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Taipei日文雙月刊電子報】介紹與臺北相關的人文、流行話題、美食景點,以日文角度感受臺北的魅力。 常念《文殊咒》、《藥師咒》等咒語,可帶來幸福、平安。欲進入咒語世界,歡迎訂閱【咒語漫談電子報】!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5/22 第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李崇建•聽我說 我試過方法了,孩子還是不專心。
 
李崇建•這樣說 大人應對的方式是關鍵
 
 
我試過方法了,孩子還是不專心。
文/困擾的媽媽
崇建老師,看到你剛出刊的「孩子真的不專心嗎?」內容,其實都曾被我考慮並執行過,不過看到你提出相同的解法,我想再進一步問問幾個問題:

1、當我們一起定下時間,但其實小孩並不太想使用這方式,結果便是訂下的這15分鐘,他只在東張西望,做一些與功課無關的事,那麼時間到時,我是否仍應該讓他休息呢?

2、訂下這15分鐘,我是否應使用計時器呢?又若要用計時器,是否有限定呢,感覺不管是專用計時器,或手機計時,似乎都會引發小孩另一波好奇,不停的要去看時間。

3、如果休息時間到了,請他回來,他卻一再回覆「等一下」,那我該怎麼辦呢?

順帶一提,小朋友目前上小學一年級,因為小孩沒上安親班,每天下班回家,所有的時間只能用來要求她寫功課,沒辦法做其它事。如果要複習其它,就管不到功課,真的很希望能改善這樣的情況,相處的時間很少了,不希望只能被他學校功課填滿了。

大人應對的方式是關鍵
文/李崇建
我常在演講場合和聽眾問答。若是時間不足,我採取的方式,通常是直接給答案。然而直接給予答案,並不是最適合的方式,因為在「答案」與「問題」的交流中,能闡述的大部分是脈絡與道理。其他如親子之間的情緒、感受、姿態、語態、語序、過往經驗、頭腦與心靈的判讀……等細微的因素往往被忽略了,很難讓提問人擁有「體驗性」。有些家長常會問我,「老師,您教的方法,我都使用過了。但是,沒有效果。」

若是時間更充裕一點兒,我最常使用的回答方式,是現場演練問題:將孩子帶過來現場,讓我和孩子直接對話。

若是孩子不在現場,我便邀請家長扮演孩子的角色,我和家長模擬演練。我會演練兩套模式:一套是家長和孩子應對的模式(我先請家長做一次給我看,我再如實呈現給家長確認。);一套是我所指導的模式。讓家長體驗兩者的分別,到底有何不同?當我演練完畢,家長便能瞭解,為何相同的策略,兩者施行起來卻有差別?

接著,我再將脈絡重新介紹一遍,家長便更能理解,有一個方向可以去努力。

以文字互動的提問,有其侷限性,但能讓更多人參與,也能留下具體記錄。因此我很感謝這位「困擾的媽媽」,如此認真來信,讓我有機會將問題回答得更深入一點兒。

我邀請所有的讀者,若想更深入瞭解親子的互動姿態,可以參照我在寶瓶文化出版的兩本書,一本是《麥田裡的老師》,另一本預計在2014年底出版的教育書(書名未定),應會在脈絡上找到答案。

父母與孩子的目標

我在回答前一篇「孩子不專注」的問題時,使用了過半的篇幅,談及我幼年「不專心」的經驗。目的是邀請父母「同理」孩子,擴大視野來看待孩子。一旦能同理孩子了,才能看見孩子豐富的面貌,進而真正「陪伴」孩子,讓孩子達到「改變」。

