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5/14第929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4個兒子中他最像吳火獅!
吳東亮75歲接掌泛新光集團
台灣99%網路通訊靠海纜!
為何預算遭砍不利政府應變?
 
   
封面故事
   
4個兒子中他最像吳火獅!
吳東亮75歲接掌泛新光集團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很多人都說,吳東亮是最像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的兒子。對於這樣的評價,吳東亮一向深信不疑。只不過,在四兄弟中排行老三的他,一直沒有機會像父親那樣,將整個家族事業的興衰成敗,扛在肩頭。

直到75歲這年,他成為了泛新光集團的實質掌門人。

3月31日,金管會正式同意台新金控以換股方式合併新光金控,7月24日完成合併的「台新新光金控」(新新金),將成為總資產規模8.4兆元的國內第4大金控,市值也將突破4600億元,穩居上市公司前15大。

這項改寫台灣金融業版圖的合併案,還存在另一層意義:吳火獅生前留下的旗艦事業新光人壽,將首次交由吳東亮經營。

「這個合併案有兩個層面,於公,對所有stakeholder(利害關係人)都是好事;另一個,是為了讓父親的家族,再次展現榮光。」吳東亮接受《今周刊》專訪時,用帶著感性的沙啞嗓音這麼說。

台新金總部頂樓,放著一尊精準還原吳火獅60多歲樣貌的工藝塑像,吳東亮每天上班都會與它照面,意味著無論台新如何成長茁壯,也永遠不會忘卻吳火獅精神。

「我開玩笑說,四兄弟裡面,老大是要嫡傳的,所以壓力很大;老二和老大比較接近,常常會有conflict(矛盾);老四最後生、是父母最寵愛的;第3個就是自生自滅,沒有人管我,就隨我興。」吳東亮自嘲。

但在同仁眼中,吳東亮的經營風格,與「隨興」兩個字,絲毫扯不上關係。

「他對成本與風險的計算,精明得一塌糊塗,對銀行的各種業務,甚至比負責主管還要熟悉,這或許和他出身製造業的背景有關,決策非常講究實事求是,沒有任何模糊空間。」一位與吳東亮共事多年的高階經理人觀察。

但該人士指出,只要經過審慎評估、認定「可以做」的生意,吳東亮也從不瞻前顧後,例如當年高達數千萬元的「玫瑰卡」行銷預算,吳東亮二話不說就要消金團隊放手執行,最終證明決策正確。

不過,台新金控的成長走得戰戰兢兢,也讓吳東亮對營運的掌控十分深入細節,預算控管也極嚴,「金控事業總經理費用的授權額度少則千萬、甚至高達5000萬,台新500萬以上就必須簽上董事會。」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吳東亮透露,2家金控成立20多年來,吳東進曾多次提議雙方合併,但總因為他堅持「大哥你做榮譽董事長,辛苦的事情我來就好」,雙方始終無法達成共識。

對吳東亮來說,提出這項條件的理由很簡單,台新體質雖然健康,但規模終究不及新光,如果無法主導經營,「就像一把沙掉進大海裡,很快就不見了。」他形容。

吳東亮將在7月底以新新金董事長身分,正式主掌父親留下的大半江山。但在他的臉上,看不見任何喜悅自得;面對牆上投影出的年輕時全家福照片,他更是沉吟了半晌。

「要進來就是自己心裡有數,我是拿我的事業、拿我的生命,來幫忙家族。」吳東亮吐了口氣,緩緩地說,「我75歲完成合併案,但真的上軌道、正常化,沒有5年、10年還真不容易,所以我真的是賣命在做。」

父後近40年,將吳火獅精神與事業發揚光大的機會與壓力,首次落在吳東亮的肩頭上。一生中從未被意外磨難壓垮的他,顯然已經做好負重前行、徹底燃燒的心理建設。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82 期謝謝!)

台灣99%網路通訊靠海纜!
為何預算遭砍不利政府應變?
今周刊•撰文:林良昇

兩年前,馬祖一次長達50天的網路黑暗期,揭示台灣網路通訊的脆弱性;海纜損壞導致斷網,攸關民生、經濟及國安,政府理應投入的防衛經費,卻遭立法院動刀。

「你尚未連接網際網路」,如果有一天打開電腦和手機,螢幕只有這令人焦慮的9個字,這種被斷網的日子,你能忍受多久呢?

