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青蛙小站本報討論區
2007/10/26 第359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運用志工進行台灣兩棲類保育之發展歷程與成效-1

   經過幾年的努力,楊老師推動的兩棲調查志工團隊已經越來越茁壯,目前全台各縣已幾乎都有團隊,可預期的,這些志工將會對台灣兩棲類的監測、保育發揮很大的力量!這期刊出 楊老師的初期報告,這篇報告不久前才在北京的研討會上發表。

  「兩棲類資源調查資料庫」資料影像徵件至10月31日喔!

站長 李鵬翔 2007.10.26
 

 

梭德氏赤蛙下蛋

宜蘭員山鄉樹木農場

是否該鼓勵蛙類復育?

 

運用志工進行台灣兩棲類保育之發展歷程與成效-1

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楊懿如、林麗君、郭炳村

2007-7-15在三富農場進行宜蘭志工團隊訓練。

摘要

  台灣兩棲類的蹤跡遍及海平面到三千公尺,易觀察及接近,是最佳的保育教材。蛙類由蝌蚪至成體的兩棲習性,都直接與自然環境接觸,可以反應環境變化,是環境監測的利器。

  本研究自2003年開始訓練關心生態保育的教師及民眾成為兩棲類調查志工,利用網路回報調查結果建立資料庫。2003-2004年於桃園縣徵選7個學校團體,調查總筆數為8,164筆;2005-2006年於花東地區成立8個團隊,調查總筆數為8,253筆;2006年進行中南部地區的培訓,成立8個團隊,於2007年起進行調查作業。2007年將進行北部及高屏地區的培訓,並成立台灣的兩棲類調查志工隊,展開全台灣定期定點的兩棲類監測。

  藉由志工隊的調查,迅速累積台灣兩棲類資料及推動生物多樣性教育。未來將更有系統的調查記錄、建立資訊交流平台及訪談志工,整合各地經驗分享,為台灣兩棲類資源、環境保育及教育貢獻心力。

一、前言

  台灣兩棲類有三十五種,從海平面到三千公尺都能發現牠們的蹤跡,棲息的環境也非常多樣,包括都市、稻田、平原、池塘、森林、溪流等,是非常容易觀察、接近的生物,也是最佳的保育教育教材。但隨著台灣經濟發展,以往常見的兩棲類,也越來越少了。根據研究顯示,造成兩棲類減少的主要原因包括棲息地破壞及改變、全球氣候變化、化學污染、疾病及病原、外來種、商業利用等(Semlitsch, 2003; Kiesecker et al., 2004)。因此,本研究團隊期望藉由結合民間團體與專家學者,訓練教師及關心生態保育的民眾成為兩棲類調查的志工,並成立台灣兩棲類調查志工隊,藉由分散全台灣各地的志工團隊有系統的觀察、記錄台灣兩棲類野外資源,並利用網路回報建立資料庫及分析系統,不但能迅速的累積台灣兩棲類資源資料,協助推動台灣兩棲類生物多樣性保育教育,也能預防台灣兩棲類的滅絕,有助台灣環境的永續發展。

  此外,在進行野外兩棲類資源調查時,受限於調查的時間、經費、人力,調查的尺度與監測時間也會因而被限制(Heyer et al., 1994)。相較於專業調查人員的調查的空間尺度,運用志工來協助進行調查可進行更大空間尺度及長時間的調查,有助於建立台灣兩棲類的基礎資料。
在國外,已有許多研究團隊嘗試運用志工進行野外資源調查,以利於做大尺度的監測。DAPCAN(The Canadian Declining Amphibian Populations Task Force)就是加拿大一個運用志工進行兩棲類調查相當成功的計畫團隊。DAPCAN是一個相當重視地區性的調查的組織,自1992年開始招募志工,利用許多區域及現象是當地居民才容易深入了解的優勢,而有計畫的培訓志工人員以進行相關的調查工作(Green,1997)。

  在志工調查的成效上,許多地區性的團隊也因為有志工加入之後,更有利於研究計畫的執行與推動,尤其是在調查方面。Hecnar(1997)運用志工進行Ontario兩棲類分布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池塘數量對兩棲類多樣性的影響最大,池塘的數量越多,兩棲類多樣性就越高;而大範圍的伐木也會使得森林性的兩棲類變稀少。Bertram和Berrill(1997)則運用志工針對單一物種Hyla versicolor 進行研究生態學研究。Seburn和Paszkowski(1997)同樣運用志工進行蛙類擴散的研究,發現蛙類擴散與棲地所在是有相關性的。從上述研究中可知,運用志工進行兩棲類調查不論是探討成蛙分布、蝌蚪群聚、或是單一物種行為研究,皆有不錯的成果。其他如北美的NAAMP、密西根州MFTS、紐澤西NJDEP及一些學術單位的研究,運用志工進行兩棲類調查也有不錯的成效(Weir et. al., 2005;Genet and Sargent, 2003;Lathrop et al., 2004)。

