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電子報】提供讀者易懂易上手的投資理財資訊及趨勢,最快速經濟脈動、專業政經報導,廣闊國際視野。 【慈濟月刊電子報】提供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的彙編選粹,慈悲與智慧的雋永語錄,是您日常生活中的心靈資糧!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0/27 6197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家家有本經 【心情點滴】廿四個地方媽媽/台灣特鏟,愛是答案
【生活見聞】可牧/握鏟子的手

  家家有本經
【心情點滴】廿四個地方媽媽/台灣特鏟,愛是答案
廿四個地方媽媽/聯合報
台灣特鏟,愛是答案。圖/Sonia

教師節三天連假,花蓮光復車站累計湧入六萬人次的「鏟子超人」投入救災,即使像我這樣選在收假後平日前往的人,也只是單日的萬分之一。熱度發酵之餘,不少人好奇提問,這場全民行動到底是從哪裡開始的?套一句寫稿寫到有點膩的說法:故事要從滷味店父子檔說起。

災後某天,Threads上跳出一段影片,大叔(好吧,以我的年紀該叫人家大哥)精神抖擻地分享救災「攻略」,和兒子一起率先投入救災的他說:「去火車站買一張直達光復的火車票,來這邊找一戶喜歡的玩泥巴,晚上再買一張車票回家,洗澡睡覺,就是這麼簡單。」短短幾句話充滿魔性,讓人不自覺相信我真的可以。

接下來,買票可就不是這麼容易的事了。台鐵加開班次、開放站票,不足以消化踴躍前往的人潮,平生最討厭LINE群組的我(社畜的你各位懂我吧)一反常態,忙著加入各個救災團體的群組。相信那幾天全台有數萬人跟我一樣四處求上車,跑遍五金百貨採買工具,就只是為了「玩泥巴」。

網路上有人笑說台灣人就愛一窩蜂,那可真低估了這份愛的力量。穿過沙土飛揚的街道,可能要徒步一、二十分鐘才抵達工作地點,在透中晝體感逼近四十度的戶外揮汗工作三、四個小時,我的頭皮曬傷(帽子沒戴好,好孩子不要學),都市肉雞平常只會敲鍵盤的雙手磨出水泡,大腿和膝蓋內側也被鏟子撞出好幾個瘀青。拜託,這種苦差事,平常花錢請我,我都未必想做。

很奇妙的是,不管再怎麼辛苦,我心裡都沒有浮現那句「我是誰我在哪裡」。親眼看到城鎮滿目瘡痍的那份衝擊,轉化為「想做更多」的使命感,引領著所有人朝同一個目標邁進。

說實話,人力鏟土堪稱愚公移山,千山萬水跑到「鏟地」做這件事,效益更是奇低無比。也凸顯了這段動森島民自發救災的過程有多麼難能可貴──不管是社群快速集結的資訊彙整、源源不絕的物資補給,或是作業現場那股眾志成城的氛圍,我只能說,這很台灣。

火車進站前的月台上,族人們舉著「鏟子超人謝謝你們」的布條,一次次九十度鞠躬致謝,現場報以熱烈掌聲,還有此起彼落的「光復加油」(我絕不會說我哭到涼感巾上都是鼻涕)。回程的火車上,望向堅毅的山、包容的海,心裡裝進滿滿的感動。參與救災不該用「高興」來形容,但我很慶幸自己有這個因緣親身經歷。

或許在現實生活裡,你我彼此立場各異,這仍是一座多情良善的島嶼,而我們都在這裡。災情終究是帶著傷痛的回憶,但相信只要一起走這段修復的療傷之路,你們會好起來的,我們會好起來的。


【生活見聞】可牧/握鏟子的手
可牧/聯合報
我是退休後才學會拿鏟子的。以前在學校教書,握的是粉筆。退休那天,我把最後一截粉筆放進口袋,像收起一個時代。沒想到三個月後,我會站在花蓮的爛泥裡,握著鏟子,重新學習如何當個學生。 那天清晨四點,志工車隊在花蓮火車站全家便利商店集結。領隊是個黝黑的年輕人,大家叫他「山豬」,發鏟子時特別叮嚀:「阿伯,你站我旁邊,我顧你。」 我笑了。教書四十年,第一次被學生年紀的人 ......

  訊息公告

情緒智商:職場的隱形超能力
在當今快節奏的世界中,成功不僅僅取決於智商(IQ)。越來越多的研究和企業領導者開始認同,情感智商(EQ)在個人與職業發展中扮演著更為關鍵的角色。James W. Williams 在他的著作 《Emotional Intelligence》 中,深入淺出地闡述了這一觀點,並提供了提升自身 EQ 的實用指南。

閒置魚塭種藍碳...紅樹林碳匯方法學是一場豪賭嗎?
為實現2050淨零碳排,各界在減碳與增匯上雙管齊下,自然碳匯也成為全球淨零策略的關注焦點。台灣也於2025年7月通過「紅樹林植林」海洋碳匯溫室氣體減量方法學,這不僅是國內首個藍碳方法學,也為海洋碳匯專案的規劃、申請與執行奠定制度基礎。然而,生態爭議、管理挑戰與政策配套不足,也引發諸多質疑。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