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考公職e周刊】提供你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的情報,還有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分享給你!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7/04  第59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關於本期電影
好片推薦 《F1電影》歷練的價值
《侏羅紀世界:重生》繼續放很多人給恐龍追
 
關於本期電影
本期介紹暑期第一波強片,《侏羅紀世界:重生》純看過癮不用講究劇情,很適合三五好友約了就看;《F1電影》則真的很有內容,但可能需要一點年紀對於片中談的歷練才會更有感。

 
《F1電影》歷練的價值
《F1電影》真的是一部蠻厲害的電影,它有著商業電影的熱血故事和緊湊度,卻又可以把友情、關係改變等等描寫得很有感覺,很溫暖。不論你喜歡不喜歡賽車、懂不懂賽車,都可以看《F1電影》,雖然以賽車為背景,但過程中各種角色的互動與掙扎都是一般人就可以體會的,如果說有什麼限制,我想可能會需要一點年紀才能對這種歷練的價值以及成長成熟的過程更有感吧。

我自己不是賽車迷,我覺得《F1電影》對於非賽車觀眾是很友善的,許多規則或是裝備的意義,都會在對話中或播報中傳遞給觀眾,且不會很刻意,觀眾只要一邊看就可以馬上知道現在是在幹嘛,就算不像專業觀眾能理解那些戰術或選擇的考量,至少可以感受到角色在動腦、角色在利用灰色地帶、角色在不按牌理出牌、角色在衝動行事等等,技術細節不見得很清楚,重點是在它們所要表現的背後意涵都有成功表達,這點做得相當不錯。


場面的部分當然就是賽車了,每一個賽車的橋段都有發生一些事,也許是兩名車手的鬥爭,也許是兩名車手的互助,也許是某名車手的衝動壞了事等等,所以不只是看速度和技巧,不只是看爽的,也都是劇情發展的必要一部分。即使片長有兩個半小時,每一段都有它想要講的東西,且非常流暢接合,真的是看不出片中有什麼可以再剪掉的。

至於非賽車的部分,就更豐富了。

有主角(布萊德彼特〔Brad Pitt〕)自己的成長,想要協助好友的車隊,同時也要面對隊友是有大頭症的厲害新秀;而好友(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則是曾經是熱愛賽道的車手,現在則是經營者,要看股東臉色,要為錢傷腦筋,要承受失敗的經濟壓力,雖然想利用好友來重振車隊,卻也有心理上的掙扎;再來還有新秀(達姆森伊德瑞斯〔Damson Idris〕)很自我中心,不斷想證明自己有多厲害,又在意大眾的眼光,無法理解團隊合作的意義,他在這個過程能體會什麼、改變什麼,也是電影中很有說服力的一大賣點。

我還蠻喜歡《F1電影》中對不同世代的描述,如果有點年紀的觀眾,在職場上可能都看得到這樣子的現象,新來的年輕人,可能有些才華,覺得自己很厲害,完全看不到其他團隊成員的付出(或覺得他們本來就應該是要幫他的),覺得資深的人是過氣老人,可能有很多科技的協助(比如會用人工智慧)來做事,可是真正遇到現實問題的時候,那些老鳥累積了數十年的見識和當下沉穩的判斷反應卻新人學不來的。在沒有遇到大麻煩之前,新秀怎麼會尊重這些經驗?(而且說實話,有時也會遇到一些沒什麼料的老鳥就是倚老賣老)老鳥又要如何耐著性子和這些自以為是的小鬼合作?


《F1電影》設計了很多大大小小事件,讓這些角色彼此更了解這一切的意義,並不是單一事件就改變的,因此才會很有說服力,觀眾也能感受到這些歷練的價值。而且,改變並不是由別人一直講或用其他做法來強壓的外部方式,這種方式得不到真正的效果,必須要由當事人從內心去接受,要由自己可能經過一些挫折或打擊,還要有一定的心胸能夠承認自己還有要調整的地方,才有可能。這些東西,《F1電影》在商業娛樂性不減的情況下都拍出來了。

片中還放了一些小幽默,還有配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製造的聽覺氣氛等等,不只是電影中的故事呈現出好的團隊合作,這部電影本身,應該也是個好的團隊合作出來的結果。

最適合的觀眾族群,是喜歡看商業娛樂大片(它還是商業娛樂片,還是會有很戲劇化的時機點,會有大家期望的結果,會偏向美化,但就算是美化,也很有用心的過程),同時也會重視感情的真實溫暖程度以及角色成長的一步一腳印。要看爽度又要看深度,就是《F1電影》了。雖然賽車的部分真的拍得很好,但若單純為了看賽車去看《F1電影》,還是有些浪費,就好像為了一道菜去點整個套餐但都不管套餐的其他東西,有點浪費吧?反而不見得特別愛那道菜,卻能享受整個套餐搭配的人,會更能品味《F1電影》的美好。

 
《侏羅紀世界:重生》繼續放很多人給恐龍追
若用很簡單的說法,《侏羅紀世界:重生》就是維持了這個系列的調性,然後再來一部,雖然賣點和刺激的方式都差不多,但技術又更進步一些,再放入不同的恐龍,又可以拿來賣了。它沒有太大的不同,也沒搞爛掉,如果喜歡這個系列就繼續看吧!

《侏羅紀世界:重生》整體故事的感覺很傳統,找個科學理由要組隊去取恐龍的DNA,團隊裡面會有重視錢或利的「反派」,會有拿錢的傭兵,會有科學家,到了恐龍的地盤,就開始各種跑給恐龍追的動作橋段。這樣的冒險故事真的很基本,我們也看過N遍了,可是大家還是會買帳,侏羅紀恐龍就還是很有牠們的吸引力。


所以電影的重點比較在於,要如何讓這些人在各種場景跑給各種恐龍追,且不要讓觀眾看膩。

這次除了有任務的團隊之外,還多放了一條支線,是一個出遊的家庭,不小心一起被捲進去,因為多了一些不同型的角色,在被恐龍追的過程中就多了一些不同的變化,比如爸爸和女兒的男友之間的關係等等,會多一些趣味,不過也因為更多的角色會把故事分得更散,當然也就更不用期待深度了。

當然,這種商業娛樂片也有些規則可循,比如比較討厭該死的人通常都真的會死(這種又分重要和不重要的,不重要的很容易先死,重要的通常壓軸死),善良的、幼小的、有故事的通常比較不會死。

所以坦白說,這類電影真的深度也不是重點吧。角色都很刻板、簡單,也因為如此可以快速設定完一切之後,就讓他們開始跑給恐龍追。不用太在意這些,重點就放在進入恐龍世界的冒險吧。


這次《侏羅紀世界:重生》也想給觀眾一點新鮮感,所以來了一些變種。不過我是覺得還好,變種並沒有太突出的新功能,某種程度都是「巨獸」,本來每種恐龍就有不同的特性,變種不變種都很殺,尤其在大銀幕加上好的音效(我們試片在美麗華Dolby廳看的),氣氛和壓力還是很厲害。這個角色也很稱職在各種情境給恐龍追,兩個多小時的片長,緊張的比例算很多,幾乎是沒有冷場的。

總的來說是部很傳統形式的商業娛樂,故事劇情就蠻多為了刺激而巧合設計的橋段,人物也是為了刺激而生,不用太講究這些,重點是這個刺激到底有沒有刺激到,我個人是覺得還是很有感受,就算形式傳統,科技越來越進步也會讓特效的部分更真實。不花心力的純娛樂很OK,建議要找設備好一點的影廳,畢竟這種片子就是要看效果的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