  MFTS(The Michigan Frog and Toad Survey)為求得高品質且一致性的調查資料,針對志工進行問卷調查研究,期能深入了解運用志工進行兩棲類資源調查的正確性及優缺點。研究中將兩棲類鳴叫聲光碟與問卷一同寄給志工,計算志工在鳴叫辨識上的得分,並加入兩棲類外觀特徵辨識問題項,判斷志工是否能準確的辨識物種。研究結果顯示,志工背景不同與是否具備相關知識,對於辨識上是會產生差異的,而物種辨識對於志工而言是容易學習,但在估計數量方面,則產生較大的落差(Genet and Sargent,2003)。運用志工進行兩棲類調查有其優劣所在,優點是能更迅速有效的累積資料,而缺點則是志工的調查資料一致性與嚴謹程度不像專門研究人員具有較高的品質。因此,如何提升野外調查資料品質並具有一致性,便是培訓志工人員的重要課題。

  台灣花蓮教育大學研究團隊楊懿如等人及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於2003年至2004年進行「桃園蛙類資源調查種子教師訓練及協助調查計畫」(楊懿如,2004),且於2005年至2006年在花東地區以及2006年至2007年在嘉南地區進行相關培訓及調查計劃(楊懿如,2005、2006);2007年在北部及高屏地區同時進行相關工作。其目的在於招募及培訓志工協助進行兩棲類資源調查,期能更迅速有效地累積台灣兩棲類資源資料庫。第一年度以人員訓練、規劃調查方法及地點為主,訓練方式為辦理兩棲類資源調查訓練班一梯次,上課內容包括台灣兩棲類的分類、野外辨識、生態習性及調查方法,包括一天室內課程及一次座談會;第二年度開始有系統的進行野外調查,在勘查及確定調查區域之後,每個月定期調查,並將資料回報,待確認及整理之後,定期回傳到生物資源資料庫,以利研究人員進行後續的判讀及分析工作(楊懿如,2004)。本研究主要探討2003年至2007年間運用志工進行台灣兩棲類保育之發展歷程及成效,以做為未來推動志工參與資源調查及保育之參考。 《待續》

青蛙公主's blog

 
 

 梭德氏赤蛙下蛋

圖文/小勛

梭德氏赤蛙的下蛋,我都愛叫它深水炸蛋...
因為都在水底,實在太難拍好了!

  去年九月看了小黑的梭德氏赤蛙下蛋圖,之後就一直想親眼見證。可是這談何容易??我去年一共跑了霧峰不下十次,常常都守候到天亮!抱接的、假動作的看了好多,卻連一對真正下蛋的畫面都沒有看見!這個遺憾就一直留到今年...

  這一天,和小黑hoher一起,再次來到霧峰。小黑和hoher都無法再觀察到更晚,我因為隔天不用上班,加上北坑溪那邊給我感覺非常有機會,當下決定,今晚跟牠拼了...

Canon EOS 5D 光圈:F10 快門:1/200 ISO:250 焦長:150


地點:霧峰桐林 日期:2007-10-12 攝影:小勛

完整照片在…
小勛's blog

 
 

 宜蘭員山鄉樹木農場

•2007-10-08 21:10-22:30 小雨

紀錄•李佳翰

  墾地馬路盤古蟾蜍單獨雌蛙1隻;步道黑眶蟾蜍單獨雄雌蛙3隻;水池埤塘腹斑蛙鳴叫5隻,拉都希氏赤蛙單獨雄蛙4隻;菜園澤蛙鳴叫3隻。

Note:

  第一次到樹木農場,颱風剛過,蛙況不佳。

台灣賞蛙情報網

 
 

 是否該鼓勵蛙類復育?

問:

Q:

  我有認識一些民間復育本土魚類好心人士跟朋友,他們也是跟學術或政府單位合作一同復育……

  我在想為什麼兩棲類蛙類沒有這樣子的人士,那些農場好像也以觀光為主發現那邊蛙類數量也不是很多,當地該有種類也不齊全。像魚類復育一樣,是否也該鼓勵蛙類復育?

  大陸金線蛙是養來吃,台灣卻越來越少,套句朋友他們說的只要有造成商業或觀光價值,才能永保生物不會絕種。不知道這種態度對不對?

A:

  若沒有棲地,復育也沒有用。

  用來吃的話,牛蛙已經夠了,不需要開發。

  至於觀光價值,生態農場並不是動物園,不應追求種類的多寡,應注重生物多樣性及生態平衡。以我的經驗,其實若能看到蛙類完整的一生,例如交配、卵、蝌蚪、幼蛙,縱使只有一種蛙,遊客也很開心。

楊懿如 10-16

青蛙公主's blog

 
 



 


數位玩樂誌•主編精選》

平民時尚!SE T250i重返經典T系列
產品線越來越齊全的 Sony Ericsson 於今年再度推出令人回味的 T 系列,之前叫好又叫座的 T610、T630,以經典的造型成功擄獲了許多消費者的心,其中,T610還透過雙材質展現流行的時尚概念。
遊戲輕食派 玩樂沒負擔
3款「花系列」粉彩配色新型PSP 月底正式在台推出
女僕狂熱份子專用的Mini-ITX機殼登場!
Intel明年發表第五代Centrino平台Montevina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有料充電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money | stars | job | data | paper |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