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慮到全方位的國際合作框架的同時,確保人工智能開放、包容、透明、道德、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賴」,這是在巴黎大皇宮落幕的人工智能行動峰會會後宣言中,我認為最符合全體人類福祉的峰會精神之一。
一如周知,這項宣言並沒有獲得掌握全球絕對科技資源的美國認可背書,有別於為峰會開場的AI教母李飛飛所倡議一個以人為本的AI未來(Human-centered AI),美國副總統范斯則非常明確地表達了美國追求的是一個以美國為優先的AI未來(America-centered AI)。
我不知道范斯與川普政府裡另一位靈魂人物馬斯克的交情如何,但我覺得范斯在捍衛以美國優先的AI未來之前,可能需要先從馬斯克那裡了解一下,日新月異的AI可不是什麼用關稅、金融或是武器能夠輕易操控的對象。
從ChatGPT橫空出世、DeepSeek加入戰局到萬眾期盼的Grok 3,AI正在以光速增長的勢態不斷進化,以去年十月的諾貝爾獎為例,其中化學獎與物理學獎無獨有偶地都頒發給了AI相關的科學家。
化學獎得主哈薩比斯是少年得志的DeepMind共同創辦人,其開發的AlphaGo擊敗了所有頂尖的人類棋手,他一面帶領Google踏入新的AI世代,一面領導DeepMind團隊跨界開發AlphaFold,在蛋白質結構預測領域取得驚人成果,該成果將大幅加速生物醫藥研發,或許也將大幅延長人類壽命。
相比之下,得到物理學獎的辛頓則是在AI神經網路和深度學習的角落裡默默耕耘將近半世紀,才在近幾年一舉成名天下知,他的知名來自於他既是「AI教父」又是「AI末日論者」。辛頓不只一次公開表達他對AI研發的後悔與憂心,更倡議加強全球AI安全監控並列管大型模型、強制企業在大型模型的安全研究上投入固定預算並為之負責、推動設立危險事件的通報機制並保護吹哨人、簽署國際條約以禁止AI軍事機器人等。
我看到去年底在諾貝爾圓桌會議上,同藉AI科技而榮膺桂冠的哈薩比斯與辛頓對面而座,前者意氣風發且言談侃侃、後者簡斂端直且語帶遲疑,因為相較於其他人對於AI前景的樂觀,沒人比辛頓更清楚,一個掌握了神經網路和深度學習的AI,極有可能長成一個人類不可想像的數位怪物。
近年來,我們在公司內部也進行過一些AI相關的技術探索,對於AI未來,我和辛頓教授的想法更為接近,前兩年我曾想以協會名義請他來台演講,但因某些客觀條件未能成局,如今想來萬分扼腕。在我看來,無論是以我為尊的美國、急於追趕的大陸、害怕被邊緣化的歐洲,甚至是自認為全球座上賓實則為大國桌上菜的台灣,其實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每一個政府與學者們對於AI監管與安全的態度,將直接決定這條搭載全體人類命運的船,會是一四九二年發現新大陸的聖塔瑪莉亞,還是一九一二年沉進大西洋的鐵達尼。
今天的人類以自己的大腦創造了AI,AI形同「類人」(Quasi-human),如同在創世紀裡神以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類,但創造了人類,神還是神,創造了「類人」,人還是人。可怕的是,多數自以為是的政府與學者們,以為創造出「類人」就可以擁有神支配人類的力量。我只能說,神給人類的終極考驗恐怕才剛剛開始。
(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