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udn健康報e報
2014/09/18 第408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索引
健康焦點 錯誤養生法 反加速老化
保健優概念 茄紅素、葉黃素、B群 銀髮族不能少
愛吃炸雞少運動 9歲腦中風
及早存「腦本」 延緩失智症發生
經前症候群 潛伏憂鬱因子
童年喪親衝擊大 成年死亡率高
健康你我他/運動多出汗 少吃加工食物
血便誤為痔瘡 檢查竟是直腸癌

健康焦點
 
錯誤養生法 反加速老化
陳永興/天主教靈醫會羅東聖母醫院/聯合報
現今台灣人口老化,平均每10人就有1.7人是60歲以上長者。國發會數據更指出,至2060年,台灣60歲以上老人比率將達到39%。在高齡化的趨勢下,伴隨富裕的物質生活,罹患「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情況屢增不減,因此對養生觀念愈加重視,伴隨行為的改變就是盡量吃得清淡、吃得簡單。但要提醒長者,有時候錯誤的「養生」方式,反而會喪失關鍵營養素的攝取,有時會老得更快!

許多年過50的熟齡族,因擔心「三高」或牙齒咀嚼能力不佳,加上味覺敏感度愈來愈差、消化系統出現退化,以致稍微硬一點、嚼不爛的食物就沒辦法吃下肚,也自認為吃愈簡單愈健康,因此常以稀飯搭配簡單醬瓜、配菜就過一餐。

隔日飯菜當一餐 易營養不良

除了吃得太簡單容易營養不足外,熟齡族也常因節儉,習慣以隔日飯菜解決一餐,有時更為子女解決年輕人不吃的肥肉、雞皮等,反而造成外表肥胖的營養過剩假象。若長期未補足完整營養,維生素、植物素、礦物質等攝取容易不足,長久下來反而容易加速老化。

為什麼營養素不足人會老更快?由於身體正常運作需維持健康的生化代謝進行,因此除蛋白質、脂質等做為能量來源外,還需各種維生素協助促進化學反應正常運作,同時還需鈉、鉀、鈣、鎂等礦物質維持體內環境的穩定;換言之,身體的各種營養素需團隊合作,才能確保身體每個環節發揮正常運作功能。

維生素A、C、E 也應該補足

另外,老化的關鍵之一是體內氧化作用加劇,而「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是抗氧化系統的重要元素。熟齡族隨著體內抗氧化防禦系統降低,若長期飲食不均衡將提高疲倦、容易累、免疫力不足等老化現象出現的頻率。這都是因為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及協助抗氧化的銅、鋅、硒、鐵之不足。

養生防老不應只是飲食清淡,更應將觀念導正為「抗氧化素」+「完整營養素」的足量攝取。建議熟齡族應攝取具備「抗氧化」功能的茄紅素、葉黃素等多色植化素,同時應補足能協助身體機能運作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A、C、E等綜合營養素,彼此協同作用產生營養的最大綜效。

選擇快走、游泳 低強度運動

如何在養生保健的同時,又不喪失完整營養素的攝取機會?建議50歲以上熟齡族,每天三餐應適量均衡六大類食物,同時搭配每日一顆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維他命的補充,老年生活更能維持青春活力。除了營養均衡外,也要不忘養成適度運動的習慣,考量熟齡族身體狀況,可以選擇快走、游泳、騎腳踏車等低強度的運動方式,延續青春風采,進入熟齡後依舊青春勇健!

 
保健優概念
 
茄紅素、葉黃素、B群 銀髮族不能少
綜合報導/聯合報
根據最新的營養趨勢,銀髮族更需要加強以下營養素,完整提供個人的營養所需:

1.茄紅素:熟齡族最擔憂的心血管機能,可藉茄紅素抑制體內膽固醇合成,減少低密度脂蛋白氧化,進而強化血管保護力,減少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葉黃素:隨著視力退化,加上3C產品使用普及,老年人黃斑部病變的盛行率屢屢增高,建議補充葉黃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等,強化雙眼黃斑部對光線的耐受性,提升視力清晰度,守護眼睛健康。

3.維生素B群:熟齡族體內的基礎代謝效能降低,導致身體能量無法穩定產出,易造成疲累無力,需補充完整維生素B群協助身體各環節發揮正常作用,保持活力的續航力!

