幅較高、年減29.2%,進口車減20.1%。

關稅8月實徵淨額128億元,年減18.6%,前八月實徵淨額990億元,年減5.6%,其中進口小客車在8月減少20億元、減幅36.5%,前八月減少77億元、減幅是25.6%。

其餘稅收方面,8月營所稅入帳66億元,年減39.5%;前八月實徵淨額6,421億元,年減4.2%,雖結算申報自繳稅款增加,但因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實施延分期繳稅,互抵後呈現下滑。

8月綜所稅實徵829億元,年增5.9%,前八月共入帳7,033億元,年增5.4%,均因盈餘分配及薪資所得扣繳稅款增加。

 
大成鋼獲豐田通商入股 關稅議題下台日合作投資美國第一案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日本豐田通商株式會社(Toyota Tsusho)10日宣布,透過第三方配額增資入股大成鋼(2027),額度4,665萬美元(新台幣14.3億元)。據悉,豐田通商將取得大成鋼約2%股權,將會在鋁製電池外殼、電池蓋原料進行合作。

大成鋼昨(11)日證實此事並指出,豐田通商取得大成鋼股權比例並不多,不影響大成鋼的經營決策,但大成鋼將因為供應豐田通商印證大成鋼鋁捲的品質,不只帶動大成鋼的營收,獲利也將提昇。

業內指出,此案有兩大指標意義,其一、此為美國關稅議題下,日本與台灣合作投資美國的第一案;此外、大成鋼在美國鋁材與不□鋼等的通路系統,將更受到國際大廠矚目。

大成鋼為台灣不□鋼及鋁材大廠,業務遍及全球、在北美擁有生產鋁捲的集團公司TCI TEXARKANA。大成鋼是台灣極為少數在美國設立通路的廠商,包括不□鋼、鋁製品都是美國最大通路商。

大成鋼並挾著自家通路的需求,擴大產能,使大成鋼的經營更加穩健。尤其大成鋼在2018年購併美國最大的鋁廠之後,成為美國唯一能夠在48小時交貨的現貨通路。

2022年之後,大成鋼看好鋁製品在美國市場的需求,擴大生產規模。大成鋼鋁廠相關產品在美國市場占有率原本即達六成,啟動擴產計畫後並持續攀升。

豐田通商指出,目前北美鋁市場持續呈現供不應求,市場的需求屬於高於供應的狀況,且預估此種情況在今後將持續。

鋁為實現電動車(EV)輕量化所不可或缺的材料,確保穩定的供應來源成為重要課題。

豐田通商2023年攜手富士發條(Fuji Springs)在美國設立FUJIHATSU & TOYOTSU Battery Components, North Carolina LLC從事車載電池用鋁製電池殼(cell cases)和電池蓋(cell covers)的生產。

 
甲骨文奪9兆元大單 台鏈補!鴻海、神達等喜迎伺服器建置潮
編譯劉忠勇、記者蕭君暉/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華爾街日報報導,OpenAI將於未來五年內向甲骨文(Oracle)採購3,000億美元(逾新台幣9兆元)算力,雙方已簽約。業界預期,甲骨文為履約,將擴大AI伺服器建置,主力伺服器供應商鴻海(2317)、神達等同步迎來大單。

OpenAI這筆高達3,000億美元的訂單,是該公司目前年營收約100億美元的30倍,業界研判,這恐是AI史上最大的算力交易案。甲骨文10日收盤股價暴漲35.95%,創1992年以來最大漲幅,市值衝上約9,330億美元,超過摩根大通,成為全球市值第12大公司。

業界研判,隨著甲骨文大單到手,後續勢必加快AI伺服器建置,並委由鴻海、神達等協力廠協助生產。

甲骨文與OpenAI都是美國川普政府AI大基建「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合作夥伴,鴻海也可望參與星際之門計畫,三家公司彼此都已是夥伴,鴻海目前是甲骨文最大伺服器供應商,隨著甲骨文大單報到,鴻海受惠大。神達也是甲骨文伺服器重要供應商,旗下神雲去年第4季起開始承接甲骨文伺服器專案,同步沾光。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來源報導,OpenAI和甲骨文的合約將自2027年起生效,對雙方而言都是一場高風險的豪賭。OpenAI今年6月才披露年營收約100億美元,還不到每年平均支出600億美元的五分之一。

甲骨文則把未來營收的一大部分,押在單一客戶身上,且很可能必須舉債購買AI晶片,以支撐資料中心的運算需求。

甲骨文早在6月的文件中就暗示這筆交易,當時披露已簽下雲端服務協議,從2027年起每年將帶來超過300億美元的營收。

甲骨文周二表示,這類合約帶動該公司「剩餘履約義務」(RPO,尚待執行的訂單金額)8月底止的會計年度第1季攀升至4,550億美元,約是去年同期的四倍有餘。彭博估算,這數字大約是Google的四倍,可見甲骨文的雲端業務成長率可望超越Google。

 
金融壓力測試 8家沒過關!大股東面臨增資
記者廖珮君、黃于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川普關稅效應未歇,金管會針對38家本國銀行及全體產壽險業,以2024年底資料做「壓力測試」,昨(11)日結果出爐,共三家銀行、五家壽險未能過關,合計八家業者須提出增資、發債或資產負債改善等資本強化方案,大股東恐面臨增資壓力。

