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志工訪談結果
(4) 兩棲類培訓過程的收穫
多數志工回應經過此培訓「對青蛙的生態認識更多」、「吸收到專業知識,相關資訊的運用」、「學到蛙類生態的調查與辨識知識及實務技能」、「可以針對部分種類,聽〝聲〞辨〝類〞」;而且在此過程中「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認識新朋友,同時建立良好人脈資源」;並且也更熟悉生活的這片土地「更瞭解花蓮夜間生態的豐富與特色」、「更了解花蓮美麗的生活環境」、「認識台東南區四鄉鎮調查區內的環境」、「有機會務實的體驗調查工作的實質內涵,體悟人與自然和環境的互動關係」。
此培訓對教師在平時教學上亦產生許多幫助:「調查工作對於自己的蛙類知識更豐富,在教學上更有自信心,更能引起學生學習的樂趣」、「可以帶學生一同多認識青蛙,有了實體作解說,更能引發孩子的興趣。」、「可以驕傲的向學生說出親身的經驗和所學,輔助在教學上免流於只是光說而無法給予情意的感動」;也改變了原本因不瞭解而害怕兩棲類的孩子有些許改變:「有些孩子會因為黑眶蟾蜍長得很醜、有毒,因此會去傷害牠」、「現在如果有其他的學生〝玩〞小動物,還會有學生出面阻止」、「就連本來害怕這些小動物的學生,因有機會接觸,反應都不再恐懼或陌生了,這也是讓孩子親近自然,最棒的回應」;甚至有老師「以黑眶蟾蜍為研究題材參加科展」。
有些團隊因為調查區域或調查時間太晚之因素,並沒有帶學生參與調查,曾經帶領學生跟隨夜間兩棲類調查工作的反應都很好:「夜間調查提供學生不同的學習情境,學生較為專注,過程中學生也充滿驚奇。在學習中,也會特別留意蛙類生態相關的書籍與訊息,也會開始關切生活環境周遭的變化」、「讓孩子感受到驚喜與發現的喜悅,同時讓孩子有別於課堂上不同經驗和學習,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下次什麼時候要再去』,生活中也會不時收到學生對週遭生活環境中因敏感度而有不觀察和新發現,期間增強了孩子們主動學習和研究探索的學習態度」,「但身為老師的我們在安全問題上仍有很大的顧慮」。
(5) 執行困難處
在執行調查的過程中,行政程序是較困難的部份:「報帳手續繁瑣」、「記錄資料的登錄、操作不熟悉,無法要求每位志工,所以團隊中一定要有懂電腦操作及上傳程序、內容成員」。而因為兩棲類調查的經驗尚不足夠,「物種上的差異辨識,小蝌蚪、小蛙,或同種在不同環境的個體差異」、「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的聲音辨識至今仍無太大把握,以及蝌蚪的辨識」對志工成員尚有困難,而「協調調查當晚人數與車輛的配合,以及大家對於調查工作的分配與執行」有時也會造成團隊的困擾,有些調查區域「需要申請入山證」,希望「幫忙調查團隊申請公文」。
另外,「調查中,曾有不少團員視為〝熱點〞的地方,因為開發或人為因素,環境破壞殆盡,每次看到蛙的生存地被破壞,都會非常難過或不舒服。如何將這樣的訊息或調查結果傳播出去,或是供給相關單位,可能是未來要努力的」;以及「使用傻瓜數位相機作調查影像紀錄工具,經過一年,發現技術、器材都尚須提升」,「希望能再安排加深加廣培訓的課程」。
(6) 未來持續加入
對於未來持續參加進階的培訓與定期的調查工作的意願,志工們都表示,如果時間允許「願意持續參加進階的培訓與定期的調查工作」,因為「就個人學習上可以不斷的充實自己,增加內涵、知能,同時方有能力去引導有興趣夥伴及分享內容的深度」,也「希望對於台灣的生態環境貢獻一份心力」。
對於此志工團隊,志工成員表示「很希望有機會去不同地方走走,看看其他區域的現況,如果能舉辦聚會,分享心得,也是很不錯的交流」,期許「能持續、長久,進行花東地區,蛙類分佈熱點的長期監測」、「希望各志工團隊能增加彼此的交流,能成為一個有組織的團隊」、「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有興趣的著立點,同時為生長、生活的土地做記錄,共建資源資料庫的豐富度」、「希望台灣地區有更多老師加入,並持續投入調查,進而發揮我們的影響力,讓更多人認識、關心我們生存的環境」。《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