 
愛吃炸雞少運動 9歲腦中風
記者簡慧珍/彰化縣報導/聯合報
林姓九歲男童頭暈想吐且右側手、腳發軟,撞到浴室洗面盆,就醫發現左腦血管栓塞中風;男童父母表示,孩子常常吃炸雞、速食、少運動,無法相信孩子小小年紀就「中風」。

醫師說,林童身高一百卅公分、體重卅一公斤,發育正常,家族成員沒腦栓塞和腦溢血病史,生化檢驗也沒先天性疾病,年僅九歲就腦中風,十分罕見。目前林童右側肢體無力,無法寫字,家長已為他請病假。

秀傳紀念醫院急診部主任黃炳文說,林童年紀小,服用抗凝血藥劑加復健,大約半年後可康復,不過腦中風患者如照顧不周全,半年內復發率約百分之五十,家長必須很有耐心和恆心協助林童做復健。

林童日前早上起床到浴室刷牙,不慎撞擊浴室洗面盆後跌倒。掛急診後,醫師發現他右側手、腳無力,經電腦斷層掃描確認左腦血管栓塞。

醫師詳問父母林童生活作息,原來是個「小宅男」,上下學由父母接送,寫完功課、假日幾乎坐在電腦前上網。黃炳文說,經常坐著缺乏運動容易血管窄化,加上高脂飲食,造成血管阻塞。

林童母親說,孩子常吃炸雞、速食,不喜歡吃蔬菜,她改用水果代替,自認營養效果應該和吃蔬菜一樣。

秀傳營養師陳燕華表示,蔬菜熱量低,纖維質高,水果纖維與維他命都不如蔬菜豐富,醣分卻遠多於蔬菜,吃大量水果等於攝取很多熱量;如果運動量不足,醣分轉化為脂肪,反而變成身體的負擔。

 
及早存「腦本」 延緩失智症發生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聯合報
預防失智症,一定要及早開始。研究發現,失智症的病理變化在發病前廿年就已出現,醫師建議及早儲存「腦本」,延緩失智症發生。

九月廿一日是「世界失智症日」,國際失智症協會昨天公布二○一四全球失智症報告,指出失智症應被納入公共衛生計畫中,控制高血壓、糖尿病,戒菸及降低心血管危險因子等,是減少老年罹患失智症的不變之道。

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說,研究發現,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罹患失智症風險,分別是健康成人的五倍,老菸槍患失智症的風險則是不吸菸者的兩倍,但戒菸一段時間後,得到失智症的風險與未吸菸者無異,湯麗玉鼓勵老菸槍,「隨時可以開始戒菸」。

研究報告也指出,教育程度較高者,老年時罹患失智症風險較低。失智症協會邱銘章理事長表示,教育程度愈高者,因儲存較多腦本,出現失智症狀的時間相對較晚;而相同的腦病變,較高教育程度者,認知功能相對較好。

「失智的病理變化,在發病前廿年就開始了。」台北榮總一般神經科主治醫師王培寧表示,研究發現,青少年時期就開始閱讀、參與藝文活動、玩益智遊戲、等「動腦」活動的人,老年後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低;也有研究發現,青少年書寫的用字遣詞豐富度愈高,老年失智風險較低。

湯麗玉建議,千萬不要因為年紀大了,就成天坐在家裡,不動手做事。建議大家多動腦、學習新事物,訓練分析、整理、研究的能力,多寫文章或日記,或是玩數獨、拼字遊戲等,都可以延緩腦力退化。

 
經前症候群 潛伏憂鬱因子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聯合報
每次月經來潮之前身體不舒服、情緒不穩等症狀,過去稱為「經前症候群」,美國精神醫學會去年將嚴重的經前症候群正式列入診斷,稱為「經期前情緒障礙症」。

去年5月,美國精神醫學會修改精神疾患的診斷標準,其中將憂鬱症與雙極性情感疾患(即躁鬱症)各成一章,新憂鬱症診斷標準DSM-5的架構下,多了侵擾性情緒失控症、持續型鬱症、經期前情緒障礙症等,也將次發性憂鬱症予以更精確的名稱,如物質或藥物誘發之鬱性疾患、其他臨床症狀造成的鬱性疾患等。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表示,新的分類標準讓過去在模糊地帶的憂鬱症狀「正名」,讓臨床醫師更關注兒童情緒不穩及經前情緒暴躁等現象。

例如女性在經期前4、5天會情感易變、易怒、心情低落、專注困難等,雖月經來潮之後就好了,但如果這些情緒周期性發生,且嚴重到影響到生活功能,就必須注意可能有憂鬱傾向。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經前的身心狀況出現問題的女性只少有20%~40%,但診斷標準DSM-5之下,讓有這些困擾的女性除了到婦產科外,也可至精神科尋求協助。他表示,使用調整血清素的藥物,就能改善症狀,不一定要用停經藥等。

至於新增加的診斷標準會不會造成過度診斷?張家銘表示,臨床醫師還是會進一步了解患者的觸發因子或生理因素等,不至於妄下診斷。楊聰財也說,會視症狀嚴重程度、持續時間和是否造成生活功能障礙為判斷標準。

