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部落格幫你賺進money的新時代來臨,快來吧∼輕鬆按照步驟就能加入Google AdSense領錢部隊!快∼心動就馬上來參加 中國智慧財產權協進會長張靜律師強調,網路上易侵犯的是著作權,企業幾乎都有專屬網站,網頁內容若使用他人著作,就有問題。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08/05/03 第117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科學頭條新聞 人類肢也能再生?
發燒新鮮事 經濟浪潮讓非洲翻船
科學家觀點 總編輯的話-黑色花園
本月優惠活動 《科學人》+【時報閱讀俱樂部】
帶您探索宇宙萬物之美!!
好康報報 科普寫作桂冠獎,免費講座開放報名
人類斷肢也能再生?
撰文╱宗岡賢(Ken Muneoka)、韓萬鍾(Manjong Han)、賈迪納(David M. Gardiner)
翻譯/涂可欣

重點提要


■蠑螈是肢體再生的典範,終其一生都能完美長回失去的肢體。了解蠑螈的再生機制,將可指引人類肢體再生研究的發展方向。


■遭遇截肢創傷時,蠑螈與人類傷口組織的初期反應大同小異,但人類的傷口之後會形成傷疤,蠑螈則會重新啟動胚胎發育程式,以長回新的肢體。


■若能控制人類傷口的情況,誘導傷口走向蠑螈般的癒合過程,或許人類就可再生出較大部位的肢體。

 

蠑螈的腳和人類的四肢比起來雖然細小許多,但結構大致相同:外有皮膚包裹,內部有骨骼、肌肉、韌帶、肌腱、神經和血管,此外還有一些排列疏鬆的纖維母細胞連結、固定這些內部組織,並賦予肢體特定外形。

 

然而蠑螈的腳,卻是脊椎動物界裡最獨特的,如果斷了,牠可以從傷口重新長出完整的肢體,而且不管斷了多少次,成年的蠑螈還是能一次又一次地長回腳來。青蛙在蝌蚪時期剛長出來的腳也可以再生,然而一旦進入成年期即失去了這項能力;即便哺乳動物的胚胎也有一些能取代成長中肢芽(limb bud)的能力,但是出生之前這項能力也會消失。事實上,再生能力隨生物發育程度而降低的趨勢,正好反映了高等動物形態的演化,也讓較低等的蠑螈成為終其一生都能再生複雜肢體的唯一脊椎動物。

 

人們對於蠑螈的這項本領好奇已久,再生部位是怎麼「知道」它需要取代的失去肢體有多長?為什麼牠們斷腳處的皮膚不會像人類一樣形成封閉的疤痕?成年蠑螈如何讓組織保持胚胎一樣的潛能,而能多次從無到有長出整段肢體?生物學家正試圖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如果能了解自然界的再生機制,我們希望能誘發人體的再生,例如長回截斷的手或腳,並改善其他嚴重傷口的癒合。

 

人體遭受重大創傷時的初期反應,其實和蠑螈大同小異,但是傷口癒合的策略很快就分道揚鑣,結果是人類無法進行再生,只會在傷口處留下疤痕。然而有一些跡象顯示,人類應該具備再造複雜部位的潛力,關鍵是喚醒人類潛藏的蠑螈式癒合反應。因此,我們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向再生專家蠑螈請益。

 

蠑螈教我們的幾件事
當蠑螈細小的腳被切斷時,截肢處的血管會立刻收縮,以減少失血,然後會有一層皮膚細胞很快覆蓋斷肢的傷口。在剛受傷的幾天內,這層傷口表皮層會轉變成一層傳訊細胞,稱為「頂端上皮蓋」(apical epithelial cap),是再生不可或缺的關鍵。在此同時,纖維母細胞會掙脫結締組織網絡,移動到斷肢傷口表面的中央,然後增生形成芽基(blastema),這群性質類似幹細胞的芽基細胞,將做為長成新肢體的前趨細胞(參見44頁〈完美再生〉)。

 

幾年前,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我們的同事布萊恩特(Susan Bryant)證明了蠑螈的芽基細胞和胚胎發育中的肢芽(limb bud)細胞是相同的,顯示從芽基長成肢體的過程,其實是重演動物胚胎形成四肢的過程。這項發現的重要意義在於不管是新生或者是再生肢體,兩種情況都應用了相同的基因程式;由於人類在胚胎時期也經歷了長出手腳的過程,理論上成人也應該擁有再生必要的基因程式。因此科學家的目標,就是找出如何誘導斷肢形成芽基的方法。…more

【欲閱讀完整的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75期5月號】

 
經濟浪潮讓非洲翻船
撰文╱斯蒂克斯(Gary Stix)
翻譯/黃鈺敏

 

儘管查德首都發生槍戰、肯亞出現暴動、辛巴威通貨膨脹的速度驚人,但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整體經濟還是要比數年前來得好。世界銀行最近的報告指出,非洲大陸這個地區在2006年的經濟成長高達5.6%,在1995~2005年間的經濟成長率也比前數十年來得高,但世界銀行對此做了謹慎的評估,認為該地區的經濟可能已經面臨轉折。

 

發展經濟學家抱持的最大疑問是,這樣的經濟成長能否持續下去,因為非洲人如果就此擺脫貧困,每天收入不到一美元的赤貧階級(在7億4400萬的非洲人口中佔40%)也將會獲得解救。但是如果更仔細觀察非洲,會發現那些樂觀的想法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因為具有破壞性的經濟波動,在非洲已經持續了好幾十年。

 