很多父母這麼回答:「有啊!我有同理孩子啊!」

我常覺得父母的同理,只是知道要同理,但並不真正懂得接納孩子。因為父母的心中,若是存著一定要滿足期待的「執著」,便難貼近孩子內心。要孩子改變,那便是艱困的任務了。

同理要發生在心靈的層次,而非頭腦認知的層次,否則頭腦與心靈便會發生衝突。什麼意思呢?頭腦層次意味著「只想著自己未滿足的期待。」而非真正願意傾聽與探索孩子的困難。

媽媽來信,提及「當我們一起定下時間,但其實小孩並不太想使用這方式。」

在此,不妨請大家思索,與孩子談話時,目標是什麼呢?是已經設定好的「事情一定要那麼做!」還是「探索孩子遇到什麼困難?」

我的目標往往是:「探索孩子的困難。」進而「陪伴孩子解決困難。」

但一般父母的目標,常是「滿足自己的期待------事情一定要那麼做!」

當父母一心一意想滿足自己的期待,便沒有耐性探索孩子的困難,說話的時候會傳達出焦慮、憤怒、急切、委屈、受傷…等語態,這些感覺會隨著父母的語言,感染與我們對談的孩子。

孩子原本無法專注,內心世界常感到不耐煩、焦慮、不安、沮喪,一旦在對話中聽見父母不平靜的聲調,孩子更不容易專注傾聽。但父母要覺察自己的情緒,是一門需要耐性的功課,非旦夕之功。

當孩子不想使用大人提議的方式,我們仍執意說服孩子實行,其實只是片面的契約,成效必定不彰。

因此我與孩子討論的程序:父母先安定自己內心世界、協助孩子意識問題、以正向眼光讓孩子取得成就、不快速想看見成效,而是在歷程上看見孩子改變。

以豐富的眼光看待孩子

父母和孩子討論的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資源。

就與孩子討論專心讀書這件事,我常常對孩子感到好奇,並且詢問他們:

「我們討論功課的問題,你怎麼這麼有耐心,和我討論那麼久呢?」

「雖然我們還沒有結論,但是我覺得你很認真,討論關於學習的問題,你不會感到厭煩嗎?」

「雖然你感到厭煩,但你沒有發脾氣,或轉頭離開,你這一次怎麼這麼有耐性?」

「我們已經談了十分鐘,你講了很多心裡的想法,讓我更瞭解你,聽起來你不是故意想逃避學習?只是不知如何專心,是嗎?」

熟悉我談論脈絡的讀者,應明白這是對話時,以豐富眼光看待孩子的方式:正向、好奇與連結孩子的渴望。

父母剛開始和孩子談話,不要急著有結論,也不要急著說服孩子。而是透過每次談話,探索自己是否更瞭解孩子了?是否讓孩子意識到問題了?

若是透過這樣的談話,達成了專心的約定,仍舊發生來信指出的2與3的問題呢?

我請父母把握一個原則:不要當檢察官,去糾舉孩子的錯誤。而是看重他們能夠專注的態度,即使是僅有的一小段時間,也要對此感到好奇:「那段時間,我看見你很專注,發生了什麼事情?」

不管孩子有沒有答案?孩子都可以感知自己有能力專注,也感覺父母看重他們達成的部分。

我深信孩子個性的發展,透過對自己正向的認知,將會逐漸改變,這份認知來自陪伴他的大人。除此之外,當孩子看見自己的價值,大人再以探索的態度,好奇他們發生了什麼事?有一小段時間,似乎是在分心?是故意的嗎?還是不小心的?還是累了?並且問問孩子,「那該怎麼辦?我可以如何協助你?」而非以命令式的語氣,或者責備的態度對待,也能幫助孩子覺察問題。

另外,信中提到「如果要複習其它,就管不到功課。」我的教育觀念,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不需要複習功課,但是說來話長,僅能留待下次回答。

歡迎家長、老師們來信提問教養上的疑難雜症,李崇建老師將為大家解惑。

提問信箱→aquarius@udngroup.com,來信請註明「請教李崇建老師」,謝謝。
帶孩子,長大成有用的人
未來的路,是不確定的。你能確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孩子,不管未來的路是平坦,還是布滿荊棘,我都會和你一起走。」怎麼走呢?帶著他,長大!

你知道「22K」的由來嗎?
民國九十八年初政府因應金融海嘯導致就業率低落,提出方案,鼓勵企業多雇用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畢業生。請注意,是實領NT22K,月薪是NT26,190元。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