金管會強調,僅少數業者需改善,但整體銀行與保險業的資本適足率在嚴峻或極端情境下仍符合法定標準,顯示金融業抗壓能力足夠。

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表示,此次測試已納入川普關稅政策衝擊,三家未過關銀行主因假設關稅戰重創經濟,信用風險損失大增所致。目前其中一家已完成增資,另兩家將於年底前完成發債。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壽險壓力測試採用2008年金融海嘯組合情境,涵蓋關稅戰引發的市場波動。結果顯示,五家壽險業因資本適足率(RBC)、淨值比本就偏低,損失吸收能力差,「加壓」後自然未能過關,又以股匯市變動衝擊大。金管會已要求其提出補強方案並送董事會審議。

「壓力測試」猶如金融業的模擬考,用以檢視在不同情境下資本是否仍達法定要求。銀行業需維持普通股7%、第一類8.5%、資本適足率10.5%、槓桿比3%;壽險業則需RBC達200%、淨值比3%。

金管會每兩年對銀行業提公版的測試情境有三大類,一是總體經濟,包括國內外經濟成長率、失業率、房價等,二是市場風險因子,包括利率(衍生性商品)、匯率和商品,三是作業風險。又以總體經濟使信用風險預期損失增加,占九成為影響大宗。

此次38家國銀在輕微情境下,平均普通股權益、第一類資本、資本適足率及槓桿比分別為10.68%、11.85%、13.74%、6.05%;在嚴重情境下則降至9.41%、10.58%、12.35%、5.44%,仍高於法定門檻,顯示整體銀行業資本仍具緩衝力。

壽險業測試則涵蓋保險風險、市場風險及新增的流動性風險;產險業則是氣候變遷風險。蔡火炎指出,整體壽險在流動性需求上均可滿足。

其中市場風險測試結果,壽險業資本適足率245%、淨值比6.1%;產險業則分別達419%與29.4%,皆遠高於最低標準,顯示金融體系在全球經濟與金融環境劇烈變動下,整體風險仍可控。

 
馬斯克:最偉大機器人要來了!盟立、亞光等協力廠沾光
記者劉芳妙、李珣瑛、蕭君暉/台北經濟日報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預告,人類最偉大的產品,即特斯拉最新人形機器人Optimus V3要來了,特色是靈活度堪比人類,2026年量產,五年內要生產百萬台。業界認為,盟立(2464)、亞光等台灣特斯拉協力廠都將受惠。

業界分析,Optimus V3靈活度堪比機器人,關節這個元件是關鍵,特斯拉機器人台灣協力廠當中,盟立甫集結集團力量,打造減速機模組關節,並發表旗下第一台人形機器人,確立其機器人關節品質出色並且可商業化,隨著馬斯克要大量生產Optimus V3,盟立勢必扮演要角,擔綱特斯拉衝刺人形機器人先鋒。

馬斯克是在「All-In」高峰會上談及Optimus V3的最新情況。 他說,特斯拉目前正在敲定Optimus V3的設計, 這款在他看來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產品」將實現大批量生產。

他透露,Optimus V3會擁有「像人類一樣靈巧的手」,為此,Optimus V3將搭載複雜的手部設計和說明理解現實的「AI思維」,預期每條手臂將搭載26個執行器。

他並指出,當這款機器人達到年產100萬台的里程碑時,其每一台的生產成本將降至2萬美元至2.5萬美元,其中AI晶片的成本可能在5,000美元至6,000美元。

特斯拉最近也發布擘畫公司願景的「宏圖計畫第四篇章」,表明將把重點轉向AI和機器人技術。 馬斯克強調,未來Optimus機器人將代表特斯拉80%的價值。

特斯拉強攻機器人,台灣供應鏈同步動起來。盟立本周才在台灣國際半導體展首度亮相「 盟立一號」人形機器人,驚艷展會現場。

盟立集團執行長林世東表示,「盟立一號」人形機器人是採用盟英減速機模組關節、以及盟立工業電腦(IPC)、控制系統,並整合視覺等感知器,主要鎖定應用於半導體廠、研究機構。

林世東強調,AI要落地應用,就需要人形機器人,以及機器狗等載具,來滿足廠區內取放、巡檢,及廠區外的管線和電力遊檢需求。盟立與義美集團、新代攜手成立「鞍新盟公司」,就是要結合台灣各個關鍵零組件,打造真正台灣製造的人型機器人、無人機與機器狗,拚台灣製造的國際競爭力。

他說,舉凡人型機器人、無人機及機器狗的共通元素,減速機是關鍵要角,占材料成本約30%。盟立與盟英攜手打造出的全新關節模組各系列諧波減速機、與新開發的擺線減速機,並針對人型機器人「減重」而開發的PEEK、鋁合金、鈦合金等新材質的減速機產品。

至於亞光,由於人形機器人的關鍵零組件之一即為鏡頭,以鏡頭取代機器人感測觸覺,外界看好,亞光受惠大。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