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說明:
自從西元1980年開始,科學家發現全球性兩棲動物族群數量有明顯下降的趨勢,在超過六千種的兩棲動物中,發現約47%有數量減少的現象,而約33%呈現瀕臨絕種。研究顯示,蛙壺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感染可能是主要元兇,拉丁美洲、歐洲及非洲許多國家皆陸續有病例發生。
目前資料顯示,此種疾病在野外難以遏阻,一個區域內具感受性的兩棲類受感染後,高達八成會在數月內死亡,嚴重感染會造成蛙類滅絕或絕種。
|
A:從成熟的孢子囊釋放出孢子,此時孢子有鞭毛在水中37小時內具有運動性。
B:孢子附著在兩棲類動物皮膚表面,之後形成菌絲吸收宿主的體液與養分。
C:孢子細胞逐漸變大,細胞質內出現許多細胞核,細胞壁向外形成乳突樣突起。
D:此時孢子囊內可見許多孢子及明顯的排出管。
E:孢子囊內可見間隔形成,內含有數量不等的成熟孢子。 |
有關蛙壺菌的致病機轉,目前仍不明。正常蛙類皮膚腺體具有分泌至少六種不同胜肽(peptide),部分胜肽可以抵抗病毒、黴菌或細菌感染,為正常體表對外界的一種防禦機制。有文獻指出,於實驗室內,以活體外方式(in vitro)模擬蛙類皮膚腺體所分泌的不同胜肽濃度,可以間接影響蛙壺菌的活性及致病性,此結果或許間接說明不同品種蛙類的皮膚腺體因所分泌的抗菌胜肽不同,導致對蛙壺菌感受性的不同,雖然胜肽濃度的不同或許是一個因素,但野外爆發本病的真正原因及狀況,應無法完全以此單一因素來解釋。
-
壺菌介紹:
蛙壺菌(B. dendrobatidis)可生存在水中、呈腐生或寄生在動植物體內,此真菌生長溫度範圍為4~25℃,最適合溫度為17~25℃,溫度高於28℃或低於10℃其生長即變緩或停止,生活史於22℃下約4到5天[2],因此本病的發生應與溫度有相關性。因物種差異導致感受性不同,所以發病率及死亡率均不同。
此真菌主要寄生於兩棲動物的皮膚,進而影響皮膚的功能,包括滲透壓的維持、溫度的調節、呼吸、體液的維持及電解質的平衡;臨床症狀為衰弱、嗜眠、反應力下降、腹部膨大、體表顏色較為暗沉、姿勢異常、無法翻身、失去反射功能及偶見痙攣等。目前為止,尚未傳出本菌感染人類或其他動物的病例。
此真菌可藉由水的汙染、直接接觸污染物或動物,機械性傳播,並藉由輸出入而導致國際間的散播。目前已知的帶原者有蝌蚪、美國牛蛙(Rana
catesbeiana)、非洲爪蛙(Xenopus laevis)、海蟾蜍(Bufo
marinus)及虎斑鈍口螈(Ambystoma tigrinum)。
肉眼病變為表皮粗糙或潮紅,伴隨沾粘灰白色腐脫之上皮,皮膚病灶區主要以腹部及後肢內側皮膚為主;組織病理學檢查,表皮呈現輕度到嚴重增生、糜爛到潰瘍,非角化上皮細胞呈現增生、變性及壞死,伴隨異嗜球、淋巴球及組織球浸潤。上皮可見大小約15-20 μm圓形或橢圓形孢子囊(sporangium),其表面偶可見排出管(discharge tubes),孢子囊內含有數量不一的孢子(spore);表皮角質層內常常可見內部不含孢子的殘存孢子囊;大小約7-15 μm的未成熟孢子囊則寄生於較深層的表皮細胞間或細胞質內,細胞內可見多個細胞核。
新近的文獻指出,此疾病的爆發必須考慮其他的協同因子,大部分學者認為全球暖化是最大主因[11],其他因素包含棲地破壞、氣候變化、外來物種之間的競爭、環境汙染、紫外線[9]、季節及其他不明原因。
兩棲動物中蛙類佔多數,牠們在食物鏈上扮演重要的獵捕者與獵物雙重角色,為全球食物鏈中的重要環節,成為水生動物與陸生動物間的連結,假如沒有兩棲動物,許多昆蟲的數量將無限制地增加,威脅公共衛生與食物供應,間接增加疾病散播。《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