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job.com-管家婆Match尋人報
本文由空中英語教室提供

◣歡迎加入(四)
會話三
(蘇西把信封拿進來)
哈 維: 謝謝妳,蘇西。
(蘇西離開)
哈 維: (閱讀)嗯,本地人…好學歷…好經驗。看來好像也有從事出版工作的能力。這份
履歷表很不錯。(撥電話)蘇西,請為這位求職者法蘭克?卡爾森安排面試,另外
我們也要確認他的推薦函。
◣Welcome Aboard(4)
Conversation 3
(Suzie brings the envelope)
Harvey: Thank you, Suzie.
(Suzie leaves)
Harvey: (reading) Hmmm. Local guy . . . good education . . . good experience. Looks as if he has some publishing skills, too. Nice resume! (dials phone) Suzie,
please set up an interview with this applicant, Frank Carson. And let’s check
his references.
更多內容請至udnjob.com搞定ABC單元


前進金融業的直達航班


填問卷送你SONY PDA、SOGO禮券


63%求職者 轉職首重高薪

學習進修
職場情報
金融專區
工作搜尋


訂閱/退訂電子報轉寄給朋友

安泰人壽徵資深專員/大學畢,具諮詢服務相關經驗,熟Office軟體應用 /工作地點:台北市
遠雄人壽徵放款審查專員/大學以上商學系所畢,三年相關經驗/工作地點:台北市
台灣協盛昌徵業務助理/專科畢,女性,20~31歲/工作地點:新竹市
金達輝成衣廠徵會計助理/高中職畢,備機車,有會計經驗/工作地點:台北縣
水上美游泳池徵櫃檯小姐/高中職畢,20~30歲,配合早晚班輪調/工作地點:台北縣


職場現象》女人愛進修
調查顯示,隨著女性勞動參與率逐年增加,投入職場的女性相較於男性更勤於進修充電。
more....

進修充電站捷進10日辦留學說明會
八成以上的受訪者想再出國進修,培養自己在職場上的競爭力。
more....

原民職訓 就業基金年撥 6%
失業原住民若參加勞委會全日制職業訓練計畫,除訓練費全免外,每月也可領近一萬元的補助。
more....

勞工職業傷害 可申請補償
只要確定是職傷,即可幫勞工負擔部份的醫療費用,看診期間也可支薪,獲得更多保障。
more....

防範‘2要2多2無’ 應徵時秉持‘三不原則’
杜絕求職詐騙,應徵面試時秉持「不支出、不購買、不簽字」三不原則,更重要的是絕不留身份證或駕照、不簽立本票。
more....


《〈自我開發〉》

詹俊裕

職場上,一般人常會將某人定位為具備某種專長的專家,例如在產物保險公司中,有人被視為車險專家,有人是火險專家……,甚至有人被視為只會財會、只會電腦。因為有如此觀念上的認知,造成工作指派時,主管主觀將某些工作固定給某些人做,讓其他人想做也沒有機會,而不想做的人也常以「這不是我的專長」作藉口來推卸工作,如此的循環,終於導致單位及個人的本位主義,造成業務推展不易。

沒有一個人一出生就具備某一種或數種專長,每個人的專長都是在學習與千錘百鍊的實務中得來的,因此只要把握住每一次機會,就可以學到許多專長,具備各種能力。

記得以前在電腦部時,有一位同事被派到IBM上課,上完課回來,我向他請教這一次上課學到什麼?沒想到這位同仁抱怨:「講師表達能力很差,聽不懂他講什麼?」我就說:「聽不懂可以問啊!」,他居然說:「我不知從何問起,所以這一次上課,浪費了我不少時間。」我心想「不止浪費時間,也浪費公司的資源,包括薪資、時間、教育訓練費。」因此我就反問:「這一次上課有那些人參加?你認識幾位新朋友?」他的答案居然是:「沒有認識新朋友。」雖然這位同仁不久後就離職,但我深深覺得,他沒有把握住機會學習,也沒有把握機會擴展自己的人際關係,實在非常可惜。

記得有一位名人說過:「跌倒了也要順手抓一把沙起來。」意思就是要把握任何機會讓自己成長,縱使是失敗,也要學到寶貴的經驗,因此有句俗話說:「跌斷手骨,反倒更勇猛。」

以金融控股公司來說,銀行、保險、證券三位一體,在這種體制下,每位從業人員不只是保險專家、證券專家或銀行專家,而必須是三合一的金控專家,必須懂得各種金融產品、不同行業的知識,因此金控員工應以更開闊的心接受更多的教育訓練,甚至更多不同工作的洗禮,如此才有能力接受更多的挑戰。

複雜的工作環境、現實無情的挑戰常逼得我們幾乎無法呼吸,但勇敢接受各種不同挑戰,也正是成長的最佳良機。因此挑戰來臨時,千萬不要說:「我不會」,而是要確實把握機會、虛心學習,如此才能讓自己更成熟、更老練,更能適應各種壓力與挑戰。

請謹記,達爾文的「適者生存」進化論。在今日各種變化中,新的困境大家都沒經驗,所要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常是生平未遇過的,因此必須鼓勵大家開誠佈公、真誠的反應問題,主事者亦應廣納建言、充分溝通,如此才能化阻力為助力,順利提升組織戰鬥力。

現實的環境,唯有把握每一次機會提升自己的實力,創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才有「機會」成為下一位令人羨慕的成功者。


【2004-07-02/經濟日報/36版/副刊企管】

 
 

轉寄給朋友訂閱/退訂電子報登錄/修改履歷聯絡我們

 

本電子報內容由 人事線上股份有限公司規劃製作。
本網站內容享有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