這些成長中的幼苗曾被劇烈的經濟衰退所摧殘,以致於這些國家在1975~2005年毫無經濟成長可言,「實際上,在經濟好的時期,非洲國家的經濟成長速度和亞洲以及其他開發中國家一樣,但後來非洲國家卻開始衰退。」世界銀行的資深經濟學家阿巴契(Jorge Arbache)評論:「如何預防經濟衰退可能與促進經濟成長同等重要。」根據阿巴契的觀察,倘若沒有發生衰退現象,撒哈拉沙漠以南的48個非洲國家,每人平均的國內生產毛額將可多出1/3。

 

依據世界銀行在今年1月發表的研究報告〈非洲最近的經濟成長是否穩健?〉,非洲並未具備防止下一波經濟衰退的先決條件。從1995年開始,受到消費繁榮(尤其是來自中國的需求)帶動的經濟成長可能無法持續,因為非洲缺乏經濟基礎(包含新的投資與抑制通貨膨脹的能力)。世界銀行在去年11月一份報告的結論中指出,非洲地區缺乏必要的基礎建設,因此無法鼓勵投資者在非洲尋找下一個邦加羅爾或深圳。

 

對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富含石油與其他資源的國家而言,一段經濟繁榮時期,甚至可能削弱為了健全經濟體制所做的努力。世界銀行在今年1月的研究中即指出,隨著成長速度加快,在1996~2005年的政府治理標準,例如政治穩定、法治以及對貪污的監督等要素,事實上卻變得更差了,尤其是那些具有豐富礦產資源的國家。

   
                          【欲閱讀完整的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75期5月號】

 
總編輯的話-黑色花園

撰文╱李家維                            

 

編輯部正開著會,中央大學傳來了捷報,李羅權校長興奮地告知,地球科學院的趙丰有篇文章即將刊登上《科學》。趙丰長期在美國航太總署工作,兩年前回到中央大學任教。他曾為《科學人》寫過〈地球是個發電機〉、〈地球的奇異小夥伴──月亮〉、〈重返月球,這回玩真的嗎?〉多篇好文章,有此成就當然與有榮焉,恭賀之外,我們為這期《科學人》再邀一篇傑作〈海平面,你隱藏了多少秘密?〉,談的是他的新發現,人類的水庫工程顯著延緩了全球海平面的上升。

 

全球暖化、冰山融解、低地即將成澤國,這是人類的時尚憂慮,趙丰在此時提出了大家意想不到的新說法,這麼有創意的研究是怎麼發展的?於是我做了個電話訪談,原來16年前他就寫了篇短文,談水庫對海平面的可能影響,但數據不足,終究只是個推論。而半年前,他發現有個工程網站羅納了各國工程師自行登錄的大量水庫資訊,於是找來兩位研究生花了三個月時間反覆查證和統計,一項影響深遠的研究就成形了!

 

趙丰這個研究念頭,當然來不及申請國科會的年度計畫,其實也不需要,因為只要網路和電腦就行了,這是個聰明選好題的典範。在這一期《科學人》還有個相似的典範,是由也來自美國航太總署的華裔科學家江耀蘭撰寫的〈外星植物會是什麼顏色?〉,她有憑有據地大膽預言,有些外星植物竟會是黑色的。多酷啊!我也想探訪這座黑色花園,場景是在紅矮星邊上的行星上,因為光太弱,那裡的植物不反射任何光,就成黑的了。江耀蘭原本研究大氣與生物的交互作用,這有助於未來的氣候預測,她也是位獨立的紀錄片製作人,憑著好學問與靈活的腦子選了這麼眩人的新題目。這是大家夜晚觀星時的好話題,我們另備上〈光合作用——發現外星生命的新指標〉與〈光讓世界變彩色〉兩篇文章來豐富星迷夜談。

 

在學界最常聽到的話題是怎麼爭取更多的研究經費,這得耗時寫計畫,錢來了又得找時間來花,有不少科學菁英就陷入了這磨人的過程。想想趙丰和江耀蘭的例子吧!空出腦袋來想好題目,花小錢成就大學問,是更高的學術境界。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08年第75期5月號】

 

《科學人》最新優惠活動:

 

《科學人》+【時報閱讀俱樂部】免費套書送給您!

1.訂閱《科學人》一年12期+【時報閱讀輕鬆卡】一年選10書

 再免費加贈《生態旅遊系列》三大經典,只要3,390元


2.訂閱《科學人》
一年12期+【時報閱讀樂活卡】一年選5書

 再免費加贈《改變科學史的人》一套,只要2,390元

 

============================================================================================

《科學人》科普寫作桂冠獎免費講座

活動目的
延續第一屆『人&自然科普寫作桂冠獎』活動,以統整之科學知識,生動引人的文筆經驗交流,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藉由培養科普寫作人才,提升科普寫作能力及風氣,進而帶動觀察、體驗、紀錄自然的敏銳度,以達到珍愛自然的目的。

活動對象
對於科普有興趣的一般民眾、各中小學教師、高中及大專院校師生、各研究機構人員與熱愛自然、關懷生態者皆可報名,全程參與活動並依規定簽到簽退之學校教師及公務人員可申請研習時數。(每場次2小時)

活動費用
免費參加,請事先報名以便保留座位。

活動網址
http://www.ylib.com/ws2008/index_2.html

●目前台中兩場皆已額滿,台北場名額有限,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報名參加,詳情請參考活動網址!
============================================================================================

更多專題文章請參閱《科學人》雜誌2008年5月號

1.外星植物會什麼顏色?(紙本雜誌P.32)            

2.度量時間,以光為尺(紙本雜誌P.54) 

3.一隻鉛筆畫出奈米碳網(紙本雜誌P.92)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有料充電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money | stars | job | data | paper |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