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台股三利多助攻 四大名師看好後市…大盤本周衝關28K |
| 記者周克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美股在台股光復節連假休市期間大漲,加上美中緊張關係有望隨著「川習會」展開而緩解,配合美國聯準會可望再度降息,三利多將催化台股持續偏多。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等四大市場名師看好將激勵台股多頭持續追漲,大盤本周有機會攻抵28,000點大關。
台股本周將持續攻高的第一個利多,就是美股在台股光復節連假休市期間大漲。據統計
... |
| 券商客戶分戶帳 四大優勢 |
| 記者黃彥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證券商客戶分戶帳自開放以來,便被定位為開立證券款項交割帳戶的好選擇。分戶帳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務功能,讓投資人在享受便捷的交易體驗同時,也能確保資金安全。為了鼓勵更多投資人加入使用分戶帳,券商公會特別整理出分戶帳的四大核心優勢。
首先,開證券戶免再開銀行戶,可充分掌握投資帳務。現在透過分戶帳,投資人只須約定本人現有的銀行帳戶作為出入金帳號,就能輕鬆買賣股票。
川普本周將展開第二任就職後首次亞洲行,地緣政治預期是10月最後一周交易最主要關注重點。
繼月初促成以巴中東停戰協議後,預期川普將在10月底利用出席馬來西亞東協領袖會議時,見證在他關稅威嚇下達成的泰國與柬埔寨和平協議簽約儀式;市場也傳言川普將在會議期間正式確認印度逐漸停止購買俄羅斯原油以換取美國降低關稅的協議。
由於俄羅斯總
... |
| 就市論勢/晶片測試族群 可關注 |
| 鄭羽庭(凱基台灣精五門基金經理人/經濟日報 |
盤勢分析
受惠AI與高效能運算(HPC)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台廠憑藉技術優勢與品牌議價能力,持續吸引外資青睞。根據金管會最新數據,9月外資淨匯入91.6億美元,前九月合計淨匯入326億美元,相當於去年全年378億美元的86%、有望刷新去年紀錄。
展望未來,隨著AI需求持續強勁,以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旺季來臨,電子產業預計將繼續帶動出口成長。財政部
... |
| 無人機族群 法人看好 |
| 記者徐牧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俄烏戰爭改變現代戰爭的面貌,軍用無人機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帶動全球市場規模快速成長,加上115年度國防預算創下新高,政府標案資金挹注,法人預期,在政府標案的帶動下,台灣無人機產業有望加速發展,看好中光電(5371)、長榮航太、雷虎等首波得標公司。
台灣無人機產業發展因國防預算的提升與政策引導而加速。台灣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中,國防預算達9,495億元,年增22.9%,占GDP的3.3
... |
|
 |
| 中華電金雞 資拓宏宇將上市 |
|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中華電再迎小金雞轉上市,轉投資興櫃資服廠資拓宏宇(6614)將於明(28)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展望後市,資拓宏宇對本季營運展望樂觀,預期在民間案件與政府標案挹注下,今年智慧城市領域業績占比有望達兩成。
資拓宏宇股東結構堅強,中華電持股49.64%,為最大股東之外,工業電腦龍頭研華也是大股東之一。資拓宏宇23日興櫃參考價收66.3元、漲0.29
... |
| 中興電在手訂單417億 今明年業績看增兩位數 |
| 記者朱曼寧/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中興電(1513)營運動能持續走強,目前在手訂單417億元,維持高水準狀態,今年廠房順利擴建完成,新增兩成產能。中興電指出,重電事業除了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外,各事業處也皆成長,預期今年、明年營運成長幅度都可達兩位數百分比。
中興電指出,今年前十月重電事業已成交153億元訂單,在手訂單417億元,營運動能除來自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接單,電
... |
| 欣興、臻鼎:載板缺貨有解 |
|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高階載板ABF及BT載板受制不同層面缺料干擾出貨議題持續受關注,對此,欣興(3037)、臻鼎-KY均認為,相關缺貨狀況預估2026年緩解。
欣興董座曾子章認為,銅箔基板(CCL)缺料狀況並不嚴重,「去年大家都已知道會發生」;至於高階CCL供應比較有挑戰,預期一直到未來半年是高峰,最快2026年第3季起,相關供應缺口會快速收斂。
至於其他材料,曾子章預期,產品不斷的創新,材料、工具、設備
... |
| 瞄準台中捷運宅 新美齊、亞昕、冠德搶推案 |
|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經濟日報 |
台中捷運宅再傳重量級大案!新美齊(2442)與台中允將建設首度攜手合作,將在台中市七期文心路、公益路口2,332坪基地上,規劃推出地上52層、地下八層,結合住宅、商辦及店舖的複合式大樓案,總銷逾400億元。
