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覽兩岸科技市場趨勢,博觀全球網路、通訊、半導體產業新聞,不一樣的資訊科技報—【武陵視窗】等你來訂閱! 水果奶奶的活動行程,如果劇團的演出訊息,還有更多更多的戲劇相關活動…,【如果愛抱報】通通報給你知!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08/03/22 第114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科學頭條新聞 你的細胞就是我的細胞
發燒新鮮事 取代胚胎幹細胞的方案
科學家觀點 研究創作的時序韻律
本月優惠活動 科學人 酷發明,限時特惠!!
好康報報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科學人第73期
你的細胞就是我的細胞
撰文╱尼爾森(J. Lee Nelson) 翻譯/黃榮棋

每個人都可能在母親懷我們的時候,得到母親的細胞;母親也可能得到了胎兒的細胞。

 

重點提要
■最近的研究指出,每個人都有一些細胞來自不同遺傳組成的他人,這種現象稱為微嵌合。我們可能都在母親懷我們時,將母親的細胞保存了下來;而懷孕的婦女也得到了胎兒的細胞。
■外來細胞可以維持存在數十年,也可能留在組織裡,成為身體器官的一部份。
■微嵌合有時可能引來免疫系統攻擊,但有時可以協助身體療傷。這些效應讓外來細胞變成有趣的新療法,或許可用來遏止自體免疫疾病或促進受傷組織的再生。

 

美國詩人惠特曼在他的〈自我之歌〉這首詩中寫到「我包羅萬象」。這個想法雖非出自生物學,生物學卻有著類似的想法。最近的研究指出,每個人的身上除了有無數由受精卵所變成的細胞之外,還有一些細胞是從遺傳組成不同的他人身上而來。我們是在母親的子宮裡時得到這些細胞,懷孕婦女也同樣會從發育中的胎兒得到一些細胞。

 

這些細胞會穿越臍帶,並不令人訝異。畢竟,連結母親與胎兒的臍帶並非滴水不漏的屏障,而比較像具選擇性的通道,好讓胎兒發育所需的物質通過。但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外來細胞竟可以持續留在新宿主身上,繼續在血中循環、甚至定居於各種不同的組織。醫學界現正努力研究人體內他人細胞存活的現象(稱為微嵌合,microchimerism),因為近來研究指出,這個現象可能與疾病及健康有關。更了解這些外來細胞的作用,有一天就能讓臨床人員善用這些偷渡客的益處,並抑制其可能帶來的破壞。

 

母親與胎兒的細胞雙向運輸早在將近60年前,科學家就發現了一些線索,指出母親的細胞可能傳給胎兒。當時有一篇報告描述母親的皮膚癌細胞轉移到胎盤與胎兒身上,到了1960年代,生物學家逐漸了解,母親的正常血液細胞也會跑到胎兒身上。

 

資料指出胎兒細胞也會跑到母親身上,這可以回溯到1893年,一位德國病理學家在因高血壓而去世的懷孕婦女肺部,發現到細胞轉移的徵兆。不過,健康母親得到胎兒細胞的現象,要到1979年才算確定。美國史丹佛大學的赫茲恩柏格(Leonard A. Herzenberg)及同事發表了一篇極關鍵的報告,指出在女性的血液裡找到她們所懷男嬰的細胞(有Y染色體)。

 

雖然找到了母親與胎兒彼此交流細胞的證據,直到1990年代,當生物學家發現少數的外來細胞通常能夠長住在健康的人體裡,仍舊非常驚訝。早期針對母親細胞轉移到胎兒身上所做的研究指出,母親的細胞可以存活於患有重症聯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的兒童身上。這種疾病的患者缺乏對抗感染的重要細胞,當時科學家認為,這種疾病造成了兒童身上的微嵌合,正常免疫系統應該會消滅留在小孩身上的所有母親細胞。

 

在我與同事發現到免疫系統正常的成年人(其中一位46歲),體內還留有母親細胞後,想法就不同了。胎兒細胞同樣可以長久存在於母親體內的證據,則在更早幾年就出現,美國塔弗茲大學的比安奇(Diana W. Bianchi)在數十年前產下兒子的女性身上,發現了男性DNA。(在許多研究中,研究人員會測量女性血液或組織樣本中的男性DNA量,以測試是否有男性細胞以及男性細胞的數量。)…more

【欲閱讀完整的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73期3月號】

 
取代胚胎幹細胞的方案
撰文╱明克爾(JR Minkel)翻譯/涂可欣

在第一隻複製動物桃麗羊問世10年後,英國愛丁堡大學生物學家魏爾邁(Ian Wilmut)在2007年11月宣佈退出複製競賽,他並非心甘情願,只是他和同事都無法成功複製出成人細胞。他們將成人細胞的細胞核植入準備好的卵中,希望能製造出珍貴的胚胎幹細胞。他的宣佈也預告了幾天後將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可直接讓人類皮膚細胞轉形成重要特徵都接近胚胎幹細胞的細胞。魏爾邁告訴記者,複製已經過時了。