2023年2月,連接台灣本島到馬祖的兩條海底電纜「台馬二號」、「台馬三號」,在一周內接連疑似遭中國船隻損壞,導致通訊受阻。當時,馬祖許多民眾夜間聚集在中華電信服務站外,搶用備援微波系統的微弱Wi-Fi熱點克難上網,形成數位時代罕見的奇景。

在斷纜狀態下,馬祖人用手機傳一則訊息,耗時超過20分鐘,不只電話、電視訊號薄弱,旅宿業無法接訂單、交通系統打結、生活物流卡關,各行各業衝擊慘重,前後度過長達50天猶如孤島的網路黑暗期。

馬祖當年的夢魘,看似離台灣遙遠,畢竟台灣本島有14條國際海纜、10條國內海纜,可以相互備援;但是在專家眼中,台灣受限地理環境、國際情勢和相關技術,通訊韌性面臨挑戰,我們與斷網的距離,比你想像的更近。

海下通訊命脈 受損次數攀高

「台灣雖然是資通訊大國,卻有99%以上的網路通訊仰賴海纜。」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董事長黃勝雄說明,作為海島國家的台灣,在低軌衛星還未充分建置以前,連結至海外的海纜幾乎是連接網際網路(Internet)的唯一管道。

儘管目前有微波、低軌衛星等備援技術,但與海纜所能提供的頻寬不能相比,無法穩定支應全國使用量,「就像加油站和油田,量體差別太大,至少差百萬倍。」黃勝雄形容。

海纜就像是「數位生命線」,不只提供生活日常的通訊上網,更會影響跨國金融交易、經貿往來及國家安全,是各國重要的關鍵基礎設施。「平常沒什麼感覺,只有海纜斷掉的時候,才會察覺它的重要性。」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強調。

然而,這條容易被忽略的通訊命脈,正遭受嚴重威脅。據官方統計,自2019至2023年,每年平均有7到8件海纜受損案,2023年更攀上12件的高峰。

在自然狀態下,海纜本來就會老化受損,但台灣近年有八成案例來自外力因素,如遭到抽沙船、漁船與貨輪破壞,也因為索賠不易,4年來30多件受損案件,只有兩案求償成功。

今年初,兩個月內連續發生兩起國外船隻斷纜事件,更讓台灣的海纜韌性挑戰直逼眼前。

船隻徘徊 放下錨爪輕易勾斷

1月3日,一艘具中國背景的喀麥隆、坦尚尼亞雙船籍「順興三九」權宜輪,疑似在基隆港外海下錨,拖斷野柳東北外海連接到美國西岸的國際電纜「橫太平洋快速海纜系統」,事發後船隻航行至韓國釜山,我國海巡署未能進一步調查。

另一案則在2月25日,具中國背景的多哥共和國籍「宏泰五八」權宜輪疑似拖斷國內海纜「台澎三號」,海巡署帶回船隻,不排除是中共侵擾行動,涉案的中國籍船長在4月11日被台南地檢署以違反《電信管理法》起訴,這是我國首件起訴涉案人員的海底斷纜案。

台南地檢署在起訴書中揭露,該貨輪電子海圖有標示台灣海纜位置,船隻在公告禁錨區不得下錨,但船長卻在凌晨指示船員將錨爪放入海中拖行,於「台澎三號」海纜上方以Z字形徘徊長達數小時,最終用錨爪勾斷海纜。

這個案例充分海纜通訊的脆弱性,「不需要高科技,只要有船錨就能輕易勾斷海纜!」黃勝雄直言,即使在深度較深的台灣東部海岸,破壞海纜的難度也沒有想像來得高。

現行海纜的事前防護和事後維修,都由中華電信負責,主要透過海纜自動告警系統和雇用船舶執行海纜巡查作業防範,並由國際的區域海纜維修組織,進行事後維修。

然而,不只事前防範不易,事件發生當下的處理和後續搶修的困境,更是強化海纜防衛網的挑戰。

首先,破壞海纜的風險低,不僅蒐證不易,法規面的究責工具也有限。黃勝雄解釋,國際海洋法授權由各沿岸國家自行訂定海纜遭破壞的相應罰則,但沿岸國的管轄範圍只有離岸12浬(約22公里),在12浬以外的公海,船旗國(視為船舶的國籍)才有管轄權,若要採取登檢動作,得經過船旗國與船主同意。