允將建設董事長張志豪證實,與新美齊合作是「強強聯手」,主要看好基地位於公益路餐飲商圈的文心路、公益路黃金地段,而且就在捷運水安宮站、文心森林公園站中間,生活與交通機能
... |
| 國喬、台化 聚焦長天期 |
| 記者廖賢龍/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外資上周各買超國喬(1312)約2,800張與台化(1326)約萬張,股價也由低檔向上走揚;權證發行商表示,大盤在高檔之際,可挑價內且長天期相關認購權證短線操作。
瑞銀投行中國經濟學家張寧表示,中共四中全會公告顯示,新五年規劃強調改善民生,突出未來五年改善人民生活品質這一戰略目標。公告未明確提及備受關注的「反內捲」行動,不過其或被納入「建設
... |
| 全球市場觀測站/日政局趨穩 股價向上 |
|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上周全球股市走勢震盪,美中貿易緊張情勢升溫,加上企業財報影響,美股轉趨高檔震盪,日股在高市早苗確定成為日本首任女性首相後走高,日經225指數有向5萬點關卡叩關之勢。債市方面,聯準會可望再度降息,投資級公司債以及新興、邊境債相對突出。
美中貿易爭端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為了避免受到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影響,美國與澳洲簽署稀土協議,另外傳出貿易美國總統川普考慮對美國軟體出
... |
| 碩天 前三季拚賺逾一股本 |
| 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不斷電系統(UPS)品牌廠碩天(3617)第3季營收33.52億元,季增16%,為一年來高點,法人預估,隨上季新台幣匯率回貶,業外干擾因素消弭,看好碩天第3季獲利回升,前三季有望賺逾一個股本。
此外,因應產品組合優化,資料中心營收占比逾三成,加上代理商通路占比已達七成以上,有助毛利率提升,今年碩天毛利率逐季向上,全年毛利率有望改寫新猷,上看54%。
... |
| 主動式債券ETF 10月以來績效表現佳 投資新寵兒 |
|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聯準會預防性降息仍是主旋律,主席鮑爾的發言加深市場對10月與12月降息的預期,加上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未見緩和,避險情緒升溫,資金持續轉入債券等避險資產。能靈活選債的主動式債券ETF,10月以來績效表現佳,也成為資金新寵。
主動富邦動態入息ETF(00982D)經理人黃詩紋表示,在降息環境下,資金流動性將進一步提升,而美國企業獲利表現穩健,有助強化
... |
| 欣銓 卡位AI測試商機 |
|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半導體測試廠欣銓(3264)積極卡位AI相關測試商機,現階段產能利用率達七成以上,法人預期本季營運有機會保持穩健表現,全年營收、獲利成長可期。
欣銓為台灣前三大IC測試廠,業務涵蓋記憶體、數位及混合訊號IC測試,並積極布局AI與車用電子領域,產品組合主要集中在車用/安控、通訊/網通及通用微控制器(MCU),消費性電子占比僅個位數,因此去年受到車用客戶需求調整影響較大。
談到
... |
| 企業獲利可望上修、美國下調關稅等利多撐腰 印度基金分批布局 |
|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印度股市近期反彈強勁,顯示短期多頭趨勢延續。投信法人指出,隨印度央行啟動降息,銀行類股漲勢凌厲,領先大盤表現,中小型股則相對疲弱。整體而言,對印度股市維持中性偏多的看法,建議投資人可採分批布局方式,進場投資印度基金。
瀚亞投信表示,印度股市具備五項利多因素,有望支撐多頭格局持續。包括基本面優於市場共識,企業獲利有望上修;市場預
... |
| 全民權證/緯創 挑價內外20% |
| 記者徐牧民整理/經濟日報 |
緯創(3231)9月合併營收達2,034億元,月增18%、年增110%,法人表示,受惠於AI伺服器量產使整體營運動能出現強勁成長。
法人指出,緯創AI伺服器出貨量成長將延續至第4季,AI系統組裝的良率將提升,並將帶動下半年獲利成長。
展望2026年,預期緯創GB300機櫃出貨量達1.1萬至1.2萬櫃,且是唯一的L10供應商。增長動能來自美系客戶需求。基於2026年L10伺服器
... |
| 高股息王者換人做?00945B配息率7.9%震撼市場 |
| 綜合報導/聯合新聞網 |
台股再創新高,指數一度逼近28,000點,市場一片歡騰,也讓許多投資人陷入兩難:該勇敢追高,還是該收手觀望?此時,穩定的現金流成了關鍵字。與其焦慮漲跌,不如選擇「月月領息」的策略,鎖定穩定配息、收益不輸高股息ETF的商品,例如凱基美國非投等債(00945B)。
近一年(去年11月至今年10月)00945B的配息率達 7.9%,遠勝市面上多數高股息ETF。以同期
... |
|
 |
•情緒智商:職場的隱形超能力 在當今快節奏的世界中,成功不僅僅取決於智商(IQ)。越來越多的研究和企業領導者開始認同,情感智商(EQ)在個人與職業發展中扮演著更為關鍵的角色。James W. Williams 在他的著作 《Emotional Intelligence》 中,深入淺出地闡述了這一觀點,並提供了提升自身 EQ 的實用指南。
•閒置魚塭種藍碳...紅樹林碳匯方法學是一場豪賭嗎? 為實現2050淨零碳排,各界在減碳與增匯上雙管齊下,自然碳匯也成為全球淨零策略的關注焦點。台灣也於2025年7月通過「紅樹林植林」海洋碳匯溫室氣體減量方法學,這不僅是國內首個藍碳方法學,也為海洋碳匯專案的規劃、申請與執行奠定制度基礎。然而,生態爭議、管理挑戰與政策配套不足,也引發諸多質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