 

原則上,如果這類轉形的產物(稱為誘導多能性幹細胞,簡稱iPS細胞)能發展出足夠多樣化的細胞,並且不帶有缺陷的話,可能會較快應用於更真實的模擬疾病、藥物測試和設計出衍生自細胞株且與病患免疫系統相合的未來療法。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再生醫學研究所所長克雷格斯坦(Arnold Kriegstein)說:「現在這些技術都變得比較容易,而且最吸引人的是不需要使用人類卵細胞。」

 

桃麗的存在證明了細胞重設程式的可能性,但問題是該如何進行。根據2005年《科學》上的一篇論文,當成人細胞與胚胎幹細胞融合時,細胞會成為胚胎狀態,顯示一些基因的產物混合在一起,會讓細胞改變。

 

隔年,日本京都大學幹細胞生物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發表了可讓小鼠結締組織中的纖維母細胞重設程式的方法:將四個重要的調節基因Oct4、Sox2、c-myc和Klf4,分別由反轉錄病毒插入細胞的DNA中。這些基因的產物為轉錄因子,它們就像多孔座插頭一樣,可一次活化許多其他基因。這些轉形細胞通過了胚胎「幹性」或「多能性」的主要測試:當注射到小鼠胚胎時,它們會繼續發育出胚胎的三種基本胚層。…more

   
                          【欲閱讀完整的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73期3月號】

 
研究創作的時序韻律

撰文╱曾志朗                            

 

農曆年初一,我一早就到實驗室,沒有學生在,都回家過年了;我四處檢視一番,查看水電相關設備都安全無虞後,就回到在陽明大學半山腰上的辦公室,打開電腦,看看伊媚兒。啊!好幾封報春賀喜的電子卡片,由世界各地快遞進來,舊識新交、學生與同事、偏遠學校的老師和小朋友,都各自設計了創意十足的賀卡,有大老鼠、小老鼠、胖老鼠、瘦老鼠,還有穿上超人衣服的飛鼠,更有跳著踢踏舞的米老鼠,打扮成小丑模樣的傑利小鼠,居然大聲「鼠」起來寶:「鼠來鼠去,鼠我最好!」真是令人開心的清晨。溫暖的「鼠」情味,把屋外濕冷的寒冬都給趕跑了!

 

才把手機打開,一則又一則的賀年簡訊如雪片飛來,然後,辦公室電話響起了,我反射動作接起來,原來是南部的一個老同學來拜年:「打電話到家裡,你不在,我只是碰碰運氣,沒想到你真的在辦公室!」我很不好意思的回話:「在趕研究論文,也希望利用幾天假期把學生的研究報告改完,好把稿子投到科研期刊上。而且積欠了好多稿債,趁著年假看能不能一次『出清』。」朋友在電話那端遲疑了一會,然後不可置信的說:「這是過年耶!你還在研究室做什麼?服你了!」

 

手機跟著響了,台北的朋友劈頭就問:「你在那?什麼!在辦公室寫稿、改稿、趕報告?這是年初一耶!中午吃什麼?下10個水餃!算你厲害!不理你了,你不但是7-11,還是全年無休,難道你的人生就不能輕鬆一下嗎?」又來了好多問候的電話,更多的驚嘆聲,更濃的關切語,我實在被朋友的善意感動,但也很想告訴他們,我難得能安安靜靜的在坐位上,看著那一份又一份學生辛苦的工作成品,心裡又輕鬆又充滿喜悅,平常日子那能有如此的享受!這可能是研究者的特質之一,我們這些沉浸於研究的人,總是在休假的日子裡特別有創意呢!

 

我很陶醉的把這般心情跟其中一位朋友分享,他卻大煞風景說:「真的是這樣嗎?」還要我別吃水餃了,跟他吃飯去。所以,那天下午我打電話給美國一位朋友,他是一份非常有名科研刊物的主編,我曾經是那份刊物的編輯委員之一,現在也一直幫他審稿,所以常常在電話裡討論研究的發展與實驗的結果,拜過中國年後,我向他要一份資料,請他統計前五年外界投稿到這個期刊的數量,而且按月按日登錄;另外,我也要所有審核委員審稿意見寄回到主編手上的數量,也要按月按日登錄。根據這兩項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出研究者(包括投稿人和審稿人)在一年裡的那個時間工作最賣力!…more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08年第73期3月號】

 

《科學人》最新優惠活動:

科學人 酷發明

1.訂閱《科學人》一年12期+《酷發明2.0》享58折只要1,999元

•《酷發明2.0》 價值799元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28日

 開本:菊8開/全彩精裝/256頁

============================================================================================

更多專題文章請參閱《科學人》雜誌2008年3月號

1.2008總統候選人談台灣科技政策(紙本雜誌P.76)            

2.真菌界的牛仔(紙本雜誌P.13) 

3.核子放射 瞄準腫瘤(紙本雜誌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有料充電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money | stars | job | data | paper |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