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調查網絡架構圖 |
二、發展歷程
1、執行方式
自2003年至2006年,在農委會林務局的專案計畫補助之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楊懿如與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合作,建立執行利用志工進行兩棲類調查的基礎架構,包含志工招募方式、培訓模式、調查方法標準化、設立回報系統、建構資料庫等,調查網絡架構如圖1。執行模式基本上由公部門補助經費,學界提供培訓課程架構及資料分析,民間組織負責執行志工培訓及組織運作。執行方式及發展歷程如下:
(1) 培訓及組成調查團隊:
分區辦理兩棲類調查計畫宣導講座,針對有興趣參與調查工作之教師及民眾進行調查培訓課程,協助組成調查團隊以從事有系統的資源調查。2003年至2007年之執行歷程及2008年預定進度如下:
-
2003-2004年進行桃園縣國小教師二年實驗計畫,徵選七個學校團體成為種子教師,試驗培訓及調查方式,並進行桃園地區的調查工作,每個調查團隊給予10萬元經費補助差旅費及購買器材。
-
2005年進行花東地區宣導培訓,2006年於花東地區及新店、三芝、淡水地區進行調查,每個調查團隊給予8萬元經費補助差旅費及購買器材。
-
2006年進行中南部地區宣導培訓,2007年度進行中南部地區的調查,僅提供調查團隊必要之器材,不給予經費補助。
-
2007年進行北部及高屏地區宣導培訓,完成全台灣培訓工作,成立志工大會,並規劃全台灣普查系統。
-
2008年起進行每年一次新志工培訓及舊志工調訓,辦理1-2次的全台灣普查,並發表成果。
(2) 調查團隊輔導:
由計畫主持人及資深調查人員輔導及實地訪查新成立的志工隊,以確定調查方式的正確性。辦理調查志工隊期中及期末報告,除了瞭解各志工隊進度外,也分享調查心得,並協助解決問題。
經過培訓及一年的兩棲類調查後,於2007年4月至6月,以電話、電子郵件及面對面方式,運用結構式開放性的問卷,立意取樣訪談桃園、花蓮及台東地區8位志工成員,訪談面向包含參加此培訓的動機、投入的時間、對培訓制度的看法、整體的收穫、對教學上的幫助、執行調查過程中的困難處以及未來持續加入之意願,以作為未來實施計畫之參考。
(3) 建立志工調查資料回報及交流平台:
藉由網站介面(http://frog.csnp.org.tw),將各地調查資料建檔做有系統的管理,作為後續資料分析的基礎,同時提供志工與專家、志工與志工間的交流平台,使經驗得以傳承,志工組織得以永續發展。
2、調查方法及記錄
調查方法以目視遇測法(visual encounter method, VES)與穿越帶鳴叫計數法(audio strip transects, AST)(Olson, Leonard and Bury,
1997;呂光洋等,1996)互相搭配,記錄蛙種、數量及停棲位置於規格化的表格中。以目視遇測法進行調查時,每一樣點停留時間不超過20分鐘;以穿越帶鳴叫計數法進行調查時,因兩棲類鳴叫的聲音傳播距離約500公尺,故樣點方圓500公尺內的區域都屬於該樣點的調查記錄範圍。
經過2003年及2004年的實驗與修正之後,2005年確認調查方法及記錄內容,並出版「台灣兩棲類野外調查手冊」(向高世、李承恩、楊懿如,2005),發送給每一位志工做為參考資料。調查記錄內容包括地點、TM2座標、日期、時間、記錄者、天氣、溫度
(含水溫)、相對溼度、海拔、種類、棲地類型、微棲地、數量、行為等資料。每次調查人數為2至5人,至少1人負責記錄。所有調查均記錄於統一格式的調查表,利用網路傳輸至兩棲類動物資源調查資料庫
(http://frog.csnp.org.tw),以統一彙整及進行資料確認,資料由兩棲類專家及資深調查人員確認。《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