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193縣道沿海岸山脈而行,生態豐富。 |
本研究自1999年1月至2005年2月間,以花蓮縣的193縣道作為長期調查的樣區,沿線設置82個調查樣點,利用穿越帶鳴叫計數法及目視遇測法,調查各樣點所聽到及看到的兩棲類物種、數量並詳細記錄出現的棲息類型。
共調查到兩棲類18種,包含蟾蜍科2種、樹蟾科1種、狹口蛙科2種、赤蛙科8種及樹蛙科5種。根據各種兩棲類在193縣道82個調查樣點的出現頻率(出現點/所有點),以日本樹蛙(100%)、白頷樹蛙(100%)、莫氏樹蛙(100%)、黑眶蟾蜍(99%)、澤蛙(99%)、拉都希氏赤蛙(98%)、小雨蛙(91%)、艾氏樹蛙(91%)、盤古蟾蜍(85%)等9種出現的頻度最高。
各兩棲類生態區位寬度及重疊度分析結果顯示,以日本樹蛙的生態區位最寬(Bi=9.50),生態區位最窄者為艾氏樹蛙(Bi=1.91),生態區位重疊度以小雨蛙及虎皮蛙(αyx=0.97)最高,盤古蟾蜍與艾氏樹蛙的最低(αyx=0.03)。
從兩棲類對於不同環境型態的利用程度分析顯示,可將193縣道的兩棲類分為廣泛分布及開墾地、流動水域、靜水域、樹林等五類環境活動型態。依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全年的兩棲類群聚調查資料,分析兩棲種群聚組成型態與影響其結構的重要環境因子。由兩棲類組成相異程度群集分析(UPGMA)結果發現,40個樣點可分成六大集群(A-F),A、B與C集群環境組成特徵為人為干擾程度較小,多為樹林、檳榔園與靜水域等;D與E集群環境組成特徵屬於人為干擾程度較大的,多為住宅、農地、荒地與聚落等;F集群的樣點的蛙類群聚相異程度為所有樣點中最高的,環境組成特徵亦屬於人為干擾程度較大的。
結果顯示人為干擾程度低的樣點兩棲類種數最多,而且不同兩棲類對於棲地的偏好不同,出現的集群型態也有所不同。距樹林的距離是影響花蓮低海拔區域兩棲類群聚結構與物種豐度的主要環境因子,兩棲類群聚結構也隨著距樹林距離的變化而有差異。本研究結果可作為平地人為干擾環境兩棲類保育及生態棲地復育之參考,以協助維持台灣兩棲類的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