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網路時代,部落格是最佳發聲的平台。從【部落格名嘴】電子報非大眾媒體的角度,看個人媒體如何發揮影響力!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名人堂電子報
2025/10/10 第341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洪蘭/愛護聽覺 因它要伴你一生
洪蘭
神經心理學家花了廿多年的功夫,終於說服人們:我們的視覺不是看見,所以相信;而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但是對聽覺,人們依舊認為我們是用嘴巴在說話,其實我們是用耳朵在說話,人的嘴巴只能發出他耳朵聽到的聲音,聽不見便不會說。

聽是說的根本,法國人講英文口音很重,因為法國人耳朵聽到最好的高頻範圍是一千至兩千HZ,而英國人耳朵聽的是兩千至一萬二HZ,所以有些英文的音法國人的耳朵聽不見。

美國人說英語的頻率是八百至三千HZ,比較接近法國人的耳朵,所以法國人講美式英文比較容易。法國的研究者做了一個過濾器,把不要的頻率過濾掉,只放大他要的頻率來幫助正在學英文的法國兒童,結果發現效果很好。

人不但用耳朵說話,也用耳朵唱歌,四○年代,美國有位很有名的男高音Mario Lanza,音色非常美,後來因為他音量太高把自己的耳朵唱聾了,一旦聽不見,就唱得不準,早早便過世,非常可惜。

研究發現,聲音是刺激身體最有效的方式,我們都有聽到指甲刮黑板的聲音時,全身從小腸黏膜到皮膚都起雞皮疙瘩的經驗。大腦一天大約需要四到五個小時,每秒三千五百萬個刺激,才能保持適度的警覺和注意力。六○年代,法國本篤會的教士生了怪病,九十名修士中有七十名無力起床。眾醫束手無策,甚至認為他們是營養不足,建議他們放棄十二世紀以來的素食,改吃肉。後來發現,原來是新教皇認為他們既然發了禁語的誓,每天卻花八小時誦經,有違教規,就不准他們出聲誦經,結果大腦在失去聲音的能量後,修士便起不了床。

唱歌帶給大腦能量,是肺部的運動。唱得愈多,衍生的多巴胺愈多,心情愈好。這個正回饋加強了心智和身體的能量,使人生氣蓬勃。所以軍人行軍要唱軍歌,人在暗夜行路時,也會大聲唱歌或吹口哨,給大腦能量,去除恐懼。

世界上,幾乎所有民族的祭典都要唱誦,而且是戶外唱誦。因為唱誦時所發出的震動,會跟環境起共鳴,打開我們跟外界溝通的管道,使我們天人合一。

研究也發現,當警報響起時,大腦聽覺皮質區掌管這個頻率的地方會馬上變大,使聽得清楚。警報停止後,大腦地圖又縮回原來的大小。我們在吵雜的雞尾酒會中,一開始只聽到嗡嗡的雜音,一旦有意識的鎖住某個談話後,其他的聲音就變小,而想聽的聲音就被聚焦放大,就聽見了。假如環境突然出現很大的聲音,這個能力會馬上被反射反應關掉以保護耳朵。所以大聲吼孩子沒有用,他的耳朵會本能反應的關掉,就有聽沒有見了。

噪音會使人煩躁不安,血壓上升,工作效率減低。有個實驗發現,在有音樂背景的環境下,九十名校對人員挑出的錯字比沒有音樂時多了百分之廿一。

重聽者失智的風險比一般人多百分之六十,因為聽不清楚時,大腦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聲音,認知負荷變重,就影響了工作記憶和其他認知功能。

聽覺是我們最早成熟,最後離開身體的感官,一定要好好愛護它,因為它要伴你一生。

(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暨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安全與創新如何兼得?RAG技術面臨釋放AI潛力與應對安全兩大挑戰
檢索增強生成(RAG)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大型語言模型 (LLM)的應用面貌。RAG透過整合外部知識庫讓LLM不再只是憑空想像而能即時汲取相關資訊,提升回應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時效性。然而,這項技術同時也帶來了全新的安全挑戰,根據彭博最新研究報告揭露了一個驚人事實:RAG不僅沒有讓AI更安全,反而潛藏新的越獄風險。

疾速裡的台灣WAY 探索.台灣高鐵
搭乘高鐵,就像打開一扇窗,沿途的城市、山河與海岸線,讓旅人迅速拼湊出台灣的輪廓。而踏進位於桃園高鐵站五號出口外、運務大樓內的「台灣高鐵探索館」,則像推開另一扇門,走進台灣高鐵的誕生故事——從工程藍圖、科技研發,到營運背後的安全與效率,這裡讓每一次疾速前行,都有了被理解與記住的意義。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