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如果你是美食主義的信奉者,喜歡動手打理家中事物,並堅信生活值得用心去經營,歡迎加入【生活高手】行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4/01 6054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家家有本經 【女性成長】劉秀敏/當兒滿二十歲
【生活點滴】鄧秋妍/美好的讓

  家家有本經
【女性成長】劉秀敏/當兒滿二十歲
劉秀敏/聯合報
當兒滿二十歲。圖/紅林

兩年前,兒子十八歲那天,恰好處於學測的水深火熱中,沒去考機車駕照,也未慶祝狂歡,就是一個日曆上平凡低調、白底素黑的數字,看過略過,沒有紀念,像風吹過不留下痕跡。

兒子十九歲時,已在台北上大學,參加營隊沒回家。事後聽說他生日那天身體微恙,但活動幾天後帶回家的行囊中有「同學送的生日禮物」。

孩子有記憶以來,生日大多在餐廳度過。儀式感來自幾個月前他們就會盤算、考慮要選擇哪一間餐廳,殷切期盼那天的到來。從餐前沙拉、暖胃熱湯到經典主餐、餐後甜點、繽紛飲料,小孩的心靈連脾胃一同被滿足。服務人員還會體貼地為全家來張「拍立得」──張張刻劃成長的「年輪」,讓壽星、手足和爸媽「凍齡」在照片中。

直到食物這種簡單的快樂開始褪色,「生日」開始變成青少年將「想要的東西」指定為「生日禮物」的場合。一般情況下,父母樂於埋單,但隨著慾望無限擴張,偶爾也會發生「討價還價」,或者超支、預支下次生日禮物的額度。有時來不及防備,被當盤子,有時又得佯裝摳門,教育孩子預算概念。

爸媽心裡想的不只是「好快,又長了一歲」,煩惱的也不僅是孩子的學業、交友、品格、言行和健康,要具體詳述,卻又糾結纏繞於生活的瑣碎細線中,理不出頭緒。「一晃眼,孩子就長大了」,這話不精準。但年輕時忙於工作家庭兩頭燒無暇回顧,等到能忙裡偷閒暢談育兒甘苦,卻已然體力衰退,往事模糊,只能望著照片與卡片追憶。

兒子的二十歲生日,閃現他「記憶相框」時刻:幼兒園時問花瓣為什麼會落地、夢想當數學家(後來志願一直改變),國小時戴眼鏡矯正遠視的可愛小博士模樣,國中時變聲的尷尬,高中在校園遇見任教的媽媽便立刻逃跑,大一時返家發現並拔掉我的第一根白髮。

之前,我的身分都是「某某媽媽」,但現在有條心理界線逐漸清朗。跨過之後,他就是某某,是單獨的生命體,不是「某某的兒子」。而我,是我自己。

他為自己決定何時以及何處上駕訓班練開車,要不要拔智齒,自己上網買衣服,要幾點睡覺,要不要上/蹺早八的課。龍應台在《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中提到:「我不喜歡人家抽菸,因為我不喜歡菸的氣味。我更不喜歡我的兒子抽菸,因為抽菸可能給他帶來致命的肺癌。可是,我的兒子二十一歲了,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成人。是成人,就得為他自己的行為負責,也為他自己的錯誤承擔後果。」當兒子是一個「別人」,母親就不再是母親,得學習「放下」,然後感受一個「別人」的雲淡風輕與自在。

二十歲生日,兒子選擇一家精緻日本料理,不選吃到飽餐廳。而我,在投稿時,也不再因為觸及親子議題、擔憂影響孩子而選用筆名。

我,成為完整的自己。


【生活點滴】鄧秋妍/美好的讓
鄧秋妍/聯合報
「我這次沒到報名……」阿滿在寫作班群組裡寫道,加上哭臉貼圖。我不禁慶幸自己手腳快,在限額二十五名的老學員中搶得一席!

寫作班成立十幾年來,大多是附近的婆婆媽媽參加,唯二的辣妹班長會準備香醇的咖啡、紅茶,老師或同學時有分享旅遊伴手禮,歲末有每人帶一菜的跨年聚餐。其中有幾位媽媽先後得了大小獎項,主辦單位和老師高興地記在榮譽榜。有些婆媽志在聽課,早已習慣春秋兩季的周日下午來薰染一些文學氣息;當討論到在地古早史時,阿嬤們以鏗鏘有力的台灣國語踴躍發言,有如活字典,令人敬佩。寫作班後來也有些學員轉搭一個多小時的捷運來上課,更吸引將要會考的國中生參加。

七十八歲的美華姊是元老級學員,多年前她的老伴去世時,大夥兒鼓勵她把傷痛寫出來;一篇懷念故鄉的文章曾經登上副刊,她謙虛表示:「寫得不好啦!」她是可親的大姊,有時拿手縫的擦手巾和提袋分送,平日騎摩托車四處做志工,照顧比她還年輕的人。怎知在疫情末期中風,我們下課後相約去看她,不管是在醫院病床邊,還是她家客廳,都爆出歡樂笑聲。有次老師瞞著她出現,美華姊激動落淚,我們抱著她安慰:「趕快好起來,一起去上課!」

美華姊在停了幾季後,終於坐著輪椅,由移工推來上課。但右半邊手腳不給力,懊惱著無法再提筆了,有同學建議可以用手機錄音,我們再幫她繕寫。不知後來怎麼樣了,但她能來聽課,多些和外界的互動都是值得慶幸的事。

群組沉寂幾天後,美華姊打破沉默:「阿滿,妳來參加比我有意義,我現在不好寫作了,讓妳們能寫的人來上才對!」並在報名表上刪去自己的名字,後來陸續有幾位同學自動退出,補上美華姊,一時「我讓」「我有事」「新接了工作,無暇參加」讓來讓去、LINE來LINE去。僅剩的名額空懸多日,最後是一位私下感嘆沒報到名的同學,被知情者公開唱名才報名。

讓名風波至此圓滿結束,感覺寫作班不只是寫作班,更是個溫馨有愛的大家庭。老師在群組裡點評這是「孔融讓梨」,同學俏皮回應:「2024年『貪』字獲選代表字,本班今年無疑是『讓』字代表。」所謂「相讓呷有春」,就讓我們讓來讓去上課,也讓沒報上名的向隅者偶爾旁聽一下吧!


  訊息公告

波蘭波茲南大教堂島漫遊記
大教堂島位於瓦爾塔河和塞比納河支流之間的區域,為波茲南最早的開發的地區,9世紀就有人居住,歷史較為悠久。這個區域因為教堂特別多而出名,有很多主教神父和信徒聚集,在綠地裡建造的教堂彷彿來自另一個安靜的世界,磚紅色的房頂是這些建築的特徵。

如何有效問問題?
在職場中,包括學習、工作和人際溝通等,問問題是一項重要的能力。然而,許多人提問缺乏技巧,因此往往最後得不到正確答案。所以,如何問問題才有效率,成為一門重要的課題。以下羅列幾個要點,讓你提問時更有效率,工作更為順暢,人際關係更為圓融。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