即使能夠順利登船,查緝也不容易。以宏泰案來說,海巡署當時監控長達3天,仍無法阻攔海纜被切斷,原因與船隻距離和海象有關;海巡署也表示,商貨輪與海巡艦艇存在噸位與舷高差距,有時會遇到無法登檢等窒礙情況。

更遑論船隻對海纜的威脅,只是中國對台灣「灰色地帶」侵擾的一部分,第一線執法的海巡署,還有防範船隻越界、護漁等任務,往往疲於奔命。

由於台灣地理位置特殊,斷纜不只影響民生通訊,更攸關產業發展與國安問題。

舉例來說,谷歌約10年前在彰化彰濱工業區建置資料中心,就投資4條於台灣上岸的國際海纜。「資料中心如果斷網,只能服務台灣本島,不能連到其他國家,不利產業發展。」蘇紫雲點出來台投資設廠的外國企業,對海纜防衛的重視。

按理說,高度仰賴海纜通訊的台灣,應投入更多經費,強化這項關鍵基礎設施的韌性。但弔詭的是,今年審查總預算時,立法院卻反其道而行,大刀刪減相關預算。

數發部今年度原本在「數位韌性應用強化計畫」編列5.3億元,推動非同步衛星網路通訊、增設與強化海纜登陸站、微波網路等,卻遭到立法院大砍3億元,刪減幅度高達56%,間接影響發放的補助款,降低業者強化資通訊韌性的誘因。

身處防衛海纜最重要的海疆第一線,海巡署的預算衝擊更為直接,一共遭刪減8.2億元、凍結8.8億元,影響新建海巡艦艇的交艦。

此外,台灣的國際海纜是與各國分擔投資,仰賴國際聯防,平時在法規和技術面的國際交流,至關重要。但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揭露,今年海巡署國外旅費遭刪減15%,且決議「不得流用」,代表連上級機關海委會的預算,也無法支援海巡署的出國旅費。

對此,行政院四月底提出4100億元的特別預算,當中包含強化國土韌性的1500億元,立法院應盡速針對必要的基礎關鍵設施維護,給足相關經費。

掌握船隻黑名單 強化監控

因應今年海纜斷裂事件頻繁,交通部航港局已建立96艘權宜輪的「黑名單」,強化船隻監控;為避免船隻未開啟自動識別系統(AIS),導致海巡署難以掌握航跡,航港局也預計修正《船舶法》,針對濫用或偽冒AIS的船隻開罰。

至於在設備層面,蘇紫雲則建議,政府可以投入更多預算,讓海巡署增加航空兵力,強化監控船隻效率,有效降低海巡負擔。

台灣資通訊與海纜息息相關,為防止台灣全面斷網的「最壞劇本」成真,對通訊韌性投資預算不能省,立法院應理性監督,才能彌補先前刪減預算的缺失。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82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2025綜所稅攻略/房貸利息可列舉扣除額!一文看房貸抵稅條件、試算

台幣暴衝換美元還日圓…巴菲特2選1答案是它!日圓有可能0.1字頭?

老牌化工廠20年神轉型!頌勝如何一路打進CoWoS供應鏈?

統一、華航、雄獅…台幣急升,3大受惠族群真有賺到?

13年來沒跌破這條上升趨勢線!美股彈回來找5折買點?

哆啦A夢百變萌樣空降華山!超過100隻造型一次開箱
《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 台北站》將於6月28日在華山東2館正式登場,從12米超巨大哆啦A夢、超過100隻百變造型哆啦、首次公開的「藤子.F.不二雄老師復刻工作室」,到沉浸式互動劇場、經典長篇立體場景、獨家台灣限定週邊,全都在這場特展一次滿足!

智慧代理人:引領下一波人機協作革命
人類社會正站在技術創新的新十字路口,智慧代理人(AI Agent)作為新世代的技術應用正快速改變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模式。它不僅提升了任務處理的效率,更開啟了企業數位轉型的新篇章。隨著技術需求的不斷增長,對智慧代理人進行高效管理與部署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而這正是未來技術生態的重要支柱。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