 
童年喪親衝擊大 成年死亡率高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聯合報
近來國內外災難頻傳,不少孩子失去父母,承受喪親之痛。最新研究發現,童年喪親,成年後死亡率較高,專家呼籲,應重視兒少心理創傷問題。

這項研究日前發表於「PLOS醫學」期刊,收集丹麥、瑞典及芬蘭約20年的人口資料,共18萬9千多筆,找出在6個月大到18歲期間喪親的民眾,與未喪親民眾的死亡率比較,發現童年喪親民眾,成年後包含各種原因的死亡率,皆較另一組人高出5成,父母意外死亡者,風險又高於父母因疾病等狀況而自然死亡者。

心理師林萃芬表示,兒童或青少年遭遇創傷,不只情緒受影響,也影響身心健康,親人意外離去比自然死亡帶來的衝擊更大,兒童可能不會藉由哭泣或述說表達情感,而以獨特的方式表達不安和自責,例如特別黏某個人、故意讓自己被處罰等,曾遇過小學生因爸爸過世,拒絕體會失去親人的感覺,也不允許媽媽悲傷。

青少年處於身心劇烈變化階段,憤怒、沮喪、孤單的感覺會被放大,有些青少年覺得失去父母很丟臉,因為與別人不同。林萃芬指出,意外離開和自然死亡的差異在於「無法告別」,有許多想說的話沒說、或想聽的話沒聽到,這時要陪伴兒童或青少年好好地道別。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約在災難後3到6個月出現,專家建議,若觀察發現兒童或青少年有明顯行為轉變,建議尋求專業協助。

 
健康你我他/運動多出汗 少吃加工食物
鄒惠蓉/台北市/聯合報
說到養生秘訣無他,就是三餐正常飲食,該睡別熬夜,起床要定時,半夜莫貪嘴,生冷要禁口,出門看天氣,穿著要留意,手帕茶壺雨傘帽子隨身帶,還有太陽眼鏡薄外套,擦汗防雨防曬防冷氣,也防傍晚秋風起,不要偷懶嫌麻煩,這些都是保持體溫不受衝擊的好方法。

每天黎明即起,整杯溫開水下肚,好整以暇排泄濁物後,晾衣掃地煮稀飯、煎荷包蛋、炒青菜、裝便當;出門至社區泳池運動一公里。全家吃完早餐,各自上班上學去;中午便當果腹,捷運地下街走半小時;晚飯青菜水果和牛奶,再去校園運動場步行,有進食物就找機會出汗,讓身體收支平衡。

身為吃素者,我吃青菜豆腐各類菇,加工食品盡量不下肚,除非是沒空煮,到外面用餐,公司開會吃素便當,或是朋友好意送素肉醬、肉鬆,自己很少有機會吃素食加工物,常有親友關心會不會營養不良,我就回答:「請到傳統市場菜攤看看,琳瑯滿目的菜色,營養超豐富……」。

生活其實很簡單,要吃就要動,無欲則剛,四肢健全,無病無痛,老天恩賜,況且還有穩定工作,衣食無缺,除了身體,心靈照養不可或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珍惜擁有,常懷感恩,心情愉快,永保安康。

 
血便誤為痔瘡 檢查竟是直腸癌
記者鄭維真/台南報導/聯合報
一位73歲婦人半年多來糞便有血絲,因長年有痔瘡問題,所以不以為意,但近一個月來開始出現糞便不順、糞便有透明黏液附著、腹脹等症狀,體重掉了幾公斤。經醫院檢查後,發現婦人罹患大腸直腸癌,醫師提醒,痔瘡血便的血量應該是較大腸直腸癌多且鮮紅,有疑慮應提早就診。

成大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柏全表示,大腸直腸癌,50歲以上是危險群,許多人發現糞便有血,第一時間以為是痔瘡或肛裂,或害怕被診斷為癌症而延誤就醫。但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糞便潛血呈陽性而做結腸鏡的民眾,約有一半大腸直腸長息肉,其中5%診斷為大腸直腸癌。

這名婦人近1個月來,肚子常常覺得脹脹的,胃口極差,每天需吃軟便劑才能排便,糞便還附著透明黏液。就診時,醫師先為她做肛門指診檢查,察覺有腫塊,之後透過乙狀結腸鏡檢查,確診罹患大腸直腸癌。

陳柏全指出,痔瘡或肛裂的血便血量會較多且鮮紅;與大腸直腸癌的血量、顏色、黏液不相同。陳建議,除定期檢查,另應避免抽菸、攝取過量的動物性脂肪、及適度運動等。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